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小學三年級是小學生由低年級向高年級過渡的時期,學生已經具備
了獨立識字的能力,因比,三年級的識字任務更多的是放手讓學生獨立
完成,包括在預習的時候獨立使用多種方法識字,完成作業。
三年級語文學習的重點和難點進入了對文本的理解。這是一個艱難
的瓶頸期,以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他們還很難對一篇文章進行準確、
深入的理解。抓中心、中心句詞、關鍵詞句、體會句子的含義等深層理
解文本的能力都將從現在開始,一步一步在教師的指導下形成,為四年
級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所以,我們在課堂上會對文章進行精讀,品
讀重點句段,引領學生逐步體會理解文章的方法。
本單元以〃金秋時節"為主題,編排了《山行》《贈劉景文》《夜
書所見》三首古詩和《捕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聽聽,
秋的聲音》三篇課文,前兩篇是精讀課文,從不同角度展現了秋天別樣
的風景。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指向閱讀方面的是〃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
的詞語〃。低年級學生已經學會了借助圖畫、查字典、聯系上下文、聯
系生活經驗等了解詞語意思的方法,本單元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延展和提
升,旨在引導學生綜合運用多種識字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選擇合適的
方法,并逐步做到遷移運用。通過三首古詩和三篇課文中的課后題和泡
泡語,以及語文園地中"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板塊,進行了語文
要素訓練的提示。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指向習作方面的是"學習寫日記〃。
日記是三年級習作起步練習的一個重要形式,通過引導學生關注、觀察
生活,初步學習積累習作的素材,無拘無束地記錄自己的生活,鼓勵學
生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信心。
本單元的學習過程和學習內容都體現了開放性。學習過程的開放性
體現在,在閱讀時綜合運用多種識字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選擇合適的
方法和同學交流,尊重學生個性化的閱讀體驗,逐步做到遷移運用,還
體現在一些從讀到寫的仿寫練習,引導學生將自己觀察到的秋天的景象
寫下來,在尊重學生個性化閱讀體驗的基礎上進行鑒賞性的理解,從而
獲得思維的發展和提升。學習內容的開放性體現在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
實際〃你在上學或放學珞上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色""閱讀鏈接”等,從
一篇課文的學習拓展開去,把學生的學習視角從課內引向課外,不但重
視課內閱讀,還關注課外閱讀和習作的拓展運用。
本單元學習目標設置如下:
1.通過讀課文、查字典、分類等方法,認識35個生字;會寫39個
字、27個詞語;認識多音字“挑”。【基礎目標】
2.能用鋼筆書寫"狂""排"等8個字,注意執筆姿勢,做到橫平
豎直,把字寫得規范、端正、整潔。【基礎目標】
3.能借助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背誦三首古詩,默寫《山行》。【基
礎目標】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運用多種方法(借助圖畫,查字典,聯系上
下文、生活實際和語境)理解難懂的詞語,借助修辭手法想象畫面,了
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核心目標】
5.通過比較閱讀,進一步遷移運用理解難懂詞語的方法,體會這些詞
語表達的真情實感;借助修辭手法想象畫面,激發熱愛大自然、熱愛秋
天的情感;背誦指定的課文段落,積累與四季有關的詞語。【核心目標】
6.能留心觀察生活,能借助例文并結合生活經驗,了解寫日記的好處、
日記可寫的內容及日記的基本格式。【核心目標】
本單元教學總體構想:
課時內容課時安教學要點
排
精讀拓展課2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
時通、讀熟古詩,自主識字、識詞。
《古詩三2.能借助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背誦三首古
首》詩,默寫《山行》。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能運用多種方法(借
助圖畫,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生活實際和語
境)理解難懂的詞語,了解古詩內容。
精讀拓展課2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
時通、讀熟課文,自主識字、識詞。
《鋪滿金色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運用多種方法(借
巴掌的水泥助圖畫,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生活實際和語
道》+拓展境)理解難懂的詞語,體會這些詞語表達的真
句段運用”詞語表達的真情實感。
板塊內容
日記講評11.共同制訂評價標準.
2.分享交流自己的習作,同學互評,自主修
改,認真譽抄后在墻報上展覽。
先對單元導語整體理解,明確學習要求;然后按照精讀課文一略讀
課文一語文園地一日記指導與講評的環節展開教學。
4.古詩三首
一、學習目標
1.通過讀課文、查字典、分類等方法,認識〃徑〃“斜〃等11個生
字,會寫"寒""霜〃等13個生字。
2.能借助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背誦三首古詩;默寫《山行》。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能運用多種方法(借助圖畫,查字典,聯系上
下文、生活實際和語境)理解難懂的詞語,了解古詩內容。
4.分類積累古詩。
二、課時安排
2課時。
三、學習過程
第1課時全文初探,整體感知
(一)談話激趣導入
同學們喜歡秋天嗎?說一說,為什么?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第二單元
就圍繞金秋時節的話題安排了三首古詩和三篇課文。作者筆下的秋景是
什么樣子的?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呢?今天我們先來學習三首古詩。
【設計說明】導入新課時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
生產生學好新課的愿望。
(-)學習單元導語
同學們看課本第13頁,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明白了什么?
