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期末復習提綱第一單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認識生物第一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自身需要的有機物(自養生物);動物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從中獲取營養(異養生物);2)生物能進行呼吸:絕大多數生物需要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部分細菌和真菌進行無氧呼吸。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如:人和動物排汗、排尿、呼出氣體,植物落葉、呼吸)4)生物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含羞草受刺激收縮;植物向光生長,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等)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孔雀開屏,蜻蜓點水)6)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種豆得豆,種瓜得瓜”、“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的現象是屬于遺傳現象,“一母生九子,連母十個樣”屬于變異現象)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病毒是生物)。2珊瑚蟲、病毒、生石花、竹筍、松樹、細菌、金魚、藻類動物、植物、微生物、細菌、真菌珊瑚、生物化石、潮起潮落的海水、逐漸長高的石筍、不斷長大的鐘乳石、鐵銹珊瑚礁、恐龍化石、木馬病毒第二節調查周邊環境中的生物(P9--11)1、調查時要如實記錄,若調查范圍太大,選取的一部分調查對象作為樣本。盡量選擇一條生物種類較多的路線,對看到的生物,不分喜好,客觀記錄,調查要全面細致,不能破壞生物及其生活環境。按照形態結構分:動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環境分:陸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雞鴨鵝)、家畜(豬牛羊)、寵物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節生物與環境的關系(課本P12-P18)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與其環境的總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2、生物的生活環境不僅指生物的生存空間,還包括存在于它周圍的各種影響因素。3、生態因素:環境中直接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叫做生態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1)生物因素---影響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①捕食關系:如狼捕食野兔;②競爭關系:草盛豆苗?。虎酆献麝P系:如蜜蜂群體內的分工合作;④共生關系:如根瘤菌與豆科植物共生;⑤寄生關系:如蛔蟲等寄生在人或動物體內。(2)非生物因素---光、溫度、水、空氣、土壤等1、駱駝的失水很少和駱駝刺的根很長是對干旱的適應2、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很厚是對寒冷環境的適應3、旗形樹的樹冠形狀對風的適應4、生物的擬態、警戒色和保護色是對環境的適應1、植物可以防風固沙2、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還能增加土壤肥力4、對照實驗——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變量)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符合原則:單一變量原則、對照原則、平行重復原則5、一、提出問題: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嗎?(疑問句?會不會?是不是?是否?嗎?)二、作出假設: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陳述句。)三、制定計劃:將10只鼠婦一半置于陰暗的環境中,一半置于明亮的環境中。靜置兩分鐘,每分鐘統計一次明亮和陰暗環境中的鼠婦數目。四、實施計劃:五、得出結論: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鼠婦適于生活在陰暗的環境中。(陳述句。)六、表達與交流:①能用1只鼠婦做實驗嗎?答:不行,用多只可以避免偶然性,減少誤差②為什么要計算全班的平均值?答:減小誤差,提高可信度。③除變量(光)不同以外,溫度、濕度、鼠婦數量大小都相同,目的是?答:控制單一變量④設置陰暗組的目的是?答:形成對照第二節▲生物與環境組成的生態系統(課本P19-P25)1、生態系統:在一定的區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生態系統。