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沈陽名校2025年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摸底考試歷史試題理試卷含解析_第1頁
遼寧省沈陽名校2025年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摸底考試歷史試題理試卷含解析_第2頁
遼寧省沈陽名校2025年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摸底考試歷史試題理試卷含解析_第3頁
遼寧省沈陽名校2025年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摸底考試歷史試題理試卷含解析_第4頁
遼寧省沈陽名校2025年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摸底考試歷史試題理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遼寧省沈陽名校2025年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摸底考試歷史試題理試卷注意事項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外國有學者認為:“五四運動雖然是一場民眾起義,卻不應被理解為民主的展現,尤其不是西方式民主;它代表的是一種深刻的民族主義和廣泛的憤怒,衍生自西方對中國所做出的掠奪?!睋丝芍?,該學者意在強調五四運動A.是一場偉大反帝愛國運動 B.爆發具有一定的突發性C.是一場民主思想啟蒙運動 D.是中國歷史重要轉折點2.錢乘旦、許潔明合著的《英國通史》中說:“……過去以天為單位,現在以分鐘、秒為單位;……火車還教會人們守時,準時準點成為了現代生活的準則,人們開始隨身帶上一塊表,時間概念是一個全新的概念”。這說明()A.火車發明引發了了技術創新的連鎖反應 B.科學技術轉化為直接生產力的速度加快C.工業革命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D.科技發明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3.下表為咸豐初年戶部銀庫置銀數(單位:萬兩),導致表中數據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庫存銀數新收銀數支出銀數實存銀數咸豐元年(1851年)844.0962850.8529956.9910737.9581咸豐二年737.9581836.18371032.6172541.5246咸豐三年541.5246475.3397847.1746169.6897A.國內農民起義的影響B.清政府急需償還債款C.政府投資開辦工廠D.小農經濟逐漸解體4.1945年4月,在《論聯合政府》中闡述了新民主主義國家的政治體制同蘇聯的區別,提出了“新民主主義的共和國”“中華民主共和國”“幾個階級聯合專政的共和國”等新的概念以區別“蘇聯式的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的共和國”。這些概念的提出A.體現了中共對中國國情的正確分析B.標志著新民主主義理論產生C.反映出中共認識到蘇聯模式的弊端D.形成了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5.蘇格拉底認為,靈魂的本質是理性,人應在追求絕對確定的知識中認識自己,培養完整的道德人格,以善為人生的最高目的。善是天地萬物的秩序,也是人的本性與自由所在。這反映出蘇格拉底A.主張實現人格絕對平等 B.鼓勵人們積極追求現世的幸福C.全盤否定了智者的主張 D.對“人是萬物的尺度”思想的反思6.某同學制作抗戰前期國民黨正面戰場著名戰役的網頁,設置了“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三個欄目。如果要補充一個同類欄目,最恰當的是A.平型關大捷B.百團大戰C.淞滬會戰D.滇緬戰役7.“現在的進化論已經有了左右思想的能力,無論什么哲學、倫理、教育,以及社會之組織,宗教之精神、政治之設施,沒有一種不受它的影響。”——1922年,陳兼善《進化論發達略史》。至作者評論時,進化論已在中國傳播約A.15年 B.25年 C.35年 D.45年8.2013年10月1日,美國聯邦政府因為2013財年結束、2014財年預算沒有被國會通過而被迫關門,約80萬左右的政府工作人員“被罷工”。這種現象主要表明美國A.立法權高于行政權 B.發生了嚴重的財政危機C.聯邦主權遭到削弱 D.分權制衡原則有利有弊9.962年,宋太祖下詔令,禁止新中進士到主考官那里謝恩;又命令進士及第的人不得稱主考官為“恩師”“師門”,也不能自稱“門生”。自宋太祖后期起,新中舉人必須通過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才算合格,這樣,被錄取的人便成為“天子門生”。此詔令旨在A.削弱相權加強皇權 B.防止選官結黨營私C.打擊貴族特權利益 D.推進科舉公平公正10.右表中石油產量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內燃機的發明使用 B.電力的廣泛應用C.萬能蒸汽機的推廣 D.航天工業的發展11.“仁者,愛人”在孔夫子看來,“愛人”應始于愛A.君主 B.父母 C.兄長 D.夫妻12.關于“法”的認知,古代中國思想家提出了各種各樣的主張。下列項中,體現了韓非子“法”的主張是A.“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 B.“以教化為大務”“正法度之宜”C.“法不阿貴”“刑過不避大臣” D.廢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材料丁穎(1888—1964年),我國現代稻作科學的奠基人,高等農業教育先驅,中國科學院院士。他出生于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自幼就立志為振興祖國農業解決“民食”而奮斗。進入中學后,接受了孫中山先生的民主思想,關心時政,積極參加學生愛國活動。1912年,留學日本學農。1924年,學成毅然回國,長期在農學院進行教學和科研。他深入研究水稻生態,結合生產實際,聯系稻種起源、分類、區劃和遺傳育種等基礎學科,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丁穎還十分重視教學、科研、生產三者的結合。他從我國實際出發,不斷探索中國式辦學道路,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推動了高等農業教育事業的發展。逝世后,黨和政府給予了這樣的評價:“在工作中,充分表現出又紅又專的科學家的高尚品德,為我國農業科學技術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樹立了光輝的榜樣?!薄幭蚝钨O贊《丁穎教授科教思想探討》(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丁穎科教思想形成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丁穎對中國農業科學發展的貢獻。14.(2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明萬歷元年(1573年),內閣首輔張居正推行考成法。規定各級部門都要“置立文簿每月終注銷”每事定出完成期限,逐月逐季逐年檢查,作為考核官員優劣的標準。如有延誤者各級官吏都有責舉報。如此月考、歲考,使得“紀綱法度莫不修明”。再者,地方撫按負責二省之事而匯總于六部,六部據簿以檢查各地職守,六科據簿以檢查六部,內閣據簿以檢查六科,使事權最后集中于內閣。萬歷二年(1574年)十二月,張居正命造御屏一座,將府部以下知府以上所有官員姓名、籍貫及出身資格均列于上,以便神宗皇帝朝夕省覽。數年之后,科道官說:“自考成之法一立,數十年廢弛叢積之政漸次修舉°”同時,張居正發現,“近來因行考成之法,有司慣于降罰,遂不分緩急,一概嚴刑并追”?!獡讐垡椭骶帯吨袊ㄊ贰罚?)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張居正考成法提出的原因。(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張居正考成法實施后的影響。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

