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模塊六汽車零件互換性與技術測量單元一尺寸公差與配合“互換性”是指按同一規格制造出的一批零(部)件中,任取一件(不經挑選或任何修配),就能順利地裝配到機器或部件上,并能達到原定的性能和使用要求的性質。零部件的互換性包括其幾何參數(如尺寸、幾何形狀和表面粗糙度)的互換,也包括其機械(如強度、硬度)的互換。一、極限與配合基本術語【學習目標】1.了解極限配合的術語及定義:有關尺寸的定義;有關偏差、公差定義;有關公差帶、公差帶圖的定義;2.能看懂孔、軸公差帶圖;3.根據汽車典型零件圖的標注,會正確進行孔、軸尺寸公差、偏差數值的轉換;4.理解孔、軸表面,配合,基準孔、軸的含義;5.能根據汽車典型零件圖標注,判斷配合性質并計算間隙量或過盈量。【任務引入】一批規格為M10-6H的螺母,如何都能與和其相配的M10-6g螺栓自由旋合,并且滿足原定的連接強度要求呢?要能滿足這個要求,則這批螺母就必須具有互換性。為了使零件具有互換性,在制造零件時,必須使零件尺寸的加工誤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滿足尺寸公差要求。為此必須先搞清楚誤差、偏差、公差、配合等名詞術語。本課題就是解決公差與配合的相關術語和定義問題,是進行尺寸精度控制的基礎。(一)有關尺寸的術語及定義1.孔和軸軸主要是指工件的圓柱形外表面,也包括其它由單一尺寸確定的非圓柱形外表面(由兩個平行平面或切平面形成的被包容面),其尺寸用d表示,如圖2-1-1a所示。
孔主要指工件的圓柱形內表面,也包括其它由單一尺寸確定的非圓柱形內表面(由兩個平行平面或切平面形成的包容面),其尺寸用D表示,如圖2-1-1b所示。2.尺寸(1)用特定單位表示長度大小的數字稱為尺寸。尺寸由數字和特定單位兩部分組成,如30m(米)。(2)包括圓的直徑、圓弧的半徑,也包括一般的長度、寬度、深度、高度和中心距等,但不包括角度(3)在機械制造業中,一般用毫米(mm)作為特定單位,在圖樣上只標注數字而不標注單位;當以其他單位表示尺寸時,則應注明相應的長度單位,如50μm。3.公稱尺寸(D、d)(1)設計時給定的尺寸稱為公稱尺寸。(2)其數值一般應按《標準尺寸》(GB/T2822-2005)所規定的數值進行圓整(3)公稱尺寸僅表示零件尺寸的基本大小,并不是零件在實際加工中要求得到的尺寸.不能將公稱尺寸理解為理想尺寸,認為完工零件尺寸越接近公稱尺寸就越好。(4)零件尺寸是否合格,要看它是否落在尺寸公差帶之內,而不是看它對公稱尺寸偏離多少。公稱尺寸4.實際尺寸(Da、da)(1)零件被加工出來后通過實際測量所得的尺寸。(2)測量時由于存在測量儀器本身的誤差、測量方法產生的誤差、溫差產生的誤差等,實際尺寸并非是被測尺寸的真值。(3)零件同一表面各個部位的實際尺寸也是不完全相同的。孔、軸的實際尺寸5.極限尺寸(1)極限尺寸是允許尺寸變化的界限值。一般規定兩個界限值,其中較大的稱為上極限尺寸,較小的稱為下極限尺寸。(2)孔的上極限尺寸以Dmax
表示,下極限尺寸以Dmin表示;軸的上極限尺寸以dmax表示,下極限尺寸以dmin表示(3)用極限尺寸表示零件合格的條件為:
孔Dmax≥Da≥Dmin;軸
dmax≥da≥dmin。(二)有關偏差、公差的術語及定義1.尺寸偏差(簡稱偏差)(1)極限偏差:是指極限尺寸減去其公稱尺寸所得的代數差,分為上極限偏差和下極限偏差。
如圖2-1-5所示。(2)上極限偏差:上極限尺寸減去其公稱尺寸所得的代數差。
孔的上極限偏差以ES表示,
ES=Dmax-D;
軸的上極限偏差以es表示,es=dmax-d。
下極限偏差:下極限尺寸減去其公稱尺寸所得的代數差。
孔的下極限偏差以EI表示,EI=Dmin-D;
軸的下極限偏差以ei表示,ei=dmin-d。(3)極限偏差的標注①上極限偏差標在公稱尺寸右上角;下極限偏差標在公稱尺寸右下角
②為使標注保持嚴密性,即使上、下極限偏差為零,國標規定仍需標出零值;③偏差值除零外,前面必須標有正號或負號;④上極限偏差總是大于下極限偏差;⑤當上、下極限偏差值相等而符號相反時,可簡化標注。極限偏差的標注(4)實際偏差
