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一冊PAGEPAGE22.5實驗: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實驗探究〗一、實驗目的1.明確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原理和方法。2.學會用單擺測量當地的重力加速度。3.知道如何選擇實驗器材,能熟練地使用秒表。4.會用平均值法、圖像法求解重力加速度。二、實驗原理單擺在偏角很小(小于5°)時的擺動,可以看成簡諧運動。其周期為T=2πeq\r(\f(l,g)),由此可得g=eq\f(4π2l,T2)。據此,只要測出擺長l和周期T,即可計算出當地的重力加速度值。三、實驗器材鐵架臺及鐵夾、金屬小球(帶有一個通過球心的小孔)、秒表、細線(長1m左右)、刻度尺(最小刻度為mm)、游標卡尺。四、實驗步驟1.做單擺:將線的一端穿過小球的小孔,并打一比孔大的結。然后把線的上端用鐵夾固定于鐵架臺上,在平衡位置處做上標記。2.測擺長:用毫米刻度尺測出擺線長度l線,用游標卡尺測量出擺球的直徑d,則單擺的擺長l=l線+eq\f(d,2)。3.測周期:將單擺從平衡位置拉開一個小于5°的角,然后釋放擺球,當單擺振動穩定后,過最低位置時開始用秒表計時,測量N次(一般取30~50次)全振動的時間t,則周期T=eq\f(t,N)。4.變擺長:將單擺的擺長變短(或變長),重復實驗三次,測出相應的擺長l和周期T。五、數據處理1.平均值法:每改變一次擺長,將相應的l和T代入公式中求出g值,最后求出g的平均值。設計如下所示實驗表格實驗次數擺長l/m周期T/s重力加速度g/(m·s-2)重力加速度g的平均值/(m·s-2)1g=eq\f(g1+g2+g3,3)232.圖像法:由T=2πeq\r(\f(l,g))得T2=eq\f(4π2,g)l,作出T2l圖像,即以T2為縱軸,以l為橫軸。其斜率k=eq\f(4π2,g),由圖像的斜率即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六、誤差分析1.單擺的振動不符合簡諧運動的要求引起的系統誤差(1)單擺不在同一豎直平面內振動,成為圓錐擺。(2)振幅過大,擺線偏離豎直方向的角度超過5°。2.測定擺長l時引起的誤差(1)在未懸掛擺球前測定擺長或漏加擺球半徑。(2)測擺長時擺線拉得過緊或以擺球的直徑與擺線長之和作為擺長。(3)懸點未固定好,擺球擺動時出現松動,使實際的擺長不斷變長。3.測定周期時引起的誤差(1)開始計時和停止計時,秒表過早或過遲按下。(2)測定N次全振動的時間為t,次數N數錯。(3)計算單擺的全振動次數時,未從擺球通過最低點位置時開始計時。七、注意事項1.擺線要選1m左右,不要過長或過短,太長測量不方便,太短擺動太快,不易計數。2.測量擺長時要先懸掛好擺球后再測量,不要先測擺長再系小球,因為懸掛擺球后細線會發生形變。3.擺球要選體積小、密度大的,不要選體積大、密度小的,這樣可以減小空氣阻力的影響。4.擺角要小于5°,不要過大,因為擺角過大,單擺的振動不是簡諧運動,公式T=2πeq\r(\f(l,g))不適用。5.單擺要保證在同一個豎直平面內擺動,不要使之成為圓錐擺。6.計時要從擺球經過平衡位置開始計時,不要從擺球到達最高點時開始計時。要準確記好擺動次數,不要多記或少記。〖典例精析〗例1一位同學用單擺做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他將擺球掛起后,進行了如下步驟(1)測擺長l:用米尺量出擺線的長度。(2)測周期T:將擺球拉起,然后放開,在擺球某次通過最低點時,按下秒表開始計時,同時將此次通過最低點作為第一次,接著一直數到擺球第60次通過最低點時,按秒表停止計時,讀出這段時間t,算出單擺的周期T=t/60。(3)將所測得的l和T代入單擺周期公式T=2πeq\r(\f(l,g))中,算出g,將它作為為實驗的最后結果寫入報告中去。上面一個步驟中,若有遺漏或錯誤的地方,請在下面的橫線做相應的改正,若沒有,就不用填寫(不要求進行誤差計算)(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某同學利用單擺測定當地的重力加速度。