我們一起讀一讀上面的這句話:"金秋的陽光,灑在樹葉上,灑在
花瓣上,也灑在我們的心上。"似一首清新的小詩,點明本單元的人文
主題——〃金色的秋天”。下面的兩句話就是我們本單元語文學習的具
體目標: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學習寫日記。通過這個單元三
首古詩和三篇課文的學習,我們將領略秋天不同于其他季節的景色。
【設計說明】單元導語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迅速找到學習的目標,明確這
一單元重點學什么、怎樣學,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培養目標意識。
(三)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句
1.自學提示。
先同桌共讀三首古詩,借助課文中的拼音,讀通古詩。同桌一起朗
讀、交流。
【設計說明】識字、讀通課文是深入理解文本,進行重點探究的基威,這
個環節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不可倉促。通過朗讀展示,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
興趣。同桌一起讀古詩,同伴共學可以增強學習的興趣,有了互助和共學,學
生獨立學習的能力也會隨之培養起來。
2.互幫互認字詞
(1)下面請同桌互查、互幫認讀本課的生字,字音沒讀準的在字的
下面做標記。
(2)全班認讀生字詞。
石徑斜贈劉景文菊殘猶有傲霜枝君子橙黃橘綠挑促織(關注拼
音和注釋)
①小老師領讀,同伴互查。
②打亂順序,開火車讀。
【設計說明】在認讀生字環節安排了三個活動:一是互幫互認。通過自查
互查、同伴學習的方式,既調動學生自學生字的積極性,又面向全體,全面、
準確地了解、檢查到學生的自讀識字情況。二是把生字放進詞語中認讀。先按
照課文中出現的順序讀,有助于詞語在課文具體情境中復現,感知文章內容。
三是打亂詞語在課文中出現的順序,在沒有關聯的情境中認讀,增加了認讀的
難度。
3.指導寫生字
(1)下面的生字最容易寫錯,如何把它們寫正確、寫美觀呢?
橙贈殘寒蓋菊送
具體指導過程:一看結構定布局;二看筆畫寫美觀;三看筆順提速
度。左右結構的字首先分辨結構是左窄右寬、左寬右窄,還是左右同寬;
上下結構的字是上窄下寬、上寬下窄,還是上下均等;半包圍結構的字
的筆順最易寫錯,要注意。
【設計說明】在此環節強調兩點,一是要讓學生自主觀察,二是教師要示
范書寫。
1.寫完之后,學生互評,教師點評,然后修改,再寫一寫沒有寫好
的字。
【設計說明】此環節重點指導易錯字的結構和筆畫。操作時要讓學生充分
地說出自己的發現或書寫建議,發揮學生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四)認讀成語(先讀成語一發現特點一拓展積累)
秋高氣爽天高云淡秋風習習一葉知秋金桂瓢香層林盡染
五谷豐登果實累累春華秋實
鳥語花香春光明媚娓紫嫣紅草長鶯飛鶯歌燕舞百花爭艷
揮汗如雨傾盆大雨電閃雷鳴風雨交加酷熱難擋驕陽似火
寒冬臘月滴水成冰北風呼嘯瑞雪紛飛冰天雪地天寒地凍
【設計說明】這是拓展了語文園地中的題。這節課重點進行字詞的學習,
通過拓展這道題,呼應以上認讀、觀察詞語特點環節,進一步強化學生細致觀
察成語構成特點的意識,養成分類積累成語的習慣,激發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喜
愛。
(五)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第2課時精讀拓展,學法指導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出示古詩插圖,說說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
學習描寫秋天的古詩。
【設計說明】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有二:一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上
課伊始學生分散的注意力盡快集中起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對古詩內
容產生興趣,從而產生對知識探究的欲望。二是訓練學生想象古詩的畫面。
(-)解釋詩題,了解作者
1.解釋題目。
詩題"山行",你認為是什么意思?(在山中行走)
2.了解作者。
讀讀這段資料,看看你對杜牧有了哪些了解。
資料準備:杜牧(803~約852),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
唐代杰出的詩人。其詩繼承了盛唐許多優點,溶前賢闊大仆茂的精神,
創與之個性相適應的新風格。在晚唐詩歌綺麗的傾向中,顯得豪放疏朗、
清新俊逸。語言明麗雋永,豪邁爽朗,獨具風格。在晚唐的詠史作品中,
具有代表性。杜牧詩在晚唐成就頗高,后人稱杜甫為〃老杜〃,稱杜牧
為"小杜"。
杜牧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呢?要想深入地理解古詩的內容,首先
要把古詩的字音讀準,詩句讀通順。好,自己小聲地讀讀這首詩。
【設計說明】教會學生解釋詩題的方法,借助資料了解作者。
(三)誦讀古詩,創設詩境
1.自讀古詩。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這首古詩有兩個字的字音不太好讀,我們來讀一讀,一個是"斜〃,
一個是"生"。
2.自主學習朗讀古詩。
同學們,你們讀好了吧?相信你們一定能把這首詩的字音讀準,詩
句讀通順。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把詩句讀——
你們說得真好,就是要讀出節奏和停頓,你們試著讀一讀。
好,咱們一起讀。
3.自主練習朗讀古詩。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設計說明】學生在對比中學會誦讀,更好地調動了學習熱情,節約了時
間,提高了課堂效率。
(四)運用方法,明白詩意
古詩讀好了,我們還要理解古詩的意思。該怎樣理解這首古詩呢?
