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精神癥狀和體征-其他精神障礙(一)_第1頁
常見精神癥狀和體征-其他精神障礙(一)_第2頁
常見精神癥狀和體征-其他精神障礙(一)_第3頁
常見精神癥狀和體征-其他精神障礙(一)_第4頁
常見精神癥狀和體征-其他精神障礙(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其他常見精神障礙(一)匯報人:XXXX精神障礙三、注意障礙注意(attention)是指個體精神活動集中指向一定對象的心理過程。被動注意主動注意又稱為有意注意,是自覺的、有目的的注意。與意志活動、環境要求及個人的興趣愛好有關,需要個體做出努力。如上課時學生聽講屬于主動注意。被動注意又稱為無意注意,是外界刺激所激發、沒有目的的注意。是對外界刺激的定向性反射反應,不需要自覺努力。如上課時有的同學突然把注意力轉向教室外的腳步聲則為被動注意。注意分類0201正常人的注意具有如下特征①集中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動只集中于一定事物上,具有一定范圍和廣度;②穩定性指心理活動能夠長時間集中于某一客體或活動的特性;③轉移性是指根據新的任務,主動把注意由一個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對象的現象。精神障礙三、注意障礙1.注意增強:為主動注意的興奮性增高,表現為過分關注某些事物。如有被害妄想的患者,對周圍環境保持高度的警惕,過分地注意別人的一舉一動;有疑病妄想的患者則對身體的各種細微變化十分敏感,過分地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態。多見于精神分裂癥、軀體不適障礙等。2.注意減退:

為主動及被動注意的興奮性減弱和注意穩定性降低,表現為注意力難以喚起和維持。多見于抑郁障礙、精神分裂癥等。3.注意渙散:為被動注意興奮性增強和注意穩定性降低,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而分心。多見于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焦慮障礙、精神分裂癥等。5.注意轉移:為注意轉換性增強和穩定性降低,表現為主動注意不能持久,很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而使注意對象不斷轉換。多見于躁狂發作等。4.注意狹窄:

為注意廣度和范圍的顯著縮小,表現為當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時,不能再注意與之有關的其他事物。多見于意識障礙、智能障礙等。常見注意障礙精神障礙三、注意障礙記憶(memory)是既往事物經驗在大腦中的重現。記憶是在感知覺和思維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精神活動,包括識記、保持及再認和回憶三個基本過程。0102精神障礙四、記憶障礙①識記:是事物或經驗在腦子里留下痕跡的過程,是一種反復感知的過程;(記憶痕跡保存的前提)1②保持:是識記痕跡保存于大腦免于消失的過程;2③再認和回憶:再認是現實刺激與既往痕跡的聯系過程,回憶是既往痕跡的重新活躍或復現。(記憶痕跡的顯現過程)3記憶精神障礙四、記憶障礙單擊此處添加標題01記憶增強02記憶減退03

遺忘05錯構04虛構記憶障礙:精神障礙四、記憶障礙精神障礙四、記憶障礙1.記憶增強(hypermnesia)

是病理性的記憶力增強,表現為患者對病前已經遺忘且不重要的事都能重新回憶起來,甚至包括事件的細節。多見于躁狂發作和精神分裂癥等。2.記憶減退(hypomnesia)是記憶各個基本過程功能的普遍減退。輕者表現為近記憶力的減弱,如記不住剛見過人的名字、別人剛告訴的電話號碼等。嚴重時遠記憶力也減退,如難以回憶個人的經歷等。多見于癡呆,也可見于正常老年人。精神障礙四、記憶障礙3.遺忘(amnesia)

:是記憶痕跡在大腦中的喪失,表現為對既往感知過的事物不能回憶。根據是否能夠恢復,遺忘可分為根據對事件遺忘的程度,遺忘可分為暫時性遺忘:指在適宜條件下還可能恢復記憶的遺忘;永久性遺忘:指不經重新學習就不可能恢復記憶的遺忘。部分性遺忘:指僅僅對部分經歷或事件不能回憶;完全性遺忘:指對一段時間內的全部事件或經歷完全不能回憶精神障礙四、記憶障礙3.遺忘(amnesia)

(1)

順行性遺忘(anterogradeamnesia):指對緊接著疾病以后一段時間內發生的經歷不能回憶。該類遺忘多由意識障礙而導致不能識記,如腦挫傷患者不能回憶受傷后一段時間內所發生的事。(2)

逆行性遺忘(retrogradeamnesia):指對疾病發生之前一段時間內的經歷不能回憶。多見于腦外傷、腦卒中發作、急性意識障礙等,遺忘時段的長短與外傷的嚴重程度及意識障礙的持續時間長短有關。精神障礙四、記憶障礙3.遺忘(amnesia)