(1)實驗室已經提供的器材有:鐵架臺、夾子、秒表、游標卡尺。除此之外,還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_。A.長度約為1m的細線 B.長度約為30cm的細線C.直徑約為2cm的鋼球 D.直徑約為2cm的木球E.最小刻度為1cm的直尺 F.最小刻度為1mm的直尺(2)該同學在測量單擺的周期時,他用秒表記下了單擺做50次全振動的時間,如圖甲所示,秒表的讀數為________s。(3)下表是該同學記錄的3組實驗數據,并做了部分計算處理。組次123擺長l/cm80.0090.00100.0050次全振動時間t/s90.095.5100.5振動周期T/s1.801.91重力加速度g/(m·s-2)9.749.73請計算出第3組實驗中的T=______s,g=______m/s2。(4)該同學經測量得到多組擺長l和對應的周期T,畫出,lT2圖線,然后在圖線上選取A、B兩個點,坐標如圖乙所示。則當地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g=________。例3伽利略曾經提出和解決了這樣一個問題:一根細繩懸掛在黑暗的城堡中,人們看不到它的上端,只能摸到它的下端。為了測出細繩的長度,在細繩的下端系一個金屬球,使之在豎直平面內做小角度的擺動。主要實驗步驟如下:①將一小球系于細繩的下端制成單擺,讓單擺在豎直平面內做小角度擺動;②當小球通過平衡位置時啟動秒表(記為第1次),在小球第n1次通過平衡位置時止動秒表,讀出秒表時間為t1;③將細繩截去一段,重復實驗步驟①②,測出小球n2次通過平衡位置的時間為t2。回答下列問題:(1)要達到測出細繩長度的目的,首先要測量當地的重力加速度。測量重力加速度還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______(填序號字母)。A.小球的質量m B.細繩擺動的角度θC.截去的細繩長度Δl D.小球的直徑d(2)測得的當地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3)細繩截去一段前,細繩的長度L=____________(當地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小球的直徑用d表示)。〖隨堂演練〗1.在利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某同學測出了多組擺長和運動周期,根據實驗數據,作出T2l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1)為了減小測量誤差,如下措施中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A.單擺的擺角應盡量大些B.擺線應盡量短些C.選體積較小、質量較大的擺球D.測量周期時,應取擺球在最高點時做為計時的起、終點位置(2)圖像不過坐標原點,原因可能是________;(3)雖然實驗中出現了疏漏,但根據圖像仍可算出重力加速度,其值為________m/s2(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2.某同學利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1)為了使測量誤差盡量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A.組裝單擺須選用密度和直徑都較小的擺球 B.組裝單擺須選用輕且不易伸長的細線C.實驗時須使擺球在同一豎直面內擺動 D.擺長一定的情況下,擺的振幅盡量大(2)如圖所示,在物理支架的豎直立柱上固定有擺長約為1m的單擺。實驗時,由于僅有量程為20cm、精度為1mm的鋼板刻度尺,于是他先使擺球自然下垂,在豎直立柱上與擺球最下端處于同一水平面的位置做一標記點,測出單擺的周期T1;然后保持懸點位置不變,設法將擺長縮短一些,再次使擺球自然下垂,用同樣方法在豎直立柱上做另一標記點,并測出單擺的周期T2;最后用鋼板刻度尺量出豎直立柱上兩標記點之間的距離ΔL。用上述測量結果,寫出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g=________。