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高一語文下學期第一次
月考卷02
—、現代文閱讀(35分)
(-)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題。
材料一:
文學典型是文學形象的高級形態之一,除具有一般文學形象的特征之外,還比一般文學
形象更富于藝術魅力。馬克思贊揚希臘神話時說,它們“仍然能夠給我們以藝術享受,而且
就某方面說還是一種規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因而“顯示出永久的魅力”。顯然,密于藝
術魅力,也是馬克思主義典型觀的應有之義。
確實,凡是在文學史上可以稱為典型的文學形象,都具有永恒的藝術魅力。莎士比亞的
《哈姆雷特》從西方演到東方,至今仍然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阿Q已從東方步入西方,《三
國演義》在國外引起轟動,林黛玉已從古代“活”到現代,文學典型總是這樣超越時空而富
于永久的藝術魅力。
藝術魅力是一個模糊性概念,這是文學作品的諸種審美素質衍生出來的綜合性審美效應,
或者說是文學作品總體審美效果,它在文學典型上更為集中地表現出來。文學典型的藝術魅
力,應當是來自性格顯示的一種生命的魅力。
首先,這種“生命的魅力”在于典型人物的生命所呈現的斑斕色彩,即性格的豐富與多
彩。例如,《紅樓夢》中的林黛五,她多彩的性格既有聰慧過人的、向往著美好愛情的少女
之心,又有詩意充盈的、向往著自由和舒展個性的詩人之心,還有一顆超凡脫俗的、孤獨自
做的富于東方文化特色的士子之心。然而,世俗環境便給這顆心打上了社會的和時代的烙印。
這使她既有貴族少女的孤僻、乖張,又有著世俗女子的軟弱和小性兒,使她的叛逆和反抗多
存在于心靈的領域,并很難沖破封建禮教的規范,因而只能是無濟于事的僅以眼淚和生命相
拼的反抗。然而,林黛玉心靈的這一面,從藝術上看,無疑又增添了她的性格的悲劇美,其
性格中世俗性與非世俗性的矛盾,拓展了生命的張力,更顯得有血有肉豐富多彩,而具有無
窮的藝術魅力。
其實,林黛玉性格和生命所呈現的斑斕色彩,正是典型塑造藝術追求的一種合乎規律的
表現。18世紀以前,典型的塑造一般還是類型化的,人物的性格往往是單色調的,而到了
19世紀,隨著西方現實主義達到高潮,人物性格的描寫也由簡單到復雜,像列夫?托爾斯
泰的作品那樣,使人物性格從心靈到行動都得到了多層次、多側面的展現。安娜?卡列尼娜
的性格描寫,展現了女人——這一上帝的杰作所包含的母性、妻性、女兒性的全部意蘊的豐
美及其生命的奇光異彩。
其次,典型性格的藝術魅力更來自它所顯示的靈魂的深度。黑格爾說:“一個藝術家的
地位愈高,他也就愈深刻地表現出心情和靈魂的深度。”這種心情和靈魂的深度卻不是一望
可知的,而是''要靠藝術家沉浸到外在和內在世界里去深入探索才能認識到"。因此,所謂
“靈魂的深度”,應是作家藝術家的慧眼所在,是他們超越群儕的標志,更是文學典型的必
備品格,不僅表現在符合歷史真實的尺度上,而且還表現在從典型人物靈魂里所折射出的作
家人格的真誠里。
因此,文學典型就是這樣一種以獨特的個別去顯現普遍性人物的形象,其性格的豐富性
和靈魂的深度,使得這種和人類自身一樣的生命形式,更具有藝術魅力。
(摘編自童慶炳《文學典型的藝術魅力》)
材料二:
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是文藝創作的重要任務,也是文藝繁榮發展、與時俱進的重要標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典型人物所達到的高度,就是文藝作品的高度,也是時代的藝術高度
。只有創作出典型人物,文藝作品方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
文藝史反復證明,典型人物必須以藝術的、審美的方式深刻體察和把握人物及其具體現
實環境,否則就會“把個人變成時代精神的單純的傳聲筒”。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類,這是
典型人物常塑常新的根由所在。典型人物表現美,不應僅是內容或題材意義上的,也應是形
式或文體意義上的。審美趣味的變化,呼喚藝術家自覺以新的文體完成新典型的塑造。塑造