是指實際尺寸減去其公稱尺寸所得的代數差。
孔的實際偏差以Ea表示,Ea=Da-D;
軸的實際偏差以ea表示,ea=da
-d。(5)合格零件的實際偏差應在規定的極限偏差范圍之內用極限偏差表示零件合格的條件為:孔
ES≥Ea≥EI;軸es≥ea≥ei。例2-1:求圖2-1-7汽車活塞連桿中連桿小頭內孔和與之配合的襯套的極限尺寸?,F有一?42.060mm的孔和?42.021mm的軸,試判斷這個孔和軸是否符合產品要求。解:孔:Dmax=D+ES=42+0.025=42.025mm
Dmin=D+EI=42+0=42mm軸:dmax=d+es=42+0.050=42.050mm
dmin
=d+ei=42+0.034=42.034mm很顯然,題目所給的孔和軸的尺寸不在兩極限尺寸控制的范圍內,所以不合格。2.尺寸公差(簡稱公差)(1)公差是允許尺寸的變動量。(2)公差等于上極限尺寸與下極限尺寸之代數差的絕對值或上極限偏差與下極限偏差之代數差的絕對值。
孔的公差以Th表示,Th=
Dmax-Dmin=ES-EI;
軸的公差以Ts表示,Ts=d
max-dmin=es-ei。3.公差與極限偏差的異同點①兩者都是由設計給定的,反映了使用或設計要求。
②公差是絕對值,且不能為零;極限偏差是代數值,可以為正值、負值或零。
③公差表示制作精度的高低,反映加工的難易程度,反映了對尺寸分布的密集、均勻程度的要求,是用以限制尺寸誤差的;極限偏差表示與公稱尺寸的遠離程度,是用以限制實際偏差的。
④對單個零件只能測出尺寸的“實際偏差”,而對數量足夠的一批零件,才能確定尺寸的變動量。⑤極限偏差決定了加工零件時機床進刀、退刀位置,反映實際尺寸的概念,一般與零件加工精度要求無關。通常任何機床可加工任一極限偏差的零件;公差反映對制造精度的要求,體現了加工的難易程度,某一精度等級的機床只能夠加工公差值在某一范圍內的零件。
⑥極限偏差在公差帶圖中限定公差帶的位置,影響孔軸結合的松緊程度;公差值表示公差帶的大小,影響配合松緊的均勻程度(或配合精確程度)。例2-2:計算例2-1中的孔和軸的公差值。解:孔的公差值:Th=Dmax
-Dmin=ES
-EI=0.025-0=0.025mm軸的公差值:Ts=dmax
-dmin=es-ei=0.050-0.034=0.016mm4.尺寸公差帶及尺寸公差帶圖(1)零線:公差帶圖中用于確定極限偏差的一條基準線即零偏差線,表示公稱尺寸。(2)偏差線:公差帶圖中與零線平行的直線即偏差線,用于表示上、下極限偏差,亦稱為上、下極限偏差線。(3)公差帶圖的作圖步驟如下:
①畫零線,標出“+”、“-”、“0”,用單向箭頭指向表示公稱尺寸線,以mm或者cm為單位標上公稱尺寸的數值;②按適當比例畫出孔、軸公差帶,通常選用1000:1或500:1的比例;
③標出孔、軸的上極限偏差、下極限偏差數值(根據示意圖基本單位選擇標注上下偏差的長度單位)及其他要求標注的數值。為了區別孔和軸的公差帶,在同一圖中,孔、軸公差帶的剖面線相反或疏密程度不同。例2-3:作出例2-1的孔和與之配合的襯套
的公差帶圖。解:題目中給出了孔和軸的公差帶,由已知條件得到孔和軸的公稱尺寸都是Φ42,我們把孔和軸的公差帶都畫在同一條零線上,孔的上極限偏差為0.025,下極限偏差為0;軸的上極限偏差0.050,下極限偏差為0.034,我們按照1000:1的比例分別畫出孔和軸的公差帶,并標出上下極限偏差和孔、軸公差帶標記。公差帶圖實例畫法5.標準公差
極限與配合國家標準中所規定的,用以確定公差帶大小的任一公差值稱為標準公差。用IT(“標準公差“的符號)表示。與標準公差相關的參數有兩個,一是公稱尺寸,二是精度等級(稱為標準公差等級),在GB/T1800.1―2009中選取。6.基本偏差
經標準化的、由國家標準(GB)規定的,用來確定公差帶相對于零線位置的上極限偏差或者下極限偏差稱為基本偏差?;酒?.一般公差:一般公差是指在車間通常加工條件下可保證的公差。國標規定:采用一般公差的尺寸,在該尺寸后不需注出其極限偏差數值,而在圖樣上、技術文件或技術標準中做出總的說明。(三)有關配合的術語及定義1.配合:是指公稱尺寸相同的孔與軸公差帶之間的位置關系,也泛指非圓包容面與被包容面之間相互結合的關系。活塞連桿機構的配合2.間隙和過盈
