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站水輪機檢修規(guī)程_第1頁
水電站水輪機檢修規(guī)程_第2頁
水電站水輪機檢修規(guī)程_第3頁
水電站水輪機檢修規(guī)程_第4頁
水電站水輪機檢修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水電站水輪機檢修規(guī)程

1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水輪機的技術規(guī)范、檢修前的準備、檢修項

目、工藝要求及質量標準、常見故障與檢修處理

本檢修規(guī)程適用于雙河口水電站水輪機檢修工作。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

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

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jù)

本標準達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

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3設備規(guī)范

3.0.1設備規(guī)范

名單

序號技術參數(shù)

稱位

1HLA384—LJ—285

設計水

70

最高水

2m83

最低水

61.3

額定功

3MW41.24

設計流立方米

463.7

量/s

額定轉

5r/min230.8

飛逸轉

6r/min438

旋轉方

7俯視順時針

額定工

8%94.61

況效率

吸出高

9m+0.59

最大軸向

10KNt1490

導水機構關閉時

11s第一段3S:第二段10S

最大速率上

12%

升;

最大壓力上

13%

3.02主要設備技術參數(shù)

設名單

技術參數(shù)

備稱位

標稱直亳

2850

徑米

最天外毫

3075

徑米

1650

轉輪與頂蓋軸向間

20

4輪與基礎環(huán)軸向問

20

轉隙毫

米(單邊)上止

上下止漏環(huán)間漏環(huán):1.3T.5

隙下止漏環(huán):

1.4-1.6

安裝高

V494.60

程米

葉片

輪13

數(shù)片

材ZG06Crl3Ni4Mo

14.58

量噸

止漏環(huán)形式迷宮式

結構形

雙法蘭大軸

主軸外亳

620

徑米

上/下法蘭外亳

上/下:1135/1135

徑米

軸頸外空

620

徑米

中空直亳

徑米

主軸長

4570

度米

法蘭上/下止口高毫

±/T:20/15

度米

法蘭聯(lián)接螺栓孔毫

82

徑米

法蘭聯(lián)接螺栓孔分布圓

亳980

直徑

20SiMn鍛鋼

12.625

型號9L4.930.1730、6L3.930.2102

與發(fā)材料

電機

數(shù)量顆20

聯(lián)接

螺栓單件重量kg0.7

拉伸值mm0.25?0.26

結構形分半結構圖

軸瓦數(shù)

導2

量塊

軸瓦間亳

承0.2?0.25

隙米

軸瓦高毫

390

度米

水軸瓦寬亳

導度米

軸瓦面材

ZChSnSbDll-16

承料

軸瓦重K

505

量g

潤滑油型

L-TSA-46

斷面形

正曲度

數(shù)

24

量片

立面皆封

金屬直接貼合

端面密封型

壓板橡皮條結合

分布圓直毫

導3296

徑米

葉片高亳

水769

度米

葉片軸亳

葉上/下:681/88

長米

軸領直亳

上/中/下:110下10/110

徑米

ZG20SiMn

重K

223

量g

導葉最大開度mm203.8

結構形

分半組合

最天外毫

3690

徑米

頂最大高亳

870.5

度米

蓋整體重

9.690

量噸

抗磨板材料

排水方式自流排水

結構形

整體鋼板

最大外亳

底3522

徑米

高亳

環(huán)90.5

度米

抗磨板材料

整體重K

1475

量g

工作結構形

間隙式密封

密封式

工作壓

MPa0.7(水壓)

工作

與主軸間隙亳米0.6?0.8(總間隙)

密封

檢結構形

橡膠圍帶式

修式

密用帶蓋板與法蘭軸間

mm2.5-2.7

封隙

充氣壓

MPa0.5?0.8

最大外亳

2370

徑米

磨擦環(huán)內亳

2060

控徑米

最天高光

456.5

制度米

鋼板焊接

環(huán)料

重K

1595

量g

結構形

整體鑄造鑲自潤滑材料

上法蘭直毫

560

徑米

高亳

922

度米

上、中軸套FZ-

軸套材

2

筒料

下軸套FZ—5

數(shù)