2、生產者---植物生物部分消費者---動物分解者---細菌、真菌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非生物部分---陽光、空氣、水等3、如何判斷的所給的范圍是一個生態系統?要看這個范圍是不是有陽光空氣水等非生物部分和植物、動物、細菌真菌等生物部分,如果都有就屬于生態系統,否則就不是生態系統例如:一片草原、一片森林、一個湖泊、一塊農田、一個水族箱等都屬于生態系統,而一群魚、一群人等都不屬于生態系統。4、食物鏈的寫法:生產者消費者………消費者,樹→蟬→螳螂→黃雀1)起點是生產者(植物)2)以后都是消費者(動物),終點是最高級消費者。3)用→指向捕食者,→表示物質和能量的流動方向。4)食物鏈中沒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5、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主要是捕食關系,這樣就形成了食物鏈。一個生態系統中,很多食物鏈彼此交錯連接,形成了食物網。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最終來源太陽能,有機物最終來源是植物。6、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就是沿著食物網和食物鏈流動的。7、食物鏈中的能量逐級遞減,營養級越高,生物數量(有機物總量、能量)越少。(餅狀圖表示生物相對數量)食物鏈:丙→丁→甲→乙食物鏈:丙→甲→乙→丁食物鏈:丁→丙→乙→甲8、食物鏈中營養級別越高,體內的有毒物質積累多生物體ABCD有毒物質的濃度0.068781.239、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生物種類越少,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越弱,越容易被破壞;生物種類越多,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越強,越不容易被破壞。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10、在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所占比例總是維持在是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叫生態平衡。11、假如草長得繁茂,兔的數量短期內會怎樣變化?長時間呢?短期內,兔子的數量會增加。長期內會先增加后減少第三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P26--33)1、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巖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2、生態系統的類型(課本P28、P29)1)有“綠色水庫”“地球之肺”之稱的是森林生態系統;2)產氧量最多的生態系統是海洋生態系統。3)有“地球之腎”之稱的是濕地生態系統,沼澤是典型的濕地生態系統。4)農田生態系統以農作物為主;在一定程度上受人工控制5)人起支配地位的是城市生態系統。第二單元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第一章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第一節練習使用顯微鏡(P36--40)1、顯微鏡各部分的功能:鏡頭:目鏡、物鏡:作用是放大物像,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x物鏡放大倍數載物臺:放置玻片標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兩旁各有一個壓片夾,用于固定所觀察的物體。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每個光圈都可以對準通光孔。用來調節光線的強弱。反光鏡:可以轉動,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平面鏡反光,凹面鏡不僅反光還可以聚光。粗準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大,尋找物像;細準焦螺旋:使鏡筒小幅升降,調整物像清晰2、圖中③④為目鏡,無螺紋,越長,放大倍數越小。圖中①②為物鏡,有螺紋,越長,放大倍數越大。放大倍數細胞數目細胞體積大小視野范圍視野明暗物鏡離載物臺的距離低倍鏡小多小大亮遠,如圖中⑥高倍鏡大少大小暗近,如圖中⑤3、調節光線強弱的是反光鏡和光圈,當視野較暗時,想把視野調亮,用凹面鏡和大光圈;當視野較亮,想把視野調暗,用平面鏡和小光圈。4、顯微鏡的使用:使用顯微鏡的一般步驟是:①取鏡和安放②對光③觀察④整理還原一、取鏡和安放:1、一手握鏡臂,另一手托住鏡座。2、把顯微鏡放在實驗臺距邊緣7厘米左右處,略偏左。安裝好目鏡和物鏡。二、對光:1、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2、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一只眼注視目鏡內,另一只眼睜開。