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Z/TXXXXX—XXXX
固體礦產資源量估算規程第2部分:幾何法
1范圍
本部分規定了幾何法估算固體礦產資源量的基本要求,各種方法的基本原理、適用條件、塊段和資
源量類型劃分、礦體圈定、圖件及表格制作等。
本規程適用于固體礦產地質勘查和開發各階段的資源量估算工作。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本標準引用的條款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
適用于本文件。
GB/T13908固體礦產地質勘查規范總則
GB/T17766固體礦產資源儲量分類
GB/T25283礦產資源綜合勘查評價規范
GB/T33444固體礦產勘查工作規范
DZ/T0033固體礦產勘查/礦山閉坑地質報告編寫規范
DZ/T0078固體礦產勘查原始地質編錄規程
DZ/T0079固體礦產勘查地質資料綜合整理綜合研究技術要求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礦截OreCutting
在每一個探礦工程中,以樣品測試結果為依據,以礦床工業指標為準繩,認知的一截或幾截、通過
探礦工程間對比連接、圈定礦體的樣段。
3.2
塊段BlockSegment
是幾何法估算資源量的基本單元。按照不同估算方法的要求,按一定原則把礦體分割成的若干個具
有不同幾何形狀的塊體即塊段。
4基本要求
1
DZ/TXXXXX—XXXX
4.1資源量估算應依據確定的工業指標進行。普查階段可以采用參考性工業指標,詳查、勘探及生產
勘探階段應采用論證制定的工業指標。通過試驗或礦山生產實踐的選礦結果證實其在技術可行,經濟合
理,環保允許,且不宜分采分選的礦體可采用綜合當量指標。
4.2資源量估算應在圈定的礦體內進行。圈定礦體要遵循控礦地質規律,嚴格遵守礦床工業指標。幾
何法采用以單工程衡量的雙指標體系,又稱為工程指標體系;即以單工程為基本單元,以礦石質量指標
和開采技術條件指標來圈定礦體。
4.3資源量估算幾何法包括地質塊段法、斷面法、多邊形法、三角形法、算術平均法、開采塊段法、
等值線法等。應根據礦體形態產狀和見礦工程分布情況優選適合的方法。
4.4幾何法估算資源量的基本流程如下:
4.4.1確定資源量估算的工業指標。
4.4.2遵循控礦地質規律圈定礦體。
4.4.3選擇資源量估算方法。
4.4.4編制資源量估算圖表。
4.4.5劃分塊段。
4.4.6分塊段確定資源量估算參數,估算資源量。
4.4.7按照主礦產、共生礦產、伴生礦產分資源量類型、礦體、工業類型匯總資源量估算結果。
4.5單工程礦體的圈定
4.5.1除薄脈狀品位變化大的礦體最低工業品位可以以塊段衡量外,一般礦體工業指標都應落實到單
工程,以礦截衡量。
4.5.2單工程礦體圈定一般根據樣品有益組分含量,凡大于等于邊界品位的樣品都可能圈入礦體,但
應同時滿足以下條件:連續樣品長度加權平均品位應大于最低工業品位,其代表的真厚度應大于最小可
采厚度。若加權平均品位小于最低工業品位,應剔除邊部樣品,或剔除夾石相鄰樣品。
4.5.3從連續樣品中間剔除夾石時,剔除樣段代表的真厚度應大于夾石剔除厚度,否則不能剔除。不
論單樣品位是否低于邊界品位,都得并入礦體參加平均品位計算。
4.5.4當大于最低工業品位的礦截代表的真厚度小于最小可采厚度時,其最低工業米·百分值(米·克
/噸值)需符合工業指標要求。
4.5.5在保證加權平均品位大于最低工業品位的前提下,當礦體邊部低于最低工業品位高于邊界品位
的樣品較多時,應結合礦體地質特征截取適量樣品。
4.5.6當單樣品位大于礦體平均品位6~8倍時,為特高品位,應進行處理。以礦體、塊段、或礦截的
平均品位替代后計算平均品位。
4.5.7當礦體質量取決于有害組分含量(邊界含量、平均允許最高含量)或其他質量指標時,按有害
組分含量或其他質量指標圈定礦體。其處理原則同4.5.1~4.5.6。
4.6體積質量(體重)的確定
4.6.1體積質量為資源量估算重要參數,每個礦體應有足夠代表性樣品測定數據。
4.6.2一般采用小體積質量平均值。當礦石疏松多孔或節理裂隙發育時,應采用3個以上的大體積質
量平均值。
4.6.3當體積質量與礦石品位有顯著相關關系時,應采用線性回歸方法,依函數曲線按塊段平均品位
