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全冊_第1頁
西師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全冊_第2頁
西師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全冊_第3頁
西師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全冊_第4頁
西師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全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四則混合運算

1、四則混合運算沒有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四年級上冊第1~3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掌握沒有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兩步計算的四則混合運算。

2讓學生經歷探索四則混合運算計算方法的過程,理解兩步混合運算(兩級)與同級兩步運

算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3在計算中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四則混合運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體會四則混合運算的價值。

【教學難點】

含有兩級的兩步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教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播放課件)同學們,商店的商品可多了,請看:都有哪些商品,它們的單價各是多少呢?學

生觀察,并說出貨架上的商品名稱和價格。

1教師:小明、小紅和小強,他們各買一個文具盒,一共需要多少錢呢?(文具盒每個7元)

學生列式計算后,指名匯報,教師板書:7+7+7=21(元)或7X3=21(元)

2李老師也來到商店,要為學校買4個籃球和1個足球,需要多少錢呢?還能用一步計算出

來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兩步混合運算。(板書課題)

二、引導探索,解決問題

1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2引導學生匯報

教師板書:35X4=140(元)140+45=185(元)或35X4+45=140+45=185(元)

教師:誰來說一說,他們是先算的什么呢?

學生1:他們都是先算的買4個籃球要多少錢。

學生2:他們都是先算的乘法,再算的加法。

教師:兩位同學都說得很好。像這樣,在一個算式里,有加法又有乘法,在計算時要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學生: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3.嘗試練習

教師:你知道下面兩題分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嗎?90X11-900585+9+15指名學生說,同

桌互相說一說。

教師:能正確算出答案嗎?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4(繼續播放課件)小青他們要為班上買13個同樣的文具盒作為獎品,付給售貨員阿姨100

元,應找回多少錢呢?

教師:要解決這個問題,應先算什么呢?

學生:先算出買13個同樣的文具盒一共要多少錢。

教師:你知道怎么算買13個文具盒的錢嗎?

學生:7X13

教師:能列出一個算式算出找回多少錢嗎?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然后匯報。教師板書:100-7X13=100-91=9(元)

教師:誰能說說這個算式,在計算時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學生:先算乘法,再算減法。

教師:這兩道題又該先算什么呢?說給同桌聽一聽。52+12X4110-117-9

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教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算式里都有哪些運算?計算時是先算的什么?

學生:有加法、減法,也有乘法、除法。先算的乘法和除法,再算的加法和減法。

教師:誰能小結一下,像這樣的算式,它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請同桌相互說說。

指名學生說。

教師小結:在一個算式里,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

5教師:想一想,說一說,這兩道題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725-43+21823X32+8指名學生

說說,然后計算出得數。

教師:像這樣,算式里只有加法和減法,或者只有乘法和除法,運算順序應該是怎樣的呢?請

同桌相互討論討論,并用自己的話說說。指名說說運算順序。小結如果在一個算式里只有加減法,

或者只有乘除法,就從左到右依次計算。

三、鞏固運用

1第7頁,練習一,第1題。先說說運算順序,再計算,然后集體訂正。

2第7頁,練習一,第3題。學生先獨立完成,再全班集體討論。

3第7頁,練習一,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后,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想的,先算的什么。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2、沒有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四年級上冊第1~3頁例1、例2。

【教學過程】

出示教科書第2頁例1的情景圖。

教師:從圖上,我們可以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學生1:籃球每個35元,足球每個45元。

學生2:體育老師要買4個籃球和1個足球。

教師:要解決什么問題呢?

學生:體育老師一共要付多少錢?

教師:同學們能解決這個問題嗎?請在練習本上自己試一試。

教師:誰來說說你是怎么做的?

學生1:我是這樣做的:先算出買4個籃球要多少錢,然后再加上買1個足球的錢,就是一共

要付的錢。35X4=140(元)140+45=185(元)

學生2:我是這樣列式的:35X4+45=140+45=185(元)

教師:請你(學生2)說說,你是先算的什么呢?

學牛2?先翼買4個麓球一共要多少錢。

教師:他們都&先算出了買4個籃球一共要多少錢,也就是先算了乘法。

教師:這兩道題該怎樣計算呢?90X11-900585+9+15指名學生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然后再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教師:請同學們討論一下,像這樣在一個算式里,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應該按什么運算順

序計算呢?