新時代典型的過程,是體現時代之美、生活之美、人性之美,實現新表達的過程。
當前,民族英雄、革命英烈、共和國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越來越受到尊敬和推
崇,他們不僅體現時代精神高度和民族文化風骨,而且標示了社會湖流的進步方向。英雄榜
模轉化為典型人物,能更牢固地鐫刻在民族乃至人類的精神史冊上。在這方面,文藝工作者
應當切實擔負起典型塑造的責任。只有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以典型的高度
標識創作的提升,文藝發展才能真正匹配時代的高度。
(摘編自胡一峰《塑造典型人物,為時代傳神寫照》)
材料三:
一語未了,只聽后院中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黛玉納罕道:“這
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無禮?”心下想時,只見一群
媳婦丫最圍擁著一個人從后房門進來。這個人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
子。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維著朝陽五風掛珠釵;項上戴著赤金盤螭嚶珞圈;裙邊系著
豆綠宮絳,雙衡比目玫瑰琪;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根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
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紿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
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黛五連忙起身接見。賈母笑道:“你不認得他,他是我們
這里有名的一個潑皮破落戶兒,南省俗謂作‘辣子’,你只叫他‘鳳辣子'就是了。”
黛玉正不知以何稱呼,只見眾姊妹都忙告訴他道:“這是璉嫂子。”黛玉雖不識,也
曾聽見母親說過,大舅賈赦之子賈璉,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內侄女,自幼假充男兒教養的,
學名王熙鳳。黛玉忙陪笑見禮,以“嫂”呼之。
這熙鳳攜著黛玉的手,上下細細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賈母身邊坐下,因笑道:“天下
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
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只可憐我這妹妹這樣命苦,怎么姑
媽偏就去世了!”說者,便用帕拭淚。賈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來招我。你妹妹遠路才
來,身子又弱,也才勸住了,快再休提前話。”這熙鳳聽了,忙轉悲為喜道:“正是呢!我
一見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歡,又是傷心,竟忘記了老祖宗。該打,該打!”
又忙攜黛玉之手,問;“妹妹幾歲了?可也上過學?現吃什么藥?在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
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訴我;丫頭老婆們不好了,也只管告訴我。”一面又問婆子們:
“林姑娘的行李東西可搬進來了?帶了幾個人來?你們趕早打掃兩間下房,讓他們去歌歌。”
說話時,已擺了茶果上來。熙鳳親為捧茶捧果。又見二舅母問他:“月錢放過了不曾?”
熙鳳道:“月錢已放完了。才剛帶著人到后樓上找緞子,找了這半日,也并沒有見昨日太太
說的那樣的,想是太太記錯了?”王夫人道:“有沒有,什么要緊。”因又說道:“該隨手
拿出兩個來給你這妹妹去栽衣裳的,等晚上想著叫人再去拿罷,可別忘了。”熙鳳道:“這
倒是我先料著了,知道妹妹不過這兩日到的,我已預備下了,等太太回去過了目好送來。”
