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六國論》學案注意:1.結合注釋疏通文意。2.背誦全文+注釋。注意:1.結合注釋疏通文意。2.背誦全文+注釋。一、知人論世與文體知識1.作者作品蘇洵(1009-1066),字明允,號老泉,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學家,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蘇洵長于散文,尤擅政論,議論明暢,筆勢雄健,議論鋒利,善用比喻,語言明暢。本文選自《嘉祐集·權書》北宋嘉祐初年(1056年),蘇洵帶二子進京應試,謁見翰林學士歐陽修。歐陽修很贊賞他的《權書》等文章,認為可與劉向、賈誼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薦蘇洵。公卿士大夫爭相傳誦蘇洵,蘇洵文名因而大盛。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二子同榜應試及第,轟動京師。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七月,蘇洵被任命為秘書省試校書郎,霸州文安縣主簿。八月蘇軾、蘇轍參加制科考試及殿試。九月蘇軾被任命大理評事,蘇轍被任命秘書省校書郎。十一月蘇軾辭別父親鳳翔赴任。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三月,《太常因革禮》編撰完成。蘇洵所著《易傳》尚未完成即病重,命子蘇軾述其志寫完《易傳》。四月二十五日病逝于京師,時年58歲。【赍jī志以歿mò(懷抱著未遂的心愿而去世)】2.寫作背景蘇洵一生經歷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世。北宋中葉以來,我國境內東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隸主貴族的勢力逐漸強大,成為北宋王朝的嚴重威脅。1004年,遼(契丹)大舉攻宋,直逼黃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脅宋都。宰相寇準力主抗遼,宋軍在澶州城下打了勝仗,但北宋最高統治者面對于己有利的形勢卻屈辱求和,與之訂立“澶淵之盟”,每年向遼納白銀10萬兩,絲絹20萬匹。1042年,宋又在遼要挾割十縣土地的情況下,應允每年增納白銀10萬兩,絹10萬匹。1044年,宋又與西夏簽約,每年納白銀7萬兩、絹15萬匹,茶葉3萬斤。而在此前的1006年,宋曾應允每年給西夏銀萬兩、絹萬匹、錢2萬貫。蘇洵反對這種屈辱求和,認為這和戰國時六國“賂秦”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因而寫下了這篇醒世之文。以“六國破滅之道”來進行諷諫,希望北宋統治者改弦更張,勿蹈覆轍。3.文體知識——論論,散文的一種,論證為主,其特點是善于說理。①政論:主要用于發表作者對于當時政治的見解和主張。②史論:通過評論歷史,總結歷史教訓,為統治者提供治國借鑒,本文即史論。二、課內重點知識梳理(一)明確字音賂lù秦率shuài賂秦耶思厥jué暴pù霜露草芥jiè洎jì牧殆dài盡當tǎng與秦悲夫fú日削xuē月割(二)挖空練習——解釋加粗畫橫線的字詞的意思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句式:)。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三、名句默寫1.蘇洵《六國論》評論六國敗亡的歷史,首段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辟論點,同時也點出了六國破滅的根本原因。2.古人寫文章愛引用前人話語作為論據,蘇洵在《六國論》中便引用“古人云:‘以地事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論證賄賂秦國的危害。
3.蘇洵在《六國論》中借“,”,敏銳地指出了對抗秦國的辦法,此舉會讓對方寢食難安。4.關于荊軻刺秦王,歷來頗多贊語,古人也有對此非議的,如宋朝的蘇洵在《六國論》中就這樣評論刺秦事件:,。5.古人云: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蘇洵在《六國論》中總結六國破亡的原因是:“非兵不利,戰不善,。”因此,杜牧在《阿房宮賦》中勸誡統治者說:“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6.《六國論》中作者含蓄表明寫作目的的句子是:,,。7.《六國論》中作者批評趙國殺害良將,不能武力抗秦堅持到底的句子是:,,。8.《六國論》中記敘六國先人開拓疆土十分不易,“,,,。”前人篳路藍縷,辛苦創下的基業,后人卻不珍惜。9.蘇洵在《六國論》中告誡統治者不要被強敵積久而成的威勢所脅迫的句子是:。10.在《六國論》中,蘇洵說明雖然齊國沒有賄賂秦國,卻也隨著五國的滅亡而滅亡,原因是:“。”唇亡齒寒,覆巢之下安有完卵!11.蘇洵在《六國論》中描述子孫不珍惜祖先打下來的江山,任意送給他人,和《阿房宮賦》中的“秦人視之,亦不甚惜”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12.蘇洵在《六國論》中描述六國畏懼秦國,為了保全國家,頻繁割地求和的句子是:,。13.蘇洵在《六國論》中將六國不斷割地求和的狀況展現得淋漓盡致,得出六國破滅的結果是意料之中的句子是:,。14.蘇洵在《六國論》中展示了燕國最后被秦滅亡的原因的句子是:,。15.蘇洵在《六國論》中運用對比論證的方法寫出諸侯割地越頻多,秦國貪欲更濃厚,侵略越急促的句子是:,。四、翻譯句子1.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2.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3.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三、1.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2.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3.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4.至丹以荊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石嘴山市2025年市直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總(二)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創意攝影教學課件
- 英語app教學課件
- 整體護理培訓課件
- 有關溺水教學課件
- 廣聯達軟件教學課件
- 【漳州】2025年福建漳州市專項招聘緊缺急需醫衛技人才123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村 的教學課件
- 教育扶貧班會課件
- 新疆烏魯木齊市重點初中五校2020-2021屆九年級下學期第四次月考聯考化學試題
- 中國成人暴發性心肌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23版)解讀
- 法庭科學 偽造人像 深度偽造檢驗
- 體重管理咨詢表
- 貴州省黔南州貴定縣2022-2023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期末質量監測語文試卷
- 新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全冊課本練習題精編可編輯可打印
- 小學語文命題能力培訓
- 齲病的治療及預防
- 陜西電信省市公司組織架構圖
- 司法禮儀培訓課件
- 尊貴客戶剛購買了新一代電話感謝您對我們信任產品說明書
- 關于房顫科普知識講座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