1.自學古詩。
(1)結合課文注釋和工具書看看都讀懂了什么.
(2)運用聯系上下文、借助插圖和資料的方法理解讀不懂的地方。
(3)還讀不懂的地方就畫個小問號。
下面,就請同學們按照這樣的方法,自己先來學習《山行》這首古
詩。
2.交流古詩。
(1)學習好了嗎?我們來交流一下,你們都讀懂了什么?
預設1:有的同學結合注釋知道了"寒山”的意思是深秋時節的山;
"生"的意思是產生,生出;〃坐〃的意思是因為。
小結:結合注釋就可以讀懂詩句的意思。
(2)說得不錯,再讀讀古詩,看看你有什么難懂的詞語。
預設2:有的同學問〃石徑斜""晚〃是什么意思?
〃石徑斜"是彎曲的小路;免〃是傍晚的意思。
(3)出示資料,深入理解。
資料:詩人在秋天來臨之季,沒有像有的文人那樣觸景傷情,而是
歌頌了大自然的秋色之美,有一種豪爽、向上的精神。此詩不僅僅是寫
景物,而是詠物言志,是詩人內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能給
讀者啟迪和鼓舞,也表現詩人自己的目標和志向。
體會"晚”蘊含多層意思:點明前兩句是白天所見,后兩句則是傍
晚之景。因為傍晚才有夕照,絢麗的晚霞和紅艷的楓葉互相輝映,楓林
才格外美麗。詩人流連忘返,到了傍晚,還舍不得登車離去,足見他對
紅葉喜爰之極。因為停車甚久,觀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葉紅于
二月花”這樣富有理趣的警句。
(4)現在,同學們知道了每句詩的意思。你可以將它們連起來說說
全詩的意思嗎?快,自己練一練。(學生練習)練好了嗎?我們一起來
說一說。
【設計說明】先以《山行》古詩交流為例,教師引導學生如何理解難懂的
詞語,滲透方法,為后面放開讓學生運用方法自主學習做好鋪墊。
(五)反復誦讀,體會情感
圈畫古詩中的景物.學習了這首古詩,你體會到了詩人的什么心情?
通過誦讀,同學們已經體會出了詩人的情感,讓我們一起背背這首
古詩吧!
【設計說明】在反復涌讀中體會詩人的情感。
(六)總結方法
解釋詩題,了解作者一誦讀古詩,讀出節奏一多種方法,理解古詩
一反復誦讀,體會情感。
(七)方法運用,自主交流
1.自主學習《贈劉景文》《夜書所見》。
自主學習單
詩題景物讀書的時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我
是這樣做的……
《贈文1」景
文》
《夜書所
見》
2.全班交流。
(1)《贈劉景文》。
寫作背景:這是一首寄贈的詩。劉景文,字季孫,北宋開封祥符(今
河南省開封市)人,做過饒州酒監。蘇軾贊譽劉景文為"慷慨奇士〃,將
他比作孔融,并推薦他做官。全詩表面上只是在寫深秋(一說初冬)時節的
景色,但托物言志,深有寄托。此詩的結句正有此意,在表達上融寫景、
詠物、贊人于一體,含蓄地贊揚了劉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全詩意思: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了菊
花的花枝還傲寒斗霜。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記住,那就是橙子金黃、橘
子青綠的時節。
(2)《夜書所見》。
寫作背景:這是葉紹翁在異鄉觸景生情之作。"江上秋風動客情"
暗用了張翰辭官的典故。據傳晉人張翰官居洛陽,見秋風起而思念故鄉,
于是辭官回鄉,了卻心愿。"秋上心頭使人愁〃,傳達了詩人當時客居
在外、鄉愁滿懷的心境。
全詩意思:瑟瑟的秋風吹動梧桐樹葉,送來陣陣寒意,江上秋風吹
來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忽然看到遠處籬笆下的一點燈火,料想是孩
子們在捉蟋蟀。
(八)對比閱讀,課堂總結
對比閱讀這三首古詩,你有什么收獲?
