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5頁(共15頁)2025年中考歷史三輪復習之遼宋夏金元時期一.選擇題(共21小題)1.(2025?南開區校級一模)北宋時期所推行的“重文輕武”政策,帶來了怎樣的結果()A.輕視地方武備,不利于邊防的鞏固 B.削弱了皇帝對軍隊的控制,不利于中央集權 C.減少了軍事開支,減輕中央政府的經濟負擔 D.杜絕了武將跋扈和兵變政移的情況2.(2025?大東區模擬)兩宋時,在泉州、廣州等地都有外國商人居住。他們集中的居住區,政府委派外國商人管理,這些管理人員要穿中國服裝。外商聚居的地方,還設立學校,專供他們的子弟受教育。這段材料反映了宋代()A.海外貿易興盛 B.市民階層壯大 C.民族交往頻繁 D.重視科技文化3.(2025?皇姑區模擬)宋代商業繁榮超過前代。能體現這一觀點的是()A.坊市分置 B.出現交子 C.出現手工工場 D.形成大商幫4.(2025?長沙校級模擬)元朝的行省制度在歷史上影響深遠。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務,必須呈報中書省;軍政要務則需呈報樞密院。沒有中書省、樞密院轉發的詔旨,行省官員既不能更改賦稅,也不得調動軍隊。由此可見,行省制度()A.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 B.加劇了地方與中央抗衡 C.導致了地方機構效率低 D.造成丞相權力威脅皇權5.(2025?新樂市模擬)元朝行省的劃界原則以犬牙交錯為主導,打破自然的山川之險,使地理環境與行政區域交織在一起,從而消除行省賴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險。由此可見,行省制度()A.優化了官僚系統 B.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交融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有助于防止地方分裂割據6.(2025?沛縣模擬)據《東京夢華錄》記載,瓦舍里面有吹拉彈唱的,也有表演雜劇的;既有小兒相撲,也有雜技和蹴鞠表演。這反映了()A.手工業的發展 B.各民族交往加強 C.經濟重心南移 D.市民文化生活豐富多彩7.(2025?阜陽一模)“東京城內有許多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這些場所里有說書的、唱曲的、演雜劇的、表演蹴鞠的……令人眼花繚亂。里邊還有許多攤位,賣飲食的、賣藥材的、賣古玩字畫的……十分熱鬧。”這反映了宋代()A.科技文化發達 B.都市生活繁華 C.政府統治腐敗 D.經濟高速發展8.(2025?長安區一模)元代行省重大事務的議事程序如下:其一,長官擬定所議之事;其二,官員同堂議論;其三,長官綜合所議做出裁決;其四,所有議事官員聯名簽字畫押。這一做法?()A.便于實現對朝政的控制 B.制約了行省長官的權力 C.避免了官僚之間的內斗 D.提高了行省議事的效率9.(2025?南海區一模)北宋時期,成都是成都平原及其四周地區所產糧食、紡織品、陶瓷、紙張、書籍的集散地,與吐蕃、大理從事茶馬貿易。這說明,北宋時期該地區()A.城市規模壯大 B.發展領先全國 C.經濟聯系密切 D.對外貿易發達10.(2025?南海區一模)蒙古立國之初就實行科舉考試,用儒術選士,中舉者享有免除徭役、賦稅,與長官同署公事的權利。這旨在()A.打破蒙漢隔閡 B.完善科舉制度 C.發揚儒家思想 D.擴大統治基礎11.(2025?昆山市校級模擬)《宋史?食貨志》載:“南渡后,水田之利,富于中原,故水利大興。”《后樂集》載:“江浙一帶,昔之曰江曰湖,今皆田也。水稻種植遍及南方各地。”下列史實能夠印證材料觀點的是()①當時流傳“蘇湖熟,天下足”的民謠②制瓷業發達,景德鎮發展成為著名的瓷都③南方賦稅收入成為國家財政的主要支柱④發明了新的灌溉工具﹣﹣翻車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2025?新城區二模)宋朝時期,泉州因海外貿易繁盛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為規范海上貿易,宋朝政府在主要港口設立的官方管理機構是()A.西域都護府 B.市舶司 C.宣政院 D.廣州十三行13.(2025?太倉市模擬)詩歌內容豐富,不僅反映詩人的個人情感,也映射了一個時代的社會背景、文化特征和人民的生活狀態。下列詩句可以佐證南宋歷史的是()A.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B.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C.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D.