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單元質檢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2024山東聊城三模,24)商朝人祭祖對象廣泛,從高祖到先公、先王、先妣,從直系到旁系再到異族功臣,雖然有親疏之別,祭祀用品也有多寡之分,但他們都受到商朝人的祭祀,材料所述現象()A.彰顯了中華民族的美德 B.表明宗法制已經形成C.說明祭祖與專制王權親密 D.反映了社會等級森嚴答案A解析依據材料“從直系到旁系再到異族功臣,雖然有親疏之別,祭祀用品也有多寡之分,但他們都受到商朝人的祭祀”可知商朝的祭祀對象的廣泛性,這體現了商朝人注意傳統美德,故A項正確;題干中商朝人祭祀對象的廣泛不能說明宗法制已經形成,故B項錯誤;材料并沒有體現專制王權,依據所學可知,中國古代早期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故C項錯誤;從材料“從直系到旁系再到異族功臣……但他們都受到商朝人的祭祀”說明社會等級并不森嚴,故D項錯誤。2.(2024山西晉中高考適應性調研,24)錢穆在《中國社會演化》一文中指出:“不論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國周代封建)下,漸漸醞釀出一種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觀念來。”這說明分封制()A.確立了君主專制中心集權意識B.加強了中心對地方的統治C.強化了王室對土地人口的限制D.有利于后世統一國家的建立答案D解析“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均沒有實現中心集權,故A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中心與地方的關系,故B項錯誤;分封制下王室無法有效地對眾多人口進行限制,故C項錯誤;依據材料“漸漸醞釀出一種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觀念來”可知分封制成為后世一統天下的文化基礎,故D項正確。3.(2024遼寧遼南協作校一模,24)《周禮》規定:“以飲食之禮,親宗族兄弟……以饗燕(注:燕同宴)之禮,親四方之來賓。”這說明西周的禮儀制度()A.具有區分貴族等級的功能 B.秉持穩定社會秩序的宗旨C.強調生活良俗的教化 D.注意仁愛心地的培育答案B解析材料主要強調的是借助禮樂制度維護統治秩序,而不是區分貴族等級,故A項錯誤;依據材料“親宗族兄弟”“親四方之來賓”可知西周借助禮樂制來凝合宗族,防止紛爭,維護社會秩序,故B項正確;材料主要強調的是禮樂制維護統治秩序,而不是強調生活良俗,故C項錯誤;據材料“以飲食之禮”“以饗燕(注:燕同宴)之禮”可知主要是借助飲食達到凝合宗族的作用,而不是注意仁愛心地的培育,故D項錯誤。4.(2024廣東汕頭二模,24)周幽王寵褒姒,為博一笑,烽火戲諸侯,后來又廢黜申后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之子伯服為太子。申侯大怒,與西夷犬戎進攻幽王,幽王舉烽火,諸侯未至,幽王被殺。諸侯立宜臼為王,是為周平王據傳世文獻《史記》編譯續表周幽王娶西申女為妻,生平王,又娶褒姒,生伯服。幽王與伯盤追逐平王,平王投奔西申。幽王起兵圍攻西申。西申聯合西戎滅幽王與伯盤,周亡。諸侯立幽王之弟余臣為王,是為攜惠王。晉文侯立平王,遷都洛陽,后又殺攜惠王據出土戰國竹簡《系年》編譯上表為不同文獻關于同一歷史事務的記述,由此可認定()A.西申、犬戎聯合攻滅西周 B.周幽王因失信于諸侯致亡C.周幽王主動興兵自取滅亡 D.攜惠王是西周最終一位王答案A解析由材料“申侯大怒,與西夷犬戎進攻幽王,幽王舉烽火,諸侯未至,幽王被殺”“西申聯合西戎滅幽王與伯盤,周亡”可知《史記》《系年》均提及西申、犬戎聯合攻滅西周,故A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西周滅亡的史實而非緣由,故B項錯誤;由材料“幽王起兵圍攻西申”可知周幽王主動興兵自取滅亡只是《系年》中的記載,故C項錯誤;由材料“諸侯立幽王之弟余臣為王,是為攜惠王”可知攜惠王是西周最終一位王只是《系年》中的記載,故D項錯誤。5.(2024河南安陽一模,24)史學家唐德剛認為,自公元前4世紀商鞅變法起至漢武帝和昭帝之間,古代中國實現了從“封建”到“帝制”的轉變。