選取體重值。
2
DZ/TXXXXX—XXXX
4.6.4當體積質量變化不大、與礦石品位沒有顯著相關關系時,可以礦體、礦體組、或礦區為單元,
用算術平均法計算體積質量平均值,用于本單元各塊段。參與計算的體積質量平均品位應與計算單元平
均品位基本一致。
4.7體積計算:有條件的情況下,提倡用三維模型法計算體積,詳見資料性附錄G。
5地質塊段法
5.1基本原理
5.1.1該方法是將礦體投影到一個平面上,按一定的原則把礦體分割成相互銜接的塊段,然后分別計
算各塊段的資源量;各塊段資源量的總和,即為礦體的資源量。
5.1.2根據投影方式劃分為垂直縱投影地質塊段法、水平投影地質塊段法和傾斜投影地質塊段法。
5.2適用條件
5.2.1地質塊段法適用于二維延展的礦體,允許勘查工程與勘查線有一定偏離。不適用三維延展的礦
體、特別是勘查工程穿礦方式不一致的情況。
5.2.2垂直縱投影地質塊段法適用于傾角較陡的礦體。
5.2.3水平投影地質塊段法適用于傾角較緩的礦體。
5.3估算圖件
5.3.1采用垂直縱投影地質塊段法應編制礦體垂直縱投影圖。投影面方位垂直于勘查線,與礦體的總
體走向一致。除標高線、勘查線、資源量估算邊界外,其核心要素是見礦工程穿過礦體中心點位的投影,
以及相應未見礦工程的投影。見礦工程應標注真厚度或垂直投影面的水平厚度、平均品位等數據。在此
基礎上確定資源量類型,劃分塊段。估算后應標注各塊段資源量估算參數及估算結果。
5.3.2采用水平投影地質塊段法應編制礦體水平投影圖。除坐標線、勘查線、資源量估算邊界以外,
其核心要素是見礦工程穿過礦體中心點位的水平投影,以及相應未見礦工程的投影。見礦工程應標注真
厚度或鉛直厚度、平均品位等數據。在此基礎上確定資源量類型,劃分塊段。估算后應標注各塊段資源
量估算參數及估算結果。
5.4資源量類型與礦體外推
5.4.1依據勘查類型、工程間距、控制研究程度,按照單礦種規范確定資源量類型。探明類、控制類
資源量依照見礦工程內圈,不外推。推斷類資源量外推,不內圈。礦種有特殊規定的從其規定。
5.4.2相鄰的兩個工程一個見礦,另一個不見礦時,采用有限外推法,自見礦工程外推工程間距的一
半尖滅。若工程間距大于本礦區的規定,則按本礦區規定工程間距的1/2尖推。為計算方便,在投影圖
上采用工程間距的1/4平推。
5.4.3見礦工程外沒有工程控制,或者工程間距超過控制類工程間距2倍以上時,采用無限外推法,
一般沿礦體傾斜方向尖推控制類工程間距的一倍,為計算方便,在投影圖上采用工程間距的1/2平推。
有地質規律(包括物化探成果)可循時,可以依據地質規律外推。無論采取何種外推方法,外推的部分
厚度品位都不得高于見礦工程實際厚度品位。
5.4.4除薄脈型礦體以外,以米·百分值(或米·克/噸值)圈定的礦截不外推。
5.5塊段劃分
3
DZ/TXXXXX—XXXX
5.5.1地質塊段法塊段的劃分服從資源量估算結果分類匯總的需要。主要的劃分要素有礦體連續性、
資源量類型、礦石工業類型(需要分采分選的)、產狀畸變(切礦斷層兩盤或褶皺兩翼)和其他需要分
別匯總的界限,如礦界、開采境界、不同開發利用狀況界限等。凡上述要素相同的應劃分為相同塊段,
不同的應分別劃為不同塊段。
5.5.2允許但不提倡使用以相鄰四個工程劃分塊段。使用此種方法時,一個見礦質量點不宜被過多塊
段使用;個別的低于最低工業品位的質量點可作為見礦工程劃入塊段;推斷類資源量不限定于工程內圈。
5.6估算參數
地質塊段法資源量估算參數見資料性附錄A。
6斷面法
6.1基本原理
6.1.1借助地質斷面圖進行資源量估算的方法,在斷面之間或斷面兩側進一步劃分塊段,然后分別計
算各塊段的資源量;各塊段資源量的總和,即為礦體或礦床的資源量。
6.1.2斷面法一般分為水平斷面法和垂直斷面法。垂直斷面法又稱為勘探線剖面法,或剖面法。垂直
斷面法又分為平行斷面法和不平行斷面法。在勘查線兩側各1/2間距作為控制范圍進一步劃分塊段的稱
為“線資源儲量法”。
6.2適用條件
6.2.1斷面法適用于以勘探線法或水平勘查法進行勘查,探礦工程主要分布在勘查剖面上或水平斷面
上,偏移不大的各類礦床。特別是礦體為一維延展(如筒狀、柱狀)或三維延展,礦體厚大、形態復雜、
穿礦工程交錯等不適合使用地質塊段法的礦床。
6.2.2垂直斷面法:適用于以勘探線法勘查的礦床。