L方法。
學習古詩的方法:解釋詩題,了解作者一誦讀古詩,讀出節奏一多
種方法,理解古詩一反復誦讀,體會情感。
理解難懂的詞語的方法:結合課文注釋、工具書,聯系上下文,借
助插圖和資料等理解難懂的詞語。
2.內容。
相同點:都是七言古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讀起來朗朗上口;
都是寫秋天的景物,抒發情感。
不同點:
《山行》托物言志,歌頌了大自然的秋色之美,表現了詩人豪爽、
向上的精神。
《贈劉景文》在表達上融寫景、詠物、贊人于一體,含蓄地贊揚了
劉景文的品格和秉性;運用了比喻。
《夜書所見》表達了詩人當時客居在外、鄉愁滿懷的心境;寫法上
動靜結合,虛實相益,暗用典故。
(九)布置作業
1.必做。微寫作,寫一寫上學或放學路上觀察到的景色。(字數不限,
用了哪些自己喜歡的詞句,用橫線畫出來)
2.選做。分類積累有關四季的古詩。
拓展閱讀: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5.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一、學習目標
1.通過讀課文、查字典、分類等方法,認識6個生字,會寫13個生
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運用多種方法(借助圖畫,查字典,聯系上
下文、生活實際和語境)理解難懂的詞語,體會這些詞語表達的真情實
感,借助修辭手法想象畫面,激發熱愛大自然、熱愛秋天的情感。
3.能留心觀察生活,能借助例文并結合生活經驗,了解寫日記的好處、
日記可寫的內容及日記的基本格式。
二、課時安排
2課時。
三、學習過程
第1課時全文初探,整體感知
(-)談話導入,自主讀文
先同桌共讀這篇課文,借助課文中的拼音,讀通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不添字、不漏字,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
同桌一起朗讀、交流。
【設計說明】識字、讀通課文是深入理解文本,進行重點探究的基威,通
過朗讀展示,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同桌一起朗讀,同伴共學可以增強學
習的興趣,培養獨立學習能力。
(-)互幫互認,自主識字
1.下面請同桌互查、互幫,認讀課文后面的生字,字音沒讀準的在字
的下面做標記。
2.全班認讀生字詞。
水洼印著凌亂增添棕纖色雨靴
(1)小老師領讀,同伴互查。
(2)打亂順序,開火車讀。
觀察:下面的這些詞組有什么特點?(關注詞組結構)
明朗的天空亮晶晶的水洼小小的藍天金黃金黃的葉子濕漉漉的
水泥道
彩色的地毯很遠很遠的地方金色的小巴掌
【設計說明】在認讀生字環節安排了四個活動,一是互幫互認。通過自查
互查、同伴學習的方式,既調動學生自學生字的積極性,又面向全體,全面、
準確地了解、檢查到學生的自讀識字情況。二是把生字放進詞語中認讀。先按
照課文中出現的順序讀,有助于詞語在課文具體情境中復現,感知文章內容。
三是打亂詞語在課文中出現的順序,在沒有關聯的情境中認讀,增加了認讀的
難度。四是比較觀察認讀。通過比較觀察認讀,滲透細致現察詞語構詞特點的
意識,這是對學習詞語、詞組的方法的引導,也是對學生思維的訓練,進一步
培養學生積累詞語的習慣,激發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喜愛。
(三)指導預習,形成方法
1.概括訓練: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學習提示:概括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我們可以用提問的方式。這
篇課文寫了誰?在什么地方?發現了什么?請同學們畫出能解答這些問
題的詞句。
2.教師指導預習第1~4自然段。
請同學們給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先來朗讀第1~4自然段。
思考:
(1)圈畫〃我"上學時看到的景象。哪些詞語你覺得難理解?多讀
幾遍。
(2)讀書的時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我是這樣做的……
圍繞〃明朗〃一詞展開教學,通過想象畫面,查詞典,聯系上下文
和生活實際等方法理解〃明朗”的意思。
預設1:"明朗的天空〃指的是天空湛藍清亮,光線充足。(查詞典)
預設2:〃明朗〃就是晴朗的意思。(找近義詞)
預設3:可是,地面還是潮濕的,不時還能看見一個亮晶晶的水洼,
映著一角小小的藍天。
小結:通過讀前四個自然段我們了解到,這是寫"我〃上學路上看
到的情景,運用多種理解詞語的方法進行學習。
【設計說明】本單元是第二學段學習的第二個單元,如何進行段落的學習
需要在教師的細致指導下完成。首先引導學生提取信息,關注難懂的詞語,嘗
試運用多種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難懂詞語的意思。其過程經歷了感知、分析、
歸納、概括的思維過程。
(四)根據學習單,獨立或同伴一起預習