王夫人一笑,點頭不語。
(節選自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回)
1.下列對材料一、材料二相關內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學典型具有一般文學形象的特征但高于一般文學形象,有強大的藝術魅力,能夠給
讀者藝術享受。
B.要想展現人物性格的豐富與多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就有必要對人物進行多側面、
多層次的描寫。
C.文學典型的靈魂深度與作家的靈魂深度是一樣的,從典型人物的靈魂里能折射出作家
人格的真誠。
D.英雄楷模具有重要的精神特質,受到大眾尊敬和推崇,將他們轉化為典型人物有利于
傳遞時代精神。
2.根據材料一、材料二的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學典型因其是一種規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并且富于永恒的藝術魅力,而成為馬克
思主義典型觀的應有之義。
B.材料一認為林黛玉敢于向封建禮教的規范反抗的叛逆行為,增添了其命運的悲劇色彩,
更顯出其生命的張力。
C.作家在文學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果偏重類型化,性格單一化,就不能符合典型人
物的特點,也不會具有藝術魅力。
D.成功地塑造出典型人物,時代精神自然可以通過典型人物藝術地、審美地傳達出來,
也就避免了枯燥的說教式傳達。
2.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判斷和推理的能力。
3.下列選項,不能作為論據支撐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3分)
A.曹禺《雷雨》中的周樸園,自私、虛偽,但對魯侍萍的懷念卻又有著執著、真摯的一
面。
B.列夫?托爾斯泰指出:"所有的人,都是黑白相間的花斑馬一一好壞相間,亦好亦壞。
C.《竇娥冤》中的竇娥善良、安分,同時又具有剛強堅貞、寧折不屈的反抗精神。
D.《莊子?雜篇?漁父》中有這樣一句話:"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4.文藝工作者如何將英雄楷模轉化為典型人物?請結合材料一、材料二談談你的看法。(4
分)
5.學校《紅樓夢》文學社團舉辦紅樓人物品讀會,請你根據三則材料談談你對王熙鳳這一
形象藝術魅力的理解。(6分)
(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邊境
徐貝“臣
來到這個國家,基金會給我挑了一個叫莫托瓦的安靜小鎮。北京太吵,換一處安靜的地
方待著當然很好。莫托瓦之于邊境,不是近,完全就在邊境線上。從我的住處出來,跑步十
分鐘就到了鐵絲網前。繞了一圈一圈又一圈帶倒刺的鐵絲網對面,是另外一個國家。那個國
家的邊境線上也有一■座小城,遠看建筑和市容,應該要落后一些。兩座城鎮相距如此之近,
像是一對剛分家的兄弟。貼著邊境線跑步時,我偶爾能聽見對面小城隱約的啜嶗聲,像有人
在冷不丁地打鼓。
兩個國家間隔著各自領土上的鐵絲網,鐵絲網之間是一條寬闊洶涌的界河。貼著鐵絲網
是一條一車寬的水泥路,車極少,人更沒有,偶爾能遇到的,也多是邊境巡邏兵。只要不下
雨,我幾乎每天下午四點都沿著鐵絲網跑步。
我跑步的聲音有時會驚起對面國家荒草和灌木中的鳥雀。這次出來的不是鳥,是一個人,
他突然從草木叢中彈出來,扭動脖子到處看。轉向我時,那張臉上突發的茫然和驚慌透過鐵
絲網清晰可見。一個黑瘦的小伙子,一米七左右,高鼻深眼,腦袋上貼著一層黑色的小卷毛,
像中東人。看見我,他轉身就跑,在對面國家的邊境線上,貼著鐵絲網的上路。那是年深日
久,他們國家的巡邏衛士、動物和鳥雀生生踩出來的一條細長的土路。
過了兩天再次見到他,他在慢跑。跟我不同,他是隨心所欲地亂來,一會兒朝這方向,
一會兒又換另一個方向。我改變了方向,跟他平行跑在了不同國家的邊境線上。
"嗨,”他扯起嗓門,用彈舌嚴重的生澀英語問我,"你是長跑運動員嗎?”
"不是。"我也停下,“我只是個跑步愛好者。”
他突然彎下腰,發出一陣大笑。
一回生二回熟,過幾天再見,他老遠就沖我"嗨”了。他在跑步。
“你也跑上了?”
