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5內能及內能的應用
【跨學科實踐】
1.(2024·山西)二氧化碳(CO2)爆破技術是現代工程建設中非常環保的技術。起爆前高
壓泵將CO2壓縮成高壓氣體,液化后輸入爆破筒內。如圖所示,爆破時電加熱管發熱,使
筒內的液態CO2迅速汽化,形成的高壓氣體從泄氣孔中噴出,實施爆破。下列說法正確的
是()
A.高壓泵壓縮CO2,氣體內能增大,溫度降低
B.高壓泵壓縮CO2,氣體內能減小,溫度升高
C.高壓CO2氣體噴出時,內能增大,溫度升高
D.高壓CO2氣體噴出時,內能減小,溫度降低
【答案】D
【解析】AB.高壓泵壓縮CO2,此時對氣體做功,因此氣體內能增大,溫度升高,故AB
錯誤;
CD.高壓CO2氣體噴出時,氣體對外做功,內能減小,溫度降低,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中考新考法】
2.(2024·四川成都)某固態物體的質量為m,其物質的比熱容為c,用穩定的熱源對它加熱
(物體在相同時間內吸收的熱量相等),到t3時刻停止加熱,然后讓其冷卻。上述過程中記
錄不同時刻的溫度,最后繪制出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0~t2時間段,該物體吸收的熱量為cm(T2-T1)
B.在t2~t4時間段,該物質的比熱容先增大后減小
cmT2T1t5t4
C.在t4~t5時間段,該物體放出的熱量為
t1
D.該物質在t5~t6時間段的比熱容等于在0~t1時間段的比熱容
【答案】D
【解析】A.由于實驗中用穩定的熱源加熱,物體在相同時間內吸收的熱量相等,由圖可知,
在0~t1時間段,該物體的溫度由T1升高至T2,物質的比熱容為c,所以物體單位時間吸收
熱量
cmT2T1
Q1故在0~t2時間段,該物體吸收的熱量
t1
cmT2T1t2
Q2
t1
故A錯誤;
B.由圖可知,該物體在t2~t4時間段,處于液態,由于液態時的比熱容是該物質的性質,所
以在t2~t4時間段,該物質的比熱容不變,故B錯誤;
C.該物質冷卻過程中單位時間放出熱量不等于該物體升溫過程中單位時間吸收熱量,由于
該物質熔化過程中吸收的熱量等于該物質凝固過程中放出的熱量,所以在t4~t5時間段,該
物體放出的熱量等于在t1~t2時間段,該物體吸收的熱量,所以該物體放出的熱量
cmT2T1t2t1
Q3
t1
故C錯誤;
D.由圖可知,該物質在t5~t6時間段,處于固態,該物質在0~t1時間段,也處于固態,由于
固態時的比熱容是該物質的性質,保持不變,所以該物質在t5~t6時間段的比熱容等于在0~t1
時間段的比熱容,故D正確。
故選D。
【結合生活實際】
3.(2024·重慶B卷)小麗為媽媽的生日做了一桌美食(如圖所示),下列對美食制作過程說
法正確的是()
A.鍋中冒出的“白氣”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B.砂鍋煲湯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減小內能
C.冰凍食物在解凍的過程中溫度不斷降低
D.食物香氣四溢是因為分子之間存在引力
【答案】A
【解析】A.“白氣”是鍋中出來的熱的水蒸氣遇冷的空氣放熱液化而成,故A正確;
B.砂鍋煲湯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增大內能,故B錯誤;
C.冰是晶體,冰凍食物在解凍的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故C錯誤;
D.食物香氣四溢是因為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故D錯誤。
故選A。
【新科技新情境】
4.(2024·四川宜賓)2024年4月19日,兩輛以氫為燃料的汽車,實現了從北京到上海1500
公里長距離運輸的首次測試。選用氫為燃料是因為氫的大。假設汽車在一段平直
公路上以恒定功率75kW勻速行駛,速度為108km/h,則汽車所受阻力為N。
【答案】熱值2500
【解析】[1]選用氫為燃料是因為氫的熱值大,相同質量燃料完全燃燒時,釋放的熱量多。
[2]假設汽車在一段平直公路上以恒定功率75kW勻速行駛,速度為108km/h,由PFv得,
汽車所受阻力為
P75103W
fF2500N
108
vm/s
3.6
考點1分子熱運動
1.(2024·江蘇鹽城)將兩個表面光滑的鉛塊相互擠壓,它們會粘在一起,不容易拉開,這
一現象說明()
A.分子間有空隙B.分子在運動
C.分子間有斥力D.分子間有引力
【答案】D
【解析】兩個表面光滑的鉛塊相互緊壓后,它們會黏在一起,是分子運動的結果,說明了分