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14.(2025?泗洪縣一模)如表數據反映了宋代()年代市舶收入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三十萬緡(僅為香藥榷易院收入)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五十萬緡(僅為榷易院收入)成平年間(公元998﹣1003年)八十萬紹(僅為榷易院收入)A.海外貿易繁榮 B.工商市鎮興起 C.農業技術發達 D.人口增長迅速15.(2025?鄲城縣一模)在宋代榷場貿易中,茶葉常常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在金國,茶葉已經成為百姓待客的必備物品,百姓婚嫁也以茶葉為聘禮,表示對婚姻的堅貞不渝。對此解讀合理的是()A.互市貿易促進文化交融 B.生產發展推動習俗變更 C.政權并立帶動文化傳播 D.民族交融成為當時主流16.(2025?嘉峪關一模)在宋朝,傳統社會的世俗文化蓬勃發展,雜劇、魔術、雜技等節目在勾欄中日夜不絕,同時點茶、焚香、插花、掛畫等高雅情趣也風靡一時。這折射出宋朝()A.社會風氣開放 B.文化氛圍濃厚 C.市民生活豐富 D.商品經濟繁盛17.(2025?長治一模)北宋中后期,在東京的陽春三月,“舉目則秋千巧笑”,蕩秋千已十分普及,還出現了“水秋千”,把跳水和蕩秋千結合起來,相當于現在的“花樣跳水”。材料從側面反映了()A.尚武風氣盛行 B.宋詞元曲廣泛流行 C.北宋時期商業貿易繁榮 D.都市生活豐富多彩18.(2025?貴州模擬)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歷史發生當時所產生,可以直接作為歷史根據的史料。下列屬于研究遼宋夏金元時期歷史的第一手史料是()A.出土壁畫《契丹人引馬圖》 B.文天祥的愛國故事 C.《岳飛抗金》的歷史劇本 D.閻立本的《步輦圖》19.(2025?璧山區校級一模)《宋會要?職官》記載:“天子耳目,寄與臺諫。”王安石變法期間,時任御史中丞的呂誨上疏彈劾王安石,疏中不乏“大奸似忠,大詐似信”“外示樸野,中藏巧詐,驕騫慢上,陰賊害物”等言。這一現象表明()A.臺諫制度出現異化 B.臺諫勢力迅速膨脹 C.權力制衡局面形成 D.監察制度趨于完善20.(2025?興化市模擬)《蒙元帝國》一書講述了蒙古汗國、元朝和四大汗國的歷史,其中第一部第十四章講述的是“再統中華”。那么元朝“再統中華”的標志是()A.1206年,成吉思汗建蒙古政權 B.1234年,蒙古汗國滅掉金 C.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元 D.1279年,元軍攻滅南宋殘部21.(2025?大東區模擬)歷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臺灣地區正式建立的行政機構是()A.市舶司 B.澎湖巡檢司 C.臺灣府 D.樞密院
2025年中考歷史三輪復習之遼宋夏金元時期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21小題)題號1234567891011答案AABADDBBCDA題號12131415161718192021答案BBAACDAAD一.選擇題(共21小題)1.(2025?南開區校級一模)北宋時期所推行的“重文輕武”政策,帶來了怎樣的結果()A.輕視地方武備,不利于邊防的鞏固 B.削弱了皇帝對軍隊的控制,不利于中央集權 C.減少了軍事開支,減輕中央政府的經濟負擔 D.杜絕了武將跋扈和兵變政移的情況【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北宋重文輕武政策,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解答】北宋重文輕武,對武將防范過嚴,導致地方武備力量薄弱,在面對邊疆少數民族政權的侵擾時,不利于邊防的鞏固,A正確;重文輕武政策下,實行更戍法等措施,是加強了皇帝對軍隊的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權,B錯誤;雖然重文輕武,但北宋軍隊數量龐大,軍事開支并沒有減少,反而成為中央政府沉重的經濟負擔,C錯誤;重文輕武政策只是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武將跋扈和兵變政移的情況,但不能完全杜絕,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北宋重文輕武政策,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遷移與運用能力。2.(2025?大東區模擬)兩宋時,在泉州、廣州等地都有外國商人居住。他們集中的居住區,政府委派外國商人管理,這些管理人員要穿中國服裝。外商聚居的地方,還設立學校,專供他們的子弟受教育。