6.2.3水平斷面法:適用于以穿脈、沿脈等水平坑道及坑內水平鉆孔等探礦工程進行水平勘查的礦床。
6.3估算圖件
6.3.1采用垂直斷面法的在勘查線地質剖面圖的基礎上編制垂直斷面資源量估算圖,突出表示剖面兩
側資源量類型及塊段劃分內容。
6.3.2采用水平斷面法的在水平斷面地質圖的基礎上編制水平斷面資源量估算圖,突出表示斷面上下
資源量類型及塊段劃分內容。
6.3.3為反映塊段相對位置及資源量估算結果,一般要求編制主礦體垂直縱投影資源量分布示意圖,
具體制作內容見DZ/T0079-2015規范要求。
6.4礦體圈定
6.4.1在斷面圖上圈定礦體要遵循控礦地質因素和礦體地質規律,與地質要素相協調。工程之間的礦
體一般應以直線連接,當有充分依據時也可用自然曲線連接。
6.4.2礦體外推邊界的圈定方法分為:
a)地質推斷法。根據巖相、構造、圍巖變化特點與礦化的關系,推定礦體邊界;
b)形態推斷法。以礦體形態變化規律(趨勢)為基礎進行外推圈定;
c)幾何推斷法。當不能用地質推斷法或形態推斷法時,可用幾何法推斷外部邊界;
d)異常推斷法。根據已知礦體及其地球物理或地球化學異常特點,用類比法推斷未知礦體的邊界。
4
DZ/TXXXXX—XXXX
6.4.3推斷的礦體厚度不得大于工程實際控制的厚度。
6.5資源量類型與塊段劃分
6.5.1資源量類型首先在斷面圖上,按照控制研究程度判斷地質可靠程度類別。在總體地質規律把握
的前提下,允許適當放寬工程間距(網度)限制。
6.5.2相鄰斷面間,同一礦體對應部位資源量類型相同,劃為該類型的一個塊段。
6.5.3相鄰斷面間,同一礦體對應部位資源量類型不同,劃為低類型的一個塊段。
6.5.4相鄰斷面無同一礦體或邊緣斷面外推,依地質形態楔形外推、或錐形外推斷面間距的1/2,劃
分為推斷類塊段。
6.5.5相鄰斷面之間,同一礦體、同礦石類型品級(需要分采分選時)、同資源量類型的劃分為一個
塊段。不得再按見礦工程細分塊段。
6.6估算參數
斷面法資源量估算參數見資料性附錄B。
7多邊形法
7.1基本原理
又稱最近地區法。在資源量估算水平投影圖或垂直縱投影圖上,以相鄰見礦工程的垂直平分線相連,
將礦體劃分為一系列以見礦工程為中心的多邊形最近地區,在三維空間上則為一系列多棱柱塊段。以見
礦工程參數計算該塊段的資源量,然后分類匯總。
7.2適用條件
多邊形法適用于二維延展的礦體,見礦工程排列不一定規則,但需要有相當的密集度。不適用三維
延展的礦體、特別是勘查工程穿礦方式不一致的情況。該方法適用條件與地質塊段法基本相同,能夠避
免塊段劃分的人為因素。
7.3估算圖件與塊段劃分
7.3.1分礦體制作資源量估算投影圖。當礦體產狀較緩時,選擇水平投影;當礦體產狀較陡,選擇垂
直投影。將見礦工程礦截中點坐標投影到圖上,標注其厚度、品位等參數。
7.3.2在投影圖上作相鄰工程點連線的垂直平分線,再連接垂直平分線的交點或礦體邊界線,劃分成
若干多邊形塊段。
7.3.3礦體邊界線依據礦體地質特征從地質斷面圖中投影過來。當地質斷面圖未確定礦體邊界時,以
見礦工程投影點為中心與已知部分對稱外推。
7.4資源量類型劃分
7.4.1采用多邊形面積與各類別工程網度計算出的面積類比確定塊段資源量類型。
7.4.2控制類資源量可以突破工程內圈限制。
7.5估算參數
多邊形法資源量估算參數見資料性附錄C。
5
DZ/TXXXXX—XXXX
8三角形法
8.1基本原理
在資源量估算水平投影圖或垂直縱投影圖上,以直線連接相鄰的三個勘查工程,把礦體分為一系列
緊密連接的三角形塊段;再依據三角形塊段頂點的勘查工程資料,分別估算各塊段的資源量,然后分類
匯總。
8.2適用條件
三角形法適用于二維延展的礦體,見礦工程分布均勻,礦體結構簡單、厚度及品位變化不大等情況。
8.3估算圖件與塊段劃分
8.3.1分礦體制作資源量估算投影圖。當礦體產狀較緩時,選擇水平投影;當礦體產狀較陡,選擇垂
直投影。將見礦工程礦截中點坐標投影到圖上,標注其厚度、品位等參數。
8.3.2當一個礦體需要按礦石類型品級分別估算資源量時,需要分類型品級分別制作資源量估算投影
圖。
8.3.3在投影圖上以直線連接相鄰的三個勘查工程,構成一系列緊密連接的三角形塊段。
8.3.4應避免三角形連接的隨意性,原則上按最近距離原則和等邊三角形原則連接。三角形各內角一
般不小于40度。
8.3.5三角形塊段以外板狀外推至礦體邊界,其厚度用所有邊沿工程礦截厚度的算術平均值,平均品