子間有引力。
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選D。
2.(2024·江蘇連云港)下列現象中能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A.花香滿園B.塵土飛揚C.雪花飄飄D.落葉紛紛
【答案】A
【解析】A.花香滿園,是芳香烴分子無規則運動的結果,故A正確;
B.塵土飛揚是固體小顆粒的運動,不是分子的運動,故B錯誤;
C.雪花飄飄是雪花在運動,屬于機械運動,故C錯誤;
D.落葉紛紛是樹葉在運動,是機械運動,故D錯誤。
故選A。
3.(2024·四川宜賓)下列描述中屬于擴散現象的是()
A.桂花花香四溢B.雪花漫天飄舞
C.灰塵空中飛揚D.江面霧氣彌漫
【答案】A
【解析】A.桂花花香四溢,是因為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屬于擴散現象,故A符合
題意;
BCD.雪花漫天飛舞,灰塵空中飛揚,江面霧氣彌漫,都是肉眼可見的運動,屬于機械運動,
故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4.(2024·湖南)小明在勞動技術課上學會了烹飪一道經典湘菜——辣椒炒肉。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A.解凍時凍肉向溫水傳遞熱量B.磨刀可以增大切肉時的受力面積
C.切肉時是力改變了物體形狀D.炒肉時聞到香味不屬于擴散現象
【答案】C
【解析】A.當凍肉被放入溫水中進行解凍時,會發生熱量傳遞的現象。在這個過程中,溫
水具有較高的溫度,而凍肉則處于低溫狀態。由于溫度差的存在,熱量會從溫水流向凍肉。
故A錯誤;
B.磨刀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更容易切肉,故B錯誤;
C.切肉時,肉在力的作用下被刀切成很多部分,形狀發生改變,因此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
的形狀,故C正確;
D.炒肉時,溫度很高,肉中的芳香分子會在高溫下不停的無規則運動到空氣中,擴散到空
氣中,所以很遠就能夠聞到炒肉的香味,這是一種擴散現象,故D錯誤。
故選C。
5.(2024·重慶A卷)如圖所示,是同學們拍攝的“中國年·中國味”活動情境,對涉及的物理
知識解釋正確的是()
A.墨跡未干的春聯墨香四溢,說明分子間有引力
B.停止加熱砂鍋煲繼續沸騰,說明汽化不需吸熱
C.湯圓上方的“白氣”是水蒸氣吸熱液化形成的
D.激昂歡快的迎新鼓聲是敲鼓時鼓面振動產生的
【答案】D
【解析】A.墨跡未干的春聯墨香四溢,是墨香分子在空氣中做無規則運動的結果,即擴散
現象,不能說明分子間有引力,故A錯誤;
B.停止加熱砂鍋煲繼續沸騰,是因為砂鍋煲的余溫高于水的沸點,水繼續吸熱沸騰,故B
錯誤;
C.湯圓上方的“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放熱過程,故C錯誤;
D.敲鼓時,聽到的聲音由鼓的振動產生的,激昂歡快的迎新鼓聲是敲鼓時鼓面振動產生
的,故D正確。
故選D。
6.(2024·福建)木雕是工匠智慧和藝術修為的價值體現,鋸木、刨料、風干、雕刻、開榫、
組裝、打磨、油漆,每一環節都講究科學的工藝流程。打磨過程,將粗砂紙換成細砂紙,可
以減小砂紙與木頭間的,聞到淡淡的木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
【答案】摩擦力無規則運動
【解析】[1]將粗砂紙換成細砂紙,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
擦力。
[2]聞到淡淡的木香,這是擴散現象,是由于木香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造成的。
7.(2024·江蘇蘇州)“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中的“水清淺”是光的現象
導致的,“暗香浮動”說明了分子在。
【答案】折射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解析】[1]“水清淺”是因為光從水中斜射到空氣時發生折射造成的。
[2]“暗香浮動”說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屬于擴散現象。
8.(2024·四川成都)成都別稱芙蓉城、蓉城,這座以花為名的城市自古與花結緣,大詩人