“向你學習,"他說,"要把身體練好。我還以為你是巡邏的。”
“巡邏也巡不到你們的領土上啊。"我說。其實是喊,我們倆說話都是在向對方喊。
他從另外一個國家來。他的國家現在正打仗,炮火連天的那種戰爭,半個國土都像燒紅
的烙鐵,下不去腳。“活下去成了最大的問題”,這是他說的。更荒唐的是,除了打仗雙方,
他們國家絕大多數人都搞不明白為什么要打仗。但凡有條件的都離開了,移民、難民收容、
流竄、偷渡,他們把古往今來能夠離開一個地方的所有方法都用盡了。他們一家六口人,把
幾年前鑲上的金牙都敲下來,送了出去,也只有三口人從戰火里逃出條命來。
"我,”我們在界河最窄的地方面對面站著,他拍著胸口對我喊,“在這里。母親和弟弟,
不知去了哪里。”
“所以你要鍛煉。”
“我不能死在路上,"他說,“我剛到這個國家,我得掙錢養活自己。”
我給他買了一雙跑步鞋,在兩國距離最近的地方,我把兩只鞋拴在一起,像發炮彈一樣
扔到了對面的國土上。
國內過重陽節的那天下午,我們竟溜溜達達來回跑了近二十公里,一直跑到我這方的邊
境哨所跟前。那座細瘦的建筑里常駐五人,一名軍官帶四個兵。當時云霞滿天,站崗的士兵
立在哨所的最高處,逆光里像一張薄薄的剪影。他抬頭挺胸,背負著一整個遼闊艷麗的秋天。
我對他揮手問好,他回了個軍禮,然后繼續抬頭挺胸。
在對岸,他也向高處的哨兵敬了個軍禮。
大雨之前我們跑了最后一次。這個區域每年秋天都會來幾場大雨,不是雨季勝似雨季。
那天我從一條垂直的水泥路跑到邊境線上,他已經在對面的國土上等著我了。秋草黃,界河
長,水色變暗,洶涌的流水聲溢出了兩邊的國境線。他剛做完禮拜,從地上站起來。他說出
門在外,條件有限,禮拜也沒法按時按點,好在一腔赤誠,心到神知。
可能因為天陰沉,他的話有點多。我就聽他在對面一個勁兒地喊,逐漸壯大的風聲把他
絕大多數的聲音都吹走了。有一句話聽清了,碰巧那幾秒風落了下來,他說:“就算隔著邊
境,兩個人跑步也比一個人好。”喊話時還向我揮手致意。
那場雨夠大,豪雨如注,漫山遍野。碩大的雨點把石頭房子都敲出了金屬聲,三天三夜
出不了門。
雨停后,天朗氣清,艷陽高照,莫托瓦高遠的晚秋來了。得跑起來了,下午我就換上運
動裝出了門。
跑到邊境線上,對面駛來巡邏車。車里伸出一個腦袋,就是那天背負整個天空在高處站
崗的士兵,"和您一起跑步的那個人,他死了。”
坐在旁邊的軍官斜了他一眼。我劇烈地抖動兩下,涼風吹過汗津津的皮膚,瞬間起了一
身的雞皮疙瘩。
因為是我的朋友,他們希望我最好能去確認一下。
盡管此地天空湛籃,晴得近乎虛無,界河仍然洪流滾滾,混濁的泥漿和泡沫里浮沉著草
木和各種小獸的尸體。上游的某些地方正在暴雨接力。
讓我確認的是他的遺物。極少,但看第一件我就知道是他。我送他的跑步鞋,兩三個月
下來已經磨損得不成樣子了,他還保留著。發現尸體的士兵說,為防止被大水沖走,他把鞋
系在了腰上。還有一張折疊的地圖,是他身上唯一干爽的東西。他先用油紙包好,再封進塑
料保鮮袋里。那是一張我所在的這個國家的地圖。
尸體已經送走了。他們給尸體拍了照,問我要看嗎。打開他的面部特寫時,我閉上了眼。
照軍官的說法,每年這時候都會有人試圖從對面過來。他們趁著漫天大雨,從某一處壞
掉的鐵絲網的空隙里鉆進來,然后跳進洶涌澎拜的界河。
軍官點上煙,我也要了一根。
“你們是朋友?”軍官問。
"算是吧。”
“他叫什么名字?”
"不知道。"
”請慎重考慮后再回答。”軍官用右手蜷曲的中指敲了敲桌面,“他叫什么名字?"
