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鄧稼先》教學課件_第1頁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鄧稼先》教學課件_第2頁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鄧稼先》教學課件_第3頁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鄧稼先》教學課件_第4頁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鄧稼先》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鄧稼先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PPT教學課件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研制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他始終在中國武器制造的第一線,領導了許多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地設計了中國原子彈和氫彈,把中國國防自衛武器引領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作者:楊振寧新課導入1964年10月16日,中國自行制造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國自行制造的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這些輝煌的時刻離不開國防科技專家們的無私奉獻,他們長年與親人分離,在荒漠中與機械為伍,與數據共眠,默默無聞,為國奉獻。他們是人民的英雄,國家的驕傲。今天就讓我們翻開課本,跟著作者的腳步一起去認識這位為祖國的強大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鄧稼先。

學習目標搜集、整理、交流有關楊振寧、鄧稼先的資料,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把握文章的思想內涵。(重點)學習選取典型事件和通過對比表現人物形象的寫作方法;把握關鍵語句或段落,揣摩品味其中的含義和表達的妙處。(難點)感受杰出人物非凡的氣質,喚起我們對理想的憧憬與追求。(素養)鄧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省懷寧縣。在北平上了小學和中學,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聯大畢業。1948年到1950年赴美國普渡大學讀理論物理,獲得博士學位后立即乘船回國。1950年10月到中國科學院工作,1958年8月帶領幾十個大學畢業生開始研究原子彈的制造理論。1986年7月29日因病去世。1999年為他追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兩彈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星。“兩彈”中的一彈是原子彈,后來演變為原子彈和氫彈的合稱;另一彈是導彈。“一星”則是人造地球衛星。作者介紹楊振寧,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著名科學家、物理學大師。代表作品:楊振寧論文選集、楊振寧文集、曙光集、晨曦集。楊振寧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作出里程碑性貢獻。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980年獲拉姆福德獎1986年獲美國國家科學獎章2019年獲求是終身成就獎2022年獲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背景介紹1993年7月29日是鄧稼先同志逝世七周年紀念日,楊振寧教授寫了這篇文章作為紀念。這是一位科學家寫的科學家評傳。楊先生和鄧稼先同志是中學同學、大學同學,在美留學期間又是同學。他自己說是“50年的友誼,親如兄弟”。讀楊振寧教授的回憶文章,可以進一步了解鄧稼先同志的才能、風格、思想和為人。這篇介紹鄧稼先的文章,包含著作者對老朋友的無盡的思念;同時,寫鄧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滲透著作者自己人生中某些與鄧稼先相同的東西。文體知識本文是一篇人物傳記。人物傳記是記錄人物生平事跡的一種實用文。一般有兩類,一類是記述自己的生平,一類是記述他人的生平。傳記最大的特點就是“實錄”。傳記可繁可簡,一般按時間順序進行記敘。傳記要寫出人物的思想、學習、工作和生活狀況。學習字詞元勛昆侖謠言彷徨縈帶布泊背誦無愧殷紅無垠奠基選聘摯友不懈晝夜婦孺宰割孕育燕然家喻畢露鮮為盡瘁鄧稼xūndiànpìnzhìyáosòngxièzhòulúnkuìrúzǎipánɡyānyínyùnyínɡyānyùlùpōxiǎncuìjià鮮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婦孺皆知:連婦女小孩都知道,表示眾所周知。當之無愧:承當得起某種榮譽或稱號,不必感到慚愧。家喻戶曉:每家每戶都知道。可歌可泣:值得歌頌,使人感動得流淚。指悲壯的事跡使人非常感動。馬革裹尸:用馬皮把尸體包裹起來,指將士戰死于戰場。鋒芒畢露:指銳氣和才干全都表現出來。多形容人氣盛逞強。層出不窮:接連不斷地出現,沒有窮盡。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謹慎,貢獻出全部精力,直到死為止。現指不怕苦,不怕死,為革命、為人民而奮斗終身。從“任人宰割”到“站起來了”“兩彈”元勛“我不能走”永恒的驕傲整體感知通讀課文,用簡明的語言概括每個小標題下的具體內容。鄧稼先與奧本海默民族感情?友情?從“任人宰割”到“站起來了”“兩彈”元勛“我不能走”永恒的驕傲鄧稼先與奧本海默民族感情?友情?鄧稼先是一位對祖國、對民族的發展有巨大貢獻的杰出的科學家。把鄧稼先和奧本海默進行對比,揭示出他能領導大家作出歷史性貢獻的原因。寫鄧稼先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肩負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犧牲,勇于奉獻的精神。簡單介紹鄧稼先的生平經歷和巨大貢獻。作者為鄧稼先領導科研人員獨立設計“兩彈”獲得成功感到驕傲。對鄧稼先的總的評價。精讀細研速讀課文,勾畫出描寫鄧稼先突出貢獻的句子,說說他取得了哪些成就,又遇到了哪些困難。這以后的28年間,鄧稼先始終站在中國原子彈武器設計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線,領導許多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地設計了中國的原子彈和氫彈,把中華民族國防自衛武器引導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1985年8月鄧稼先做了切除直腸癌的手術。