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人口和民族(解析版)-初中地理識圖速記手冊與訓練_第1頁
中國的人口和民族(解析版)-初中地理識圖速記手冊與訓練_第2頁
中國的人口和民族(解析版)-初中地理識圖速記手冊與訓練_第3頁
中國的人口和民族(解析版)-初中地理識圖速記手冊與訓練_第4頁
中國的人口和民族(解析版)-初中地理識圖速記手冊與訓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6中國的人口和民族

EO填圖

一、中國人口增長圖:

根據“中國人口增長圖”和“近三次人口普查總人口數圖”,回答下列問題。

1990^2000^201陣

匚二]人數-----增幅

(1)解放前我國人口增長速度—(快或慢)。新中國成立后,我國人口增長速度—(加快或減緩)。

(2)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我國人口總數約為一億,約占世界人口的1/5。

(3)從1990年到2010年,我國人口總數在____(增加或減少),但是人口增幅是在____(加快或減緩),

這是因為我國政府把實行作為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

【答案】(1)慢加快

(2)13.4

(3)增加減緩計劃生育

【解析】本題以中國人口增長圖和近三次人口普查總人口數圖為材料,涉及我國人口數量、人口增長速度、

人口政策相關知識點,考察學生的地理文化素養和分析能力。

(1)根據圖示可知,解放前我國人口增長速度慢。新中國成立后,我國人口增長速度加快。解放前,我國

饑餓貧困,又處于戰爭,醫療水平低,人口增長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

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人口出生率不斷上升,使我國人口迅速增長。

(2)根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中國總人口約為13.4億,約占世界人口總數的1/5,是世界上

人口最多的國家。

(3)分析圖示可知,從1990年到2010年,我國人口總數在增加,但是人口增幅是在減緩,我國人口的突

出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加快,龐大的人口數量嚴重地制約了我國社會的發展,所以國家把實行計劃

生育作為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

二、中國人口分布圖:

讀圖“我國疆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B、D兩省區的名稱B,D

(2)A省區主要的少數民族是—,我國最西端在該省區的____上,C省區行政中心是o

(3)圖中北回歸線自西向東穿過的省區分別是(寫簡稱)。

(4)以ab線為分界,東部人口密度―,西部人口密度。圖中的人口地理界線的兩個端點城市是一

和O

【答案】(1)云南省西藏自治區

(2)維吾爾族帕米爾高原哈爾濱

(3)云(或滇)、桂、粵、臺

(4)大小黑河騰沖

【解析】(1)由圖可知,圖中B是云南省,D是西藏自治區。

(2)A省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主要的少數民族是維吾爾族,我國最西端在該省區的帕米爾高原上,C

省區的行政中心是哈爾濱。

(3)圖中北回歸線自西向東穿過的省區分別是云、桂、粵、臺。

(4)以ab線為分界,東部人口密度稠密,西部人口稀疏,圖中的人口地理界線的兩個端點城市是黑河和

騰沖。

三、中國民族分布圖:

讀中國民族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我國少數民族分布相對分散,主要分布在________、西北和東北部地區,漢族相對集中,主要分布在中部

和地區。

(2)由圖中可看出我國民族分布特點是,交錯雜居。

(3)寫出圖中我國少數民族自治區的名稱:①;②;③;④;⑤

(4)到內蒙古自治區可以欣賞到()

①馬頭琴演奏

②竹樓村寨

③草原風光

④沙灘椰林

⑤沙漠探險

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③⑤

【答案】(1)西南東部

(2)大散居,小聚居

(3)西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

(4)D

【解析】本題考查我國民族分布特點及其民族區域自治。

(1)讀圖分析可知:我國少數民族分布相對分散,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漢族相對集

中,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東部和中部地區。

(2)由圖中可以看出我國民族分布特點是大散居,小聚居,分散雜居。

(3)據圖可知,①?⑤分別是西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

族自治區。

(4)內蒙古是我國主要的牧區,到內蒙古可以欣賞到:①馬頭琴演奏,③草原風光,⑤沙漠探險。

四、解題技巧:

1、利用地圖和有關數據說出我國人口眾多和增長快的特點,了解其對社會、經濟、環境等方面形成的巨大

壓力。理解把計劃生育作為基本國策的必要性。能運用地圖說出我國人口分布的特點及其原因。

2、運用民族分布圖說出我國少數民族的分布特征,了解我國的民族政策。

一、中國的人口:

1、數量: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我國人口總數為14.12億(不包括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

灣省的人口數)。約占世界人口總數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2、增長速度較快:

(1)特點: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

(2)原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3、我國人口分布特點:

(1)特點:大致以黑龍江省的黑河一云南省騰沖一線為界,東南地區人口稠密,西北地區人口稀疏。

(2)東南部人口稠密的原因:東南部地形平坦,氣候濕潤,自然條件優越,開發較早,交通便利,經濟發

達。

(3)狀況:城鎮人口〉農村人口,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城鎮人口將繼續增加。

4、人口問題:我國人口眾多,人口增長過快對食品、住房、教育、醫療、交通等的需求量巨大,給我國資

源、環境和社會經濟帶來沉重的壓力。

5、人口政策:為了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我國把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近年來,我國勞動

年齡人口數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斷上升。為了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2021年

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的政策。

二、民族:

1、我國共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最多,約占全國人口總數的92%,少數民族有55個。

2、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壯族;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是回族;少數民族最多的省級行政區域是云南省;

臺灣省主要的少數民族是高山族;海南省主要的少數民族是黎族。

3、我國的民族政策: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設置了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等

行政區域。各民族不論大小,一律平等。

4、我國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特點。其中漢族人口遍布全國各地,以東部和中部

最為集中,少數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

5、部分少數民族的民族文化和建筑:

(1)蒙古族一一那達慕節、賽馬、射箭、摔跤、馬頭琴、蒙古包。

(2)藏族一一雪頓節、鍋莊舞、布達拉宮。

(3)傣族一一潑水節、孔雀舞、傣族竹樓。

(4)彝族——彝族年、火把節。

(5)維吾爾族一一開齋節、手鼓舞。

(6)朝鮮族一一跳板、長鼓舞。

(7)壯族一一三月三歌坪節。

£你問我答

1、試分析中國人口分布特點及原因。

(1)分布特點:東多西少。

(2)原因:①東部季風區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生長;②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地形較平坦,土壤肥

沃,交通便利;③開發歷史悠久,經濟發達。

變式演練

L閱讀下列新聞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2021年5月1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七普”結果顯示,全

國人口共141178萬人,與2010年的133972萬人相比,增加了7206萬人,中國人口10年來繼續保持低速

增長態勢。

材料二: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

展的決定》并指出,為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進一

步緩解人口老齡化問題。

材料三:我國人口增長趨勢圖和我國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圖

(1)自1990年至今,每10年間,我國人口的年均增長率下降速度最快的是()

A.1990年-2000年B.2000年-2010年C.2010年-2020年

(2)讀我國人口增長趨勢圖,1950年-1990年我國人口(選填“增長快或增長慢”),1990年后

人口增長速度(選填“加快”或“放緩”)

(3)我國實行三孩政策,是為了緩解我國__________的問題。

(4)我國人口地理分界線是黑河-騰沖一線,這條線的東南部人口(選填“稠密”或“稀疏”,請你簡要

分析原因_______o(任答一點)

【答案】L(1)B

(2)增長快放緩

(3)人口老齡化

(4)稠密/稀疏稠密:地勢平坦、氣候溫暖濕潤、交通便利、開發早、水源充足(合理即可)

稀疏:氣候干旱、降水較少,交通不便,平原面積小,自然條件惡劣(合理即可)

【解析】L本題以我國人口普查為切入點,涉及我國的人口增長特點、我國的人口問題、我國的人口政策

等知識,考查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綜合思維等地理核心素養。

(1)由我國的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圖可知,1990年-2000年間,人口的年均增長率由1.48%下降到1.07%,

下降了0.41%;2000年-2010年間,人口的年均增長率由1.07%下降到0.57%,下降了0.5%;2010年-2020

年間,人口的年均增長率由0.57%下降到0.53,下降了0.04%。所以,自1990年至今,每10年間,我國人

口的年均增長率下降速度最快的是2000年-2010年。故選Bo

(2)由我國的人口增長趨勢圖可知,1950年我國的人口數量為5.42億,1990年我國的人口數量為11.34

億,40年間,人口數量增加了6億多,所以1950年-1990年我國人口增長快。由圖可知,1990年后,從

1990年的11.34億到2020年的14.12億,30年間人口增長了大概2.78億,人口增長速度放緩。

(3)由于我國現階段的人口增長速度較為緩慢,導致新增人口數量較少,帶來人口老齡化、勞動力出現短

缺等問題,為了緩解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我國實行從2021年的6月開始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孩的