學習單
課文題目畫出自己喜讀書的時候,如果遇到提出不懂
歡的句子,不理解的詞語,我是這的問題
邊讀邊想象樣做的......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
泥道》
1.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按照自主學習單的提示,小組合作預習。
2.小組內逐項匯報交流。
小組內匯報順序:讀課文一自由談自己對喜歡的句子的理解或感受
一讀書的時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我是這樣做的……
3才是出不懂的問題,同學互相解答,解答不了的留待學習課文時解決。
【設計說明】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從整體上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提出自
己不理解的問題等,為精讀課文,逐段學習打好基礎。為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采取了同伴互助、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以調動
更多的學生參與學習,主動思考,從不同角度講出自己對課文的初步感知。這
時,教師的主導作用表現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體現在啟發、鼓勵學生發表
意見或提出問題上。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不做過高要求,不去深究細節。
這樣,既能使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發言,又能使教師了解情況,便于有的放矢
開展教學。提出問題環節,是為了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引導、鼓
勵學生提問題,逐步提高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
于學生提出的問題,要根據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有價值的、與課文
中心密切相關的問題可以暫時存疑,放到講讀課文中相應之處解決;一些與課
文中心關系不大,但不解決會影響理解課文內容的知識性的問題,可隨著學生
提出后,由學生或教師當即解答;有的問題與課文內容沒有多大關系,是個別
學生的問題,可留在課下讓學生自己去解決,課上不予解答。
(五)整體感知,朗讀展示
這篇課文中有些句子讀起來很有節奏感、美感,怎樣朗讀才能更好
地表達出句子的意思和作者的情感呢?
①這一片片閃著雨珠的葉子,一掉下來,便緊緊地粘在濕漉漉的水
泥道上了。
②水泥道像鋪上了一塊彩色的地毯。這是一塊印著落葉圖案的、閃
閃發光的地毯,從腳下一直鋪到很遠很遠的地方,一直到路的盡頭……
③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著,一片一片仔細地數著。我穿著一雙棕紅
色的小雨靴。你瞧,這多像兩只棕紅色的小鳥,在秋天金黃的葉叢間,
愉快地蹦跳著、歌唱著……
【設計說明】重視朗讀交流,感悟語言。
(六)課堂學習自主評價
小組內課堂學習星級評價
小組成獨立學習態組內交流情學習效具小組合作情況
員度況
【設計說明】評價能夠促進學生學習行為的改進。由小組內組員一起來進
行星級等級評價,具體操作方法:由組長組織,組員一起討論,每個人發表自
己的意見,對組內每一個成員的這四項表現給出一個評價,根據每個人的評價,
組長給出最終的一個評價。注意:教師不要參與其中,完全由小組自主進行。
(七)布置作業
1.從課文中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至少一段)或句子(至少三句),
熟讀成誦,準備朗讀展示。
2.收集與四季有關的詞語與句子,課上交流。
【設計說明】進行語言積累,緊扣單元主題進行定點觀察的指導和表達訓
練。
第2課時精讀拓展,學法指導
(-)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運用多種方法(借助圖畫,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生
活實際和語境),理解了難懂的詞語。這節課,我們繼續使用這些方法學
習。大家齊讀課題,回顧一下課文主要內容。
(-)課堂檢測
1.〃Er字用音序查字法應查―,音節,是結構,部
首,除部首外還剩—畫。在字典中w有以下幾種意思:①圖
章;②痕跡;③符合;④留下痕跡。特指把文字或圖畫等留在紙上或器物
上。請根據詞意給下列詞語中的〃E『選擇正確的解釋,把序號填在括
號里。
心心相印()鋼印()印著落葉()腳印兒()
2.根據意思寫出相應的詞語。
貼切——(熨帖)
3.每一片法國梧桐樹的落葉,都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
把比作;用比喻0
你體會到了什么?