陸游魂縈夢牽的詩中美景“二十里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依舊是成都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詩人聞到花香屬于現象。詩句“花氣襲人知驟暖”所蘊藏的物理知識是:分子做
無規則運動的劇烈程度與有關。
【答案】擴散溫度
【解析】[1]聞到花香,說明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屬于擴散現象。
[2]花氣襲人知驟暖說明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因此可以說明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劇烈
程度與溫度有關。
考點2內能
9.(2024·福建)“煮”的篆體寫法如圖。表示用火燒煮食物。下列實例與“煮”在改變物體內
能的方式上相同的是()
A.熱水暖手B.鉆木取火C.搓手取暖D.擦燃火柴
【答案】A
【解析】“煮”的篆體寫法如圖。表示用火燒煮食物,這是通過熱傳遞改變內能;
A.熱水暖手,這是通過熱傳遞改變內能,與“煮”在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上相同,故A符合
題意;
BCD.鉆木取火、搓手取暖、擦燃火柴,這是通過做功改變內能,與“煮”在改變物體內能的
方式上不相同,故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0.(2024·湖南)有關能量的轉移、轉化和利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烤爐取暖,是電能轉移到人體
B.鉆木取火,是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C.中醫提倡的熱水泡腳,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增大腳部的內能
D.用嘴對著手哈氣取暖,主要是通過做功的方式增大手的內能
【答案】C
【解析】A.電烤爐取暖,電烤爐消耗電能轉化為內能,然后內能轉移到人體,故A錯誤;
B.鉆木取火,是通過做功的方式,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B錯誤;
C.中醫提倡的熱水泡腳,腳從熱水中吸收熱量,因此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增大腳部的內能,
故C正確;
D.用嘴對著手哈氣取暖,手從哈氣中吸收熱量,因此主要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增大手的內
能,故D錯誤。
故選C。
11.(2024·江蘇揚州)關于揚州美食中的物理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翡翠燒麥呈現綠色是因為吸收了綠光
B.麻鴨湯沸騰后用文火加熱,溫度升高
C.用蒸籠蒸包子是通過做功的方式增加包子的內能
D.鹽水鵝香氣四溢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
【答案】D
【解析】A.翡翠燒麥呈現綠色是因為反射綠光進入眼睛,故A錯誤;
B.麻鴨湯沸騰后用文火加熱,溫度保持沸點不變,故B錯誤;
C.用蒸籠蒸包子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增加包子的內能,包子吸收熱量,內能增大,溫度升
高,故C錯誤;
D.鹽水鵝香氣四溢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香氣分子不斷擴散到空氣中,故
D正確。
故選D。
12.(2024·甘肅白銀)在“生活處處有物理”的綜合實踐活動中,小明觀察了廚房的一些設備
和現象,下列解釋正確的是()
A.用煤氣灶煲湯,在沸騰時調小火焰能使湯的溫度升高
B.用高壓鍋燉煮食物熟得快,是因為鍋內水的沸點會隨氣體壓強增大而降低
C.切菜的刀磨得很鋒利,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的方式增大壓強
D.剛出鍋的饅頭入嘴時很燙,是因為饅頭含有的熱量很高
【答案】C
【解析】A.液體沸騰時,繼續吸熱,溫度不變,因此用煤氣灶煲湯,在沸騰時調小火焰不
能提高湯的溫度,故A錯誤;
B.氣體壓強增大,水的沸點升高,煮食物時高壓鍋內的氣壓比普通鍋內的氣壓高,所以水
在高壓鍋內沸騰時的溫度高于普通鍋內的溫度,溫度越高,食物熟得越快,故B錯誤;