政策。

(4)黑龍江的黑河至云南的騰沖一線是我國的人口密度分布線,該線的東南部,以季風氣候為主,氣候溫

暖濕潤,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公路、鐵路等交通較為便利,開發歷史早,河流湖泊較多,水源充

足,自然環境較為優越,所以人口稠密。而位于該線的西北部一側由于以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原山地氣候

為主,氣候較為干旱,降水較少,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平原面積狹小,交通不便,自然環境較為惡劣,

所以人口稀疏。

2.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10年一2020年間各省(市、區)常住人口變化”圖。

圖2010年—2020年間各省市常住人口變化(萬人)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500-

-1000-

黑吉遼山內甘青湖江西湖寧天云海安上陜北河重四貴新廣福河山江浙廣

龍林寧西蒙肅海北西藏南夏津南南徽海西京北慶川州疆西建南東蘇江東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海通證券研究所

材料二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于2021年5月11日公布。截止2020年11月1日,我國人口共有14.1178

億。人口最多的兩個省是廣東(1.260億)和山東(1.015億)。人口超過5千萬的省(區)還有河南、江

蘇、四川、河北、湖南、浙江、安徽、湖北、廣西。

材料三我國人口的分布圖

(1)從材料一可以看出,2010年—2020年10年間人口數量增加最多的是廣東省,廣東省人口增加迅速的

社會經濟因素主要是_____工業基地位于廣東省,我國著名的四大一線城市“北上廣深”中的廣州、

都位于該工業基地,廣東省經濟發達,吸引了大量外來人口。

(2)人口數量減少最多的省是省,該省人口不斷減少的自然原因最有可能是。

(3)人口在5千萬以上、人口密度在500人/平方千米以上的不臨海的省級行政區是省。

(4)AB線是我國的人口地理分界線,該線東部人口(選填稠密或稀疏)。

(5)人口普查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事,人口普查結果也是國家制定相關方針政策的依據。我國于2021

年5月11日公布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后,于5月31日宣布“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孩子”。“放開三孩”的目

的是緩解。

【答案】2.(1)珠江三角洲(或珠三角)深圳

(2)黑龍江冬季氣溫低(或氣候寒冷,或冬季寒冷)

(3)河南

(4)稠密

(5)人口老齡化(或人口老齡化現象)

【解析】2.本大題以我國“2010年—2020年間各省(市、區)常住人口變化”圖和我國人口的分布圖為材

料,設置了5個問題,涉及我國人口的基本國情、人口數量的變化、人口密度、人口分布特征、人口問題

與人口政策等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

(1)從材料一可以看出,2010年—2020年10年間人口數量增加最多的是廣東省,廣東省人口增加迅速的

社會經濟因素主要是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位于廣東省,我國著名的四大一線城市“北上廣深”中的廣州、深圳

都位于該工業基地,廣東經濟發展較快,對勞動力需求量大,就業機會多,吸引了大量外省人口到廣東工

作和生活。

(2)由材料一圖所知,人口數量減少最多的省是黑龍江省,該省人口不斷減少的自然原因最有可能是冬季

氣溫低。黑龍江是我國最北部的一個省份,常年平均氣溫偏低,尤其是冬季時間較長,影響了人們的正常

生活;但是其根本原因是黑龍江省的資源優勢漸漸消失,加上由于在工業、農業等方面的轉型發展沒有跟

上,導致黑龍江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困難,越來越不景氣,進而影響人們的收入,影響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質

量。

(3)由材料二可知,由圖可知,人口超過5千萬的省(區)有廣東、山東、河南、江蘇、四川、河北、湖

南、浙江、安徽、湖北、廣西。由我國人口分布圖可知,人口在5千萬以上、人口密度在500人/平方千米

2以上的不臨海的省級行政區是河南省。

(4)由圖可知,A黑河一B騰沖一線是我國的人口地理分界線,該線東部人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5)由材料二可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于2021年5月11日公布。截止2020年11月1日,我國人

