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題PAGEPAGE1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黑河市九校聯盟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歷史試題考生注意: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項目填寫清楚。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4.本卷命題范圍:人教版《中外歷史綱要》(下)第一至四單元。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國際學術界曾依據兩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特征,概括出以文字、冶金術和城市為文明社會的標準,稱之為“文明三要素”。但通過對世界其他原生文明的研究發現,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沒有冶金術,南美洲的印加文明未使用文字。這從側面反映出()A.不同文明社會發展各具特色 B.文明的形成沒有判定標準C.農業經濟是文明發展的基礎 D.文明的出現說明國家形成【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世界。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世界文明的形成根據各地區不同的社會發展狀況有不同的評判標準,并不能用“文明三要素”去判定所有的文明社會的形成,這從側面反映出不同文明社會發展各具特色,A項正確;文明形成的判定雖然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但存在判定標準,排除B項;材料從側面反映出不同文明社會發展各具特色,CD項在材料中均沒有體現,排除CD項。故選A項。2.古代兩河流域最早的文字文獻主要記錄人們的日常經濟活動。隨著歷史的演進,古代兩河流域的原始文獻逐漸演變出財物買賣憑證,租賃契約,財物收據等多種法律文獻。這一變化反映出兩河流域()A.法律以保護私有財產為核心 B.經濟發展環境日益開放包容C.居民具備了一定的法律意識 D.社會誠信缺失問題逐漸加劇【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時空是古代兩河流域。根據材料可知,兩河流域的文字由開始的主要記錄人們的日常經濟活動逐漸演變出多種法律文獻,這反映出兩河流域的居民具備了一定的法律意識,C項正確;材料未涉及保護私有財產為核心的相關內容,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材料僅涉及兩河流域關于財物買賣的相關法律文獻,無法據此得出經濟發展環境日益開放包容的結論,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社會誠信問題日益加劇的相關信息,與題干信息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3.有學者認為,亞歷山大開創的希臘化時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文化交融。在西亞、北非,希臘語得以推廣與傳播,希臘樣式的城市出現了70多個。在這一時期,希臘文明與東方文明經歷碰撞與融合,直到羅馬帝國時期的高度融合。這說明()A.帝國擴張促進文化的交流 B.亞歷山大奉行文化專制的政策C.陸上絲綢之路的繁榮興盛 D.希臘文化的中心逐漸向西轉移【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時空是亞歷山大帝國時期。根據材料“亞歷山大開創的希臘化時代”“希臘文明與東方文明經歷碰撞與融合”“直到羅馬帝國時期的高度融合”可知,亞歷山大帝國在對外擴張的過程中推廣了希臘文化,促進了希臘文明與東方文明的交流,A項正確;材料無法得出亞歷山大奉行文化專制政策的相關信息,與題意無關,排除B項;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鑿通了陸上絲綢之路,與題意無關,排除C項;希臘化時期,希臘文化的中心逐漸東移,排除D項。故選A項。4.中世紀西歐城市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收入來源,這使得莊園中的農民逐漸失去了土地和農業生產的積極性。農民(奴)繳納遷徙稅和購買勞役豁免權后,可以自由選擇職業。這些狀況()A.使得城市社會結構單一化 B.致使商品經濟取代自然經濟C.減弱了王權對社會的控制 D.推動了西歐莊園制度的解體【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中世紀西歐。