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HY/TXXXXX—XXXX
海平面變化影響信息采集技術規程
1范圍
本標準確立了海平面變化影響信息采集的工作程序,規定了海平面變化影響信息采集工作的原則、
內容和要求、資料和成果形式及歸檔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沿海海平面變化影響信息采集業務工作。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15920海洋學術語
DZ/T283地面沉降調查與監測規范
HY/T056海洋科學技術研究檔案業務規范
HY/T058海洋調查觀測監測檔案業務規范
HY/T080濱海濕地生態監測技術規程
HY/T081紅樹林生態監測技術規程
HY/T134海平面觀測與影響評價
SL/T435海堤工程設計規范
SL/T579洪澇災情評估標準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海平面變化sealevelchange
由洋盆地形狀況、海水總質量和海水密度改變等因素引起的平均海平面高度的變化。
3.2
海平面變化影響impactsofsealevelchange
在一定條件下和一定時期內海平面變化對自然環境、社會經濟和人類適應狀況產生的作用與造成的
各種后果及結果的變動程度。
3.3
海堤seadike
也稱海塘、海擋、防潮堤,指為了防御風暴潮水和波浪對防護區的危害而修建的堤防工程。
1
HY/TXXXXX—XXXX
注:引自SL/T435-2008,2.0.1
3.4
海洋工程oceanengineering
以開發、利用、保護、恢復海洋資源為目的,并且工程主體位于海岸線向海一側的新建、改建、擴
建工程。
3.5
地面沉降landsubsidence
自然因素和人為活動引發松散地層壓縮所導致的地面高程降低的地質現象。
[DZ/T283-2015,定義3.1]
3.6
海岸侵蝕coastalerosion
由自然因素、人為因素或者兩種因素迭加而引起的海岸線位置的后退、岸灘(包括海灘或潮灘)下蝕。
3.7
海水入侵salt-waterintrusion
海水或與海水有直接關系的地下咸水沿含水層向陸地方向擴展的現象。
[HY/T134-2010,定義3.4]
3.8
土壤鹽漬化soilsalinisation
因海水入侵漫溢以及其他原因所引起的沿海土地含鹽量增多的現象。
[HY/T134-2010,定義3.5]
3.9
咸潮入侵salt-waterintrusion
又稱咸潮上溯,指感潮河段在漲潮時發生的海水上溯現象。
3.10
濱海濕地coastalwetland
海平面以下6m至大潮高潮位之上與外流江河流域相連的微咸水和淡淺水湖泊、沼澤及相應的河段間
的區域。本標準中濱海濕地主要指淺海水域、潮間帶灘涂、三角洲和巖石性海岸濕地。
[HY/T080-2005,定義3.1]
3.11
紅樹林mangrovesforest
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沿海潮間帶,受海水周期性浸淹的木本植物群落。
2
HY/TXXXXX—XXXX
[HY/T081-2005,定義3.1]
3.12
風暴潮stormsurge
由于熱帶風暴、溫帶氣旋、海上颮線等風暴過境所伴隨的強風和氣壓驟變而引起的局部海面震蕩或
非周期性異常升高(降低)現象。
[GB/T15920—2010,定義2.5.59]
3.13
洪澇災害flooddisaster
因降雨、融雪、冰凌、潰壩(堤閘)、風暴潮、熱帶氣旋等造成的江河洪水、漬澇、山洪、滑坡和
泥石流等,以及由其引發的次生災害。本標準中洪澇災害主要指受熱帶氣旋影響所引發的區域性洪澇災
害和受降雨過程影響城市建成區發生的洪澇災害。
[SL/T579-2012,定義3.1]
4信息采集內容
采集海平面變化影響的相關信息,重點針對海平面變化對堤防和重要海洋工程影響狀況、地面沉降
狀況、海岸侵蝕狀況、海水入侵與土壤鹽漬化狀況、咸潮入侵狀況、濱海濕地和紅樹林狀況、風暴潮和
洪澇災害狀況,填報相應的海平面變化影響信息采集表,信息采集表見附錄A。