24

量個

重K

325

量S

蝸殼內亳

400

排水徑米

管仲長亳

650

縮節(jié)度米

最大外亳

600

徑米

A3鋼

重K

274.66

量g

補氣

補氣裝置采用真空破壞閥補氣

方式

接力器安裝高程in496.04

:

全行程inm1:.3

3.0.3主要設備安裝高程

序號名稱單位安裝高程

1水輪機轉輪中心米V494.60

2尾水管底面米▽486.505

4檢修項目及質量標準

4.0.1設備維護檢查及項目質量標準

序號名稱檢查內容單位質量標準

油色無明顯變化

水運行油位150mm、停機油位

導油位.軍米120mm

1

瓦溫rC不超過65

承.

擺度毫米<0.40

工作密封止水正常,自流排水暢通

雙聯(lián)曾、拐臂背帽無松動,剪斷銷未斷

2機

各連接螺栓無松動

檢修密封無氣壓(運行狀態(tài))

排水管水位正常

補氣裝置

3

補氣管補氣正常

493.867

4蝸殼進入門無滲漏、變形及異常

廊道

V

491.200

5尾水進入門無滲漏、變形及異常

廊道

表計指示正常

表計水系統(tǒng)管路

6及

無滲漏

管路油系統(tǒng)管路

氣系統(tǒng)管路無滲漏

序號名稱檢修內容單位質量標準

油質化驗合格

水導

1軸承

軸承體無滲漏

工作密封充水后能起密封作用

2裝充氣后壓力下降不超過

檢修密封

置額定氣壓的10%

小于0.05?局布不大于

導葉立面間隙0.1,長度小于總長度的

亳米

25%

控制環(huán)動作平穩(wěn),無跳動

剪斷銷無異常,動作平

水雙聯(lián)臂、拐臂

3穩(wěn),背帽無松動

構套筒充水時無漏水

推拉桿背帽無松動

表計指示正常

4及

油水管接頭無滲漏

氣管接頭無漏氣

閥門操作靈活,無滲漏

管系統(tǒng)色新,標志明顯

工作無雜物,障礙物清潔,整

5衛(wèi)生環(huán)境

場所潔

過汽蝕嚴重部位用不銹鋼

汽蝕

6流焊條補焊

部抗浮塊和螺栓無松脫,裂

聯(lián)接部分

件紋處進行氣刨補焊

4.0.2小修項目及質量標準

4.0.3大修項目及質量標準

序號名稱檢查內容單位質量標準

設計間隙為0.2?0.25

軸瓦間隙

亳米調整偏差不大于0.01

瓦面接觸均勻,大于1點/平方厘

瓦面接觸情況點/平方厘米米局部不接觸面積W5樂總和W

15%

冷卻器^^僉Mpa0.6Mpa保壓30min無滲漏

擋油環(huán)與軸頸間

1導毫米不小于0.5(單邊)

軸頸處理

承粗糙度0.8以下

擋油圈與底板無滲漏

擋油圈與主軸間

亳米0.3—0.5(單邊)

小于0.05,局部不大于0.10,長

導葉立面間隙亳米

度小于總長的25%

導葉端面間隙按照上3/5,下2/5比例分配

2水導葉開度誤差%W±3(與平均值相比)

