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的原因(6陷阱點6題型)-2025年中考物理復習易錯題解析版_第1頁
明確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的原因(6陷阱點6題型)-2025年中考物理復習易錯題解析版_第2頁
明確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的原因(6陷阱點6題型)-2025年中考物理復習易錯題解析版_第3頁
明確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的原因(6陷阱點6題型)-2025年中考物理復習易錯題解析版_第4頁
明確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的原因(6陷阱點6題型)-2025年中考物理復習易錯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易錯點07明確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的原因

目錄

01易錯陷阱

易錯點一、牛頓第一定律理解不透徹

易錯點二、慣性的相關考點掌握不夠準確

易錯點三、牛頓第一定律與慣性關系理解不夠清楚

易錯點四、摩擦力的定義理解有誤

易錯點五、摩擦力的方向判斷存在誤區

易錯點六、摩擦力大小影響因素理解不夠清楚

02舉一反三—易錯題型

題型一.平衡力的判別

題型二.平衡狀態的判斷

題型三.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關系

題型四.力與運動的關系的應用

題型五.慣性牛頓第一定律

題型六.平衡狀態下的摩擦力分析

03易錯題通關

易錯點一、牛頓第一定律理解不透徹

易錯點二、慣性的相關考點掌握不夠準確

易錯點三、牛頓第一定律與慣性關系理解不夠清楚

【鏈接知識】

知識點一、牛頓第一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1)“一切”表明定律對所有物體都是適用的

(2)“沒有受到力的作用”包含兩層意思:一是理想情況,物體沒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二是

物體受到的各個力相互抵消,相當于不受力。這是定律成立的條件;

(3)“總保持”表面物體不受力時只有兩種狀態,要改變這兩種狀態物體必須受到力的作用;

(4)“或”即兩種狀態居其一,不能同時存在

知識點二、慣性

1.慣性:牛頓第一定律說明,任何物體不受力時,都會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即一切

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的性質,我們把這種性質稱為慣性,所以牛頓第一定律也稱為慣性定律。

2.慣性與力的區別

慣性力

產生機制物體因為具有質量而具有的物體間相互作用

物理意義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物體間有相互作用時才有,一個物體不會產

產生條件始終具有,與外界條件無關

生力

沒有方向、沒有作用點,只有大小。大

有大小、方向、作用點;大小由具體的數值

構成要素小與質量有關,但大小沒有具體數值,

和單位

也沒有單位

效果保持物體運動狀態不變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慣性和力本質不同,慣性不是力,因此,把慣性說成“慣性力”“物體受到慣性作用”

總結或“由于慣性作用”都是錯誤的,正確的表述應該為“物體由于慣性”或“物體因為

具有慣性”。

知識點三、慣性的利用與防止

一切物體都有慣性,因此生活中會見到很多與慣性有關的現象。在這些現象中,有的對我們有

害,我們應想辦法防止;有的對我們有利,我們可以充分利用。

(1)慣性的應用:調高、助跑跳遠、拍打灰塵、甩落傘上的雨滴等都利用了慣性。

(2)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為了防止汽車緊急剎車時乘員由于慣性而被撞傷,駕駛員和乘客必

須使用安全帶;車輛行駛中要保持車距、限制車速、禁止超載等。

知識點四、平衡狀態與平衡力

1.平衡狀態: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叫平衡狀態。

2.二力平衡:一個物體同時受到二個力的作用時,如果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那

么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我們稱之為二力平衡。當物體受非平衡力時,狀態將發生改變

【陷阱分析】

一、牛頓第一定律理解誤區

1、對“不受力”情況的誤解:牛頓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

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運動狀態改變與力的關系誤判:有些同學認為物體運動就需要力來維持,沒有力物體就會停止運

動。這與牛頓第一定律相悖,實際上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二、慣性概念理解偏差

1、慣性與力的概念混淆: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它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或“慣性力”。

2、慣性大小影響因素誤解: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大,慣性越大。

三、牛頓第一定律與慣性關系混淆

1、因果關系錯誤理解:牛頓第一定律揭示了物體具有慣性這一屬性,即物體在不受力時能保持原有

運動狀態,是因為物體具有慣性。

【解題技巧】

1、牛頓第一定律理解技巧:面對題目中關于物體運動和受力關系的問題,牢記牛頓第一定律核心內

容。判斷“不受力”情況時,不僅考慮物體真的不受任何力,還要想到受平衡力的情形。

2、慣性概念掌握技巧:在解答涉及慣性的題目時,始終牢記慣性不是力,不能用“受到慣性”等

錯誤表述。

易錯點四、摩擦力的定義理解有誤

易錯點五、摩擦力的方向判斷存在誤區

易錯點六、摩擦力大小影響因素理解不夠清楚

【鏈接知識】

知識點五、摩擦力的定義

1定義: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發生相對運動或具有相對運動趨勢時,在接觸面上產生一個

阻礙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力。

2.摩擦力一定阻礙相對運動,但是摩擦力不一定是阻礙物體的運動,切忌別理解錯誤。

舉例:1.走路時候的摩擦力;2.傳送帶的摩擦力

知識點六、摩擦力的方向

底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2.“相對”指的是相對于施加摩擦力的那個物體,即分析摩擦力方向時應該選取施力物體做參照

物。

3.靜摩擦力方向判斷:

①假設法

所謂假設法就是先假設接觸面光滑,以確定兩物體的相對滑動趨勢的方向,從而確定靜摩擦力

的方向.