3.(1)物理課外小組探究“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實驗,他們依照教材實驗直接測量單擺擺線長l0、擺球直徑d和單擺完成n次全振動的時間t,則該單擺的擺長為________,振動周期為________。(2)他們測出不同的擺長l所對應的周期T,在進行數據處理時:①甲同學以擺長l為橫坐標,周期T的平方為縱坐標作出了T2l圖像,若他測得的圖像的斜率為k,則測得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若甲同學測擺長時,忘記測擺球的半徑,則他用圖像法求得的重力加速度________(選填“偏小”“偏大”或“準確”)。②乙同學根據單擺振動的周期公式計算重力加速度,若乙同學測擺長時,也忘記了測擺球的半徑,則他測得的重力加速度________(選填“偏小”“偏大”或“準確”)。(3)某小組測量5種不同擺長下單擺的振動周期,以擺長l為橫坐標、周期T的平方為縱坐標,作出T2l圖像如圖所示,利用此圖像求出的重力加速度為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數字)。4.甲、乙兩個學習小組分別利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1)甲組同學采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A.由于沒有游標卡尺,無法測小球的直徑d,實驗中將懸點到小球最低點的距離作為擺長l,測得多組周期T和l的數據,作出lT2圖像,如圖乙所示。①實驗得到的lT2圖像是________;②小球的直徑是________cm;B.在測量擺長后,測量周期時,擺球振動過程中懸點O處擺線的固定出現松動,擺長略微變長,這將會導致所測重力加速度的數值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2)乙組同學在圖甲所示裝置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個速度傳感器,如圖丙所示,將擺球拉開一小角度使其做簡諧運動,速度傳感器記錄了擺球振動過程中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丁所示的vt圖線。A.由圖丁可知,該單擺的周期T=________s;B.更換擺線長度l后,多次測量,根據實驗數據,利用計算機作出T2l圖線(l為擺線長),并根據圖線擬合得到方程T2=4.04l+0.024。由此可以得出當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取π2=9.86,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
▁▃▅▇█參*考*答*案█▇▅▃▁例1〖解析〗(1)擺長不等于擺線的長度,所以要用游標卡尺測出擺球直徑d,擺長l等于擺線長與小球半徑之和;(2)一個周期內兩次通過最低點,按秒表開始計時,并記數為1,直到擺球第60次通過最低點時,所以共有29.5次全振動,所以T=eq\f(t,29.5);(3)不能通過單獨一次的實驗數據作為最終結果,g應多測幾次,然后取平均值作為實驗最后結果。〖答案〗(1)要用游標卡尺測出擺球直徑d,擺長l等于擺線長與擺球半徑之和(2)T=eq\f(t,29.5)(3)g應測量多次,然后取平均值做實驗結果例2〖解析〗(1)細線長度要遠大于小球直徑;小球需要體積小、質量大,所以選鋼球;為了提高測量的精確度,選擇毫米刻度尺。故選A、C、F。(2)秒表的讀數為95.1s。(3)周期為T=eq\f(t,n)=eq\f(100.5,50)s=2.01s,根據周期公式得g=eq\f(4π2l,T2),代入數據得g=9.76m/s2。(4)根據周期公式得l=eq\f(gT2,4π2),所以圖像的斜率為eq\f(lB-lA,TB2-TA2)=eq\f(g,4π2),解得g=4π2eq\f(lB-lA,TB2-TA2)。