孔的尺寸減去與其相配合的軸的尺寸所得的代數差,如結果為正,則稱為間隙,用大寫的X來表示,其數值前加“+”號;如結果為負,則稱為過盈,用大寫的Y來表示,其數值前加“-”號。3.配合種類
根據相互結合的孔、軸公差帶的不同相對位置關系,可把配合分為間隙配合、過盈配合和過渡配合三種。
1)間隙配合:
間隙配合是指具有間隙(包括最小間隙等于零)的配合,公差帶的位置關系表現為:孔的公差帶完全在軸的公差帶之上。間隙配合最大間隙:Xmax=Dmax?dmin=ES?ei最小間隙:Xmin=Dmin?dmax=EI?es平均間隙(Xav):Xav=Dav-dav=(Xmax+Xmin)/2例2-4:計算氣門導柱和氣門孔配合的極限間隙與平均間隙,并作出公差帶圖。解:根據公式極限間隙、平均間隙的定義可得:Xmax=Dmax-dmin=ES-ei=0.015-(-0.102)=+0.117mmXmin=Dmin-dmax=EI
-es=0-(-0.080)=+0.080mmXav=Dav-dav=(Xmax+Xmin)/2=(0.117+0.080)/2=+0.0985mm公差帶圖如下:
2)過盈配合:過盈配合是指具有過盈(包括最小過盈等于零)的配合。公差帶的位置關系表現為:孔的公差帶完全在軸的公差帶之下。最大過盈:Ymax=Dmin―dmax=EI―es最小過盈:Ymin=Dmax一dmin=ES―ei平均過盈(Yav):Yav=Dav―dav=(Ymax+Ymin)/2過盈配合例2-5:計算出例2-1中的孔和與之配合的襯套的極限過盈與平均過盈,并作出公差帶圖。解:根據極限過盈、平均過盈的定義可得:最大過盈:Ymax=Dmin
-dmax=EI-es=42.0-42.050=
-0.050mm最小過盈:Ymin=Dmax
-dmin=ES-ei=42.025-42.034=
-0.009mm平均過盈:Yav=Dav-dav=(Ymax+Ymin)/2=[-0.050+(-0.009)]/2=-0.0295mm公差帶圖如下:3)過渡配合:過渡配合是指可能具有間隙或者過盈的配合,公差帶的位置關系表現為:孔和軸的公差帶相互交疊。最大間隙:Xmax=Dmax
-dmin=ES-ei最大過盈:Ymax=Dmin
-dmax=EI-es平均間隙或過盈:Xav(Yav)=Dav
-dav=(Xmax+Ymax)/2過渡配合例2-6:計算孔和軸這對配合的極限盈隙和平均盈隙。解:根據極限盈隙、平均盈隙的定義可得:最大間隙:Xmax=Dmax-dmin=ES-ei=0.021
-0.002=+0.019mm最大過盈:Ymax=Dmin
-dmax=EI-es=0
–0.015=-0.015mm平均間隙(過盈):Xav(Yav)=Dav
-dav
=(Xmax+Ymax)/2=[0.019+(-0.015)]/2=+0.002mm4.配合性質的判斷(1)根據極限偏差的大小判定:當EI≥es時,為間隙配合;當ES≤ei時,為過盈配合;當以上兩條均不成立時,為過渡配合。(2)根據極限尺寸的大小判定:當Dmin≥dmax時,為間隙配合;當Dmax≤dmin時,為過盈配合;當以上兩條均不成立時,為過渡配合。(3)根據公差帶圖判定:當孔的公差帶在軸的公差帶之上為間隙配合;當孔的公差帶在軸的公差帶之下為過盈配合;當孔的公差帶與軸的公差帶相互交疊為過渡配合。5.配合公差及配合公差帶圖(1)配合公差:配合公差是指允許間隙或過盈的變動量。
對間隙配合:Tf=|Xmax?Xmin|
對過盈配合:Tf
=|Ymin?Ymax|
對過渡配合:Tf=|Xmax?Ymax|(2)配合公差帶圖:用直角坐標表示出相配合的孔和軸的間隙或過盈的變動范圍的圖形配合公差帶圖例2-7:計算一對孔、軸的配合公差,其中孔的尺寸為
,軸的尺寸為,問孔、軸是哪類配合,配合公差為多少?解:孔的上極限尺寸Dmax=Φ50.025mm
孔的下極限尺寸Dmin=Φ50mm