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通光孔、物鏡、鏡筒到達目鏡。通過目鏡可以看到明亮的圓形視野。三、觀察:1)把所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正面朝上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玻片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2)、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慢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此時眼睛一定要看著物鏡。防止物鏡與玻片發生碰撞。3)、一只眼向目鏡內看,同時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為止。再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先低后高(先低倍鏡調光觀察,之后再用高倍鏡);先降后升;先粗后細(先用粗準焦螺旋下降鏡筒,再用粗準焦螺旋上升鏡筒,看到物象后,再用細準焦螺旋調清晰。四、整理還原:用紗布擦拭顯微鏡外表;用擦鏡紙擦拭目鏡和物鏡。5、如果視野中有污點,如何判斷污點的位置?污點最有可能存在三個位置上:物鏡、目鏡、標本移動標本,如果污點也動,說明在標本上,如果不動,說明不在標本上;移動目鏡,如果污點跟著動,說明在目鏡,如果不動,說明不在目鏡,就在物鏡上。6、目鏡內看到的物象是倒像,上下顛倒,左右相反。當裝片向左移時,物像應向右方向移動;玻片的移動方向和視野中物象的移動方向相反。將左側的甲移到視野中央,玻片向左側移動。將右側的氣泡移出視野,玻片向左側移動。要想把視野中的物像移到視野中央,移動玻片的原則是物像在哪,玻片就向哪移。要想把視野中的氣泡移出視野,移動玻片的原則是氣泡在哪,玻片就向相反的方向移。第二節和第三節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課本P42--49)1、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生物標本,材料必須薄而透明,光線能透過,才能觀察清楚。切片:從生物體材料上切取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體的生物材料經過涂抹制成裝片:用從生物體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非常微小的生物可直接做成裝片)(這三種玻片標本都可以做成永久的或臨時的)2、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制作步驟:1)用潔凈的紗布把蓋玻片和載玻片擦拭干凈;2)用滴管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3)用鑷子在洋蔥鱗片葉內表皮撕取一小塊表皮,在清水中展開(防止細胞重疊);4)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一邊先接觸水滴,另一邊緩緩蓋下(防止出現氣泡);5)在蓋玻片一側滴加碘液(染色,便于觀察細胞結構);6)在蓋玻片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使染液浸染標本)3、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1)用潔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2)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保持細胞正常形態);3)用消毒牙簽在自己漱干凈的口腔內側壁輕輕刮幾下;4)把牙簽附有碎屑的一端在生理鹽水中涂抹幾下(防止細胞重疊)5)用鑷子夾起蓋玻片,輕輕蓋下(防止蓋玻片下出現氣泡;6)、從蓋玻片一側滴碘液染色,從另一側吸引(染色,便于觀察)4、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用滴管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而在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的臨時裝片過程中,用滴管滴加的則是生理鹽水。而染色都是用的稀碘液。制作并觀察植物細胞臨時裝片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標本類型臨時裝片臨時裝片材料來源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口腔內側壁細胞實驗步驟擦→滴→撕→展→蓋→染→吸擦--滴--刮--涂--蓋--染--吸載玻片上滴的液體清水生理鹽水染色劑稀碘液稀碘液5、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有著基本相同的結構,分別是細胞膜、細胞核和細胞質,其中起到控制物質進出作用的是細胞膜,把菠菜放到水里煮一下,水的顏色變綠了,原因就是細胞膜破壞了,它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喪失了,遺傳信息庫是細胞核。6、細胞膜在光學顯微鏡下不易看到。