這段材料反映了宋代()A.海外貿易興盛 B.市民階層壯大 C.民族交往頻繁 D.重視科技文化【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宋代海外貿易的發展,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解答】兩宋時期,泉州、廣州是重要的對外貿易港口。材料中提到有外國商人在這些地方居住,政府還對他們進行管理,設立學校等。外國商人在華居住并形成聚居區,這正是海外貿易繁榮的一種表現。因為只有海外貿易興盛,才會有大量外國商人來華從事商業活動,進而在一些城市形成聚居區,A正確;市民階層主要是指城市中從事商業、手工業等非農業生產的普通居民群體。材料重點描述的是外國商人在華的居住、管理及教育等情況,并非關于宋代市民階層壯大的內容,B錯誤;民族交往通常是指國內不同民族之間的交流往來。而材料中說的是外國商人,不屬于國內民族之間的交往范疇,C錯誤;材料中雖提到在外商聚居地設立學校,但目的是供外商子弟受教育,重點強調的是對外商的管理和服務等與海外貿易相關的方面,并非突出宋代對科技文化的重視,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宋代海外貿易的發展,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3.(2025?皇姑區模擬)宋代商業繁榮超過前代。能體現這一觀點的是()A.坊市分置 B.出現交子 C.出現手工工場 D.形成大商幫【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北宋的交子。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解答】A.宋代打破了坊市的界限,排除A。B.宋代的商品經濟出現了空前的繁榮,特別是城市商業的發展,促進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出現,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了交子,B符合題意。C.清朝出現出現手工工場,排除C。D.明朝形成大商幫,排除D。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宋代的社會生活的相關史實。4.(2025?長沙校級模擬)元朝的行省制度在歷史上影響深遠。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務,必須呈報中書省;軍政要務則需呈報樞密院。沒有中書省、樞密院轉發的詔旨,行省官員既不能更改賦稅,也不得調動軍隊。由此可見,行省制度()A.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 B.加劇了地方與中央抗衡 C.導致了地方機構效率低 D.造成丞相權力威脅皇權【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元朝的行省制度,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解答】元朝的行省制度在歷史上影響深遠。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務,必須呈報中書省;軍政要務則需呈報樞密院。沒有中書省、樞密院轉發的詔旨,行省官員既不能更改賦稅,也不得調動軍隊。由此可見,行省制度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A表述正確。加劇了地方與中央抗衡,導致了地方機構效率低,造成丞相權力威脅皇權表述錯誤,排除BCD。故選: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元朝的行省制度,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5.(2025?新樂市模擬)元朝行省的劃界原則以犬牙交錯為主導,打破自然的山川之險,使地理環境與行政區域交織在一起,從而消除行省賴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險。由此可見,行省制度()A.優化了官僚系統 B.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交融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有助于防止地方分裂割據【分析】本題考查行省制度,識記行省制度相關知識。【解答】A.元朝中央設中書省、樞密院、御史臺、宣政院優化了官僚系統,排除A。B.材料沒有涉及各民族之間的交融,排除B。C.材料體現不出提高了行政效率,排除C。D.