位用所有邊沿工程礦截平均品位以厚度加權平均計算。
8.4資源量類型劃分
8.4.1采用三角形面積與各類別工程網度計算出的面積折半類比,確定塊段資源量類型。
8.4.2外推部分作為推斷類資源量塊段。
8.5估算參數
三角形法資源量估算參數見資料性附錄D。
9算術平均法
9.1基本原理
是把礦體的復雜形態當作一個理想的等厚板狀體,進行粗略估算資源量的方法。
9.2適用條件
用于勘查程度低的項目對推斷類資源量的估算。
9.3估算參數
9.3.1按工業指標圈定礦體和確定資源量估算范圍。
9.3.2以礦體為單元列表估算資源量,可不制作資源量估算圖件。
9.3.3除礦體面積外,平均厚度、平均體積質量、平均品位等參數都用所有勘查數據算術平均求得。
參數相乘得出礦體資源量。
6
DZ/TXXXXX—XXXX
10開采塊段法
10.1基本原理
開采塊段法以開采塊段為單元分別計算資源量;各塊段資源量的總和,即為礦體的資源量。
10.2適用條件
開采塊段法適用于地下開采以坑道工程控制礦體的生產勘探階段。
10.3估算圖件
10.3.1對于二維延展的礦體,礦體傾角平緩的制作水平投影圖,礦體傾角陡的制作垂直投影圖。其要
素與地質塊段法相同,并突出表示采礦坑道及采樣質量點、開采塊段及其編號。
10.3.2對于三維延展或一維延展的厚大礦體,要分層編制資源量估算圖件,精確表示坑道位置、取樣
質量點、開采塊段及其編號、估算參數、估算結果(資源量類型、礦石量、金屬量、平均品位)。
10.3.3在采礦坑道未實施的礦體深部、邊部應與地質塊段法、斷面法等資源量估算圖件無縫對接。
10.4塊段劃分與資源量類型提升
10.4.1塊段邊界一般應以坑道工程中線連線和斷層等構造界線劃分,原則上用坑道工程切割成的最小
礦塊作為一個塊段。
10.4.2塊段內出現無礦區域時需要扣除。
10.4.3礦體被斷層錯斷時,造成礦體的重疊或缺失,需如實標示。
10.4.4按開采塊段計算的資源量地質可靠程度提高,應進行資源量類型提升。
10.5估算參數
10.5.1開采塊段法資源量估算的參數及估算公式有:礦體長度、寬度(或高度),二者乘積為面積,
面積乘以平均厚度為體積,體積乘以體積質量為礦石量,礦石量乘以平均品位為金屬量。
10.5.2實際應用分為三種情況:
a)探礦工程以穿脈為主,結合坑內鉆,揭穿礦體,形成多個獨立厚度品位數據;
b)探礦工程以沿脈、天井為主,揭穿礦體,在開采塊段四周,取得密集的厚度品位質量點數據;
c)礦體厚大,開采塊段處于礦體內部沒有揭穿礦體厚度,只有若干品位數據;只能以開采塊段體
積計算。
10.5.3上述三種情況平均厚度平均品位的計算方法有所不同。長度、寬度(或高度)與厚度參數的運
用要注意相互協調,求取體積時,真面積用真厚度相乘,投影面積用視厚度相乘,不可差配。
10.5.4開采塊段法資源量估算參數見資料性附錄E。
11等值線法
11.1基本原理
等值線法是利用礦體(層)某一指標(如厚度)的等值線估算資源量的一種方法,把形狀復雜的礦體
(層)變為一個體積相同、底面平坦而頂面高低起伏的幾何體,然后用一定的公式分別計算各等值線之
間塊段的體積和資源量。
11.2適用條件
7
DZ/TXXXXX—XXXX
適用于以等值線反映礦體分布或結構特征的礦床。
11.3塊段劃分和資源量匯總
11.3.1把礦體分成一系列等厚的塊段,分別計算每個塊段的資源量。
11.3.2累加每一塊段的資源量即為整個礦體的資源量。可以用整個幾何形體體積,乘以平均體積質量,
即為總礦石資源量。(計算過程詳見資料性附錄F)
11.3.3用礦物品位(含量)參數時,總礦石資源量與品位(含量)的乘積即為礦物的資源量。
8
DZ/TXXXXX—XXXX
AA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地質塊段法估算參數
A.1單工程礦體的厚度
A.1.1參數計算法:單工程礦體厚度(M)為單個樣品厚度之和。
a)單樣品真厚度(m)計算公式:
mlsinsincoscoscos...............(1)
圖A.1單工程單樣品厚度示意圖
式中和圖A1中:
m--樣品真厚度,單位為米(m);
l--樣品長度,單位為米(m);
α--鉆孔天頂角或樣槽坡度角的余角,單位為度(°);
β--礦體傾角,單位為度(°);
γ--鉆孔穿過礦體處鉆進方位或樣槽方位與礦體傾向夾角,單位為度(°);