學生分組討論,然后匯報。

教師引導學生小結:在一個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的算式里,計算時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

減法。

3、有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四年級上冊第4頁例3。

【教學目標】

1掌握有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計算。

2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經歷探索有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計算方法的過程。

3在計算中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讓學生體會四則混合運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體會四則混合運算的價值。

【教學重難點】

有括號的兩第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說一說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124+4+13600-30X172

播放課件:小紅與媽媽一起到服裝商場去買衣服。媽媽告訴售貨員買一件成人衣服,售貨員報

價:78元。媽媽:再買3件同樣的兒童服裝。售貨員:一共要213元。小紅:兒童服裝多少錢一

件呢?

教師:這個問題該怎樣解答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四則混合運算。(板書課題)

二、引導探究

1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解決。怎樣才能求出兒童服裝的價錢呢?

2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方法,并說說是怎么想的。

3全班交流匯報,總結方法。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213-78+3213+3—78(213-78)

4-34引導學生分析對比,得出正確的算法。

教師:第一種方法和第二種方法,應該先算什么呢?“78?3”、“213+3”分別表示什么?

學生1:“78+3”表示把成人衣服的價錢平均分成3份。

學生2:“214+3”表示把買一件成人衣服和3件兒童衣服的總價平均分成3份。

教師:這樣求出來的,是-一件兒童服裝的價錢嗎?

學生:不是。

教師:第三種方法應該怎么算呢?先算什么?“213-78”表示什么?再除以3呢?

學生1:先算“213-78”,表示3件兒童服裝一共要多少錢。

學生2:再除以3就是求一件兒童服裝要多少錢。

教師:第三種方法與第一種方法比較,有什么不同呢?

學生1:第三種方法有括號,第一種方法沒有。

學生2:第一種方法先算除法,第三種方法先算減法。

學生3:第三種方法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第一種方法沒有括號,要先算除法。

教師:同學們說得真好。算式里有了小括號,就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小括號的作用就是改變原

來的運算順序。

4嘗試練習。

教師:請看,你知道這兩道題應該先算什么嗎?同桌互相說說。(125-87)X25455+(102-

97)

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這兩道題后,集體訂正。

三、鞏固運用

1算一算,并說說有什么不同。100-724-4(100-72)+4學生獨立完成后,讓學生說說這兩

個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兩種混合運算的方法及小括號的作用。

2第7頁,練習一,第4題。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來讀這兩個算式,通過讀讓學生體會它們運

算順序的不同。

(1)100加10乘10的積,和是多少?

(2)100加10的和,再乘10,積是多少?可以讓學生反復讀兩遍,體會運算順序的不同,然

后再計算。

3第8頁,練習一,第5題。這是兩種混合運算的綜合練習,通過練習讓學生能分清它們的

運算順序,并正確進行計算,以利更熟練地掌握兩步四則混合運算的方法。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

四、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呢?

4、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第5~6頁例4、例5及課堂活動,練習一第11題。

【教學目的】

1經歷用兩步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獲得解決問題的實際體驗。

2會解決涉及倍數關系的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計算下面各題,并說一說運算順序。125X4+54340X2-120(90-25)X32

情境引入

教師:你知道哪些動物可以稱得上是森林醫生嗎?

學生:啄木鳥、山雀。課件出示例4的情境圖讓學生觀察,觀察后提出問題(或讓學生直接觀

察教科書上的插圖)。

學生:啄木鳥每天吃多少只害蟲?

教師:我們學習了混合運算,今天我們就來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

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二、自主探索

1教學例4O

教師:從這個情境中你知道哪些數量?他們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學生1:山雀每天吃害蟲165只。學生2:啄木鳥每天吃的害蟲比山雀的3倍少45只。

教師:啄木鳥每天吃害蟲有山雀的3倍那樣多嗎?

學生:沒有,比3倍少。

教師:你能用圖(最好是線段圖)表示出他們每天吃害蟲的關?65X3得到山雀吃害蟲只數的3

倍是多少,但是啄木鳥每天吃害蟲的只數沒有山雀的3倍那樣多,而是比3倍少45只,所以,還

要在此

基礎上減去45只才得到啄木鳥每天吃害蟲的只數。

指導學生寫出答語。

教師將例4中的少45只改成多45只,學生畫線段圖并獨立解決,然后交流。

學生1:我的線段圖這樣畫:學生2:我是這樣列式的:165X3+45。

教師:你發現這兩個問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呢?