根據材料“以犬牙交錯為主導,打破自然的山川之險,使地理環境與行政區域交織在一起,從而消除行省賴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險”可知,元朝的行省制度,打破了原來的自然疆界,采取“犬牙交錯”的原則,目的是防止割據者據險稱雄,便于加強中央集權,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有助于防止地方分裂割據,D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熟記行省制度相關知識。6.(2025?沛縣模擬)據《東京夢華錄》記載,瓦舍里面有吹拉彈唱的,也有表演雜劇的;既有小兒相撲,也有雜技和蹴鞠表演。這反映了()A.手工業的發展 B.各民族交往加強 C.經濟重心南移 D.市民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分析】本題考查宋代社會生活,識記宋代社會生活相關知識。【解答】A.題干中描述的是瓦舍中的文化娛樂活動,與手工業的發展沒有直接關系,排除A項。B.材料中并未提及不同民族之間的交流、往來等內容,不能由此得出各民族交往加強的結論,排除B項。C.瓦舍中的文化活動與經濟重心南移并無直接關聯,不能通過這些文化現象反映出經濟重心的轉移情況,排除C項。D.根據題干“瓦舍里面有吹拉彈唱的,也有表演雜劇的;既有小兒相撲,也有雜技和蹴鞠表演”和所學知識可知,《東京夢華錄》中記載的瓦舍里有吹拉彈唱、雜劇表演、小兒相撲、雜技、蹴鞠等多種表演形式,這些都是當時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反映出當時市民文化生活的豐富多彩,D項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熟記宋代社會生活相關知識。7.(2025?阜陽一模)“東京城內有許多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這些場所里有說書的、唱曲的、演雜劇的、表演蹴鞠的……令人眼花繚亂。里邊還有許多攤位,賣飲食的、賣藥材的、賣古玩字畫的……十分熱鬧。”這反映了宋代()A.科技文化發達 B.都市生活繁華 C.政府統治腐敗 D.經濟高速發展【分析】本題考查了宋代的社會生活。隨著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與之相適應的民俗文化也大放異彩。宋代開始出現的瓦子是當時市民階層娛樂的重要場所,是宋代市民階層文化生活的重要標志。【解答】北宋開封城內有許多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的場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許多專供演出的圈子,稱為“勾欄”,許多窮苦藝人在這里賣藝謀生,有說書的、唱戲的、演雜劇的、表演踢球的等等,瓦子里有許多攤位,賣飲食、藥材的,賣古玩、字畫的,剃頭、剪頭的,相面的,算卦的等,體現了宋代都市生活繁華,B是正確的選項;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解答本題需明確考查的知識點是宋代的社會生活,在此基礎上,結合分析各個說法,選出正確答案。8.(2025?長安區一模)元代行省重大事務的議事程序如下:其一,長官擬定所議之事;其二,官員同堂議論;其三,長官綜合所議做出裁決;其四,所有議事官員聯名簽字畫押。這一做法?()A.便于實現對朝政的控制 B.制約了行省長官的權力 C.避免了官僚之間的內斗 D.提高了行省議事的效率【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元朝鞏固統一的措施,重點掌握元朝的行省制度相關史實。【解答】根據材料信息,元代行省議事程序有利于分散行省長官的決策權,從而制約行省長官權力,加強中央集權,B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地方官員的權力制約,與制約中央無關,排除A項;材料沒涉及地方官員斗爭現象,排除C項;行省議事程序加強了行省官員間的制約,不利于提高行省議事的效率,排除D項。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元朝的行省制度相關史實,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9.(2025?南海區一模)北宋時期,成都是成都平原及其四周地區所產糧食、紡織品、陶瓷、紙張、書籍的集散地,與吐蕃、大理從事茶馬貿易。這說明,北宋時期該地區()A.城市規模壯大 B.發展領先全國 C.經濟聯系密切 D.