〖答案〗(1)ACF(2)95.1(3)2.019.76(4)4π2eq\f(lB-lA,TB2-TA2)例3〖解析〗(2)根據公式T=2πeq\r(\f(l,g))可知,當小球通過平衡位置時啟動秒表(記為第1次),在小球第n1次通過平衡位置時停止秒表,讀出秒表時間為t1,有eq\f(t1,\f(n1-1,2))=2πeq\r(\f(L+\f(d,2),g)),將細繩截去一段,重復實驗步驟①②,測出小球n2次通過平衡位置的時間為t2,有eq\f(t2,\f(n2-1,2))=2πeq\r(\f(L+\f(d,2)-Δl,g))聯立兩式得g=eq\f(π2Δl,\b\lc\(\rc\)(\a\vs4\al\co1(\f(t1,n1-1)))2-\b\lc\(\rc\)(\a\vs4\al\co1(\f(t2,n2-1)))2)。(1)由此式可知,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Δl,故選C。(3)根據公式T=2πeq\r(\f(l,g)),細繩截去一段前,有eq\f(t1,\f(n1-1,2))=2πeq\r(\f(L+\f(d,2),g)),細繩的長度L=eq\f(gt12,π2(n1-1)2)-eq\f(d,2)。〖答案〗(1)C(2)eq\f(π2Δl,\b\lc\(\rc\)(\a\vs4\al\co1(\f(t1,n1-1)))2-\b\lc\(\rc\)(\a\vs4\al\co1(\f(t2,n2-1)))2)(3)eq\f(gt12,π2(n1-1)2)-eq\f(d,2)〖隨堂演練〗1.〖解析〗(1)單擺在擺角小于5°時的運動是簡諧運動,所以單擺的擺角不能太大,故A錯誤;為了減小實驗誤差,擺線應適當長些,故B錯誤;為了減小空氣阻力對實驗的影響,擺線的長度應遠大于擺球的直徑,所以應選擇質量大,體積小的實心小球作為擺球,故C正確;為了減小測量周期的誤差,測量周期時,應取擺球通過最低點時為計時的起、終點位置,故D錯誤。故選C。(2)圖像不過坐標原點,將圖像向右平移1cm就會通過坐標原點,故相同的周期下,擺長偏小1cm,故可能是測擺長時,僅測了擺線長度而漏測了小球半徑。(3)由單擺周期公式T=2πeq\r(\f(l,g))得T2=eq\f(4π2,g)l,圖像斜率k=eq\f(4π2,g),結合圖像數據得到eq\f(4π2,g)=eq\f(4,1)=4,則求得g≈9.86m/s2。〖答案〗(1)C(2)測擺長時,僅測了擺線長度漏測了小球半徑(3)9.862.〖解析〗(1)組裝單擺時,懸線應選用不易伸長的細線;擺球選擇體積小、密度大的擺球;單擺擺動時在同一豎直面內擺動;擺的振幅盡量小一些。選項B、C正確。(2)設單擺的周期為T1時擺長為L1,周期為T2時擺長為L2則T1=2πeq\r(\f(L1,g))①T2=2πeq\r(\f(L2,g))②且L1-L2=ΔL③聯立①②③式得g=eq\f(4π2ΔL,T12-T22)。〖答案〗(1)BC(2)eq\f(4π2ΔL,T12-T22)3.〖解析〗(1)單擺長等于擺線長加上擺球的半徑,故擺長為l0+eq\f(d,2)單擺完成n次全振動,即完成了n個周期,所以周期T=eq\f(t,n)。(2)由單擺周期公式T=2πeq\r(\f(l,g))得g=eq\f(4π2l,T2)①對于甲同學:由于T2l圖像的斜率為k=eq\f(4π2,g),得g=eq\f(4π2,k)又由于g=eq\f(4π2\b\lc\(\rc\)(\a\vs4\al\co1(l1+\f(d,2))),T12)=eq\f(4π2\b\lc\(\rc\)(\a\vs4\al\co1(l2+\f(d,2))),T22)=eq\f(4π2Δl,T22-T12)=eq\f(4π2,k)所以可知單擺擺長偏大還是偏小不影響圖像的斜率k,因此擺長偏小不影響重力加速度的測量值,所以甲同學用圖像法求得的重力加速度準確;②對于乙同學:根據單擺振動的周期公式計算重力加速度g=eq\f(4π2l,T2),若乙同學測擺長時,也忘記了測擺球的半徑,使得擺長偏小,則他測得的重力加速度偏小。(3)計算出圖像的斜率大約為k=4.0,依據圖像求出重力加速度為g=9.86m/s2。〖答案〗(1)l0+eq\f(d,2)eq\f(t,n)(2)①eq\f(4π2,k)準確②偏小(3)9.864.〖解析〗(1)①由單擺的周期公式T=2πeq\r(\f(l-\f(d,2),g))得l=eq\f(g,4π2)T2+eq\f(d,2),由數學關系得斜率k=eq\f(g,4π2),縱截距b=eq\f(d,2),因lT2圖像的縱截距為正,則圖像應為c。