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瀘縣普通高中共同體2025年春期高二半期聯合考試歷史試題歷史試卷分為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8頁,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填寫在答題卷上相應位置。2.選擇題答案使用2B鉛筆填涂在答題卷對應題目號的位置上,填涂在試卷上無效。3.非選擇題答案請使用黑色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卷對應題目號的位置上,填寫在試卷上無效。第I卷(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圖1、圖2、圖3中的文字分別是古代西亞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圣書體)和古代中國的甲骨文。經學者破譯,發現三者構造方式都采用了會意、象形、表音等原則。這表明在古代A.各地文明之間相互借鑒明顯B.文字的產生都源于字母文字C.早期文明的發展具有相似性D.文字的書寫材料都是相同的2.亞述帝國強制推行郵驛制度,驛站由官員直接管控,重要的驛站還會有軍隊駐扎。據考證,帝國全盛時期的兩個驛站之間的平均距離是馬車驅馳一天的里程。這些做法A.推動了帝國版圖的擴大B.以服務百姓生活為宗旨C.確保了帝國的長治久安D.強化了國家的治理能力3.自6世紀末開始,以斯拉夫人為主體的北方族群大批涌入拜占庭帝國,為使新移民與原住民族和平共處,拜占庭皇帝在新頒布的法律中吸收前者的某些習慣法。據此可知A.斯拉夫人促進大陸法系的形成B.北方族群文化逐漸占據主流地位C.習慣法成為羅馬法的主要部分D.拜占庭帝國立法文化具有包容性4.1215年,英國約翰王以特許狀形式正式批準倫敦市民每年可以選舉一位市長的請求,同時在特許狀中明確規定:當選的倫敦市長應覲見國王,并對國王宣誓效忠。這一程序最終逐漸擴展到其他城市并形成慣例。由此可見,約翰王此舉旨在A.遵守《大憲章》保護封建主特權B.給予城市自主權對抗教會C.順應時代推動自治市制度的發展D.借助市民階層以擴大王權5.漢字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其地位隨時代變遷而起伏。古代先民借助漢字,創造了燦..爛文化;近代在西方文化沖擊下,部分知識分子質疑漢字繁難;而當代人工智能(如DeepSeek)通過漢字的高效信息處理能力,重新彰顯其優越性。這一歷程體現了A.文化自信受綜合國力強弱的影響B.中華文明的韌性與創新轉化能力C.漢字始終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工具D.文字優越性由外來文明標準評判6.據下表可知,7-8世紀的日本高向玄理608年,作為遣隋使留學,精通隋唐典章、文物制度。640年歸國,大化改新時任國博士,借鑒唐制參與制定日本《近江令》粟田真人703年入唐,好談經史,學習唐制和典籍。歸國,任正三位中納言等官職吉備真備717年赴唐,留唐17年。歸國參考唐制,教授中國傳統史籍,修改律令A.改革成效顯著B.社會轉型加速C.君主權力強化D.推崇中華文化7.根據史料記載,古代美洲瑪雅人發明了以“太陽歷”為主的4種歷法,它便于農業、宗教等各方面的運用。此外,古代美洲印加人的道路網和水利設施等也都體現了很高的建筑水平和藝術水準。這體現了,美洲印第安文化具有A.本土性和創造性B.多樣性和連續性C.本土性和包容性D.多樣性和包容性8.東南亞的許多古代寺廟借鑒了印度的建筑風格,如塔樓、柱廊和圣殿。在柬埔寨的吳哥窟、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等寺廟中,可以看到大量印度教和佛教的雕塑,雕塑描繪了印度神話中的神祇和故事。這表明A.古代印度改變了東南亞的社會結構B.印度教和佛教成為東南亞主流宗教C.印度文化對周邊地區產生重要影響D.印度文化主導東南亞地區文化發展9.飲茶風俗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蘊含了含蓄內斂的東方哲學和嫻靜淡雅的東方美學。16世紀后,俄國上流社會把中國的茶具作為最珍貴的室內擺設,荷蘭許多富裕家庭都設有專門的“茶室”,日本形成了“日本茶道”,在英國形成了“下午茶”。這反映了A.