口共有14.1178億,人口總量在增加。但是我國目前人口老齡化嚴重,人口結構失調,“放開三孩”的目的是

緩解人口老齡化現象。

3.讀人口相關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現階段我國人口再生產類型實現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的傳統型向低出生、低死亡、

低增長的現代型歷史性轉變。

材料二: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近人到老齡化

社會。下圖為1998—2014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人口總數變化趨勢圖。

(1)現階段我國人口再生產類型實現了歷史性轉變,使得“世界70億人口日”的到來推遲了5年。這一轉變

得益于我國把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2)由材料二可知,我國大致從年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此后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是。說

出人口老齡化對我國社會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任寫一點)。

(3)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昆明市常駐人口超過800萬,登記流動人口超過200萬,居全

省首位。流動人口給昆明市帶來的有利的影響是(任寫一點)。

【答案】3.(1)實行計劃生育

(2)2000逐漸上升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社會養老負擔加重等。

(3)勞動力數量增加,緩解用工難問題,加快城市發展

【解析】3.本題以人口資料和1998—2014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人口總數變化趨勢圖為材料,涉及我

國的人口政策、人口問題、流動人口對城市的有利影響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讀

圖提取信息的能力。

(1)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的數量,提高人口的質量,是我國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由于我國計劃生育

政策的實施,使得“世界70億人口日”的到來推遲了5年。

(2)由材料二可知,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大致在2000年,這意味著我國在2000年進入

老齡化社會。此后人口老齡化呈現逐漸升高的趨勢,人口老齡化呈現逐漸升高的趨勢。老齡化會引起勞動

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社會撫養老人負擔加重等問題。

(3)流動人口給昆明市帶來的有利的影響是,流動人口增加,青壯年勞動力數量增加,緩解用工難問題,

加快城市發展;同時會給城市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如交通擁擠、住房緊張、環境污染等。

4.讀圖“我國疆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北回歸線

(1)甘肅省的簡稱有甘和___,省區D的行政中心是____o

(2)A省區主要的少數民族是—,C省區的行政中心是一。

(3)圖中北回歸線自西向東穿過的省區簡稱分別是云或—、桂、粵和—o(寫簡稱)。

(4)以ab線為分界,東部人口,西部人口(稠密/稀疏)。圖中的人口地理界線的兩個端點城市是

a和bo

(5)我國少數民族多分布在我國的東北、西北和一,我國人口最多的民族是一,多分布在中部和--

(6)潑水節是一族的節日。

(7)我國人口最多的省區是,人口密度最大的省區是o

【答案】4.(1)隴拉薩

(2)維吾爾族哈爾濱

(3)滇臺

(4)稠密稀疏騰沖黑河

(5)西南漢族東部

(6)傣

(7)廣東省澳門特別行政區

【解析】4.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交錯分布在一起,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

特點,漢族主要分布在東部和中部,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和西南地區;人口主要分布在東部地

區,西部地區人口稀少。

(1)甘肅省的簡稱有甘和隴,省區D是西藏自治區,行政中心是拉薩。

(2)由圖可知,圖中A是新疆,是維吾爾族的主要聚居地;C省區是黑龍江省,該省的行政中心是哈爾濱。

(3)北回歸線自西向東分別穿過了云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東省和臺灣省,四省區的簡稱分別是云或

滇,桂、粵、臺。

(4)由圖可知,以ab一線為界,東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圖中的兩個城市分別是a表示的黑河和b

表示的騰沖。

(5)我國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和西南我國的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漢族,多分布在中部和東部。

(6)我國大部分少數民族都有本民族的特色文化,如傣族的潑水節。

(7)我國人口最多的省區是廣東省,人口密度最大的省區是澳門。

5.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21年是我國地理學家、教育家胡煥庸先生誕辰120周年,他提出了我國著名人口地理分界

線——“胡煥庸線”。

材料二:2021年5月11日,我國公布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人,比2010年

增加了7206萬人,人口增速放緩。同時數據顯示60歲及以上人口比例達到18.7%,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

加深,為人口的長期均衡發展增加了壓力。

資料三:2020年中國人口分布圖、我國總人口(不包括港澳臺)及年均增長率圖。

億人%

8

61

4

0.5

2

00

1953196419821990200020102020(年)

中國人口增長圖

中國人口分布圖

(1)“胡煥庸線”即我國人口地理界線,大致以黑龍江黑河(地名)至云南省的一

一線為界。此線東南部人口,西北部人口稀疏;下列我國省區中人口分布最為稀疏的是.