②由圖像c的縱截距可得d=2b=2×0.6cm=1.2cm,繩子松動導致擺長變長,但測量值偏小,由T=2πeq\r(\f(l-\f(d,2),g))得g=eq\f(4π2\b\lc\(\rc\)(\a\vs4\al\co1(l-\f(d,2))),T2),則重力加速度的測量值偏小。(2)根據簡諧運動的圖線知,單擺的周期T=2.0s,根據T=2πeq\r(\f(l+\f(d,2),g))得T2=eq\f(4π2,g)l+eq\f(2π2d,g),則k=eq\f(4π2,g)=4.04,解得g=9.76m/s2。〖答案〗(1)c1.2偏小(2)2.09.762.5實驗: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實驗探究〗一、實驗目的1.明確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原理和方法。2.學會用單擺測量當地的重力加速度。3.知道如何選擇實驗器材,能熟練地使用秒表。4.會用平均值法、圖像法求解重力加速度。二、實驗原理單擺在偏角很小(小于5°)時的擺動,可以看成簡諧運動。其周期為T=2πeq\r(\f(l,g)),由此可得g=eq\f(4π2l,T2)。據此,只要測出擺長l和周期T,即可計算出當地的重力加速度值。三、實驗器材鐵架臺及鐵夾、金屬小球(帶有一個通過球心的小孔)、秒表、細線(長1m左右)、刻度尺(最小刻度為mm)、游標卡尺。四、實驗步驟1.做單擺:將線的一端穿過小球的小孔,并打一比孔大的結。然后把線的上端用鐵夾固定于鐵架臺上,在平衡位置處做上標記。2.測擺長:用毫米刻度尺測出擺線長度l線,用游標卡尺測量出擺球的直徑d,則單擺的擺長l=l線+eq\f(d,2)。3.測周期:將單擺從平衡位置拉開一個小于5°的角,然后釋放擺球,當單擺振動穩定后,過最低位置時開始用秒表計時,測量N次(一般取30~50次)全振動的時間t,則周期T=eq\f(t,N)。4.變擺長:將單擺的擺長變短(或變長),重復實驗三次,測出相應的擺長l和周期T。五、數據處理1.平均值法:每改變一次擺長,將相應的l和T代入公式中求出g值,最后求出g的平均值。設計如下所示實驗表格實驗次數擺長l/m周期T/s重力加速度g/(m·s-2)重力加速度g的平均值/(m·s-2)1g=eq\f(g1+g2+g3,3)232.圖像法:由T=2πeq\r(\f(l,g))得T2=eq\f(4π2,g)l,作出T2l圖像,即以T2為縱軸,以l為橫軸。其斜率k=eq\f(4π2,g),由圖像的斜率即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六、誤差分析1.單擺的振動不符合簡諧運動的要求引起的系統誤差(1)單擺不在同一豎直平面內振動,成為圓錐擺。(2)振幅過大,擺線偏離豎直方向的角度超過5°。2.測定擺長l時引起的誤差(1)在未懸掛擺球前測定擺長或漏加擺球半徑。(2)測擺長時擺線拉得過緊或以擺球的直徑與擺線長之和作為擺長。(3)懸點未固定好,擺球擺動時出現松動,使實際的擺長不斷變長。3.測定周期時引起的誤差(1)開始計時和停止計時,秒表過早或過遲按下。(2)測定N次全振動的時間為t,次數N數錯。(3)計算單擺的全振動次數時,未從擺球通過最低點位置時開始計時。七、注意事項1.擺線要選1m左右,不要過長或過短,太長測量不方便,太短擺動太快,不易計數。2.測量擺長時要先懸掛好擺球后再測量,不要先測擺長再系小球,因為懸掛擺球后細線會發生形變。3.擺球要選體積小、密度大的,不要選體積大、密度小的,這樣可以減小空氣阻力的影響。4.擺角要小于5°,不要過大,因為擺角過大,單擺的振動不是簡諧運動,公式T=2πeq\r(\f(l,g))不適用。5.單擺要保證在同一個豎直平面內擺動,不要使之成為圓錐擺。6.計時要從擺球經過平衡位置開始計時,不要從擺球到達最高點時開始計時。要準確記好擺動次數,不要多記或少記。〖典例精析〗例1一位同學用單擺做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他將擺球掛起后,進行了如下步驟(1)測擺長l:用米尺量出擺線的長度。(2)測周期T:將擺球拉起,然后放開,在擺球某次通過最低點時,按下秒表開始計時,同時將此次通過最低點作為第一次,接著一直數到擺球第60次通過最低點時,按秒表停止計時,讀出這段時間t,算出單擺的周期T=t/60。