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高三下學期三模歷史試題一、選擇題(共29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87分。)1.三星堆遺址是距今約4800-2000年的古蜀國文明的代表,新中國成立以來對三星堆進行了多次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青銅器、玉器、象牙等文物,同時還發現了祭祀區、居住區、作坊區,墓葬區等遺跡。由此可知,該遺址的發掘()A.體現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特征B.豐富了人們對中華文明起源的研究C.證明長江流域是中華文明的中心D.代表了新石器時代初期的聚落遺址2.植硅體分析法已經成為稻作起源和水稻馴化考古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據太湖流域史前植物遺存的考古發現與研究,新石器時代的馬家浜文化水稻扇形植硅體與人類活動以前野生稻的生土層存在明顯區分,而馬家浜文化到良渚文化期間,水稻扇形植硅體則無明顯變化。據此可知,當時太湖流域()A.稻作農業水平較為成熟B.漁獵采集已經不復存在C.出現了明顯的貧富分化D.是長江流域文明的中心3.《史記》納“四夷傳”(四夷,是古籍對中土以外,四方各族之泛稱,即東夷、南蠻、北狄和西戎的合稱)于“七十列傳”之中,將蠻夷民族史作為內傳,視作通史的一個組成部分。這種民族史撰寫體現了()A.史學撰寫體例的創新B.政府對地方管理加強C.國家靈活的民族政策D.華夏認同觀念的發展4.材料出處“弘羊以諸官各自市,相與爭,物故騰躍,而天下賦輸或不償其僦費,乃請置大農部丞數十人,分部主郡國,各往往縣置均輸鹽鐵官,令遠方各以其物貴時商賈所轉販者為賦,而相灌輸......民不益賦而天下用饒”《史記·平準書》“凡糴買、稅斂、上供之物,皆得徙貴就賤,用近易遠。......稍收輕重斂散之權,歸之公上,而制其有亡,以便轉輸......庶幾國可足用,民財不匱矣。《宋會要輯"稿·職官》對表中信息認識最合理的是()A.國家放松人身控制B.國家重視市場規范C.國家政策創新發展D.國家治理傳承延續5.《漢書》中關于漢代法律有如下記載:“父子之親,夫婦之道,天性也。雖有患禍,猶蒙死而存之。誠愛結于心,仁厚之至也,豈能違之哉!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孫匿大父母,皆勿坐。”這表明漢代()A.律法建設受到沖擊B.律令儒家化的完成C.道德影響法律判決D.宗族血緣逐漸弱化6.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內蒙古鄂倫春自治旗一個山洞-嘎仙洞的石壁上,發現了北魏皇帝祭祖時鐫刻的祝文,文字內容與《魏書》相關記載相同,證明嘎仙洞就是《魏書》中提到的鮮卑拓跋部“石室”祖廟。這說明()A.考古發現比文字記載更真實可信B.《魏書》中所載的信息完全可靠C.考古發現是歷史研究的重要依據D.文獻史料要靠考古發現才能證實7.下圖為出土于陜西何家村的“唐朝懷集庸調銀餅”,是嶺南道廣州懷集百姓所納庸調在上繳朝廷時,由地方官府折納成的銀餅。據此可推知當時()A.貨幣地租取代了實物地租B.白銀成為主要流通貨幣C.征稅標準從人丁轉為財產D.農民提高了生產積極性8.據《封氏聞見記》記載,唐玄宗開元年間飲茶風俗逐漸從南方蔓延至北方黃河流域。“京邑城市,多開店鋪......其茶自江淮而來,舟車相繼,所在山積,色額甚多”。上述材料反映了唐代()A.經濟重心開始南移B.對外貿易繁榮發展C.南北生活差異縮小D.重農抑商政策放松9.如圖所示為某學者用現代統計手段對兩宋土地價格進行測算的結果。對此解讀最合理的是,宋代()注:圖中的黑色圓點表示折算后的“實際價格”,曲線則表示價格變動的總體趨勢。A.不同區域地價相差巨大B.高昂地價抑制土地兼并C.農村地區流行實物貨幣D.政局變化影響地價漲落10.北宋把紙幣交子上升為國家法定貨幣,作為銅錢的輔幣流通。元朝將紙幣提升為單一貨幣,但明朝中后期白銀卻成為主流貨幣,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紙幣價值低于白銀B.對外貿易白銀流入C.貨幣政策存在缺陷D.偽鈔泛濫安全性低11.朱熹在《白鹿洞書院學規》中把“言忠信,行篤敬”作為修身之要,把“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作為處事之要,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為接物之要。這一學規旨在()A.重塑道德規范之禮B.確立社會主流價值觀C.培養封建統治人才D.推動學校教育的變革12.軍事上羸弱的南宋在抗元斗爭中堅持了近半個世紀。廣大軍民同仇敵愾,臨安陷落后悲壯的崖山海戰,更有十萬軍民跳海殉國,并涌現出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等民族英雄。這體現了()A.軍民身份趨向平等B.宋朝崇文抑武國策C.儒釋道三教的融合D.理學增進家國認同13.