(3)

界限性遺忘(circumscribedamnesia):指對某一特定時間段的經歷不能回憶,遺忘的發生通常與該時間段內的不愉快事件有關,又稱心因性遺忘。多見于分離性障礙,又稱為分離性遺忘癥。(4)

進行性遺忘(progressiveamnesia):指隨著疾病的發展,遺忘逐漸加重。主要見于癡呆,患者除有遺忘外,同時還伴有日益加重的癡呆和淡漠。精神障礙四、記憶障礙4.虛構(confabulation)

指在遺忘的基礎上,患者以想象的、未曾親身經歷的事件來填補記憶的缺損。由于虛構患者有嚴重的記憶障礙,因而虛構的內容也常常不能記住,所以其敘述的內容常常變化,且容易受暗示的影響。多見于各種原因引起的癡呆及酒精所致精神病性障礙。精神障礙四、記憶障礙5.錯構(paramnesia)

指在遺忘的基礎上,患者對過去所經歷過的事件,在發生的地點、情節,特別是在時間上出現錯誤的回憶,并堅信不疑。多見于各種原因引起的癡呆和酒精所致精神病性障礙精神障礙五、智能障礙概念:智能(intelligence)是人們獲得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包括在經驗中學習或理解的能力、獲得和保持知識的能力、迅速而又成功地對新情境做出反應的能力、運用推理有效地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涉及感知、記憶、注意和思維等一系列認知過程。智能水平:臨床上常常通過檢查患者的一般常識、理解力、判斷力、分析概括力、計算力、記憶力等對智能水平進行初步判斷。當然,也可以通過智力測驗方法獲得患者的智商(intelligencequotient,IQ),對其智能水平進行定量評價。智能障礙智力發育障礙癡呆精神障礙五、智能障礙精神障礙五、智能障礙1.智力發育障礙(intellectualdevelopmentaldisorder)

是指先天或發育成熟以前(18歲以前),由于各種原因影響智能發育所造成的智能低下和社會適應困難狀態。隨著年齡增長,患者的智力水平可能有所提高,但仍明顯低于正常同齡人。影響智能發育的原因包括遺傳、感染、中毒、缺氧、腦外傷、內分泌異常等精神障礙五、智能障礙2.癡呆(dementia)

指智力發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種原因損害原有智能所造成的智能低下狀態。癡呆的發生往往有腦器質性病變基礎,如腦外傷、顱腦感染、腦缺氧、腦血管病變等。臨床主要表現為記憶力、計算力、理解力、判斷力下降,工作和學習能力下降,后天獲得的知識與技能喪失等,嚴重時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癡呆患者還往往伴有人格改變、情感淡漠、行為幼稚及本能意向亢進等。根據大腦病理變化的性質、所涉及的范圍以及智能損害的廣度,可分為全面性癡呆部分性癡呆假性癡呆。精神障礙五、智能障礙2.癡呆(dementia)

(1)

全面性癡呆:表現為大腦彌散性損害,智能活動的各個方面均受累及,從而影響患者全部的精神活動。常出現人格改變、定向力障礙及自知力缺乏。多見于阿爾茨海默病和梅毒所致癡呆等。(2)

部分性癡呆:大腦的病變只侵犯腦的局部,患者可只產生記憶力減退、理解力削弱或分析綜合困難等,但其人格仍保持良好,定向力完整,有一定的自知力可見于血管性癡呆和腦外傷后癡呆的早期。精神障礙五、智能障礙2.癡呆(dementia)

(3)

假性癡呆:在強烈的精神創傷后,部分患者可產生一種類似癡呆的表現,而大腦組織結構無任何器質性損害。經治療后,癡呆樣表現很容易消失。可見于分離性障礙及應激障礙等。精神障礙五、智能障礙2.癡呆(dementia)

(3)

假性癡呆:有以下特殊類型。1)

剛塞綜合征(Gansersyndrome):又稱為心因性假性癡呆,表現為對簡單問題給予近似而錯誤的回答,往往給人以故意或開玩笑的感覺。如當問患者牛有幾條腿時,患者回答“3條腿”,對“2+2=?”的問題,則回答“等于5”,表明患者能理解問題的意義,回答內容切題,但不正確。行為方面也可出現類似錯誤,如將鑰匙倒過來開鎖等。但對某些復雜問題,患者卻往往能正確應付,如上網、下棋、打牌等,一般生活也能自理。2)

