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高級中學2025屆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上海市虹口高級中學2025屆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上海市虹口高級中學2025屆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上海市虹口高級中學2025屆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上海市虹口高級中學2025屆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海市虹口高級中學2025屆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宋子文認為通貨膨脹的威脅已經過去,因此不再拍賣敵偽財產;另一方面,繼承敵人的統制體系,要造成化公為私的國營企業,其中最大的便是中紡與中蠶。這A.激化了國民政府與民眾的矛盾B.使民族資本主義獲得新生C.有利于國民經濟的恢復與發展D.為抗日戰爭提供物質基礎2.為確保公民自由,羅馬通過民眾大會、元老院、保民官之間的權力分立和相互牽制的安排形成權力制衡格局。其中,保民官的憲政意義非常獨特:保民官既無立法權又無行政權,但擁有的否決權,不僅可以否定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也可以取消元老院決議的法律效力,為保護人民而對抗政府。據此分析,保民官的設置A.推動了羅馬法的進步和完善 B.緩解了羅馬帝國的社會矛盾C.有助于羅馬公民的政治平等 D.加快了羅馬憲政實施的步伐3.1971年7月,毛主席就日本覬覦臺灣問題時曾指示周恩來說:“要給基辛格吹天下大亂,形勢大好,不要老談具體問題。我們準備美國、蘇聯、日本一起來瓜分中國。我們就是在這個基礎上邀請他們來的。”該指示意在()A.強調新中國綜合國力的上升 B.表明新中國始終遵循著和平外交政策C.指明基辛格秘密訪華的目的 D.迫使美方承諾壓制日本對臺灣的野心4.20世紀中期美國總統在一次講話中提到:“……將極權主義政權強加給自由國家人民,都破壞了國際和平的基礎,從而也破壞了美國的安全”“我認為我們必須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來規劃自己的命運”。這段講話體現了美國A.稱霸世界的全球戰略 B.控制西歐的經濟策略C.“制約與平衡”的外交理念 D.維護國際和平與正義的決心5.下圖是明朝汀州(今龍巖)人的藍靛(一種植物,可作染料)種植基地轉移圖。據此,以下推論合理的是A.東南人地矛盾日趨突出 B.閩浙省際交通十分便利C.市場導向促進產業調整 D.移民加速經濟重心南移6.保羅?S?芮恩施在《一個美國外交官使華記》一書中評價中國近代某位歷史人物“名義是共和主義者,但內心卻是專制君主”,該歷史人物是A.梁啟超 B.康有為 C.孫中山 D.袁世凱7.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曾指出,“城市改革實際上是整個經濟體制的改革”“城市改革不僅包括工業、商業,還有科技教育等,各行各業都在內”。鄧小平意在強調A.農村改革的影響力較小 B.城市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試金石C.深化國有企業體制改革 D.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應全面展開8.布爾什維克黨在《四月提綱》的指引下,深入工廠和農村,宣傳組織群眾認清蘇維埃是革命政府唯一可能的形式,擴大黨在蘇維埃中的影響。布爾什維克黨的活動A.推動了兩個政權并存的出現B.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專制統治C.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D.響應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9.從1935年開始的第二期“羅斯福新政”,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著重通過社會保險法案、全國勞工關系法案、公用事業法案等法規,以立法的形式鞏固新政成果,同時推動工會建設。其價值在于A.確定法治為社會發展的基石B.使自己的政策通過立法得以長期推行C.穩定資本主義,遏制社會主義D.為保障國民生存權轉變政府職能10.如表是輪船招商局改組(1874年)前后上海至各口岸單位噸重運費統計表對如表中運費變化的推論最準確的是A.洋務企業經營狀況日趨惡化 B.各口岸的近代化程度存在差異C.中日之間經濟聯系尤為密切 D.洋務企業的市場競爭意識增強11.徐繼畬在1844年《瀛環志略》手稿中,“英吉利”一節寫了2429字,使用了21個“夷”字;而1849年最后輯著成的書稿中,這一節長達7620字,卻沒有使用一個“夷”字。這種情況說明當時的中國A.傳統的華夷觀念受到沖擊B.朝貢外交轉向了近代外交C.鄙視西方的心理轉向崇洋D.向西方學習已成時代潮流12.據所學知識推斷,下表“口口”中應填入的國名是1925—1938年制造業生產指數(單位:1913年=100)A.美國 B.蘇聯 C.中國 D.英國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追求自由是近代歐洲思想解放運動的重要目標,思想解放運動影響深遠。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莎士比亞作為接力賽的最后一棒,他跑到了文藝復興預期的終點。在他的作品中,沒有薄伽丘那種對中世紀教會和政權的猛烈抨擊,而是從容地將中世紀文化中所有值得保存的精神營養保存下來,并轉換成為豐富新興的資產階級文化。基督教文化中的奉獻精神、懺悔精神、博愛精神在充分尊重個體的近代基礎上重放光華,人把對自己的認識和追求都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摘編自徐葆耕《西方文學:心靈的歷史》材料二這些思想家在經濟領域中的主要口號是國家對自然經濟力量的自由發揮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爾泰說,“如果在英國僅允許有一種宗教,政府很可能會變得專橫……但是,當有大量的宗教時,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處。”在政治方面,盧梭在其著作中說,“所有公民在建立一個政府的過程中,把他們的個人意志熔合成一個共同意志,同意接受這共同意志的裁決作為最終的裁決”……“行政權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辦事員;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們掌權和把他們拉下臺。”——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請完成下列要求:(1)據材料一,概括莎士比亞將人對“自己的認識和追求”提高到了怎樣的“新階段”?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一思想解放運動產生的原因。(2)據材料二,概括思想家們的主張。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其對歐洲社會的作用。(3)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二把材料一中的人文主義思想提高到怎樣的“新高度”?14.(20分)“法國大革命”(1)擬寫一篇題為“法國大革命”的小論文,收集到如下史料,請你對其史料價值做出評估A.《世界文明史·拿破侖時代》,1856年B.英國人阿瑟·揚的《法國游記》,1787—1789年C.油畫《馬拉之死》,1793年在將法國大革命與英國革命進行比較時,有同學搜集到18世紀后期的這幅英國銅版畫漫畫《whichisbest》:(2)根據材料,你認為該漫畫作者對英法革命看法如何?你是否認可?簡要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