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術。在這期間他和于敏聯合署名寫了一份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核武器發展的建議書。“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當時全國其他單位一樣,成立了兩派群眾組織,對吵對打。而鄧稼先竟有能力說服兩派繼續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氫彈。你還勾畫了哪些句子?說一說。并討論一下鄧稼先搞科研期間面臨的困難:國力衰弱科研條件落后自然環境惡劣政治環境不穩定……精讀細研勾畫出文中對鄧稼先進行評價的語句,結合關鍵詞語和具體內容說說,文章表現了鄧稼先什么樣的氣質和人格。“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正好準確地描述了他的一生。鄧稼先則是一個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談話幾分鐘,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實的人。他真誠坦白,從不驕人。他沒有小心眼兒,一生喜歡“純”字所代表的品格。他是最有中國農民的樸實氣質的人。人們知道他沒有私心,人們絕對信任他。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鄧稼先是中國共產黨的理想黨員。稼先為人忠誠純正,是我最敬愛的摯友。他的無私的精神與巨大的貢獻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驕傲。鄧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識地前進的。沒有彷徨,沒有矛盾。說一說:“如果稼先再次選擇他的人生的話,他仍會走他已走過的道路。這是他的性格與品質。”試說說你對這兩句話的理解。為中華民族的崛起,為廣大人民的利益,奉獻自己的一生,這是鄧稼先的人生。走這樣的人生道路,是鄧稼先的性格與品質決定的。所以作者說,如果鄧稼先再次選擇人生的話,還是會這么走。這兩句話總寫出了鄧稼先的偉大之處。精讀細研說一說:把鄧稼先的個人貢獻放到歷史大背景下評價有什么好處?作者在這里是要展現人物生活的歷史背景,讓鄧稼先這位鮮為人知的科學家處于厚重的歷史之中,先概述我國近一百多年來的歷史,是為了說明鄧稼先是對中華民族從“任人宰割”到“站起來了”這一巨大轉變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突出鄧稼先是對祖國、對歷史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的歷史人物。同時也表達出一種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自豪感。鄧稼先奧本海默做事不愛引人注目,性格樸實忠厚,在學術上有著一股“鉆”的精神,熱愛祖國。鋒芒畢露,性格直爽,敢于直言,不怕得罪人,在學術上同樣有著一股“鉆勁”。課文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著寫,更能鮮明地表現出鄧稼先的性格品質和奉獻精神,自然而然地得出結論:“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是中國共產黨的理想黨員。”精讀細研這一部分為什么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著寫?精讀細研通過作者對鄧稼先的成就及人格的評價,你認為鄧稼先是一個怎樣的人?談談你的感受。功勛卓著的“兩彈”元勛;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愛國科學家;勇敢無私,執著追求的純粹的人……合作探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五部分,想一想:這部分開頭引用《吊古戰場文》,有什么作用?結尾處又引用兒時學到的“‘五四’時代的一首歌”,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吊古戰場文》描述了古戰場荒涼凄慘的景象,借此暗示鄧稼先的工作環境極其艱苦,在如此惡劣艱苦的條件下,能夠取得巨大的成績,襯托了鄧稼先為祖國、為科學不怕困難、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結尾引用“五四”時代的一首歌,表達了當年中華優秀兒女熱愛祖國、振興民族的奮斗、獻身精神,也體現了鄧稼先為祖國研制原子彈而艱苦奮斗的崇高精神。合作探究討論:文章中的自然環境描寫有什么作用?遇到此類問題該如何解答?1.環境本身的特點:①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②體現時間或情節的變化;③渲染(營造)氛圍。2.環境描寫對人物的作用:①烘托人物的心情;②烘托人物的形象;③暗示人物的前途命運。3.環境描寫對情節的作用:①推動情節發展;②為下文情節作鋪墊;③埋下伏筆等。4.環境描寫對主題的作用:①暗示文章的中心;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合作探究說說你對第四部分中的“事后我追想自己為什么會有那樣大的感情震蕩:是為了民族而自豪,還是為了稼先而感到驕傲?——我始終想不清楚”的理解。

樸實的語言中蘊含著作者的深情,如“事后我追想自己為什么會有那樣大的感情震蕩:是為了民族而自豪,還是為了稼先而感到驕傲?——我始終想不清楚”這一句,作者運用兩個表示選擇關系的設問句,充分表達了自己內心深處的感情震蕩,含蓄地告訴讀者,作者既為中華民族感到自豪,更為稼先領導國內學者和技術人員獨立地設計出中國的原子彈而感到驕傲,語言簡練,蘊含豐富。合作探究回顧全文,六個部分內容之間有什么聯系?第一部分可以說是全文的“小引”,等于是個帽子;第二部分簡單介紹了鄧稼先的生平經歷和貢獻,是第一部分的補充、延伸和擴展;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延伸;第四部分從另一個角度寫出了鄧稼先貢獻之大,也可以說是第二部分的擴展;第五部分則是第二部分的具體化。第六部分可以說是全文的總結六個部分各有重點,同時又連成一個整體,將鄧稼先的生平事跡和杰出貢獻放在廣闊的社會文化背景中,多角度、多側面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優秀品質,使人物形象顯得悲壯而豪邁,偉大而崇高,讀來令人仰止。板書設計大歷史背景生平經歷人格魅力沙漠創業“我不能走”——從“任人宰割”到“站起來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忠厚樸實,德才兼備身先士卒,不怕犧牲永恒驕傲,高度評價鄧稼先作出貢獻——“兩彈”元勛贊揚作結——四個角度贊美中文|字體名稱漢儀漢黑簡稻殼兒PPT模板使用說明(本頁為說明頁,用戶使用模板時可刪除本頁內容)01字體說明02素材說明圖片:模板中使用的圖片來源于【稻殼素材】,僅限于個人學習、研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