根據材料可知,中世紀西歐城市的發展為農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收入來源,致使大量農民放棄農耕,這有利于推動西歐莊園制度的解體,D項正確;這些狀況推動了西歐莊園制度的解體,“城市社會結構”“王權對社會的控制”在材料中都體現不出,排除AC項;“取代”的說法過于絕對,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故選D項。5.下圖分別為伊斯坦布爾(原君士坦丁堡)和基輔的圣索菲亞大教堂,后者雖然缺少前者的中央大穹窿,但圓頂的造型卻是二者的共同特點。由此可推知,當時基輔()伊斯坦布爾圣索菲亞大教堂(公元6世紀)基輔(烏克蘭)圣索菲亞大教堂(13世紀式樣)A.深受拜占庭文明的影響 B.遭受拜占庭帝國宗教統治C.與拜占庭歷史傳統相似 D.藝術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時空是13世紀的基輔。根據材料可知,基輔的圣索菲亞大教堂與拜占庭帝國時期的教堂建筑風格存在相似的特征,這說明當時基輔深受拜占庭文明的影響,A項正確;材料無法得出拜占庭帝國對基輔進行宗教統治的相關信息,排除B項;材料僅涉及拜占庭宗教建筑風格對基輔的影響,“歷史傳統相似”的表述不準確,排除C項;材料并不是強調藝術文化的悠久歷史,不符合主旨,排除D項。故選A項。6.奧斯曼帝國蘇丹在對待被征服地區的統治者時,只要他們愿宣誓效忠,接受某種附庸地位,就可繼續維持自己的貴族身份,甚至管理原領地。此外,在對待異教徒時,蘇丹不僅保留他們原有信仰,還按照當地習慣來征收賦稅。奧斯曼帝國蘇丹的這些舉措()A.利于伊斯蘭文明的興起與發展 B.旨在緩和國內民族與宗教矛盾C.削弱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統治 D.兼具了實用性和靈活性的特點【答案】D【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本質題、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中古(奧斯曼帝國)。根據材料“對待被征服地區的統治者時,只要他們愿宣誓效忠,接受某種附庸地位,就可繼續維持自己的貴族身份,甚至管理原領地。此外,在對待異教徒時,蘇丹不僅保留他們原有信仰,還按照當地習慣來征收賦稅。”并結合所學可知,奧斯曼帝國對待被征服地區和異教徒時,采取了不同措施,因地制宜,因俗而治,體現了統治政策實用性和靈活性,D項正確;伊斯蘭文明興起于7世紀,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這些措施的目的是為了鞏固統治,排除B項;這些舉措鞏固了統治,有利于加強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排除C項。故選D項。7.7世紀中期開始對唐文化的全面模仿,使該國在百余年間完成了政治、經濟、社會的全面變化,取得了其他國家需幾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的自然發展才能達到的高度,下列屬于該國采取的舉措是()A.建立中央集權體制 B.根據兩稅法建立賦稅體系C.中央設立三省六部 D.確立幕府最高權力機關【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選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正向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中古亞洲。7世紀中期對唐文化的全面模仿是日本的大化改新,舉措是建立中央集權體制,A項正確;大化改新是根據租庸調制建立的賦稅體系,排除B項;新羅向唐朝學習建立三省六部制,排除C項;最高權力機關是天皇,排除D項。故選A項。8.印加帝國建立后,印加人劈山開路,填溝平壑,在全國建成四通八達、總長約2萬公里的道路網,并配備有眾多的驛站和倉庫,為往來人員和國王信使提供食宿和裝備。印加帝國道路系統的建設()A.得益于封建專制體制的建立 B.增強了國內外的經濟聯系C.有助于提高國家的治理效能 D.旨在滿足君主的擴張需求【答案】C【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原因題、目的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印加帝國。根據材料可知,印加帝國在全國建成四通八達的道路網,并配備有眾多的驛站和倉庫,有利于加強對各地的控制和提高國家的治理效能,從而達到維護社會穩定的目的,C項正確;印加帝國并未建立封建專制體制,排除A項;印加帝國道路系統的建設增強了國內各地的經濟聯系,未涉及國外,排除B項;印加帝國道路系統的建設旨在加強對各地的控制,D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項。故選C項。9.15世紀,歐洲開始走向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商人們積累了大量財富,將較多資本投入到商業活動中。歐洲的商人們需要更多的貿易機會,以便獲取更多的商品和財富。