對外貿易發達【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北宋時期的經濟發展以及表現,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解答】題干材料沒有涉及城市規模,排除A項;題干材料沒有體現“該地區”發展領先全國,排除B項;根據題干材料“成都是成都平原及其四周地區所產糧食、紡織品、陶瓷、紙張、書籍的集散地,與吐蕃、大理從事茶馬貿易”可知,北宋時期,成都是西南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也是經濟貿易的樞紐,與該地區的經濟聯系密切,C項正確;“與吐蕃、大理從事茶馬貿易”不屬于對外貿易,排除D項。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北宋時期的經濟發展以及表現。10.(2025?南海區一模)蒙古立國之初就實行科舉考試,用儒術選士,中舉者享有免除徭役、賦稅,與長官同署公事的權利。這旨在()A.打破蒙漢隔閡 B.完善科舉制度 C.發揚儒家思想 D.擴大統治基礎【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蒙古政權的統治,解題的關鍵是正確識讀題干材料。【解答】打破蒙漢隔閡,與蒙古的史實不符,題干內容也沒有涉及,題干信息反映的是“蒙古立國之初就實行科舉考試,用儒術選士,中舉者享有免除徭役、賦稅,與長官同署公事的權利”,排除A項;唐朝時期不斷完善科舉制度,與蒙古的史實不符,題干內容也沒有涉及,題干信息反映的是“蒙古立國之初就實行科舉考試,用儒術選士,中舉者享有免除徭役、賦稅,與長官同署公事的權利”,排除B項;發揚儒家思想,是指對儒家的思想發展,題干內容也沒有涉及,題干信息反映的是“蒙古立國之初就實行科舉考試,用儒術選士,中舉者享有免除徭役、賦稅,與長官同署公事的權利”,排除C項;根據題干信息“蒙古立國之初就實行科舉考試,用儒術選士,中舉者享有免除徭役、賦稅,與長官同署公事的權利”,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通過科舉,蒙古能夠有效地吸納漢族人才,促進文化的交流與融合,進而實現更為穩固的統治,D項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蒙古政權的統治。11.(2025?昆山市校級模擬)《宋史?食貨志》載:“南渡后,水田之利,富于中原,故水利大興。”《后樂集》載:“江浙一帶,昔之曰江曰湖,今皆田也。水稻種植遍及南方各地。”下列史實能夠印證材料觀點的是()①當時流傳“蘇湖熟,天下足”的民謠②制瓷業發達,景德鎮發展成為著名的瓷都③南方賦稅收入成為國家財政的主要支柱④發明了新的灌溉工具﹣﹣翻車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分析】本題考查宋代經濟發展,知道曹魏時,經過改制的翻車用于灌溉。【解答】題干反映的是宋代經濟發展。翻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最著名的農業灌溉機械之一。曹魏時,經過改制的翻車用于灌溉。故能夠印證材料觀點的史實是①②③。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宋代經濟發展,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2.(2025?新城區二模)宋朝時期,泉州因海外貿易繁盛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為規范海上貿易,宋朝政府在主要港口設立的官方管理機構是()A.西域都護府 B.市舶司 C.宣政院 D.廣州十三行【分析】考查市舶司。【解答】A.西域都護府是西漢管理西域的軍事行政機構,與海外貿易無關,排除A項。B.根據所學可知,宋朝為管理繁榮的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如泉州、廣州)設立市舶司,負責船舶登記、關稅征收、貨物檢查及貿易監管,是當時規范海上貿易的核心機構,B項正確。C.宣政院是元朝管理西藏事務的機構,排除C項。D.廣州十三行是清朝的對外貿易機構,排除D項。故選:B。【點評】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掌握市舶司的相關知識。13.(2025?太倉市模擬)詩歌內容豐富,不僅反映詩人的個人情感,也映射了一個時代的社會背景、文化特征和人民的生活狀態。下列詩句可以佐證南宋歷史的是()A.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B.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C.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D.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分析】考查南宋的相關知識。【解答】A.