這一轉變是()A.從家族政治到家國政治 B.從集體統治到君主專制C.從世俗政治到神權政治 D.從貴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學問可知,“封建”指分封制,“帝制”指中心集權制度。分封制與宗法制的結合是家國一體,故A項錯誤;結合所學學問可知,西周是地方貴族和周王統治,不是集體統治,君主專制在秦朝最終確立,故B項錯誤;分封制和中心集權制度均屬于世俗政治,故C項錯誤;分封制屬于貴族政治,中心集權制度屬于官僚政治,故D項正確。6.(2024河北唐山期末24)“蓋內外官制同一系統,丞相與守掌民事,太尉與尉掌軍事……而御史與監,則糾察此治民、治軍之官者也。”這種政治現象應當是()A.秦代垂直管理的特征 B.漢朝內朝外朝的體制C.唐代三省分工的詳細化 D.宋代機構臃腫的寫照答案A解析依據題目中的關鍵詞“內外官制同一系統”“丞相”“太尉”“御史”得出秦朝中心集權制度的形成,實現了從中心到地方的垂直管理,故A項正確;結合所學學問可知,漢代內外朝制不符合題目中“內外官制同一系統”,故B項錯誤;唐朝的三省是指中書、門下、尚書,與題意不符,故C項錯誤;宋代機構與題目中“丞相與守掌民事,太尉與尉掌軍事……而御史與監,則糾察此治民、治軍之官者也”不符,故D項錯誤。7.(2024山東聊城三模,25)歷史學家呂思勉說,秦以后由封建時代進入郡縣時代。此后,雖然出現過“封建的四次反動”,但都以失敗告終。“封建的四次反動”應包括()A.秦朝的焚書坑儒 B.明朝的特務統治C.唐朝設置節度使 D.漢初分封同姓王答案D解析依據材料“秦以后由封建時代進入郡縣時代”可知反映的是郡縣制取代分封制,焚書坑儒是思想文化方面,故A項錯誤;明朝特務統治是監察機構而不是封建的地方機構,故B項錯誤;唐朝的節度使還是地方機構,是皇帝任免的官吏,屬于郡縣時代,故C項錯誤;材料“秦以后由封建時代進入郡縣時代”說明封建是指分封制,漢初封王是對土地和人民分封,故D項正確。8.(2024廣東湛江二模,26)南北朝時期,中書省和門下省設于宮中,主要負責皇家事務。唐朝時兩省移出皇宮,并將兩省官員分為內省官和外省官,兩種官員都具有內、外朝官員的雙重身份。這說明()A.國家事務的重要性有所提高 B.政治運行過程更為成熟C.內外朝的職能差別漸漸消逝 D.皇室成為政治權力中樞答案A解析材料中說明中書省和門下省由過去負責皇家事務轉移到詳細國家事務,說明此時國家事務的重要性有所提高,A項正確;材料沒有反映政治運行過程是否成熟,B項錯誤;唐朝時期主要是三省六部制,不是內外朝制,C項錯誤;唐朝中樞機構不是皇室,是三省六部,D項錯誤。9.(2024四川雅安三模,27)宋太宗不僅多次激勵臣下直言,并將左、右補闕改為左、右司諫,左、右拾遺改為左、右正言。立此新名,“使各修其職業”。宋代監察官員的更名()A.強化了監察官的責任感 B.確立了官員間相互監督制度C.限制了官員的監察范圍 D.加強了中心集權制度答案A解析由材料“激勵臣下直言,并將左、右補闕改為左、右司諫,左、右拾遺改為左、右正言”“使各修其職業”可知宋太宗從制度上增加諫官的監察機制,強化監察官的責任感,故A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對皇權的諫言制度而非官員間的相互監督,故B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官員的監察范圍,故C項錯誤;材料強調的是宋代對皇帝的諫言制度,沒有涉及中心集權制度的加強,故D項錯誤。10.(2024河南畢業班適應性考試,26)元朝時,“蓋嶺北、遼陽與甘肅、四川、云南、湖廣之邊,唐所謂羈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賦役之,比于內地”。這種改變反映了()A.人口增加推動邊疆開發 B.君主專制統治更加強化C.中心加強對地方的管理 D.地方管理制度模式一樣答案C解析依據材料“蓋嶺北、遼陽與甘肅、四川、云南、湖廣之邊”可知是邊疆地區,元朝時期并沒有出現大規模的人口增加狀況,故A項錯誤;材料論述的是元朝加強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管理,沒有涉及減弱相權強化君主專制的措施,故B項錯誤;依據材料這些地區由“唐所謂羈縻之州”變成了“今皆賦役之,比于內地”說明由唐朝少數民族自我管理,元朝時變成了中心干脆管理,說明中心加強了對地方的管理,故C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對這些地區實行的管理制度是否與其他地區一樣,僅是說明這些地區的賦稅制度與內地一樣,故D項錯誤。