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扎蘭屯市2023年化學中考三模試題一、單選題1.廚房是制作美食的場地。下列廚房中的變化,不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面包發霉 B.葡萄釀酒 C.榨取果汁 D.鐵鍋生銹2.正確的實驗操作是化學實驗成功的重要保證。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 B. C. D.3.鈦和鈦合金是重要的金屬材料,鈦酸亞鐵(FeTiO3)可用來冶煉金屬鈦。鈦酸亞鐵中鈦元素的化合價為()A.+5 B.+4 C.+3 D.+24.下列有關催化劑的說法正確的是()A.在化學反應后其質量減小 B.在化學反應后其化學性質發生了變化C.催化劑只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 D.一個化學反應的催化劑可能不止一種5.下列物質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化學性質的是()A.用酒精作實驗室燃料 B.用液氮作醫療冷凍劑C.用干冰制造舞臺云霧 D.用武德合金作保險絲6.宏觀辨識與微現探析是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下列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A.一滴水中大約含有1.67×1021個水分子——水分子很小B.溫度計水銀球受熱體積膨脹——溫度升高汞原子體積變大C.“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分子在不斷運動D.氧氣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燒——物質的分子相同,其化學性質相同7.缺鋅會導致生長遲緩,如圖為鋅元素的信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鋅原子的質量為65.38 B.鋅的原子序數為30C.鋅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D.鋅在反應中易失去電子8.2022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海南,途中察看沿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并為當年親手種下的一棵不老松施肥澆水。下列屬于復合肥料的是()A.CO(NH2)2 B.Ca(H2PO4)2 C.K2SO4 D.NH4H2PO49.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人體適當補充鐵元素可以預防骨質疏松B.金屬制品生銹后可回收利用以節約金屬資源C.冬季在室內用煤爐取暖時,可以放一盆水來防止煤氣中毒D.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為汽油具有乳化功能10.“碳家族”的成員很多,用途很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金剛石和石墨是由碳原子構成的不同單質,其碳原子結構不同B.C60是一種新型碳的化合物C.“碳家族”燃燒后一定產生二氧化碳氣體D.書寫檔案時規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為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11.2023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5個“防災減災日”,了解防災減災的相關知識,有利于保護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關于燃燒、滅火、自救等生活常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夜間發現煤氣泄漏,應打開電燈查找漏源 B.用水滅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C.室內著火,應迅速打開所有門窗通風 D.進入久未開啟的地窖,要做燈火試驗12.在一個密閉容器內有X、Y、Z、Q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物質XYZQ反應前質量/g410125反應后質量/g未測21109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該反應為分解反應 B.該反應遵守質量守恒定律C.X中未測值為零 D.若Q為氧氣,則該反應為氧化反應13.2023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EarthforAll”。下列做法符合這一主題的是()A.使用天然纖維,拒絕化學纖維 B.發展生態農業,全面禁用農藥C.垃圾分類回收,減少塑料包裝 D.推廣電動汽車,電池集中填埋14.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操作A比較銅和銀金屬活動性順序將兩種金屬分別放入稀鹽酸中,觀察現象B鑒別羊毛和棉線取樣,分別灼燒聞氣味C除去氧化鈣中的碳酸鈣加水溶解、過濾D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用木炭代替紅磷在空氣中燃燒A.A B.B C.C D.D15.如圖是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t1℃時將50克c投入50g水中,可得到100g的飽和溶液B.物質b中混有少量a,采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進行提純bC.t2℃時三種物質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是a>c>bD.t1℃時c飽和溶液升溫一定變成不飽和溶液二、填空題16.化學用語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基礎。請用適當的化學用語填空。(1)兩個碳酸根離子。(2)氨氣分子。(3)兩個汞原子。(4)幼兒和青少年缺會患佝僂病和發育不良。三、流程題17.鹽城瀕臨黃海,海鹽文化全國知名,海洋資源豐富,應用前景廣闊。上圖是利用海水提取粗鹽的過程:(1)“蒸發池”中質量逐漸減少的物質是(填化學式)。(2)實驗室里除去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一般步驟為溶解、過濾、蒸發,這三種基本操作中都要使用的玻璃儀器是。(3)析出晶體后的“母液”中含有MgCl2,向母液中加入燒堿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反應的方程式是。四、推斷題18.A~E為初中化學常見物質,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表示反應可一步實現,“一”表示相互反應,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略去)。已知:B、C、D、E是四種不同類別的化合物,A、B、C均含有人體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E中金屬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0%,且水溶液為藍色。