“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出自唐代詩人孟郊的《登科后》,反映的是唐朝的科舉制,排除A項。B.“吸風重得游人,直把杭州作汴州”出自南宋詩人林升的《題臨安邸》,反映了南宋統治者偏安江南,不思進取,B項正確。C.“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憶昔》,反映的是唐朝開元盛世,排除C項。D.“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出自唐代杜牧的《江南春》,反映的是南朝時期佛教興盛,排除D項。故選:B。【點評】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掌握南宋的相關知識。14.(2025?泗洪縣一模)如表數據反映了宋代()年代市舶收入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三十萬緡(僅為香藥榷易院收入)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五十萬緡(僅為榷易院收入)成平年間(公元998﹣1003年)八十萬紹(僅為榷易院收入)A.海外貿易繁榮 B.工商市鎮興起 C.農業技術發達 D.人口增長迅速【分析】本題考查宋代海外貿易的發展。【解答】根據材料可知,宋代市舶司是管理海外貿易的官方機構,其收入主要來源于對進出口商品的征稅(如香藥、絲綢等)。題干數據顯示,市舶收入在不到兩百年間增長了近7倍,這種顯著增長直接反映了宋代海外貿易規模的擴大和活躍程度,A項正確;工商市鎮的興起更多與國內商品經濟(如手工業、區域性市場)相關,而題干數據明確指向“市舶收入”,屬于對外貿易范疇,與工商市鎮無直接聯系,排除B項;題干數據未涉及農業生產或糧食產量的信息,無法得出農業生產技術發達的結論,排除C項;人口增長可能推動經濟發展,但市舶收入屬于政府外貿稅收,與人口規模無直接對應關系,排除D項。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準確理解宋代海外貿易的發展。15.(2025?鄲城縣一模)在宋代榷場貿易中,茶葉常常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在金國,茶葉已經成為百姓待客的必備物品,百姓婚嫁也以茶葉為聘禮,表示對婚姻的堅貞不渝。對此解讀合理的是()A.互市貿易促進文化交融 B.生產發展推動習俗變更 C.政權并立帶動文化傳播 D.民族交融成為當時主流【分析】本題考查宋代的民族交融,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榷場”是宋朝與周邊并立政權進行貿易的場所,金國通過“互市貿易”獲得茶葉,“茶葉”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金國的生活習俗,故A正確;題干材料不能說明生產發展推動習俗變更,排除B;題干材料不能體現政權并立帶動文化傳播,排除C;題干材料不能反映民族交融成為當時主流,排除D。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宋代的民族交融,考查學生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題干材料反映互市貿易促進文化交融。16.(2025?嘉峪關一模)在宋朝,傳統社會的世俗文化蓬勃發展,雜劇、魔術、雜技等節目在勾欄中日夜不絕,同時點茶、焚香、插花、掛畫等高雅情趣也風靡一時。這折射出宋朝()A.社會風氣開放 B.文化氛圍濃厚 C.市民生活豐富 D.商品經濟繁盛【分析】本題考查宋代的社會生活,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據題干“在宋朝,傳統社會的世俗文化蓬勃發展,雜劇、魔術、雜技等節目在勾欄中日夜不絕,同時點茶、焚香、插花、掛畫等高雅情趣也風靡一時”可知,在宋代的市民生活中,既有雜劇、魔術等世俗文化,也有點茶、焚香、插花、掛畫等高雅文化,反映宋朝市民生活豐富。故C符合題意;題干材料不能說明宋代社會風氣開放、文化氛圍濃厚、商品經濟繁盛,排除ABD。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宋代的社會生活,考查學生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題干材料反映宋代市民生活豐富。17.(2025?長治一模)北宋中后期,在東京的陽春三月,“舉目則秋千巧笑”,蕩秋千已十分普及,還出現了“水秋千”,把跳水和蕩秋千結合起來,相當于現在的“花樣跳水”。材料從側面反映了()A.尚武風氣盛行 B.宋詞元曲廣泛流行 C.北宋時期商業貿易繁榮 D.都市生活豐富多彩【分析】本題考查了宋代的社會生活。