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教院附中2019年中考歷史二模試卷(含答案)_第1頁
揚州教院附中2019年中考歷史二模試卷(含答案)_第2頁
揚州教院附中2019年中考歷史二模試卷(含答案)_第3頁
揚州教院附中2019年中考歷史二模試卷(含答案)_第4頁
揚州教院附中2019年中考歷史二模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8-2019學年第二學期第二次模擬檢測九年級歷史試卷(滿分:50分;時間:60分鐘;考試形式:開卷)2019.5一、選擇題(下列各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請將所選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相應的答題欄內。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1.人們稱今河北省為燕趙大地,山東省為齊魯大地,“燕趙”“齊魯”這些名字與下列哪一古代制度有關A.分封制B.世襲制C.禪讓制D.郡縣制2.1905年清廷詔令停擺科舉,正式宣布廢除科舉制度。這一制度正式確立于下列哪位君主在位期間A.隋文帝B.隋煬帝C.唐太宗D.唐玄宗3.英國在清末和中國一共打了三仗:一仗是“全仗”,兩次是和其他列強合伙來打的“半仗”,材料中的“全仗”結束后,中國被迫簽訂了A.《南京條約》B.《北京條約》C.《辛丑條約》D.《天津條約》4.梁啟超先生所說的“吾國四千年大夢之喚醒,實自……戰敗割臺灣……,償兩百兆始。”,指的是什么歷史事件?A.中日甲午戰爭B.甲午戰爭中國戰敗,簽訂《馬關條約》C.維新變法運動拉開序幕D.維新思潮迅猛傳播5.徐中約曾說:“它結束了長達兩千余年的王朝時代,中國不再隸屬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歸屬于全體民眾。”,這里的“它”是指A.洋務運動B.戊戌變法C.辛亥革命D.五四運動6.“兄弟齊心,其利斷金”。中國近代歷史上國共兩黨有過兩次合作、兩次分裂,下列事件屬于國共第一次合作成果的是A.推翻清政府的統治B.北伐戰爭的進行C.抗日戰爭的勝利D.解放戰爭的勝利7.毛澤東指出:“這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這是蔣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這是一百多年以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這段話中的“這”是指A.1919年中國以戰勝國的身份參加巴黎和會B.抗日戰爭的勝利C.1947年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D.人民解放軍經過三大戰役,基本消滅國民黨軍的主力。8.新中國成立后,我國農村先后經歷了土地改革、農業社會主義改造、人民公社化運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等幾次大的政策調整,其中使土地所有制性質由私有制轉變為公有制的是A.土地改革運動B.農業社會主義改造C.人民公社化運動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9.2019年是法國大革命爆發230周年。這場革命爆發的標志是A.三級會議的召開B.攻占巴士底獄C.頒布《人權宣言》D.處死查理一世10.俄國農奴制改革和中國的洋務運動是發生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兩件大事,以下對它們共同點理解正確的是A.都注重學習西方政治制度B.都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C.主觀上都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D.客觀上使本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11.下列革命(戰爭)就其性質而言與眾不同的是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B.法國大革命C.美國內戰D.俄國十月革命12.詹姆士·布恩是一位生活在18世紀40~90年代極富經營頭腦的英國某織布廠廠主,1785年后,他把工廠搬遷到交通便利的地方。詹姆士·布恩搬遷工廠是因為()A.珍妮紡紗機的發明B.改良蒸汽機的使用C.火車、輪船的出現D.內燃機的發明13.觀察右圖,分析1870年以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費的比重不斷加大的主要原因是A.蒸汽機的發明B.電燈的發明C.內燃機的發明D.電磁感應現象發現14.文學藝術是一個時代最容易植入人們心靈的文化成果。下列文化成果屬于被譽為“俄國革命的鏡子”的文化巨匠創作的是()①《戰爭與和平》②《復活》③《英雄交響曲》④《安娜·卡列尼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5.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是A.馬恩河戰役B.凡爾登戰役C.日德蘭海戰D.索姆河戰役16.歷史上蘇俄和美國都對本國的經濟政策進行過重大調整。下列關于蘇俄新經濟政策和美國羅斯福新政的比較,表達正確的是A.都是在面臨嚴重困難的情況下實施B.都改變了原有社會制度C.都加強了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D.都徹底消除了經濟危機17.某同學將下列事件歸納在一起,其體現的主題是①杜魯門主義②馬歇爾計劃③建立北約組織④建立華約組織A.兩極格局的形成B.霸權主義的推行C.區域集團化趨勢D.美國不斷調整其全球戰略18.當今世界,聯合國在處理重大國際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決定建立“聯合國”這一國際組織的會議是A.凡爾賽會議B.巴黎和會C.華盛頓會議D.雅爾塔會議19.中美貿易摩擦再度升級。美方無視中方富有誠意的態度和行動,于華盛頓事件2019年5月10日0點01分開始,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的關稅從10%上調至25%。,請選出對此事評論不正確的是:A.傷害了中美兩國關系B.有違世貿組織的宗旨C.貿易保護政策害人害己D.有利于全球貿易環境好轉20.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于2019年4月26日在北京召開,“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秉承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一帶一路”主要順應了世界經濟發展的A.經濟全球化趨勢B.貿易自由化趨勢C.區域集團化趨勢D.和平與發展的兩大時代主題21.2019年4月18日,一年一度的揚州國際經貿旅游節開幕,如果有游客請你介紹美麗揚州的建城歷史,你認為揚州已有A.3000年歷史B.2500年歷史C.2000年歷史D.