構接力器壓緊行程毫米5±1

導葉端面密封條無破損且高于壓板l-2mm

止漏環(huán)間隙與平

轉輪

3均間隙差%<±20

按工藝要求對各部份的汽蝕裂紋

轉輪檢查處理

進行處理

無裂縫,汽蝕按工藝要求處理合

泄水錐檢查

中心各緊固件無松動

4補氣

裝置密封件部分或全部拆除時要作保壓試驗

0.1-0.15Mpa時工作面與

工作密封轉輪法蘭上

密部抗磨板接觸良好,止水艮好

封0.7Mpa無漏氣,與轉輪法蘭外圓

5

裝檢修密封緊密結合,無壓時與水輪機法蘭

置間隙不小于2mm

轉動環(huán)工作面結

無間隙

合縫

序號名稱檢查內容單位質量標準

尾水管壁無向外漏水點,汽蝕

尾水管處理

按工藝處理合格,無裂縫。

油氣水系統(tǒng)按工藝要求

附儀表校驗指示準確

噴油漆按工藝要求

6

備其它增加項目按各次大修要求

其透平油過濾各項指標化驗合格

排水閥操作靈活,關閉后無滲漏

真空破壞閥動作靈活,無滲漏

頂蓋自流琲水排水正常,無堵塞現(xiàn)象

4.0.4擴大性大修項目及質量標準

序號名稱檢查內容質量標準

水導

水導瓦更換按工藝修刮合格

1軸承

導導葉軸頸處處理按工藝要求

2水

軸套間隙大于允許值時更換

構其它更換損壞件,分解,清掃刷漆

控制環(huán)與支持環(huán)按工藝要求

水輪主軸法蘭面檢查無凸起、毛刺等表面缺陷

3機

主軸主軸聯(lián)接螺栓伸長值0.25~0.26mm

工作密封更換發(fā)生燒損事故或明顯老化時更換

密封

裝置

4檢修密封圍帶漏氣后不能修復時更換

5頂蓋檢查清掃按工藝要求

接力1、更換各處盤根后做1.25倍耐壓試驗

解體檢查

6器2、接力器工作平穩(wěn),缸體及活塞無異常

根據(jù)設計情況增加的項

7其它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

5檢修工藝

開工前需做的幾項測量工作:

⑴上、下迷宮環(huán)間隙的測量

(2)導葉端、立面間隙的測量

⑶導葉最大開度的測量

⑷接力器壓緊行程的測量

⑸水導擋油環(huán)間隙測量

⑹導葉抗浮塊間隙測量

⑺大軸中心補氣裝置補氣頭密封裝置間隙測量

5.1水導軸承的檢修

5.1.1水導軸承拆卸步驟

1.排水、排油、油槽蓋板分解?;

2.拆出測溫裝置及油位信號器;

3.拆出楔子板,吊出水導軸瓦;

4.瓦架吊起,擋油環(huán)分解吊出,然后將瓦架吊出,瓦

架吊起時,擋油環(huán)與軸領之間應用0.2-0.3mm厚的銅皮插

入保護;

5,冷卻器分解吊出;

6.油槽底板分解吊出,油槽內擋油圈利用軸頸甩油孔

穿入鐵絲固定;

7.支持環(huán)吊出。

5.1.2水導軸承的處理

1.軸承各部件的結合面應用細平鋰處理高點和毛刺;

2.各螺釘孔應用絲錐檢查,修理螺紋;

3.各銷釘及鐺釘孔均應用細砂布和細圓鋰去掉高點

和毛剌。

5.1.3水導冷卻器修理

1.水導冷卻器內部沖洗后,應無水垢和污泥,銅管及

箱外部不能有油垢;

2.水箱內部清掃后刷紅丹漆防銹,水箱外部清潔后刷

油漆防銹;

3.冷卻器單個密封試驗,試驗壓力0.6Mpa,經(jīng)30min

保壓后各處均不得滲漏;

4.冷卻器脹口滲漏,應用相應的脹管器復脹,銅管滲

漏,用堵塞法處理,塞子用金屬或硬質木料車削而成,木塞

的外表要涂以環(huán)氧樹脂防腐,處理完畢后進行打壓實驗;

5.冷卻器銅管堵塞的數(shù)量不能超過總數(shù)的20%,否則

應更換銅管;

