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櫟育苗栽培管理技術應用關鍵與幾種病蟲害的防治對策_第1頁
遼東櫟育苗栽培管理技術應用關鍵與幾種病蟲害的防治對策_第2頁
遼東櫟育苗栽培管理技術應用關鍵與幾種病蟲害的防治對策_第3頁
遼東櫟育苗栽培管理技術應用關鍵與幾種病蟲害的防治對策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摘要:遼東櫟具有抗寒、耐寒的優勢,屬于落葉闊葉喬木,整體株形高大,有較強的抗風能力,可在多種環境下生長發育,在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防風固沙工程中應用廣泛。陜西省遼東櫟種植面積較大,在育苗、栽培管理中存在技術要點落實不到位的問題,影響了遼東櫟的正常發育,林木資源品質和產量也因此下降。因此要重視對栽培技術體系進行完善,加強各個環節管控力度,明確技術要點,培育優質苗木,為遼東櫟栽培種植產業穩定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遼東櫟的特性,提出了育苗、栽培管理技術要點,以期為遼東櫟種植提供參考。關鍵詞:遼東櫟;育苗技術;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林業是近年來國家重點發展的產業,不斷擴大林業栽培面積,不僅可以創造較好的經濟效益,同時也能夠修復受損的生態環境,改善水土狀況,提升森林覆蓋率,符合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遼東櫟屬于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和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典型地帶性植被,集中分布于陜西秦嶺北坡到黃土高原區域,具有較好的觀賞價值、生態功能。陜西省為了強化林業持續發展能力,開始探索遼東櫟闊葉混交林建設技術。遼東櫟育苗栽培技術要點較多,在農業科技持續發展的社會背景下要重視利用科學化的思想對遼東櫟進行栽培管理,優化栽培流程,進一步強化林木生長質量。1遼東櫟特性和應用價值遼東櫟即為常說的橡樹、柴樹,河北、陜西、四川西北部等區域分布較多,生長海拔在600~2500米之間。遼東櫟花期為每年5月到6月,果期為每年9月到10月。遼東櫟具有喜光的特性,在櫟類樹種中耐寒性最強,屬于深根性樹種,主根系較為發達,耐干旱、耐瘠薄,適應能力強,栽種效益好,適合在生長條件較差的區域種植。幼年遼東櫟生長速度較為緩慢,在幼苗期后生長速度持續加快,生長壽命較長,具有較強的萌生能力,無特殊立地條件要求,土壤環境中性至微酸性最為適宜。遼東櫟可以作為庭院綠化工程建設中的觀賞樹種,也可作為防風固沙或者改善水土的樹種,可選擇孤植、叢植或群植模式。2遼東櫟育苗技術要點2.1種子篩選、處理2.1.1采育良種遼東櫟的成熟期通常在每年9月到10月,此時便可進行采種。選擇樹齡30年的母株采種,要求母樹無病蟲害表現、生長態勢好、高大筆直。在采摘時優先選擇外部飽滿,顏色為乳白、黃白的種子,避免育苗時出現病蟲害。由于該樹種種子內部水分含量高,且無休眠期,容易有發霉、發芽的問題,因此在采摘后要將其放置在干燥的地方等待后續處理。2.1.2種子消毒將種子放入50℃的溫水內浸泡,有利于提升種子發芽率,浸泡10分鐘,若使用冷水浸泡,則要浸泡1天。隨后將其放入0.2%高錳酸鉀溶液內浸泡30分鐘,做好消毒處理,預防病蟲害的發生。或者可以通過熏蒸的方式將種子內部的蟲卵和害蟲殺滅,分別按照每立方米1克、2克的標準使用80%敵敵畏乳油、56%磷化鋁片劑,在種子上方覆蓋一層塑料薄膜,持續熏蒸1天即可。2.1.3種子貯藏在種子消毒殺蟲處理結束后選擇合適的方式貯藏種子,沙藏是較為常見的貯藏方式。將種子放在干燥且通風的環境中,于地面上鋪好細沙,在細沙上方鋪上一層種子,種子厚度為10厘米即可,隨后再鋪一層細沙,按照交替鋪蓋的順序貯藏種子,注意最后高度要控制在70厘米以下。窖藏也能夠避免種子發霉,先挖好地窖,地窖深1米,寬1米,在地窖內按照逐層交替的順序鋪沙子、種子,當和地窖口相距30厘米時停止,且要注意最后一層為沙子。定期對地窖進行通風,保證種子可以定期透氣。