A.新、隴B.湘、魯C.青、藏D.鄂、贛

(2)1982年至2020年間,我國總人口在不斷上漲。但人口年均增長速度卻呈現出___(上升或下降)趨

勢。

(3)為應對我國人口新形勢,國家適時推出“三孩生育”政策。下列對我國實施“三孩”政策理解正確的是

()

①緩解人口老齡化②增加勞動力儲備③提升社會消費能力④不再需要計劃生育政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下列關于世界人口的說法,錯誤的是()

A.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表明,中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

B.歐洲西部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

C.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中低緯近海平原地區

D.人口的增長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答案】5.(1)騰沖稠密C

(2)下降

(3)A

(4)B

【解析】5.本題以我國人口為材料,涉及到人口地理分界線、人口分布特點,人口增長特點、人口政策調

整及世界人口的說法,考查學生對我國人口及世界人口的理解與掌握程度。

(1)我國的人口地理分界線大致以黑龍江黑河市至云南省騰沖縣一線為界,又被稱為“胡煥庸線”。該分界

線東南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優越,人口分布稠密,而西北部則相反,人口分布稀疏,以四組省區中,

人口最稀疏的是位于青藏地區的青和藏,即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區,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故選C。

(2)1982年至2020年間,我國總人口在不斷上漲,但人口年均增長速度卻呈現下降趨勢,人口增長率降

低。

(3)2021年5月31日會議指出實施“三孩”政策,其目的就是為應對當前出現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提升了

社會消費能力,增加了勞動力儲備,逐步調整完善現行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但仍然還要

堅持計劃生育政策,故選A。

(4)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表明:中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故A正確。歐洲西部人口自然增長率最

低,非洲的人口增長率最高,故B錯誤。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中低緯近海平原地區,故C正確。人口

的增長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故D正確。故選B。

6.最近國家統計局公布了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與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我國部分省級行政單位的人

口密度有了明顯變化。讀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人口分布不均,人口分界線為-,東南部人口密度較O

(2)我國四個直轄市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市;山東省和山西省相比,人口較稠密的是省。

(3)寫出藏族人口集中分布的省級行政區人口稀疏的原因是=

(4)我國陸上相鄰的國家有14個,其中鄰國①是o

(5)E省的行政中心是,兩個臨海是、;兩個鄰省是、(任意寫兩個簡稱)。

(6)B自治區主要的少數民族是o

(7)②山脈西側是省,東側是省。

【答案】6.(1)黑河騰沖大

(2)重慶山東

(3)海拔高,氣候高寒

(4)蒙古

(5)濟南渤海黃海冀豫

(6)維吾爾族

(7)山西河北

【解析】6.我國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影響,大部分人口是分布在黑龍江黑河至云南省

騰沖一線以東;我國東部瀕臨的四大海域中,自北向南分別是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

(1)中國人口地區分布不均。一般來說,以黑龍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騰沖線為界,東部地區人口多(稠

密),西部地區人口少(稀疏)。

(2)我國四個直轄市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重慶市;山東省和山西省相比,人口較稠密的是山東省。

(3)西藏自治區地處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氣候高寒,不適合人類居住,人口密度小于10人

/平方千米,大部分地區人口以藏族為主,藏族人民多信奉藏傳佛教。

(4)我國陸上相鄰的國家有14個,其中鄰國①是與我國內蒙古自治區接壤的蒙古。

(5)E表示的山東省的行政中心是濟南,兩個臨海是渤海和黃海,山東省與冀、豫、皖、蘇接壤。

(6)B表示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漢族約占全區人口的2/3,少數民族主要有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

(7)圖中②表示的太行山脈西側是山西省,東側是河北省。

7.讀“中國人口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人口地理分界線的兩個端點:①為黑龍江省的一,②為云南省的—;此線以西人口—,以

東人口o

(2)C地區在我國人口密度最,原因是o

(3)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D省是我國人口最多的省級行政區域單位,但D省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并不

