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誠賢中學2025屆高三畢業班適應性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江蘇省徐州市誠賢中學2025屆高三畢業班適應性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江蘇省徐州市誠賢中學2025屆高三畢業班適應性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江蘇省徐州市誠賢中學2025屆高三畢業班適應性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江蘇省徐州市誠賢中學2025屆高三畢業班適應性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徐州市誠賢中學2025屆高三畢業班適應性考試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圖為中國新石器文化的分區圖(Ⅰ旱地農業經濟文化區,Ⅱ稻作農業經濟文化區,Ⅲ狩獵采集經濟文化區)。據此可知A.早期中華文明呈現區域性特征B.文化分區取決于自然地理環境C.中原文化區是中華文明的中心D.黃河流域的稻作農業相對發達2.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資本一般為白銀數十萬兩,多者上百萬兩。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資本一般在一百萬兩以上,甚至多達千萬兩。這表明清代中期A.商人的地位發生根本性改變B.重農抑商政策明顯松弛C.商業活動的規模進一步擴大D.白銀開始成為流通貨幣3.1780年,英國學者們“不再回避骯臟和臭氣沖天的作坊,也不再為工人的頭腦簡單而鄙視他,……卻是去訪問他的作坊,與他討論如何改進和采用何種方法改進他的工作。”這主要說明A.科學家們具有吃苦耐勞精神 B.生產需求為科技發展提供動力C.工業革命帶來生態環境惡化 D.工人運動推動了工人地位改善4.推動英國從限制進口、鼓勵出口、關稅保護政策向自由貿易政策轉變的主要因素是A.新航路開辟 B.光榮革命 C.工業革命 D.經濟危機5.1906年7月,中國福興汽水公司特別刊登聲明:“外間有別家造水公司,常用本公司汽水樽裝水出賣,于本公司名聲甚為有礙,故此特行出示聲明。此后若再冒用本公司汽水樽者,本公司不能再為容忍,必須與彼等相見于法庭之上。”這一現象從側面反映出A.西式飲食習俗被國人所接受B.民族企業面臨外國企業壓制C.政府立法鼓勵民間企業發展D.惡性競爭導致民族經濟破產6.希臘城邦的公共建筑包括宗教建筑、娛樂建筑和行政建筑,三者的用途通常彼此交錯。比如雅典城邦市政廣場的母親神圣殿同時又是公共檔案館,城邦所有的法律法令、公民大會和500人會議的決議都存放于此。露天劇場又并非只是觀看戲劇的娛樂場所,也常用作政治活動的空間,如舉行公民大會等。其目的在于A.增強公民參政的意識B.保障民主政治的實施C.宣揚神權至上的觀念D.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7.某研究者查閱到光緒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檔案,殘缺不全,原文有:“上年□月間,□□入都,本署即被占據,迨洋兵撤退,檢查署內所存檔案則例等件,全行遺失。”與這份檔案相關的歷史事件是A.鴉片戰爭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D.八國聯軍侵華8.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根據地建立了監察系列監督、參議會監督、人民群眾監督、行政機關內部監督.審計監察機關監督五大層次為主的新監察體系.并頒布了《陜甘寧邊區施政綱領》、《陜甘寧邊區憲法原則》等法律對監督權力予以保障。這些舉措A.適應了民族戰爭新形勢的需要B.杜絕了根據地貪污腐敗的現象C.排除了國民黨反動統治的影響D.開啟了中國浴火重生的新征程9.下圖是1949-2008年中國與外國建交情況曲線圖。促成1972年出現建交高峰的主要原因是A.新中國在萬隆會議贏得尊重B.新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席位C.中美關系開始走向了正常化D.改革開放擴大中國政治影響10.1904年,陳獨秀在《安徽俗話報》刊文介紹了成湯滅夏萊,武王滅商封,周公、召公實行十四年共和制的故事,指出周召共和“仿佛和西洋人所說的貴族共和政體相同”,并把它描繪成一個“國內太平,家家富足,人人有道”“中國空前絕后的太平世界”陳獨秀此舉意在A.宣傳民主革命思想反對專制B.高舉科學大旗批判傳統文化C.提倡文學革命大力推廣白話文D.