該材料可用來說明()A.新航路開辟的經濟動因 B.歐洲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C.歐洲海外市場不斷擴大 D.西歐市民工商階層的出現【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歐洲。根據材料“15世紀,歐洲開始走向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商人們積累了大量財富,將較多資本投入到商業活動中”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4—15世紀,西歐各國的商品經濟迅速發展,對金銀的需求以及開拓新市場的意愿日益迫切,西歐人多次進入大西洋,尋找經大西洋抵達印度的航線,A項正確;“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不符合史實,歐洲資本原始積累的完成依靠的是奴隸貿易,排除B項;海外市場不斷擴大是新航路開辟后的影響,排除C項;市民工商階層是在10世紀伴隨城市的復興而形成的,排除D項。故選A項。10.新航路開辟后,葡萄牙商人以澳門為中轉站將中國的生絲、瓷器等貨物運往印度果阿,再轉運到歐洲各國進行貿易,獲取大量白銀。該現象可說明()A.世界貿易中心轉移至亞洲 B.印度通過世界貿易獲益最大C.葡萄牙人壟斷了世界貿易 D.商品世界性流動進一步加強【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以來的世界。據題意可知,新航路開辟后,中國的商品在轉運到印度后再運輸到歐洲進行貿易,并且能夠獲取大量白銀,這體現了商品世界性流動的進一步加強,D項正確;僅根據中國商品的流通貿易不能說明世界貿易中心轉移至亞洲,排除A項;材料中沒有比較信息,不能說明印度獲利最大,排除B項;材料內容體現的是中國商品的世界性流動,并不能體現葡萄牙人壟斷了世界貿易,排除C項。故選D項。11.觀察如圖的“三角貿易示意圖”。下列關于奴隸貿易的說法,正確的是①推動了西方資本原始積累②滿足了美洲勞動力市場的需要③加劇了非洲的貧困與落后④導致英國成為最大的殖民國家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三角貿易推動了西方資本原始積累,大量黑奴滿足了美洲勞動力市場的需要,同時買賣黑奴加劇了非洲的貧困與落后,①②③符合題意,C項正確;三角貿易時期,英國還不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④錯誤,排除ABD項。故選C項。12.下表為16~17世紀西歐貴金屬存量及糧食、工業品價格的變化情況,下列對這一變化理解正確的是()年份白銀數量(kg)白銀指數黃金數量(kg)黃金指數英國糧食價格指數英國工業品價格指數1544919000010081500010010010016002140000023211920001462441871600312700003401580000193316257A.催生了全新的商業經營模式 B.推動了世界市場雛形的形成C.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衰落 D.阻礙了西歐商品經濟的發展【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6~17世紀西歐。根據材料可知,新航路開辟以后,由于黃金白銀大量涌入歐洲,導致來歐洲物價飛速上漲,出現了價格革命,這是當時歐洲出現新的經濟現象,它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衰落,C項正確;商業革命是16世紀隨著新航路開辟引起的歐洲商業和世界市場的一系列新變化。其中,主要的變化是:流通中的商品種類與數量的增多;商路及商業中心的轉移;商業經營方式的轉變;世界市場的形成。材料體現的是價格革命,無法體現商業革命,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價格革命,未體現世界市場雛形的形成,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價格革命,它促進了西歐商品經濟的發展,排除D項。故選C項。13.16世紀英國基督學者廷代爾在翻譯《圣經》時,多次直接使用上帝的名字“Jehovah”,而非全部使用顯示萬能的尊稱“Lord”;此外他還將原希臘語中的“agape”(基督之愛)和“caritasor”(仁慈之愛)直譯成通俗化的“love”。廷代爾的這一舉措()A.意在構建新的宗教體系 B.促進了民眾精神的自由C.拉開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D.洋溢著人文主義的光芒【答案】D【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目的題、影響題,時空是16世紀的英國。