,都像0
【設計說明】三年級開始注重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通過課堂檢測,引
導學生注重積累字詞,理解詞句。同時,目標意識還可以增強課堂學習效率。
(三)抓住重點語句,感受水泥道的美麗
師:一條普通的水泥道,作者卻認為它很美麗,你能感受到這種美
嗎?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說出自己的感受。
(學生自讀課文,小組交流。)
(每組推薦一名學生代表交流。)
生1:我認為水泥道很美,水泥道的小水洼都映出小小的藍天了,藍
天都鋪在水泥道上,不美嗎?
生2:水泥道的美在于梧桐樹葉的裝飾,金色的樹葉落滿地面,這種
圖案很美。
生3:我從文中的兩個比喻句中感受到了水泥道的美。一句是把梧桐
樹葉比作我們的手掌,同學們伸出自己的手掌看看,美嗎?一句是把鋪
滿落葉的水泥道比作一塊彩色的地毯,真美啊!
師:同學們分析得很準確,你們讀書很認真!還有嗎?
(賞析:它們排列得并不規則,甚至有些凌亂,然而,這更增添了
水泥道的美。)
生:梧桐樹葉落在水泥道上,是自由落下,隨意地貼在地面上,雖
然不規則,但這也是一種不對稱的美。
師:是啊,看來同學們也喜歡上了這條水泥道,和作者一樣。你們
能找出寫作者喜歡水泥道的句子嗎?
(板書:小心地走著,仔細地數著,愉快地蹦跳著、歌唱著)
師:由于作者的細心觀察,把水泥道描繪得像一幅圖,你能畫出這
幅畫嗎?
(學生試著畫出這條美麗的水泥道。)
【設計說明】這一教學片段重點在于指導學生品瀆文中重點句子,以讀促
悟。學生通過讀,品味了語言的美感,想象出了一條美麗的水泥道。
(四)交流閱讀鏈接,學習寫日記
1.方法遷移,重點探究。
出示“閱讀鏈接",全班交流討論,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
這段話寫了什么?你體會到了什么?理解"百看不厭〃。
【設計說明】這部分的學習沿用上節課的學習方法,依然放手讓學生自讀
自悟,教師隨機在學生沒有發現、領悟不到的地方加以點撥和重點講解。教師
的主導作用還體現在在學生交流時對學習進程的組織、討論時的節奏把握和及
時的點撥方面。
2.借助例文,學寫日記。
了解寫日記的好處、日記可寫的內容及日記的基本格式。
3.交流分享日記。
【設計說明】這個環節在上節課學生自主交流討論、教師點撥以及教師引
導對比發現的基礎上,繼續調動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進行學法
遷移,自主學習。
(五)布置作業
1.能用鋼筆書寫"狂""排〃等8個字,注意執筆姿勢,做到橫平豎
直,把字寫得規范、端正、整潔。
2.朗讀課文。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3.寫日記:寫一寫秋天校園某一處的景色,上學或放學路上的景色。
【設計說明】進行語言積累,練習書寫速度,緊扣單元主題進行定點觀察
指導和表達訓練。
拓展閱讀:
汪曾祺的《自報家門》(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邊讀邊想象。讀書
的時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我是這樣做的……)
6.秋天的雨
一、學習目標
1.通過讀課文、查字典、分類等方法,認識11個生字,會寫13個
生字。
2.通過上匕較閱讀,進一步遷移運用理解難懂詞語的方法,體會這些詞
語表達的真情實感,借助修辭手法想象畫面,激發熱愛大自然、熱愛秋
天的情感。背誦指定的課文段落,積累與四季有關的詞語。
3.聯系校園秋天的景色即興表達。
二、課時安排
1課時。
三、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通過抓住難懂的詞語,運用多種理解方法,了解課文內
容,體會到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秋天的雨》。
(-)同伴合作,自主讀文
先同桌共讀這篇課文,借助課文中的拼音,讀通課文。注意讀準字
音,不添字、不漏字,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
同桌一起朗讀、交流。
學習單
課文題目畫出自己喜歡的讀書的時候,如果遇到不理提出不懂
句子,邊讀邊想解的詞語,我是這樣做的問題
象的……
《秋天的
雨》
【設計說明】識字、讀通課文是深入理解文本,進行重點探究的基礎,這
個環節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不可倉促。同伴共學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
有了互助和共學,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也會隨之培養起來。
(三)互幫互認,自主識字
1.下面請同桌互杳、互幫,認讀課文后面的生字,字音沒讀準的在字
的下面做標記。
2.全班認讀牛字詞。
鑰匙五彩繽紛一枚勾住喇叭顏料厚厚的一曲豐收
①小老師領讀,同伴互查。
②打亂順序,開火車讀。
【設計說明】在認讀生字環節安排了三個活動:一是互幫互認。通過自查
互查、同伴學習的方式,既調動學生自學生字的積極性,又面向全體,全面、
準確地了解、檢查到學生的自讀識字情況。二是把生字放進詞語中認讀。先按
照課文中出現的順序讀,有助于詞語在課文具體情境中復現,感知文章內容。
三是打亂詞語在課文中出現的順序,在沒有關寐的情境中認讀,增加了認讀的
難度。
(四)運用方法,自主實踐
1.概括訓練。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2.全班交流,細讀感悟,品味語言。
預設1:難懂的詞語(清涼、溫柔)——學習第1自然段。
師:"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為什么說是一把鑰匙?你找到答
案了嗎?