7、與動物細胞不同的是,植物細胞還具有葉綠體、細胞壁、液泡等。其中葉綠體不是所有植物細胞都有的,要看植物的這個部位是不是綠色的,是否進行光合作用。植物根尖細胞、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沒有葉綠體。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沒有細胞核。8、動植物細胞共有的結構:如果給三個空填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如果給四個空再加上線粒體。(線粒體較?。?、液泡里的液體部分是細胞液。植物酸甜苦辣、刺激性等物質、花的顏色等色素都位于液泡里。10、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11、19世紀30年代,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共同創建了“細胞學說”——動物細胞、植物細胞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能夠產生新細胞。恩格斯將細胞學說、能量轉化與守恒定律、達爾文的進化論并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第四節細胞的生活(50--54)1、細胞中的物質可以分為兩大類:有機物和無機物將一粒浸軟的小麥種子放在火上燃燒,燃燒的是有機物,剩余的灰燼是無機鹽;2、細胞的邊界是細胞膜,將細胞與外界分隔開,使其有相對穩定的內部環境,并沒有把細胞封閉起來。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3、細胞質中的能量轉換器1)植物細胞的能量轉換器最多有葉綠體和線粒體兩種,有沒有葉綠體要看細胞是否綠色的,有沒有光合作用。葉綠體被稱為細胞的“生產車間”。動物細胞的能量轉換器只有線粒體,如果將細胞比作汽車,線粒體相當于“發動機”,線粒體被稱為細胞的“動力工廠”。2)葉綠體: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并儲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機物內。3)線粒體:將化學能轉化成細胞需要的其他形式的能量。4、細胞核是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是遺傳信息庫,也是遺傳物質(DNA)儲存的主要場所。5、小羊多莉的身世:1)A羊卵細胞的細胞核抽出,只要細胞質;B羊乳腺細胞只要細胞核,并將細胞核注入A羊的卵細胞中;這樣就具有形成A羊的細胞質與B羊細胞核結合而成的融合細胞;融合細胞經過分裂形成胚胎,植入C羊子宮內發育,誕生出多莉羊。2)克隆羊產生的過程說明:細胞核控制著生物的發育和遺傳,(多莉羊長得像提供了細胞核的那只羊。因為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控制著生物的發育和遺傳)3)克隆羊多莉的產生應用了克隆技術,生殖方式屬于無性生殖6、細胞的生活是物質、能量和信息變化的統一。第二章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第一節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P56--58)1、生物體由小長大,是與細胞生長、細胞分裂和細胞分化分不開的。2、細胞生長:細胞從周圍環境中吸收營養物質,將其轉變成組成自身的物質,細胞生長的結果是細胞體積增大,細胞不能無限生長。3、細胞分裂:1)概念: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的過程。細胞分裂的結果是細胞數量增加,mx2n,m為原細胞個數,n為分裂次數。2)過程:細胞核先分成兩個,細胞質平分成兩份,植物細胞在原細胞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形成兩個新細胞;動物細胞的細胞膜從中部向內凹陷,縊裂成兩個細胞。3)染色體的變化:①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兩種物質組成的。DNA是遺傳物質,所以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載體。②細胞分裂過程中細胞核內變化最明顯的是染色體。染色體先復制加倍再分成完全相同的兩份,此時,產生的兩個新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相同,新細胞與原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也相同。因此,新細胞與原細胞所含有的遺傳信息是一樣的,這就保證了同種生物在遺傳上的相似性。即:①分裂時染色體數目的變化:N→2N→N(N是生物細胞內染色體數目)②過程:細胞核分裂時,染色體先加倍后分成完全相同的兩份,分別進入兩個細胞;4、無論是細胞生長、細胞分裂還是細胞分化,細胞內的遺傳物質都不變。第二節動物體的結構層次(P59--62)1、動物和人體的生長發育都是從受精卵開始的。受精卵通過細胞分裂新產生新細胞。2、細胞分化:(1)概念:在個體發育過程,一個或一種細胞通過分裂產生的后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差異性的變化。(2)結果:細胞分化的結果是產生了不同的組織。