根據材料可知,廷代爾在翻譯《圣經》時,不僅直呼上帝之名,還用通俗化的語言代替傳統宗教語言,這不僅賦予了上帝一定的人性色彩,還能使更多的人能讀懂《圣經》,這正是其人文精神的體現,D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圣經》的世俗化發展,排除A項;材料與民眾精神自由無關,排除B項;1517年馬丁·路德撰寫《九十五條論綱》,拉開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排除C項。故選D項。14.自然神論是17到18世紀的英國和18世紀的法國出現的一種哲學觀點。這一思想認為上帝創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規則,在此之后上帝并不再對這個世界的發展產生影響,而讓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規律存在和發展下去。自然神論的出現()A.意在對抗啟蒙運動 B.否定宗教存在的必要C.推動宗教改革興起 D.深受近代科學的影響【答案】D【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西方)。根據材料“17到18世紀的英國和18世紀的法國”“上帝創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規則,在此之后上帝并不再對這個世界的發展產生影響,而讓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規律存在和發展下去”及所學知識可知,雖然這種理論仍舊受到宗教神學的影響,但其認為上帝不對這個世界產生影響,而是按照自身的規律存在和發展,體現了人類對世界自身規律發展的認識,反映了這種理論受到了近代科學的影響,D項正確;自然神論的出現有利于啟蒙運動的發展,排除A項;自然神論并沒有否定上帝的存在,也沒有否定宗教,排除B項;宗教改革在十六世紀已經開始,排除C項。故選D項。15.盧梭認為,個人的最大自由無疑是群體的最大不自由,而“在社會狀態中,正義代替了本能,行動被賦予了前所未有的道德性”。因此,個人必須服從公共意志,建立政治共同體,“遵守同樣的條件”,才能獲得全部的社會自由和道德自由。盧梭的這一主張()A.強調政治妥協是建立共和唯一手段 B.蘊含了一定的理性主義色彩C.體現了“分權制衡”的社會治理思想 D.表明公意是一切行為的準則【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歐洲。根據材料和所學可知,盧梭反對個人的絕對自由,并認為個人只有在服從公共意志下,建立政治共同體,才能獲得社會自由和道德自由,這一思想具有一定理性主義色彩,B項正確;盧梭并沒有說政治妥協是建立共和的唯一手段,他更強調的是公共意志和道德自由的重要性,排除A項;雖然盧梭確實提到了政治共同體,但他并沒有強調分權制衡的思想,相反,他更關注的是如何通過公共意志來實現社會自由和道德自由,排除C項;“個人必須服從公共意志”并不意味著公意是一切行為的準則,排除D項。故選B項。16.俄國“農民改革”是由農奴主實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農民交給農奴主的貢賦(即“贖金”)數目愈小,各地農民擺脫農奴主的影響和壓迫的程度愈大,農民在多大程度上擺脫了農奴主的統治,他就在多大程度上處于金錢勢力的支配之下,處于商品生產的條件之下。由此可知,俄國“農民改革”()A.消除了農民與地主的矛盾 B.有利于俄國資本主義發展C.穩定了俄國國內社會秩序 D.改變了封建地主土地制度【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近代(俄國)。根據材料可知,俄國農奴制改革在客觀上是有利于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B項正確;俄國農奴制改革具有不徹底性,農民與地主矛盾也未消除,沒有改變封建土地所有制,排除A、D兩項;部分農奴獲得了人身自由是以負擔更加沉重為代價,這不利于社會秩序的穩定,排除C項。故選B項。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4小題,第17題15分,第18題12分,第19題12分,第20題13分,共52分。)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公元前1500年左右,摧毀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雅利安”入侵者最初是游牧的牧民。這一階段的雅利安人信奉吠陀教(一般認為,吠陀教是古婆羅門教的前身),這種信仰反映出他們的生活方式。吠陀崇拜儀式以動物犧牲為中心環節,包括以家畜為犧牲;婆羅門僧侶講述著口口相傳的遠古傳奇,這些神話傳說同時也佐證了如下信條;社會巨額剩余價值應當納入武士統治階層及婆羅門僧侶階層的腰包,因為他們是“再生的”神明,生來就超越社會上其他階層群體。大約公元前1000年左右,冶鐵技術的緩慢傳播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與此同時,統治階層以武力達成所需,并以宗教種姓制度為理論支撐,將雅利安普通平民歸入低級的吠舍階層(即耕種者),被征服的族群則是種姓制度中最底層的首陀羅。