學生:相同點是啄木鳥每天吃害蟲的只數與山雀吃害蟲的只數都有倍數關系。但一個是比山雀

的3倍少45只,所以計算出3倍后要減去45只;一個比3倍多45只,所以要計算出3倍后要加

上45只。

2.教學例5。

教師:剛才我們解決了森林醫生吃害蟲的問題,下面我們來解決小朋友在集郵過程中遇到的問

題。

課件出示例5(或讓學生直接觀察例題插圖),并提出數學問題。學生獨立解決,再在小組中

交流自己的解決方法。全班交流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學生1:我這樣思考:要求小青有多少張郵票,必須先知道小明有多少張郵票,因為題中告訴

了小青的郵票張數是小明的3倍。而要求小明有多少張郵票,可以直接用80減去15,因為題中告

訴了小明比小華少15張。由此可以這樣列式:(80-15)X3o

學生2:我這樣思考,根據小明比小華少15張郵票,可以求出小明的郵票張數為:80-15=65

張。根據小青的郵票是小明的3倍可以求出小青的郵票張數,即:65X3=195張。列成綜合算式

是:(80-15)X3o指導學生寫答語。

三、活動思考

(完成第6頁課堂活動)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先在組內交流思考方法,再以小組為單位開

展全班交流。

學生:相乘或與9相乘的積在80與100之間,由此我想到了90與99,由題中告知:按3顆

或9顆的拿都要剩1顆,由此這些糖可能是91或100顆,但是題中又說到這些糖要比100顆少,

所以應是91顆。

四、獨立練習

學生完成練習一第10題,做后交流。

五、小結教師

通過今天的問題解決,你有什么收獲?

第二單元:多位數的認識

5、多位數的認識多位數的讀寫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四年級上冊第12~15頁。

【教學目的】

1.讓學生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

2.掌握億以內的數位順序表,能正確讀億以內的數。

3.結合現實情境感受大數的意義,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教學重難點】

多位數的讀法。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中國國家圖書館”的圖片。

教師:孩子們,你知道這是哪兒嗎?在哪個省市?誰知道“中國國家圖書館”的建筑面積、藏

書量是多少嗎?怎樣才能了解到這些知識呢?

學生:查閱資料、上網查找。

教師:這些方法都很好,有兩個小朋友通過上網查到:“中國國家圖書館”的建筑面積170000

m2,截至1998年底館內藏書21600000冊,并且每年以600000~700000冊的速度遞增……當他們

看到這些資料時被圖書館的建筑宏大、歷史悠久,藏書量的與日俱增所吸引。小女孩說“這些數可

真大呀!”小男孩說“該怎樣讀呢?”

教師: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這些大數,學習怎樣讀多位數。

二、自主探究

1.孩子們還記得在二年級時,我們已認識了萬以內的數。誰來說說10個-是多少?10個一

+?10個一百?10個一千是多少?如果一萬一萬地數,10個一萬是多少?10個十萬是多少?怎

樣數?學生:十萬、二十萬、三十萬……教師:10個一千萬是多少呢?像一(個)、十、百、千、

萬、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這些都是計數單位。那么用數字表示數時,把計數單位按一

定的順序排列起來,他們所占的位置叫做數位。舉例說明什么叫數位。

2.觀察下面的數位順序表,說說你發現了什么?四人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學生:①個位上的計數單位是一,計數單位百所占的位置是“百位”。

②數位是從右往左按從低到高的排列,計數單位也是從右到左從小到大的排列。

③從個位起每4個數位分一級,已經分出了個級、萬級、億級。

④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

教師: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我們把這種計數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3.說一說,生活中哪些換算要用到十進制?

教師:同學們很能干,從數位順序表中發現了這么多新知識,這些知識對我們讀數、寫數又有

很大幫助。現在我們就運用這些知識來讀大數。

4.教學例1。

大屏幕出示“中國國家圖書館”主題圖。

教師:剛才同學們看到了國家圖書館的建筑群非常宏大,現在我們來看看館內的閱覽室(出示

書第14頁圖)。館內的藏書量特別大“截至2005年底館內藏書中文圖書約5920000冊,外文圖書

約3280000冊”,想一想:這些數該怎么讀?同桌互相交流。匯報交流。

學生:①先讀萬級,再讀個級。

②萬級的數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不同的是要在后面加一個“萬”字。

教師:你能舉一反三,真棒。

學生:③個級上全是0,這些0都不讀。

5.同學們總結得很好。

教師:按照這些方法讀出下面各數。(出示例2)3050006100020083070004908000200000自

己先讀一讀,同桌的再互相議一議,這些數的0哪些要讀,哪些不讀?全班交流。

學生:①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

②其他數位有一個。或連續幾個0,都只讀一個“0”。

6.誰來說說含兩級的數怎樣讀?請用剛才學的讀數方法來讀下面的數。

把下面各數讀給同桌聽:50002、1374689、120900085。

三、鞏固練習

剛才同學們總結出了億以內數的讀數方法,下面我們按照方法,繼續進行讀數練習。

1.教科書第16頁第1題。讀卡片上的數,說一說兩個數的讀法有什么不同?