當工程傾斜方向與礦體傾斜方向相反時用“+”號,相同時用“-”號;β、α、γ均為正
的銳角。
b)單樣水平厚度:
mhm/sin..................................(2)
9
DZ/TXXXXX—XXXX
c)單樣垂直厚度:
mvm/cos..................................(3)
A.1.2多樣品厚度計算:
a)單樣品累計:根據樣品真厚度(m)與礦體傾角(β)計算出樣品的水平厚度(mh)與垂直厚
度(mv),單工程礦段的水平厚度(Mh)為單樣水平厚度之和,垂直厚度(Mv)為單樣垂直厚
度之和。如圖A.2。
圖A.2單工程多樣品厚度示意圖
b)平行面厚度計算法:根據前述厚度的計算原理,不論怎樣的探礦工程,其穿過礦體的樣品的角
度是不同的(如圖A.2),需要對每個樣品進行厚度計算,其過程比較復雜。實際上,但對于
層狀、似層狀礦體(層)的兩個端點按照礦體(層)產狀形成兩個平行面,無論工程穿過礦體
(或樣品)方向如何,其礦層法線方向的厚度不變(或以平行面間距代替相互平行的頂底板之
間的厚度),即可通過入礦點和出礦點之間的距離以及礦層的產狀,利用三維軟件直接計算出
兩個面之間的真厚度的方法。
A.1.3分礦種(類)的厚度計算地質勘查規范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A.2單工程平均品位(C)
礦層單工程平均品位以該礦層各樣品代表厚度或長度為權的加權平均值。
clclcl
C1122nn...........................(4)
l1l2ln
式中:
C--平均品位;
C1、C2……Cn--各個樣品的品位;
10
DZ/TXXXXX—XXXX
l1、l2……ln--各個樣品的厚度或長度。
A.3塊段的平均品位(Cb)
A.3.1一般采用塊段內單工程平均品位與厚度加權平均,即:
c1m1c2m2cnmn
Cb.........................(5)
m1m2mn
式中:
Cb--塊段平均品位;
C1、C2……Cn--單工程平均品位;
m1、m2……mn--單工程的厚度。
A.3.2若塊段內勘查工程上部由坑道工程組成,下部由鉆孔組成,計算塊段平均品位時,則塊段內上、
下兩部分應按工程影響權數對等的原則處理后再加權平均。
A.3.3若同一采樣位置,坑道與鉆孔的采樣測試結果不一致時,品位按厚度或長度加權、厚度按算術
平均后合成一個工程,再參與塊段平均品位的計算。
A.4塊段的平均厚度(mb)
A.4.1塊段的平均厚度一般可采用算術平均法計算:
mmm
m12n............................(6)
bn
式中:
mb--塊段的平均厚度;
m1、m2……mn--塊段內單工程的厚度;
n--工程個數。
A.4.2在有穿脈、沿脈與鉆孔聯合圈出的塊段,應考慮工程影響的權重。首先將穿脈或沿脈坑道工程
分別加權平均,使塊段內穿脈或沿脈工程與鉆孔權重相近后,方可按算術平均法計算平均厚度。
A.5塊段的面積和體積
A.5.1塊段的投影面積(Sp),可直接通過軟件測量獲得;用投影面積與礦體傾角(β)可以得到塊段
的真面積(Sr)。
當SpSp為垂直縱投影面積(Svp)時:
SrSvp/sin....................................................................................(7)
當Sp為水平投影面積(Shp)時:
SrShp/cos...................................................................................(8)
11
DZ/TXXXXX—XXXX
A.5.2塊段的體積(V)一般采用如下方式計算:
a)一般用塊段真面積(Sr)乘以塊段真厚度(mb)求得:
VSrmb................................(9)
b)也可用塊段的投影面積(Sp)乘以垂直厚度(Mv)或水平厚度(Mh)求得:
水平投影時塊段體積:
VMVShp..................................(10)
垂直縱投影時塊段體積:
VMhSvp..................................(11)
c)可采用三維模型方法求出相應塊段的體積(詳見附錄G)。