②由運動狀態判斷

有些靜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的運動狀態緊密相關,可以由物體的運動狀態來判斷物體所受靜摩

擦力的方向.

③用牛頓第三定律判斷(即相互作用力來判斷)

由以上三種方法先確定受力比較簡單的物體所受靜摩擦力方向,再由牛頓第三定律確定另一物

體所受靜摩擦力方向.

知識點七、摩擦力大小影響因素

1.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

(1)接觸面受到的壓力大小

(2)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特別提醒】

①求滑動摩擦力大小的一定要先找到勻速直線運動,因為此時受力平衡。如果整個過程中壓

力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也不變,那么這個滑動摩擦力也不變,就跟勻速時候的滑動摩

擦力一樣大;

②壓力與重力是兩種不同的力;

③滑動摩擦力大小和運動速度無關,只與接觸面受到的壓力大小、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

2.靜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無關,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關,要根據受力分析去判斷靜摩擦力大小。

3.在壓力一定的條件下,靜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變化的,但有一定限度

知識點八、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是把指定研究對象在特定物理情景中所受外力找出來,并畫出示意圖的方法.

初中階段的受力分析,主要是通過平衡狀態分析力的大小、方向;或通過物體所受力的大小、方向

來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

知識點九、受力分析思路分解

(1)明確研究對象;

(2)確定物體是否處于平衡狀態;

(3)正確、有序的畫出研究對象的受力示意圖.先畫出非接觸的力,一般是重力.再找接觸的力;

(4)檢查所畫的力,找到每一個力是否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檢查分析結果與物體所處狀態是否

相符.

(5)列出力的關系.

【陷阱分析】

一、概念理解誤區

1、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定義混淆:靜摩擦力是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有相對運動趨勢時,

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趨勢的力;滑動摩擦力是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滑動時,

在接觸面上產生的阻礙物體相對運動的力。

2、對“相對運動”和“相對運動趨勢”理解不清:“相對運動”和“相對運動趨勢”是判斷

摩擦力類型的關鍵,但有些同學理解不透徹。

二、方向判斷失誤

1、靜摩擦力方向判斷錯誤:靜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但確定相對運動

趨勢的方向對部分同學來說有一定難度。

2、滑動摩擦力方向判斷偏差:滑動摩擦力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而不是與物體的運動方向

相反。

【解題技巧】

1、依據相對運動狀態判斷:拿到題目后,首先觀察物體間的相對運動狀態。若物體間有相對運動,

那就是滑動摩擦力;若只有相對運動趨勢,就是靜摩擦力。

2、假設法輔助判斷:當難以直接判斷物體間是相對運動還是相對運動趨勢時,可以采用假設法。假

設接觸面光滑,若物體此時會發生相對運動,說明原來有相對運動趨勢,受到靜摩擦力;若物體運

動狀態不變,說明沒有相對運動趨勢,不受摩擦力。

3、學會利用二力平衡分析摩擦力的大小

2

題型一.平衡力的判別

1.如圖所示,將一個椰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們之間存在的力有:①椰子的重力;②椰子對桌面

的壓力;③桌面對椰子的支持力;④桌子的重力。以上幾個力中為一對平衡力的是()

A6.③與④B.②與③C.②與④D.①與③

【解答】解:椰子處于靜止狀態,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而桌子會受到重力、椰子給

它的壓力和地面給它的支持力,桌子在這三個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故①與③是一對平衡力,故

D正確。

故選:D。

2.如圖所示,中國空間站的天和核心艙在軌運行時,繞地球一周約90mino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節點艙生活控制艙太陽能板

A.以資源艙為參照物,生活控制艙是運動的

B.以地球為參照物,天和核心艙是運動的

C.天和核心艙在慣性作用下不斷運動

D.天和核心艙在軌運行時受平衡力作用

【解答】解:A、以資源艙為參照物,生活控制艙相對于資源倉之間沒有位置變化,所以生活控

制艙是靜止的,故A錯誤;

B、以地球為參照物,天和核心艙相對于地球之間有位置變化,所以天和核心艙是運動的,故B

正確;

C、慣性是一種性質,不是力,不能說天和核心艙在慣性作用下不斷運動,故C錯誤;

D、天和核心艙在軌運行時運動方向不斷變化,處于非平衡狀態,受非平衡力作用,故D錯誤。

故選:Bo

題型二.平衡狀態的判斷

3.近年來,我國科技創新能力日益凸顯,各種新技術、新能源、新材料、新裝置等科技成果不斷

涌現,中國科技成就讓世人矚目,探月“嫦娥”、入海“蛟龍”、中國高鐵、“天舟一號”、國產

大飛機C919等一大批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的標志性成果不斷涌現。下列說法中

正確的是()