判斷下過程是細胞分裂或細胞分化①細胞分裂②細胞分化順序:細胞分裂(受精卵)→細胞生長→細胞分化3、人體的四大組織分別為:組織名稱組成功能上皮組織由上皮細胞構成,分布在腺體和管腔內表面具有保護、分泌等功能。肌肉組織:主要由肌細胞構成,具有收縮、舒張功能。神經組織:主要由神經細胞(神經元)構成,能夠接受刺激,產生和傳導神經沖動(興奮)結締組織:骨組織、軟骨組織、血液等具有支持、連接、保護、營養等功能。不小心把手劃破,會感到疼,說明皮膚內有神經組織。一會兒,就流出了血,說明皮膚內有結締組織;不過傷口不是很深,保護了內部結構,說明皮膚有上皮組織。皮膚表面的汗毛之所以能夠立于皮膚之上,是因為有立毛肌。說明皮膚內有肌肉組織,可見,皮膚屬于器官。4、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器官。大腦、腎臟、心臟、胃、皮膚等都是器官。一塊完整的肌肉也是器官。一塊完整的骨頭也屬于器官5、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一定的次序組合在一起構成系統。6、動物體的結構層次(從微觀到宏觀):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動物體的結構層次(從宏觀到微觀):動物體→系統→器官→組織→細胞。第三節植物體的結構層次(P63--65)1、植物體的結構結構層次(從微觀到宏觀):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植物體的結構結構層次(從宏觀到微觀):植物體→器官→組織→細胞。2、綠色開花植物是由根、莖、葉、花、種子、果實六大器官組成的。其中,根、莖、葉屬于營養器官;花、果實、種子屬于生殖器官。3、植物的幾種組織組織名稱結構特點功能分布分生組織細胞小,細胞壁薄,細胞核大,細胞質濃,終生保持分裂能力芽尖、莖尖、根尖等營養組織細胞壁薄,液泡較大,排列較疏松,葉綠體儲藏營養根、莖、葉、花、果實、種子保護組織細胞排列緊密,外層常有角質保護、防止水分蒸發根、莖、葉表面輸導組織細胞呈管狀,上下連通運輸水、無機鹽和有機物等貫穿于整個植物體機械組織細胞壁增厚起支持和保護功能莖、葉柄、葉皮、花柄、果皮、種皮等4、吃甘蔗時,要先把外面堅韌的皮去掉(保護、機械組織),咀嚼甘蔗時會有很多甜甜地液汁(營養組織),咀嚼之后剩余的殘渣是輸導、機械組織。5、掐去植物一根枝條的頂端,它還能繼續往上長嗎?為什么?不會,因為在根尖、莖尖具有保持分裂能力的分生組織。6、樹皮中有篩管這種輸導組織,如果將樹皮剝去,植物就會死亡,請說說其中的道理。篩管位于樹皮里,篩管將葉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運輸到植物體的其他器官和組織利用,如果將樹皮剝去,植物的其他器官就會因得不到有機物而導致植物體死亡。7、輸導組織貫穿于整個植物體,使植物體成為一個整體。導管運輸水和無機鹽,方向自下而上。篩管運輸有機物,方向自上而下。8、藕斷絲連中的絲是植物中的輸導組織。導管從下往上運輸水和無機鹽,篩管從上往下運輸有機物。9、比較動植物體在結構層次上的異同(植物)(動物)結結構層次不不同點分生組織、營養組織、保護組織輸導組織、機械組織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無系統有系統相相同點細胞分化形成組織,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10、動物和植物在結構層次上最主要的區別是有無系統。第四節單細胞生物(P66--69)1、單細胞生物是指僅由一個細胞組成的生物。無組織、器官、系統的分化。常見的單細胞生物:酵母菌(真菌)、草履蟲(動物)、衣藻(藻類植物)、眼蟲、變形蟲(動物),大腸桿菌(細菌)。2、識記上圖草履蟲結構示意圖及格結構的功能。纖毛:靠纖毛的擺動在水中旋轉前進;表膜:呼吸。氧氣的攝入,二氧化碳的排除都通過表膜;口溝:細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口溝進入體內;食物泡:隨著細胞質的流動,其中的食物逐漸被消化;胞肛:不能消化的食物殘渣,從胞肛排出體外;收集管,伸縮泡:把體內多余的水分和無機鹽收集起來,由表膜排到體外。生殖:分裂生殖;應激性:對外界刺激能作出反應。趨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3、取草履蟲最好從培養液上層吸取。因為:草履蟲進行呼吸需要氧氣,水體表面與空氣接觸,氧含量高。所以草履蟲大多集中在上層。4、本實驗中放置的棉花纖維作用:限制草履蟲的運動。5、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有利:①衣藻等單細胞植物,是魚類的天然餌料②草履蟲吞噬細菌,凈化污水③酵母菌,用于食品發酵有害:①瘧原蟲、痢疾內變形蟲,引發疾病。②海洋中單細胞生物大量繁殖,引起赤潮,危害漁業。第三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P72--77)1、生物圈中已知的綠色植物50多萬種,可以分成四大類群: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種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從低等到高等排列:藻類、苔蘚、蕨類、裸子植物、被子植物2.藻類、苔蘚、蕨類的進化規律:水生到陸生,簡單到復雜,低等到高等。