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消防技術標準_第1頁
2025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消防技術標準_第2頁
2025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消防技術標準_第3頁
2025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消防技術標準_第4頁
2025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消防技術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消防技術標準Fireprotectiontechnicalcodeforthedistributedsolarphotovoltaicpowerplantofbuilding2025目次TOC\o"1-3"\h\u1總則 .0.1為保障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安全建設,預防和減少火災危害,保護人身和財產安全,制定本標準。條文說明:隨著全球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峻,太陽能光伏產業作為可再生清潔能源得到了廣泛關注。分布式光伏電站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就近供電、運行成本低、維護簡單等優勢,在各地蓬勃發展。然而,頻發的光伏電站火災事故給建筑防火和滅火救援帶來了新的挑戰。為了進一步完善和規范分布式光伏電站的消防設計要求,降低火災風險,推動其高質、高效、安全利用,特制定本標準。1.0.2本標準適用于重慶市內新建、擴建、改建的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工程。1.0.3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建設應遵循國家和地方的有關方針政策,綜合考慮此類項目的特殊性,統籌兼顧,做到安全適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1.0.4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的消防設計、施工和驗收除應符合本標準外,尚應符合國家和重慶市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2術語與定義2.0.1光伏組件photovoltaicmodules具有封裝及內部聯結,能單獨提供直流電輸出的最小不可分割的光伏電池組合裝置。2.0.2光伏組件安裝面積installationareaofphotovoltaicmodules光伏組件在安裝表面上的投影面積。2.0.3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thedistributedsolarphotovoltaicpowerplantofbuilding安裝在建筑物體表上,利用太陽能電池的光伏效應將太陽輻射能直接轉換成電能的發電系統工程。

3基本規定3.0.1在平屋面、坡屋面、陽臺或平臺、墻面及建筑幕墻等建筑體表布置的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其構造設計應符合《民用建筑太陽能光伏系統應用技術規范》JGJ203、《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JGJ102、《采光頂與金屬屋面技術標準》JGJ255、《建筑光伏系統應用技術標準》GB/T51368的有關規定。3.0.2新建建筑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時,應進行一體化消防設計。3.0.3在既有建筑上增設分布式光伏電站時,應首先評估既有建筑的消防安全水平。當既有建筑不滿足其建成時的消防技術標準,或改造工程由于現狀場地條件不足,無法滿足本標準關于消防車道、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等相關要求時,應采取相應措施,保證分布式光伏電站的消防安全。

4建筑防火4.1一般規定4.1.1建設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不應改變建筑的防火類別,否則設計應按現行消防技術標準中的建筑防火分類執行。4.1.2新建或改擴建的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不能占用建筑之間防火間距,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所在建筑與相鄰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應滿足消防技術標準的要求。4.1.3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布置不應影響建筑消防設施的安全運行及建筑物本身的消防疏散。改擴建的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不得降低建筑物的室外消防疏散和消防滅火救援條件。4.1.4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采用的光伏組件和光伏構件應具備防火性能,其性能符合下列要求:1燃燒性能應符合《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分級》GB8624中不低于B1級的要求,防火性能應符合UL790中A級的要求;條文說明: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存在直流高電壓,而直流電弧是引發火災的最大的隱患,光伏建筑的火災危險性大于普通建筑。