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高考歷史總復習中國現代史專題復習提綱(精品)現代中國的政治一、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一)一個理念和目標:依法治國,實現國家政治現代化(二)兩個重要機構和文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949)—《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54)(1954)(三)三大政治制度和三個發展階段((:194政黨制度1954A.合作基礎:中國與各個民主黨派團結合作,共同反對國民黨獨裁專制的歷史19561982照,榮辱與共”合作形式:政治協商;政治協商會議是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基本組織民族區域自治制度AB(194(195(195.3(198.1西藏(196)C.意義:加強了民族團結,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發展,有利于國家統一文革期間:各項制度遭到破壞,民主法治建設遭到嚴重破壞新時期的發展:首要環節:平反文革時期的冤假錯案。19821997民主建設:基層民主選舉制度,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二、祖國統一大業和新中國的外交成就(一)一國兩制和祖國統一理論形成:最早提出:2050形成:80年代以來,鄧小平多次發表談話,闡述一國兩制的含義憲法:1982121997年香港回歸、1999年澳門回歸意義:(1)港澳回歸洗刷了中華民族的百年恥辱,翻開了港澳歷史的新一頁,中華民族在祖國統一的大業上邁出了堅實一步(2)港澳回歸是“一國兩制”構想運用的結果,為國際社會解決國家間的歷史遺留問題提供了借鑒臺灣問題:由來:解放戰爭后,國民黨敗退臺灣,造成了分裂的局面,實質是中國內政發展:敵對—三通—九二共識—大三通、直航阻礙因素:臺獨勢力,外國勢力的干涉我們的態度:以和平為主,但是堅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二)新中國的外交(政策宗旨)主要歷程:501成果:新中國成立一周年與蘇聯等17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2)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內容:互相尊重領土完整和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意義:標志著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它的包容性和開放性逐漸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矛盾的基本準則(3)1954年日內瓦國際會議:中國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國身份參加()1955(求同存異7011971年26屆聯大原因:a.根本原因:中國在內政外交方面取得的成就,綜合國力增強b.70年代美國霸權地位衰落;c.亞非拉國家在聯合國中作用加強(2)中美關系緩和:背景:中美都有改善關系的要求標志:1972年尼克松訪華,發表《中美上海公報》公報內容:a.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來處理兩國關系,雙方都不在亞太地區,謀求霸權;b.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建交:1978年12月,《中美建交聯合公報》1979年1月1日,正式建交(3)中日建交:1972年田中角榮訪華,中日建交80年代: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積極參加國際經濟組織,為經濟建設創造良好條件;改善和發展同世界大國之間的關系,與俄羅斯、美國、日本、法國建立不同的“伙伴關系”地區性國際組織:2001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設(一準備階段(1949-19561.四項舉措:(1)過渡時期總路線:時間:1953年;內容:一化三改2195-197三大改造:目的:為了適應國家工業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會主義。時間:1953-1956過程:農業:19531955手工業:195319561954(二)曲折中前進(1956-1978)1.成功的探索:中共八大:時間:1956內容:基本形式: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基本建立(196內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影響:1962年冬,國民經濟好轉211958大躍進:時間:1958人民公社化運動:時間:1958文化大革命:嚴重干擾和破壞了國民經濟發展,導致國民經濟長期在低水平線上徘徊危害:a.左傾錯誤蔓延與發展,國民經濟和生態遭到嚴重破壞;人民公社化運動不適合農村生產力發展,生產效率底下,挫傷農民生產積極性;c.1959-1961(三)發展的新階段(1978年至今)歷史轉折: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了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施行改革開放一個目標:中共十四大指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兩個領域:對內改革,對外開放改革: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間:19781984年,大力發展鄉鎮企業10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標19972001年:初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開放:五個經濟特區:時間:1980三個沿海經濟開放區:時間:1984年;地點:珠三角,長三角,閩南三角區上海浦東經濟開發區:時間:1992年;地位: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標志開放特點:從經濟特區到沿海開放城市,再到內陸省會城市,從東到西全方位多層次的新格局2001WTO(影響:加入世貿是中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的必然選擇,也是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實現全面接軌)現代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現代中國科技,教育與文學藝術一、鄧小平理論形成(1)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中共十二大上鄧小平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共十三大上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4)1992年南方談話,闡明了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中共十四大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共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入黨章地位:是指導中國人民在改革開放中勝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旗幟二、三個代表(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1)20世紀末21(2)中共十六大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入黨章((2(3)中共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是新世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思想武器三、科學發展觀1()2003年106四、現代中國的教育和科技與文學藝術(一)新中國的科技1.兩彈一星(1)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1967年第一顆氫彈試爆成功(2)1970197519732(東方魔稻)計算機技術:19781997航天技術:20035(二)新中國教育掃盲教育:新中國成立之后,掃盲教育成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1982義務教育:19862090高等教育:19772080(三)“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方針(以下簡稱方針)“雙百”方針提出:2050()1957“文革”中,方針又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和破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恢復方針為中國社會主義科學文化事業的指導方針,中國科學文化領域從先生機和活力新中國成立后對農村生產關系的四次調整1.第一次是土地改革,它規定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結果徹底廢除了兩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生產力,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2.第二次是農業合作化,它是把土地等主要生產資料由私有制轉變為公有制,引導農民走集體化和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網絡直播帶貨主播內容創作與平臺分成合作協議
- 個性化私人飛行訓練課程合同
- 離婚后房產使用權過渡及共同債務處理合同
- 元宇宙健康管理平臺數據共享合作協議
- 海外市場營銷活動執行補充協議
- 電影劇本著作權獨家授權合同
- 城市地鐵BIM運維模型交付與數據安全保密合同
- 跨界聯動:游戲IP與時尚電商合作開發協議
- 注冊會計師全職聘用及財務報表編制服務合同
- 碳中和綠色物流項目合作協議
- 儲罐內噴鋁施工方案
- 2024年江西省高考地理真題(解析版)
- 合同審計底稿
- 北師大版數學八年級下冊全冊教案及反思
- 畢業研究生登記表(適用于江蘇省)
- 網絡傳播概論(第5版)課件 第七章 網絡傳播建構的關系
- 《教育心理學(第3版)》全套教學課件
- (正式版)SH∕T 3507-2024 石油化工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 九宮數獨200題(附答案全)
- 1《促織》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表格式)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 兒科腎病綜合征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