強調中國面臨列強瓜分的危機11.《馬關條約》簽訂后,列強對華經濟侵略進入一個新階段,這主要體現在A.列強強迫清政府承擔巨額賠款B.列強勢力開始進入中國腹地C.列強從以商品輸出為主轉為以資本輸出為主D.列強開始爭奪在華路礦權12.學界普遍認為古希臘戲劇起源于對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祭祀,因為狄俄尼索斯是葡萄之神,所以早期戲劇主要是描寫神的世界,公元前5世紀戲劇出現越來越多對人物性格的描寫和對社會現實的批判。這一變化反映了A.戲劇服務對象轉向民眾 B.宗教信仰喪失主導地位 C.人文主義思想逐漸興起 D.戲劇創作開始面向生活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材料占田不是官府授田,對自耕農來說,它意味著一夫一婦占的100畝私田獲得了法律上的承認,而沒有占夠100畝的一夫一婦可以繼續開墾荒地,取得法律所規定的畝數。同時,占田令所規定的課田數又低于占田數,一夫一婦可有30畝的田畝自由經營。對于官僚士族來說,占田令意味他們已經獲得的私有土地與佃客、衣食客的數量,在各自相應的等級里得到了法律承認。而沒有獲得或其數量不足者也依法取得了獲得相應土地與佃客數量的權利。它規定了官僚士族可以免除賦役的佃客、衣食客數量,這就意味著在此數額以外的佃客必須向政府繳納賦稅。--摘編自張豈之《中國歷史》(1)根據材料,概括西晉占田令的內容。(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西晉頒布占田令的意義。14.(2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清時期,傳統社會保障措施進一步發展。如備荒倉儲建設方面,地方有官府管理的常平倉和民間募集的義倉和社倉;救災手段除蠲免賦稅、開倉放販之外,鄉紳“粥廠”也被賦予輔助性作用。在救助社會弱勢群體方面,“鰥寡孤獨廢疾不能自養者,官為存恤”,還專設棲流所,以收養流民。在養老方面,明代對孤貧老人實行終身養老制度,清代對致仕官員實行“半俸”制度,即退職官員仍可領取原有俸祿的一半,以備養老之用。官府對于善堂、義莊等民間慈善事業和救助組織,也大加提倡。——摘編自王衛平《中國古代傳統社會保障事業述論)材料二隨著鴉片戰爭之后“西潮東漸”的歷史進程,清政府和部分先進的中國人開始認識到中國傳統善堂只事收養的不足,主張改革,重視對所收貧民的技能教育,教、養并重。為此,從光緒二十六年開始,各地開始陸續推行工藝局,北京、直隸、河南、山東、江西、四川、貴州、云南、廣東、廣西、湖北、新疆、熱河等處皆有設立。工藝局的功能與棲流所有類似的一面,皆以流民為收容對象,但其與棲流所的根本不同之處在于:它不僅注意收養,而且重視教給流民工藝,使之可自食其力。——摘編自王衛平等《清代社會保障政策研究》材料三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在改革中發展,在發展中完善,實現了社會保障內容從單一到多元的轉變,社會保障覆蓋范圍從城市到農村的延伸,社會保障質量從低水平到高層次的提升,初步建成了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內含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的社會保障體系。——摘編自向運華等《公平理念在中國:改革開放40年社會保障事業回顧和展望》(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明清時期社會保障的特點,并分析其思想基礎。(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晚清社會保障的發展變化,并簡析其歷史背景。(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新時期中國社會保障的意義。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由材料來看,我國西北大致是狩獵采集經濟文化區,華北大致是旱地農業經濟文化區,而江南是稻作農業經濟文化區,故選A;文化分區取決于生產力發展水平,排除B;材料反映中華文明的多元性,排除C;材料沒有比較不同文化區的發展程度,排除D。2、C【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清代中期的商人資本規模動輒百萬兩甚至千萬兩,這主要和商品經濟發展導致商業規模擴大有關,C選項符合題意。中國古代社會商人地位一直很低,A選項排除。重農抑商政策貫穿于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并沒有明顯松弛的現象,B選項排除。明中葉后,白銀開始在流通中占主導地位,但是與材料無關,材料強調的是商業規模的擴大,D選項排除。3、B【解析】