高。請你解釋原因。

【答案】7.(1)黑河騰沖稀疏稠密

(2)小地處青藏高原,海拔高,氣候寒冷,自然環境惡劣

(3)廣東人口基數大,凈增人口多,再者廣東經濟發達,流動人口多。

【解析】7.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

下降,中國人口快速增長。根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中國總人口為13.7億,約占世界人口總

數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讀圖分析可知:(1)圖中人口地理分界線的兩個端點:中國人口地區分布不均。一般來說,以圖中虛線①黑

龍江省的黑河-②云南省的騰沖線為界,此線以東地區人口稠密,此線以西地區人口少稀疏。

(2)依據位置,C是西藏自治區,是我國人口密度最小的地方,原因是地處青藏高原,海拔高,氣候寒冷,

自然環境惡劣。

(3)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D廣東省是我國人口最多的省級行政區域單位,但廣東省的人口自然增長率

并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廣東人口基數大,凈增人口多,再者是由于廣東經濟發達,流動人口多。

8.讀我國民族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藏族黎族

壯族蒙古族哈薩克族

回族侗族傣族

滿族布依族

維吾爾族瑤族

苗族白族

彝族朝鮮族

土家族哈尼族

中華民族分布圖

(1)填出圖中我國少數民族自治區的名稱。①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O

(2)滿族主要分布在東北的省、省、省;布依族主要分布在_____省;朝鮮族主要分

布在______省;哈薩克族主要分布在______自治區北部。

(3)我國各民族分布的特點可以概括為、、o

(4)我國各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族風情,請選出下列組合正確的一組是()

A、傣族——潑水節B、彝族—那達慕大會C、藏族——火把節D、蒙古族——蘆笙節

(5)與我國三個自治區都相鄰的省區是—o

【答案】8.(1)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2)黑龍江;吉林;遼寧;貴州;吉林;新疆

(3)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

(4)A

(5)甘肅

【解析】(1)我國省級行政區劃圖可知,數字①代表的省區是內蒙古自治區,數字②代表的省區是寧夏回

族自治區,數字③代表的省區是西藏自治區,數字④代表的省區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數字⑤代表的省區是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2)我國的滿族主要分布在東北三省的黑龍江省、吉林省和遼寧省,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貴州省,朝鮮族主

要分布在東北地區的吉林省,哈薩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

(3)我國各民族的分布特點可以概括為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

(4)根據中國政區圖可知,與三個自治區相鄰的省區是甘肅省。

9.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胡線”即“胡煥庸線”,也就是黑河-騰沖兩地間的連線。近年來,有學者提出一條具有中國

特色的考查線路一走“胡線”,該考查線路分四個地段。下圖為“中國人口密度分布及走'胡線'示意

圖”。

中國人口密度分布及走“胡線”示意圖

(1)由圖可知,我國人口分布不均,大致以一線(人口地理分界線,即“胡線”)為界,西部人口

密度(大、小)。

(2)走“胡線”的山西段和陜西段主要位于(地形區),該地區的地表特征是0

(3)走“胡線”的四個地段區域差異顯著,其中最能體現“民族多樣性”的地段是段,該段附近的

省是我國少數民族種類最多的省區。該省是我國泥石流災害最嚴重的省份.

【答案】9.(1)黑河-騰沖小

(2)黃土高原溝壑縱橫

(3)西南云南

【解析】9.本大題以中國人口密度分布及走“胡線”示意圖為素材,涉及我國人口分布特點、人口界線附近

地形區特征、民族風情等知識點,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及相關地理素養。

(1)由圖可知,我國人口分界線連接了黑龍江省黑河與云南省騰沖;東南部人口密集,人口密度大;西北

人口稀疏,人口密度小。

(2)結合圖分析,山西段、陜西段主要位于黃土高原,黃土高原黃土深厚,具有千溝萬壑、支離破碎、溝

壑縱橫的特點。

(3)云南省是我國少數民族種類最多的省區,結合圖示分析,云南省主要位于我國人口分界線西南段。

10.案例分析:各民族的脫貧致富路

材料一:在“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專題系列視頻中,宣傳內容以15個云南省特有少數民族的脫貧

