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定風波》蘇軾教學設計素養目標:1.理解《定風波》的詞意,掌握“反常合道”與“歸去何方”的深層含義。(難點)2.通過文本分析、情境創設、小組討論,深入體會蘇軾的人生態度。(重點)3.學習蘇軾在逆境中從容不迫的精神,培養學生積極面對生活的能力。教學過程:一、導入誰是頂流男神同學們,在你們心中,怎樣的人配稱得上男神(長得帥,有才華,人品好)今天我們要解鎖一位古代的“頂流男神”(課件出示):1.皇帝秘書。蘇軾曾任翰林學士,為皇帝起草詔書,是朝廷重要的文臣之一。2.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赤壁賦》《后赤壁賦》《記承天寺夜游》。3.書法家、“宋四家”之一。擅長行書和楷書,代表作有《寒食帖》。他的書法風格自然灑脫,被譽為“文人書法的典范”。4.釀酒師。蘇軾對釀酒有著濃厚的興趣,曾親自研究釀酒技術,并寫下了《東坡酒經》,記錄了他的釀酒心得。5.“瑜伽修煉者”。蘇軾對養生頗有研究,曾練習類似瑜伽的導引術,并在《養生論》中分享了自己的養生心得。6.美食家、“東坡肉專利持有者”。蘇軾熱愛美食,發明了“東坡肉”“東坡餅”等經典菜肴。他還寫下了許多與飲食相關的詩文,如《老饕賦》。7.士大夫。作為一位士大夫,蘇軾關心民生,在地方任職期間興修水利、減免賦稅,深受百姓愛戴。8.月下漫步者。蘇軾熱愛自然,常在月下漫步,寫下了許多與月亮相關的詩文,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9.工程師。蘇軾在杭州任職期間,主持修建了蘇堤,解決了西湖的水患問題,至今仍是杭州的重要景觀。10.詩人。蘇軾是宋代豪放派詞人的代表,與辛棄疾并稱“蘇辛”。他的詩詞風格多樣,既有豪放奔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也有清新婉約的《飲湖上初晴后雨》。11.被貶官員,“男神”也有黑料——后半生被貶12個城市。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破解他的《定風波》,看看他是否是你心中的男神。二、讀古詩1.教師范讀:教師配樂朗誦(背景音樂:古琴曲《流水》),學生閉眼聆聽,感受詞的意境。2.學生自由朗讀:學生自由朗讀,初步感知詞的內容和情感基調。三、懂詞意1.這個小序交代了哪些內容呢?明確:時間、地點、天氣(先雨后晴)、人物。這首詞交代了什么事情?明確:蘇軾遇到了一場雨。2.提問:蘇軾遇到了一場怎樣的雨?這場雨有什么特點?明確:①突如其來的雨: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②微寒的雨: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酒醒”暗示蘇軾在被貶黃州時期處境艱難,內心苦悶)。③驟雨:已而遂晴、山頭斜照卻相迎。④大雨:穿林打葉聲(解讀“穿”“打”,雨點落到樹葉上的力量是很大的,雖未正面描寫雨大,但風雨大作是顯而易見的)。3.提問:如果你遇到這樣一場大雨,你會怎么做?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大多數人的反應是躲避或抱怨,而蘇軾卻選擇了“吟嘯且徐行”。四、悟詞情(反常合道)(讓學生找出反常之處,并且思考有何深意)蘇軾說了:“詩以奇趣為宗,反常合道為趣。”反常指的是什么呢,不合常理的事情,不合常理的行為。合道是合乎道理,合乎情感。預設“1.同行狼狽余嘯行(對比了同行人的狼狽和蘇軾的從容吟嘯,這涉及行為反應的反常)2.竹杖芒鞋輕勝馬(簡陋的裝備和騎馬做對比,物質與精神的反差)3.雨具先去何來蓑(邏輯上的矛盾)4.無雨無晴為何歸(自然現象到人生哲理的轉折)引導分析:1.狂風暴雨中,他人狼狽躲雨,而蘇軾卻悠閑自得地唱道: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別人淋雨狼狽,蘇軾卻在唱歌慢走,對風雨的無所謂)超凡脫俗,坦蕩大方、樂觀,對風雨不懼的思想,任情率性、卓爾不群的個性也讓我想到了他的《記承天寺夜游》。晚上,大家都已入睡,他還有閑情雅致起來賞月散步,更顯其超凡脫俗、卓爾不群的個性2.風雨之中,面對路途之泥濘,蘇軾卻說:“竹杖芒鞋輕勝馬”。“竹杖芒鞋”雖然較為輕巧便捷,但穿芒鞋拄竹杖在雨中行走拖泥帶水并不方便,其方便舒適程度是遠不如騎馬的,那怎會“勝馬”呢?大概是因其“輕”,此處的“輕”與“徐行”類似,可以作“輕快”解,而這輕快便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更是心理上的輕松。補充資料“竹杖芒鞋”:源自《莊子·逍遙游》中“芒鞋踏破青山路”的意象,象征山野隱士的淡泊。莊子認為真正的自由不在于外在的物質條件,而在于內心的從容和豁達。師:在古代,馬是仕宦生活的象征,古人一旦做官就開始走馬上任,從此就與“馬”建立了穩定的聯系。“馬”是奔走官場的象征,而“竹杖”“芒鞋”則是平民生活的意象,它代表的是遠走江湖的貶謫生活。