軸的上極限尺寸dmax=Φ49.975mm
軸的下極限尺寸dmin=Φ49.959mm
∴Dmin>dmax
∴孔、軸的配合為間隙配合
∴孔、軸極限間隙為:Xmax=Dmin
-dmin=+0.066mm
Xmin=Dmin-dmax=+0.025mm
∴孔、軸的配合公差:Tf=︳Xmax-Xmin︳=0.041mm二、極限與配合國家標準【學習目標】1.了解孔、軸基本偏差系列圖;2.會使用標準公差、基本偏差表?!救蝿找搿俊懂a品幾何技術規范極限與配合第1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礎》GB/T1800.1-2009《產品幾何技術規范極限與配合第2部分:標準公差等級和孔、軸極限偏差表》GB/T1800.2-2009《產品幾何技術規范極限與配合公差帶和配合的選擇》GB/T1801-2009《公差與配合尺寸至18mm孔、軸公差帶》GB/T1803-2003《一般公差未注出公差的線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1804-2000(一)基準制
基準制:即以兩個相互配合零件中的一個為基準件,并選定標準公差帶,然后按使用要求的最小間隙或最小過盈,確定非基準件公差帶位置,從而形成各種配合的一種制度。1.基孔制將孔的基本偏差固定,通過改變軸的公差帶的位置來實現各種配合的制度稱為基孔制?;字浦械目诪榛鶞始?,稱為基準孔,其基本偏差代號為“H”,EI=0,ES=Th?;字剖疽鈭D基孔制的幾種配合類型基孔制的幾種配合類型剖分式軸瓦與軸、軸承座的配合均為基孔制配合基孔制配合實例2.基軸制將軸的基本偏差固定,通過改變孔的公差帶位置來實現各種配合的制度稱為基軸制?;S制中的軸為基準件,稱為基準軸,其基本偏差代號為“h”,es
=0,ei=-Ts?;S制示意圖基軸制的幾種配合類型基軸制的幾種配合類型基軸制配合實例3.基準制的判別(1)根據公差帶圖:EI線與零線重合為基孔制;es線與零線重合為基軸制。(2)根據孔、軸的基本偏差符號判別:孔的基本偏差符號為“H”,基孔制;軸的基本偏差符號為“h”,基軸制。(3)區別某種配合是基孔制還是基軸制,只與其公差帶的位置有關,而與孔、軸的加工工序無關,不能理解成基孔制就是先加工孔,后加工軸?;钊N軸與連桿銅套孔、活塞孔之間兩種基準制的配合(二)標準公差系列1.《極限與配合》標準已對公差值進行標準化,標準中所規定的任一公差稱為標準公差,國家標準規定用“IT”來表示。決定標準公差數值的要素只有兩個:一是標準公差等級;二是公稱尺寸分段。2.標準公差等級分為20級,用IT和阿拉伯數字表示,即IT01、IT0、IT1,…IT18,其中IT01最高,IT18最低,等級依次降低,公差值依次增大。3.尺寸分段
為了減少標準公差數目、統一公差值、簡化公差表格以及便于生產實際應用,要進行尺寸分段。尺寸分段后,對同一尺寸段內的所有公稱尺寸,在相同公差等級情況下,規定相同的標準公差值。1.公稱尺寸大于500mm的IT1~IT5的標準公差數值為試行的。2.基本尺寸小于1mm時,無IT14~IT18。3.IT01和IT0在工業上很少用到,因此本表中未列出。(三)基本偏差系列1.基本偏差的特點國家標準對孔和軸分別規定了28種基本偏差,它們用拉丁字母表示,按順序排列,大寫字母表示孔,小寫字母表示軸。在26個字母中,除去易與其他含義混淆的I、L、O、Q、W(i、l、o、q、w)5個字母外,采用21個,再加上用雙字母CD、EF、FG、ZA、ZB、ZC、JS(cd、ef、fg、za、zb、zc、js)表示的7個,共有28個,即孔和軸各有28個基本偏差基本偏差系列基本偏差的特征2.基本偏差數值3.孔、軸公差帶代號、配合代號及其標注孔、軸公差帶的標注方法配合代號的標注方法例2-8:確定Φ25H7/f6及Φ25F7/h6配合中孔與軸的極限偏差。解:由表2-1-2查得IT6=13μm,IT7=21μm;由表2-1-4查得f的基本偏差es=
-20μm則Φ25H7:ES=+2lμm,EI=0
