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流速瓊脂糖金屬螯合層析介質_第1頁
高流速瓊脂糖金屬螯合層析介質_第2頁
高流速瓊脂糖金屬螯合層析介質_第3頁
高流速瓊脂糖金屬螯合層析介質_第4頁
高流速瓊脂糖金屬螯合層析介質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07.080

CCSA21

CASME

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團體標準

T/CASMEXXXX—2023

高流速瓊脂糖金屬螯合層析介質

Highflowrateagarosemetalchelatechromatographymedium

(征求意見稿)

在提交反饋意見時,請將您知道的相關專利連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2023-XX-XX發布2023-XX-XX實施

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發布

T/CASMEXXXX—2023

高流速瓊脂糖金屬螯合層析介質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高流速瓊脂糖金屬螯合層析介質(下文簡稱“層析介質”)的術語和定義、分類、技

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簽、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

本文件適用于高流速瓊脂糖金屬螯合層析介質的生產與檢測。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191包裝儲運圖示標志

GB/T5475離子交換樹脂取樣方法

GB/T6682分析實驗室用水規格和試驗方法

GB/T38170—2019瓊脂糖分離介質

GB/T38171—2019金屬螯合層析介質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瓊脂糖分離介質agarose-basedchromatographicmedium

以瓊脂糖為主要原料制備的一類球形分離介質。

[來源:GB/T38170—2019,3.1]

金屬螯合層析介質metalchelatingchromatographicmedium

將亞氨基二乙酸、次氮基三乙酸或者三羧甲基乙二胺鍵合在瓊脂糖分離介質上,再整合金屬離子

Ni2+(或其他金屬離子)而形成的一類層析介質。

[來源:GB/T38171—2019,3.1,有修改]

4分類

層析介質按螯合劑種類的不同可分為:

a)亞氨基二乙酸型金屬螯合層析介質(IDA);

b)次氮基三乙酸型金屬螯合層析介質(NTA);

c)三羧甲基乙二胺型金屬螯合層析介質(TED)。

5技術要求

外觀要求

1

T/CASMEXXXX—2023

應球形飽滿、表面光滑,在光學顯微鏡下應具有透明性。

性能要求

應符合表1的規定。

表1層析介質的性能要求

指標

項目

IDANTATED

范圍粒徑比/%≥90a

粒徑

平均粒徑/μm90.0±10.0

最高流速b/(cm/h)≥1500

壓力/流速特征耐壓/(MPa)≥0.3

0.1MPa柱壓下的流速≥300

配基密度c/(μmol/mL)≥36.00≥15.0050.00~70.00

d

動態載量(Q10%)/(mg/mL)≥40.00≥40.00≥20.00

菌落總數/(CFU/mL)<50

5-羥甲基糠醛脫落量pH3.0≤0.16

(μg/mL)pH13.0≤0.10

1MNaOH/(處理時間,h)——24

10mMEDTA/(處理時間,h)——24

耐受性

100mMEDTA/(處理時間,h)——2

10mMβ-巰基乙醇/(處理時間,h)——24

循環使用次數——>100

6試驗方法

外觀要求

6.1.1樣品處理

按照GB/T5475直接從產品中抽取5mL樣品,置于50mLG3型號砂芯漏斗中抽干5min。用符

合GB/T6682的三級水清洗5次,每次2min,最后用真空泵在0.1MPa壓力下抽干5min。將洗

凈的層析介質置于燒杯中,向其中補加三級水,保證層析介質上應有2cm的三級水。混勻后得到層析

介質與水的混合體系。

6.1.2樣品觀測

用塑料吸管吸取混合體系置于載玻片上,調整顯微鏡放大倍數。以視野里80%以上面積均為層析

介質為標準,用塑料吸管增減載玻片上的層析介質,最后用蓋玻片壓上。調節光學顯微鏡焦距,使視野

中的影像清晰。拍攝層析介質照片并保存。

性能要求

6.2.1粒徑

按GB/T38171—2019的規定執行。

6.2.2壓力/流速特征

6.2.2.1測試儀器

2

T/CASMEXXXX—2023

測試儀器包括:

a)蛋白層析系統;

b)層析柱:TRICORN10/100COLUMN。

6.2.2.2樣品裝柱

稱取8.0g經處理的樣品置于50mL離心管,加純化水至16.0g;下端用堵頭堵住,用塑料滴管

將填料加入空柱中。裝上適配器,連接管路,取下下端堵頭,用0.65mL/min流速裝柱,至高度、壓

力穩定。卸下裝柱器,重新安裝適配器,用6.5mL/min流速壓柱子5min,至高度、壓力再次穩定,

與0.65mL/min裝柱后高度比,壓縮比在5%~10%。流速為0,下端用堵頭堵住,上端管路斷開連接,

將適配器下擰2mm左右;上端管路在一段時間后再連接柱子,以免引入氣泡。

6.2.2.3樣品測定

將層析柱連入蛋白層析系統。測定時,從0.5mL/min開始設定一定流速v(mL/min),保持該流速5

min后,記錄此時柱壓x(MPa)。每5min增加流速,直到系統壓力急劇升高至3MPa,流速的升高

順序依次為0.5、1.0、1.5、2.0、3.5、4.0、4.5、5.0、6.0、7.0、8.0、9.0、10.0、12.0、14.0、16.0、

p

18.0……66.0mL/min。測定壓力達到0.1MPa的對應流速,記錄為0.1;測定壓力達到穩定時的柱壓,

記錄為,壓力穩定時對應的流速,記錄為v。

maxmaxv

6.2.2.p4計算結果

最高流速按式(1)計算:

··········································(1)

60????