西方與中國古代文化的差異B.商品流動與文化交流國際化C.茶葉成為國際貿易主要商品D.新航路的開辟溝通全球貿易10.1993年關貿總協定談判中,美國要求歐洲國家開放市場,允許美國電影、電視、磁帶、書籍等文化產品自由進入。法國堅決反對把文化產品等同于一般產品,并提出了“文化例外”的主張。據此可知A.美國喪失了文化的霸權地位B.資本主義陣營已完全分裂C.法國此舉意在維護文化安全D.法國對戰后國際秩序不滿11.希臘化帝國中,托勒密王朝上層統治者不干涉埃及社會的發展,相反,他們對埃及已有的富有成效的農業、手工業和稅收體制都非常滿意。行政中心亞歷山大城有著舉世聞名的圖書館和博物館,也有著希臘化世界最重要的港口。這表明托勒密王朝A.希臘化城市商業發展不足B.維護了埃及傳統文明的純粹性C.拓展了亞歷山大統治范圍D.促進希臘文化中心的逐漸東移12.學者羅德里格斯在談到拉丁美洲文化時認為,“自18世紀起,明亮奪目的西方光線在射入美洲棱鏡后形成一種新型文化光譜。這種光譜已不再是印第安人的,也不是西方的,而變成了印第安美洲的文化光譜。”這表明拉美文化A.具有鮮明的混合性特征B.失去了印第安文化底色C.是多種文化的簡單疊加D.源自于西方文化的移植13.1951年,美國在結束對日本占領之時,秘密資助日本當地書籍和雜志刊載有利于美國觀點的文章;滲透日本電臺,制作“免費”的日語廣播,這些節目表面上以生活、娛樂等為主,卻在其中搭配政治新聞和帶有傾向性的評論。這反映出A.西方陣營逐漸出現分化B.雅爾塔體系已受到沖擊C.美國文化侵略的隱蔽性D.日本民眾認同美國文化14.20世紀六七十年代,“解放神學”在拉丁美洲興起,大量神職人員運用馬克思主義解釋《圣經》,將矛頭直指外來資本主義,認為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地位的失衡才是拉美貧窮落后的根源。上述思想A.體現了多元文化的雜糅B.促進了民族意識的深化C.豐富了宗教改革的內涵D.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15.清末,一份民政部(1906年設立,1911年裁撤)出具的報告指出:中國所遺之跡,應亦倍蓰于他邦,乃至今而求數千年之遺跡,反不如泰西之多者,則以調查不勤,保存不力之故也。該報告最能反映,清末A.天朝意識影響新政推行B.古跡保護頗受朝廷重視C.民政部的職能較為廣泛D.轉型困境制約文化保護16.2006年,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決定聯合國家圖書館向國外100家圖書館免費贈送圖書,并在有條件的圖書館設立中國政府贈書專室或專架,定名為“中國之窗”項目。截至2012年底,共與118個國家和地區的552家機構建立了書刊交換關系。該舉措旨在A.推動“一帶一路”戰略發展B.激發全球文化創新活力C.提升中華文化的世界影響力D.保護人類文化的多樣性第II卷(非選擇題,共52分)二、非選擇題(本題有三個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清之際,中西文化交流出現了第一次高潮。一批諸如《幾何原本》《同文算指》《渾蓋通憲圖說》《乾坤體義》《遠西奇器圖說》《火攻挈要》等書籍傳入中國。順治初年,清政府任命德國耶穌會會士湯若望為欽天監負責人。此后清朝一代學者,對于歷算學都有興味,而且喜讀經世致用之學。同時,使中國知識界認識到并非只有中華文化高明,西方科學文化也有不少地方值得中國學習。出于對神學的偏見,一些反映近代科學發展的最新成果,如從伽利略到牛頓的科學體系,以及培根、笛卡爾的思想方法等均未能傳入中國。當時西學的傳播局限于中國社會的上層(官員和知識分子圈子里),入清之后,甚至更囿于宮廷之內。--摘編自林延清《試論明清之際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點與歷史作用》材料二16~18世紀,代表中國精神文化的儒家經典、文學藝術作品被傳教士譯介到西方,產生了重大影響,這一歷史現象被學界稱之為“東學西漸”。當歐洲的工業革命尚未開啟時,在傳統社會的框架內,西方國家很難戰勝中國。傳教士除了譯介大量代表中國文化的文本到西方外,還按照耶穌會制度要求,定期以書信形式向總部匯報傳教情況,這些書信的內容也成為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渠道。當時歐洲強烈需要借助外部因素沖破舊社會藩籬、擺脫教會束縛、批判封建專制并建立開明統治。