(3)將所測得的l和T代入單擺周期公式T=2πeq\r(\f(l,g))中,算出g,將它作為為實驗的最后結果寫入報告中去。上面一個步驟中,若有遺漏或錯誤的地方,請在下面的橫線做相應的改正,若沒有,就不用填寫(不要求進行誤差計算)(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某同學利用單擺測定當地的重力加速度。(1)實驗室已經提供的器材有:鐵架臺、夾子、秒表、游標卡尺。除此之外,還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_。A.長度約為1m的細線 B.長度約為30cm的細線C.直徑約為2cm的鋼球 D.直徑約為2cm的木球E.最小刻度為1cm的直尺 F.最小刻度為1mm的直尺(2)該同學在測量單擺的周期時,他用秒表記下了單擺做50次全振動的時間,如圖甲所示,秒表的讀數為________s。(3)下表是該同學記錄的3組實驗數據,并做了部分計算處理。組次123擺長l/cm80.0090.00100.0050次全振動時間t/s90.095.5100.5振動周期T/s1.801.91重力加速度g/(m·s-2)9.749.73請計算出第3組實驗中的T=______s,g=______m/s2。(4)該同學經測量得到多組擺長l和對應的周期T,畫出,lT2圖線,然后在圖線上選取A、B兩個點,坐標如圖乙所示。則當地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g=________。例3伽利略曾經提出和解決了這樣一個問題:一根細繩懸掛在黑暗的城堡中,人們看不到它的上端,只能摸到它的下端。為了測出細繩的長度,在細繩的下端系一個金屬球,使之在豎直平面內做小角度的擺動。主要實驗步驟如下:①將一小球系于細繩的下端制成單擺,讓單擺在豎直平面內做小角度擺動;②當小球通過平衡位置時啟動秒表(記為第1次),在小球第n1次通過平衡位置時止動秒表,讀出秒表時間為t1;③將細繩截去一段,重復實驗步驟①②,測出小球n2次通過平衡位置的時間為t2。回答下列問題:(1)要達到測出細繩長度的目的,首先要測量當地的重力加速度。測量重力加速度還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______(填序號字母)。A.小球的質量m B.細繩擺動的角度θC.截去的細繩長度Δl D.小球的直徑d(2)測得的當地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3)細繩截去一段前,細繩的長度L=____________(當地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小球的直徑用d表示)。〖隨堂演練〗1.在利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某同學測出了多組擺長和運動周期,根據實驗數據,作出T2l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1)為了減小測量誤差,如下措施中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A.單擺的擺角應盡量大些B.擺線應盡量短些C.選體積較小、質量較大的擺球D.測量周期時,應取擺球在最高點時做為計時的起、終點位置(2)圖像不過坐標原點,原因可能是________;(3)雖然實驗中出現了疏漏,但根據圖像仍可算出重力加速度,其值為________m/s2(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2.某同學利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1)為了使測量誤差盡量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A.組裝單擺須選用密度和直徑都較小的擺球 B.組裝單擺須選用輕且不易伸長的細線C.實驗時須使擺球在同一豎直面內擺動 D.擺長一定的情況下,擺的振幅盡量大(2)如圖所示,在物理支架的豎直立柱上固定有擺長約為1m的單擺。