材料表明宋子文以統制經濟體系化公為私,為四大家族企業的擴張提供了國家政權方面的幫助,加速了官僚資本的擴張,激化了國民政府與民眾的矛盾,故A正確;材料反映宋子文以統制經濟體系化公為私,加速了官僚資本的擴張,官僚資本的擴張壓制了民族資本占有發展,B錯誤;“化公為私的國營企業”的中紡和中蠶是官僚資本主義經濟,官僚資本的擴張不利于國民經濟的恢復與發展,排除C;材料“繼承敵人的統制體系”,應是抗戰勝利后,故D錯誤。2、C【解析】

材料信息是,保民官的設置實現了對行政機關和元老院的制衡,其目的是保護人民而對抗政府。由此可知,保民官的設置有助于羅馬公民的政治平等,故C正確;題干中并沒有提到羅馬法,排除A項;保民官的設置有利于保護人民對抗政府,社會矛盾緩和的結論并不準確,B項錯誤;羅馬沒有成為憲政意義上的國家,D項錯誤。3、D【解析】

由“就日本覬覦臺灣問題”“我們準備美國、蘇聯、日本一起來瓜分中國。我們就是在這個基礎上邀請他們來的”等信息可知,毛澤東邀請基辛格來華就是對抗蘇聯、日本,緩解中國面臨的緊張局勢,即從氣勢上迫使美方承諾壓制日本覬覦臺灣的野心,故D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新中國綜合國力的上升,故A項錯誤;材料雖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相關,但并非毛澤東強調的主旨,故B項錯誤;毛澤東強調的是新中國對待美、日的態度而非強調美方的目的,故C項錯誤。4、A【解析】

20世紀中期美國總統杜魯門提出“必須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來規劃自己的命運”,體現了美國稱霸世界的全球戰略,A項正確;控制西歐的經濟策略是國務卿馬歇爾提出的歐洲復興計劃,B項錯誤;材料體現的不是“制約與平衡”的外交理念,C項錯誤;“維護國際和平與正義的決心”沒有正確揭示杜魯門主義的本質,D項錯誤。5、C【解析】

從圖中可以看出,藍靛從龍巖一帶向北轉移到浙江一帶,主要是為了滿足浙江一帶染布專業的工商業市鎮發展的需求,故體現出市場導向對產業調整的影響,故C正確;材料無法體現人地之間的矛盾,排除A項;閩浙省際之間屬于山區,交通并不便利,排除B項;材料體現的是藍靛種植的轉移而不是人口轉移,排除D項。6、D【解析】

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果實,撕毀《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實行獨裁專制統治,故D符合題意;梁啟超和康有為屬于資產階級維新派,主張君主立憲制,故AB不符合題意;孫中山屬于資產階級革命派,主張民主共和,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D。7、D【解析】