《元史·地理志》“蓋嶺北、遼陽與甘肅、四川、云南、湖廣之邊,唐所謂羈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賦役之,比于內地”。據此可知,元朝地方治理的突出特點是()A.國內市場趨于統一B.邊疆與內地一體化C.君主專制不斷強化D.因俗而治多元包容14.學者王瑞來在《近世中國:從唐宋變革到宋元變革》中強調時、地、人三要素互動,形成宋元大變革,推動中國社會向近代轉型。以下對該觀點解讀符合史實的是()A.時:宋元時期江南雇傭關系普遍化B.地:南宋以來江南一直是經濟重心C.人:宋元科舉持續興盛壯大士階層D.大變革:宋元時期完成向近代轉型15.元朝時,山東濟寧路“南船北馬,百貨萃聚”高堰北行舟,市雜荊客吳”“人煙多似簇,聒耳厭喧啾”。元末時,全國185路商稅超過1萬錠銀的只有七路,濟寧路商稅額為12403余錠,居全國第四位。當時濟寧路的發展主要得益于()A.京杭大運河的整治B.政治經濟重心的分離C.地方行政制度改革D.海外貿易的空前繁榮16.晚明泰州學派發揚了王陽明的心學思想,反對束縛人性,主張尊重和愛護個體生命。信徒跨越上層官僚地主、知識分子和下層勞動人民,被譽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思想啟蒙學派。泰州學派的興起源于()A.早期西學東漸B.心學成為主流C.商品經濟發展D.市民階層需求17.1765年,乾隆帝巡察江南,僅部分軍機大臣隨行,其命令各省督撫在回復軍機大臣發出的廷寄時,不能籠統地寫此前“接準廷寄”,而應寫上發出廷寄之人的名字;1771年,乾隆帝在山東巡視時,命軍機處在發出廷寄諭旨時,寫明承旨人姓名。乾隆實施的這些舉措()A.削弱了軍機處的主要職權B.為提升皇權統治力提供了條件C.實現了決策權內部的制衡D.有效保障了廷寄制度的保密性18.下表為明清對外政策大致狀況時間在位皇帝對外政策公元1368年明太祖厲行海禁《兵律》:“私出外境貨賣及下海者杖一百.若將人口、軍器出境及下海者絞,因而走泄事情者斬。”公元1567年明穆宗隆慶開海,允許民間私人遠販東西二洋,但僅開放福建漳州偏僻的月港。公元1684年清康熙1683年臺灣歸附后逐漸設立江、浙、閩、粵四處海關,允許沿海商民下海貿易,但仍有一些限制。公元1757年清乾隆加強閉關鎖國,頒布《防夷八條》,僅開放廣州一處口岸,由十三行壟斷對外貿易。以上信息本質上反映了()A.明清對外政策因時而變B.西方殖民影響中國外交C.對外政策總體趨向保守D.傳統自然經濟根深蒂固19.嚴復在《論世變之亟》《原強》《辟韓》等文章中強調重民思想,提出了“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的主張。他指出“中國尊主,而西人隆民。”“民主自由,天之所畀也。”據此可知,嚴復()A.重視民眾的思想啟蒙B.倡導學習西方的政體C.意在減少變法的阻力D.宣傳民主共和的思想20.辛亥革命以后,獨立各省一度使用黃帝紀元,很快就停止使用;革命黨人一度提過的“驅逐噠虜”、“種族革命”一類口號也很快為“五族共和”的政綱所替代。這可用于說()A.革命黨人的民主共和精神B.革命黨人突破了封建正統觀念C.革命黨人的斗爭策略靈活D.革命黨人由革命到執政的轉變21.1914年以后,火柴進口不斷下降,1923年的進口量只有戰前的8%左右,尤其是以往進口量最大的日本火柴,1923年的進口量還不到1919年的3%。由此推知,這一時期()A.中國火柴工業的發展速度持續加快B.五四運動推動了火柴進口量銳減C.辛亥革命直接促成火柴工業的發展D.國產火柴品質高于外國進口火柴22.建黨初期,中國共產黨主導的報刊常出現如“國際共管”“商埠同盟”“道威斯計劃”之類較艱深晦澀的詞匯,且較多關注國際新聞,后逐漸開始使用方言,“婆姨”“瓷實”等口語性詞匯屢現報端。這一變化()A.推動了近代傳媒制度的變革B.有利于開展群眾思想教育C.凸顯了黨對媒體的主導地位D.適應了革命統一戰線需要23.1926年12月,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徐謙在廬山會議曾表態:“農運積極進行,以為解決土地之張本。”1927年4月,徐謙參與修改《對農民宣言》,再次重申堅決扶助農工運動。1927年5月,他卻支持國民政府通過制裁工農運動保護剝削階級的各種辦法。徐謙對待工農運動態度的變化()A.緩和了國共兩黨間的關系B.推動了民主革命的深入開展C.立足于社會主要矛盾變化D.具有鮮明的資產階級兩面性24.1927年3月21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上海總工會發出罷工指令,參加罷工的工人達到80萬。隨后,周恩來帶領工人發動武裝起義,起義勝利后,建立了上海各界參加的上海特別市臨時市政府。這一行動()A.創建了人民革命政權B.揭開了中共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序幕C.配合了北伐軍的進軍D.探索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新道路25.1937至1939年,陜甘寧邊區的耕地面積增加了164萬畝,糧食產量增加了72萬石。邊區政府三年征收救國公糧82065石,三年共超過計劃10615石。救國公糧主要由地主和富農承擔,中農很輕,貧農無負擔。這說明當時邊區()A.政府調動了民眾的積極性B.減租減息政策得到落實C.階級斗爭推動了經濟發展D.