為達到上述目標,歐洲人將目光轉向海外,最后聚焦于“高于歐洲的中國文明”,期待從中汲取發展的力量,在有關中國的文獻中尋找他們所需的材料,并對此加以闡述、積極推廣傳播,為自己社會的改革創立理論,制造輿論。--摘編自鄭朝紅《16~18世紀“東學西漸”重探:動因與啟示》(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明清之際西學在中國傳播的特點,并對其進行評價。(14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6~18世紀“東學西漸”的原因,并分析其對歐洲產生的影響。(11分)18.(1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方文明源自古希臘文明,古希臘文明最根本的特征即是對個人價值的重視,從蘇格拉底“認識你自己”,到笛卡爾“我思故我在”,再到薩特“他人是地獄”,無不強調人是宇宙中最崇高的造物,“人是萬物的尺度”。--摘編自李金華《中西人文思想異同及當今人文教育發展趨勢探微》材料二中華民族即屬于講究合作精神的農耕文明,這種合作有兩層內涵:一是人與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的相融相生,二是人與人的合作共處。因此,農耕文明的生存和發展絕不以個體人的存在為基礎,而是以親族為基礎的血緣關系擴展到整個社會,即以血緣宗法為核心的共同的生存基礎。在這里,人的生命價值不是個性的解放、個性的彰顯,而是體現在親情和諧、天人合一、等級有序的倫理道德上。--摘編自李金華《中西人文思想異同及當今人文教育發展趨勢探微》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差異,并分析這種差異形成的原因。(15分)19.(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歷史上人口遷徙的部分大事記時間大事記公元前2千紀初起印歐人陸續進入西起歐洲、東到印度的廣大地區公元前2世紀一公元2世紀中國北方匈奴不斷擴張;大月氏人西遷;日耳曼人南遷。3-6世紀匈奴人內遷,并在中原地區建立政權;“五胡”內遷黃河流域;日耳曼人進入羅馬帝國并建立國家,滅亡西羅馬帝國,建立一系列日耳曼人國家7-8世紀中期阿拉伯人開始擴張;建立起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帝國。新航路開辟后歐洲殖民者移民美洲、大洋洲;非洲黑人販賣到美洲。工業革命后近代華工移民美洲、大洋洲,促進美洲和大洋洲的發展;歐洲移民美洲、大洋洲和亞洲。二戰后北非、東南亞、拉美等地大量勞動力流入西歐、北美和大洋洲。20世紀70、80年代以后大量非洲勞動力涌向中東產油國;亞非勞動力移民至日本及亞洲新興工業國家。--摘編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根據材料與所學知識,圍繞“人口遷徙”自擬一個論題,并就所擬論題加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持論有據,條理清晰,表述成文)瀘縣普通高中共同體2025年春期高二期中聯合考試歷史試題答案一.選擇題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16選項CDDDBDACBCDACADC二.非選擇題17.(1)特點:內容多樣:涉及數學、天文歷法、器械制造等多方面知識。如材料中提到《幾何原本》《同文算指】《渾蓋通憲圖說》《乾坤體義》《遠西奇器圖說》《火攻挈要》等不同領域的書籍傳入中國。(3分)官方推動:清政府任命德國耶穌會會士湯若望為欽天監負責人,借助官方力量推動西學部分內容傳播。(1分)受眾有限:傳播局限于中國社會的上層(官員和知識分子圈子里),入清之后,甚至更囿于宮廷之內。(1分)存在局限:出于對神學的偏見,一些近代科學最新成果未能傳入中國。(1分)評價:積極方面:學術影響:促進了中國歷算學等學科發展,一批學者對歷算學產生興趣,推動了相關學術進步。如清朝一代學者對于歷算學有興味。(2分)思想啟發:使中國知識界認識到西方科學文化有值得學習之處,開闊了知識界的視野,沖擊了傳統的文化觀念。(2分)消極方面:傳播范圍狹窄,未深入民間,對中國社會整體變革影響有限;許多近代科學核心成果未能傳入,無法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科技文化發展軌跡,未能推動中國向近代化轉型。