童樣癡呆(puerilism):以行為幼稚、模仿幼兒的言行為特征,表現為成人患者的言行類似兒童。如一位32歲女性患者以幼童講話的聲調稱自己才5歲,見了剛工作的護士叫阿姨,見了20多歲的醫師叫叔叔,走路時蹦蹦跳跳,并喊著要吃棒棒糖。精神障礙六、定向力障礙定向力(orientation)指一個人對時間、地點、人物以及自身狀態的認識能力。前者稱為對周圍環境的定向力,后者稱為自我定向力。對周圍環境的定向力包括:①時間定向:即對當時時間的認識,如年、季、月、日、白天或晚上、上午或下午等;②地點定向:即對所處地點的認識,如城市的名稱、身處醫院還是家里等;③人物定向:即對周圍環境中人物的認識,如周圍人的姓名、身份、與患者的關系等。自我定向包括對自己姓名、性別、年齡及職業等狀況的認識。精神障礙六、定向力障礙定向力障礙(disorientation)是指對環境或自身狀況認識能力的喪失或認識錯誤。定向力障礙多見于意識障礙時,是意識障礙的一個重要標志。但有定向力障礙者并不一定存在意識障礙,癡呆患者可出現定向力障礙,但意識清晰。精神分裂癥患者也可在意識清晰狀態下出現定向力障礙,通常表現為雙重定向。即對周圍環境的時間、地點、人物出現雙重體驗,其中一種體驗是正確的,而另外一種體驗則與妄想有關,是妄想性的判斷或解釋。如一住院患者感到病房既是醫院又是看守所,工作人員既是醫師又是迫害他的人等。精神障礙七、情感障礙概念:情感(affection)和情緒(emotion)是指個體對客觀事物的態度和因之而產生的相應的內心體驗,兩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情感主要是指與人的社會性需要相聯系的體驗,具有穩定性、持久性,不一定有明顯的外部表現,如愛與恨等;情緒則主要是指與人的自然性需要相聯系的體驗,具有情景性、暫時性和明顯的外部表現,如喜與怒等。關系:一般來說,情感是在多次情緒體驗的基礎上形成的,并通過情緒表現出來;反過來,情緒的表現和變化又受已形成的情感的制約。在精神病學中,情感和情緒往往作為同義詞使用。心境:是指一種較微弱而持續的情緒狀態,是一段時間內精神活動的基本背景。精神障礙七、情感障礙情感障礙(affectivedisorder)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情感高漲(elation)

是正性情感活動的明顯增強。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與周圍環境不相稱的病態喜悅,患者自我感覺良好,整日喜笑顏開,談話時語音高昂,眉飛色舞,表情豐富。由于其高漲的情感與精神活動的其他方面比較協調,且與周圍環境保持一定聯系,故具有較強感染性,易引起周圍人的共鳴。多見于躁狂發作。精神障礙七、情感障礙情感障礙(affectivedisorder)主要包括以下幾種。2.欣快(euphoria)

是在智能障礙基礎上出現的與周圍環境不協調的愉快體驗。表現為患者自得其樂,似乎十分幸福。但由于智能障礙的影響,表情比較單調刻板,往往會給人以呆傻、愚蠢的感覺。多見于癡呆。精神障礙七、情感障礙情感障礙(affectivedisorder)主要包括以下幾種。3.情感低落(depression)

是負性情感活動的明顯增強。表現為憂愁、苦悶、唉聲嘆氣、暗自落淚等,有時感到前途灰暗,沒有希望,嚴重時可因悲觀絕望而出現自殺企圖及行為。多見于抑郁障礙。精神障礙七、情感障礙情感障礙(affectivedisorder)主要包括以下幾種。4.情感淡漠(apathy)

是指對外界刺激缺乏相應的情感反應,缺乏內心體驗。表現為面部表情呆板,對周圍發生的事物漠不關心,即使對與自身有密切利害關系的事情也如此。多見于晚期精神分裂癥。精神障礙七、情感障礙情感障礙(affectivedisorder)主要包括以下幾種。5.焦慮(anxiety)

是指在缺乏相應客觀刺激的情況下出現的內心不安狀態。表現為患者顧慮重重、緊張恐懼、坐立不安,嚴重時可表現為搓手頓足,惶惶不可終日,似有大禍臨頭的感覺,常伴有心悸、出汗、手抖、尿頻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癥狀。多見于焦慮障礙。精神障礙七、情感障礙情感障礙(affectivedisorder)主要包括以下幾種。6.恐懼(fear)

是指面臨某種事物或處境時出現的緊張不安反應。恐懼可見于正常人,如對危險動物或處境的恐懼等。病態的恐懼是指與現實威脅不相符的恐懼反應,表現為過分害怕、提心吊膽,且常伴有明顯的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癥狀,如心悸、氣急、出汗、四肢發抖,甚至大小便失禁等。恐懼往往伴有回避行為。多見于恐懼障礙。精神障礙七、情感障礙情感障礙(affective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