比較項目生活環境代表植物器官分化輸導組織與人類生活關系相同點藻類大多水中,少數潮濕的陸地水綿,衣藻,海帶,紫菜無根、莖、葉的分化無輸導組織釋放氧氣;食用;魚類食物;工業和藥用用孢子繁殖;生殖發育離不開水;都能進行光合作用苔蘚陰暗潮濕的陸地地錢,葫蘆蘚,泥炭蘚有類似莖和葉的分化,有假根無輸導組織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形成泥炭蕨類陰暗潮濕的陸地腎蕨、卷柏、滿江紅、貫眾、里白、桫欏有根、莖、葉的分化有輸導組織食用;藥用;綠肥和飼料;遺體變成了煤3.下雨之后,地面長出的綠茸茸的是苔蘚植物。魚缸長期不換水,會長處綠膜,原因水中藻類植物繁殖結果。第二節種子植物(P79--86)1、為什么種子植物比其他植物更適應陸地生活?種子是一個器官,種皮使幼嫩的胚得到保護,同時子葉或胚乳里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孢子則是一個生殖細胞,只有散落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才能萌發,否則很快就失去生命力。所以種子的生命力比孢子強。同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相比,種子植物之所以更適應陸地環境,成為陸生植物中占絕對優勢的類群,能產生種子是一個重要原因。2、被子植物分為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3、不同點相同點菜豆種子有2片子葉,營養物質儲存在子葉中都有有胚和種皮;胚都由胚芽、胚軸、胚根、子葉組成。玉米種子子葉1片,有胚乳,營養物質儲存在胚乳中,種皮外有果皮3.胚是新植物的幼體,是種子中最重要的部分。胚乳不是胚的結構。4.雙子葉植物有菜豆、花生、大豆、蠶豆等,營養物質儲存在子葉中,所以我們吃的花生油、豆腐、喝的豆漿營養主要來自子葉。5.單子葉植物有玉米、小麥、水稻、高粱等,營養物質儲存在胚乳中,子葉轉運營養物質,所以我們吃的玉米羹、饅頭、大米的營養主要來自胚乳。6.果實由果皮和種子組成,所以只有被子植物才有果實,而裸子植物沒有果實。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區別是有無果皮包被。7.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適應陸地生活的原因:種子被果皮包著,可以免受昆蟲等的叮咬和環境中其它不利因素;果實傳播方式多種多樣;有發達的輸導組織。8.常見裸子植物:油松、雪松、云杉、銀杏、紅豆杉、蘇鐵、圓柏、側柏;常見被子植物:刺槐、毛白楊、檳榔、玉米、小麥、水稻、牡丹、菊、玫瑰;9.銀杏果俗稱“白果”,但銀杏果并不是真正的果實,而是裸露的種子,水杉、松樹的球果也是種子。屬于裸子植物。圓柏、側柏屬于裸子植物,卷柏屬于蕨類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節種子的萌發(P88--95)外界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1、種子萌發的條件自身條件:種子飽滿,胚必須完整、活的,度過休眠期。煙草種子萌發需要光;莧菜種子萌發不需要光。2、如果事先已經知道2號瓶中的條件是最適合種子萌發的,本實驗設置2號瓶的目的是:作對照3、若不能對檢測對象逐一檢測時,可以從檢測對象總體中抽取少量個體作為樣本,對樣本進行檢測的結果能夠反映總體的情況,這種方法叫做抽樣檢測。抽樣的原則是隨機取樣,樣本大小合適,檢測方法科學。4.發芽的種子數發芽率=X100%供檢測的種子數5.種子萌發的過程:①吸收水分膨脹。②子葉或胚乳的營養物質轉運給胚根、胚芽、胚軸。③胚根先發育,突破種皮,形成根。④胚軸伸長,發育成連接莖和根的部分⑤胚芽發育成芽,芽發育成莖和葉。6.北方在早春播種,常用塑料薄膜覆蓋地面好處:提高地表土壤溫度,減少水分蒸發,促使種子發芽。第二節植株的生長(P96--102)1、根的生長:一方面要靠分生區細胞分裂,增加細胞的數量;一方面要靠伸長區細胞生長,細胞體積的增大。2、根尖生長最快的部位是伸長區。吸收水和無機鹽主要是成熟區。3、莖的生長:枝條和綠葉都是由芽發育來的。芽中有分生組織,芽在發育時,分生組織的細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條,它是由幼嫩的莖、葉、和芽組成,枝條上的芽又可以發育成新的枝條。4、植物的生長需要多種無機鹽,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鉀的無機鹽。含氮的無機鹽能使枝葉長得繁茂,植物缺氮葉片發黃。含磷的無機鹽能促進幼苗的發育和花的開放,使果實、種子成熟提早植物缺磷葉片呈暗綠色并出現紫色。含鉀的無機鹽能使莖稈健壯,促進淀粉形成,植物缺鉀莖稈軟弱、易倒伏葉片邊緣和尖端呈褐色并出現焦枯。5、缺少含硼的無機鹽,油菜就會“華而不實”(只開花不結果實)。6、施肥需注意:不要過多,否則會出現燒苗現象(細胞液濃度低于土壤溶液濃度,細胞失水),甚至死亡;施肥后,及時澆水以利于肥料的吸收和運輸。施肥原則是以農家肥為主,配合使用化肥。第三節開花和結果(P103--107)1、過程:開花→傳粉→受精→果實和種子形成2、一朵花最主要的結構是雄蕊和雌蕊。雌蕊包括柱頭、花柱和子房(一個子房中有一個或多個胚珠)。雄蕊包括花藥和花絲(花藥中有花粉,花粉中有精子)。3、傳粉概念:花粉從花藥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叫做傳粉。傳粉的方式分為自花傳粉和異花傳粉,異花傳粉又可以分為蟲媒花和風媒花,蟲媒花:桃花、李花、蘋果花、油菜花等色彩鮮艷,氣味芬芳,還有蜜腺,所以都是靠昆蟲傳粉的;風媒花:玉米、楊、柳的花粉多而輕盈,所以常靠風傳粉。