C.切菜的刀磨得很鋒利,可以減小刀鋒的面積,所以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的方式,來增大
壓強,故C正確;
D.熱量是過程量,不能說含有熱量,剛出鍋的饅頭入嘴時很燙,是因為饅頭的溫度高,故
D錯誤。
故選C。
13.(2024·山東煙臺)生活中很多現象都蘊含著物理奧秘,對以下生活實例解釋正確的是
()
A.夏天向地面灑水可以降溫,是因為水蒸發吸熱
B.打掃衛生時塵土飛揚,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
C.高壓鍋的原理是通過增大氣壓使液體的沸點降低
D.冬天搓手取暖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能
【答案】A
【解析】A.夏天向地面灑水可以降溫,水不見了,這是因為水蒸發(汽化)吸熱降溫,故
A正確;
B.打掃衛生時塵土飛揚,這是機械運動,不是分子運動,故B錯誤;
C.高壓鍋的原理是因為鍋內氣壓增大水的沸點提高,故C錯誤;
D.做功和熱傳遞都能改變物體的內能,冬天搓手取暖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能,
故D錯誤。
故選A。
14.(2024·四川瀘州)蒸餾法在釀酒過程中得到廣泛應用,如圖所示為蒸餾過程中的原理圖,
燒瓶內裝有含酒精和水的酒糟,在蒸餾的過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識說法正確的是()
A.在燒瓶內,酒精沸騰,瓶中的酒精升華需要吸熱
B.在燒瓶內,僅酒精沸騰,瓶中的水不會發生汽化
C.在冷凝器處,管內酒精蒸汽遇冷液化,需要放熱
D.在冷凝器處,管外的冷卻水吸收熱量,內能不變
【答案】C
【解析】A.在燒瓶內,酒精沸騰,瓶中的酒精汽化吸熱,故A錯誤;
B.汽化有蒸發和沸騰兩種吸收,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可以發生,故B錯誤;
C.在冷凝器處,管內酒精蒸汽遇冷液化放熱,故C正確;
D.在冷凝器處,管外的冷卻水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內能增大,故D錯誤。
故選C。
15.(2024·四川遂寧)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吃粽子的習俗,對煮粽子過程中涉及的
物理知識描述正確的是()
A.鍋周邊“白氣”的形成是汽化現象
B.水沸騰后持續加熱,水的溫度會繼續升高
C.粽子的內能是通過做功的方式增加的
D.“粽香四溢”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
【答案】D
【解析】A.煮粽子時,鍋內溫度水蒸氣溫度較高,鍋周邊“白氣”的形成是由于鍋內溫度高
的水蒸氣上升,遇到鍋外溫度較低的空氣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錯誤;
B.水沸騰后繼續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故B錯誤;
C.煮粽子時,粽子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內能增大,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使內能增加的,
故C錯誤;
D.“粽香四溢”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屬于擴散現象,故D正確。
故選D。
16.(2024·四川眉山)端午節期間,小龍在家里學習時,聞到粽子的香味,這是現象;
煮粽子時,是通過方式改變它的內能。
【答案】擴散熱傳遞
【解析】[1]因組成物質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所以聞到粽子的香味,屬于擴
散現象。
[2]煮粽子的過程中,粽子吸收熱量、溫度升高,煮粽子是通過熱傳遞方式增加內能的。
17.(2024·江蘇蘇州)熨斗古代亦稱“火斗”,最早出現于西漢,以青銅質地為主,用高溫熨
平衣物,是通過方式改變物體內能的。宋元時期,出現了如圖所示帶木把的熨斗,
相比金屬把,使用更安全,是由于木頭具有的物理屬性。
【答案】熱傳遞隔熱性好/導熱性差
【解析】[1]用高溫熨平衣物,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物體內能的。
[2]木頭具有導熱性差的物理屬性,所以相比金屬把,使用更安全。
18.(2024·甘肅白銀)今年,我省天水的麻辣燙火遍全國。在鍋里煮食材是通過的