運用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理解"清涼"與"溫柔"的意思,反復品
讀,感受秋雨雖涼,但不冷;不大,但潤物無聲。
師:怎么讀出秋雨的特點呢?
(朗讀的時候要注意把聲音放輕一些,讀出輕松、舒服的感覺。)
學生自由朗讀。
預設2:難懂的詞語(五彩繽紛)——品讀重點段第2自然段
師:同學們都說秋天很美,那它美在哪兒呢?課文是怎樣將"五彩
繽紛〃寫具體的?秋雨姑娘把美麗的顏色都給了誰呢?
出示填空:秋天的雨把()給了()。默讀課文第2自然段,
邊讀邊想并畫出表示顏色的詞語,再讓學生把所填內容帶進去讀一讀。
秋天的雨把黃色給了銀杏樹。
秋天的雨把紅色給了楓樹。
秋天的雨把金黃色給了田野。
秋天的雨把橙紅色給了果樹。
秋天的雨把更多的顏色給了菊花仙子。
關注省略號,省略很多種顏色。那這么多的顏色,書中用了一個詞
語概括了出來。(五彩繽紛)
總結:我們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了"五彩繽紛”這個詞語的意
思是顏色多。
師:老師告訴你們另一個學習"五彩繽紛”的方法。我們還可以用
換詞的方法理解這個詞語的意思,能換哪個詞語呢?(五顏六色、萬紫
干紅等)
師:現在我們來品味一下語言。把上面填空的內容串成一句話再來
讀一讀:〃秋天的雨把黃色給了銀杏樹,把紅色給了楓樹,金黃色給了
田野,橙紅色給了果樹,菊花仙子得到的顏色就更多了。”和書中的語
言進行比較一下,說說你認為哪句好,為什么。
引導學生抓住每句話的重點詞語進行體會。例如,"扇哪扇
哪〃〃飄哇飄哇"去掉行不行?為什么?通過比較讀、去詞讀,使學生
體會到關鍵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從而感受本文的用詞精美這一
顯著特點,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培養學生的語感。
隨后再回讀整個自然段,伴隨著音樂去想象畫面,達到文字與畫面
的統一,使學生能夠在腦海中形成秋天五彩繽紛的美景表象。
預設3:難懂的詞語(勾住)——學習第3、4自然段
(1)總結學法,出示自學提示。
①讀讀自己喜歡的句子,畫下來,想想用什么樣的語氣讀。
②你用哪種方法理解了自己難懂的詞語?
(2)自主學習,小組內可以交流,隨后匯報。
預設:理解“勾住”這個詞(聯系生活實際),如果是你聞到了這
么迷人的香味,你最想做什么呢?
秋天的雨不單給我們帶來了五彩繽紛的顏色和香香甜甜的味道,還
帶來了一些冬天的消息,聽到秋雨的喊聲,看看他們都做了哪些準備。
此時出示動物的圖片與文字卡,讓學生找到相應的位置,然后說說每種
動物都準備了什么。
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設計說明】以讀為本,抓住重點詞句進行品詞析句的訓練,讓學生在朗
讀感悟中內化語言,提升情感,從而有效地實現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五)課堂總結,夯實方法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指導書寫生字
看下面的生字最容易寫錯,如何把它們寫正確,寫美觀呢?