光伏組件和光伏構件是光伏電站的主要構成部分,不同類型的光伏組件(構件)燃燒性能和燃燒產煙毒性差異較大,目前市場上常用的標準光伏組件,背板一般采用聚合物材料,是具有一定燃燒可能性的材料。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應根據光伏系統安裝場所的火災危害選擇合適的光伏組件(構件)燃燒性能。目前國家還沒有對光伏組件燃燒性能及產煙毒性等指標做明確要求,因此本標準根據實際火災案例的分析,為提高光伏系統本質消防安全水平,提出了相應的要求。2燃燒產煙毒性應符合《材料產煙毒性危險分級》GB/T20285中不低于ZA2級的要求。4.2總平面布局4.2.1以下建筑(場所)嚴禁建設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1生產、儲存物品的火災危險性類別為甲、乙類的建筑(場所);2存在大量粉塵、熱量、腐蝕氣體的建筑(場所);3加油加氣加氫站的作業區等具有爆炸危險性的建筑(場所)。4.2.2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選用的光伏組件為非不燃性材料且屋面無消防滅火救援通道時,應在建筑的一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和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光伏組件為非不燃性材料但屋面設置有消防滅火救援通道時,。條文說明:在真實的火災案例中,特別是在一些采用彩鋼夾芯板做屋面材料的工業廠房,但其屋面設置的分布式光伏系統發生火災時,消防救援人員登上屋面由于沒有上屋面通道,而且立足非常困難,導致滅火非常困難,且對消防救援人員人身安全造成很大威脅,因此,本標準要求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選用的光伏組件為非不燃性材料且屋面無消防滅火救援通道時,應在建筑的一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和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即消防救援人員不用到屋面就可以通過舉高消防車射水滅火,提高滅火效率和安全性。當屋面設置有消防滅火救援通道時,應在建筑的一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確保消防車能就近抵達開展行動。4.2.3光伏組件投影面積大于50000m2且采用非不燃性光伏組件的單體建筑宜設置環形消防車道,確有困難時,應在建筑的一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光伏組件投影面積大于100000m2且采用非不燃性光伏組件的單體建筑應設置環形消防車道,且應在建筑的一個長邊設置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4.2.4改擴建的分布式光伏電站可與原建筑合用消防車道和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4.2.5消防車道和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的設置應滿足《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的相關要求。4.3建筑設計4.3.1光伏組件直接作為建筑圍護結構使用時,應滿足所在建筑部位的構件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的要求。消防救援窗不應采用光伏組件和光伏構件。4.3.2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布置在建筑屋面時,光伏組件安裝最高點距屋面凈高不大于2.2m,且投影面積不大于屋面面積的1/4時,光伏電站的高度可不計入建筑高度,其建筑分類、火災危險性分類、耐火等級等可保持不變,建筑高度計算應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附錄A執行。當選用的光伏面板和組件為非不燃性材料時,應采取本標準第5章、第6章規定的技術措施。條文說明:通過調研發現,部分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布置在建筑屋面時,光伏組件安裝最高點距屋面凈高較高且覆蓋面積較大,存在組件下部空間被利用做停車位等其他使用功能的情況,對建筑高度的計算造成影響,進而影響其建筑分類、火災危險性分類、耐火等級等的判定,因此本標準對此進行了限定。當超過標準要求時,建筑高度應計算至光伏板面層,其建筑分類、火災危險性分類、耐火等級等需按新的建筑高度予以確定。4.3.3光伏組件采用非不燃材料,且安裝面積大于5000m2時,應設置隔離帶(可兼作滅火救援通道),隔離帶的寬度不應小于2.0m。當光伏組件均為不燃材料時,宜設置隔離帶。4.3.4建筑屋面的分布式光伏電站應在屋面合理布置滅火救援入口及滅火救援通道,滅火救援入口可與建筑屋面設置的安全疏散出口合用。分布式光伏電站采用非不燃性光伏組件,設置滅火救援入口及滅火救援通道確有困難時,應按本標準第4.2.2條執行。條文說明:為提高滅火救援的效率和安全性,建筑屋面的分布式光伏電站應設置滅火救援入口及滅火救援通道,當建筑有疏散樓梯出屋面的,滅火救援入口可與建筑屋面設置的安全疏散出口合用。