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葉金絲桃仿野生種植技術規范-公示稿_第1頁
貫葉金絲桃仿野生種植技術規范-公示稿_第2頁
貫葉金絲桃仿野生種植技術規范-公示稿_第3頁
貫葉金絲桃仿野生種植技術規范-公示稿_第4頁
貫葉金絲桃仿野生種植技術規范-公示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1.120.01

CCSC23

團體標準

T/CACMXXXX.XX—XXXX

貫葉金絲桃仿野生種植技術規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imitationwildplantingofGuanyeJinsitao

XXXX-XX-XX發布XXXX-XX-XX實施

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

I

T/CACMXXXX.XX-202X

貫葉金絲桃仿野生種植技術規范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貫葉金絲桃仿野生種植技術的范圍、術語和定義、植物來源、技術來源及應

用歷史、技術核心內容、技術關鍵點、技術評價、核心機理。

本文件適用于貫葉金絲桃主產區甘肅隴南等地貫葉金絲桃仿野生種植,其他貫葉金絲桃產

區可參照執行。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

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3095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GB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

GB15569農業植物調運檢疫規程

GB15618土壤環境質量標準

DB62/T4198-2020貫葉連翹栽培技術規程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仿野生種植imitationwildplanting

在生態條件相對穩定的自然環境中,根據中藥材生長發育習性及其對生態環境的要求,遵

循自然法則和規律,模仿中藥材野生環境和自然生長狀態,再現植物與外界環境良好生態關系

的中藥材生態培育模式。

4貫葉金絲桃植物基原及其生態生物學特征

來源于藤黃科植物貫葉金絲桃HypericumperforatumL.。

貫葉金絲桃為草本植物,根系發達,主根粗壯,有較多毛狀根;莖直立,圓柱形,有較多

分支,高約10~100cm,小枝對生于葉腋,排成2列;葉較密,單葉對生,聚柄或無柄,葉端鈍

形,葉片長橢圓形,長1.2~2.2cm,寬0.4~1.2cm,葉片中間有透明腺點,邊緣或頂端有密集

黑色腺點,脈網稀疏;聚傘花序,1至多花,花較大,呈現黃色,頂生或腋生,花瓣5,呈現黃

色,長圓形,萼片5,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邊緣有黑色腺點,覆瓦狀排列,雄蕊多數,聯合成束,