4、玉米缺粒是因為傳粉不足,可以進行人工輔助授粉。5、受精概念:花粉中的精子與胚珠中的卵細胞相結合的過程。6、受精過程:花粉落到柱頭上以后,在柱頭上黏液的刺激下開始萌發,長出花粉管穿過花柱,進入子房,一直到達胚珠。粉管中的2個精子移動到胚珠內部,一個與里面的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另一個與胚珠中的極核結合,形成受精極核。雙受精現象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現象。7、果實和種子的形成:受精后,花瓣、雄蕊和雌蕊的花柱、柱頭均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繼續發育,最終發育成果實。子房壁發育成果皮,胚珠發育成種子,受精卵發育成種子里的胚。8、一個果實需要一個子房發育而成;一粒種子需要一個胚珠發育而成,需要1個卵細胞,2個精子和2個極核。9、麻屋子——果皮(由子房壁發育),紅帳子——種皮(由珠被發育),白胖子——胚(由受精卵發育)。蘋果、梨、西瓜中可食用的部分屬于果皮,是由子房壁發育來的。第三章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P109--114)1、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區,因為成熟區有大量的根毛,這使得根尖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積,因而具有強大的吸水能力。根尖各區細胞特點功能成熟區細胞停止生長,開始分化,表皮細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有導管,屬于輸導組織伸長區細胞停止分裂,開始迅速生長根尖生長(伸長)最快的部位分生區細胞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細胞小,細胞核大,細胞壁薄,細胞質濃屬于分生組織,分裂產生的新細胞,向下補充根冠的細胞數量,向上補充伸長區的細胞數量根冠細胞較大,排列不整齊屬于保護組織,保護分生區細胞2、幼根的生長一方面要靠分生區細胞分裂增加細胞數目,另一方面要靠伸長區細胞體積增大。3、植物細胞吸水的原理:根毛細胞細胞液濃度>土壤溶液濃度,細胞吸水。否則,相反。4、植物的輸導組織有兩種:導管和篩管輸導組織分布位置細胞特點作用導管莖的木質部,根,葉脈許多長形、管狀細胞組成,沒有細胞質和細胞核,上下細胞間的細胞壁消失,形成中空管道(死細胞)運輸水分和無機鹽,方向是由下到上篩管莖的韌皮部,根,葉脈細胞之間有橫壁,成熟的篩管細胞沒有細胞核(活細胞)運輸有機物、方向是由上到下俗話說“樹怕傷皮,不怕空心”,為什么空心的樹還能繼續存活?答:因為運輸有機物的篩管位于樹皮內的韌皮部,能夠向下運輸有機物;樹皮內的形成層又能分裂產生新的木質部,運輸水分和無機鹽。5、“梨樹砍三刀,樹枝壓彎腰”,在果樹的“坐果”時期,果農常常給果樹的莖做半環狀剝皮,這樣可以增加坐果量,其道理是篩管被割斷,限制了有機物向根部運輸。6、把幼嫩的莖掐斷,有汁液流出,主要是水分和無機鹽,從木質部的導管中流出。如果流的是白色汁液,主要是韌皮部的篩管流出的有機物。7、無機鹽必須溶解在水中,“搭著便車”隨水一起被運輸到植物體的各個部分。8、水分運輸的路徑:土壤溶液→根部成熟區根毛細胞→根內導管→莖內導管→葉內導管→植物其他器官。9、觀察葉片橫切面結構,制作臨時切片。10、蒸騰作用:水分以水蒸氣的形式從植物體內散發到體外的過程,叫做蒸騰作用。葉片是蒸騰作用的主要部位。葉片結構細胞特點功能表皮(上表皮、下表皮)細胞排列緊密,無色透明,無葉綠體保護,屬于保護組織保衛細胞一對半月形細胞,有葉綠體圍成氣孔,控制氣孔張開和閉合葉肉含有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屬于營養組織葉脈含有導管和篩管導管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篩管運輸有機物。屬于輸導組織??拷媳砥さ娜~肉細胞排列緊密,含葉綠體較多;靠近下表皮的葉肉細胞排列疏松,含葉綠體較少;所以葉片正面顏色較深,背面顏色較淺。葉片掉落時,正面朝下,背面朝上。11、上下表皮上都有氣孔,一般下表皮氣孔的數目多于上表皮。水蒸氣、氧氣、二氧化碳都可以通過氣孔進出葉片,所以氣孔是植物蒸騰作用的“門戶”和氣體交換的“窗口”。12、蒸騰作用的影響因素:①光照和溫度。一定范圍內,光照和溫度越高,蒸騰作用越強。夏季中午溫度最高,光照最強時,為避免水分過度散失,部分氣孔關閉,蒸騰作用減弱。②濕度。濕度越大,使水分汽化速度減慢,蒸騰作用越弱。③葉片周圍的空氣流動。葉片周圍空氣流動越快,蒸騰作用越強。13、蒸騰作用的意義:(1)降低植物葉片的溫度;(2)拉動水分和無機鹽在植物體內的運輸。(3)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4)保持水土,植物莖葉承接雨水,減緩雨水對地面的沖刷。(5)涵養水源,枯枝落葉吸納大量雨水,滲到地下,補充地下水。14、“大樹底下好乘涼”的原因是:蒸騰作用增加了周圍大氣的濕度,降低的溫度,屬于生物影響環境。15、移栽樹苗問題:①帶一個土坨,保護根毛和幼根。②剪掉大量的枝葉、陰天或傍晚移栽、加蓋遮陽布,減小蒸騰作用。16、春天植樹造林要在樹苗發芽前進行。原因:發芽前,沒有葉子,植物的蒸騰作用非常弱。