11.(2024博文靜道全國第一次聯合質量測評,7)下圖為明朝初年中心和省級地方官府行政關系示意圖。以下各項對于示意圖的分析,正確并且全面的是()A.皇帝專制權力強化 B.具有近代三權分立特征C.地方行政效率低下 D.君主專制中心集權加強答案D解析材料體現的是地方權力集中于中心,中心權力集中于皇帝,即中心集權制度的強化,皇帝專制權力強化僅是其中一個方面,故A項錯誤;中國古代政治體制分割相權的目的在于強化皇權,與近代三權分立是有著本質區分的,故B項錯誤;材料體現地方機構分為都指揮使司、承宣布政使司與按察使司,分管軍事、民政、財政與監察,三司之間互不隸屬,簡單導致地方行政效率較低,C項不全面,故錯誤;結合所學學問可知,明初廢丞相,權分六部,加強了君主專制中心集權,故D項正確。12.(2024遼寧葫蘆島六校協作體月考,5)雍正帝選擇入職軍機處的兩位大臣之一是為官謹慎當心的漢族官員張廷玉,另一位是雍正帝的心腹鄂爾泰。這體現出軍機處()A.進一步加強了君主專制 B.加劇了君權相權的沖突C.進一步促進了民族團結 D.肯定程度上制約了皇權答案A解析依據材料“謹慎當心”“心腹”可知雍正帝選擇軍機大臣的標準是不違反皇帝意愿、皇帝的親信,這都有利于皇帝個人決策,加強君主專制,故A項正確;清朝沒有設置宰相,故B項錯誤;軍機大臣的選擇不是民族出身,而是與皇帝的親信關系,故C項錯誤;材料體現軍機處便于皇帝限制,不能制約皇權,故D項錯誤。二、非選擇題(第13題25分,第14題12分,共37分)13.在中國古代社會,官僚制度是維系君主權力運作的重要支柱。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君為元首,臣為股肱,上下相維,內外相制,若網之有綱,絲之有紀……古之王者,設……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綱紀其內;設方伯、州長、卒正、連帥、屬長,以綱紀其外。尊卑有序,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率從。此為政之體也。——司馬光《上神宗之體要》材料二中國自秦以下,傳統政治,論位則君最高,論職則百官分治,論權則各有所掌,各自斟酌。如漢代之選舉,唐代以下之考試,皆有職司,其權不操于君。朝廷用人,則一依選舉考試之所得。故中國自秦以下之傳統政府,僅可稱之曰:“士人政府。”——摘編自錢穆《國史新論》(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古代封建君主為了“綱紀其內”和“綱紀其外”,在中心和地方分別實行了哪些制度。(12分)(2)依據材料二,指出錢穆的主要觀點并概括其主要論據。(不得照抄原文)(7分)(3)依據上述材料,分析錢穆對于古代官僚制度相識的局限性。(6分)參考答案(1)綱紀其內: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內閣制、設置軍機處。綱紀其外:郡縣制、郡國并行制、行省制度。(2)觀點:中國自秦以后是“士人政府”。論據:君臣各掌其權,百官有職有權,君主不限制選官權。(3)局限:官僚的職權均來自君主;官僚的作用是君主權力的延長;官僚對君主肯定臣服。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嬴政建立統一國家后,把戰國時期逐步產生發展起來的中心集權制度系統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國。這一制度主要由三個環節構成。一是建立國家元首制度,稱“皇帝”。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從中心到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干脆任免,都依據皇帝的律令和意志辦事。二是成立中心政府機構,即三公九卿制,就是朝廷,以幫助皇帝領導全國軍政事務。三公九卿制為官僚政治,職事人員各有職分、等級、俸祿,公私分明,政績有考課,講效率,有升遷,體制劃一,組織完善。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即郡縣兩級制度。