因而,“竹杖芒鞋輕勝馬”是用隱喻手法將“竹杖芒鞋”與“馬”進行對比,寫出兩種生活方式在蘇軾心中的高下:違心奔走于官場不如恣意行走于江湖,若身心無甚羈絆,自會覺一身輕松。請大家一起來讀一讀這個輕勝馬的感覺。(生讀)有感覺勝馬嗎?既然是要和馬作比較,是不是要加重點這個語氣,輕勝馬,再來一遍,就這一句。3.一開始說雨具先去,后又寫了自己徐行雨中,卻又說“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可以翻譯一下就是在我身披一件蓑衣,在茫茫煙雨中,我就能度過這一生。作者豁然的人生態度。這里的“一蓑”不一定是實指遇雨時身上所披的蓑衣,蓑衣在古代里常指什么?此句化用唐代詩人張志和《漁歌子》中的“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張志和以漁父形象表達超然物外的閑適,蘇軾借其意象,將“蓑煙雨”從自然景象升華為人生風雨的象征。“煙雨”也未必僅僅指自然界的風雨,它還指人生的風雨磨難。本是江南常見的自然景象,但是也因其朦朧性和變換性來象征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一蓑煙雨任平生”也就是說:我這一生任由自然或人生的風雨瞬息萬變,我以不變應萬變。4.常人眼中,夕陽往往代表遲暮與悲愁,但是蘇軾卻說:“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前面蘇軾極力渲染初春雨后的濕寒,轉而卻又寫“山頭斜照卻相迎”,此處運用比擬的手法,呈現這樣一幅畫面:蘇軾立于乍暖還寒的初春,跋涉于雨后山間,當他爬過一個山坡,忽地抬頭,看到的是老友“夕陽”正“笑意相迎”,這一笑意瞬間將心頭的寒意驅散,讓蘇軾的心中充滿了親切、溫馨的感受。5.明明剛才是狂風暴雨,而后是雨過天晴,但詩人卻說: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蘇軾回首望著走來的路,剛剛風雨大作之處,已經不再有風雨,亦不再有晴天。這里的心情不僅僅是蘇軾在經歷了這一場山中風雨之后的真切感受,更是蘇軾在屢遭貶謫之后的內心體驗。“蕭瑟處”和“風雨”都運用了雙關的手法,既實指自然界的風雨晴天又虛指人生的逆境與順境。六、拓展延伸序文說“道中遇雨”“已而遂晴”,正文有“斜陽”暖人,蘇軾卻說“歸去”。請結合詞的下闕思考,蘇軾要歸去哪里(一個被貶謫的人能歸去哪里呢)?是回家,還是歸隱,還是有其他更深的含義?1.我們先來回顧一下蘇軾的足跡,蘇軾出生于四川眉山,21歲進士及第在杭州,徐州,湖州都任職過,經歷烏臺詩案被貶后,到過惠州,儋州,蘇軾這一生啊,可以說的上是風雨連綿,好似風雨,他飄忽不定身不由己。(PPT展示視頻)2.群詞聯讀:東坡的多維宇宙。實際上,蘇軾有濃厚的“歸去”情結。在蘇軾360首詞中,“歸”字出現100多次。同學們請看PPT,老師為同學們展示了初中所學的蘇軾的詩詞,現在請大家化身“蘇軾人格解碼員”,為每首詞的蘇軾取個人格稱號。例如:閑人蘇軾——《記承天寺夜游》中的是捕捉月光的哲學家。預設:理性弟控——《水調歌頭》寫于自請外調的密州,作者即使思念親人但仍不忘對所有不能團圓的人送去最美好而真摯的祝福。熱血狂士——《江城子密州出獵》描寫了出獵的場景,展現了豪邁的氣概。孤傲勇者——《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寫于初被貶黃州時,這時的他使用“殘月、疏桐、漏斷、幽人”來傾訴自己內心的清冷、孤獨、不平和不安。此時的他還未從突如其來的政治打擊走出來。寫于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在定慧院寓居時所作,反映了他被貶后的孤寂心境。治愈閑人——《記承天寺夜游》這時的他已被貶黃州四年。他描繪了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可見他的豁達、內心的空明。蘇軾在黃州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合同
- 2025美團酒店預訂合同協議
- 2025標準房屋租賃合同簡化版范本
- 2025如何補辦丟失的勞動合同證明
- 2025簡易版權轉讓合同
- 2025專利權許可合同模板
- 2025電梯行業勞動合同范本
- 2025設備租賃合同與協議書范本
- 2025存量房買賣合同書
- 2025融資租賃合同的相關法律特征
- Unit2-課件全新進階1
- 2023全球主題公園及博物館報告
- 錨桿機司機崗位規范
- 山東省獨生子女父母退休一次性養老補助申請表
- 人教PEP版小學英語三至六年級單詞默寫表
- 第5課+秦漢時期的經濟、科技與文化-【中職專用】《中國歷史》(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通分》課件
- 有機化學課件:第4章 對映異構
- 《愛蓮說》課件市公開課一等獎課件省賽課獲獎課件
- 基于ADAMS的單缸內燃機曲柄滑塊機構建模與仿真課件
- 小學科學課標解讀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