“真不知道。”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中的界河,既實指兩國之間寬闊洶涌的河流,又喻指突破人生困境時遇到的阻隔。
B.從隨心所欲地亂跑到有意識地鍛煉,說明在我的影響下“他”也變成了跑步愛好者。
C.“就算隔著邊境,兩個人跑步也比一個人好”,可見當時“他”的內心正充滿孤獨。
D.把地圖用油紙包好并封進塑料保鮮袋,能夠看出“他”對未來生活有所期待和規劃。
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像發炮彈一樣扔到了對面的國土上”,比喻貼切,寫出界河的寬闊,也貼合“他”
遭遇戰亂的背景。
B.小說以“邊境”為題,既交待出故事發生的地點,又以其特有的荒涼感烘托人物命運
的悲涼與無助。
C.作為故事的親歷者,“我”增強了小說的真實性;作為小說的敘述者,“我”所知有
限,留下想象空間。
D.小說主旨與《百合花》相同,都是通過描寫戰爭背景下人們的互幫互助,來表現人性
美和人情美。
8.小說最后才交待“他"試圖偷渡,但前文已有多處細節予以暗示,請找出相關細節。(4
分)
9.小說以“我”不知道“他”的名字結尾,這樣處理有怎樣的藝術效果?請結合作品簡要
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題。
材料一:
初,鄭武公娶于申,日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①,齷姜氏,遂惡之。愛共叔
段,欲立之,亟請于武公,公弗許。
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請京,使居之,
謂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
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舉。"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對口:”姜氏
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
“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公子呂②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
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公曰:"無庸,將自及。"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
至于縻延。子封日:“可矣。厚將得眾。"公曰:"不義不昵,厚將崩。”
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夫人將啟之。公聞其期,日:"可矣!”命子封帥
車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于城潁,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既而悔之。潁考叔為潁谷封人,
聞之,有獻于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口:“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
君之羹,請以遺之。"公曰:"爾有母遺,繁我獨無!”潁考叔日:“敢問何謂也?”公語之茸,
且告之悔。對日:“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目不然?”公從之,后母子如初。
(節選自《左傳》,有刪改)
材料二:
段,鄭伯弟也。何以知其為弟也?殺世子、母弟目君③,以其目君,知其為弟也。段,
弟也,而弗謂弟,公子也,而弗謂公子,貶之也。段失子弟之道矣,賤段而甚鄭伯也。何甚
乎鄭伯?甚鄭伯之處心積慮,成于殺也。
于鄢,遠也,猶日取之其母之懷中而殺之云爾,甚之也。然則為鄭伯麥宜奈何緩追逸賊
親親之■道也。
(節選自《泰笨骨》,有刪改)
【注】①寤生:胎兒腳先出來,難產。②公子呂:鄭國大夫,字子封。③目君:稱呼國君(鄭
伯)。按照《春秋》筆法,凡殺太子或同母弟的君主,只稱他為國君,不再以兄弟相稱,含
有貶抑之意。
10.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
黑。(3分)
然則A為鄭伯者B宜C奈何D緩E追逸賊F親G親之H道也。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驚姜氏”中“驚”的用法,與“越國以鄙遠”(《燭之武退秦師》)中“鄙”的
用法不同。
B.“君將不堪”的“堪”意為經得起、承受得住,與“疲憊不堪”中的“堪”含義相
同。
C.“公語之故”與“君安與項伯有故”(《鴻門宴》)兩句中“故”的含義相同。
D.《毅梁傳》,也稱作《谷梁傳》,與《左傳》《公羊傳》同為解說《春秋》的三傳。
12.下列對材料一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由于生莊公時難產,姜氏不喜歡莊公,更寵愛小兒子共叔段,甚至多次向武公請求