2.分別在各數的后邊添上3個0,再讀一讀。905017002326四、總結這節課學了什么內容?

誰來說說億以內的數怎樣讀?

四、活動

2個四人小組的同學合為一個大組,每人在卡片上寫出一個數字,把它們任意組成一個八位數,

再讀一讀。

6、認識計數單位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四年級上冊第12~15頁的教學內容。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教師: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經常遇到一些不懂的問題,你會采用什么方法來解決呢?

學生1:問老師,家長或者同學。

學生2:查資料,上網查詢……教師:大家說的這些方法都是很好的獲取知識的渠道,特別是

在科學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上網查詢這種方法越來越多地受到同學們的喜愛。同學們看,麗麗和

明明正上網查閱信息呢!

教師:通過麗麗和明明的查詢,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遇到哪些不清楚的問題?

學生1:我知道了中國國家圖書館的建筑面積很大。

學生2:我知道了中國國家圖書館的藏書很多,而且每年的增長速度很快。

學生3:這里面的數都比萬以內的數大,我不知道該怎么讀?

教師: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用到比萬大的數,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跟它們有關的知識吧!

二、探究新知

1.數數。

(1)接著數。(出示麗麗和明明撥珠數數的情景)

麗麗:我們已經學會數萬以內的數,大家一起來數數。

明明:好吧!我撥珠,大家數。

學生:10個一是十,一十、二十、三十、……10個十是一百,一百、二百、……10個一百是

一千,一千、兩千、10個一千是一萬。

麗麗:一萬一萬地數,同學們能接著數下去嗎?數給同桌的伙伴聽一聽。(一人數,一人聽)

教師:誰來數給大家聽聽?

學生:十萬、二十萬、……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

千萬,……10個一千萬是一億。(課件出示撥珠過程和計數單位名稱)

(2)理解數位和計數單位。

教師:同學們很會數數,請自學書第9頁上的內容,看書上為我們總結出了哪些知識?你有沒

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學生看書,教師指導)

學生1:我明白了個、十、百、……都是計數單位,計數單位按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它們所

占的位置叫做數位。

學生2:我不明白計數單位和數位有什么不同?

教師:有誰能講明白嗎?

學生1:計數單位像長度單位一樣,只是在表示數的時候才用;數位是這些單位所占的位置,

比如:“個”這個計數單位占的數位是“個位”,“萬”所占的數位是“萬位”等。

學生2:數位有哪些呢?學生3: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

億位等。

2.數位順序表。

(1)排序。教師:說得很對,認識了這么多計數單位和數位,請你把它們排個順序?(學生

排順序)

學生1:我是按照從小到大先排計數單位個、十……再從低到高排數位個位、十位、……

學生2:我是把計數單位和數位對起來同時排的……

(2)觀察數位順序表。

教師:想法都不錯,老師把同學們的意見綜合起來,并制作成了一個表,(出示表格)它叫數

位順序表。仔細觀察數位順序表,你從中發現些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學生:數位從右往左按從低到高的順序排列,而且還分了級,個位、十位、百位、千位是個級,

萬位……是萬級……

教師:對,從右起每四個數位是一級,我們要熟悉數位的分級,為以后讀數和寫數作好準備。

學生1:計數單位個和十的進率是10,十和百的進率是10。

學生2:千和萬的進率也是10,萬和十萬的進率是10……千萬和億的進率還是10。

學生3: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

教師:總結得很好,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這種計數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

法。

[點評:充分調動學生利用多種感官參與到看、說、聽等數學活動中來,采用“合作討論”式

的?讓同學們學會數位順尋的排列]

3舉例:生活中哪些換算要用到十進制?

學生:買菜計算錢數時。……

7、多位數的寫法及大小比較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四年級上冊第16~17頁的例3~4,課堂活動及練習二

的第4、8題。

【教學目標】

1.在熟練掌握多位數的數位順序表的基礎上,能夠根據數級正確地寫出多位數,通過討論與

交流,總結出多位數的寫法。

2.讓學生在經歷比較兩個多位數大小的過程中,利用萬以內數大小的比較方法類推出比較億

以內數大小的方法。

3.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教學重點】

多位數的寫法。

【教學難點】

各級中間若0的多位數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課件出示播報新聞情景)新聞:據統計,2000年有六千八百五十萬少先隊員參加了“手拉

手”活動,三千零八十萬人參加了“保護母親河”行動。

教師:真了不起,有那么多的同學投入到有意義的活動中去。聽了剛才的報道,你還記得參加

這兩項活動的少先隊員各有多少人嗎?