郡縣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升遷,地方官僚之間沒有戰亂、兼并之事。此制的實行開創了此后兩千年間歷代王朝統治的基本模式。——摘編自袁行霈、張傳璽等《中華文明史》解讀材料,提煉出一個觀點,并結合中國古代史的相關學問加以論述。(要求:寫出觀點,觀點合理明確,史論結合)(12分)參考答案示例一觀點:中心集權制度是歷史發展的產物。論述:戰國時期封建經濟的發展、新興地主階級力氣的增長、局部統一的出現,為中心集權制度的形成創建了社會條件。為適應新興地主加強專政和愛護封建經濟發展的須要,各諸侯國初步確立起君主集權的政治體制,為秦朝建立中心集權制度供應了勝利的閱歷。韓非提出了中心集權和“以法治國”的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統的中心集權理論。秦始皇繼承了商鞅變法的成果,實踐了韓非的理論,中心集權制度是歷史發展的產物。綜上,中心集權制度的產生適應了社會經濟發展的須要,是歷史發展的產物。示例二觀點:中心集權制度發展的總體趨勢是中心集權不斷加強。論述:漢武帝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了中心集權制度的理論基礎。內外朝制度的形成進一步加強了皇權,刺史制度的實施則加強了朝廷對地方的限制。隋唐時期實行三省六部制,把丞相的權力一分為三,加強了皇權;三省六部形成完整嚴密的體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強了中心的統治力氣。科舉制度則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力從豪門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心,大大加強了中心集權。宋代設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進一步分化相權,加強皇權。派文官擔當地方最高長官,把地方行政、軍事、財政權力收歸中心,進一步加強了中心集權。元朝在中心設中書省,地方實行行省制度。行省制度適應了對寬闊疆域管轄的要求,有利于加強中心對地方的管理。明朝在中心廢丞相,權分六部;在地方廢行省,設三司,進一步減弱地方勢力。明朝設廠衛特務組織,實行八股取士;清朝增設軍機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淀粉在鞋材制造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自動售貨機行業市場驅動因素研究考核試卷
- 石英砂加工與石英玻璃制造考核試卷
- 四川省廣安市華瑩市2025年四下數學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蘭州工業學院《綜合商務英語Ⅲ》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2024-2025學年初三生物試題寒假周考試卷含解析
- 山東省濟寧市曲阜師大附屬實驗校2025年初三5月百校聯考物理試題含解析
-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縣重點中學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初三數學試題期末教學質量(一模)監測卷含解析
- 湘贛十四校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開學考試生物試題含解析
- 盤錦市重點中學2025年高三下學期階段性考試(期末考)歷史試題含解析
- 工程維保服務內容措施及售后服務專項方案
- 管片基礎知識與管片選型
- 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管理培訓
- 互聯網醫療合作協議書
- 辦公用品售后服務方案
- 區塊鏈與電子商務安全的保障
- 2024-2026年版中國運動康復產業白皮書
- 不銹鋼營銷計劃書
-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期末群文閱讀 試卷附答案
- 區塊鏈與電子商務培訓
- DB21-T 2850-2017旅游景區安全管理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