屋面設置滅火救援入口及滅火救援通道確有困難的,就應設置消防車通道和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來提供滅火救援條件。4.3.5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距離建筑樓梯間的門窗洞口距離不應小于1.0m,距離室外疏散樓梯的距離不應小于2.0m。4.3.6光伏組件安裝在建筑屋面時,其設備應具備通風散熱條件,周圍不得堆積易燃易爆物品,與風冷空調機組、冷卻塔等設備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3.0m。4.3.7屋面設置的消防排煙、餐飲油煙、發電機及鍋爐排煙、以及其他高溫排煙口底邊與光伏組件及設備頂部的垂直距離不應小于2.0m,水平距離不應小于3.0m;且排煙口不應朝向光伏組件及設備。機械加壓送風機的進風口與光伏組件及設備的距離不應小于3.0m。4.3.8排除有燃燒或爆炸危險物質的排風系統的排風口不應朝向光伏組件及設備,排風口宜設于光伏發電設備的常年主導風向的下風側;無法避開時,排風口與光伏組件及設備邊緣的距離不應小于20.0m。4.3.9布置在建筑屋面的分布式光伏電站不應影響屋面室外疏散安全區或避難區的實際使用面積,光伏組件及設備與屋面室外疏散安全區或避難區的距離應大于1.0m。條文說明:部分建筑利用裙房、裙樓屋面或室外露臺、退臺等室外空間設置了室外疏散安全區,或高層建筑在屋面設置了避難區,如在此類場所設置分布式光伏電站,不應影響室外疏散安全區或避難區的實際使用面積,且需保持一定間距。4.3.10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光伏組件不應跨越建筑變形縫設置。

5建筑材料與構造5.1.1建筑一體化光伏發電系統的光伏組件及其支撐結構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應滿足所在建筑部位的耐火等級要求。5.1.2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的組件及其支撐結構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應滿足現行消防技術標準,既有建筑的光伏組件安裝面不滿足現行消防技術標準要求時,應采取防火保護措施。5.1.3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所在的屋面和墻面基層、保溫層的材料燃燒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分級》GB8624中A級的要求。當光伏組件安裝面的建筑構造為非不燃型防水材料、保溫材料或者屋面板時,應采用不燃材料作為防火保護層,保護層厚度應滿足所在建筑部位的耐火極限要求。5.1.4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的組件直接作為建筑外圍護結構時,層間封堵應符合下列規定:1光伏組件與建筑窗檻墻之間空腔應在建筑縫隙上下沿處分別采用礦物棉等背襯材料封堵且封堵高度均不應小于200mm;礦物棉等背襯材料上面應覆蓋具有彈性的防火封堵材料,礦物棉下面應設置承托板;2光伏組件與防火墻或防火隔墻之間空腔應采用礦物棉等背襯材料封堵,封堵厚度不應小于防火墻或防火隔墻厚度,兩側背襯材料表面均應覆蓋具有彈性的防火封堵材料;3承托板應采用鋼質承托板,且承托板厚度不應小于1.5mm。承托板與光伏組件、建筑外墻之間及承托板之間的縫隙應采用具有彈性的防火封堵材料封堵;4防火封堵的構造應具有適應縫隙變形的能力。

6消防設施6.1一般規定6.1.1新建建筑光伏發電系統的消防給水、滅火設施、火災監控和報警系統的設置應與所安裝建筑的消防設施統籌考慮,并納入所在建筑整體消防系統中,且滿足現行國家標準《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消防設施通用規范》GB55036以及《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的規定。6.1.2改擴建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安裝不應妨礙既有消防設施的功能。6.2消防設施6.2.1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應根據光伏組件類型、安裝方式設置與建筑相適應的消防給水和滅火設施。6.2.2不改變建筑高度的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光伏組件可不計入建筑物體積。6.2.3安裝在上人屋面的光伏面板和組件為非不燃性材料時,按《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不需設置室內消火栓的建筑,宜在該屋面設置消防軟管卷盤或輕便消防水龍;按《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應設置室內消火栓的建筑,應在該屋面設置室內消火栓,并符合下列要求:1屋面室內消火栓應至少滿足一股充實水柱到達屋面任何光伏組件部位,其充實水柱不小于10m水柱;2屋面室內消火栓可不設置消火栓箱,水槍及水帶可設置在樓梯間等便于取用的位置。條文說明:本條規定了安裝在上人屋面的光伏面板和組件為非不燃性材料時,為滿足撲救屋面光伏面板火災,需在屋面設置消火栓。屋面消火栓應設置在出屋面樓梯間、隔離帶等明顯便于取用,以及便于火災撲救的位置。屋面消火栓可不作為水滅火設施最不利點。6.2.4光伏組件安裝在陽臺、墻面時,供滅火救援用的水泵接合器、室外消火栓等室外消防設施,應設置在距離建筑外墻相對安全的位置或采取安全防護措施。6.2.5安裝在上人屋面的光伏面板和組件為非不燃性材料時,應在該屋面設置滅火器,滅火器可設置在樓梯間等便于取用的位置。