第四章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P116--120)第五章第一節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P121--125)實驗一、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P117)1.實驗步驟(1)暗處理:轉運和消耗葉片中原有的淀粉。(2)部分遮光處理:形成對照(3)光照、摘葉片(4)脫色、漂洗:酒精溶解葉綠素。裝置設計:大燒杯里是清水,小燒杯是酒精?!案羲訜帷钡哪康氖欠乐咕凭紵l生危險。(5)染色、清水沖洗:滴加碘液,目的是檢驗葉片中是否含有淀粉。(淀粉遇到碘液變藍。)(6)觀察2.實驗現象葉片顏色的變化遮光部分見光部分酒精脫色后綠色黃白色綠色黃白色碘液染色后黃白色黃白色藍色3.結論: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產物是淀粉;光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4.若選用銀邊天竺葵做實驗,銀邊部分不變藍,因為沒有葉綠體。葉綠體既是生產有機物的“車間”,也是將光能轉變為化學能的“能量轉換器”。5.凡是植物的綠色部分,只要細胞中含有葉綠體,就能制造有機物。但是,葉片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的主要器官。實驗二海爾蒙特的實驗(P121)實驗三普利斯特利的實驗(實驗必須在光下進行,以確保綠色植物能進光合作用)實驗四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實驗五探究水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切斷主葉脈)實驗六光合作用產生氧氣(P123)快要熄滅的衛生香(或竹簽),在遇到金魚藻在光下釋放出來的氣體,立刻燃燒起來,說明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產生了氧氣,氧氣有助燃的特性總結:1.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貯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叫做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2.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的作用(P118)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通過篩管運輸到各個細胞,在線粒體中將有機物分解,釋放能量。(1)有機物用來構建植物體從細胞水平看,細胞壁的主要成分纖維素是有機物,細胞膜的主要成分蛋白質和脂質是有機物,細胞核的主要成分核酸(DNA)是有機物。從器官水平看,蘋果、梨等果實主要成分是糖類,馬鈴薯的莖、蓮藕的莖、甘薯的根主要成分是淀粉,芝麻、向日葵的種子主要成分是脂肪,花生和黃豆的種子富含蛋白質和脂肪,它們都是有機物。從個體水平看:構成植物體干重的絕大部分是有機物,少量是無機鹽。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主要是淀粉等糖類,一部分糖類在體內還會轉變成蛋白質、脂肪等其他有機物。(2)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養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食物來源和能量,通過食物鏈、食物網養育了生物圈中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餐館的門面租賃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四川省農村土地承包合同
- 2025企業聘請軟件開發合同模板
- 2025年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REMFC)發電裝置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中級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筆試模擬測試完美版帶解析
- 律師審核離婚協議書3篇
- 安全網交易須知3篇
- 工程建設貸款的合同范本版3篇
- 建筑施工合同保證金有哪些規定3篇
- 公證處委托書的有效性3篇
- 閩教版2023版3-6年級全8冊英語單詞表
- 蘇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豎式計算300題及答案
- 骨腫瘤的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策略
- 高血糖危象急救護理
- 區塊鏈技術在數據隱私保護中的應用
- 23《海底世界》 第二課時 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
- 三七養生健康知識講座
- 北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目錄
- 裝飾工程資金需求計劃
- 探究《水滸傳》中的黑白道義
- 報價單模板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