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1年北京市初三(上)期中歷史試題匯編:古代兩河流域_第1頁
2019-2021年北京市初三(上)期中歷史試題匯編:古代兩河流域_第2頁
2019-2021年北京市初三(上)期中歷史試題匯編:古代兩河流域_第3頁
2019-2021年北京市初三(上)期中歷史試題匯編:古代兩河流域_第4頁
2019-2021年北京市初三(上)期中歷史試題匯編:古代兩河流域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5/52019-2021北京初三(上)期中歷史匯編古代兩河流域一、選擇題1.(2020·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學九年級期中)《漢謨拉比法典》規定:如果理發師不經奴隸主人的許可,就把不屬于他的奴隸頭上的奴隸標記剃掉,理發師的手就要被砍掉。此規定反映的是(

)A.古巴比倫王國對奴隸有一定保護B.古巴比倫王國不允許理發師為奴隸理發C.古巴比倫王國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D.古巴比倫王國對奴隸很殘酷2.(2019·北京·臨川學校九年級期中)統一兩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古巴比倫國國王是(

)A.巴比倫 B.漢謨拉比 C.腓尼基 D.婆羅門3.(2019·北京四中九年級期中)下圖所示文物現藏于巴黎盧浮宮博物館。下列對其解讀正確的是()①與其相關的統治者是漢謨拉比②其上的文字內容表明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源遠流長③可以通過它來了解古巴比倫社會④其上的文字被稱為“甲骨文”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4.(2020·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學九年級期中)大英博物館藏有一幅古代地圖,它制作于公元前2500年前后,上有楔形文字,在伊拉克巴格達附近出土。這幅地圖來自于()A.尼羅河流域B.兩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愛琴海地區5.(2021·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學九年級期中)下圖反映了人類文明發源的四個大河流域。古代種姓制度產生于()A.A B.B C.C D.D6.(2019·北京四中九年級期中)下圖文物可作為第一手史料來研究()圖中的泥版出土于今伊拉克南部,距今(2018年)已有5000多年,內容記錄的是啤酒的分配。上面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被稱為“楔形文字”。A.尼羅河流域文明B.兩河流域文明C.印度河流域文明D.愛琴海地區文明7.(2019·北京四中九年級期中)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中規定:倘理發師未告知奴隸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隸的奴隸標識者,則此理發師應斷指。此規定反映了()A.該國不允許理發師為奴隸理發B.該國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C.該國對奴隸非常殘忍D.該國對奴隸有一定的保護8.(2020·北京·北大附中實驗學校九年級期中)1901年,法國考古隊在兩河流域的蘇撒遺址中發現了一黑色玄武巖圓柱。它的上面刻有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的法律條文。這重要遺產屬于()A.古代埃及B.古代巴比倫C.古代印度D.古代希臘9.(2021·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學九年級期中)在兩河流域,河水帶來大量的沉淀泥土。蘇美爾人用隨手可得的泥土制成軟的以它為“紙”,用削成尖頭的蘆桿或木棒等飯“筆”,然后直接壓刻,誕生了著名的楔形文字。由材料可知,與楔形文字誕生有關的因素是(

)A.擁有豐富的紙草 B.自然地理環境C.豐富的龜甲獸骨 D.國家統一文字10.(2019·北京師大附中九年級期中)2017年5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中指出:古絲綢之路跨越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黃河和長江流域……古絲綢之路跨越的“兩河流域”誕生了()A.埃及文明 B.巴比倫文明 C.印度文明 D.希臘文明11.(2021·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學九年級期中)一位游客在法國盧浮博物館聽講解員指著一歷史文物說:“石柱上的法典是現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據此你認為這位游客看到的歷史文物應出自(

)A.兩河流域 B.黃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尼羅河流域

參考答案1.C【詳解】依據學過的知識可知,古代西亞兩河流域古巴比倫王國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起奴隸制國家。為維護奴隸主的利益,古巴比倫王國國王漢謨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稱漢謨拉比法典。題文材料反映了古巴比倫王國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故選C。2.B【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謨拉比對外采取遠交近攻的策略,完成了整個兩河流域中下游地區的統一事業,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古巴比倫國。選項B符合題意;而選項ACD與題干內容不符,故選B。3.C【詳解】依據題干的圖片信息,結合所學可知,題干圖片描述的是《漢謨拉比法典》,是中東地區的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頒布的法律匯編,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其上的文字內容表明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源遠流長,可以通過它來了解古巴比倫社會,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較為完整地保存下來的成文法典,①②③符合題意;甲骨文是中國的古老文字,不可能出現在《漢謨拉比法典》上,④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睛】解題的關鍵是學生掌握圖片選擇題的解題方法,需要學生具備較高的觀察圖片的能力,結合漢謨拉比法典的相關知識解答問題,楔形文字是兩河流域的文字,也是漢謨拉比法典的使用文字,學生可利用排除法解答問題。4.B【詳解】依據題干關鍵詞“公元前2500年前后、楔形文字、伊拉克巴格達附近”可知,孕育了古代西亞文明的大河是古代西亞的兩河流域,公元前2500年前后,兩河流域出現了奴隸制小國,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創制了楔形文字,故B符合題意;伊拉克巴格達并不位于尼羅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愛琴海地區,故A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B。5.C【詳解】根據所學可知,種姓制度是古代印度文明的象征,古代印度文明發源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流域,地理位置在南亞次大陸,C項符合題意;ABD分別為尼羅河流域的古代埃及,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和黃河流域的古代中國,均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睛:解題時可分析題干種姓制度相關的文明古國,進一步分析該古國發源于哪一個大河流域,再分析地圖選項中對應的大河是哪一條,通過對比進行選擇即可。6.B【詳解】依據題干“楔形文字”的信息,結合所學可知,尼羅河流域文明的代表是象形文字,A項不符合題意;兩河流域文明的文字代表是楔形文字,B項符合題意;印度河流域文明不是楔形文字,C項不符合題意;愛琴海地區文明是希臘文明,代表文字不是楔形文字,D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7.B【詳解】依據題干“倘理發師未告知奴隸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隸的奴隸標識者,則此理發師應斷指”的信息,結合所學可知,《漢謨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為了維護奴隸主利益頒布的法典,“倘理發師未告知奴隸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隸的奴隸標識者,則此理發師應斷指”的內容描述的就是該國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的內容與題干內容無關,排除;故選B。8.B【詳解】根據所學可知:古代巴比倫位于兩河流域,漢謨拉比法典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故B符合題意。古代埃及是金字塔,古代印度是佛教,古代希臘奧運精神,故AC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B。9.B【詳解】根據材料“兩河流域,河水帶來大量的沉淀泥土。蘇美爾人用隨手可得的泥土制成軟的以它為‘紙’”可知,楔形文字之所以誕生是由于兩河流域帶來的沉淀泥土制成軟的“紙”,方便書寫造成的,故選B;AC與材料中“紙”不符,排除;D在材料中不能體現,排除。10.B【詳解】依據所學可知,埃及文明位于尼羅河流域,巴比倫文明位于兩河流域,印度文明位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希臘文明屬于西方文明。ACD和題文的內容無關,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11.A【詳解】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統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