6.冷卻器裝入油槽后,應進行整體耐壓滲漏試驗,試

驗壓力0.6Mpa,保壓30min后各處不得有滲漏點。

5.1.4水導瓦的檢查與修刮

1.檢查瓦面接觸情況應符合2.0.3所列要求,不符合要

求的應進行研刮。

2.軸瓦修刮前應將瓦面的硬點及砂眼用刮刀挑去,并

修成圓弧形,溝痕應用刮刀修去毛剌。

3.軸瓦修刮時先將連成片的高點、破點,然后刮去高

的接觸點,待瓦面接觸面積超過該瓦的90%后,再分點。

4.刀花一般以三角形、魚鱗形及燕尾形為宜,前后刀

花應成90度交錯,刀花底部成緩弧形,其邊緣無毛剌和棱

角,最后修刮進油邊,使其寬度在5-10mm之間。

5.瓦背表面應光滑,無高點和毛刺,高點和毛剌應用油

石磨去。

5.1.5軸頸清掃檢查處理

1.軸頸清掃后要仔細檢查有無毛剌、溝痕及高點,

如有上述現(xiàn)象應用天然油石磨去,然后用M5—M7氧化

銘研磨膏進行拋光,粗糙度要求達0.8以上;

2.軸頸內外,甩油孔及通氣孔無污物,軸領的拋光

部分宜用無水酒精清洗,最后涂上透平油并貼臘紙保護。

5.1.6水導軸承的裝復

水導軸承的裝復應在主軸密封吊入就位后進

行,安裝順序如下:

1.支持環(huán)吊入就位,螺栓打緊;

2.油槽底板就位安裝,然后進行4小時的煤油

滲漏試驗,無滲漏;

3.冷卻器安裝就位,進行冷卻器整體密封試

驗,應無滲漏;

4.油槽徹底清掃,用面粉團粘凈油槽內的污

物,然后吊入瓦架和擋油環(huán);測出擋油環(huán)與水輪機主軸間

隙,是否與初始數(shù)據(jù)相符;

5.裝入X、Y軸線上的四塊瓦,配合發(fā)電機的

推力軸承受力及鏡板水平調整,機組中心固定,待中心固定

好后,清掃并吊入全部軸瓦,調整水導瓦間隙;

6.水導瓦間隙調整如下:

⑴根據(jù)盤車數(shù)據(jù)確定軸瓦單邊間隙;

⑵對稱抱緊大軸,抱緊的同時,用兩塊

百分表監(jiān)視X、Y方向;

⑶把所有楔子塊貼緊瓦背,測出楔子塊

與瓦架高度,根據(jù)計算所得單邊瓦間隙,計算出楔子塊應提

升的高度(斜度為1:50)即可推算出應墊的墊塊厚度,如

1#瓦應調間隙為0.22i?,應提升高度為0.22X50=11mm,而

1#瓦緊貼軸領時,楔子塊離瓦架高度為36mm,則應加墊厚度

為36+11=47mm;

(4)8塊墊塊配裝制完畢后,擰緊螺栓,壓

緊楔子板;

7.裝復測溫裝置,油槽徹底清掃檢查后,即可

裝復油槽蓋板、油位信號器,然后注入合格透平油。

5.2水輪機轉動部分檢修

5.2.1大軸法蘭的分解

1.分解前的準備工作

⑴在大軸分解前,應測量和記錄轉輪上迷宮

環(huán)間隙,分別測量對稱八點(如圖一);

⑵搭設水車室檢修平臺。在轉輪與基礎環(huán)之間墊上三

塊楔子板,三楔子板所在位置應平分整個基礎環(huán)圓周,墊上

楔子塊后,楔子塊的上端與轉輪下環(huán)底部間隙為18mm;

⑶大軸螺絲保護罩分解拆除,大軸螺絲鎖錠

片解鎖;

1.上迷宮環(huán)2.下迷宮環(huán)3.轉輪

圖一

⑷拉伸器就位,操作油泵與拉伸器管路連

接;