2.2苗圃建設修整優先選擇地勢平坦、背風、土壤肥沃、排灌便利的區域修建苗圃,因遼東櫟具有喜光的特性,要保證苗圃修建的區域向陽。后期要對培育的苗木進行移栽,因此盡可能選擇交通較為便利的區域,方便后期運輸需要移栽的苗木,避免運輸時間過長導致苗木根系失水。選地后對土地進行翻整,深度在20厘米到25厘米之間,通常整地時間為秋季,將苗圃內的雜物清理干凈,對地塊上的大塊土體進行細碎處理。按照每畝1.5千克的標準在土壤中混合辛硫磷顆粒劑,能夠起到調節酸堿值和殺滅蟲卵的效果[1]。苗床寬度在1米到1.2米之間,留出40厘米寬的步道,方便后期對苗木進行管理。2.3育苗2.3.1播種育苗播種育苗操作方便,因遼東櫟種子無需打破休眠期,春季、秋季均可播種,因秋季播種后氣溫逐漸下降,種子變質和發生病蟲害的概率較低,所以更適合在秋季播種,此時的幼苗成活率較高。播種前對土壤進行消毒,可選擇硫酸亞鐵作為消毒藥物,按照每畝25千克到50千克的標準給藥。或者播種前2周在苗床上噴灑0.3%高錳酸鉀溶液,隨后在苗床上方覆蓋一層塑料薄膜,等待1周后將薄膜揭開,晾曬5天后即可進行播種育苗。通過條播的方式進行播種,株行距可選擇15厘米×15厘米或者10厘米×20厘米的規格,按照每畝177千克到200千克的標準稱取種子量。若采取大田育苗的方式,需要先作壟,播種溝深度在6厘米到7厘米之間,溝間距在15厘米到20厘米之間,種子間距控制在10厘米。2.3.2容器育苗容器育苗也是常用的一種育苗方式,要先準備好合適的營養杯,規格為12厘米×18厘米,將翻整、消毒后的苗圃地塊內的土放入營養杯內,搗實后在營養杯中放入種子。種子和營養杯邊緣相距13厘米到15厘米,每個營養杯內放入3粒到4粒種子,種子要放在正中間的位置,于上方覆蓋薄土。2.4苗期管理2.4.1灌溉遼東櫟在幼苗期對于水分的需求量較大,應適當增加灌溉次數,每10天到15天灌溉1次即可。在幼苗進入生長速生階段后每間隔3周灌溉1次。按照土壤最大持水量60%~80%的標準調整灌溉量,同時要注意在降水季節控制灌溉次數,防止出現積水的現象。2.4.2施肥在幼苗速生期按照每畝15千克的標準施用尿素,5月到7月間根據幼苗的生長狀況追施同樣用量的肥料,追施2次即可,確保能夠滿足幼苗迅速生長發育時的營養需求。幼苗生長后期不可施用氮肥,按照每畝20千克到25千克的標準追施一次磷酸二氫鉀,可以選擇水肥同施的方式,水和肥料之間的比例控制在1∶200~1∶300之間。觀察苗木的新梢生長狀況,當其生長停滯后便不再施肥,防止肥料施用過多。2.4.3間苗切根對遼東櫟的生長情況進行觀察,選擇合適的時間進行間苗,若生長密度過大,則應提前間苗,避免出現互相爭奪營養成分的現象,間苗2次到3次即可。因樹種具有無休眠期的特點,遼東櫟根系會持續生長,要及時做好切根管理,防止出現根系徒長的問題。切根時保證操作刀具的鋒利性,做到一次性完成處理,進鏟位置為和苗木側方相距15厘米的位置,在地下根系20厘米處切斷,隨后適當灌溉、施肥,完成土體回填,確保根系可以有效修復[2]。2.4.4防寒管理陜西省冬季氣溫較低,要做好防寒管理,確保幼苗能夠順利度過冬天。在幼苗外部裹好麻布或者草簾,要求覆蓋材料具有較好的透氣性,避免冷空氣對幼苗造成損傷。在苗木根部四周覆蓋枯葉、稻草,保護根系,避免土層溫度下降,影響根系正常生長。3遼東櫟栽培管理要點3.1整地移栽在移栽前1年要對移栽地塊進行清理、翻整,翻整深度在25~30厘米之間,提升土壤透氣性,為后期苗木營養的吸收提供基礎保障。在移栽地塊上修整魚鱗坑,規格為40厘米×40厘米,深度為30厘米,挖坑時利用挖出的土體在坑四周做埂等待移栽,移栽結束后直接進行回填。魚鱗坑排列成品字形,能夠起到截留雨水的作用,避免出現水土流失的問題,同時也能夠滿足樹木生長過程中的水分需求。移栽前要做好斷根處理,在主根20厘米處的位置進行切斷,將其余的根系留下,若幼苗較為粗壯,移栽時要同時攜帶土球。3.2撫育管理3.2.1水肥管理每年5月中旬進行施肥,通過施肥溝將肥料施用于根系附近,促使根系能夠有效吸收營養成分。挖溝的位置根據樹影投影位置進行調整,在投影外側位置挖環形溝,長度和寬度分別為35厘米、25厘米。在溝內放入肥料,每個施肥溝中均要放入150克磷酸鉀和450克尿素。根據當年的降水量調整灌溉次數,如果降水量較少,則要及時灌溉。3.2.2松土除草在完成移栽后要及時清除樹穴四周的雜草,保證在外圍30厘米的位置無雜草生長,防止雜草與幼齡苗木爭奪營養、水分。松土時深度控制在5厘米到10厘米之間,強化苗木耐旱性能。