方式增大食材的內能,麻辣燙香氣四溢,這是現象。
【答案】熱傳遞擴散
【解析】[1]在鍋里煮食材時,食材吸收熱量,內能增加,所以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增大了
食材的內能。
[2]麻辣燙香氣四溢,是由于香氣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造成的,屬于擴散現象。
19.(2024·云南)民間藝人制作“糖畫”時,把糖塊加熱成糖漿,這屬于物態變化中的
現象;熬制糖漿的過程是通過的方式改變糖的內能。
【答案】熔化熱傳遞
【解析】[1]將糖塊加熱成糖漿,糖由固態轉化為液態,這個過程稱為熔化。
[2]熬制糖漿時,糖吸收熱量,溫度升高,所以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糖的內能。
考點3比熱容
20.(2024·湖北武漢)下列事例中,與“水的比熱容較大”這個特性無.關.的是()
A.汽車發動機用水作冷卻劑
B.人游泳之后從水中出來,風一吹感覺更冷
C.海邊晝夜溫度變化比沙漠中小,適于居住
D.生物體內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調節生物體自身的溫度
【答案】B
【解析】A.汽車發動機用水作冷卻劑,是因為水的比熱容大,故A不符合題意;
B.人游泳之后從水中出來,風一吹感覺更冷,是因為水蒸發吸熱,故B符合題意;
C.海邊晝夜溫度變化比沙漠中小,是因為水的比熱容比沙石的大,故C不符合題意;
D.物體內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調節生物體自身的溫度,是因為水的比熱容大,故D不符
合題意。
故選B。
21.(2024·山東濱州)如圖所示是某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物質是非晶體
B.熔化過程持續了25min
C.該物質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保持不變
D.熔化前后,該物質的比熱容不變
【答案】C
【解析】A.由圖可知,該物質在熔化時有固定的熔點,因此是晶體,故A錯誤;
B.由圖可知,該物質在第10min開始熔化,第25min熔化結束,因此熔化過程持續了15min,
故B錯誤;
C.由圖可知,該物質在熔化過程溫度不變,因此其熔化時要不斷吸熱,溫度保持不變,故
C正確;
D.由圖可知,該物質熔化前后,加熱相同的時間,即吸收相同的熱量,熔化后溫度升高的
Q
較小,由c可知,熔化后比熱容較大,故D錯誤。
mt
故選C。
22.(2024·江蘇連云港)沿海地區比沙漠地區的晝夜溫差小,這是因為水的()
A.質量大B.溫度高C.密度大D.比熱容大
【答案】D
【解析】沿海地區,水多;內陸地區水少、沙石多。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白天,相同質量
的水和沙石比較,吸收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
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區晝夜的溫差小。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23.(2024·安徽)一保溫杯中裝有質量為200g,溫度為25℃的水。將一個質量為100g,溫
度為100℃的金屬塊放入杯中,一段時間后杯內水和金屬塊的溫度穩定在30℃,假設金屬塊
放出的熱量全部被水吸收,已知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則該金屬塊的比熱容為
J/(kg·℃)。
【答案】0.6×103
【解析】由題意知,水吸收的熱量為
3-33
Q吸=c水m(t-t0)=4.2×10J/(kg·℃)×200×10kg×(30℃-25℃)=4.2×10J
因金屬塊放出的熱量全部被水吸收,則金屬塊放出的熱量為4.2×103J,則金屬塊的比熱容為
3
Q放4.210J
3℃
c金屬30.610J(kg)
m金屬t金屬10010kg(100℃-30℃)
24.(2024·湖南)常用水來冷卻汽車發動機是因為它的較大。水能提供浮力,但存
在溺水風險。不慎落水的人,情急之下可以利用打濕的衣服鼓足空氣等方式來增大
從而增大浮力,使自己漂浮于水面等待救援。
【答案】比熱容排開水的體積
【解析】[1]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相同質量的水和其它物質比較,升高相同的溫度,水吸
收的熱量多,所以常用水給汽車發動機降溫。