A.6塊段礦石量與金屬量
A.6.1塊段礦石量等于塊段體積乘以塊段體積質量。
A.6.2塊段金屬量等于塊段礦石量乘以塊段平均品位。
A.6.3有的礦種不要求估算金屬量,有的要求估算礦物量、化合物量從其規定。
12
DZ/TXXXXX—XXXX
BB
附錄B
(資料性附錄)
斷面法估算參數
B.1平均品位
B.1.1礦體斷面平均品位(Cs)。
一般用各工程礦體的平均品位與其穿礦長度加權求得,計算公式如下:
n
cm
i1ii
Csi1,2,n........................................................(12)
nm
i1i
式中:
Cs--礦體斷面平均品位;
C--單工程平均品位;
m--單工程礦體穿礦長度。
B.1.2分枝礦體平均品位
當礦體分枝時,礦體斷面平均品位一般用同一礦體中各分枝礦體的工程平均品位與各分枝礦體的斷
面面積加權求得。計算公式為:
CS
C..................................................................................(13)
sS
式中:
Cs--礦體斷面平均品位;
C--各分枝礦體的工程平均品位;
S--各分枝礦體的斷面面積。
B.1.3塊段平均品位(Cb)
用組成塊段相鄰斷面的平均品位和斷面面積加權求得。計算公式為:
CS
C..................................................................................(14)
bS
式中:
Cb--塊段平均品位;
C--組成塊段的斷面平均品位;
S--組成塊段的斷面面積。
B.2斷面面積(S)
通過相關軟件可直接獲得礦體或塊段在斷面上的面積。
13
DZ/TXXXXX—XXXX
B.3塊段長度(L)
塊段長度分兩種情況。由平行斷面控制的塊段,長度為兩斷面間的距離;由不平行斷面控制的塊段,
長度為兩斷面間的平均距離。
B.4平行斷面塊段體積(V)
由于相鄰斷面礦體形態的差異,分別選用不同的體積計算公式:
B.4.1當相鄰兩斷面的礦體形狀雖相似,其相對面積差大于4O%時,用截錐體公式(圖B.1):
1
VLS1S2S1S2.........................................................(15)
3
圖B.1截錐形和梯形示意圖
B.4.2當相鄰兩斷面的礦體形狀相似,其相對面積差小于或等于40%,用梯形體公式(圖B.1),也可
用截錐公式。
1
VLSS........................................................(16)
212
B.4.3當礦體作錐形尖滅時,塊段體積可用錐形公式計算(圖B.2),也可用截錐公式:
1
VLS...............................................................(17)
31
B.4.4當礦體為楔形尖滅時,塊段體積可用楔形公式計算(圖B.2):
1
VLS...............................................................(18)
21
14
DZ/TXXXXX—XXXX
圖B.2錐形和楔形示意圖
(15)、(16)、(17)和(18)式中:
V--塊段的礦體體積,單位為立方米(m3);
L--兩斷面之間的距離,單位為米(m);楔形公式、錐形公式中,L為外推距離。
2
S1、S2--塊段上礦體在相鄰兩剖面上對應面積,單位為平方米(m)。
B.5不平行斷面塊段體積
不平行斷面法體積計算(圖B.3):一般采用輔助中線法,用輔助中線將塊段的水平投影平均分為
''
兩部分,用每一部分投影面積(S1、S2)除以鄰近礦體斷面的投影寬度(l1、l2)即得到分塊段平均長
度,用分塊段的平均長度乘以分塊斷的斷面面積得到分塊段的體積,二者之和即得塊段體積。
圖B.3不平行斷面法示意圖
該塊段體積公式為:
''
SSS2S
V112................................(19)
l1l2
式中:
V--塊段體積,單位為立方米(m3);
2
S1、S2--斷面面積,單位為平方米(m);
15
DZ/TXXXXX—XXXX
''2