(1)D的化學式為。(2)A轉化為B發生的化學變化屬于反應(基本類型)。(3)C和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五、實驗題19.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列實驗裝置圖是初中階段常見的實驗,請你回答下列問題:(1)圖A是探究物質燃燒的條件實驗。銅片上的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說明。(2)圖B是過濾實驗。過濾完成后,發現濾液仍然渾濁,可能的原因是。(任寫一條)(3)圖C是電解水實驗。該實驗揭示的化學變化的實質是。(4)圖D是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實驗中硬質玻璃管內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0.請結合如圖1、圖2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1)a儀器的名稱是。(2)加熱氯酸鉀制O2的化學方程式為,從圖1中選用發生裝置是(填序號)。(3)實驗室制取CO2的化學方程式為,用C裝置制取CO2的優點是。用D裝置收集CO2氣體,應從(填“b”或“c”)端通入。(4)某同學采用如圖2所示裝置對H2和CO2的混合氣體進行分離。步驟:關閉活塞K2,打開活塞K1,通入混合氣體,可收集到H2;再關閉活塞K1,打開活塞K2,可得到CO2。X溶液最好選擇(填序號)。a.NaOH濃溶液b.飽和Ca(OH)2溶液六、科學探究題21.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深度學習。請你參與其中,按要求回答問題和開展探究。(1)做酸堿中和反應實驗時,向燒杯內的氫氧化鋇溶液中滴加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加入一定量后,發現忘記了滴加酸堿指示劑。因此,他們停止滴加稀鹽酸,并對燒杯中溶液的溶質成分進行探究。【提出問題】該燒杯中溶液的溶質是什么?【猜想】猜想一:BaCl2;猜想二:;猜想三:BaCl2和HCl;猜想四:BaCl2、HCl和Ba(OH)2。【分析與交流】同學們一致認為上述猜想中猜想四是不合理的,理由是。【查閱資料】氯化鋇溶液呈中性。【進行實驗】同學們設計了如下不同的實驗方案,證明猜想三是成立的。請幫他們填寫有關實驗步驟和實驗現象。方案實驗步驟實驗現象一取少量燒杯中的溶液于試管中,滴加幾滴紫色石蕊溶液二另一試管中盛有碳酸鈉溶液,取一定量燒杯中的溶液加入其中三另取少量燒杯中的溶液于第三支試管中,加入鐵絲產生氣泡(2)【反思與拓展】(一)在微觀角度考慮,中和反應的實質是。(二)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成分時,除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七、計算題22.我國運載神舟系列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火箭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學式為C2HxNy),其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0%,氫、氮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2:7。(1)偏二甲肼的相對分子質量是。(2)x的數值為。23.向氯化銅和鹽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氫氧化鋇溶液,充分攪拌,加入氫氧化鋇溶液的質量與生成沉淀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請完成下列問題:(1)a點時,溶液的pH7。(2)求所用氫氧化鋇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解答】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沒有新物種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
A、面包發霉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不符合題意;
B、葡萄釀酒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不符合題意;
C、榨取果汁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符合題意;
D、鐵鍋生銹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化學變化的概念是有新物質生成,物理變化的概念是沒有新物種生成來解答。2.【答案】C【解析】【解答】A、用滴管滴加少量液體時注意滴管不能深入容器內,以免污染滴管,從而污染藥品,故A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B、蒸發實驗完畢應用坩堝鉗夾取蒸發皿放于石棉網上自然冷卻,故B用手取灼熱的蒸發皿的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C、聞氣體氣味時用手輕輕扇聞,該操作正確,符合題意;
D、濃硫酸的稀釋是將濃硫酸慢慢的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來加快散熱速度,切不可將水倒入濃硫酸中,以免產生燒傷事件,D操作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滴管的使用注意事項是,滴管不能深入容器內,以免污染滴管,從而污染藥品來解答;
B、根據取放灼熱的蒸發皿的操作是,用坩堝鉗夾取蒸發皿放于石棉網上自然冷卻來解答;
C、根據聞氣體氣味時的操作是用手輕輕扇聞來解答;
D、根據濃硫酸的稀釋是將濃硫酸慢慢的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來加快散熱速度,切不可將水倒入濃硫酸中來解答。3.【答案】B【解析】【解答】鈦酸亞鐵(FeTiO3)中鐵顯+2價,氧元素顯-2價,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設鈦元素的化合價為x,則(+2)+x+(-2)×3=0,解得x=+4,故答案為:B。
【分析】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4.【答案】D【解析】【解答】催化劑的概念是能改變其它物質的化學反應速度,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故ABC錯誤,D正確。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能改變其它物質的化學反應速度,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的物質就是催化劑的概念來解答。5.【答案】A【解析】【解答】A、酒精具有可燃性是酒精的化學性質,常用作實驗室燃料,故符合題意;
B、液氮的沸點低屬于物理性質,常用作醫療冷凍劑,故不符合題意;
C、干冰是固態的二氧化碳,容易升華吸收周圍的熱量屬于物理性質,常制造舞臺云霧,不符合題意;