學生1:數太大,記不清了。

學生2:如果能把這些數寫下來就好了。

教師:好吧,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多位數的寫法。

[點評:選材貼近學生、貼近生活,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必要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需求,為

學習新知奠定心理基礎。]

二、探索新知

1數的寫法。(教學例3)

(1)初步感知寫法。

①嘗試寫數。出示:四十三萬二千五百五十一、二千零九十萬三千、七億。

教師:請你對照數位順序表,試著寫出上面三個數?寫好后說給同組同學聽一聽。

(學生寫數,教師指導)

②交流寫法。

教師:誰愿意選一個數給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寫法。

學生1:我在寫四十三萬二千五百五十一的時候,是從高位到低位依次寫出每一個數位上的數

字,先在十萬位上寫“4”……

學生2:我是先看這個數萬級上是多少,就在萬級上寫下來,四十三萬二千五百五十一的萬級

上是四十三,就寫“43”……

學生3:我同意,用這種辦法寫數,速度快,不容易錯,我寫二千零九十萬三千的時候就直接

在萬級上寫“2090”,個級上寫3000o

教師:七億是怎么寫的呢?也可以用這種方法嗎?

學生:當然可以,七億的億級上是七,就在億位上寫7,其余各位都寫0。

(2)進一步探索寫法。

(出示:一萬零二百、八十萬三千零九、五千萬零四)

教師:如果不看數位順序表,你能寫出上面的多位數嗎?有什么好辦法?試試看。

(學生獨立寫數,全班交流)

學生1:我寫數的時候先寫出數位順序表和分級線,然后再寫數,寫出的數是10200,803009,

50000004o

學生2:用不著,只需要先想想數位順序表就行了。

學生3:我和你們不一樣?比如:五千萬零四。

教師:提得好,有什么辦法呢?

學生:每一級都有四個數位,直到寫足為止,萬級上是五千,就寫“5000”,個級上是零四,

就寫“0004”。

教師:這個辦法怎么樣?你接受嗎?

學生:接受,謝謝。

(3)小結寫法。

教師:通過剛才的討論,你認為怎樣寫多位數?

學生1:從高位寫起。

學生2:先寫億級的數,再寫萬級的數,最后寫個級的數。

學生3:還有,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0。

學生4:注意,寫完后還可以畫出分級線檢查檢查。

(4)練習:書第14頁課堂活動。

[點評:教學中,學生通過看一看、想一想、寫一寫、議一議,把枯燥的數學學習變成了豐富

有趣的數學活動。學生在經歷嘗試、交流、歸納、概括等活動的過程中增長知識、學會思考、學會

探索,同時學會與人溝通、與人合作。]

2大小比較。

(1)(出示:小紅和小明爭論的場面)

小紅:當然我寫的數45544大一些。

小明:不,我寫的數366128大得多。

教師:你贊成誰的說法?說說理由。

學生:位數多的數就大,45544是5位數,366128是6位數,366128大。

教師:那么,445544和366128,16499和16504又怎樣比較大小呢?先獨立比較,再與同

組的同學說一說。

學生1:445544和366128位數相同,就從最高位比起,4比3大,所以445544大。

學生2:16499和16504最高位上的數相同,就比較下一位,4比6小,所以16499小。

(2)小結比較方法。

教師:怎樣比較兩個多位數的大小?

學生:位數多的數就大,位數相同,從最高位比起……。

三、4L固練習

教科書第*頁的課堂活動。

四、總結

教師向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五、作業

教科書第19~20頁的第5~9題。

8、多位數的寫法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四年級上冊第16頁。

【教學過程】

一、自主、合作探究多位數的寫法

1.教學例3。觀察前兩個數是怎樣寫的?

同桌討論。

學生:從最高位寫起,第一個數最高位是十萬,就在十萬位上寫“4”,萬位上寫“3”來表示

“四十三萬”,再按照萬以內數的寫法,寫出二千五百五十一。

教師:你能運用所學的知識類推,很好!

[點評:教師及時給予表揚,以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哪一位上是兒就在那一位上寫兒,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怎么辦?

學生:就在那一位上寫“0”。

教師:七億怎樣寫?說給同桌聽。交流:億位上是七就在億位上寫“7”,其余各數位上都寫“0”。

教師:那么整億的數該怎樣寫?