之路和民俗文化為主,包括白族木雕、德昂酸茶、拉祜歌舞、布朗弦樂等,媒體宣傳內容豐富。拉祜族老

達保、低族小新寨等成為媒體焦點,更成為少數民族旅游文化脫貧的典型案例,各族文化也都成為了云南

旅游亮眼的新名片。

材料二:2021年6月8日,習近平在青海考察時的講話: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大家只有像石榴籽一

樣緊緊抱在一起,手足相親、守望相助,能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民族團結進步之花才能長盛不衰。

(1)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少數民族數量最多的省級行政區是一,生活在呼和浩特的少數民族是一,該

民族的重要節日是

(2)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寫出我國民族的數量及分布特點。

(3)說出材料三中,圖2所示少數民族的名稱以及該民族的民族風情(民居、飲食、重要節日、樂器等)

(4)結合所學分析,云南省等地區成為貧困地區的原因,假如你作為當地扶貧干部,為當地的脫貧出謀劃

策。

【答案】1。.(1)云南省蒙古族那達慕大會

(2)56;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

(3)傣族;重要節日:潑水節;孔雀舞;竹筒飯;民居:竹樓等等。

(4)原因:云南省地處祖國西南邊陲,屬山地、高原地形,山區、半山區面積廣,有的地州山區面積高達

99%以上;措施:支持當地特色的農產品銷往各地;完善交通;引進先進的技術;網絡直播帶貨,銷售當

地特色;發展特色旅游業等。

【解析】10.本大題以各民族的脫貧致富路信息和云南省地形圖為材料,設置四道小題,涉及我國民族分

布特點、少數民族的文化、我國民族構成、云南省貧困的原因及脫貧措施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

識的掌握程度。

(1)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少數民族數量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呼和浩特是內蒙古自治區的行政中心,蒙

古族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蒙古族重要的節日為那達慕大會。

(2)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是多民族國家,一共有56個民族,我國民族分布特點為“大散居,小聚居,交

錯雜居”。

(3)讀圖可知,圖2數民族主要位于云南省,跳孔雀舞,為傣族,重要節日為潑水節;特色舞蹈孔雀舞;

飲食:竹筒飯;民居為竹樓等。

(4)據所學知識可知,云南省地處祖國西南邊陲,地形區主要是云貴高原和橫斷山區,屬山地、高原地形,

山區、半山區面積廣,有的地州山區面積高達99%以上,交通閉塞,非常貧困。針對云南地區的貧困原因,

可以采取的措施:支持當地特色的農產品銷往各地;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交通;加大資金投入,引進

先進的技術;網絡直播帶貨,銷售當地特色;發展特色旅游業等。

11.我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區域差異大。下面是我國疆域示意及冬季黑龍江和西沙群島景觀示意圖。

結合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1)這一方水土這一方人。我國疆域遼闊,自然和人文環境復雜。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對下列說法進行判

斷,正確的打“正確”,錯誤的打“錯誤”。

①我國陸地領土面積960多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②冬季西沙群島與黑龍江景觀差異大,主要原因是南北跨經度廣。()

③我國人口眾多、分布不均,以漠河一騰沖一線為界,東多西少。()

④五十六個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組成統一和諧的大家庭。()

⑤我國的臨海自北向南依次是黃海、渤海、東海、南海。()

⑥圖中的序號⑤既陸上相鄰又隔海相望的國家緬甸。()

(2)區域特色:各地為慶祝國慶節設計的彩車融入了本區域的特色。請將下列彩車圖與圖中數字代表的省

級行政區及字母代表區域特色對號入座。

省級行政區:①

甲"草原飛虹"彩車乙首善北京彩車丙七彩云南彩車

區域特色:A.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B.蒙古族的聚居地C.我國的首都

請對號入座

填數字填字母

()—甲一()

()——乙——()

()——丙——()

【答案】H.(1)正確錯誤錯誤正確錯誤錯誤

⑵③B①C②A

【解析】1L本大題以我國疆域示意及冬季黑龍江和西沙群島景觀示意圖為材料,設置兩道小題,涉及我

國地理位置、人口分布特征、民族分布特點、海洋國土及海上鄰國、少數民族的文化特點、省級行政區的

位置及特點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

(1)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陸地領土面積960多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①

正確;冬季西沙群島與黑龍江景觀差異大,主要原因是南北跨緯度廣,②錯誤;我國人口地理分界線是黑

河―騰沖一線,③錯誤;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