D、用武德合金作保險絲,是利用金屬的導電性,屬于物理性質,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物質的物理性質有熔點、沸點、升華、導電性等等,化學性質有可燃性、氧化性、腐蝕性等等來解答。6.【答案】B【解析】【解答】A、一滴水中大約含有1.67×1021個水分子,說明分子很小,A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溫度計水銀球受熱體積膨脹,說明分子間的間隔增大,B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C、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說明分子在做無規則的運動,C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氧氣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燒的原因是都由氧分子構成,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D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分子的特性是:分子在運動,分子有質量且很小,分子間有間隔,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不同分子化學性質不同來解答。7.【答案】A【解析】【解答】A、鋅原子的相對質量為65.38,而不是質量是65.38,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B、鋅的原子序數為30的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鋅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的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鋅原子的最外層的電子是2,在反應中易失,2個電子的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元素周期表可知原子序數,原子的相對質量,元素名稱,元素符號;原子結構圖可知電子層數,每層的電子數,最外層的電子數,是否得失電子來解答。8.【答案】D【解析】【解答】A、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就是氮肥,不屬于復合肥,故不符合題意;
B、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就是磷肥,不屬于復合肥,不符合題意;
C、K2SO4中含有鉀元素就是鉀肥,不屬于復合肥,不符合題意;
D、NH4H2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屬于復合肥,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化學式來判斷該化學式中是否含有氮、磷、鉀元素中的一種就是生命肥料或幾種就是復合肥來解答。9.【答案】B【解析】【解答】A、人體適當補充鐵元素可以預防缺鐵性貧血,補鈣防止骨質疏松,故不符合題意;
B、金屬制品生銹后可回收利用以節約金屬資源,說法正確,故符合題意;
C、冬季在室內用煤爐取暖時,可以放一盆水來防止煤氣中毒的說法錯誤,原因是水會與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的有毒氣體和氫氣,故不符合題意;
D、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為汽油具有乳化功能的說法錯誤,因為植物油要溶解于汽油形成溶液,而洗潔精洗油污才是利用洗潔精的乳化功能,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A、根據人體中的微量元素在人體中的作用來解答,例如補鐵預防缺鐵性貧血,補鈣防止骨質疏松;
B、回收廢舊金屬防止空氣污染的同時節約金屬資源來解答;
C、根據水與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的有毒氣體和氫氣來解答;
D、根據植物油溶解于汽油形成溶液,洗潔精具有乳化功能洗油污來解答。10.【答案】D【解析】【解答】A、金剛石和石墨是由碳原子構成的不同單質,其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物質的結構不同,A的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C60是一種新型碳的單質,由C60分子構成單質,B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碳家族”燃燒后一定產生二氧化碳氣體的說法錯誤,例如碳在氧氣中不完全燃燒生成一氧化碳,C說法錯誤,故不符合題意;
D、書寫檔案時規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為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的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A、根據金剛石和石墨是由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就構成的不同單質來解答;
B、根據C60是由C60分子構成單質來解答;
C、根據碳在氧氣不充分的情況下燃燒生成一氧化碳來解答;
D、根據碳在常溫下化學性質不活潑,比較穩定來解答。11.【答案】D【解析】【解答】A、夜間發現煤氣泄漏,打開電燈會產生火花引燃煤氣燃燒產生爆炸事件,故不能打開電燈查找漏源,A的做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用水滅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溫度到著火點以下,著火點是物質固有的性質,不能降低,B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室內著火,應迅速打開所有門窗通風會增大了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使火勢蔓延很快,燃燒更加旺盛,故C做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進入久未開啟的地窖,要做燈火試驗的做法正確,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含量過大會使人缺氧而窒息身亡,故D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A、根據煤氣是易燃物,在有限的空間中燃燒會產生爆炸事件來解答;
B、根據滅火的原理是降溫到著火點以下來解答;
C、根據燃燒的條件是可燃物與氧氣接觸,達到著火點,室內著火打開門窗增大了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來解答;
D、根據二氧化碳的含量過大會使人缺氧而窒息身亡,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來解答。12.【答案】A【解析】【解答】根據密閉的容器中的總質量不變,質量增加的是反應物,質量減少的生成物,質量不變的可能是催化劑來解。解得未測質量為4+10+1+25?21?10?9=0,反應方程式為:X+Q=Y+Z416119.