顏飄盒梨聞曲
具體指導過程:一看結構定布局;二看筆畫寫美觀;三看筆順提速
度。左右結構的字首先分辨結構是左窄右寬、左寬右窄,還是左右同寬;
上下結構的字是上窄下寬、上寬下窄,還是上下均等;半包圍結構的字
的筆順最易寫錯,要注意。"曲〃字注意觀察關鍵筆畫的占格,用數筆
畫的方法記字形。(每個字的指導略)
【設計說明】在此環節強調兩點,一是要讓學生自主觀察,二是教師要示
范書寫。
(七)布置作業
寫日記,與同學交流分享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
拓展閱讀:
推薦閱讀德國烏納雅各布的《遷徙的季節》C(畫出自己喜歡的句
子,邊讀邊想象。讀書的時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我是這樣做
的……)
7.聽聽,秋的聲音
一、學習目標
1.通過讀課文、查字典、分類等方法,認識9個生字。
2.通過比較閱讀,進一步遷移運用理解難懂詞語的方法,體會這些詞語表
達的真情實感,借助修辭手法想象畫面,激發熱愛大自然、熱愛秋天的
情…積累與四季有關的詞語。
3.聯系校園秋天景色即興表達。
二、課時安排
1課時。
三、學習過程
(-)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聽聽,秋的聲音》。
(二)同伴合作,自主讀文
先同桌共讀這篇課文,借助課文中的拼音,讀通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不添字、不漏字,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
同桌一起朗讀、交流。
學習單
課文題目畫出自己喜讀書的時候,如果遇到提出不懂
歡的句子,不理解的詞語,我是這的問題
邊讀邊想象樣做的……
《聽聽,秋的聲音》
【設計說明】識字、讀通課文是深入理解文本,進行重點探究的基礎,這個環
節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不可倉促。用同伴共學的開放方式增強學生學習的興
趣,培養學生獨立學的習能力。
(=)互幫互認,自主識字
1.下面請同桌互查、互幫,認讀課文后面的生字,字音沒讀準的在字的下
面做標記。
2.全班認讀生字詞。
抖抖蟋蟀振動歌韻掠過歌吟遼闊
①小老師領讀,同伴互查。
②打亂JI礪,開火車讀。
【設計說明】在認讀生字環節安排了三個活動:一是互幫互認。通過自查
互查、同伴學習的方式,既調動學生自學生字的積極性,又面向全體,全面、
準確地了解、檢查到學生的自讀識字情況。二是把生字放進詞語中認讀。先按
照課文中出現的順序讀,有助于詞語在課文具體情境中復現,感知文章內容。
三是打亂詞語在課文中出現的順序,在沒有關聯的情境中認讀,增力口了認讀的
難度。
(四)運用方法,自主實踐
1.概括訓練。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學習提示:題目聯想法(分總結構)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五)全班交流:細讀感悟,品味語言
1.秋的聲音有什么?
大樹抖抖手臂,"刷刷",是黃葉道別的話音;蟋蟀振動翅膀,是和陽
臺告別的歌韻;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陣暖暖的叮嚀;一陣陣秋
風掠過田野,送來一片豐收的歌吟。
2.預設:難懂詞語(叮嚀、歌吟)——查字典。
點撥:大雁會叮嚀誰呢?會說些什么?誰在秋風里快樂地歌吟?
3.聽聽,走進秋,走進這遼闊透明的音樂廳,你好好地去聽一一秋的聲
音。
你還能聽到哪些秋的聲音?學生自由說,教師引導學生采用詩歌的形式,
為寫作打下基礎。用〃聽聽,秋的聲音……”這樣的方式來說。
出示:以"聽聽,秋的聲音……〃的方式,四人小組合作寫詩,每人一段,
合成一首。
展示:把小組合作寫的詩有感情地朗讀給同學聽,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
示出來。
【設計說明】抓住重點詞句進行品詞析句的訓練。
(六)比較閱讀,歸納提升
對比這四篇課文,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補充完善下面的表格:
課題詞句特點寫作手法、內容思想感情
《古詩三詞語形象準七言古詩、秋景;豪爽、向上的精
首》確,比喻動靜結合,虛實相神;
益,暗用典故、托含蓄地贊揚了劉景
物言志、借景抒情文的品格和秉性;
鄉愁滿懷的心境
《鋪滿金色比喻、形象生兒童的視角,敘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巴掌的水泥動事、描寫、想象相
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河北承德市雙灤區圣泉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份月考數學試卷
- 腫瘤性腸梗阻
- 安全工作體系和流程
- 產科康復治療宣教
- 腦機接口技術專利授權與產業化合作協議
- 智能電網運行維護補充協議
- 橋梁工程基礎施工進度控制及驗收服務合同
- 直播流量分成與直播旅游合作合同
- 房產繼承優先權放棄及財產分配及補償協議
- 國際海事法律事務處理服務協議
- 1.1 細胞生活的環境 課件高二上學期生物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
- 2024-2025學年廣東省深圳市高一數學下學期7月期末考試(附答案)
- “教-學-評”一體化下初中英語寫作教學評價措施
- 2025團員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全國防災減災日專題培訓課件
- 2025-2030中國氯氧化鉍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視頻監控介紹課件
- 2025年軟件測試工程師考試題及答案
- 血管內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預防與診治指南(2025)解讀課件
- 2025年高考數學考前最后一課
- 茶葉加工考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