Φ25f6:es=-20μm,ei=es–IT6=-20–13=-33μm查表2-1-5得F的基本偏差EI=+20μm故Φ25F7:ES=EI+IT7=+20+21=4lμm,EI=+20μm,
Φ25h6:es=0,ei=0–13=-13μm單元二幾何公差及其檢測一、幾何公差概述【學習目標】1.了解零件幾何要素分類;2.了解幾何公差國家標準;3.掌握幾何公差的分類及項目符號;4.了解幾何公差的標注及公差帶。【任務引入】為了保證機械產品的裝配質量和使用要求,對于機械零件,不僅要給出尺寸公差要求,還需要給出形狀、方向、位置和跳動公差的要求(一)零件幾何要素分類(二)幾何公差標準為了統一在零件的設計、加工和檢測等過程中對幾何公差的認識和要求,國家制訂和頒布了相關形位公差標準?,F行國家標準如下:GB/T1182—2008《產品幾何技術規范(GPS)幾何公差形狀、方向、位置和跳動公差標注》。GB/T1184—1996《形狀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GB/T4249—2009《產品幾何技術規范(GPS)公差原則》。GB/T16671—1996《形狀和位置公差最大實體要求、最小實體要求和可逆要求》。GB13319—1991《形狀和位置公差位置度公差》。GBl958―1980《形狀和位置公差》(檢測規定)(三)幾何誤差對零件使用性能的影響1.影響零件的功能要求。2.影響零件的配合性質。3.影響零件的互換性。4.影響零件本身及配合件壽命。(四)幾何公差的分類及幾何特征符號(五)幾何公差的標注按幾何公差國家標準的規定,在圖樣上標注幾何公差時,應采用附加符號標注。無法采用附加符號標注時,允許在技術要求中用文字加以說明。1.幾何公差的附加符號:由公差框格、指引線和基準組成。幾何公差的附加符號(1)公差框格:兩格或多格的矩形框格??伤嚼L制,也可垂直放置。按自左向右的順序:第一格填寫幾何特征符號;第二格填寫公差值及有關符號;第三格和以后各格填寫基準字母及有關符號,如圖2-2-3。圖2-2-3公差框格(2)指引線一端從公差框格中間平行引出,另一端帶有箭頭且垂直指向被測要素。指引線最多允許彎折2次。(3)基準:基準用大寫字母表示,標注在基準方格內,與一個涂黑的或空白的三角相連。如圖2-2-4。圖2-2-4基準符號基準的字母采用除E、I、J、M、O、P、I、R、F等字母以外的大寫拉丁字母。2.幾何公差標注(1)被測要素的標注①被測要素為組成要素當被測要素為組成要素(輪廓線或輪廓面)時,指引線箭頭指向該要素的輪廓線或其延長線上,并與尺寸線明顯錯開,如圖2-2-5(a)所示。指引線箭頭也可指向該輪廓面引出線的水平線上,如圖2-2-5(b)所示。圖2-2-5被測要素為組成要素②被測要素為導出要素:當被測要素為導出要素(尺寸要素確定的軸線、中心平面或中心點)時,指引線箭頭應指向相應尺寸線的延長線上,即與尺寸線對齊,如圖2-2-6所示。圖2-2-6被測要素為導出要素③同一被測要素有多項幾何公差要求
當同一被測要素有多項幾何公差要求,其標注方法又一致時,可將一個框格放在另一個框格的下方,用一條指引線指向被測要素,如圖2-2-7(a)所示。如測量方向不完全相同,則應將測量方向不同的公差分開標注,如圖2-2-7(b)所示。圖2-2-7同一被測要素有多項幾何公差要求
④多個被測要素有相同的幾何公差要求: 當多個被測要素有相同幾何公差要求時,可以從框格指引線上畫出多個箭頭,分別指向各被測要素.如圖2-2-8所示。圖2-2-8多個被測要素有相同幾何公差要求⑤文字附加說明:結構相同的幾個要素有相同的幾何公差要求時,可以只對其中的一個要素標注公差框格,并在框格上方說明要素的個數,如圖2-2-9所示。圖2-2-9文字附加說明(2)基準要素的標注①基準要素為組成要素當基準要素為組成要素(輪廓線或輪廓面)時,基準三角形放置在該要素的輪廓線或其延長線上,與尺寸線明顯錯開,如圖2-2-10(a)所示。基準三角形也可放置在該輪廓面引出線的水平線上,如圖2-2-10(b)。圖2-2-10基準要素為組成要素②基準要素是導出要素:當基準要素是導出要素(尺寸要素確定的軸線、中心平面或中心點)時,基準三角形應放置在相應尺寸線的延長線上,即與尺寸線對齊。圖2-2-11被測要素為導出要素③互為基準:被測要素和基準要素可以任意互換時,稱為互換基準。圖2-2-12互為基準的標注(3)幾何公差數值的標注方法及示例