S1、S2--兩個輔助塊段的水平投影面積,單位為平方米(m);
l1、l2--兩個斷面上礦體的投影寬度,單位為米(m)。
B.6當相鄰斷面塊段形態對應不好時,應采用合并塊段依次扣除法計算體積與平均品位。先計算同一
礦體包括所有塊段的體積與平均品位,再依次扣除較小范圍的塊段,以提高相鄰剖面間面積擬合程度。
16
DZ/TXXXXX—XXXX
CC
附錄C
(資料性附錄)
多邊形法估算參數
C.1多邊形法
多邊形法示意圖:(圖C.1)多邊定義、(圖C.2)多邊形品位及其厚度多棱柱。
圖C.1多邊形示意圖圖C.2多邊形品位及其厚度多棱柱示意圖
C.2多邊形法估算參數
C.2.1棱柱的厚度為單工程的鉛直厚度或水平投影厚度,即是塊段厚度。
C.2.2單工程的平均品位即為塊段品位。
C.2.3面積:多邊形在投影面的面積即為棱柱體底面積;體積為底面積與棱柱體厚度的乘積。
C.2.4體積質量:單工程中獲得的體積質量值即為該棱柱體的體積質量值,或采用礦體的平均體積質
量值。
17
DZ/TXXXXX—XXXX
DD
附錄D
(資料性附錄)
三角形法估算參數
D.1三角形法示意圖(圖D.1)
圖D.1三角形法示意圖
D.2三角形法估算參數
D.2.1塊段平均厚度:任意三個工程組成一個三角形塊段,其塊段的平均厚度為三個單工程礦體(層)
的厚度算術平均值。
計算公式:
mmm
m123................................(20)
b3
式中:
mb--塊段的平均厚度;
m1、m2、m3--塊段內單工程的厚度。
D.2.2塊段平均品位:一般采用塊段內單工程平均品位與厚度加權平均,即:
c1m1c2m2c3m3
Cb.............................(21)
m1m2m3
式中:
Cb--塊段平均品位;
C1、C2、C3--單工程平均品位;
m1、m2、m3--單工程的厚度。
18
DZ/TXXXXX—XXXX
D.2.3塊段面積和體積:每個三角形在投影面的面積即為塊段面積;體積為塊段投影面積與塊段平均
厚度的乘積。
D.2.4體積質量:一般采用礦體的平均體積質量值。
19
DZ/TXXXXX—XXXX
EE
附錄E
(資料性附錄)
開采塊段法估算參數
E.1開采塊段法示意圖(圖E.1)
圖E.1(a)、(b)-垂直縱投影示意圖;(c)、(d)-立體示意圖
1-礦體礦塊投影;2-礦體斷面及取樣位置;3-塊段線
E.2開采塊段法估算參數
E.2.1塊段平均厚度與平均品位
a)當開采塊段四周由沿脈和天井控制,四周采樣點密集均勻,認知的礦截密度相當時(如圖E1
所示),塊段平均厚度由各礦截厚度用算術平均法求得;塊段平均品位由各礦截品位以長度加
權求得,即:
c1m1c2m2cnmn
Cb...........................................(22)
m1m2mn
式中:
Cb--塊段平均品位;
C1、C2……Cn--各礦截品位;
m1、m2……mn--各礦截長度。
b)當開采塊段四周有的由沿脈和天井控制、采樣點密集,有的由鉆孔或穿脈控制、采樣點稀疏,
因此各邊認知的礦截密度不同時,先計算各邊的平均厚度和平均品位,然后由各邊的平均厚度、
平均品位以各邊的長度加權平均求得,即:
20
DZ/TXXXXX—XXXX
d1m1d2m2dnmn
mb...........................................(23)
d1d2dn
式中:
mb--塊段的平均厚度;
d1、d2……dn--塊段內各邊的長度;
m1、m2……mn--塊段內各邊的平均厚度。
c)對于三維延展或一維延展的厚大礦體、分層編制資源量估算圖件的,塊段的厚度就是分層厚度,
塊段的平均品位由塊段中各樣品品位以長度加權平均求得。當樣品分布密度不一致又與品位變
化存在相關關系時,先在塊段內分區各自計算平均品位,再以各分區平均品位以分區面積加權
求得塊段平均品位。
E.2.2塊段的面積和體積
a)塊段的面積(Sr),可直接通過軟件獲取塊段的投影面積(Sp),用投影面積與礦體傾角(β)
可以得到塊段的真面積(Sr)。
當Sp為水平投影面積Svp時:
SrSvp/sin................................(24)
當Sp為水平投影面積Shp時:
SrShp/cos................................(25)
