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學2019年土力學與地基基礎參考試題_第1頁
中南大學2019年土力學與地基基礎參考試題_第2頁
中南大學2019年土力學與地基基礎參考試題_第3頁
中南大學2019年土力學與地基基礎參考試題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4土力學與地基基礎中南大學2019年課程考試試卷裝訂線(答題不得超過此線)學院專業班級年級姓名學號裝訂線(答題不得超過此線)課程名稱:土力學與地基基礎(閉卷);試卷編號:A卷;考試時間:120分鐘試卷得分表題號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總分應得得分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計15分)1成土礦物分為原生礦物和次生礦物兩大類,其中次生礦物主要是粘土礦物。常見的粘土礦物有高嶺石、伊利石和蒙脫石三類。2.粘性土所受的應力歷史不同,其壓縮特性也不同。根據粘性土所受的應力歷史不同,可以將粘性土分為超固結土、正常固結土和欠固結土。3.土體中的應力,按土骨架和土中孔隙的應力承擔作用原理或應力傳遞方式可分為有效應力和孔隙應(壓)力。4.對A、B、C三種土樣進行顆粒分析試驗,其粒徑分布曲線如圖1-3所示,從圖中看出級配良好的是B土樣。5.按照滲透水流所引起的局部破壞特征,土體的滲透變形可分為流土和管涌兩種基本形式。6.擋土墻的土壓力按墻背位移情況可分為靜止土壓力、主動土壓力、被動土壓力三種。

7.三軸試驗根據試樣的固結和排水條件不同,可分為不固結不排水剪(UU)、固結不排水剪(CU)和固結排水剪(CD)三種試驗方法。8.地基破壞的型式有整體剪切破壞、局部剪切破壞和沖剪破壞。二、名詞解釋題(每題4分,共計20分) 得分評卷人復查人1.塑性指數答:液限和塑限之差的百分數(去掉百分數)稱為塑限指數,用Ip表示,取整數,即:Ip=wL-Wp。塑性指數是表示處在可塑狀態的土的含水率變化的幅度。2、超固結比答:把土在歷史上曾經受到的最大有效應力稱為前期固結應力,以pc表示;而把前期固結應力與現有應力po'之比稱為超固結比OCR,對天然土,OCR>1時,該土是超固結土,當OCR=1時,則為正常固結土。3、被動土壓力答:當擋土墻向沿著填土方向轉動或移動時,隨著位移的增加墻后受到擠壓而引起土壓力增加,當墻后填土達到極限平衡狀態時增加到最大值,作用在墻上的土壓力稱為被動土壓力。4.流土答:流土是指在滲流作用下局部土體表面隆起,或土粒同時啟動而流失的現象。5、最優含水率答:在擊數一定時,當含水率較低時,擊實后的干密度隨著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而當含水率達到某一值時,干密度達到最大值,此時含水率繼續增加反而招致干密度的減小。干密度的這一最大值稱為最大干密度,與它對應的含水率稱為最優含水率。三、簡述題(共30分)1.簡述用分層總和法規范修正公式求基礎沉降的方法步驟。(8分)答:根據作用在基礎上的荷載的性質,計算基底壓力和分布;(1分)將地基分層,計算每層土的壓縮模量;(1分)計算平均附加應力系數α;(1分)計算每層土的壓縮量Esi;(1分)確定計算深度范圍Zn;(1分)確定沉降修正系數ψs;(1分)計算地基最終變形量S。(1分)2.其它條件相同情況下,超固結粘土的沉降一定小于正常固結粘土的沉降嗎?為什么?(10分)答:是的(2分)。因為和正常固結粘土相比,超固結粘土孔隙比比正常固結土小,如果現有有效應力相同,則在某荷載增量作用下,超固結土是沿再壓縮曲線壓縮,而正常固結土沿壓縮曲線壓縮。由于同一土質,再壓縮曲線肯定比壓縮曲線緩,即再壓縮指數比壓縮指數小,因此,超固結粘土沉降比正常固結土小。(6分)3.試比較朗肯土壓力理論與庫倫土壓力理論的異同點與優缺點。(12分)答:相同點:都要求擋土墻的移動是以使墻后填土的剪力達到抗剪強度(極限狀態下)土壓力.都利用莫爾-庫侖強度理論;(2分)不同點:朗墾理論是根據土體中各點處于平衡狀態的應力條件直接求墻背上各點的土壓力.要求墻背光滑,填土表面水平,計算結果偏大.而庫侖理論是根據墻背與滑動面間的楔塊型處于極限平衡狀態的靜力平衡條件求總土壓力.墻背可以傾斜,粗糙填土表面可傾斜,計算結果主動壓力滿足要求,而被動壓力誤差較大.朗肯理論是考慮墻后填土每點破壞,達極限狀態;庫侖理論則考慮滑動土體的剛體的極限平衡;(4分)朗肯土壓力理論優點:公式簡單,易用;缺點:對墻壁傾斜、墻后填土面傾斜情況不適用;(2分)庫倫土壓力理論優點:對墻壁傾斜、墻后填土面傾斜情況適用;缺點:不便考慮粘性土的情況;(2分)四、計算題(35分)得分評卷人復查人1.今有一土樣,稱重120克,體積60cm3,烘干后土重90克,若該土的液限wL=30%,塑限wP=12%,比重Gs=2.7,求該土樣的含水率w,孔隙比e,塑性指數IP(12分)解:2某條形基礎寬b=5m,埋深2m,基底壓力如圖所示,地基土濕重度19kN/m3,飽和重度20kN/m3。求基礎邊點下M點的自重應力和附加應力。(11分)條形基底豎直均勻荷載下的附加應力系數表n=z/bm=x/b1.21.61.21.6-1.00.0910.11700.3750.324-0.131-0.0931.00.3750.3240.1310.093解:自重=4×19+4×10=116kPa (3分)基底凈壓力=300-19×2=262 kPa (3分)n=1.2 (2分)豎直m=0,1都對;=0.375 (1分)附加應力=262×0.375=98.25kPa (2分)圖3r=18kN/m3圖3r=18kN/m3=20o,c=10kPar=20kN/m3=30o,c=0kPa5m5mBACq=40kpa解:對第一層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