A.高鐵因為速度快所以慣性大

B.入海“蛟龍”聲吶定位主要是利用聲音傳遞能量實現的

C.繞月飛行的“嫦娥”探測器,運動狀態不斷發生變化

D.“天舟一號”發射時,在加速上升的過程中,受平衡力的作用

【解答】解:A、物體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運動快慢無關,故A錯誤;

B、入海“蛟龍”聲吶定位主要是利用聲音傳遞信息實現的,故B錯誤;

C、繞月飛行的“嫦娥”探測器,速度和方向都在不斷變化,因此其運動狀態不斷發生變化,故C

正確;

D、“天舟一號”發射上升的過程中加速,向上的力大于向下的,受力不平衡,故D錯誤。

故選:Co

4.如圖是投擲實心球的場景,下列情況中實心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的是()

A.實心球在空中上升

B.實心球在最高點

C.實心球在地上越滾越慢

D.實心球停在地面上

【解答】解:

A、實心球在空中上升時,其運動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在變化,即實心球處于非平衡狀態,所以受

非平衡力作用,故A錯誤;

B、實心球在最高點只受重力作用,所以受力不平衡,故B錯誤;

C、當球落到地面上時,由于慣性繼續滾動,但由于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所以越滾越慢,運動狀態

發生變化,所以受力不平衡,故c錯誤;

D、當在地面上靜止時,受豎直向下重力和地面對它豎直向上的支持力,在這兩個力的作用下保

持平衡狀態,所以此時受平衡力,故D正確。

故選:D。

題型三.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關系

5.象棋起源于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如圖所示為一種可以在豎直墻上隨意移動的磁性象棋,則

A.棋盤對棋子的吸引力和棋子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B.棋子對墻的壓力和墻對棋子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C.墻對棋子的摩擦力和棋子受到的重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棋盤對棋子的吸引力和棋子對棋盤的吸引力是一對平衡力

【解答】解:

A、棋盤對棋子的吸引力沿水平方向,棋子受到的重力沿豎直方向,則二力不在同一直線上,方

向不是相反的,所以二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

B、棋子對墻的壓力和墻對棋子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兩個

物體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B正確;

C、墻對棋子的摩擦力和棋子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同一

物體上,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

D、棋盤對棋子的吸引力和棋子對棋盤的吸引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

在兩個物體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D錯誤。

故選:Bo

6.如圖所示,是我國首個不用人為控制且能送貨到家的無人快遞車。它能自動避讓行人、車輛,

還能乘電梯、叫門。當快遞車在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快遞車受到的重力與快遞車對地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B.快遞車受到的重力與地對快遞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C.快遞車對地的壓力與地對快遞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快遞車受到的重力與快遞車受到的牽引力是一對平衡力

【解答】解:A、快遞車受到的重力與快遞車對地面的壓力,方向相同,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

錯誤;

B、快遞車受到的重力與地對快遞車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線上、作用于同一

物體上,是一對平衡力,故B正確;

C、快遞車對地的壓力與地對快遞車的支持力,它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

兩個不同的物體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

D、快遞車受到的重力與快遞車受到的牽引力大小不相等,方向也不相反,所以不是一對平衡力,

故D錯誤。

故選:Bo

題型四.力與運動的關系的應用

7.小亮與小華在課后利用黑板擦對滑動摩擦力進行探究。如圖所示,先讓黑板擦平整的一面輕觸

豎直黑板面,松手后黑板擦沿著黑板面豎直下落(忽略空氣阻力)。黑板擦在下落過程中()

A.黑板擦受4個力

B.黑板對黑板擦的摩擦力向上

C.黑板擦對黑板的摩擦力向下

D.黑板擦只受重力

【解答】解:根據滑動摩擦力的產生條件可知,松手后黑板擦沿著黑板面豎直下落過程中,黑板

擦與黑板之間沒有作用力,故沒有壓力,不產生摩擦力,因而忽略空氣阻力,只受到豎直向下的

重力。故選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8,甲、乙物體在某段時間內的路程-時間圖象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受非平衡力作用,乙受平衡力作用

B.兩物體都受非平衡力作用

C.甲受平衡力作用,乙受非平衡力作用

D.兩物體都受平衡力作用

【解答】解:(1)圖象的縱軸是路程,橫軸是時間,所以這是一個路程--時間圖象;

(2)由圖象可知:甲通過的路程與時間成正比,乙靜止不動,因此甲做勻速直線運動;乙處于靜

止狀態,即甲、乙都受平衡力作用。

故選:D。

9.如圖所示,在一次戶外運動中,小明先后順著豎直的桿和繩做勻速上爬和勻速下滑運動,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7"z~xX-7"尸/~7~7~7