5信息采集原則
海平面變化影響信息采集具有內容廣、種類多和時效性強等特點,應科學規劃、突出重點,力求數
據翔實準確、成果圖文并茂、結論客觀實際。
海平面變化影響信息采集分為沿海地區(省、直轄市、自治區)、沿海城市和沿海地帶(縣、縣級
市、市轄區)三級調查區開展。
6信息采集程序
6.1信息采集
沿海各省、市、縣采集本級行政區域內的海平面變化影響信息,每年采集一次。采取協調地方有關
部門、查閱相關規劃與技術文檔、引用專項成果等方法,結合現場調查,獲取相關信息。
6.2信息校核
對采集到的信息進行全面校核,包括技術審核和現場校核,保證信息的可靠性。
信息采集單位對采集的信息進行自審,保證采集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省、市、縣三級管理部門
分別對所轄區域采集的信息進行比對和全面審核,確保信息完整可靠;國家級管理部門根據歷史信息對
所有采集信息進行統一分析和最終校核,對發現的可疑信息進行查詢和確認。
6.3信息填報
3
HY/TXXXXX—XXXX
海平面變化影響信息具體細化為11個信息采集表格,即:堤防影響信息表、海洋工程影響信息表、
地面沉降基本狀況信息表、海岸侵蝕狀況信息表、海水入侵與土壤鹽漬化狀況信息表、咸潮入侵狀況信
息表、咸潮入侵過程信息表、濱海濕地信息表、紅樹林信息表、風暴潮災害信息表、洪澇災害信息表,
見附錄A。將采集到的各類信息按照填報要求和格式填入信息采集表。
6.4工作報告編制
編制本地區年度海平面變化影響信息采集工作報告,全面總結本地區海平面變化影響信息采集工
作,主要內容應包括前言、年度信息采集工作情況、存在問題和建議等4個部分。報告的編制格式及大
綱見附錄B。
6.5信息匯交
信息匯交是將本地區年度取得的信息采集成果進行統一匯交,匯交內容分為電子文檔和紙質文檔。
7信息采集內容及填報要求
7.1堤防影響信息
采集調查區內海堤受到影響的狀況信息,應包含以下內容:
(a)調查區名稱及地區代碼,開展調查的行政區名稱及代碼;
(b)災害名稱,造成堤防影響的相關災害名稱,主要包括臺風、風暴潮和巨浪;
(c)發生時間,造成堤防影響的確切時間,時間格式為“XXXX年XX月XX日”;
(d)發生地點,造成影響的確切位置,以行政名稱填報;
(e)影響方式,分為堤防損毀和漫堤等形式;
(f)影響面積,該次災害過程影響的土地面積,計量單位為km2;
(g)經濟損失,該次堤防影響造成的經濟損失,計量單位為萬元;
(h)受災人口,該次堤防影響造成的受災人口總數,計量單位為人;
(i)相關素材,采集的堤防影響文字和多媒體等資料,以附件形式保存并提交,表中填報附件名
稱;
(j)備注,其他需要解釋說明的相關內容。
堤防影響信息填入堤防影響信息采集表(表A.1)。
7.2海洋工程影響信息
采集調查區內海洋工程受到自然災害影響的狀況信息,應包含以下內容:
(a)調查區名稱及地區代碼,開展調查的行政區名稱及代碼;
(b)工程名稱,受自然災害影響的工程名稱;
(c)發生時間,工程受影響的具體時間,時間表達格式為“XXXX年XX月XX日”;
(d)受損原因,造成海洋工程受損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臺風、風暴潮和巨浪等;
(e)受損情況,簡要具體受災描述,如海港碼頭、廠房等;
(f)經濟損失,災害影響造成的損失數額,計量單位為萬元;
(g)人員傷亡,災害過程造成的人員傷亡數,計量單位為人;
(h)相關素材,災害影響的文字記載、媒體報道和多媒體資料等,以附件形式保存,表中填報附
件名稱;
(i)備注,其他需要解釋說明的相關內容。
4
HY/TXXXXX—XXXX
海洋工程影響信息填入海洋工程影響信息采集表(表A.2)。
7.3地面沉降基本狀況信息
采集調查區內地面沉降的基本狀況信息,應包含以下內容:
(a)調查區名稱及地區代碼,開展調查的行政區名稱及代碼;
(b)監測方式,分為具有監測網絡的業務化觀測和單次或多次的專項監測,并說明監測時段;
(c)主要沉降區,調查區內各沉降區的具體名稱;
(d)沉降區總面積,主要沉降區域的面積總和,計量單位為km2;
(e)累計沉降量,監測區的累計沉降量之和,計量單位為mm;