實驗時,由于僅有量程為20cm、精度為1mm的鋼板刻度尺,于是他先使擺球自然下垂,在豎直立柱上與擺球最下端處于同一水平面的位置做一標記點,測出單擺的周期T1;然后保持懸點位置不變,設法將擺長縮短一些,再次使擺球自然下垂,用同樣方法在豎直立柱上做另一標記點,并測出單擺的周期T2;最后用鋼板刻度尺量出豎直立柱上兩標記點之間的距離ΔL。用上述測量結果,寫出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g=________。3.(1)物理課外小組探究“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實驗,他們依照教材實驗直接測量單擺擺線長l0、擺球直徑d和單擺完成n次全振動的時間t,則該單擺的擺長為________,振動周期為________。(2)他們測出不同的擺長l所對應的周期T,在進行數據處理時:①甲同學以擺長l為橫坐標,周期T的平方為縱坐標作出了T2l圖像,若他測得的圖像的斜率為k,則測得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若甲同學測擺長時,忘記測擺球的半徑,則他用圖像法求得的重力加速度________(選填“偏小”“偏大”或“準確”)。②乙同學根據單擺振動的周期公式計算重力加速度,若乙同學測擺長時,也忘記了測擺球的半徑,則他測得的重力加速度________(選填“偏小”“偏大”或“準確”)。(3)某小組測量5種不同擺長下單擺的振動周期,以擺長l為橫坐標、周期T的平方為縱坐標,作出T2l圖像如圖所示,利用此圖像求出的重力加速度為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數字)。4.甲、乙兩個學習小組分別利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1)甲組同學采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A.由于沒有游標卡尺,無法測小球的直徑d,實驗中將懸點到小球最低點的距離作為擺長l,測得多組周期T和l的數據,作出lT2圖像,如圖乙所示。①實驗得到的lT2圖像是________;②小球的直徑是________cm;B.在測量擺長后,測量周期時,擺球振動過程中懸點O處擺線的固定出現松動,擺長略微變長,這將會導致所測重力加速度的數值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2)乙組同學在圖甲所示裝置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個速度傳感器,如圖丙所示,將擺球拉開一小角度使其做簡諧運動,速度傳感器記錄了擺球振動過程中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丁所示的vt圖線。A.由圖丁可知,該單擺的周期T=________s;B.更換擺線長度l后,多次測量,根據實驗數據,利用計算機作出T2l圖線(l為擺線長),并根據圖線擬合得到方程T2=4.04l+0.024。由此可以得出當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取π2=9.86,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
▁▃▅▇█參*考*答*案█▇▅▃▁例1〖解析〗(1)擺長不等于擺線的長度,所以要用游標卡尺測出擺球直徑d,擺長l等于擺線長與小球半徑之和;(2)一個周期內兩次通過最低點,按秒表開始計時,并記數為1,直到擺球第60次通過最低點時,所以共有29.5次全振動,所以T=eq\f(t,29.5);(3)不能通過單獨一次的實驗數據作為最終結果,g應多測幾次,然后取平均值作為實驗最后結果。〖答案〗(1)要用游標卡尺測出擺球直徑d,擺長l等于擺線長與擺球半徑之和(2)T=eq\f(t,29.5)(3)g應測量多次,然后取平均值做實驗結果例2〖解析〗(1)細線長度要遠大于小球直徑;小球需要體積小、質量大,所以選鋼球;為了提高測量的精確度,選擇毫米刻度尺。故選A、C、F。(2)秒表的讀數為95.1s。