材料主要體現了工業革命期間,英國學者改變態度,深入工場作坊,解決工人工作面臨的技術問題,以提高生產效率,從而使科技研究逐漸服務于工業生產,故選B;材料反映了學者對工人態度的變化,但科學家吃苦耐勞精神不符合題目主要意圖,故排除A;生態環境惡化是工業革命帶來的消極影響,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材料未涉及工人運動的信息,排除D。4、C【解析】

資本主義發展早期盛行重商主義經濟思想,主張積極發展工商業,拓展海外貿易,以追求金銀財富,它對資本主義早期的資本原始積累起了重要作用。隨著工業革命時期興起,新興工業資產階級順應資本主義的發展與擴張的需要,主張經濟活動應由市場主導,政府不應干預,強調自由貿易、自由經營、自由競爭,故C符合題意;新航路開辟和光榮革命在工業革命之前,主導的經濟思想是重商主義,故AB不符合題意;受經濟危機的打擊,資本主義國家審視到自由主義經濟思想的不足,調整了經濟政策,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5、A【解析】

材料“外間有別家造水公司……于本公司名聲甚為有礙”從側面說明當時汽水在社會上銷量較大,也從側面說明當時西式飲食習俗被國人所接受,故A正確;“外間有別家造水公司”并不能說明其就是外國企業,故B錯誤;材料未體現政府立法鼓勵民間企業發展,故C排除;材料中的福興汽水公司并沒有破產,故D錯誤。6、A【解析】

根據材料中雅典城市將法律、法令、決議存放于母親神的圣殿里以供公民查詢,體現了雅典民主的公開化、透明化,有利于增強公民參政意識,故A項正確。將法律、法令、決議存放于母親神的圣殿的目的不是宣揚神權也并非保障民主政治的實施,故B、C排除。D項,題干現象旨在激發公民參政積極性,并非強調對統治階級利益的維護,排除。7、D【解析】試題分析:根據材料中“入都”可知“洋兵”侵入北京,再根據“光緒二十七年”可判斷是八國聯軍侵華。故選D。8、A【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抗日根據地調整監察制度,是為了鞏固敵后政權,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需要,故選A;杜絕了過于絕對化,B錯誤;CD從材料中無從體現,排除。9、C【解析】

從圖片中可知中國建交的最高峰是在1972年,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此階段最大的外交成果是中美關系開始實現正常化,由此開啟了中國與西方國家的建交高潮,故選C。萬隆會議發生于1955年,新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改革開放始于1978年,時間不符,排除ABD。10、A【解析】

依據材料中信息可知,陳獨秀將“周召共和”說成是貴族共和政體。結合所學可知,他把十四年共和稱為“太平世界”的主要意圖是論證封建貴族共和政治較封建專制政治要好,類似西方的共和政體在中國歷史上古已有之,而且成效顯著。所以陳獨秀此舉意在宣傳民主革命思想反對專制,因此A選項正確。B、C選項是1915年開始的新文化運動的內容,與材料信息不符;D選項錯誤,19世紀末的義和團運動粉碎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妄計劃,此后列強改為保全清政府,實行“以華制華”政策,陳獨秀此舉并非是在瓜分危機的背景下提出的。故正確答案為A選項。11、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以后,列強對華經濟侵略由商品輸出為主轉變為資本輸出為主,列強侵華進入到一個新階段,C選項符合題意;列強強迫清政府承擔巨額賠款始于1842年的《南京條約》,列強勢力進入中國內地始于第二次鴉片戰爭,列強掠奪在華礦權是從1885年《中法新約》簽訂后開始的,ABD三項不符合題意。12、C【解析】

公元前5世紀,民主政治日益完善,使得當時人們的關注點從“神”變為“人”,體現了人文精神的興起,故C項不符合題意;古希臘戲劇的服務對象主要是民眾,沒有發生轉變,排A項不符合題意;戲劇內容轉變適應了當時市民政治生活的需求,“宗教喪失主導地位”與史實不符,B項不符合題意;D項“開始面向生活”與史實不符,D項不符合題意。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內容:一夫一婦可占田100畝;課田之外的土地可自由經營;官僚士族根據等級可以擁有不同數量土地和佃客、衣食客;規定免除賦役的佃客和衣食客的數量等。(答出三點即可)(2)意義:有利于開墾荒地,改善自耕農處境,促進農業生產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豪強士族勢力;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提高了政府對地方的治理能力等。(答出三點即可)【解析】

(1)內容:依據材料中“它意味著一夫一婦占的100畝私田獲得了法律上的承認”、“占田令所規定的課田數又低于占田數,一夫一婦可有30畝的田畝自由經營”、“對于官僚士族來說,占田令意味他們已經獲得的私有土地與佃客、衣食客的數量”、“它規定了官僚士族可以免除賦役的佃客、衣食客數量”等信息可概括得出西晉占田令的內容。(2)意義:依據材料中“而沒有占夠100畝的一夫一婦可以繼續開墾荒地”、“……在各自相應的等級里得到了法律承認”、“……在此數額以外的佃客必須向政府繳納賦稅”等信息結合所學從促進農業發展、一定程度上限制豪強士族、增加財政收入、提高政府對地方的治理能力等方面說明頒布占田令的意義。14、(1)特點:繼承發展已有的社會保障措施;以政府為主導,鼓勵民間慈善行為;以救濟性措施為主。思想基礎:儒家的仁政等思想(或“敬天保民”思想、民本思想);佛教、道教慈悲觀念。(2)發展變化:社會救助教、養并重;范圍廣。歷史背景:鴉片戰爭后“西潮東漸”;清政府改革傳統社會救濟方式;部分先進中國人的推動。(3)逐步建立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體系;有利于社會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