根據材料“城市改革不僅包括工業、商業,還有科技教育等,各行各業都在內”結合所學可知鄧小平強調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應該全面展開,故選D;材料沒有體現農村改革,排除A;當時城市經濟改革剛開始實行,不能說是試金石,B錯誤;材料不能體現國有企業改革,C錯誤。8、D【解析】

《四月提綱》提出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布爾什維克黨宣傳組織群眾認清蘇維埃是革命政府唯一可能的形式,擴大黨在蘇維埃中的影響,這是響應《四月提綱》提出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故D正確;二月革命后出現兩個政權并存,二月革命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專制統治,排除AB;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不符合題意,排除C。9、D【解析】本題考查獲取材料信息、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題干信息中羅斯福政府的做法體現了國家加強對經濟的干預,其價值在于轉變了政府的職能,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故D項正確;B項中的“長期推行”不符合史實,排除;確定法治為社會發展的基石是1787年憲法,故A項錯誤;C項與題干信息不符,排除。【考點】羅斯福新政和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羅斯福新政·羅斯福新政的內容及影響10、D【解析】

輪船招商局在改組后整體運費下降,有利于增強市場競爭能力,故D符合題意;輪船招商局運費的變化無法說明洋務企業經營狀況日趨惡化,排除A;BC項無法體現,排除。故選D。11、A【解析】

材料“手稿中……使用了21個‘夷’字……輯著成的書稿中……卻沒有使用一個‘夷’字”說明在這一時期,傳統的華夷觀念開始受到了近代觀念的沖擊,故A項正確。材料的主旨是西學東漸,向西方學習,并不是由朝貢外交轉向了近代外交,故B項錯誤。“沒有使用一個‘夷’字”,不等同于崇洋,故C錯誤。材料所處時期確實開始向西方學習,但尚未成為時代的潮流,故D項錯誤。12、B【解析】

1925年—1938年蘇聯進入斯大林模式時期,片面發展重工業,結果蘇聯的制造業發展迅速,因此應該填入蘇聯,故選B;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席卷資本主義國家,美國和英國工業生產遭到嚴重破壞,排除AD;1930年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民族工業發展艱難,工業生產不可能超過世界平均水平,排除C。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新階段:從人的本能方面提高到理性階段。原因:意大利商品經濟發展和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形成了新興資產階級;意大利人能夠接觸到大量的古代希臘羅馬文化遺存。(2)主張:在經濟領域主張自由放任;在宗教方面主張信仰自由;在政治方面主張社會契約論和人民主權。作用: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沉重打擊了封建宗教思想,使自由民主的思想深入人心;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沖擊了歐洲的封建專制統治。(3)新高度:從對人性的尊重到要求獲得人身和思想的解放;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學的斗爭推進到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建立資本主義制度的高度。【解析】

(1)新階段:根據材料“基督教文化中的奉獻精神、懺悔精神、博愛精神在充分尊重個體的近代基礎上重放光華,人把對自己的認識和追求都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階段”結合文藝復興的核心可歸納出新階段是從人的本能方面提高到理性階段。原因:關于文藝復興運動的原因可從經濟、階級、歷史環境等方面進行分析即可,如經濟上是商品經濟發展和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階級上是新興資產階級的出現、歷史因素上是大量的古代希臘羅馬文化遺存。(2)主張:根據材料“這些思想家在經濟領域中的主要口號是國家對自然經濟力量的自由發揮作用不得干涉”可歸納出是在經濟領域主張自由放任;根據材料“,當有大量的宗教時,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處”可歸納出主張宗教信仰自由;根據材料“所有公民在建立一個政府的過程中,把他們的個人意志熔合成一個共同意志,同意接受這共同意志的裁決作為最終的裁決”、“行政權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辦事員”可知體現的是社會契約論和人民主權。影響:結合材料中的主張和啟蒙運動的意義可知影響需要從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沖擊封建宗教思想、解放人們的思想和沖擊歐洲的封建專制統治等方面進行分析即可。(3)新高度: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運動主要反對的是教會對人性的束縛,啟蒙運動的矛頭是封建專制制度,構建了未來資產季節理性王國的藍圖。因此可歸納出新高度是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學的斗爭推進到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建立資本主義制度的高度及人性的解放。14、(1)A.為大革命后學者的學術研究著作,是研究大革命的二手史料;B.《法國游記》當是作者在大革命期間的所見所聞的直錄,是一手史料;C.油畫《馬拉之死》創作于大革命期間,可作為研究大革命時期民眾反應的一手史料,但作為藝術作品,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