b)塊段的體積(V)一般采用如下方式計算:
一般用塊段真面積(Sr)乘以塊段真厚度(mb)求得:
VSrmb...................................(26)
也可用塊段的投影面積(Sp)乘以垂直厚度(Mv)或水平厚度(Mh)求得:
水平投影時塊段體積:
VMvShp...................................(27)
垂直縱投影時塊段體積:
VMhSvp...................................(28)
E.2.3塊段體積質量
一般采用該塊段內的體積質量樣品值,或采用該塊段內的大體積質量樣品值,也可采用礦體或礦石
類型的平均值。
21
DZ/TXXXXX—XXXX
FF
附錄F
(資料性附錄)
等值線法估算參數
該法的實質是把一個厚度大、頂底面不規則的層狀礦體,當作一個底面平整、頂面復雜的幾何形體,
猶如一個山體的地形圖(圖F.1),再根據不同的塊段劃分方法估算整個礦體的資源量的方法。
圖F.1等值線示意圖(a)礦層等厚線圖(部分);(b)礦層沿勘查線的剖面圖;(c)將礦層想
象為一個底面平整、頂面復雜的幾何形體。
F.1整個礦體的體積
計算公式為:
SS1
V(0SSSn)hSh..................(29)
212n-123n0
式中:
S0--零點邊界線(或最低可采邊界線)所包圍的面積;
S1、S2……Sn--分別為等厚線1,2,…,n所控制的面積,其中Sn為礦體所能形成的最后一個錐
體的底面積;
h--等厚線的間距;
h0--礦體所形成的最后一個錐體的高度,凸出為正,凹下為負。
F.2底板與第一個等值線之間的體積
計算公式為:
h
VS....................................(30)
02
式中:
22
DZ/TXXXXX—XXXX
S0--零點邊界線(或最低可采邊界線)所包圍的面積;
h--等厚線的間距。
F.3等值線之間的體積
計算公式為:
VS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麗水學院《國家經濟調節法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2025屆初三4月中考模擬測試數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2025年市場營銷專業本科考試試卷及答案
- 天津市職業大學《臨床流行病學與循環醫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中國古代文學Ⅰ》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市五校2025屆高三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高三期末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南京師大附中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高考適應性練習(一)英語試題試卷含解析
- 山東省曹縣三桐中學2025屆第二學期高三期末統一考試數學試題含解析
-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下期第二次周考數學試題含解析
- 電子政務系統安全等級保護評估合同
- 消防設施安全檢查表
- (完整版)鋁合金門窗施工合同范本
- 大單元教學設計 統編版四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 第四單元備課教案
- 2024年人教版小升初數學升學考試模擬試卷合集(共5套)(含答案解析)【可編輯打印】
- 浪潮新型園區交換網絡方案
- 2024年國家電投集團海南分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押運員管理考核規定模版
- 量子計算技術的發展前景
- 人文關懷護理課件胃鏡室
- 中醫類診所規章制度與崗位職責
- 新能源電站應用系統基礎知識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