A.勻速上爬時桿對人的摩擦力大于人的重力

B.勻速上爬時桿對人的摩擦力方向沿桿向下

C.勻速下滑時桿對人的摩擦力等于人的重力

D.勻速下滑時人受到的摩擦力是靜摩擦力

【解答】解:AB、若小明沿桿勻速向上爬,他受到靜摩擦力與重力平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的,故AB錯誤;

C、小明順著豎直的桿勻速下滑,處于平衡狀態,受到的摩擦力與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

故勻速下滑時桿對人的摩擦力等于人的重力,故C正確;

D、勻速下滑時人與桿或繩之間有相對運動,所以是滑動摩擦力,故D錯誤。

故選:Co

題型五.慣性牛頓第一定律

10.小明分別進行了“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圖甲所示)和“探究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圖

乙所示)兩個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所示的三次實驗中,小車到達水平面后能繼續向前運動是因為小車受到慣性的作用

B.圖甲所示的三次實驗中,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說明小車由靜止釋放時具有的機械能越大

C.圖乙所示的①、②兩次實驗中,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小球是為了使質量不同的小球到達水

平面上時的速度相同

D.圖乙所示的三次實驗中,一定要改變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解答】解:A、圖甲所示的三次實驗中,小車到達水平面后能繼續向前運動是因為小車具有慣

性,故A錯誤;

B、圖甲所示的三次實驗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同,不能根據小車運動的距離遠近反映小車由

靜止釋放時具有的機械能大小;

C、物體的動能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研究動能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時,要控制另外

一個因素不變;乙所示的①、②兩次實驗中,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小球是為了使質量不同的小

球到達水平面上時的速度相同,故C正確;

D、根據轉換法,通過比較物塊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擊的距離來比較小球到達水平面時動能的大

小。圖乙所示的三次實驗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要相同。故D錯誤。

故選:Co

11,2023年12月10日晚8點左右,二廣高速G55原平至嶂陽段受大雪影響,發生多車連環追尾事

故,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對汽車a的司機起保護作用的是安全氣囊

B.汽車a尾部的受損情況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C.汽車b剎車后由于慣性仍撞到汽車a

D.對汽車b的司機起保護作用的是汽車頭枕

【解答】解:A、圖中汽車發生追尾時,對汽車a中的司機,由靜止到運動,人體由于慣性要保

持原來的靜止狀態,所以會向后仰,后面的頭枕對人體起緩沖、保護作用,故A錯誤;

B、汽車a尾部的受損情況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故B錯誤;

C、一切物體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汽車b剎車后由于慣性會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

所以即使剎車了,但仍撞到了汽車a,故C正確;

D、對汽車b中的司機由運動到靜止,人體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所以會向前傾,前

面的安全氣囊對人體起緩沖、保護作用,故D錯誤。

故選:Co

題型六.平衡狀態下的摩擦力分析

12.如圖甲,小車在水平方向受到兩個拉力F1和F?的作用。拉力F1和F2的大小隨時間變化的圖象

=ls時,小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1N,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②t=3s時,小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1.5N,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③在4s到6s這個時間段,若桌面變得絕對光滑,小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④t=7s時,小車受到的合力大小是5.5N,合力方向水平向右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解答】解:

①、由圖丁可知,t=ls時小車的速度為0,處于靜止狀態,受到的合力為0,水平方向上受到向

左的拉力F1和向右的拉力F2、靜摩擦力的共同作用,這三個力的合力為0;由圖可知,此時的F

1=2N,F2=1N,則靜摩擦力為:f=Fi-F2=2N-1N=1N,方向與F2的方向相同,水平向右,

故①錯誤;

②、由v-t圖像可知,4s?6s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為0;由圖可知,此

時Fi=5N,F"=3.5N,則滾動摩擦力f=F>-F'2=5N-3.5N=1.5N,方向與F2的方向相同,水

平向右;

當t=3s時,Fi大于F2,小車向左運動,小車對桌面的壓力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則受

到的滾動摩擦力不變,仍然為L5N,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故②正確;

③、在4到6s這個時間段,若桌面變得絕對光滑,則小車不會受到摩擦力的作用,由于此時的兩

個拉力不同,則小車做變速運動,故③錯誤;

④、t=7s時,F"i=0N,F"2=4N,小車向右運動,小車對桌面的壓力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

變,則受到的摩擦力不變,為1.5N,此時的合力為:F=F"2+f-F"i=4N+1.5N-0N=5.5N,合力

的方向水平向右,故④正確。

故選:Co

13.如圖甲所示相同的兩物塊A、B疊放在水平面上,在20N的水平推力Fi的作用下一起做勻速直

線運動,此時物塊B所受的摩擦力為N,若將A、B物塊按圖乙所示緊靠放在水平桌面

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們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推力F2=No若此時換用F3=

15N的水平推力推A,則AB將做o(選填“勻速直線運動”或“變速直線

運動”)

【解答】解:在甲圖中,物體A、B在20N的水平拉力Fi作用下,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因此,