[2]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不慎落水的人,情急之下可以利用打濕的衣服鼓足空氣等方式
來增大排開水的體積,從而增大浮力,使自己漂浮于水面等待救援。
25.(2024·江蘇揚州)拖拉機輪胎表面刻有花紋,是通過增大來增大摩擦。選
用水來冷卻拖拉機的發動機,是因為水的比熱容(填“大”或“小”),如果水箱裝
有質量為20kg的水,水溫從20℃上升到70℃,水吸收了J的熱量。
3
[c水4.210J/kg℃]
【答案】接觸面粗糙程度大4.2×106
【解析】[1]拖拉機輪胎表面刻有花紋,是壓力不變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
[2]選用水來冷卻拖拉機的發動機,是因為水的比熱容大,其他條件相同時,水升高相同溫
度,吸收的熱量多。
[3]如果水箱裝有質量為20kg的水,水溫從20℃上升到70℃,水吸收的熱量為
36
Q吸=cmt4.210J/kg℃20kg70℃-20℃=4.210J
26.(2024·山東煙臺)在探究“物質的吸熱能力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用質量是0.3kg
的水和甲表中等質量的另一種物質進行對比,作出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實驗過程中,水和另
一種物質在相同時間內吸收的熱量相等,分析圖像可以得出圖線(選填“a”或“b”)對
應的物質為水,另一種物質為,這種物質在0~5min內吸收的熱量為J。
表甲
物質比熱容c/[J/(kg·℃)]
水4.2103
酒精2.4103
煤油2.1103
蓖麻油1.8103
【答案】b煤油2.52104
【解析】[1]時間相等時,兩種液體放出的熱量相等,由圖示可以看出,a液體的溫度降低的
快,b液體溫度降低慢;根據熱量的計算公可知,在質量相等、初溫相同、放熱也相同的情
況下,誰的溫度降低得快,它的比熱容小,所以b對應的物質為水。
[2]由圖可知,在0到5分鐘時,a液體的溫度變化了40℃,b液體(水)的溫度變化了20℃,
加熱相同時間,吸收的熱量相同,即
QaQ水
展開得
camatac水m水t水
代入數據可知
3
ca0.3kg40℃4.210J/(kg℃)0.3kg20℃
解得
3
ca2.110J/(kg℃)
對比表格可知,該物質是煤油。
[3]由[2]可知,這種物質在0~5min內吸收的熱量為
34
Qacamata2.110J/(kg℃)0.3kg40℃2.5210J
考點4熱機
27.(2024·四川南充)關于如圖所示的四個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中兩個底面削平的鉛塊緊壓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主要是由于大氣壓強的作用
B.乙圖中紅墨水在熱水中比在冷水中擴散快,說明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劇烈程度與溫度有
關
C.丙圖雙手互搓取暖,是通過熱傳遞方式改變手的內能
D.丁圖中活塞向下運動,這是內然機的壓縮沖程
【答案】B
【解析】A.分子間存在引力,甲圖中兩個底面削平的鉛塊緊壓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是由
于分子間存在作用力,故A錯誤;
B.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劇烈程度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運動越距離,故乙圖中紅墨水在
熱水中比在冷水中擴散快,說明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劇烈程度與溫度有關,故B正確;
C.改變內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熱傳遞,丙圖雙手互搓取暖,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手的內能,
故C錯誤;
D.丁圖中火花塞放電,活塞向下運動,這是內然機的做功沖程,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故D
錯誤。
故選B。
28.(2024·山東臨沂)2024年4月20日,我國研制的全球首款本體熱效率達53.09%的柴油
機正式亮相世界內燃機大會,刷新了柴油機熱效率的世界紀錄。下圖所示內燃機的四個沖程,
氣缸內氣體的內能最小的是()
A.B.
