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夢游天姥吟留別》教學設計+統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
【高中++語文】《夢游天姥吟留別》教學設計+統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
【高中++語文】《夢游天姥吟留別》教學設計+統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
【高中++語文】《夢游天姥吟留別》教學設計+統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夢游天姥吟留別》教學設計一、核心素養目標(一)語言建構與運用通過疏通疑難字詞,準確理解詩句含義,掌握詩歌中的文言詞匯和特殊句式,提升文言文閱讀和語言表達能力,能夠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描繪詩歌中的奇幻景象。(二)思維發展與提升深入分析詩歌中夢境的奇幻想象和現實的映射關系,培養邏輯思維、形象思維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學會從詩歌的表層意象深入挖掘其內在的思想情感和象征意義。(三)審美鑒賞與創造賞析詩歌中瑰麗多姿的意境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感受李白詩歌的豪放飄逸之美,提升審美鑒賞能力;嘗試借鑒詩歌的創作手法,進行詩歌創作或改寫,培養藝術創造能力。(四)文化傳承與理解體會詩人蔑視權貴、追求自由的精神品質,增強對中國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理解與認同,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價值觀。二、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1.通過賞析詩歌中“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等對比手法,引導學生體會天姥山的神奇壯麗,培養審美鑒賞與創造能力。2.結合詩歌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等語句,深入理解詩人蔑視權貴、追求自由的精神品質,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認同與傳承意識。(二)教學難點1.深入理解詩歌中夢境的奇幻想象所蘊含的思想情感和象征意義,即詩人在現實與理想之間的矛盾掙扎以及對自由的渴望。2.解析“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等描寫中宏大的意象與詩人豪放氣概之間的內在聯系,以及如何體現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三、教學方法講授法、誦讀法、問題引導法、小組合作探究法四、教學過程(一)導入(3分鐘)1.教師引導:“同學們,在我國古代文學的長河中,有許多詩人以其獨特的風格和才華閃耀著光芒。其中,李白以他豪放飄逸的詩歌著稱于世。他的詩歌常常充滿了奇幻的想象、大膽的夸張和強烈的情感。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他的《夢游天姥吟留別》,去領略那如夢如幻的世界。”2.作者簡介教師簡要介紹李白的生平和成就,讓學生對作者有一個初步的印象。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著名詩人。他一生渴望入仕,實現政治抱負,但仕途坎坷。其詩歌風格豪放飄逸、意境奇妙,充滿浪漫主義色彩,代表作有《將進酒》《蜀道難》《靜夜思》等。3.題解教師解釋詩題的含義。“夢游”點明了詩歌的內容是關于一場夢境;“天姥”是山名,位于今浙江新昌東面;“吟”是古詩體裁的一種,內容大多是悲愁慨嘆,形式上比較自由;“留別”則表明了這首詩是詩人為留別友人而作。(二)初讀——讀懂(10分鐘)1.教師范讀教師富有感情地范讀詩歌,要求學生邊聽邊注意字音、節奏和韻律。重點強調以下字音:天姥(mǔ)瀛洲(yíng)剡溪(shàn)淥水(lù)訇然(hōng)石扉(fēi)霓裳(nícháng)鸞回車(luán)覺時(jué)2.學生自由朗讀學生自由朗讀詩歌,讀準字音,初步感受詩歌的節奏和韻律。3.重點詞解讀教師帶領學生逐一解析詩中的重要詞匯,確保他們能夠理解詩的意思。海客:航海的人。瀛洲:古代傳說中的東海三座仙山之一。信:確實,實在。越人:指浙江一帶的人。云霞明滅:云霞忽明忽暗。向天橫:遮住天空。橫,遮斷。勢拔五岳:山勢超過五岳。拔,超出。掩赤城:遮掩了赤城山。鏡湖:又名鑒湖,在今浙江紹興南面。謝公屐:指南朝詩人謝靈運登山時穿的一種木鞋。淥水:清澈的水。暝:天黑,夜晚。殷巖泉:泉水在巖石間發出巨大的聲響。殷,這里用作動詞,震響。栗深林兮驚層巔:使深林戰栗,使層巔震驚。栗、驚,使動用法。列缺:指閃電。洞天石扉:仙府的石門。訇然:形容聲音很大。青冥:天空。金銀臺:神仙居住的金銀筑成的宮闕。云之君:云里的神仙。覺時:醒來的時候。向來:原來。失向來之煙霞:剛才夢中所見的煙霧云霞都消失了。摧眉折腰:低頭彎腰,形容卑躬屈膝的樣子。4.內容概述教師對詩的整體內容進行講解,幫助學生把握詩的結構和主要意思。