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地理八年級上冊人教版_第1頁
2.2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地理八年級上冊人教版_第2頁
2.2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地理八年級上冊人教版_第3頁
2.2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地理八年級上冊人教版_第4頁
2.2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地理八年級上冊人教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學設計教學課題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教學背景分析(1)本節課的主要教學內容是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及影響因素。(2)本節課主要介紹了我國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特點、以及氣候復雜多樣的優越性等知識點。同時,課程還涉及了氣候圖的分析判讀技巧和氣候對我國人民生產生活的影響,強調了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資源的重要性。(3)通過學習本節課,學生能夠掌握識別和分析我國不同氣候類型的能力,理解氣候多樣性對我國農業生產、生活方式的積極影響。學生還將學習到如何通過氣候圖分析判斷氣候類型,從而提升他們的地理知識和實踐技能。此外,課程也旨在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性。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識別我國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區域,準確闡述其特點;熟練掌握分析氣候類型圖和判讀等值線分布圖的技能。(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地圖、分析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參與課堂討論等活動,提高學生獲取地理信息、歸納總結以及邏輯思維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體會到我國氣候的復雜性和多樣性,理解因地制宜發展生產、合理利用資源以及人與環境協調發展的重要性,增強對祖國自然環境的熱愛之情。重難點(1)我國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特點及形成因素。(2)分析氣候圖以及氣候對我國生產生活的影響。教學方式與策略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教學活動設計一、導入新課(教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我國氣候的一個重要特征——季風氣候顯著。大家還記得嗎?(生:記得)那么,季風氣候的另一個明顯特點是什么?(生:雨熱同期)很好!那么我國的季風氣候又分為哪兩種氣候類型呢?還有哪些其他的氣候類型?今天這節課,我們將繼續探討我國氣候的另一個主要特征——氣候復雜多樣。二、講授新課(1)了解我國的主要氣候類型及其分布(投影)《我國不同的氣候類型》圖2.26(教師)同學們,請仔細觀察這張地圖,并思考以下幾個問題:除了季風氣候,你還能發現我國還有哪些其他氣候類型?從圖中能不能看出我國還有什么重要的氣候特征?(學生)東部地區主要是北方的溫帶季風氣候和南方的亞熱帶季風氣候;西北地區主要是溫帶大陸性氣候;西南地區是高原山地氣候,云南南部、廣東南部和臺灣南部以及海南島屬于熱帶季風氣候。(生)氣候類型多種多樣或氣候復雜多樣。(教師)大家回答得非常好!那么,這個特征的形成與哪些因素有關呢?(學生)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地勢等。(教師)對,緯度位置決定了不同地區的溫度差異,海陸位置影響降水的多少,而地形地勢則造成了小范圍內的氣候差異。這些都是導致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重要因素。(2)分析各地的氣候特點(投影)幾個地點的氣溫曲線變化圖和降水柱狀圖(教師)我們現在來觀察一下這幾個地點的氣候數據,分別是漠河、海口、吐魯番、五道梁的。請大家試著分析它們各自的氣候特點,并判斷它們各屬于我國哪一種氣候類型?(學生A)西北的吐魯番盆地年降水量不足10mm,冬季平均氣溫在-10℃,夏季平均氣溫在25℃以下。因此,這里的氣候干燥、冬冷夏熱,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學生B)西南的五道梁年平均氣溫在0℃以下,說明這里四季低溫,有的地區甚至終年冰雪覆蓋,屬于高原山地氣候。(學生C)東北部的漠河年均降水量不足50mm且集中分布于夏季,冬季均溫達-30℃,降水僅10mm,所以這里寒冷干燥而漫長,屬溫帶季風氣候。(學生D)南部的海口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在150mm左右,氣候濕潤,終年皆夏,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教師)大家分析得非常準確!確實如此,由于這些地方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以及地形地勢的不同,導致它們各自擁有了獨特的氣候類型。這也充分展示了我們國家氣候復雜多樣的特點。(教師)為了更深入理解,我們再來看一下這些地方的具體氣候數據。(投影)請同學們注意這些數據中的氣溫和降水分布情況,看看它們是如何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和農業生產的。(學生)漠河因寒冷干燥的特點,農作物生長周期短,需要耐寒作物;海口則因為濕潤溫暖,適合種植熱帶作物。(教師)很好!大家已經能夠將氣候特點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了。接下來,我們進一步探討地形對氣候的影響。(3)探索地形對氣候的影響(投影)圖2.27“我國不同海拔高度上的植被分布”(教師)觀察這張圖,請你們說說看到了什么變化?(學生)氣候類型和地面植被呈現垂直變化:海拔低處為熱帶氣候類型和植被(椰子樹)、海拔較高處為溫帶氣候類型和植被(落葉闊葉樹)、海拔更高處為寒溫帶氣候類型和植被(針葉樹)、海拔最高處為寒帶氣候類型和植被(冰川廣布)。(播放VCD)《珠穆朗瑪》,邊聽歌曲邊欣賞藏族服飾。(提問)青藏高原居民為什么要穿著體現自己民族特色的服飾——藏袍?(閱讀材料)課本P43(學生)一是可以保暖;二是可以適應溫差的變化。(教師)大家的回答非常到位。不同地形區有著不同的氣候特色,也就形成了各地人民獨特的文化風貌。比如,青藏高原的居民因為高寒的環境,需要穿著藏袍來抵御寒冷和大溫差。三、課堂活動(1)因地制宜利用氣候資源(提供材料)果菜乘專列(啟發思考)為什么海南、廣東、廣西等地能成為我國主要果菜生產基地且產品遠銷全國?這與它們所處的位置有關嗎?(討論)發展水果蔬菜生產一定要考慮自然條件,適合種植什么就種什么,不能盲目。(小組討論)小組1:這些地區因為緯度較低、海陸位置優越、受季風影響充足水分熱量條件好,植物光合作用強,因此能夠大量產出新鮮果蔬供應全國。小組2:充分利用當地自然資源優勢進行合理規劃布局,選擇適合本地生長的作物種類。(教師補充)對于農業生產來說,確實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制定適宜的發展策略,避免浪費寶貴的土地資源。(教師)請大家再具體分析一下,海南、廣東、廣西這些地區具體的氣候特點和地理條件。(學生)海南位于熱帶區域,全年高溫多雨,適合種植熱帶水果如香蕉、芒果等。廣東和廣西雖然也處于亞熱帶區域,但氣候相對溫和,適合種植各種蔬菜和部分熱帶水果。(教師)通過這些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各個地區根據自身的氣候特點進行了合理的農業布局。這樣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滿足了全國市場的需求。(2)案例分析氣候變化對生活影響(提問)我國氣候多樣對我們日常生活有何具體影響呢?(舉例)飲食習慣方面,四川等地由于濕潤陰冷愛吃辣椒驅寒;穿著打扮方面,如藏袍適應高寒環境;農業種植方面,北方喜溫作物而南方偏愛耐濕熱品種。[學生發言]學生A:北方人冬天穿棉襖、東北人喜歡吃凍梨等都是為了抵御嚴寒天氣;學生B:南方夏天長、溫度高,人們喜歡喝涼茶解暑降溫;學生C:西北干旱少雨則需修建蓄水池、打井灌溉莊稼。(教師)大家的例子都很生動,說明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