延續千年的種姓制度就此在印度扎根——摘編自克里斯·哈曼《世界人民的歷史:從石器時代到新千年(1999)》材料二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在“蠻族”的入侵下滅亡。當時的“蠻族”日耳曼人較之羅馬而言是一個落后民族。在蠻族入侵過程中,帝國的大批土地、城市、建筑、文物被毀。而基督教教會在西羅馬帝國的廢墟上,保持著教區為基本單位劃分的組織系統,為日耳曼諸王國汲取羅馬行政區劃體制提供了藍圖。基督教的教階制也為世俗封建制度的形成提供了理論依據和規范。中世紀時期,西方文化具有鮮明的特質和機制,這就是宗教文化占主導地位,基督教滲透到西方社會文化的每一個層面,各個階層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打上了宗教的烙印。哲學是神學的奴仆,教育是宗教的工具,文學和藝術也是教義的衍生物。——摘編自劉文華《基督教對歐洲中世紀的歷史作用》(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古代印度種姓制度的特點。(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基督教教會對歐洲社會發展的歷史作用。(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人類社會宗教發展的認識。【答案】(1)特點:歷史悠久;等級森嚴與宗教緊密相連;滲透人民生活。(任答兩點即可)(2)歷史作用:推動了西歐封建社會的建立;基督教會對歐洲的教育,文化傳承和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教會的存在為歐洲提供了一個共同的文化和信仰基礎,促進了思想上的統一;但中世紀的教會控制著人們的精神生活,宗教嚴重束縛了人性的發展。(任答兩點即可)(3)認識:宗教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宗教是為統治集團服務的工具;宗教在豐富民族文化內涵的同時,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應該客觀全面地看待宗教文化。(任答兩點即可)【解析】【小問1】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古代印度。由材料“公元前1500年左右,摧毀印度河流域文明‘雅利安’入侵者最初是游牧的牧民。這一階段的雅利安人信奉吠陀教(一般認為,吠陀教是古婆羅門教的前身),這種信仰反映出他們的生活方式。”可得出歷史悠久;由材料“統治階層以武力達成所需,并以宗教種姓制度為理論支撐,將雅利安普通平民歸入低級的吠舍階層(即耕種者),被征服的族群則是種姓制度中最底層的首陀羅。”及所學可得出等級森嚴與宗教緊密相連;滲透人民生活。【小問2】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中世紀的歐洲。由材料“而基督教教會在西羅馬帝國的廢墟上,保持著教區為基本單位劃分的組織系統,為日耳曼諸王國汲取羅馬行政區劃體制提供了藍圖。”可得出推動了西歐封建社會的建立;由材料“中世紀時期,西方文化具有鮮明的特質和機制,這就是宗教文化占主導地位,基督教滲透到西方社會文化的每一個層面,各個階層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打上了宗教的烙印。”及所學可得出基督教會對歐洲的教育,文化傳承和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教會的存在為歐洲提供了一個共同的文化和信仰基礎,促進了思想上的統一;由材料“基督教滲透到西方社會文化的每一個層面,各個階層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打上了宗教的烙印”及所學可得出中世紀的教會控制著人們的精神生活,宗教嚴重束縛了人性的發展。【小問3】本題是認識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古代至近代世界。由材料“統治階層以武力達成所需,并以宗教種姓制度為理論支撐”“基督教教階制也為世俗封建制度的形成提供了理論依據和規范。”及所學可得出宗教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宗教是為統治集團服務的工具;由材料“中世紀時期,西方文化具有鮮明的特質和機制,這就是宗教文化占主導地位,基督教滲透到西方社會文化的每一個層面,各個階層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打上了宗教的烙印。”及所學可得出宗教在豐富民族文化內涵的同時,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材料“哲學是神學的奴仆,教育是宗教的工具,文學和藝術也是教義的衍生物。”及所學可得出客觀全面地看待宗教文化。