A、該反應的反應物是兩種,生成物為兩種不屬于分解反應,A說法錯誤,故符合題意;
13.【答案】C【解析】【解答】A、提倡使用天然纖維,但沒必要拒絕化學纖維,A不符合;
B、發展生態農業,提倡適度合理得使用農藥,但不可全面禁用農藥,B不符合;
C、將垃圾分類回收,可以使垃圾有效被回收利用,減少塑料的再生產,C符合;
D、電動汽車的電池中含有鋰、鉻、鎘等重金屬元素,填埋會污染土壤,D不符合;
故正確答案為C。
【分析】本題從綠色化學角度去分析,從源頭上消滅污染,回收再利用資源。14.【答案】B【解析】【解答】A、銅、銀兩種金屬都沒有氫活潑,都不與酸反應;根據金屬活潑性順序知道銅比銀活潑,故可以將銅放入硝酸銀溶液中觀看現象,也可以將銀放入硫酸銅中觀看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
B、羊毛和棉燃燒產生的氣味不一樣,可以用灼燒聞氣味來解鑒別,B正確,符合題意;
C、碳酸鈣不溶于水,氧化鈣溶于水生成氫氧化鈣,但是碳酸鈣高溫煅燒可以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故高溫煅燒法除去氧化鈣中的碳酸鈣,錯誤,不符合題意;
D、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常用紅磷燃燒來測定,不用碳燃燒測定的原因是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影響實驗結果,故D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A、根據銅銀的金屬活潑性順序是銅比銀活潑,排在前面的金屬可以置換后面的金屬來解答;
B、根據羊毛和棉燃燒產生的氣味不一樣來解答;
C、根據碳酸鈣高溫煅燒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來解答;
D、根據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常用紅磷燃燒來測定來解答。15.【答案】C【解析】【解答】a、b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增大而變大,a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明顯,b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明顯c的溶解度在一定溫度范圍內隨溫度變化升高而升高,在一定溫度范圍內隨溫度變化減小而減小。
A、t1℃時,c的溶解度為50g,那么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5gc物質達到飽和狀態,可得到75g的飽和溶液,A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根據ab的溶解度曲線圖可知,物質b中混有少量a,采用恒溫蒸發飽和溶液的方法進行提純b,故B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t2℃時三種物質飽和溶液的溶解度是a>c>b,故溶質質量分數大小是a>c>b的說法正確,符合題意;D、根據c的溶解度曲線圖可知,t1℃時c飽和溶液升溫不一定變成不飽和溶液,故D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圖可知,a、b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增大而變大,a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明顯,b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明顯。升溫可使飽和變成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提純a可以降溫,提純b則蒸發溶劑來解答。16.【答案】(1)2C(2)NH3(3)2Hg(4)Ca【解析】【解答】(1)兩個碳酸根離子:2CO32?。
(2)氨氣分子:NH3。
(3)兩個汞原子:2Hg。
17.【答案】(1)H2O(2)玻璃棒(3)MgC【解析】【解答】海水中粗鹽的提純步驟是:海水引導鹽田通過蒸發得到粗鹽后、溶解、過濾、蒸發。
(1)“蒸發池”中質量逐漸減少的物質是H2O。
(2)實驗室里除去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一般步驟為溶解、過濾、蒸發,這三種基本操作中都要使用的玻璃儀器是玻璃棒,溶解中的玻璃棒加快溶解速度,過濾中的玻璃棒是引流的作用,蒸發中的玻璃棒是加快蒸發速度。
(3)“母液”中的MgCl2與燒堿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氫氧化鎂和氯化鈉,該反應的方程式是:MgCl2+2NaOH═Mg(OH)2↓+2NaCl。
