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講+生態系統的結構_第1頁
第34講+生態系統的結構_第2頁
第34講+生態系統的結構_第3頁
第34講+生態系統的結構_第4頁
第34講+生態系統的結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講練測必備精品第八單元

穩態與調節

第33講

生態系統的結構

考情分析考點由高考知核心知識點預測生態系統的結構考點一: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及其關系(3年12考,全國卷3年1考)(2024·北京卷·解答題)(2024·湖北卷·解答題)(2024·江蘇卷·解答題)(2023·浙江卷·解答題)(2023·全國卷·選擇題)(2023·河北卷·選擇題)(2023·海南卷·選擇題)(2022·北京卷·選擇題)(2022·浙江卷·選擇題)(2022·廣東卷·選擇題)題型:選擇題、解答題內容:①食物鏈②食物網人教版(新增)③營養級單獨考核內容不多,一般會結合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綜合題型考核考點二:食物鏈和食物網(3年10考,全國卷3年1考)1.闡明生態系統由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等生物成分以及陽光、空氣、水等非生物成分組成,各組分緊密聯系使生態系統成為具有一定結構和功能的統一體。2.討論某一生態系統中生產者和消費者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聯系在一起形成復雜的營養結構。課標要求知識構建生態系統范圍結構組成成分營養結構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分解者生產者消費者食物鏈食物網包括功能決定通過捕食關系形成組成01夯基·考點講解

考點一

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及其關系知識點一

生態系統的概述知識點二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知識點三

生態系統的結構模型及各組成成分判

斷技巧

考點二

食物鏈和食物網知識點一食物鏈知識點二

食物網知識點三

與食物鏈相關題型分析(常考點)

02提升·真題研析03拓展·教材深挖拓展及長句表達歸納總結+易錯辨析+教材隱性知識+拓展延伸逐項剖析+規律探尋內容概覽1.生態系統的概念?各組成成分包含哪些內容?(1)生產者通過什么生理過程獲取能量和物質?生產者為什么是生態系統的基石?生產者一定是植物嗎?植物一定是生產者嗎?(2)消費者如何獲取能量和物質?消費者在生態系統中有哪些作用?消費者一定是動物嗎?動物一定是消費者嗎?(3)分解者如何獲取能量和物質?分解者在生態系統中有哪些作用?分解者一定是微生物嗎?微生物一定是分解者嗎?(4)有什么技巧可以快速判斷出生態系統成分的呢?2.什么是食物鏈?食物鏈中含有的成分?每條食物鏈的起點什么?消費者級別與營養級級別的關系?3.食物鏈的種類有哪些?高中階段主要涉及的是什么食物鏈?4.同一個營養級上的生物是一個種群嗎?食物鏈上一般不超過五個營養級,這是為什么?5.什么是食物網?其形成原因?其特點?食物網中兩種生物之間的關系有?食物網的復雜程度取決于?有何意義?希望我們一輪復習能夠持續精進!——自主梳理課本(選必二)3.11.概念:

在____________內,由____________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形成的統一整體,叫作生態系統。一定空間生物群落它的非生物環境相互作用個體種群群落

非生物環境生態系統生物圈相互作用統一整體2.范圍:生態系統的范圍可大可小

考點一

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及其關系知識點一、生態系統的概述

考點訓練

(1)一個動物園中的全部動物和植物____

(2)一個果園中的全部果樹及其非生物環境____

(3)一個果園中的全部生物及其非生物環境____(4)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生物____(5)一片樹林____(6)生物圈____(7)一塊朽木____是否否否是是是1.判斷以下例子是否為生態系統3.類型:生態系統自然生態系統人工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凍原生態系統陸地生態系統水域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人工林生態系統果園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

考點一

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及其關系知識點一、生態系統的概述

考點訓練

2.“葛(葛藤)之覃兮,施于中谷(山谷),維葉萋萋。黃鳥于飛,集于灌木,其鳴喈喈”(節選自《詩經·葛覃》)。詩句中描寫的美麗景象構成了一個()

A.黃鳥種群

B.生物群落C.自然生態系統 D.農業生態系統

考點一

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及其關系知識點二、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結構生態系統的功能組成成分營養結構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食物鏈和食物網物質循環能量流動信息傳遞

考點一

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及其關系知識點二、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1)主要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地位:是生態系統的____________光熱水空氣無機鹽為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是生物群落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必需成分生態系統的基礎