材料的觀點是五四運動不能從民主的角度分析,應從中國遭受的侵略與民族自覺的角度評價,從“它代表的是一種深刻的民族主義和廣泛的憤怒”可以看出,它是一場偉大的反帝愛國運動,故答案為A項;材料信息不能反映五四運動的爆發具有突發性,排除B項;材料不是強調五四運動的民主啟蒙作用,排除C項;材料不是強調五四運動對中國歷史進程的影響,排除D項。2、C【解析】試題分析:注意題干信息“火車還教會人們守時,準時準點成了現代生活的準則”等,說明工業革命的到來,加快了人們的生活節奏,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因此選C.考點:兩次工業革命點評:工業革命的開展,在客觀上向世界傳播了先進的科學技術、生產方式和思想觀念,結束了人類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上的狹隘性,開始向現代文明轉化。3、A【解析】從1851這個時間來看國內出現了太平天國運動,為了鎮壓太平天國運動這個農民起義不得不支出更多的銀數,選A是符合題意的,正確;是鎮壓農民起義而非償還債款,選項B不符合題意,排除;選項C不符合事實,不符合題意,排除;不涉及小農經濟的問題,選項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A。4、A【解析】

根據材料“《論聯合政府》……‘新民主主義的共和國’‘中華民主共和國’‘幾個階級聯合專政的共和國’”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根據我國國情,我國走的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要把我國建設成在無產階級領導下,聯合一切民主階級統一戰線的政治制度,故A項正確;B項是指1940年的《新民主主義論》,排除;材料“蘇聯式的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的共和國”表明我國實行“兩步走”的戰略,由新民主主義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故C項排除;D項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設的狀況,排除。5、D【解析】