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公元7世紀初,穆罕默德建立伊斯蘭教,逐步實現阿拉伯半島的統一,其繼承者們通過圣戰,將伊斯蘭文明傳播至歐亞非三洲,大量的非阿拉伯人成為穆斯林的一員。在《古蘭經》的影響下,阿拉伯知識分子獲得了崇高的社會地位,被譽為“列圣的繼承者”等。隨著阿拉伯“撒馬爾罕紙”的行銷,以及巴格達、大馬士革等地造紙業的發展,阿拉伯知識分子自8世紀中后期到10世紀前期,廣泛地翻譯了古代印度、波斯、希臘以及周邊文明的書籍,掀起了“百年翻譯運動”。8世紀中后期到9世紀前期,其翻譯的書籍以波斯的天文學和醫學為主;9世紀前期到9世紀中后期,大量古希臘哲學及東西方自然科學方面的書籍被翻譯。阿拉伯人在翻譯醫學、數學等方面的書籍時,追求譯筆精細,態度忠實;涉及神學類的書籍時,則會因為教義修改原文。至9世紀中后期,隨著阿拔斯王朝的衰落,突厥人當權,阿拉伯社會處于一種低靡的狀態,翻譯家們從事的工作許多是重譯和校注前人譯就的作品,百年翻譯運動逐漸畫上了句號。百年翻譯運動在對阿拉伯—伊斯蘭文化作出重要貢獻的同時,也對世界文化發散它的光與熱。——摘編自楊俊皎《中世紀阿拉伯百年翻譯運動》(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百年翻譯運動興起的社會背景。(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百年翻譯運動的特點及其歷史意義。【答案】(1)阿拉伯半島逐步實現統一,伊斯蘭文明對外傳播,大量非阿拉伯人被納入統治范圍;知識分子社會地位提升;造紙業的發展;阿拉伯波知識分子對周邊文明書籍的翻譯。(2)特點:時間長,范圍廣,翻譯上根據內容的差異而有所調整,與政治發展相關,以翻譯前人作品為主。意義:保存了大量希臘羅馬文化,為后來歐洲文藝復興的出現奠定了基礎;促進了阿拉伯文化與周邊文明的文化交流,促進了阿拉伯文化的的發展;推動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交融。【解析】【小問1】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古代阿拉伯。阿拉伯波百年翻譯運動興起的背景根據“公元7世紀初,穆罕默德建立伊斯蘭教,逐步實現阿拉伯半島的統一,其繼承者們通過圣戰,將伊斯蘭文明傳播至歐亞非三洲,大量的非阿拉伯人成為穆斯林的一員”得出伊斯蘭教創立,阿拉伯半島逐步實現統一,伊斯蘭文明對外傳播,大量非阿拉伯人被納入統治范圍;根據“阿拉伯知識分子獲得了崇高的社會地位”得出知識分子社會地位提升;根據“隨著阿拉伯‘撒馬爾罕紙’的行銷,以及巴格達、大馬士革等地造紙業的發展”得出造紙業的發展;綜合材料內容得出阿拉伯波知識分子掀起對周邊文明書籍的翻譯。【小問2】本題是特點類、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古代阿拉伯。阿拉伯百年翻譯運動的特點根據“8世紀中后期到9世紀前期,其翻譯的書籍以波斯的天文學和醫學為主;9世紀前期到9世紀中后期,大量古希臘哲學及東西方自然科學方面的書籍被翻譯。阿拉伯人在翻譯醫學、數學等方面的書籍時,追求譯筆精細,態度忠實;涉及神學類的書籍時,則會因為教義修改原文”得出時間長,范圍廣,翻譯上根據內容的差異而有所調整;根據“至9世紀中后期,隨著阿拔斯王朝的衰落,突厥人當權,阿拉伯社會處于一種低靡的狀態,翻譯家們從事的工作許多是重譯和校注前人譯就的作品”得出與政治發展相關,以翻譯前人作品為主。帶來的影響綜合所學可知,主要是保存了大量希臘羅馬文化,為后來歐洲文藝復興的出現奠定了基礎;促進了阿拉伯文化與周邊文明的文化交流,促進了阿拉伯文化的的發展;推動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交融。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亞當·斯密認為,發現美洲大陸和發現繞好望角通往印度的航線是“人類歷史所記載的兩個最偉大和最重要的事件”。“發現美洲大陸的重要性不僅在于它能夠提供大量的貴金屬,而且在于它能夠為歐洲商品提供新的、永葆興旺的市場。”它最重要的后果之一、是“把商業活動推到了一個光輝燦爛的境地,沒有美洲大陸,就完全不可能取得如此成就”。它促使全世界的貿易突飛猛進。如果說19世紀是生產的世紀,那么17世紀和18世紀則是貿易的世紀。對于英國來說,當時的貿易主要是三角貿易。威廉·伍德在1718年說過,奴隸貿易是“萬流之源”。幾年之后,波斯爾思威特把奴隸貿易描寫成“一切事物的首要原則和基礎,也是引起機器運轉的主要發條”。——摘編自艾里克·威廉斯《資本主義與奴隸制度》(1944)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世界史的相關知識,從中任選一個觀點,并就所選觀點進行簡要闡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表述成文)【答案】示例:觀點:美洲大陸的發現推動了歐洲商業貿易的發展。闡述:15世紀以前,世界各地處于相對孤立的發展狀態,亞、歐、非等洲之間的直接交往和了解不多。15世紀末,哥倫布發現美洲,開辟了從歐洲到美洲的新航路。