A、B都受到平衡力作用,而物體B在物體A上,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沒有發生相對運動或相

對運動的趨勢,所以物體B不受摩擦力,即摩擦力為0;

在乙圖中,若將A、B緊靠著放在水平桌面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壓力也不變,因此摩擦

力也不變,使它們一起勻速運動,因此推力與此時的摩擦力為一對平衡力,推力的大小也為20N;

若此時換用F3=15N的水平推力推A,因AB對地面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均不變,因此摩

擦力不變,仍為20N,方向水平向左,從15N的力推A后,木塊AB受到的合力為

F合力=20N-15N=5N

方向水平向左,當合力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時,物體做減速運動,故此時木塊將做變速直線運動。

故答案為:0;20;變速直線運動。

1,為了探究力和運動的關系,幾位同學將體重計放在電梯中。一位同學站在體重計上,然后乘坐

電梯從1層直接到10層,之后又從10層直接回到1層。并用照相機進行了相關記錄,如圖所

示,圖中右上角為電梯顯示的層數和運行方向。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A.該同學的質量是50kg

B.圖2中電梯在向上勻速運動

C.圖4中電梯在向下勻速運動

D.圖2、圖3和圖4中該同學受非平衡力作用

【解答】解:A、圖1所示,電梯在1樓時靜止,學生處于平衡狀態,受平衡力作用,體重計示

數是mi=45kg,則該學生體重是45kg,學生受到的重力G=45kgX9.8N/kg=441N,故A錯誤。

B、圖2體重計示數是m2=50kg,體重計對學生的支持力F2=50kgX9.8N/kg=490N,學生在豎

直方向上受重力與支持力作用,現在F2>G,學生受力不平衡,沒有處于平衡狀態,電梯沒有做

勻速運動,而是加速上升,故B錯誤。

C、圖3中體重計的示數是m3=41kg,體重計對學生的支持力F3=m3g=41kgX9.8N/kg=40L8

N,F3<G,學生受力不平衡,受非平衡力作用。

圖4體重計的示數m4=45kg,體重計對學生的支持力F4=m4g=45kgX9.8N/kg=441N,F4=G,

學生受平衡力作用,處于平衡狀態,此時電梯下降,電梯向下做勻速直線運動,故C正確。

D、圖2、圖3中該同學受非平衡力作用,圖4中該同學受平衡力作用,故D錯誤。

故選:Co

2.國產大客機C919是我國首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噴氣式干線民用客機。

(1)C919加速起飛時,以地面塔臺為參照物,它是(選填“運動”或“靜止”)的,

此過程飛機受的是(選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2)C919首飛時,由于發動機的振動而產生的轟鳴聲是通過空氣傳入人耳;C919返回首飛現場

時,現場見證者心情越發激動,隨著聲音的(填“響度”或“頻率”)越來越大,飛機

開始著陸,最終首飛取得圓滿成功。十年心血,終于破繭成蝶,現場C919研發專家們流下了激

動和幸福的淚水,對于他們來說,C919發動機的轟鳴聲屬于(填“樂音”或“噪音”)。

(3)C919為了減重,使用了大量新型合金材料。飛機上某個器件原設計為鋁合金(p鋁合金=2.6

X103kg/m3),其質量為26kg,改用某種密度為LlX103kg/m3的新型材料,可以讓這器件的質量

減輕kg。

【解答】解:(1)大飛機C919起飛時相對于地面上航站臺的位置不斷變化,所以大飛機相對于

塔臺是運動的;

飛機加速起飛,飛機的運動速度發生了變化,因此飛機受非平衡力作用;

(2)響度與振幅、距離發聲體的距離有關,C919返回首飛現場時,現場見證者與飛機距離越來

越近,所以響度越來越大,飛機開始著陸;

現場研發專家們流下了激動和幸福的淚水,對于他們來說,C919發動機的轟鳴聲是他們想聽到的

聲音,所以屬于樂音;

(3)由p=f可得,這個器件的體積:

口m26kg3

V=------=-------------=0n.01m,

P鋁合金2.6x10fc^/m3

改用某種新型材料后器件的質量:

m,=pV=1.1X103kg/m3X0.01m3=11kg,

這個器件減輕的質量Amum-m'=26kg-llkg=15kgo

故答案為:(1)運動;非平衡力;(2)響度;樂音;(3)15。

3,2021年,我國“天問一號”攜帶“祝融號”火星車成功登陸火星,實現了通過一次任務完成火

星環繞、著陸和巡視三大目標,標志著我國行星探測領域跨入世界先進行列。“天問一號”由環

繞器、著陸巡視器兩部分組成。

著陸平臺祝融號火星車

(a)(b)⑹⑹

(1)環繞器繞火星運動的過程中,受到(選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

(2)著陸過程中,在距火星表面1.5公里高度,著陸巡視器會經歷反推發動機減速過程。在此過

程中,“天問一號”應該火星表面噴氣(選填“朝著”或“背向”),這是利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來實現減速的目的。