(f)平均年沉降量,監測時段內平均年沉降量,計量單位為mm;
(g)最大沉降區,最近一年監測到的最大沉降值的區域名稱;
(h)最大沉降量,對應的沉降值,計量單位為mm;
(i)應對措施,當地政府為應對地面沉降采取的相關措施;
(j)備注,其他需要解釋說明的相關內容。
地面沉降信息填入地面沉降基本狀況信息采集表(表A.3)。
7.4海岸侵蝕狀況信息
采集調查區內海岸侵蝕狀況信息,應包含以下內容:
(a)調查區名稱及地區代碼,開展調查的行政區名稱及代碼;
(b)侵蝕岸段名稱,侵蝕岸段的具體名稱;
(c)監測方式,具體可分為常規監測的定點觀測、專項監測和遙感分析監測;
(d)監測時段,海岸侵蝕岸段監測的起止時間;
(e)侵蝕岸段長度,受侵蝕的岸段長度,計量單位為km;
(f)起點坐標,侵蝕岸段起點經緯度坐標;
(g)終點坐標,侵蝕岸段終點經緯度坐標;
(h)侵蝕方式,分為岸線后退和灘面下蝕;
(i)最大侵蝕距離,監測期間的海岸最大后退距離,計量單位為m;
(j)侵蝕速率,根據監測時段的侵蝕距離計算得出,計量單位為m/a;
(k)下蝕高度,灘面下蝕高度,計量單位:cm;
(l)岸段類型,主要分為基巖海岸、砂(礫)質海岸、淤泥質(平原)海岸和生物海岸;
(m)主要影響情況,包括岸線變遷、土地消失、濕地減少、建筑物損毀和人口遷移等狀況;
(n)應對措施,相關部門針對海岸侵蝕采取的具體措施;
(o)相關素材,相關海岸侵蝕的文字記載、媒體報道和多媒體資料等,以附件形式保存,表中填
報附件名稱;
(p)備注,其他需要解釋說明的相關內容。
海岸侵蝕信息填入海岸侵蝕狀況信息采集表(表A.4)。
7.5海水入侵與土壤鹽漬化信息
采集調查區內海水入侵與土壤鹽漬化信息,應包含以下內容:
(a)調查區名稱及地區代碼,開展調查的行政區名稱及代碼;
(b)最大入侵距離,監測到存在海水入侵的位置距海岸的直線距離,計量單位為km;
(c)最大重度入侵距離,監測到的氯度值超過1000mg/L的位置距海岸的直線距離,計量單位為km;
(d)入侵面積,根據監測結果計算得出的調查區發生海水入侵的土地總面積,計量單位為km2;
5
HY/TXXXXX—XXXX
(e)最大氯離子濃度,監測到的年度海水入侵最大氯離子濃度值,計量單位為mg/L;
(f)鹽漬化最遠距離,監測到的鹽漬化土的位置距海岸的直線距離,計量單位為km;
(g)鹽漬化面積,根據監測結果計算得出的調查區出現鹽漬化土地的總面積,計量單位為km2;
(h)最大全鹽量,監測到的年度鹽漬化土最大全鹽量值,計量單位為%;
(i)影響情況,海水入侵與土壤鹽漬化對生產、生活和生態的具體影響內容以及對影響區域造成
的經濟損失情況;
(j)應對措施,相關部門針對海水入侵與土壤鹽漬化采取的具體措施;
(k)相關素材,相關素材包括表中海水入侵與土壤鹽漬化的所有監測數據的監測站位信息、監測
時間和信息來源以及與海水入侵與土壤鹽漬化相關的文字記載、媒體報道和多媒體資料等;
(l)備注,其他需要解釋說明的相關內容。
海水入侵與土壤鹽漬化信息填入海水入侵與土壤鹽漬化狀況信息采集表(表A.5)。
7.6咸潮入侵信息
咸潮入侵信息采集分為咸潮入侵狀況信息采集和咸潮入侵過程信息采集兩個部分。
采集調查區內咸潮入侵狀況信息,應包含以下內容:
(a)調查區名稱及地區代碼,開展調查的行政區名稱及代碼;
(b)河流名稱,發生咸潮入侵的具體河流的名稱;
(c)監測方式,主要包括斷面監測、水廠監測和臨時監測;
(d)入侵次數,年度內咸潮入侵的總次數;
(e)累計天數,年度各次咸潮入侵過程的累加天數,計量單位為天;
(f)最大上溯距離、入侵日期,本年內監測到的咸潮入侵的最遠距離值,計量單位為km,以及相
對應的發生日期,日期格式為“XXXX年XX月XX日XX時”;
(g)最大氯度值、地點、觀測日期,本年內觀測到的咸潮入侵的氯度最大值,計量單位為mg/L,
以及相對應的觀測地點和日期,日期格式為“XXXX年XX月XX日XX時”;
(h)備注,其他需要解釋說明的相關內容。
咸潮入侵狀況信息填入咸潮入侵狀況信息采集表(表6)。
采集調查區內各條發生咸潮入侵河流的單次咸潮入侵過程信息,應包含以下內容:
(a)調查區名稱及地區代碼,開展調查的行政區名稱及代碼;
(b)河流名稱,發生咸潮入侵的河流名稱;