全詩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海客談瀛洲……對此欲倒東南傾”):通過海客談瀛洲和越人語天姥的對比,引出天姥山,極力渲染天姥山的高大神奇。第二部分(“我欲因之夢吳越……失向來之煙霞”):描繪夢游天姥的全過程,包括途中的景色、登山的驚險以及在仙境的所見所聞。第三部分(“世間行樂亦如此……使我不得開心顏”):由夢境回到現實,抒發對人生的感慨和對自由的追求,表達了蔑視權貴的思想。(三)細讀——賞析(18分鐘)1.“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的對比作用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這兩句詩運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學生思考并回答,教師總結: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傳說中的瀛洲與現實中的天姥進行對比,突出了天姥山的可睹和神奇,為下文的夢游天姥埋下伏筆。2.夢境描寫的奇幻想象和象征意義教師提問:詩歌中描繪的夢境有哪些奇幻的景象?這些景象蘊含著怎樣的思想情感和象征意義?學生分組討論,每組選派代表發言。教師總結:夢境中,詩人從飛度鏡湖到登上天姥山,一路上景色奇幻,有“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的壯麗,也有“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的驚險。而仙境中“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的景象更是瑰麗多姿。這些奇幻的景象一方面展現了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浪漫主義風格,另一方面也象征著詩人對自由、理想境界的向往。然而,夢境的突然破滅“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則暗示了現實的殘酷和理想的難以實現,表達了詩人在現實與理想之間的矛盾掙扎。3.“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深刻內涵教師引導學生結合李白的生平經歷,談談對這句詩的理解。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這句詩是全詩的主旨句,鮮明地表達了詩人蔑視權貴、追求自由的精神品質。李白一生渴望入仕,實現政治抱負,但在現實中卻屢遭挫折,受到權貴的排擠。他不愿為了功名利祿而卑躬屈膝,這種剛正不阿的性格和對自由的執著追求,使他成為了中國古代文人中具有崇高精神境界的代表。4.“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的藝術特色教師提問:這幾句詩描寫了怎樣的景象?有什么藝術特色?學生思考并回答,教師總結:這幾句詩描寫了天姥山天氣變化、山崩地裂、石門開啟的壯觀景象。運用了生動的描寫手法,如“青青”“澹澹”等疊詞,增強了詩歌的音韻美;“列缺霹靂,丘巒崩摧”則運用了夸張的手法,展現了大自然的巨大力量。同時,這些描寫也為下文仙境的出現營造了神秘、奇幻的氛圍,體現了詩歌豪放飄逸的風格。(四)拓展延伸(5分鐘)1.比較閱讀教師指導學生將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與蘇軾的《赤壁賦》進行比較閱讀,分析兩者思想感情的異同。相同點教師提問:兩篇文章都有對自然景象的描寫,請大家找出它們的共同點。學生思考并回答,教師總結:兩者都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來抒發情感,都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和神奇,讓作者在自然中獲得了心靈的慰藉。不同點教師提問:雖然同樣面對自然,但他們在情感表達上有何不同?學生思考并回答,教師總結: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更多地表達了對自由的渴望和對權貴的蔑視,情感較為激烈;而蘇軾的《赤壁賦》則更多地體現了豁達超脫的人生態度,在對宇宙和人生的思考中尋求一種平衡和寧靜。2.小組討論教師提出問題:在當今社會,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和傳承李白這種蔑視權貴、追求自由的精神?學生分組討論,每組選派代表發言。教師總結:在當今社會,雖然沒有古代那樣的權貴階層,但我們仍然會面臨各種壓力和誘惑。李白的精神提醒我們要保持獨立的人格和堅定的信念,不隨波逐流,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和自由。同時,我們也要以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難,不斷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五)課堂小結(2分鐘)教師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強調重點,并布置課后作業。我們學習了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理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