考點一

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及其關系知識點二、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2.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比較:比較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營養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生物作用地位自養異養①光合自養生物:綠色植物和藍細菌等;②化能合成生物:硝化細菌等①大多數動物;②寄生的植物(如菟絲子)③某些營寄生的微生物,如結核桿菌,病毒等①營腐生生活的細菌和真菌等②營腐生生活的動物(如蚯蚓,蜣螂,禿鷲等)異養①制造_______,儲存能量;②為消費者提供食物和棲息場所。有機物①加快生態系統的___________;②有利于植物的傳粉和種子的傳播等物質循環將動植物遺體和動物的排遺物分解成無機物,供生產者重新利用。生態系統的基石生態系統最活躍的成分生態系統的關鍵成分

考點一

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及其關系知識點二、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2.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比較:【問題1】生產者一定是植物嗎?植物一定是生產者嗎?生產者并不都是綠色植物光能合成自養型的細菌(如藍藻、綠藻)所有綠色植物化能合成自養型細菌(如硝化細菌)

考點一

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及其關系知識點二、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2.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比較:【問題1】生產者一定是植物嗎?植物一定是生產者嗎?植物并不都是生產者豬籠草菟絲子有些植物是消費者捕蠅草

考點一

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及其關系知識點二、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2.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比較:【問題2】消費者一定是動物嗎?動物一定是消費者嗎?屎殼郎蚯蚓禿鷲營寄生生活的微生物也屬于消費者有些動物是分解者如:禿鷲、蚯蚓、蜣螂等。消費者并不都是動物動物也并不都是消費者

考點一

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及其關系知識點二、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2.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比較:【問題3】分解者一定是微生物嗎?微生物一定是分解者嗎?(1)分解者不一定是微生物(如蚯蚓等動物)(2)微生物不一定是分解者(如硝化細菌是生產者)★積累:有些生物具有雙重“身份”豬籠草生產者:進行光合作用大腸桿菌消費者:捕食昆蟲消費者:生活在腸道中分解者:生物在腐爛的有機體中1.生產者一定是植物嗎?2.植物一定是生產者嗎?3.生產者一定是自養生物嗎?4.自養生物一定是生產者嗎?5.消費者一定是動物嗎?6.動物一定是消費者嗎?不一定,例如藍細菌和硝化細菌不一定,例如菟絲子一定一定不一定,例如菟絲子、胞內寄生菌(結核桿菌)不一定,例如蚯蚓、蜣螂、禿鷲7.消費者一定是異養生物嗎?8.異養生物一定是消費者嗎?9.寄生生物一定是消費者嗎?10.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嗎?11.微生物一定都是分解者嗎?12.分解者一定都是異養生物嗎?13.腐生生物一定是分解者嗎?一定不一定,例如分解者一定不一定,例如蚯蚓、蜣螂、禿鷲不一定,例如藍細菌、硝化細菌一定一定

考點訓練

考點一

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及其關系知識點二、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2.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比較:【教材中的隱性知識】源于選擇性必修2P50“概念圖內容”:判斷以下生物屬于生態系統的什么成分?①菟絲子②硝化細菌

③玉米④噬菌體⑤禿鷲⑥蜣螂⑦藍細菌⑧結核桿菌⑨蘑菇生產者包括___________;消費包括__________;分解者包括___________。②③⑦①④⑧⑤⑥⑨

考點一

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及其關系知識點三、生態系統的結構模型及各組成成分判斷技巧1.生態系統的結構模型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是聯系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環境的兩大“橋梁”。生產者分解者

考點一

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及其關系知識點三、生態系統的結構模型及各組成成分判斷技巧2.生態系統各成分的判斷技巧①根據雙向箭頭確定D、C為“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和“生產者”在D、C中有“3”個指出箭頭的D為“生產者”,有“3”個指入箭頭的C為“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③根據D→A→B(不是食物鏈),確定A為消費者、B為分解者。②根據出入箭頭的數量進一步判斷注意:

圖示中D、A、B共同構成生物群落,食物鏈(網)中只包括D和A。生產者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消費者分解者

考點一

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及其關系知識點三、生態系統的結構模型及各組成成分判斷技巧2.生態系統各成分的判斷技巧生產者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分解者生產者分解者消費者消費者生產者分解者消費者消費者消費者

考點訓練

3.如圖表示生態系統四種成分之間的關系,以下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1和2所包含的所有種群構成群落

B.3代表的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C.4表示生態系統的基石

D.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細胞呼吸生產者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消費者分解者