式中:

?max=?

——最高流速,單位為厘米每小時(cm/h);

max——在壓力穩定下的體積流速,單位為毫升每分(mL/min);

F

max——層析柱截面積,單位為平方厘米(cm2);

v

60——分鐘轉化為小時的換算系數。

S

6.2.3配基密度

按GB/T38171—2019的規定執行。

6.2.4動態載量

6.2.4.1測試儀器

測試儀器包括:

a)蛋白純化系統;

b)層析柱:TRICORN5/100COLUMN。

6.2.4.2溶液配置

溶液包括:

a)緩沖液A,pH7.4:50mMPB,500mMNaCl;

b)緩沖液B,pH7.4:50mMPB,500mMNaCl,500mM咪唑;

c)緩沖液C,1MNaOH。

3

T/CASMEXXXX—2023

6.2.4.3樣品處理

重組金黃色葡萄球菌蛋白A凍干粉,用緩沖液A溶解并透析至緩沖液A,測定濃度后稀釋至2

mg/mL,作為C0。

6.2.4.4讀取A100%

層析通路在緩沖液A0.2mL/min下、A280nm檢測基線穩定,并至零。樣品走旁路(不經過層析柱),

至A280nm升高并且穩定,讀取A280nm數值A100%。

6.2.4.5樣品裝柱

用重力柱量取2mL分離介質,用超純水清洗5CV,堵住下口,加入2mL超純水混勻;將柱體

與裝柱器相連,將上述填料勻漿沿柱壁加入到柱體中,在柱口放上上篩板,擰上適配器,接入系統。用

1mL/min流速運行5min或介質面不再變化;斷開與蛋白純化系統的連接,將裝柱器取下,放上上篩

板,擰上適配器,旋轉適配器直至剛剛接觸填料界面,繼續旋轉適配器,使填料界面向下移動2mm;

準確讀取柱體積。

6.2.4.6樣品測定

層析柱用緩沖液A平衡5CV,然后開始上樣,0.2mL/min,上樣至A280nm吸收為A100%的10%時,

即為A10%,此時對應的體積為V10%。停止上樣,用于緩沖液B洗脫目的蛋白并收集,用緩沖液C再生。

6.2.4.7結果計算

動態載量的計算按式(2)計算:

·········································(1)

?10%??0×?0

式中:10%

???=??

——穿透量為10%時的動態載量,單位為毫克每毫升(mg/mL);

V10%10%——穿透量為10%時的體積,單位為毫升(mL);

DBC

V0——空體積,相同層析柱和系統,柱效檢測時的出峰體積可作為此處的空體積,單位為毫

升(mL);

C0——樣品濃度,單位為毫克每毫升(mg/mL);

Vc——柱體積,單位為毫升(mL)。

6.2.5菌落總數

按GB/T38171—2019的規定執行。

6.2.65-羥甲基糠醛脫落量

按GB/T38171—2019的規定執行。

6.2.7耐受性

6.2.7.1試驗方法

在完成6.2.4測試后,用表2中的試劑平衡7CV,室溫下保持相應的處理時間,用緩沖液A平

衡5CV。按6.2.4.6、6.2.4.7的方法檢測并計算動態結合載量。

4

T/CASMEXXXX—2023

表2耐受性測試條件

試劑用量室溫下處理時間/h

NaOH1M24

10mM24

EDTA

100mM2

β-巰基乙醇10mM24

6.2.7.2判定規則

若動態結合載量保持在初始值的90%以上,則認為對該試劑耐受。

6.2.8循環使用次數

在完成6.2.4測試后,用緩沖液C循環處理,處理100次后動態結合載量應保持在初始值的90%

以上。

7檢驗規則

組批

同一工藝周期生產,質量均一的產品為一批。

抽樣

按GB/T5475的規定執行。

出廠檢驗

7.3.1每批產品出廠前應進行檢驗,檢驗合格的產品方可出廠。

7.3.2出廠檢驗項目包括粒徑、壓力/流速特征、配基密度、動態載量和菌落總數。

型式檢驗

7.4.1正常生產時,每半年應進行一次型式檢驗,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型式檢驗:

a)新產品試制鑒定時;

b)正常生產后,如原料、工藝、設備有較大變化,可能影響產品性能時;

c)產品停產半年以上恢復生產時;

d)出廠檢驗結果與上次型式檢驗有較大差異時。

7.4.2型式檢驗項目為技術要求中規定的所有項目。

判定規則

7.5.1出廠檢驗

7.5.1.1出廠檢驗項目符合本文件要求時,判定本批為合格品。

7.5.1.2出廠檢驗項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