2分)(2)原因:①中國文化優勢:16-18世紀中國在傳統社會框架內具有一定優勢,儒家經典等中國精神文化成果具有吸引力。當時在傳統社會的框架內,西方國家很難戰勝中國,其文化也具有一定先進性。(2分)②傳教士推動:傳教士大量譯介中國文化文本到西方,且按要求定期以書信形式匯報傳教情況,成為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渠道。(2分)③歐洲自身需求:歐洲處于社會變革前夕,強烈需要借助外部因素沖破舊社會藩籬、擺脫教會束縛、批判封建專制并建立開明統治,而中國文明成為他們期待汲取發展力量的對象。(2分)影響:①思想領域:為歐洲的啟蒙運動等思想解放運動提供了思想素材,推動了歐洲思想界對封建專制和教會束縛的批判,有助于啟蒙思想的發展。如歐洲人從中國文化文獻中尋找材料,為社會改革創立理論,制造輿論。(3分)②文化領域:豐富了歐洲的文化內容,儒家經典等中國文化的傳入,讓歐洲人接觸到不同的思想體系和文化觀念,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歐洲的文化發展。(2分)18.(1)①價值取向:西方:重視個人價值,強調個性解放與彰顯,突出個體在宇宙中的崇高地位,如“人是萬物的尺度”,將個人的思考和認知作為衡量事物的標準。(1分)中國:注重群體和諧,人的生命價值體現在親情和諧、天人合一、等級有序的倫理道德上,以親族血緣關系為基礎擴展到社會,強調個體對群體的融入與貢獻。(1分)②人與自然關系:西方:材料未重點提及,但從強調個人價值可推測,更傾向于將人與自然區分,突出人的主體地位去認識和改造自然。(2分)中國:講究人與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相融相生,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諧狀態。③社會基礎:西方:以個人為基礎,強調個人的獨立與自主。(1分)中國:以血緣宗法為核心的親族關系作為共同的生存基礎,社會關系基于血緣和宗法。(1分)(2)原因①經濟基礎:西方:古希臘文明多山地、港灣,不利于大規模農業發展,商業和海外貿易發達。商業活動需要個體的冒險和獨立決策,從而培養了對個人價值的重視。(分)中國:屬于農耕文明,農業生產需要人們共同協作,如興修水利等,依賴群體的力量,因此以親族為基礎的合作共處模式成為社會基礎,注重群體利益。(1分)②地理環境:西方:古希臘地區島嶼眾多、海岸線曲折,這種地理環境促使人們向外探索,發展海上貿易和殖民活動,塑造了個人的冒險精神和獨立意識。(1分)中國:中原地區土地相對平坦開闊,適宜大規模農業生產,人們長期在相對固定的區域內生活,形成了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穩定社會結構。(1分)③政治制度:西方:古希臘城邦多實行民主政治,公民直接參與城邦事務,個人的才能和意見得到重視,進一步強化了對個人價值的追求。(1分)中國:長期實行封建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服裝加工機器合同協議書
- 2025年甲肝滅活疫苗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汞及汞化合物項目發展計劃
- 2025年茶幾項目建議書
- 2025年運動場館燈具項目發展計劃
- 2025年有機廢水沼氣系統合作協議書
- 工程后期維護監理補充合同確保長期使用
- 夫妻忠誠協議及違約責任追究書
- 留學行業合伙人合作協議
- 教育科技企業在線題庫授權及市場拓展合同
- 企業員工法律意識培訓課件
- 二人相聲小品搞笑臺詞二人最搞笑的相聲臺詞
- 家具維保服務投標方案
- 交通事故自救、互救基本常識(新版)
- 環保管家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標)
- 樁頂地系梁專項施工方案
- 電氣工程概論-肖登明
- 民間個人借款還清證明范本
- 膠粘劑制造業行業營銷方案
- 【江淮汽車公司財務現狀及其盈利能力問題分析(10000字論文)】
- Sibelius使用教程教材說明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