近1500年歷史22.清朝揚州學派的代表人物,被當時的知識分子稱為“學界山斗”的是史可法B.鄭板橋C.張若虛D.阮元23.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后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他的代表作有膾炙人口的《受戒》和《大淖記事》等,請問這位作家是朱自清 B.鄭板橋 C.汪曾祺 D.張玉良24.中文歌劇《馬可·波羅》將于今年9月在意大利熱那亞的歌劇院演出,取材于十三世紀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自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往返中國的傳奇經歷。這一事件發生于我國的A.漢代B.宋代C.元代D.明代25.漢武帝時期,被稱為“漢家和親第一公主”的是A.西施B.劉細君C.文成公主D.王昭君二、非選擇題26、(9分)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秦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以華夏族為主的多民族的大一統國家……秦始皇確立的一系列開國新制對奠定統一多民族國家基業作出開創新貢獻,開辟了新的歷史發展方向。——摘編自北師大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材料二為了對遼闊的疆域進行有效的治理,元朝的統治者根據各地區的情況,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東北、西北、東南、西南等地區設置相應的管理機構,加強中央對這些地區的統治。——摘編自部編《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材料三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清朝是統一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和發展的關鍵時期。——摘編自部編《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請回答:(1)材料一中的“開國新制”所涉及的政治制度(國家體制)是什么?(1分)宋代為強化這一政治制度(國家體制)在地方采取了哪兩項措施?(2分)(2)材料二中元朝在東南、西南首次實施行政管轄的管理機構分別是什么?(2分)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角度看,這兩個機構的設置有何意義?(1分)(3)材料三中清朝為安定西南邊疆做出了哪些努力?(2分)(4)上述材料對我們有何啟示?(1分)27、(8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三民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的思想理論成果,是引領中國人民不斷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旗幟。材料二道路決定命運,找到一條正確道路是多么不容易……道路就是旗幟,道路就是方向。道路問題是關系黨的事業成敗第一位的問題,道路就是黨的生命——節選自習近平講話材料三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讓我們弘揚愚公移山精神,子子孫孫持續接力,為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節選自習近平講話請回答:(1)材料一所提三民主義的創立者是誰?(1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分別是在哪二次會議上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2分)(2)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材料二中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時期開辟的兩條正確道路?(2分)(3)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材料三中標志著中華民族開始“站起來、富起來”的歷史事件分別是什么?(2分)“強起來”促進了當今世界什么趨勢的發展?(1分)28.(8分)在走向近代過程中,西歐、北美的美國和東亞的日本走出了不同的模式。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為爭取自身的發展,西歐經歷了一場人的發現和世界的發現的歷程,這兩場發現是西歐邁向近代社會的開端。材料二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林肯紀念堂和華盛頓紀念碑遙遙相望。有人說,是華盛頓創立了美國,是林肯拯救了美國。材料三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電報聯通了橫濱和東京。1872年,連接這兩座城市的第一條鐵路竣工。1870年,這個國家有了第一臺紡紗機。——摘自岳麓版初中歷史教學參考書請回答:(1)材料一中西歐經歷的“人的發現和世界的發現”分別指什么歷史事件?(2分)為什么說“這兩場發現是西歐邁向近代社會的開端”?(1分)(2)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為什么材料二說“華盛頓創立了美國”、“林肯拯救了美國”(2分)(3)材料三所述史實與日本歷史上哪一次改革有關?(1分)這場改革中哪一條措施對日本的影響最為深遠?(1分)(4)上述國家的近代化歷程,對當代中國有何啟示?(1分)2018-2019學年第二學期月度質量檢測九年級歷史試卷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25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答案ABABCBCBBCDBC題號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DAADDABDCCB二、非選擇題26、(9分)(1)(3分)中央集權制;在地方各州設置通判監督知州,互相牽制,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在地方設轉運使,各地賦稅收入除少部分留作地方開支外,全部運交中央,從而消除地方割據的經濟基礎(2)(3分)澎湖巡檢司,宣政院;促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3)(2分)對達賴和班禪實施冊封制度,設置駐藏大臣。(4)(1分)臺灣和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應堅決維護國家統一,打擊分裂勢力。(言之有理即可給分)27、(8分)(1)(3分)孫中山;中共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