(c)入侵日期,發生該次咸潮入侵的開始日期,時間表達格式為“XXXX年XX月XX日”XX時;
(d)持續時間,該次咸潮入侵過程的持續時間,按小時計算;
(e)上溯距離,該次咸潮入侵過程上溯的最遠距離,計量單位為km;
(f)氯度值,該次咸潮入侵過程的最大氯度值,計量單位為mg/L;
(g)徑流量,該次咸潮入侵過程期間的河口徑流量,計量單位為m3;
(h)影響水庫(取水口)名稱,該次咸潮過程波及到的水庫或取水口的名稱;
(i)具體影響,描述該次咸潮入侵過程對淡水供給、工農業生產和生態等的影響;
(j)應對措施,相關部門針對咸潮入侵采取的具體措施;
(k)相關素材,相關咸潮入侵的文字記載、媒體報道和多媒體資料等,以附件形式保存,表中填
報附件名稱;
(l)備注,其他需要解釋說明的相關內容。
咸潮入侵過程信息填入咸潮入侵過程信息采集表(表A.7)。
7.7濱海濕地信息
6
HY/TXXXXX—XXXX
采集調查區內濱海濕地信息,應包含以下內容:
(a)調查區名稱及地區代碼,開展調查的行政區名稱及代碼;
(b)濕地名稱,濱海濕地的標準名稱;
(c)濕地類別,分為淺海水域、灘涂濕地、河口三角洲濕地和巖石性海岸濕地;
(d)坐落位置,濕地所在區域中心點的經緯度坐標或所在區域的經緯度范圍;
(e)濕地面積,濕地的現有實際面積,計量單位為km2;
(f)調查時間,本次調查的具體時間,時間表達格式為“XXXX年XX月XX日”;
(g)最大面積,為濕地的歷史最大面積,計量單位為km2;
(h)面積變化原因,描述濕地面積變化的具體原因,包括海岸侵蝕、規劃調整、基建占用等自然
和人為因素;
(i)相關素材,包括濕地的基本情況介紹(生物多樣性、優勢種、景觀變化等)以及相關的文字
記載、媒體報道和多媒體資料等,以附件形式保存,表中填報附件名稱;
(j)備注,其他需要解釋說明的相關內容。
濱海濕地信息填入濱海濕地信息采集表(表A.8)。
7.8紅樹林信息
采集調查區內紅樹林信息,應包含以下內容:
(a)調查區名稱及地區代碼,開展調查的行政區名稱及代碼;
(b)紅樹林名稱,紅樹林群落所在保護區、公園或行政區名稱;
(c)坐落位置,為紅樹林分布區域的中心點地理坐標或者分布區域的坐標范圍;
(d)紅樹林面積,紅樹林的現有實際面積,計量單位為km2;
(e)紅樹植物群落,描述紅樹植物群落組成、結構特征及變化情況;
(f)紅樹植物的分布特征,紅樹植物沿潮間帶層次分布的特點;
(g)紅樹林的服務功能,紅樹林為當地經濟社會活動提供各種產品及保障環境安全的能力;
(h)調查時間,本次調查的具體時間,日期表達格式為“XXXX年XX月XX日”;
(i)最大面積,紅樹林的歷史最大面積,計量單位為km2;
(j)面積變化原因,描述紅樹林面積變化的具體原因,包括規劃調整、海岸侵蝕等自然和人為因
素;
(k)相關素材,包括紅樹林濕地的基本情況介紹,包括紅樹林分布區域的環境狀況以及周圍的土
地開發利用情況,及相關文字記載、媒體報道和多媒體資料等,以附件形式保存,表中填表附件名稱;
(l)備注,其他需要解釋說明的相關內容。
紅樹林信息填入紅樹林信息采集表(表A.9)。
7.9風暴潮災害信息
采集調查區內年度各次風暴潮災害信息,應包含以下內容:
(a)調查區名稱及地區代碼,開展調查的行政區名稱及代碼;
(b)風暴潮持續時段,風暴潮成災時間段,以小時為計量單位填報;
(c)最高潮位,風暴潮期間驗潮站觀測到的最大潮位值,計量單位為mm;
(d)受災區域,風暴潮災害的影響區域范圍;
(e)致災情況,房屋倒塌、農田被淹、水產設施和堤防損毀等致災形式;
(f)人員傷亡,風暴潮造成的人員傷亡情況,計量單位為人;
(g)經濟損失,風暴潮造成的經濟損失情況,計量單位為萬元;
7
HY/TXXXXX—XXXX
(h)熱帶或溫帶氣旋信息,包括熱帶氣旋的名稱、登陸時間和地點、強度和溫帶氣旋的相關背景
信息;
(i)相關素材,包括風暴潮的基本情況介紹、文字記載、媒體報道和多媒體資料等,以附件形式
保存,表中填報附件名稱;
(j)備注,其他需要解釋說明的相關內容。
風暴潮災害信息填入風暴潮災害信息采集表(表A.10)。
7.10洪澇災害信息
采集調查區內年度各次洪澇災害信息,應包含以下內容:
(a)調查區名稱及地區代碼,開展調查的行政區名稱及代碼;