2.分解步驟

⑴將拉伸器和伸長測量工具裝好,百分表對零;

⑵啟動油泵升壓至額定值,用大錘打擊扳手松開螺

母,記錄百分表讀數(shù),最后留下兩顆對稱螺絲,其余螺

絲依次全部退出;

⑶最后兩顆螺絲為落下主軸和轉輪使用,大軸落下

后,其法蘭脫開的距離為20—25mm;

⑷轉輪下環(huán)與基礎環(huán)之間,用三組楔子板墊平打緊,

三組楔子板按圓周120度分布;

⑸將轉輪落在楔子板上,最后兩顆螺絲取出,拆出所

有的工具及平臺;

5.2.2水輪機主軸與發(fā)電機下端軸的聯(lián)接

1.準備工作

⑴對水輪機大軸法蘭進行檢查及處理,法蘭

及螺孔用汽油清掃干凈后,接觸面用無水乙醇清洗,檢查法

蘭面應光潔無毛刺、凸點等缺陷,如有則處理至合格。

⑵水輪機軸上法蘭水平調整(如圖二):

L下環(huán)2.水平儀3.法蘭4,懊了板

圖二

a、在大軸法蘭上找出a、b、c三點,使之與楔子

板A、B、C相對應;

b、在法蘭面上分別與ab、be、ca平行的位置上

放置水平儀,測出ab、be、ca(AB.BC、CA)的水平度,

通過調整A、B、C三組楔子板打入高度,控制法蘭水平

<0.05mm/m(如圖三);

⑶將水車平臺,位伸器,環(huán)形吊具等安裝到

位,所有聯(lián)接螺栓鐺釘部分涂以水銀軟膏;

⑷待轉子吊入后,對稱穿入兩顆螺栓,用兩

顆螺栓將水渦輪提起使大軸法蘭間隙為零;

⑸穿上所有聯(lián)軸螺栓,裝入螺栓伸長值測桿

與拉伸器,百分表對零,啟動油泵,升壓過程中分別由兩人

監(jiān)表,注意油泵壓力,記錄螺栓伸長值,當伸長值為.29土

0.01mm時,打緊螺栓,泄壓后伸長值應為0.25-0.26mm之間

為合格,否則應重新拉伸。

2.用0.05塞尺檢查法蘭組合面,應不能通過,局

部允許Q10塞尺塞入,但深度小于30mm,總長小于周長的

20%o

3.將所有的螺栓鎖錠片鎖死,然后裝復螺槍保護

罩,最后拆出水車平臺和所有的工器具。

5.3轉輪吊裝

5.3.1轉輪的起吊方法

1.使用專用吊具起吊,吊具吊裝時須拆出吊鉤,

吊具直接用銷軸聯(lián)接在橋機的吊鉤上;

2.用橋機將轉輪起吊至起升高度,行走到轉輪安

放位置落于支墩上;

5.3.2吊出機坑前的準備:

1.拆出包括導葉及以上部分的水輪機和發(fā)電機部

件;

2.吊具與橋機掛裝好,并在吊具銷軸上安裝好卡

板(在地面掛裝時應裝上吊耳)

3.吊具螺栓穿入轉輪大軸聯(lián)接螺栓孔,并緊固螺

母,準備好支持轉輪的支墩;

4.全面檢查橋機的機械、電氣部分、備用部分,

備用電源處于隨時可投入狀態(tài)。

5.3.3吊出的起吊步驟:

1.起吊前再次檢查橋機,著重檢查制動閘,檢查吊

具是否已安裝合格;

2.調整吊具,使法蘭水平在0.2nim/ni以內,,以保

持起吊時轉輪不發(fā)生傾斜;

3.開動橋機,讓鋼絲繩受力(不起吊),檢查吊具

工作情況,然后吊起100nlm,再下降lOnun剎車,這樣進行2

—3次,以檢查橋機及吊具工作情況,最后把轉輪吊出機坑

放于支墩上;