幾何公差數值以mm為單位填寫在公差框格中。對于以寬度表示的公差帶,只需標注公差值;公差帶是圓形或圓柱形時,則在公差值前加“Φ”;公差帶是球形時,則在公差值前加“SΦ”。圖2-2-13幾何公差標注示例(六)幾何公差帶二、幾何公差及其識讀【學習目標】1.了解形狀誤差與形狀公差各項目的含義;2.了解方向誤差與方向公差各項目的含義;3.了解位置誤差與位置公差各項目的含義;4.了解跳動誤差與跳動公差各項目的含義;5.能正確識讀汽車典型零件圖上的基準符號、幾何公差項目符號、公差數值。【任務引入】(一)形狀公差的識讀(二)輪廓度公差的識讀(三)方向公差的識讀(四)位置公差的識讀(五)跳動公差的識讀(六)典型零件圖的形位公差識讀例1識讀汽車某傳動軸示意圖(圖2-2-14)中的形位公差。圖2-2-15汽車某傳動軸示意圖幾何公差的識讀例2識讀軸套零件圖(圖2-2-16)的形位公差,填寫下列空格:(1)a:被測要素;基準要素;公差項目及數值。(2)b:被測要素;基準要素;公差項目及數值。(3)c:被測要素;基準要素;公差項目及數值。(4)d:被測要素;公差項目;公差數值。圖2-2-16軸套解:仔細閱讀零件圖,可得到如下結論:(1)a:Φ76圓柱軸線,Φ12圓柱孔軸線,同軸度,Φ0.02mm。(2)b:Φ12圓柱孔軸線,軸套左端面,垂直度,Φ0.05mm。(3)c:Φ44圓柱面,Φ12圓柱孔軸線,全跳動,0.02mm。(4)d:Φ44圓柱面素線,直線度,0.01mm。三、形位公差的測量【學習目標】1.了解基本測量手段,會使用常用測量量具;2.能正確處理汽車檢修上相關形位公差檢測的數據?!救蝿找搿浚ㄒ唬┲本€度的檢測1.用直尺檢測
將直尺平行地放在測量面,用塞尺測定直尺與補測定物間的空隙(不超過直線度公差值)。圖2-2-24用直尺檢測直線度2.用杠桿百分表檢測用杠桿百分表從A點檢測到B點,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值不超過直線度公差值。圖2-2-25用杠桿百分表檢測直線度(二)平面度檢測1.用直尺檢測將直尺放在整個測量面上(縱、橫、對角線方向),用塞尺測定直尺與平面間的間隙。圖2-2-26用支持檢測平面度2.用平臺檢測將被測件放在平臺上,用塞尺測量被測面與平臺之間的間隙。塞尺與平臺要保持水平狀態進行測量。圖2-2-27用平臺檢測平面度3.用杠桿百分表檢測將杠桿百分表置于被測面上,從A點檢測到B點,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不超過公差值。圖2-2-28用杠桿百分表檢測平面度(三)平行度檢測1.面與面的平行度將被測件用平臺或V型塊全面保持基準面,用杠桿百分表從A點檢測到B點,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不超過公差值。面與面的平行度檢測2.線與面的平行度
將合適的塞規插入兩基準孔內;將塞規的兩端用平行塊或磁鐵支承;從A點檢測到B,將被測面調整到與平臺平行;測量被測表面,讀數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為平行度誤差。線與面的平面度檢測3.面與線平行
在平臺上用磁鐵支承基準面整體,測定兩孔到基準面的尺寸,尺寸之差為平行度誤差。面與線的平行度檢測4.線與線的平行度
將合適的塞規插入兩基準孔內;將塞規的兩端用平行塊或磁鐵支承;按圖示位置分別測出兩孔在0°(x)和90°(y)方向上的中心偏移量;則平行度誤差為
。線與線的平行度檢測(四)垂直度檢測1.面與面垂直度
將基準面用平臺與磁鐵平行支承;用百分表按圖示位置和方向測出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為垂直度誤差。面與面的垂直度檢測2.面與線垂直度