學生:整億的數,從億級寫起,先在億級里按個級的寫法去寫,再在萬級、個級添寫8個“0”。

2討論。

教師:那么多位數該怎樣寫呢?4人小組討論。

匯報交流。

學生:①寫數也從高位起。

②先寫億級的數,再寫萬級的數,最后再寫個級的數。

③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0”。

3.練習。

教師:寫出下面各數。說說每個數怎樣寫的,寫兒個“0”,為什么?二百零五萬零三十四四千

八百萬六千零一萬五千三百二十七萬三千九百三百零二萬六千五百五千零七十萬零四

4小結。

9、億以內數的改寫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四年級上冊第21頁例1,第23頁課堂活動第1題。

【教學目的】

1.能用萬和億作單位表示大數。

2.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難點】

如何改寫億以內的數。

【教具學具準備】

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課件出京“中國地圖”,這是什么?然后教師聲情并茂地介紹中國的風土人情,地理環境。我

國地域遼闊,陸地面積約9600000km2;我國人口眾多,2001年人口總數約是1300000000。

教師:在本子上寫出這兩個數。

二、自主學習、探究

1.教學例1。

教師:你們覺得這兩個數有什么特點?

學生:數很長,月一0特別多,既容易寫錯,也不方便。

教師:有比較簡便的方法來表示?9600000km2=960萬km21300000000=13億

教師:2004年,我國肉類總產量達到約72450000噸。這個數怎樣寫簡便?

學生2:72450000=7245萬。教師:仔細觀察這三個數,等號右邊的數與等號左邊的數有什么

相同和不同?

同桌討論。

學生:相同:等號兩邊的數的大小完全相同。不同:等號右邊的數省略了萬位、億位后面的尾

數,等號左邊的數沒有省略萬位、億位后面的尾數。這種方法既方便,又不易錯。我們就用這種方

法把下面的大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1)太陽中心的溫度大約是15000000℃0

(2)人的腦細胞約,用“億”作單位表示是多少個億?你是怎樣想的?

2.試一試。

把下面的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7500000000=48900000=說一說你是怎樣

改寫的?

3木目一?木目

怎樣用“萬”或“億”作單位表示數?用“萬”或“億”作單位表示數有什么好處?分四人小

組討論,全班交流。

學生1:用“萬”或“億”作單位表示整萬、整億的數只需要去掉萬位、億位后面的“0”,并

寫上"萬"或"億"字。

學生2:用“萬”、“億”作單位表示數既簡單又不易寫錯,使人一看就知道數的大小。

三、鞏固練習

1.那么,說一說: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萬”或“億”作單位表示數?

學生1:我家買房子用了13萬元。

學生2:重慶市綠化委員會2002年的資料表明,全市開展義務植樹20年來,累計約23700萬

人次參加,植樹約114000萬株,初步形成綠樹環抱、鮮花映襯的生態景觀。

2.練習三第1~3題。

四、總結(略)

10、用萬和億作單位表示數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21頁的例1。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書上的中國地圖及兩條信息)

教師:讀了這兩條信息,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1:我知道了我國的陸地面積約9600000km2,人口總數約1300000000。

學生2:我國是一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國家。

學生3:我還發現這兩個數特別大,末尾的“0”很多,讀寫起來都不方便,容易出錯。

教師:那你能想個好辦法,使它們讀寫起來更簡便嗎?

學生1:可以把后面的“0”去掉幾個?,要保證改寫后的數大小不變,可以改寫成用“萬”或

“億”來作單位。

教師:真聰明!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為了讀寫方便,我們常把它們改寫成用"萬”、“億”

作單位的數。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用萬和億作單位表示數”。

二、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改寫方法。

(1)獨立嘗試。

教師:把它們分別改寫成用什么作單位的數呢?

學生:因為9600000km2讀作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是整萬的數,所以可以改成用“萬”作

單位的數。1300000000讀作十三億,是整億的數,所以可以改成用“億”作單位的數。

(老師板書9600000km2=km2,1300000000=億)

教師:怎樣把這兩個數分別用“萬”和“億”作單位呢?自己試一試。

(2)交流改寫方法。

學生1:9600000km2讀作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所以就寫成960萬km2。

學生2:我改寫成了96萬km2。

教師:同意嗎?為什么?

學生3:不同意。因為這個數讀作九百六十萬,不是九十六萬,他多去掉了一個“0”。

學生4:我也不同意。因為它的百萬位上是9,十萬位上是6,萬位上是0,表示960個萬,所

以只能省略個級里的四個0,寫作960萬。

教師:很好。那1300000000呢?

學生1:1300000000讀作十三億,就直接寫成13億。

學生2:我先分級,再把個級和萬級的“0”都省略,添上“億”字,也是13億。

教師:同學們能夠根據各個數的特點,選擇不同的計數單位“萬”或“億”來表示它們,真能

干!