考點訓練

4.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B.所有生態系統必須有生產者、消費者及分解者才能維持其穩定C.任何生態系統都需要不斷得到來自系統外的能量補充,以便維持生態系統的正常功能D.植物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調節屬于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中的化學信息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組成成分和營養結構所有生態系統必須有生產者和分解者才能維持其穩定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發生在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環境之間,植物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調節屬于植物體內激素對生命活動的調節

考點訓練

5.下列關于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成分的敘述,錯誤的是(

)A.動物的食性越復雜其種群數量波動幅度越大B.分解者通過細胞呼吸來分解生態系統中的有機物C.生產者制造有機物時,所利用的能量類型可能不同D.各種消費者的存在促進了物質循環并使生態系統更加穩定動物的食性越復雜其種群數量波動幅度越小,因為某種食物的變化對其影響不是太大生產者制造有機物主要是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前者利用的是太陽能,后者利用的是物質氧化時釋放的化學能

考點訓練

6.下列有關生態系統成分的敘述,正確的是()A.自養生物都屬于生產者,都可以進行光合作用B.動物都是消費者,其中食草動物屬于初級消費者C.分解者都是異養生物,是生態系統不可缺少的成分D.非生物因素是包括能源、氣候、水、細菌等自養生物可能進行光合作用,也可能進行化能合成作用,都能把無機物轉變成有機物動物大多數屬于消費者,有些動物如蜣螂、蚯蚓等是分解者細菌不是非生物

考點二

食物鏈和食物網知識點一、食物鏈

生產者所固定的物質與能量,通過一系列取食和被食關系,在生態系統中傳遞,各種生物按其食物關系排列的鏈狀順序稱為食物鏈。第五營養級第三營養級第二營養級第四營養級第一營養級生產者消費者消費者消費者消費者初級次級三級四級生產者+消費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1.食物鏈成分:

考點二

食物鏈和食物網知識點一、食物鏈第五營養級第三營養級第二營養級第四營養級第一營養級生產者消費者消費者消費者消費者初級次級三級四級2.食物鏈起點:每條食物鏈的起點總是生產者3.食物鏈終點:終點是不被其他動物所食的動物。注意:分解者不進入捕食食物鏈

考點二

食物鏈和食物網知識點一、食物鏈第五營養級第三營養級第二營養級第四營養級第一營養級生產者消費者消費者消費者消費者初級次級三級四級4.營養級數與消費者級數的關系:消費者等級

=營養等級-1【問題1】食物鏈的種類有哪些?高中階段主要涉及的是什么食物鏈?

考點二

食物鏈和食物網知識點一、食物鏈5.食物鏈的種類:鳥類跳蚤死亡動植物殘體跳蟲捕食腐食寄生食物鏈鼠疫細菌玉米蝗蟲青蛙蛇老鷹高中階段所涉及的食物鏈只是捕食鏈,基本不涉及腐生鏈和寄生鏈。

箭頭方向為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方向,同時還表示捕食關系,方向具有不可逆性,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

考點二

食物鏈和食物網知識點一、食物鏈【問題2】食物鏈上一般不超過五個營養級,這是為什么?玉米蝗蟲青蛙蛇老鷹

在一個生態系統中營養級越多,在能量流動過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因此食物鏈上一般不超過五個營養級。

考點二

食物鏈和食物網知識點二、食物網

在食物鏈彼此相互交錯連接成的復雜營養關系。定義1.食物網形成的原因:(1)一種綠色植物可被多種植食性動物所食。(2)一種植食性動物既可吃多種植物,也可能成為多種肉食性動物的食物。2.食物網的特點:(1)同一種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鏈中可以占有不同的營養級。(2)食物網中兩種生物之間可能出現不同的關系,如競爭和捕食。(3)食物網的復雜程度取決于物種數而非生物數量。

考點二

食物鏈和食物網知識點二、食物網3.食物網的功能:

錯綜復雜的食物網使生態系統保持相對穩定。一般認為,食物網越越強,生態系統抵抗外界干擾的能力就復雜。如果一條食物鏈的某種動物減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鏈上的位置可能會由其他生物來代替。

食物鏈和食物網,都是生態系統的___________。生態系統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就是沿著這種渠道進行的。營養結構物質循環能量流動

考點訓練

(1)圖示食物網中包含____條食物鏈。(2)寫出圖中含營養級最多的食物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草→食草昆蟲→蜘蛛→青蛙→蛇→貓頭鷹1.食物網實例分析