(b)發生時間,該次洪澇過程發生的時間,時間表達格式為“XXXX年XX月XX日”;
(c)降水量,造成該次洪澇過程的降水總量,計量單位為mm;
(d)致災地區,該次洪澇過程影響的地區;
(e)致災原因,造成洪澇災害的具體原因,如暴雨、臺風等;
(f)持續時間,該次洪澇過程持續影響時間;
(g)致災情況,房屋倒塌、農田被淹和水利設施損毀等致災形式;
(h)人員傷亡,該次洪澇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情況,計量單位為人;
(i)經濟損失,該次洪澇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情況,計量單位為萬元;
(j)排水管道高程區間,市政設施埋設的排水管道高程區間,相對于1985國家高程系統,計量單
位為m;
(k)排水口最低高程,市政排水口的最低高程,相對于1985國家高程系統,計量單位為m;
(l)相關素材,包括洪澇災害的基本情況介紹、文字記載、媒體報道和多媒體資料等,以附件形
式保存,表中填報附件名稱;
(m)備注,其他需要解釋說明的相關內容。
洪澇災害信息填入洪澇災害信息采集表(表A.11)。
8資料與成果歸檔
8.1歸檔范圍
海平面變化影響信息采集工作實行集中統一管理和歸檔,并確保歸檔材料的完整、準確、系統和安
全。
歸檔范圍主要包括原始資料和成果資料兩大類。
(a)原始資料包括:工作中形成的文檔、圖表、數據和圖像等文件材料和各種載體的原始記錄,
以及重要的來往技術文件等。
(b)成果資料包括:年度信息采集表格、工作報告、調研報告和成果匯編等。
8.2歸檔要求
年度海平面變化影響信息采集工作完成后,按照HY/T056-2010和HY/T058-2010的要求,對所形成
的文件材料加以系統整理,分類、編目,經審查驗收后及時提交檔案管理部門歸檔。
8
HY/TXXXXX—XXXX
AA
附錄A
(規范性附錄)
海平面變化影響信息采集表
A.1海平面變化影響信息采集表填報要求
海平面變化影響信息采集表用EXCEL格式記錄。
海平面變化影響信息采集表標題為小四號宋體字,表內文字為五號宋體字。表格行數不足時根據需
要增加,未填滿時最后一行標注“以下空白”。
海平面變化影響信息采集表各表的填表人、校核人為實際填表人和校核人,填表日期為填表最后的
確認日期。
不進行信息采集的信息采集表可以空白,并在表的第一個長欄中記錄“未開展此項目信息采集”進
行說明,不應刪除。
引用的資料和數據需標明出處,填寫在備注欄中,以便于資料溯源。
A.2海平面變化影響信息采集表格式
海平面變化影響信息采集表格式見表A.1至表A.11。
9
HY/TXXXXX—XXXX
表A.1堤防影響信息采集表
填表單位:填表人: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
影響面積經濟損失受災人口
序號調查區地區代碼災害名稱發生時間發生地點影響方式相關素材備注
(km2)(萬元)(人)
1
2
3
4
5
6
7
8
10
HY/TXXXXX—XXXX
表A.2海洋工程影響信息采集表
填表單位:填表人: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
經濟損失人員傷亡
序號調查區地區代碼工程名稱發生時間受損原因受損情況相關素材備注
(萬元)(人)
1
2
3
4
5
6
7
8
11
HY/TXXXXX—XXXX
表A.3地面沉降基本狀況信息采集表
填表單位:填表人: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
年度平均沉降量沉降區總面積累計沉降量平均年沉降量最大沉降量
序號調查區地區代碼監測方式監測時段主要沉降區域最大沉降區應對措施備注
(mm)(km2)(mm)(mm)(mm)
1
2
3
4
5
6
7
8
12
HY/TXXXXX—XXXX
表A.4海岸侵蝕狀況信息采集表
填表單位:填表人: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
侵蝕岸最大侵
地區侵蝕岸監測監測起點終點侵蝕侵蝕速率下蝕高度主要影
序號調查區段長度蝕距離岸段類型應對措施相關素材備注