2.進一步探索改寫方法。

(課件或圖片出示書第21頁的3幅圖及信息)

教師:我們再來看這組數據,你能用“萬”或“億”作單位表示它們嗎?獨立試一試。

(學生獨立探索,再交流)

學生1:72450000是整萬的數,可以改寫成“萬”作單位的數,是7245萬。

學生2:15000000也是整萬的數,可以改寫成1500萬。

學生3整億的數,可以改寫成“億”作單位的數,是14億。

學生4:我不同意,分級后看出,這個數是一百四十億,所以改寫成140億。

教師:好辦法,可以畫出分級線,幫助改寫。

3.總結改寫規律。

教師:通過剛才的嘗試,你發現用“萬”或“億”作單位表示數的方法是什么?小組討論討論。

(學生討論,教師指導)

學生:把一個整萬的數改寫成“萬”作單位的數的方法是把個級上的四個“0”去掉,添上一

個“萬”字。

學生:把一個整億的數改寫成“億”作單位的數的方法是把個級和萬級上的八個“0”去掉,

添上一個“億”字。

11、求近似數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四年級上冊第22頁例2

,課堂活動的第2題及練習三的第4、5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索求近似數的方法的過程,會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

2.讓學生明確學習和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的重要性,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3.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

掌握求近似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選擇“四舍法”或“五入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教師:這學期,我們班轉來了幾位新同學,為了增進大家的了解,誰愿意用數據向他們介紹一

下自己或者我們學校的情況?

學生1:我今年10歲,身高大約140厘米。

學生2:我的體重在36千克左右,我家有3個人,爸爸媽媽每月的收入大約1萬元。

學生3:我們學校有學生2125人。

教師:在剛才介紹的這些數據中,哪些是準確數?哪些是近似數?

學生:10、3、2125是準確數,大約140、36千克左右、大約1萬是近似數。

教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時不需要也不可能得到準確數,這時就要用到近似數,比如:2004

年重慶市總人口約3100萬,中國大陸總人口約13億等都是近似數。那么,怎樣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呢?

[點評:體現數學的現實性。利用學生身邊現有的、熟悉的學習材料引入教學,讓學生在相互

介紹的過程中,感受到近似數在生活中的存在和廣泛應用,突出其學習價值。]

二、學習新知

1里索“四舍五入”法。

(出示:534607)

教師:這是一個準確數,如果改成一個近似數,大約等于多少?

學生1:約等于五十三萬四千六百。

學生2:也可以約等于五十三萬四千。

學生3:還可以約等于五十三萬、五十萬。教師:了不起,還寫成了用“萬”作單位的數,你

們認為“五十三萬”和“五十萬”誰比較合適?

學生1:我認為五十萬比較合適,因為這樣的近似數比較簡單。

學生2:我不同意,我認為五十三萬比較合適,因為五十萬與準確數相比,比準確數少了三萬

多,相差太多,而五十三萬與準確數很接近,只相差四千多。

教師:五十四萬怎么樣?

學生1:不行,與準確數相差五千多了。

學生2:我發現,只要千位上的數沒有達到五千,就可以直接去掉萬位后面的數,約等于五十

三萬。

學生3:對,當千位上的數達到或者超過五千,就可以在萬位上增加1,再把萬位后面的尾數

舍去,約等于五十四萬。

(出示:38290)

教師:按照大家剛才討論出的辦法,38290約等于多少萬?

學生:千位上是8,滿了5,所以,萬位上增加1,約等于4萬。

2.歸納方法。

教師:同學們表現很出色,下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討論,整理出“省略萬位后面的尾

數求近似數”的方法。

(學生分組討論,然后全班交流)

學生:省略萬位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先看千位上的數,千位上的數小于5,就把萬位后面的

尾數直接舍去,千位上的數是5或者大于5,就向萬位上進1,再把后面的尾數舍去。

教師:我們把這種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學生看書第22頁例2,質疑)

[點評:“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在新知識的

學習過程中,學生圍繞“怎樣用近似數表示”這一問題展開了大膽的、富有個性的討論,自主探索

出了“四舍五入”法,知識的建構水到渠成。而教師的點撥——“誰比較合適”對學生的進一步探

索起了重要的作用。]

3.練習。

(1)教科書第22頁的試一試。

教師: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

(學生獨立完成,評講)

(2)教科書第23頁的課堂活動第2題。

師生活動:老師出示卡片,學生說近似數。

師生活動:同桌活動,一人寫數,一人說近似數。

4.擴展。

(出示:省略153904270億位后面的尾數,它的近似數是多少?)

教師:先回憶省略萬位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的方法,想一想,這個問題怎樣解答?