蘇格拉底對人的認識中突出理性,“培養完整的道德人格”,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說明他在反思智者學派的觀點“人是萬物的尺度”的局限性,故答案為D項;材料沒有反映蘇格拉底主張人格絕對平等,排除A項;B項是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的觀點,排除;蘇格拉底是對智者學派觀點的反思和發展,不是全盤否定,排除C項。6、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回憶再現所學知識,并作出正確認知和準確判斷的能力。根據題干材料“國民黨正面戰場”“著名戰役”等,本題實際上考查抗日戰爭相關內容——抗戰初期國民黨的有力抵抗。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判斷選項,可知:A項排除,本身屬于太原會戰里面的內容;BD兩項不符合“抗戰初期,國民黨”。進一步可知,C項符合史實和題意,正確。故,本題正確答案選C。考點: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抗日戰爭·淞滬會戰7、B【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進化論是通過維新派的嚴復傳入中國的,大約是19世紀末,結合材料中的時間“1922年”可推算出大約是25年,故B項符合題意;排除ACD項。8、D【解析】

美國聯邦政府關門實質上體現了國會和總統的相互制約,可見分權制衡在防止專制的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的弊端。D正確;立法權與行政權相互制約的關系,因此‘立法權高于行政權’的說法錯誤,A錯誤;材料中政府工作人員‘被罷工’是因為國會未通過政府的預算,而不是遭遇了財政危機,B錯誤;材料反映的是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而不是聯邦制,C錯誤。故選D。9、B【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宋太祖時期禁止進士“謝恩”并通過親自主持殿試以防止主考官與進士形成裙帶關系,故B項正確;題干未涉及削弱相權,排除A項;題干中沒有體現對貴族特權的打擊,排除C項;科舉制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公平公正,但不符合題干主旨,排除D項。故選B。10、A【解析】試題分析:主要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石油產量變化由1870年的80萬噸到1900年的2000萬噸,說明產量大幅度提高。石油工業的發展為內燃機的創制提供了適用的燃料,新的內燃機的發明和應用帶動了石油的生產。分析選項,A項符合題意??键c: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第二次工業革命·成就11、B【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孔子認為仁就是關愛他人,而孝悌為仁之本,故“愛人”應始于愛父母,故B項符合題意,ACD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12、C【解析】

“法不阿貴”“刑過不避大臣”體現了韓非子法治思想,故選C;A指庶人沒有資格受禮遇,大夫擁有特權不受刑,不符合韓非子法治的思想,排除;儒家重視教化,排除B;D體現了民主思想,不符合題意,排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①出身貧苦,自幼立志報國:②近代民族危機加深:③近代糧食嚴重短缺;④受孫中山思想影響,關心時政:⑤留學日本,精通中外農業科技知識。(2)①開創了稻作研究的新方法和新理論,對提高水稻產量和品質作出了貢獻。②創辦了高等農業教育,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的農業科技人才。③影響了后世的治學精神和方法?!窘馕觥?/p>

(1)根據材料“他出生于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自幼就立志為振興祖國農業解決‘民食’”而奮斗。”并結合所學可知他出身貧苦,自幼立志報國;所處時代民族危機加深;近代糧食嚴重短缺;根據材料“進入中學后,接受了孫中山先生的民主思想,關心時政,積極參加學生愛國活動。1912年,留學日本學農”可知受孫中山思想影響,關心時政;留學日本,學習農業科技知識。(2)根據材料“他深入研究水稻生態,結合生產實際,聯系稻種起源、分類、區劃和遺傳育種等基礎學科,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丁穎還十分重視教學、科研、生產三者的結合。他從我國實際出發,不斷探索中國式辦學道路,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推動了高等農業教育事業的發展?!苯Y合所學從開創了稻作研究的新方法和新理論,創辦了高等農業教育,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的農業科技人才,影響了后世的治學精神和方法進行總結。14、(1)①明代吏治腐敗,法令不行,制度或者流于形式化,或者成為官員們爭權手段;②明朝吏制混亂,內閣首輔張居正看到了原有制度的弊端;或認識到不僅要對各級官吏進行定期考察,并且對其所辦各事均規定期限辦妥;③明朝皇帝支持張居正的改革。(2)①有利于整頓吏治,增強實干作風;②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振興朝政。③但滋生了嚴苛行為,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封建官僚政治的弊端?!窘馕觥?/p>

(1)原因:依據材料中“各級部門都要‘置立文簿每月終注銷’每事定出完成期限,逐月逐季逐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