代碼段名稱方式時段坐標坐標方式(m/a)(cm)響情況
(km)(m)
1
2
3
4
5
6
7
8
13
HY/TXXXXX—XXXX
表A.5海水入侵與土壤鹽漬化狀況信息采集表
填表單位:填表人: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
最大入侵距離最大重度入侵距離入侵面積最大氯度值鹽漬化最遠距離鹽漬化面積最大全鹽量
序號調查區地區代碼影響情況應對措施相關素材備注
(km)(km)(km2)(mg/L)(km)(km2)(%)
1
2
3
4
5
6
7
8
14
HY/TXXXXX—XXXX
表A.6咸潮入侵狀況信息采集表
填表單位:填表人: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
最大上溯距離最大氯度值
入侵次數累計天數
序號調查區地區代碼河流名稱監測方式備注
(次)(天)
距離(km)入侵日期氯度值(mg/L)地點觀測日期
1
2
3
4
5
6
7
8
15
HY/TXXXXX—XXXX
表A.7咸潮入侵過程信息采集表
填表單位:填表人: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
持續時間上溯距離氯度值徑流量
序號河流名稱入侵日期影響水庫(取水口)名稱具體影響應對措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廣東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建筑與裝飾工程計價》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溫州醫科大學仁濟學院《數據分析建模》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瀟湘職業學院《金屬材料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浙江溫州高三三模高考技術試卷試題(含答案詳解)
- 南昌工程學院《組織行為學與人力資源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體育職業學院《多媒體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北經濟學院《教育基礎理論教育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汝州職業技術學院《田徑普修(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貴州醫科大學神奇民族醫藥學院《機器學習案例分析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維吾爾醫學??茖W?!吨悄苤圃臁?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智能化完整系統工程竣工驗收資料標準模板
- 《當呼吸化為空氣》讀書分享
- 廣東省江門市語文小升初試卷與參考答案(2024-2025學年)
- 閥體結構優化設計提升截止閥可靠性
- Unit1 Making friends part B How can we be a good friend(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高中英語外研版 單詞表 必修2
- 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2025屆中考英語試題模擬卷(一)含答案
- UML面向對象設計與分析教程配套課件
- CJ∕T 51-2018 城鎮污水水質標準檢驗方法
- 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概論》課程標準
- 煙花爆竹零售經營場所安全管理新規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