在平臺上用磁鐵按圖示支承測量件;用百分表按圖示方法在0°和90°兩個方向上的最大差值x和y;則垂直度誤差為
。面與線的垂直度檢測3.線與面的垂直度
將合適的塞規插入兩基準孔內;在平臺上用磁鐵將塞規與平臺成直角支承。用百分表測量被測面的所有地方,讀數的最大差值為垂直度誤差。線與面的垂直度檢測(五)同軸度的檢測1.指定基準的同軸度誤差的測量以A孔軸線為基準,測量B孔軸線對A孔的同軸度。必須在水平和垂直兩方向分別進行測量。指定基準的同軸度誤差的測量2.公共軸線為基準的同軸度誤差測量將零件固定在平臺上,分別在A、B兩孔被測軸線全長上進行測量,被測軸心線到公共軸心線間的最大讀數差為同軸度誤差。公共軸線為基準的同軸度誤差測量(一)將V形塊放置在平板上,調整好水平;將被測零件放置在V形塊上;安裝好百分表,轉動零件一周,讀數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的一半為此截面同軸度誤差;測量不同的多個截面,所得差值的最大值為零件的同軸度誤差。公共軸線為基準的同軸度誤差測量(二)(六)傾斜度的檢測傾斜度的檢測(七)跳動度的檢測1.徑向圓跳動誤差的檢測徑向圓跳動誤差的檢測2.端面圓跳動誤差的檢測端面圓跳動誤差的檢測(八)對稱度誤差的測量
通常是用測長量儀測量對稱的兩平面或圓柱面的兩邊素線各自到基準平面或圓柱面的兩邊素線的距離差,以其兩倍值定為對稱度誤差。測量時用平板或定位塊模擬基準滑塊或槽面中心平面。單元三表面結構要求一、表面粗糙度概述【學習目標】1.了解表面粗糙度的定義及評定參數;2.理解表面粗糙度對零件、產品的使用影響?!救蝿找搿拷涍^機械加工或其他加工方法得到的零件表面,由于加工過程中的塑性變形、機床的高頻振動以及刀具在加工表面留下的劃痕,導致零件表面不可能絕對光潔。在零件的表面總會存在具有較小間距和峰谷的幾何誤差,我們把這種微觀幾何形狀特性稱為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的大小,直接影響零件的使用性能和壽命。因此,為保證產品的質量,必須有效控制零件表面的粗糙度。本課題主要介紹國標中表面粗糙度的相關名詞術語,是表面粗糙度代號的識讀和控制的基礎。(一)表面粗糙度的概念表面結構是指零件表面的幾何形貌,它是表面粗糙度、表面紋理、表面缺陷和表面幾何形狀的總稱。表面粗糙度示意圖(二)表面粗糙度對零件使用性能的影響1.摩擦和磨損方面。表面越粗糙,摩擦系數就越大,摩擦阻力也越大,零件配合表面的磨損就越快。2.配合性質方面。對于間隙配合,粗糙的表面會因峰頂很快磨損而使間隙逐漸加大;對于過盈配合,因裝配表面的峰頂被擠平,使實際有效過盈減少,降低連接強度。3.疲勞強度方面。表面越粗糙,一般表面微觀不平的凹痕就越深,交變應力作用下的應力集中就會越嚴重,越易造成零件抗疲勞強度的降低而導致失效。4.耐腐蝕性方面。表面越粗糙,腐蝕性氣體或液體越易在谷底處聚集,并通過表面微觀凹谷滲入到金屬內層,造成表面銹蝕。5.接觸剛度方面。表面越粗糙,表面間接觸面積就越小,致使單位面積受力增大,造成峰頂處的局部塑性變形加劇,接觸剛度下降,影響機器工作精度和平穩性。6、表面粗糙度影響零件的密封性。粗糙的表面之間無法嚴密地貼合,氣體或液體通過接觸面間的縫隙滲漏。
7、影響零件的測量精度。零件被測表面和測量工具測量面的表面粗糙度都會直接影響測量的精度,尤其是在精密測量時。此外,表面粗糙度對零件的鍍涂層、導熱性和接觸電阻、反射能力和輻射性能、液體和氣體流動的阻力、導體表面電流的流通等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為保證零件的使用性能和壽命,應對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加以合理限制。(三)表面粗糙度國家標準表面粗糙度的國家標準共有三個:產品幾何技術規范(GPS)技術產品文件中表面結構的表示法GB/T131-2006/ISO1302:2002代替了GB/T131―1993《機械制圖表面粗糙度符號、代號及其注法》、GB/T3505―2000《表面結構輪廓法表面結構的術語、定義及參數》、GB/T1031―1995《表面粗糙度參數及其數值》。(四)基本術語1.實際輪廓(表面輪廓)。實際輪廓是指平面與實際表面相交所得的輪廓線。2.取樣長度了lr