(3)如圖(a)所示“祝融號”駛離著陸平臺,后置照相機對平臺先后拍攝了圖(b)、(c)、(d)

三張照片,相機鏡頭所成的像是(選填“倒立”或“正立”)的(選填“放大”

或“縮小”)的(選填“實像”或“虛像”)。拍攝過程中相機鏡頭逐步(選

填“向外伸”或“向內縮”)。

【解答】解:(1)環繞器繞火星運動的過程中,其運動方向不斷改變,屬非平衡狀態,因此受到

非平衡力的作用;

(2)因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在著陸過程中,著陸器應該朝著火星表面噴氣,利用物體

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來減速;

(3)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相機鏡頭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實像,

后置照相機對平臺先后拍攝了圖(b)、(c)、(d)三張照片,照片中的像逐漸變小,這說明像距變

小,物距變大,所以照相機鏡頭向內縮。

故答案為:(1)非平衡力;(2)朝著;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倒立;縮小;實;向內縮。

4.閱讀下面的短文,回答問題。

2022年3月30日10時29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天平

二號A、B、C衛星。長十一火箭2022年宇航發射首戰告捷。目前,長十一火箭共完成10次陸

地發射和2次海上發射任務,創造了十二連勝的佳績。在此之前,成功飛天的“天宮一號”已經

和無人飛船“神舟八號”交會對接。然而“交會對接”是舉世公認的航天技術瓶頸,航天器在空

間交會對接過程中曾失敗過。因為在太空中的空間實驗室和飛船都是高速運行的,速度達到280

00km/h,在對接過程中,如果控制不好,就可能發射“追尾”事故。2012年,它還與神舟九號、

神舟十號進行了“浪漫擁抱”。航天員乘坐“神舟十號”飛天,最終住進了太空中“天宮一號”新

家,并開展一系列的空間科學實驗。航天員在艙內的生活并不會單調乏味。“天宮”里為航天員配

備了體育鍛煉設施和娛樂設施。

(1)要實現“天宮一號”與“神八”準確的“太空之吻”而不損壞,則對接前的瞬間,以“天宮

一號”為參照物,“神八”的速度應。

A.很小B.很大C.為0D.以上都行

(2)若“天宮一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則它受(選填“平衡”或“非平衡”)

力的作用。'‘天宮一號”在軌飛行時,里面的實驗物品應固定好,否則會“飄”起來,此時飛船中

的物體(選填“受”或“不受”)地球的吸引力作用。

(3)若忽略空間大小的影響,你認為在“天宮一號”里可進行的體育鍛煉有o

A.俯臥撐B.彈簧臂力器C.跳繩D.舉啞鈴

【解答】解:(1)“天宮一號”與“神八”準確的“太空之吻”而不損壞,以“天宮一號”為參照

物,“神八”相對于“天宮一號”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則“神八”飛船是靜止的,速度為0,故

選C。

(2)若天宮一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其運動狀態不斷變化,則它受非平衡力的作用。天宮一

號在飛行時,里面的實驗物品應固定好,否則會“飄”起來,天宮一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

則一定受地球的引力作用。

(3)ACD.在太空中(天宮一號上)處于失重狀態,與重力有關的活動不能正常進行,不能通過

跳繩、做俯臥撐、舉啞鈴進行體育鍛煉,故ACD不符合題意。

B.與重力無關的現象不受影響,仍然可以通過彈簧臂力器進行體育鍛煉,故B符合題意。

故選:Bo

故答案為:(1)C;(2)非平衡;受;(3)B。

5.如圖甲所示是我國“天問一號”成功著陸火星的情景,實現了我國首次地外行星著陸,圖乙是

階段III著陸過程的高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火星上沒有液態水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在火星上雨、雪天數比地球多

B.在t2?t3時段,著陸巡視器受到豎直向下的推力

C.著陸巡視器在t2?t4時段處于平衡狀態

D.在t3?t4時段,探測器在豎直方向速度先增大后減小

【解答】解:A、由題意可知,火星上沒有液態水,所以不可能形成雨、雪天氣,故A錯誤;

B、由圖乙可知,在t2?t3時段,著陸巡視器處于靜止狀態,受力平衡;著陸巡視器在火星上要受

到火星對它的重力作用,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所以著陸巡視器要受到豎直向上的推力作用

才能使著陸巡視器處于平衡狀態,故B錯誤;

C、由圖乙可知,在t2?t3時段,著陸巡視器處于靜止狀態,在t3?t4時段,著陸巡視器的高度在

減小,是運動的,著陸巡視器在t2?t4時段由靜止變為運動,處于非平衡狀態,故C錯誤;

D、由圖乙可知,在t3?t4時段,著陸巡視器由靜止變為運動,速度增大,著陸過程中,由運動變

為靜止,速度減小,所以探測器在豎直方向速度先增大后減小,故D正確。

故選:D。

6.如圖所示,物塊A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左運動,將彈簧壓縮一段距離后靜止,圖中分別給出了物