6.2.6設有視頻監控系統的建筑,應將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納入監控,宜采用具備火災探測功能的視頻監控設備,可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聯動。條文說明: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設置視頻監控系統利于光伏電站后期的安全維護管理,當原建筑設置有視頻監控系統,應將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區域納入監控范圍,且宜優先采用火災探測功能的視頻監控系統,并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聯動,可便于火災識別以及人員疏散,保障人員及財產安全。6.2.7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建筑,火災時應聯動斷開建筑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中的并網回路。條文說明: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依附于建筑物,當建筑發生火災時,及時斷開光伏發電系統可延緩火災蔓延,避免火災產生更大的危害。6.3電氣防火6.3.1建筑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應具備漏電電流監測、組串異常監測功能,宜設置直流電弧故障監測。條文說明:光伏電站防火災最主要就是防止電氣火災,而直流電弧產生是光伏電站中最常見的故障現象,由于接點脫落、器件老化、絕緣破裂、接地不良等情況都會產生電弧。并且直流電弧的危害遠遠大于交流電弧,因為直流電弧不存在過零點,一旦產生就會持續燃燒,很難熄滅,極易造成火災事故。據統計,光伏電站過半數火災事故是由直流電弧引起。逆變器作為建筑分布式光伏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具備漏電電流監測、組串異常監測功能,市場上部分產品具備電弧故障監測功能,可用于光伏發電系統的火災前期預警以及消防運維。6.3.2逆變器應配置防孤島保護,當檢測到孤島時,應斷開與配電網的連接。6.3.3當直流側電壓大于120V時,光電建筑直流側應設置警示標志。6.3.4建筑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宜設置能快速將光伏組件與光伏組件、光伏組件與逆變器之間電氣連接斷開的快速開斷裝置。條文說明:光伏發電系統只要有陽光就一直處于發電狀態,而快速開斷裝置可以遠程或者手動快速關斷光伏組件與光伏組件、光伏組件與逆變器之間的連接,從而消除光伏系統陣列中存在的直流高壓,降低觸電風險、解決施救風險,防止事故蔓延和保護滅火人員生命安全。6.3.5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匯流箱應符合《光伏發電站匯流箱技術要求》GB/T34936的要求,一級匯流箱應配置防反二極管。6.3.6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的防雷設計應滿足《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2010的相關要求;6.3.7當電纜長期暴露在戶外時,應根據抗臭氧、抗紫外線、耐酸堿、耐高溫、耐濕熱、耐嚴寒、耐凹痕、無鹵、阻燃、經受機械沖擊等環境要求進行選擇。條文說明:長期暴露在戶外的光伏電纜,受環境條件影響較大,普通電纜其護套容易老化,并引起短路、火災或者觸電等事故,針對光伏電站25年壽命周期來說,采用普通電纜具有較大的隱患。故光伏電站當電纜長期暴露在戶外時,應根據抗臭氧、抗紫外線、耐酸堿、耐高溫、耐濕熱、耐嚴寒、耐凹痕、無鹵、阻燃、經受機械沖擊等環境要求選擇合適的線纜類型。6.3.8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宜采用銅芯阻燃電纜,建筑物內光伏系統線纜的消防性能應與建筑主體的消防要求一致。6.3.9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的變壓器、匯流箱、逆變器、開關柜、配電箱、計量柜等應采用金屬外殼,且不應直接安裝在低于B1級的材料上。條文說明:變壓器、匯流箱、逆變器、開關柜、配電箱等產生的火花、電弧或高溫熔珠容易引燃周圍的可燃物,電氣裝置也會產熱引燃裝修材料,在裝修防火設計上可采取一定隔離措施,防止危險發生。6.3.10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電纜不應直接敷設于屋面或外墻,應采用熱鍍鋅金屬套管或金屬線槽等難燃材質敷設;電纜穿越墻體或樓板時,應采用防火材料封堵;當電纜穿越防火墻且直徑大于或等于32mm時,除填塞防火材料外,還應采取阻火措施。6.3.11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電纜引至電氣柜、盤或控制屏、臺的開孔部位,電纜貫穿隔墻、樓板的孔洞應采用電纜防火封堵材料進行封墻,防火封堵組件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被貫穿物的耐火極限,且不應低于1.00h。

7施工與驗收7.1工程施工7.1.1與建筑光伏系統防火相關的安裝施工應符合設計要求,并納入建筑光伏系統的施工組織設計,制訂相應的安裝施工方案。7.1.2安裝前應具備以下條件:1.設計文件齊全,并已審查通過;2.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已審查批準;3.施工場地符合施工組織設計要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