移栽一年后,在7月到8月間除草松土1次,第2年除草松土2次,分別在5月到6月、8月到9月兩個時間段進行,可加快苗木的生長速度。3.2.3間苗、補植在造林結束后的第2年到第3年間要及時間苗,此時苗木間容易出現爭奪營養的問題,光照資源獲取不充分。在間苗時將生長態勢較弱且存在病蟲害的幼苗清除,根據自然環境特點調整間苗強度。部分地區干旱少雨,缺少良好的立地條件,這給幼苗的健康生長發育造成了影響,要及時對缺苗區域進行補植。為了保證補植的及時性,可以在移栽地塊區域直接栽植補植苗,按照造林總量的30%栽植即可。補植時間在秋季,優先選擇生長態勢好的苗木進行補栽[3]。3.2.4平茬修枝在造林結束后的第2年到第4年間進行平茬處理,主要對象為萌蘗效果不好的傘形苗木。若枝條生長得較為濃密,要將平茬時間提前,盡可能做到修平苗木,控制截面面積,防止面積過大導致傷口無法正常愈合。修枝時間在冬季末期、春季初期,如果遼東櫟屬于10年生到15年生,要修剪樹冠,剪除高度按照總高度的35%~40%進行調整。同時要及時將苗木上方的下垂枝條、病害枝條以及主干上的其他粗枝剪除。3.3幾種病蟲害的防治要點3.3.1白粉病及其防治措施危害癥狀:白粉病會危害莖葉以及花蕾,在莖葉上方會有較多的小斑點,形狀不規則,邊緣不清晰,顏色多為黃綠色,隨著病害越發嚴重,病斑面積也會隨之擴大。病斑上方會覆蓋一層白粉,在其上方有較多的黑色小點,發病區域中間為灰色,邊緣為白色[4]。防治措施:用3~5波美度石硫合劑進行噴灑治理,或者選用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進行處理,噴霧給藥。3.3.2褐斑病及其防治措施危害癥狀:褐斑病由立枯絲核菌感染所致,會使葉片受到危害,葉片上方有明顯的斑塊,顏色為紫褐色,多為圓形或者橢圓形,斑塊直徑在0.5毫米到1毫米之間。病斑面積會隨著病情嚴重程度而擴大,嚴重時葉片枯黃掉落或者腐爛。防治措施:①對發病的枝條、葉片進行清理,修剪有病蟲害表現的枝葉,通過深埋或者燒毀的方式進行處理。②將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與75%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進行混合,與水稀釋后形成1000倍液到1500倍液濃度的藥物,將藥物噴施在發病區域,每間隔10天給藥1次,連續給藥3次。③將56%嘧菌酯·百菌清可濕性粉劑與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進行混合,與水稀釋后形成800倍液到1000倍液濃度的藥物,將藥物噴施在發病區域,每間隔10天給藥1次,連續給藥3次。3.3.3栗實象鼻蟲及其防治措施危害癥狀:栗實象鼻蟲的幼蟲會進入種子內部啃食,外部難以及時發現蛀蟲孔洞,僅表現為一個黑點,被害蟲啃食的種子落下時間較早。若種子內部有3頭以上害蟲,種子便會喪失發芽能力。若種子堆存時溫度較高,栗實象鼻蟲的危害程度會加重,被損害率超過90%[5]。防治措施:①播種前將種子放入50℃的溫水中浸泡,浸泡15分鐘到30分鐘,浸泡后采取沙貯方式進行貯藏。②利用溴甲烷或二硫化碳熏蒸種子,將種子放在溫度為25℃的容器內部,保持密封,按照每立方米30毫升的標準用藥,持續熏蒸20小時幾乎能將全部害蟲殺滅。④若進入成蟲盛發階段,可選擇90%敵百蟲1000倍液、75%辛硫磷1000~2000倍液進行輪換給藥,持續給藥2~3次。3.3.4櫟掌舟蛾及其防治措施危害癥狀:櫟掌舟蛾會持續對遼東櫟的葉片進行啃食,害蟲幼蟲聚集于葉片上,若害蟲規模較大,葉片會被啃食干凈,對遼東櫟的正常生長造成影響,林木資源數量也會隨之下降。防治措施:①利用櫟掌舟蛾的趨光性特點,使用殺蟲燈對成蟲進行誘集,進入秋季后通過挖蛹的方式將幼蟲消滅。②幼蟲期可選擇50%敵敵畏乳油、50%馬拉硫磷乳油進行治理。③赤眼蜂為櫟掌舟蛾的天敵,可選擇在害蟲規模較大時向林間投放赤眼蜂,按照每畝5萬頭的標準進行投放。3.3.5櫟黃枯葉蛾及其防治措施危害癥狀:櫟黃枯葉蛾是一種會啃食葉片的害蟲。若害蟲規模較小,葉片會有明顯的缺失,嚴重時整株林木的葉片會被啃食干凈。防治措施:①重視保護櫟黃枯葉蛾的天敵,寄生蠅為害蟲的天敵,其在蛹期投放的寄生率約為24%。②8月底開始使用殺蟲燈對成蟲進行誘集,能夠有效殺滅害蟲,或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