大生產運動的成效顯著26.中國共產黨通過征糧調查運動,合理分配了民眾的公糧負擔。貧農負擔占收入的5%~12%,中農負擔占收入的9%~20%,富裕中農負擔占收入的17%~20%,富農負擔占收入的21%~30%,地主負擔占收入的25%~30%。這一做法()A.鞏固了蘇維埃政權的經濟基礎B.保障了解放區的糧食供應C.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實踐D.拓寬了根據地的財政來源27.1947年5月,國民政府緊急頒布《勘亂期間維持社會秩序臨時辦法》,禁止10人以上的請愿、罷課、罷工和示威游行,并授權各地政府可采取“必要措施”和“緊急處置”辦法。這反映了當時()A.國民黨政權統治危機加深B.通貨膨脹嚴重引發人民不滿C.蔣介石對戰場指揮的失控D.戰略反攻影響到國統區統治28.1949年1月,劉少奇指示:“不要提出或者暗示分配房屋或降低房租的口號,相反,應表示房客應該照舊繳納房租。”同年4月,劉少奇在北平市委再次重申,“除(屬于)官僚(資本)的房產外......私人房權政府(要)保障”。這些指示()A.意在加快社會主義改造步伐B.反映了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C.是對過渡時期總路線的踐行D.有利于解放軍順利接管城市29.中國近代始終未能建立起超越西方的特有的完整文化體系......但“向西方學習”不斷遞進,層層深入,從“器物”到“制度”;從君主立憲到民主共和,從照搬照抄到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特色道路”......從中可以窺探“西學東漸”影響下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脈絡。由此可知()A.近代救亡圖存運動形成高潮B.政治革新助推西學東漸開始C.西學的引進沖擊了傳統學術D.中國近代民主制度日漸成熟二、非選擇題(共1題,共13分。)3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為挽救民族危亡,近代湖湘人士經歷了從捍衛中國傳統倫理綱常和政治制度(“衛道”)到變革中國傳統倫理綱常和政治制度(“變道”)的過程。在此過程中,無論是“衛道”派還是“變道”派都給中國近代歷史留下了自己鮮明的印記。-摘編自龍佳解《論近代湖湘文化的“衛道”與“變道”》根據材料,圍繞“湖南人與近代中國”自擬一個論題,并結合相關史實予以論證。(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表述成文。)2025屆高三下學期三模歷史試題答案1-5:BADDC6-10:CDCDC11-15:CDBBA16-20:CBDAA21-25:BBDCB26-29:CADC30.示例:論題:近代中國的歷史進程中銘刻著湖南人的身影。(2分)論證:1851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以曾國藩、左宗棠為代表的湖南地主階級建立湘軍鎮壓了太平天國運動,維護了清王朝的統治。太平天國運動被鎮壓后,鑒于第二次鴉片戰爭后內憂外患的局勢,為鞏固清王朝的統治,曾國藩和左宗棠等又發起了洋務運動,洋務運動雖然沒能拯救中國,但是邁出了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4分)甲午中日戰爭之后,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面對民族危機的日益加劇,中國的資產階級維新派主張改良,而湖南無疑又一次走在了時代的前列,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婚紗攝影工作室合作合同范本
- 2025水果銷售居間合同
- 2025工程采購合同范本
- 2025聘請家庭保姆合同范本
- 2025寫字樓租賃合同書范文
- 2025年進出口貿易合同范本
- 2025成都市土地流轉合同
- 8.1《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教案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
- 《電子書下載流程》課件
- 《胃癌內科治療》課件
- 森林病蟲害防治自測練習試題與答案
- GB/T 3728-1991工業乙酸乙酯
- GB/T 34949-2017實時數據庫C語言接口規范
- GB/T 3452.1-2005液壓氣動用O形橡膠密封圈第1部分:尺寸系列及公差
- GB/T 23641-2018電氣用纖維增強不飽和聚酯模塑料(SMC/BMC)
- 2023年國際焊接工程師考試IWE結構試題
- 精華版-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課件
- 《高等教育心理學》《高等教育學》樣題
- 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B級〕真題及答案
- 高三(5)高考沖刺家長會課件
- 頂板安全管理知識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