新航路的開辟改變了世界貿易的進程,帶來了全球化的新時代。美洲大陸的發現導致了舊世界和新世界之間商品,思想和人員的交流,流通商品種類與數量的增多,推動了歐洲傳統商路及商業中心的轉移,以及促使傳統商業經營方式發生轉變。從美洲涌入的黃金和白銀促使歐洲出現了一段時期的通貨膨脹,對歐洲商業貿易的影響十分巨大。美洲大陸的發現也導致了歐洲列強對美洲的殖民。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法國人和英國人都在美洲建立了殖民地,使得土著人民流離失所和受到剝削。美洲的殖民化導致了橫跨大西洋的奴隸貿易,數百萬非洲人被強行帶到美洲做奴隸,促進了資本的原始積累,改變了世界貿易的進程,帶來了全球化的新時代。綜上所述,美洲大陸的發現是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開辟了新的貿易路線,為歐洲商業貿易提供了新的市場,提供了獲取新資源的途徑,開啟了歐洲殖民的時代,促進了歐洲資本原始積累。【解析】本題是論述題之選擇觀點說明題,時空是:近代(世界)。設問要求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世界史的相關知識,從中任選一個觀點,并就所選觀點進行簡要闡述。據材料“把商業活動推到了一個光輝燦爛的境地,沒有美洲大陸,就完全不可能取得如此成就”可知,亞當·斯密認為美洲大陸的發現推動了歐洲的商業活動。在對這種觀點進行闡述時,可以結合哥倫布發現美洲的基本史實,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后西方國家對美洲的早期殖民擴張和這些殖民擴張行為推動了歐洲商業發展三個角度進行說明。可進行闡述如下:15世紀以前,世界各地處于相對孤立的發展狀態,亞、歐.非等洲之間的直接交往和了解不多。15世紀末,哥倫布發現美洲,開辟了從歐洲到美洲的新航路。新航路的開辟改變了世界貿易的進程,帶來了全球化的新時代。美洲大陸的發現導致了舊世界和新世界之間商品、思想和人員的交流、流通商品種類與數量的增多,推動了歐洲傳統商路及商業中心的轉移,以及促使傳統商業經營方式發生轉變。從美洲涌入的黃金和白銀促使歐洲出現了一段時期的通貨膨脹,對歐洲商業貿易的影響十分巨大。美洲大陸的發現也導致了歐洲列強對美洲的殖民。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法國人和英國人都在美洲建立了殖民地,使得土著人民流離失所和受到剝削。美洲的殖民化導致了橫跨大西洋的奴隸貿易,數百萬非洲人被強行帶到美洲做奴隸,促進了資本的原始積累,改變了世界貿易的進程,帶來了全球化的新時代。最后總結如下:美洲大陸的發現是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開辟了新的貿易路線,為歐洲商業貿易提供了新的市場,提供了獲取新資源的途徑,開啟了歐洲殖民的時代,促進了歐洲資本原始積累。2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英國政治發展的過程中,日耳曼習慣法傳統已逐漸發展成為“法律至上”的傳統觀念。1215年《大憲章》的誕生表明數百年來英國王室與貴族之間的斗爭實現了新的政治平衡格局。《大憲章》是王權的羈絆,“是國王和教會、貴族之間的協議、合同書,是一種契約”。英國貴族發展至今,形成了一種勇敢尚武,追求自由,忠誠美德的貴族精神,在維護國家獨立和保護自由權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在英國政治發展的過程中,主張尊重傳統,但他們并不是盲目墨守成規,反而傾向于在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山煤國際井下操作技能人員招聘150人(山西)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5年公司廠級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新版
- 2024-2025新入職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答案A卷
- 2025簡約式門面房屋租賃合同樣本
- 2025融資租賃合同金融范本
- 2025授權融資合同范本
- 就業協議書失效
- 2025企業實習生合同
- 2025餐飲服務承包合同范本
- 2025裝飾裝潢工程承包合同
- 2025年裝維智企工程師(三級)復習模擬100題及答案
- 國家管網集團西南管道昆明輸油氣分公司突發環境事件綜合應急預案
- 停送電培訓課件
- 醫院培訓課件:《核心制度-護理值班和交接班制度》
- 解題秘籍05 圓的綜合問題(9種題型匯-總+專題訓練)(解析版)-2025年中考數學重難點突破
- 無線網絡施工方案
- 電商平臺居間合同
- 美學《形象設計》課件
- 江蘇省建筑與裝飾工程計價定額(2014)電子表格版
- DB14∕T 2024-2020 出口水果包裝廠管理規范
- 08真空熱處理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