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三年級語文上冊《賣木雕的少年》教材理解_第1頁
教案三年級語文上冊《賣木雕的少年》教材理解_第2頁
教案三年級語文上冊《賣木雕的少年》教材理解_第3頁
教案三年級語文上冊《賣木雕的少年》教材理解_第4頁
教案三年級語文上冊《賣木雕的少年》教材理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案三年級語文上冊《賣木雕的少年》教材理解一、教材簡說課文講的是一位非洲青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我”到非洲旅行時,想買一個非洲木雕做紀念,又擔憂路途遙遠,木雕沉重,只好放棄了這個打算。為了不讓我帶著遺憾離開非洲,賣木雕的青年等待在賓館前,送給我一個方便攜帶的木雕小象墩,從中能夠看到青年的美妙心靈。風光壯觀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風吹拂的夜晚,構成了一幅漂亮的畫面,也襯托了賣木雕的青年漂亮的心靈。本課表達詳略得當,作者對漂亮的大瀑布風光一帶而過,而是圍繞課文重點,將筆墨放在選木雕、放棄買木雕、送木雕等內容上。課文還精確而得體地運用了許多四字詞組,要留意讓學生積累并學會使用。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一是理解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二是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心活動;三是積累一些四字詞組,并學會恰當地運用。這也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二、學習目的1會認11個生字,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巡游、工藝品、名不虛傳、游人如織、壯觀、出售、攤點、陳列、構思、五官端正、欣賞、明晰可辨、掏錢、馬上、流露、一模一樣、付錢、標準”等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3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青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三、教學建議1假如有條件,課前能夠布置學生搜集有關非洲地理位置、氣候物產、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圖片材料。2識字寫字指導。“釋”是翹舌音,“賓”是前鼻音,要留意讀正確。“栩”字不要讀成“羽”。寫字方面:“售”字的上半部分,不要少寫一橫;“馱”字的右邊不要寫成“犬”;“構”“端”“辨”“堆”“模”能夠讓學生先和往常學過的“溝”“喘”“辮”“推”“摸”字比擬,留意不同之處。3在學生初讀課文,理解大意之后,能夠協助學生理清課文的順序:聽朋友介紹木雕——選擇木雕——放棄買木雕——贈送木雕。朋友介紹的非洲木雕,給我留下了深化的印象;當我看到精巧的木雕時,愛不釋手,激發了購置的愿望。這兩部分都是為后面做鋪墊,如此才能更充分地表現出“我”放棄買木雕后的遺憾心情。為了不讓“我”帶著遺憾離開非洲,賣木雕的青年才會等待在賓館前,送給“我”一個方便攜帶的木雕小象墩,木雕小象墩盡管只是一件小禮物,卻表達了非洲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之情。其中后兩個部分是教學重點。本課在表達人物內心活動上,和上一課有不同之處。上一課主要是通過人物的動作來間接表現,本課則多是直截了當表現。如,“我卻猶豫了”“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巧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我感動極了”。老師能夠讓學生比擬一下,體會寫法的不同。課文中,青年猜想“我”是中國人,為文后“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埋下了伏筆。在世界各地的游客中,青年為什么單單會說“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呢”?這和本課的背景有關,作者巡游的非洲國家是贊比亞(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位于贊比亞境內),中國曾經在20世紀70年代援助建立了坦贊鐵路,給非洲人民留下了良好印象(參見參考材料)。如有學生提出這一咨詢題時,能夠適當地給學生講講。這一背景也說明“國際理解”是雙方的行為,中國人民的無私援助在非洲是多么深化人心。4本課詞語特別豐富,老師不但要留意讓學生積累熟記,還要讓學生學會使用。可按下面的步驟進展:(1)找詞語。能夠先結合課后練習題三,讓學生先找出這些四字詞語(不一定是成語),并抄寫下來,到達積累詞語的目的。(2)理解詞語。老師要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比擬難的詞語。如,“游人如織”的“織”不好明白,這里是一種比喻的說法,說明游客特別多,像織布機一樣穿越往來;“琳瑯滿目”的“琳瑯”本意是“美玉”,這里比喻優美寶貴的東西;“栩栩如生”中的“栩栩”是描述生動爽朗的模樣。需要留意的是,老師不能讓學生記詞語注釋,更不能把詞語分解成單字讓學生一一對應。只要學生能在本課的語境中,大致理解詞語的意思就能夠了。(3)運用詞語。老師能夠用填空的方式,讓學生穩固所學詞語,例如:大瀑布真是()。這里(),風光十分()。攤點里陳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老師還能夠利用本課的語境,讓學生想一想,這些地點是否能夠用其他詞語來交換,調動學生運用平時的積累。最后,還能夠變換另外一篇短文,設置一個新的語境,讓學生正確地使用,穩固本課學到的詞語。5本課的對話較多,老師要指導學生讀出不同的語氣。在課文中,有特別多語氣詞的提示,例如,“夫人,您買一個吧!”要讀出懇切的語氣;“您是中國人吧?”是猜想,要讀得比擬輕。老師指導前,能夠讓學生本人先說說,課文中的對話應該用什么語氣來讀,提示學生尋找課文中類似的詞語。在學生熟讀課文的根底上,能夠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6課后考慮練習第二題,目的是讓學生通過人物的語言和動作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首先,青年希望“我”能夠買一個木雕,盡管有推銷商品的意思在內,但主要依然希望游客能帶走一個紀念品;當我不打算買木雕后,青年先是覺得遺憾,后來又決定送一個木雕給我,除了“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外,更是希望“我”不要帶著遺憾離開非洲。這表現非洲青年對中國人民的友情,也表現出他的質樸、仁慈。可先讓學生找出哪些句子描寫了青年的行為,哪些話是青年說的,想想當時的情況,再體會青年內心的辦法。能夠讓學生放開說說,也能夠結合選做題讓學生直截了當寫一寫。四、參考材料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位于南部非洲贊比西河中游,跨贊比亞、津巴布韋國界,高120余米,寬達1800米,比我國著名的黃果樹瀑布,寬了幾乎90倍,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莫西奧圖尼亞”在當地語中意為“雷霆翻騰的云霧”。中國援建坦贊鐵路20世紀60年代,中國從支持非洲國家維護民族獨立,開展民族經濟,以及開展同第三世界國家的友好關系的戰略高度出發,援建了坦贊鐵路。坦贊鐵路是迄今中國最大的援外成套工程之一。該鐵路東起坦桑尼亞首都達累斯薩拉姆,西至贊比亞的新卡比里姆博希,全長1860公里,由中國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進展勘測、調查、設計并協助坦、贊兩國政府組織施工。該鐵路穿越坦、贊部分高山、峽谷、湍急的河流、茂密的原始森林,全線工程浩大,技術復雜,施工條件異常困難。該工程于1968年5月開場進展勘測設計,1970年10月正式開工,1976年7月全部建成移交。為建立這條鐵路,中國政府提供無息貸款988億元人民幣,共發運各種設備材料近100萬噸,先后派遣工程技術人員近5萬人次,頂峰時期在現場施工的中國員工隊伍多達16萬人,在工程修建及后來技術合作過程中,中方有64人為之獻出了寶貴生命。坦贊鐵路成為把坦贊兩國連結在一起的一條主要交通干線。20多年來,坦贊鐵路促進了坦贊兩國經濟開展和城鄉物資交流。非洲木雕是非洲一種陳舊的藝術方式。傳統非洲人認為人死以后靈魂離開軀體,但仍然在活著的人中間走動。因此非洲人就想出制造面具和木雕的方式,為祖先的靈魂找個去處,防止對活著的后人造成危害。這些作品大都出自于非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