(3)周期為T=eq\f(t,n)=eq\f(100.5,50)s=2.01s,根據周期公式得g=eq\f(4π2l,T2),代入數據得g=9.76m/s2。(4)根據周期公式得l=eq\f(gT2,4π2),所以圖像的斜率為eq\f(lB-lA,TB2-TA2)=eq\f(g,4π2),解得g=4π2eq\f(lB-lA,TB2-TA2)。〖答案〗(1)ACF(2)95.1(3)2.019.76(4)4π2eq\f(lB-lA,TB2-TA2)例3〖解析〗(2)根據公式T=2πeq\r(\f(l,g))可知,當小球通過平衡位置時啟動秒表(記為第1次),在小球第n1次通過平衡位置時停止秒表,讀出秒表時間為t1,有eq\f(t1,\f(n1-1,2))=2πeq\r(\f(L+\f(d,2),g)),將細繩截去一段,重復實驗步驟①②,測出小球n2次通過平衡位置的時間為t2,有eq\f(t2,\f(n2-1,2))=2πeq\r(\f(L+\f(d,2)-Δl,g))聯立兩式得g=eq\f(π2Δl,\b\lc\(\rc\)(\a\vs4\al\co1(\f(t1,n1-1)))2-\b\lc\(\rc\)(\a\vs4\al\co1(\f(t2,n2-1)))2)。(1)由此式可知,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Δl,故選C。(3)根據公式T=2πeq\r(\f(l,g)),細繩截去一段前,有eq\f(t1,\f(n1-1,2))=2πeq\r(\f(L+\f(d,2),g)),細繩的長度L=eq\f(gt12,π2(n1-1)2)-eq\f(d,2)。〖答案〗(1)C(2)eq\f(π2Δl,\b\lc\(\rc\)(\a\vs4\al\co1(\f(t1,n1-1)))2-\b\lc\(\rc\)(\a\vs4\al\co1(\f(t2,n2-1)))2)(3)eq\f(gt12,π2(n1-1)2)-eq\f(d,2)〖隨堂演練〗1.〖解析〗(1)單擺在擺角小于5°時的運動是簡諧運動,所以單擺的擺角不能太大,故A錯誤;為了減小實驗誤差,擺線應適當長些,故B錯誤;為了減小空氣阻力對實驗的影響,擺線的長度應遠大于擺球的直徑,所以應選擇質量大,體積小的實心小球作為擺球,故C正確;為了減小測量周期的誤差,測量周期時,應取擺球通過最低點時為計時的起、終點位置,故D錯誤。故選C。(2)圖像不過坐標原點,將圖像向右平移1cm就會通過坐標原點,故相同的周期下,擺長偏小1cm,故可能是測擺長時,僅測了擺線長度而漏測了小球半徑。(3)由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Unit 2 Room Review &Rewards(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人教新起點版英語一年級下冊
- MARKETINGENVIRONMENT市場營銷環境分析
- 薪酬福利激勵體系設計
- 2025年百色道路貨運運輸從業資格證模擬考試
- 山東省菏澤市部分市縣重點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適應性考試語文試題試卷含解析
- 忻州師范學院《學校體育學A》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濟南一中等四校2025屆高三年級一模前測試卷4月物理試題含解析
- 上蔡縣2025屆數學五下期末達標檢測試題含答案
- 武漢工商學院《商務泰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商學院《合唱與指揮Ⅲ》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臨床急救常見急癥詳解
- 病例分型標準
- LongleyRice無線電波傳輸模型
- 幕墻工程重要環境因素及采取的措施方案
- 我的家鄉煙臺課件
- 二級板式換熱器熱網疏水回收的優勢
- 2021屆高考英語887核心詞(打印、詞頻、出處、例句、背誦)
- 國外幾家氣壓盤式制動器的比較
- 培養初中學生的數學閱讀理解能力
- 卒中相關肺炎的指南解讀
- 六下統編版復習2形近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