塊靜止時彈簧和物塊的受力示意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V'AV'fX]-FF]F2fF3

///////////////////

甲乙丙

A.Fi與F3是一對平衡力

B.Fi與f是一對平衡力

C.F2和f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F2與F3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解答】解:A、F1與F3沒有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

B、F1與f沒有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

C、f是地面對物塊的摩擦力,而F2是物塊對彈簧的壓力,是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不是

一對相互作用力,故C錯誤;

D、F2與F3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互為施力、受力物體,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D正確。

故選:D。

7.如圖所示,疊放在一起的物體A和B,在大小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則

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A.物體A對B的摩擦力與物體B對A的摩擦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B.物體B的重力與地面對B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C.物體B的重力與地面對B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地面一定是粗糙的

【解答】解:A、疊放在一起的物體A和B,在大小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

AB之間沒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故AB間沒有摩擦力,故A錯誤;

B、物體B的重力與地面對B的支持力大小不等,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

C、物體B的重力與地面對B的支持力大小不等,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C錯誤;

D、以AB整體為研究對象,在水平方向受地面的摩擦和拉力F,這兩個力相互平衡,則f=F,

故地面一定是粗糙的,故D正確。

故選:D。

8.如甲圖所示,在粗糙的水平臺面上,一輕質彈簧的左端固定在墻壁上,右端連接一個金屬塊,

金屬塊保持靜止且彈簧處于壓縮狀態,乙圖中分別畫出了該狀態下金屬塊和彈簧在水平方向上

的受力示意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甲乙

A.f與F3是一對平衡力

B.Fi與F3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C.f與F2是一對平衡力

D.F2與F3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解答】解:A、f與F3沒有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

B、Fi是彈簧對金屬塊的推力;F3是金屬塊對彈簧的推力,兩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條直

線上,分別作用在金屬塊和彈簧上,所以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B正確;

C、f與F2沒有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

D、F2與F3都作用在彈簧上,這兩個力不是兩個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不是相互作用力。故D錯

誤。

故選:Bo

9.如圖所示,疊放在一起的物體A和B,在大小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則

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A.物體A對B的摩擦力與物體B對A的摩擦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B.物體B的重力與地面對B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C.物體B的重力與地面對B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物體A和B之間有可能是光滑的

【解答】解:A.物體A隨B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相對靜止,即AB之間沒有相對運動的趨勢,

所以AB間沒有摩擦力,故A錯誤;

B.地面對B的支持力等于A和B的總重力,則地面對B的支持力大于物體B的重力,二力大

小不等,所以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

C.物體B的重力與地面對B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對相互作用

力,故C錯誤;

D.物體A和B之間沒有摩擦力,接觸面有可能是光滑的,故D正確。

故選:D。

10.如圖所示,我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在2024年5月1日赴相關海域開展首次航行試驗。下列

有關“福建艦”的說法正確的是()

A.以起飛的戰斗機為參照物,“福建艦”處于靜止狀態

B.飛行時使戰斗機前進的動力是噴氣對空氣的作用力

C.戰斗機在甲板上靜止時受到的重力與戰斗機對甲板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D.戰斗機在甲板上靜止時對甲板的壓力與甲板對戰斗機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解答】解:A、以起飛的戰斗機為參照物,“福建艦”與起飛的戰斗機的位置發生了改變,故以

起飛的戰斗機為參照物,“福建艦”處于運動狀態,故A錯誤;

B、飛行時戰斗機向后噴出氣體,氣體給飛機一個向前的反作用力,這個力是戰斗機前進的動力,

故B錯誤;

C、戰斗機在甲板上靜止時受到的重力與戰斗機對甲板的壓力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方向相同,

不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

D、戰斗機在甲板上靜止時對甲板的壓力與甲板對戰斗機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

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兩個物體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D正確。

故選:D。

11.一個物體受到10N的一對平衡力作用做勻速直線運動,如果這對平衡力突然同時增大到30N,

則物體()

A.速度增大到3倍

B.按增大后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C.做變速運動

D.仍按原來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解答】解:因為物體原來在平衡力作用下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當物體受到的這對平衡力同

時增大到30N時,物體受力仍然平衡,兩個力的作用效果互相抵消,因此物體還保持原來的運動

狀態做勻速直線運動。

故選:D。

12.(多選)如圖所示,光滑的地面上有一足夠長的木板,在木板的右端固定著一個滑輪(不計繩

與滑輪間的摩擦),木板上面放置一個小木塊,小木塊一端連接著彈簧測力計。當拉力F為6N

時,木板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然后把拉力增大到12N時,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12N

B.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ON

C.小木塊將保持靜止

D.木板仍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

【解答】解:①當拉力F為6牛時,木板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由于

地面光滑,所以木板受到的向右的拉力(2F=12N)和木塊、木板之間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

所以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f=2F=12N;