考點訓練

1.食物網實例分析(3)圖中貓頭鷹同時占有第__________________營養級。(4)圖中哪些生物屬于次級消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從圖中可以看出,青蛙和蜘蛛之間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6)由圖示可看出,食物網的復雜程度主要取決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四、五、六狐、貓頭鷹、吃蟲的鳥、蜘蛛、青蛙、蛇捕食和種間競爭有“吃與被吃”食物關系的生物種類,而并非取決于生物數量

考點二

食物鏈和食物網知識點二、食物網【教材中的隱性知識】源于選擇性必修2P52“練習與應用·概念檢測”:一般來說,一個生態系統的食物鏈越

,食物網越

,這個生態系統抵抗外界干擾的能力與保持自身穩定的能力

。農田和果園等人工生態系統可以通過

食物鏈,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同時獲得更多的產品。例如,水田養魚、果園養雞等。多復雜越強增加延長

考點二

食物鏈和食物網知識點三、與食物鏈相關題型分析(常考點)1.根據能量或者有機物含量逐級遞減特點:營養級ABCD能量(有機物)15.9870.71.9141.5可以確定食物鏈為__________________B→D→A→C2.根據重金屬、DDT等物質的富集現象:生物體ABCD有機汞濃度(mg.L-1)0.0570.5168可以確定食物鏈為________________A→C→B→D

考點二

食物鏈和食物網知識點三、與食物鏈相關題型分析(常考點)3.根據數據的各種變式模型書寫食物鏈:圖1和圖2都是以每個營養級中有機物多少為依據,圖1中的食物鏈是丙→甲→乙→丁;圖2中的食物鏈是丙→丁→甲→乙圖3表示的是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圖解,D是生產者,A是消費者,B是分解者,C是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其中的食物鏈是D→A。

考點二

食物鏈和食物網知識點三、與食物鏈相關題型分析(常考點)4.依據捕食曲線構建食物鏈:①信息:分析曲線走勢,先增加先減小者為

。②食物鏈:

。乙→丙→甲被捕食者(1)處于食物鏈中第一營養級生物減少,其他營養級生物數量會怎么變化?(2)“天敵”減少其他生物數量如何變化?(3)“中間”營養級生物減少其他生物數量如何變化?綠色植物食草鳥鷹兔蛇青蛙食草昆蟲

考點二

食物鏈和食物網知識點三、與食物鏈相關題型分析(常考點)5.食物鏈(網)中各營養級生物數量的變動分析:

考點二

食物鏈和食物網知識點三、與食物鏈相關題型分析(常考點)5.食物鏈(網)中各營養級生物數量的變動分析:(1)處于食物鏈中第一營養級生物減少的情況:綠色植物食草鳥鷹兔蛇青蛙食草昆蟲若第一營養級的生物數量減少,則會導致其他的生物數量都減少,即出現連鎖反應,因為第一營養級的生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間接的食物來源。

考點二

食物鏈和食物網知識點三、與食物鏈相關題型分析(常考點)5.食物鏈(網)中各營養級生物數量的變動分析:(2)“天敵”減少的情況:綠色植物食草鳥鷹兔蛇青蛙食草昆蟲

若“天敵”減少,被捕食者數量增加,但隨著數量增加,種內競爭加劇,種群密度還要下降,直到趨于穩定,則被捕食者數量變化是先增加后減少最后趨于穩定。如:當“天敵”蛇減少,則被捕食者青蛙的數量先增加后減少最后趨于穩定。

考點二

食物鏈和食物網知識點三、與食物鏈相關題型分析(常考點)5.食物鏈(網)中各營養級生物數量的變動分析:(3)“中間”營養級生物減少的情況:綠色植物食草鳥鷹兔蛇青蛙食草昆蟲

如圖所示食物網中,青蛙突然減少,則以它為食的蛇也將減少,鷹就要過多地吃兔和食草鳥,從而導致兔、食草鳥減少。因為鷹不只吃蛇一種生物,它可依靠其他食物來源來維持其數量基本不變。1.分解者能將動植物遺體殘骸中的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只包含細菌。(選擇性必修2P50正文)(

)2.生產者是生態系統的基石,消費者的存在能夠加快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選擇性必修2P50正文)(