每束雄蕊達80枚,花絲纖細,分離至基部,花瓣邊緣及花藥上均有黑色腺點,花柱3裂,離生或

部分合生,纖細,柱頭小,花期兩季,5~7月或8月;蒴果長圓形,開裂,具泡狀突起,內含多

粒種子;種子黑褐色,圓桶形,多但細小。

貫葉金絲桃生長適應性較強,耐寒、旱、濕,喜溫暖濕潤環境,多生長于海拔400~2000m

的荒坡、樹林下與河灘草地。貫葉金絲桃種子萌發率低,在野生環境中少見群居生長。在我國

1

T/CACMXXXX.XX-202X

分布較廣,主要分布于四川、陜西、甘肅、新疆、山東、河北、山西、江蘇、江西、河南、湖

北和湖南等地。

5貫葉金絲桃仿野生種植技術

5.1品種選擇

藤黃科植物貫葉金絲桃HypericumperforatumL.。

5.2種植模式確定

貫葉金絲桃種苗移栽后,采用“人種天養”的仿野生種植模式。

5.3育苗

5.3.1選種

除雜后選擇充分成熟的貫葉金絲桃種子。

5.3.2選地

選擇光照充足、土層厚度30cm以上、土壤酸性或微酸性,土壤有機質含量20g/kg以上、速

效氮25mg/kg以上、速效磷8mg/kg以上,且排水良好的地塊。育苗地的空氣、灌溉水和土壤分

別符合GB3095、GB5084和GB15618二級標準。

5.3.3整地

播種前進行翻耕30~40cm,清理石礫、草根和樹根等,施優質農家肥(高溫堆肥)2000kg/

畝,作為基肥結合翻耕一次性施入土壤中。播前旋耕,順坡作畦,畦高10~15cm,畦面寬0.8~

1.0m,畦溝寬20cm。

5.3.4種子處理

將干燥的種子浸泡于50~60℃水中30~40min,除去漂浮在水表面的干癟種子及其它雜

質,流水沖洗2~3次后,置于清水中室溫浸泡10~12h,晾至半干后播種。

5.3.5播種

3~4月,土壤溫度回升至10℃,種子均勻撒播土壤表面,播種量0.8~1.0kg/畝,覆土厚

度2-3cm,耙平后覆蓋無紡布,約10d發芽出土。

5.3.6田間管理

采用噴灌的方式進行灌溉,播種期至發芽期土壤含水量控制在50%~60%。種子發芽出土

后,除去覆蓋的無紡布,土壤含水量控制在60%~70%。育苗期間雜草危害嚴重,需要及時人

工除草,杜絕使用除草劑。種子發芽初期,不建議進行除草。待生長至8~10片葉、幼苗根系

穩定后,及時人工除草。

5.3.7起苗

種苗生長至11月份時開始采收,從畦邊開溝挖苗,將幼苗根完整挖出并帶少量土壤,挖出

的種苗及時覆蓋,以防失水。

2

T/CACMXXXX.XX-202X

5.4栽植

5.4.1選地

選擇海拔高度400~2000m,光照充足,年降水量300~1000mm,土層厚度30cm以上,

土壤中性或微酸性,且排水良好的地塊為好。遠離工礦廠區和城鎮,周圍沒有污染源。

5.4.2整地

種植前進行翻耕30~40cm,清理石礫、草根和樹根等,施優質農家肥(高溫堆肥)2000kg/

畝,作為基肥結合翻耕一次性施入土壤中。

5.4.3栽植時期

以4~5月份幼苗萌動時移栽最佳,秋季地9~10月份上部分枯萎時也可移栽。

5.4.4栽植方法

將幼苗根完整挖出并帶少量土壤,盡快移栽至提前選定的適宜地塊。按株距和行距均為

40~45cm種植,每穴移栽2~3株。

5.5仿野生管理

貫葉金絲桃種苗移栽后,采用“人種天養”的模式,不進行人為干預,包括灌溉、施肥、

病蟲害防治。由于貫葉金絲桃生長期間雜草危害嚴重,視雜草危害情況及時人工除草。

5.6采收

5.6.1采收期

貫葉金絲桃地上部分以花蕾期旺盛時采收為好。通常在海拔400~1400m區域,每年有2

次花期,6~7月為第1次花期,9~10月為第2次花期,可采收2次;在海拔1500~2000m區

域,每年8~9月有1次花期,采收1次。

5.6.2采收

割取貫葉金絲桃地上部分,采收過程中注意眼部防護和佩戴手套,盡量避免眼部和皮膚與

植株接觸。

5.7包裝、貯存和運輸

5.7.1包裝

除去采收時混入的植物殘體、雜草等雜質,及時剔除藥材中腐爛變質的部分,然后用麻繩、

線繩或尼龍繩將貫葉金絲桃地上部分扎成小捆,以20~30株1捆為宜。包裝掛標簽,標識內容

應有藥材名、基原、產地、批號、規格、重量、采收日期、企業名稱等。

5.7.2貯存

將扎捆后的地上部分立刻運回,置于避光、通風處陰干,然后通風干燥處貯存。

5.7.3運輸

選用清潔、通風良好的汽車、火車、拖拉機等運輸交通工具運輸。

3

T/CACMXXXX.XX-202X

附錄A

(規范性)

貫葉金絲桃仿野生種植技術關鍵點

A.1育苗

選擇完全成熟的貫葉金絲桃種子;選擇光照充足、土層深厚、土壤酸性或微酸性,富含有

機質、營養豐富且排水良好的地塊;第三,播種前進行翻耕,施優質農家肥,順坡作畦;將種

子浸泡于50~60℃水中30~40min,流水沖洗2~3次后,置于清水中室溫浸泡10~12h,晾

至半干后播種;春季土壤溫度回升至10℃,種子撒播土壤表面,播種量0.8~1.0kg/畝,覆土

耙平,然后覆蓋無紡布;最后,播種期至發芽期土壤含水量控制在50%~60%,種子發芽出土

后土壤含水量控制在60%~70%。具體育苗情況見圖A.1。

圖A.1貫葉金絲桃種子育苗

A.2仿野生種植

采用“人種天養”的模式,不進行灌溉、施肥、病蟲害防治等人為干預。具體仿野生種植

情況見圖A.2。

圖A.2貫葉金絲桃仿野生種植

A.3初加工

將采收的地上部分置于避光、通風處陰干,然后通風干燥處貯藏。

4

T/CACMXXXX.XX-202X

附錄B

(資料性)

貫葉金絲桃仿野生種植技術效益評價

B.1經濟效益

貫葉金絲桃每畝栽植約10000株,利用種苗移栽第2年后開花,可采收地上部分入藥。在

海拔400~1400m區域,每年可采收2次,平均干重產量500kg/畝,按照價格20元/kg,經濟

收益1.0萬元/畝;在海拔1500~2000m區域,每年可采收1次,平均干重產量350kg/畝,按

照價格20元/kg,經濟收益0.7萬元/畝。

B.2生態效益

在荒坡、林下、河灘草地種植,不僅可改善生態環境、增強保水固坡能力,而且還能呈現

良好景觀效果。

5

T/CACMXXXX.XX-202X

附錄C

(資料性)

貫葉金絲桃仿野生種植技術核心機理

C.1生態學原理

貫葉金絲桃生長適應性較強,耐寒、旱、濕,喜溫暖濕潤環境,根系發達,保水固坡能力

強,不與林地爭地,不與農田爭地,不與草蟲為敵,能充分利用林緣荒地,大幅度提高植被覆

蓋率。

C.2經濟學原理

荒坡、樹林下與河灘草地帶,很少種植糧食作物,經濟收益低。根據貫葉金絲桃自身生物

學特性,如生長適應性較強,耐寒、旱、濕,喜溫暖濕潤環境等,利用山區的自然環境條件,

建立貫葉金絲桃生態種植體系,定期開展技術指導、培訓,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和技術工人,培

植具有地方特色中藥材資源型產業,打造山區貫葉金絲桃產業帶,一方面提高土地利用率,另

一方面提升了貫葉金絲桃藥材品質,增加農民收入。

6

T/CACMXXXX.XX-202X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S].一部.2020:242.

[2]郭蘭萍,王鐵霖,楊婉珍,等.生態農業——中藥農業的必由之路[J].中國中藥雜志,2017,

42(2):231-238.

[3]郭蘭萍,周良云,康傳志,等.藥用植物適應環境脅迫的策略及道地藥材“擬境栽培”[J].中

國中藥雜志,2020,45(9):1969-1974.

[4]王升,蔣待泉,康傳志,等.藥用植物次生代謝在中藥材生態種植中的作用及利用[J].中國

中藥雜志,2020,45(9):2002-2008.

[5]康傳志,王升,黃璐琦,等.中藥材生態種植模式及技術的評估[J].中國現代中藥,2018,

20(10):1189-1194.

[6]康霞,葛莉,栗孟飛,等.貫葉連翹引種馴化過程中生理生化特性、活性物質含量及抗氧化

能力的變化[J].草業學報,2016,25(4):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