隨著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與之相適應的民俗文化也大放異彩。【解答】A.題干涉及娛樂生活,與尚武風氣無關,而且北宋重文輕武,不會出現尚武風氣盛行,排除A項。B.北宋中后期元曲并未廣泛流行,排除B項。C.題干涉及娛樂生活,與商業貿易無關,排除C項。D.根據題干材料“蕩秋千”、“跳水和蕩秋千結合起來”可知,隨著城市的繁榮,市民文化生活也豐富起來,東京城內有許多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瓦子”,這里有演唱、講史,有雜劇表演,有歌舞表演等。材料中“北宋中后期,蕩秋千在東京已經十分普及,還出現了‘水秋千’”從側面反映了宋代都市生活豐富多彩,D項正確。故選:D。【點評】解答本題要正確理解題意,考查了宋代的社會生活,在此基礎上,結合分析各個選項,選出正確答案。18.(2025?貴州模擬)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歷史發生當時所產生,可以直接作為歷史根據的史料。下列屬于研究遼宋夏金元時期歷史的第一手史料是()A.出土壁畫《契丹人引馬圖》 B.文天祥的愛國故事 C.《岳飛抗金》的歷史劇本 D.閻立本的《步輦圖》【分析】本題考查宋、遼、西夏的并立與和戰,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歷史發生當時所產生,可以直接作為歷史根據的史料,包括遺址遺跡、出土文物、當事人所記錄的筆記、著作等,出土壁畫《契丹人引馬圖》是出土文物,屬于研究遼宋夏金元時期歷史的第一手史料。故A符合題意;文天祥的愛國故事屬于第二手史料,排除B;《岳飛抗金》的歷史劇本屬于后人編寫的文學作品,不屬于第一手史料,排除C;閻立本的《步輦圖》是唐朝的繪畫作品,與遼宋夏金元時期無關,排除D。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宋、遼、西夏的并立與和戰,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出土壁畫《契丹人引馬圖》屬于研究遼宋夏金元時期歷史的第一手史料。19.(2025?璧山區校級一模)《宋會要?職官》記載:“天子耳目,寄與臺諫。”王安石變法期間,時任御史中丞的呂誨上疏彈劾王安石,疏中不乏“大奸似忠,大詐似信”“外示樸野,中藏巧詐,驕騫慢上,陰賊害物”等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八單元 海水中的化學 第一節 海洋化學資源教學設計設計(pdf)(新版)魯教版
- 人教統編版第23課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教案配套
- 人教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課文 310 端午粽第2課時教案設計
- 人教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第三單元《在集體中成長》教學設計
- 初中語文22 偉大的悲劇教案設計
- 車間包裝員工行為規范
- 2024內蒙古自治區民航機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招聘11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人美版七年級上冊美術3《大家動手做條龍》教學設計
- 人教版(三起)(2001)三年級上冊《第1課 信息和信息技術》教學設計
- 2024中石油(上海)新材料研究院發布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四調)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四月調研考試 語文試卷(含答案詳解)
- 2023年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考試題庫及答案1套
- 湖南省2025屆高三“一起考”大聯考(模擬二)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
- 2024年中國職工保險互助會陜西辦事處招聘筆試真題
- 商業地產項目整體經營方案
- 旅行社代訂業務合同模板
- 2025年4月自考13887經濟學原理中級押題及答案
- 2025廣東廣州市花都區恒悅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招聘項目用工人員16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琴行規章制度
- 醫療大數據平臺的運營管理策略
- 醫院內部控制崗位職責與流程優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