讓共叔段做太子。
B.祭仲認為共叔段掌管下的京邑規模不合乎規定,勸說莊公要采取行動以絕后患,但
莊公始終沒有任何動作。
C.共叔段將西部、北部邊境地區暗歸自己管轄,后來又把兩個地區劃入自己的封地,
不斷擴張自己的領土。
D.潁考叔建議莊公挖一條地道直到看見泉水涌出,然后在地道中與姜氏見面,這樣就
不算違背誓言,莊公聽從了潁考叔的建議。
13.把材料一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
(2)不義不昵,厚將崩。
14.請結合兩則材料,談談《毅梁傳》作出“賤段而甚鄭伯也”的理由。(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小題。
烏江項王廟
嚴遂成
云旗廟貌拜行人,功罪千秋問鬼神。
劍舞鴻門能赦漢,船沉巨鹿①竟亡秦。
范增一去無謀主,韓信②原來是逐臣。
江上楚歌最哀怨,招魂③不獨為靈均久
[注]①巨鹿:項羽曾率各路義軍在巨鹿大破秦軍。②韓信:先投奔項羽,未得重用,轉而投
奔劉邦。③招魂:《楚辭》中有《招魂》詩,據傳是宋玉為屈原而作。④靈均:指屈原。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寫作者看見項王廟得到后人拜祭,以此引出對項羽功過是非的叩問。
B.頷聯借用"赦漢"和"亡秦",突出了項羽的一些作為對時勢的巨大影響。
C.頸聯以范增和韓信為例證,對項羽在楚漢之爭中的得與失作了全面評價。
D.尾聯說江上的楚歌切合了招魂的情緒,從中也可見出作者對項羽的態度。
16.同樣是憑吊項羽,本首詩與李清照的《夏日絕句》所抒發的情感同中有異,請簡要分析。
(6分)
夏日絕句
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注]此詩作于宋室南渡之后。宋汴京淪陷后,康王趙構帶著臣僚南逃,偏安于臨安(今杭州)。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冉有認為自己能治理小國,使百姓富足,
但他又用“,”謙虛表示自己還不能以禮樂教化百姓。
(2)古代詩詞常常以“夢”為馬,將夢的主體帶到另一空間或另一時間,如“夜來幽夢忽
還鄉",又如“,"。
(3)酒和自然景物常常出現在古代文人筆下,二者結合在一起,用以寄托理想、抒發情感,
比如“,”。
、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同學喜歡向A1提問,并進一步開展深度學習。以下
是小剛同學向AI提出問題后,AI給出的答案:
曾經,語文生活是“嵩云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的傳奇。一紙信箋,承載著深
厚的思念,傳遞著遙遠的信息。然而,這樣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如今,(甲),語文
生活發生了A的變化。
①隨著冏絳久坐、組視頻等新興文化影式的產生,讓諳文在創斷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一部手機,一臺電腦,讓我們隨時隨地都能感受到語文的魅力。在這個時代,知識的海洋不
再遙遠,它就在我們的屏幕之后,波光粼粼,等待著每一位求知者的探索。曾經,夜讀是油
燈下的堅守,如今,夜讀成了屏幕前的徜徉——信息時代讓知識的獲取不再受限于晝夜交替。
在社交媒體上,詩人與讀者之間的互動,如同古代文人的酬唱,只是這一次,詩意的羽毛飄
得更遠,觸及更多的心靈。以“豆瓣小組”為例,這個平臺上有許多關于文學、寫作的小組,
如“古詩文小組”“原創文學小組”等。在這里,學習者可以發表自己的作品,與其他成員
交流寫作經驗,甚至參與在線寫作比賽。由此可見,這種互動不僅能促進學習者之間的學習
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區塊鏈技術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路徑探索
- 如何平衡創業風險與政策扶持試題及答案
- 五線譜試題及答案
- 大學化學2025年重要概念試題及答案
- 家具材料應用考試試題及答案詳解
- 大學化學2025年試題價值評估試題及答案
- 2025銷售后勤工作計劃(9篇)
- 餐飲門面租賃合同書模板
- 利用社交媒體提升農產品電商影響力試題及答案
- 艾滋病知識宣傳工作簡報范文(7篇)
- 2025哈爾濱市木蘭縣輔警考試試卷真題
- 《勞動法律法規與政策》課件
- (四調)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四月調研考試 數學試卷(含答案詳解)
- 2023年同等學力臨床醫學考試真題
- 第七講-信息技術與大數據倫理問題-副本
- 祖暅原理的課件
- 《神經系統的傳導通路》課件
- TGIA 004-2020 垃圾填埋場地下水污染防治技術指南
- GB/T 13477.8-2002建筑密封材料試驗方法第8部分:拉伸粘結性的測定
- 英文詩歌朗誦短篇帶翻譯
- 工商管理專業調查匯總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