)3.直接以玉米為食的植食性動物是初級消費者,屬于第一營養級。(選擇性必修2P51正文)(

)4.一般認為,食物網越復雜,生態系統抵抗外界干擾的能力就越差。(選擇性必修2P52正文)(

)易錯辨析營腐生生活的細菌和真菌等;營腐生生活的動物(如蚯蚓,蜣螂,禿鷲等)×√××第二營養級越強

考點訓練

2.如圖為某湖泊生態系統的食物網簡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浮游藻類屬于生產者B.該食物網有5條食物鏈C.該食物網中,水生昆蟲屬于第二營養級D.浮游動物與水生昆蟲之間通過負反饋調節

維持各自數量的相對穩定由食物網可知,浮游藻類是第一營養級,為生產者該食物網中,水生昆蟲屬于第三營養級,是次級消費者

考點訓練

3.如圖為某生態系統中的部分食物網,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含有4條食物鏈B.昆蟲與雜食鳥的關系是種間競爭和捕食C.貓頭鷹在該生態系統中屬于第四、五營養級D.圖中還缺少的生態系統成分是分解者分析題圖可知,圖中含有3條食物鏈貓頭鷹在該生態系統中屬于第三、四、五營養級圖中還缺少的生態系統成分是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02提升·真題研析

高考真題演練1.人的前胰島素原是由110個氨基酸組成的單鏈多肽。前胰島素原經一系列加工后轉變為由51個氨基酸組成的活性胰島素,才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該實例體現了生物學中“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念。下列敘述與上述觀念不相符合的是(

)A.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中分解者豐富多樣,其物質循環的速率快B.高溫處理后的抗體,失去了與抗原結合的能力C.硝化細菌沒有中心體,因而不能進行細胞分裂D.草履蟲具有纖毛結構,有利于其運動硝化細菌是原核生物,只含核糖體這一種細胞器,其分裂時,DNA分子附著在細胞膜上并復制為二,然后隨著細胞膜的延長,復制而成的兩個DNA分子彼此分開;同時細胞中部的細胞膜和細胞壁向內生長,形成隔膜,將細胞質分成兩半,形成兩個子細胞,該過程即二分裂,依賴于細胞膜和細胞壁

高考真題演練2.圖示某生態系統的食物網,其中字母表示不同的生物,箭頭表示能量流動的方向。下列歸類正確的是(

)A.a、c是生產者

B.b、e是肉食動物C.c、f是雜食動物D.d、f是植食動物a在食物鏈的起點,是生產者,c能捕食b等,屬于消費者b在食物鏈的起點,是生產者d是植食動物,但由C選項解析可知,f屬于雜食動物題后悟道·歸納生態系統成分的判斷方法1)根據生物類型判斷生態系統的成分①“自養型生物”=“生產者”,包括光能自養生物(如綠色植物和藍藻等)和化能自養生物(如硝化細菌、硫細菌、鐵細菌等)。②“捕食異養或寄生異養型生物”=“消費者”,其不能直接把無機物合成有機物,而是以捕食或寄生方式獲取現成的有機物來維持生活。③“腐生異養型生物”=“分解者”,其是能把動植物的遺體、動物的排遺物轉變成無機物的腐生生物,也包括少數的動物(如蚯蚓等)。

高考真題演練3.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主要的生態系統,多年來受氣候變化和生物干擾的共同影響退化嚴重。高原鼢鼠廣泛分布于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常年棲息于地下。有研究發現,高原鼢鼠挖掘洞道時形成的眾多土丘,能改變丘間草地的微生境土壤物理性狀,進而對該棲息生境下植物群落的多樣性、空間結構以及物種組成等產生顯著影響。隨著高原鼢鼠干擾強度增大,鼠丘密度增加,樣地內植物物種數明顯增多,鼠丘間原優勢種在群落中占比減少,其他雜草的占比逐漸增加。回答下列問題:(1)調查鼠丘樣地內高原鼢鼠的種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2)高原鼢鼠干擾造成微生境多樣化,為棲息地植物提供了更豐富的____________,促進植物群落物種共存。標記重捕法土壤物理性狀(3)如果受到全球氣候變暖加劇以及人為干擾如過度放牧等影響,高寒草甸生態系統發生逆行演替,其最終生態系統類型可能是_________。與高寒草甸生態系統相比,演替后的最終生態系統發生的變化是

(填序號)。①群落結構趨于簡單,物種豐富度減少

②群落結構不變,物種豐富度增加

③群落結構趨于復雜,物種豐富度減少

④群落結構趨于簡單,物種豐富度增加(4)在高原鼢鼠重度干擾的地區,如果需要恢復到原有的生態系統,從食物鏈的角度分析,可以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____

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