木塊靜止,所以它也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P=f=12N.故A正確,B錯誤。

②當拉力增大為12N時,木塊對木板的壓力不變,它們之間的粗糙程度不變,因此木塊受到的滑

動摩擦力不變,此時木塊受到的合力仍為0,所以會保持原先的運動狀態,即靜止。故C正確、

D錯誤。

故選:ACo

13.乒乓球是我國的國球,在諸多世界級比賽中,我國運動員基本包攬所有乒乓球項目的金牌,為

國爭光,揚我國威。關于乒乓球比賽時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擊球時,球拍對球的力大于乒乓球對球拍的力

B.乒乓球在空中飛行時不受力的作用

C.停止擊球后,球最終會停下來,說明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D.乒乓球在碰到桌面后會改變運動方向,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解答】解:A、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擊球時,球拍對球有力的作用,球對球拍也有力的作

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故A錯誤;

B、乒乓球在空中飛行時受到重力和空氣的阻力,故B錯誤;

C、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故C錯誤;

D、乒乓球在碰到桌面后會改變運動方向,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故D正確。

故選:D。

14.科學實踐小組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在光滑的地面上進行測量摩擦力大小的活動,關于活動,

下列情況分析正確的是()

;-Cr-|'MA/wv]—Q—A?p

A.若小車做加速運動,物塊A受力不平衡

B.若小車做減速運動,物塊A受力不平衡

C.若小車做勻速運動,拉力F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相等

D.無論小車做什么運動,拉力F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相等

【解答】解:AB、無論小車做什么運動,物塊A在穩定時相對于地面都處于靜止狀態(平衡狀

態),所以物塊A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上物塊A受到向左的測力計的拉力和向右的摩擦力是一

對平衡力,由二力平衡條件可知物塊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測力計的示數,故AB錯誤;

C、由題知,地面光滑,則小車運動時不受摩擦力;若小車做勻速運動,且物塊A相對于地面處

于靜止狀態,所以可將物塊A和小車看做一個整體,整體處于平衡狀態(不考慮內部的摩擦力),

此時整體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和測力計向左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拉力F與彈

簧測力計的示數相等,故C正確;

D、若小車做加速運動,則拉力F大于物塊對小車向左的摩擦力;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則小車

對物塊向右的摩擦力與物塊對小車向左的摩擦力大小相等,且物塊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測力計的

示數,所以此時拉力F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相等;同理可知,小車做減速運動時,拉力F與彈

簧測力計的示數也不相等,故D錯誤。

故選:Co

15.“珍愛生命,安全出行。”以下安全提示中主要考慮慣性因素的是()

A.請駕駛員和乘客系好安全帶

B.高壓危險,請勿靠近

C.水深危險,請勿私自下河游泳

D.火車站臺上,請站在安全線以外

【解答】解:A、“請駕駛員和乘客系好安全帶”,是為了防止緊急剎車時,人由于慣性向前沖而

可能帶來的傷害,故A符合題意;

B、“高壓危險,請勿靠近”,是用電安全提示,與慣性無關,故B不合題意;

C、“水深危險,請勿私自下河游泳”,這是因為由于光的折射,水底會看起來變淺,容易發生危

險,與慣性無關,故C不合題意;

D、“火車站臺上,請站在安全線以外”,這是因為流體流速越大、壓強越小,靠近火車容易發生

危險,與慣性無關,故D不合題意。

故選:Ao

16.《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機動車行駛時,駕駛人、乘坐人員應當按規定使用安

全帶,如圖,其目的是快速行駛中的汽車萬一發生碰撞等交通事故,防止駕駛人、乘坐人員的

身體()

A.受到向前的沖擊力而撞擊車體

B.由于慣性繼續向前運動而撞擊車體

C.受到向前的慣性力而撞擊車體

D.受到座椅靠背向前的推力而撞擊車體

【解答】解:ABD.在汽車發生碰撞或緊急剎車時,速度突然減小,司乘人員由于具有慣性,仍

然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繼續前進運動而撞擊車體,系安全帶可以減小因慣性對駕乘人員造成的傷

害,故A、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C.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力,故C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17.將扁平的石子向水面快速拋出,在一定條件的情況下,石子會在水面上一跳一跳地飛向遠方,

俗稱“打水漂”。圖中虛線是某次打水漂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打水漂,是利用石子受到慣性的作用

B.石子運動過程中石子受到的重力不變

C.石子能在水面打水漂是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據圖可知,石子在水面上從右向左運動

【解答】解:A、打水漂,是利用石子的慣性,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作用,故A錯誤;

B、石子運動過程中石子質量不變,重力不變,故B正確;

C、石子能在水面打水漂時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c錯誤;

D、由于石子克服摩擦做功,在水面上的機械能會減小,石子的高度減小,石子在水面上從左向

右運動,故D錯誤。

故選:Bo

18.物塊A靜止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物塊A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如圖甲所示,拉力F

和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所示,物塊A的速度v和時間t的關系如圖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F/NAv/cm-s-1

156

104

52

024624681012141618~~節s

A.0?6s內,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