取樣長度是指用于判別具有表面粗糙度特征的一段基準線長度。3.評定長度ln
評定長度是指評定輪廓表面粗糙度所必需的一段長度。一般情況下,標準推薦ln=5lr。4.基準線(中線m)基準線是用以評定表面粗糙度參數大小所規定的一條參考線,據此作為評定表面粗糙度參數大小的基準。①輪廓的最小二乘中線:在取樣長度內,使輪廓上各點至一條假想線距離的平方和為最小。②輪廓算術平均中線在取樣長度內,由一條假想線將實際輪廓分為上下兩部分,而且使上部分面積之和等于下部分面積之和。5.輪廓單元即一個輪廓峰和其相鄰的一個輪廓谷的組合。
6.輪廓峰高zp即輪廓最高點距中線的距離。
7.輪廓谷深zv即中線與輪廓最低點之間的距離。
8.輪廓單元的高度zt即一個輪廓單元的峰高和谷深之和。
9.輪廓單元的寬度xs即中線與輪廓單元相交線段的長度。10.在水平位置c上輪廓的實體材料長度M1(c)即在一個給定水平位置c上用一條平行于中線的線與輪廓單元相截所獲得的各段截線長度之和。11.高度和間距辨別力即應計入被評定輪廓的輪廓峰和輪廓谷的最小高度和最小間距。輪廓峰和輪廓谷的最小高度通常用RZ或任意一振幅參數的百分率來表示;最小間距則以取樣長度的百分率給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廣西經濟職業學院《材料化學基礎(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有機合成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團圓創意美術課件
- 長春理工大學《翻譯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貴州大學《聚合物成型加工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貴陽職業技術學院《西藏近現代發展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濰坊職業學院《電子商務綜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內蒙古經貿外語職業學院《事故調查與案例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鶴崗師范高等??茖W?!赌嫦蚍治黾夹g》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京審計大學《廣播電視新聞報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行政管理本科畢業論文-數字政府建設背景下的行政文化轉型探析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畢業設計 基于PLC的噴涂機器人控制系統的設計
- 管理學基礎-形考任務三-國開-參考資料
- 2024年廣東廣州中考滿分作文《那個教會我向前走的人》
- PRAME:解鎖皮膚黑素瘤奧秘的關鍵密碼-表達特征與臨床意義的深度剖析
- 地圖學第1章-緒論
- 浙江省腫瘤醫院醫療廢物暫存間環保設施提升改造項目報告表
- 《加拉帕戈斯群島》課件
- 2024人教版新教材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內容解讀課件(深度)
- 《軟件可靠性分析》課件
- 廣東省歷年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之非連續性文本閱讀12篇(截至2024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