4.取出四個螺栓螺帽,然后在轉輪與橋機分離后將

吊具與橋機脫離,起吊完畢;

5.轉輪放置好后進行法蘭面保護。

5.3.4轉輪吊入前的準備工作

1.水輪機大軸封水蓋處理及水渦輪打磨完畢,并驗收合

格;

2.導葉已全部吊裝就位;

3.吊具與橋機及轉輪掛裝好,并裝好卡板;

4.在基礎環(huán)上按正三角形放置三組20nmi厚的楔子

板,各組高程應調一致;

5.全面檢查橋機機械、電氣部分、備用部分,備用

電源處于隨時可投入狀態(tài);

5.3.5轉輪吊入步驟

1.起吊前再次檢查橋機,著重檢查制動器閘,并檢

查吊具掛裝情況;

2.讓吊具受力后進行檢查,然后吊起lOOnrni,再下

降10mm剎車,這樣進行2—3次,

經(jīng)檢查橋機及吊具工作正常后將轉輪吊起至

規(guī)定的起升高度;

3.橋機行走至機坑上方,然后慢慢下落,吊入過程應

隨時監(jiān)視止漏環(huán)間隙,并用1mm

左右的楔子板插入8個方向間隙中,以防止漏

環(huán)與基礎環(huán)相碰撞及摩擦,轉輪放于楔子板上之后,應

檢查楔子板是否移動;

4.初步調整轉輪的中心及法蘭水平后,拆出吊具,

吊裝完畢;

5.吊入過程中應注意保護好法蘭面。

5.3.6水渦輪起吊人員的組織:

總指揮1

人橋機

電氣監(jiān)視2人

聯(lián)絡員1

人支墩

準備2人

橋機指揮1

人吊具

掛裝4人

橋機司機1

人橋機

司機監(jiān)護1人

止漏環(huán)監(jiān)視8

人橋機

制動器監(jiān)視4人

5.3.7安全注意事項:

1.起吊過程有關人員必須聽從指揮,發(fā)生情況立即

向總指揮匯報;

2.任何人不得大聲呼叫,以免分散工作人員的注意

力;

3.防止高空墜物,戴好安全帽;

4.非工作人員必須在指定地點觀看,不得進入工作

現(xiàn)場。

5.4轉輪氣蝕處理

轉輪氣蝕情況,應利用檢修機會經(jīng)常地進行檢查

與測量標示,監(jiān)控氣蝕變化情況,并根據(jù)氣蝕強度大小確定

處理方案;每次對轉輪進行氣蝕處理前除參照本規(guī)程要求開

展工作外,還應擬定專門的、有針對性的工藝方案、技術措

施,以保證處理工作合格。

5.4.1轉輪汽蝕的測繪

1.轉輪汽饞的測繪一般用拓印法進行,在汽蝕區(qū)周

邊涂以墨汁或其它著色材料,在涂料干燥前,用紙印下,然后

用求積儀求出汽蝕面積。

2.汽蝕深度的測量,用探針或大頭針插入汽蝕破壞

區(qū),再用鋼板尺量其平均深度,

3.計算汽蝕體積。

用下列公式計算:

K=U/FTX10-1mm/h

式中:U一汽蝕體積(n^Xmm)

F一葉片背面總面積(m2)

T一有效運行時間(h)

5.4.2汽蝕區(qū)的清理

汽蝕區(qū)的清理,一般用電弧氣刨剝離法,氣

刨區(qū)應大于汽蝕區(qū),刨好后,應用砂輪

機將氣刨滲碳層磨掉,使其呈現(xiàn)金屬光澤。

5.4.3轉輪汽蝕補焊的變形監(jiān)測

為了監(jiān)測轉輪的焊接變形,以調節(jié)施焊程序

和焊接速度,在轉輪不吊出進行汽蝕

處理時,應在上冠軸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