【分析】(1)根據蒸發過程主要是蒸發水份來解答;18.【答案】(1)H2SO4(2)分解(3)Ca(OH【解析】【解答】根據題意A、B、C均含有人體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鈣元素,E中金屬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0%,且水溶液為藍色則為含銅元素的硫酸銅;C、D、E為不同類別,D轉變成E(硫酸銅),C與D反應,C中含鈣元素且與E反應,則C為氫氧化鈣Ca(OH)2,D為H2SO4;B中含鈣且轉變成C,則B是氧化鈣(CaO);根據ABC的轉換關系可知A是碳酸鈣。即各物質的化學式為:A—CaCO3,B—CaO,
C—Ca(OH)2,D—H2SO4,E—CuSO4。(1)D的化學式為H2SO4。
(2)A轉化為B的方程式為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屬于分解反應。
(3)C和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OH)2+CuSO4=Cu(OH)2↓+CaSO4。
【分析】根據題意和物質的轉換分析可知:A、B、C均含有人體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鈣元素,E中金屬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0%,且水溶液為藍色則為含銅元素的硫酸銅;C、D、E為不同類別,D轉變成E(硫酸銅),C與D反應,C中含鈣元素且與E反應,則C為氫氧化鈣Ca(OH)2,D為H2SO4;19.【答案】(1)溫度必須達到可燃物自身的著火點(2)液面高度高于濾紙邊緣(合理即可)(3)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化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4)2Cu+O2△_【解析】【解答】(1)白磷的著火點是40°C,紅磷的著火點是240°C。圖A是探究物質燃燒的條件實驗,銅片上的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說明溫度必須達到可燃物自身的著火點。
(2)過濾操作注意一帖(濾紙緊貼漏斗)、二低(濾紙低于漏斗邊緣、液體低于濾紙邊緣)、三靠(燒杯緊靠玻璃棒、玻璃棒緊靠漏斗、漏斗緊靠濾紙),發現濾液仍然渾濁,可能的原因是液面高度高于濾紙邊緣,濾紙高于漏斗邊緣,玻璃棒沒有靠濾紙三層處,沒有玻璃棒引流等等。
(3)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不變,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的過程。
(4)D實驗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銅與氧反應生成氧化銅的方程式為:2Cu+O2△__2CuO。
【分析】(1)根據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溫度達到著火點的同時與氧氣接觸來解答;
(2)根據過濾操作的注意事項一帖、二低、三靠來解答;20.【答案】(1)分液漏斗(2)2KClO(3)CaCO(4)a【解析】【解答】(1)a儀器的名稱是分液漏斗。
(2)加熱氯酸鉀制O2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MnO2__Δ2KCl+3O2↑,選擇的發生裝置是加熱裝置A
(3)實驗室制取CO2常用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21.【答案】(1)Ba(OH)2+2HCl=BaCl2+H2O;BaCl2、Ba(OH)2;Ba(OH)2與HCl不能共存;溶液變為紅色;溶液中先有氣泡產生,后產生白色沉淀(2)酸溶液中的H+與堿溶液中的OH-反應生成H2O;反應物是否過量【解析】【解答】(1)氫氧化鋇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鋇和水的方程式為:Ba(OH)2+2HCl=BaCl2+H2O所得溶液的溶質的成分的探究:猜想一:BaCl2;猜想二:BaCl2、Ba(OH)2;猜想三:BaCl2和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班組勞務用工合同書
- 二零二五版試用期計件制勞動合同書
- 2025四川合同范本
- 2025銷售代表勞動合同
- 英語語法攻略
- 2025的天津市房屋租賃合同
- 2025建筑消防工程設備供應合同
- 《足跡鑒定技術》課件
- 《商業照明設計》課件
- 2025年山東煙臺業達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工程質量監督工作流程圖
- GJB9001C-2017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培訓課件
- 腹瀉患兒的護理 腹瀉(兒童護理課件)
- 槽式太陽能光熱發電系統設計
- 地圖常用地物符號
- 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現場檢查表
- 高考理綜試題答題技巧方法!課件
- 契稅補貼申請表
- 西山煤電集團白家莊礦煤層開采初步設計
- 魯班獎迎檢分工細化
- 最新金屬軟管設計制造新工藝新技術及性能測試實用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