(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解答,再交流)

學生1:省略萬位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看千位上的數“四舍五入”;省略億位后面的尾數求

近似數,就該看千萬位上的數“四舍五入”,約等于2億。

學生2:也就是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就看那一位后面一個數位上的數“四舍五入”。

[點評: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已有經驗,遷移類推到新知識的學習中。通過省略萬位后面的尾數

求近似數的方法,很容易得出省略億位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的方法,即“看后面一位四舍五入]

三、小結(略)

四、課堂練習

教科書第24~25頁第4~6題(學生獨立完成)。

數字編碼(一)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第26頁例1及練習叫的1、2題。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郵政編碼的作用,探索發現郵政編碼的規律。

2.培養學生調查搜集、分析研究、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合作意識、實踐意識,提高學生應

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及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課前收集與編碼有關的信息,走訪當地郵政局的叔叔、阿姨,了解當地郵政編碼

及方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教師:課前老師布置大家收集和調查了身邊一些與編碼有關的信息,誰來說?說生活中有哪些

地方用到了數字編碼?

(學生自由發言:郵政編碼,車牌號,身份證,電話號碼,門牌號,銀行帳號……)

教師:老師也搜集到了一些用數字表達信息的資料,多媒體?

[點評:讓學生初步感知數學與人們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同時以最短的時

間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教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研究數字編碼的問題。

二、郵政編碼中數字的意義和郵政編碼的作用

1.郵政編碼中數字的意義。

教師:同學們寄過信嗎?

(多媒體出示例1的信封)

教師:這封信是寄往哪里的?

學生:重慶市巴南區魚洞鎮的。

教師:你們誰知道左上角的這組數字在信封中叫什么?右下角的這組數字在信封中叫什么?

(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補充寄信人詳細地址及郵政編碼)

學生:左上角的這組數字是收信人的郵政編碼,右下角的這組數字是寄信人的郵政編碼。

教師:那你們了解郵政編碼每個位置上的數字表示的什么意思嗎?

學生1:郵政局的阿姨說,郵政編碼是全國統一的,都是6位數,不同數字表示不同的地方。

學生2:.......

[點評:郵政編碼的作用是什么?編排有什么規律?學生知之甚少。為此,教師在課前組織學

生走訪當地郵政局的叔叔、阿姨,了解當地郵政編碼及方法對本節課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

教師:這是我們重慶市巴南區部分鄉鎮、街道的郵政編碼,請你們仔細觀察,這些郵政編碼有

什么規律?先小組討論,再匯報。鄉、鎮街道?

巴南區石崗車站401348巴南區一品新街401349巴南區魚洞鎮黃溪路401320

巴南區南彭鎮南湖路401347巴南區圣燈正街401349巴南區百節百正街401322

巴南區界石鎮界新街401346

學生1:我發現這些郵政編碼的前面4位的數字是一樣的,都是4013。

學生2:我發現他們的后兩位數字不同,這兩位數字應該代表巴南區不同的鄉鎮、街道。

教師:接下來我們再看看重慶市部分區縣的郵政編碼。比較一下,你又有什么發現?

區縣名郵政編碼

渝中區400000

江北區400000

南岸區400000

大渡口區400000

沙坪壩區400000

九龍坡區400000

北倍區400700

萬盛區400800

雙橋區400900

渝北區401120

長壽區401220

巴南區401320

禁江縣401420

合川市401520

永川市402160

江津市402260

大足縣402360

榮昌縣402460

學生1:我發現前兩位的數字是相同,都是40開頭。所以我想40應該代表重慶市吧。

學生2:我發現第3、4位應該代表各區、縣,00代表的是市區,而07,08,09,11,…,24

這些代表縣。

學生3:通過觀察,我猜想其他省市中,郵編的前兩位的數字是不相同的。

教師:是不是這樣的呢?我們來看看其他省市的郵政編碼。省市名郵政編碼省市名郵政編碼省?

太原030000沈陽110000上海市200000大同037000大連116000

天津市300000陽泉045000鞍山114000重慶市400000長治047100

撫順113000石家莊050000長春130000哈爾濱150000保定071000

吉林132000齊齊哈爾161000

教師:通過以上觀察,你們又有什么發現?

學生1:現在我發現郵政編碼的前兩位數字表示省、直轄市。

學生2:我發現直轄市的郵編第二位都是0,例如:北京是100000,上海是200000,天津是

300000,重慶,400000o

教師:現在你們知道郵政編碼的六位數字分別表示什么嗎?

學生:前兩位的數字表示省、直轄市,第3位的數字代表市(地區),第4位的數字代表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