C.D.
【答案】D
【解析】A.如圖,兩氣門關閉,活塞下行,為做功沖程,缸內氣體推動活塞對外做功;
B.如圖,進氣門關閉,排氣門打開,為排氣沖程;
C.如圖,兩氣門關閉,活塞上行,為壓縮沖程,活塞壓縮缸內氣體,對氣體做功,機械能
轉化為內能;
D.如圖,進氣門打開,排氣門關閉,為吸氣沖程;
順序為吸氣、壓縮、做功、排氣,壓縮沖程后氣體溫度都對吸氣沖程中氣體的溫度高,故吸
氣沖程中氣缸內氣體的內能最小,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29.(2024·江蘇揚州)家用燃油汽車的發動機主要是汽油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汽油機的效率能達到100%B.汽油機燃燒汽油會造成環境污染
C.汽油機的一個工作循環中,對外做功4次D.汽油機在吸氣沖程中只吸入汽油
【答案】B
【解析】A.由于摩擦等因素的存在,汽油機的效率不可能達到100%,故A錯誤;
B.汽油機燃燒汽油時排放的尾氣含有有害氣體,會造成環境污染,故B正確;
C.汽油機的一個工作循環中包含四個沖程,只有做功沖程對外做功1次,故C錯誤;
D.油機在吸氣沖程中吸入的是汽油和空氣的混合物,故D錯誤。
故選B。
考點5熱機效率
30.(2024·福建)水約占人體體重的60%~70%,有助于調節體溫,原因之一是水具有較大
的()
A.熱值B.密度C.溫度D.比熱容
【答案】D
【解析】A.熱值最大是氫,常用作火箭的燃料,故A不符合題意;
B.水的密度是1.0103kg/m3,故B不符合題意;
C.溫度是物體的冷熱程度,故C不符合題意;
D.因為水具有較大的比熱容,是4.2103J/(kg℃),所以水有助于人體調節體溫,故D
符合題意。
故選D。
31.(2024·河南)我國北方某地最低氣溫曾達到52.3℃,當地多使用酒精溫度計,這是利用
了酒精的()
A.熱值高B.比熱容大C.沸點低D.凝固點低
【答案】D
【解析】而酒精的凝固點較低,是-117℃,在-52.3℃時,酒精仍然是液態,所以當地多使
用酒精溫度計。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32.(2024·湖南)2024年4月25日,搭載著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
火箭(如圖)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火箭的燃料燃燒得越充分,熱值越大
B.火箭發動機工作過程中的熱機效率是100%
C.火箭“體內”的液氫燃料溫度低至-253℃,內能為零
D.火箭搭載著飛船升空的過程中,飛船的重力勢能越來越大
【答案】D
【解析】A.熱值是燃料的特性,與燃燒情況無關,所以火箭的燃料燃燒得越充分,熱值不
變,故A錯誤;
B.火箭發動機在工作過程中,其熱機效率并不能達到100%。這是因為火箭發動機在工作
時,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能量損失。故B錯誤;
C.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內能,所以火箭“體內”的液氫燃料溫度低至-253℃,內能
不為零,故C錯誤;
D.火箭搭載著飛船升空的過程中,飛船的質量不變,高度不斷增大,重力勢能越來越大。
故D正確。
故選D。
33.(2024·四川眉山)熱學知識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酒精燃燒過程中,質量減少,熱值不變
B.鐵塊很難被壓縮,說明固體分子之間不存在間隙
C.內燃機在做功沖程中,氣缸內氣體溫度升高,內能增大
D.內陸地區比沿海地區晝夜溫差大,是由于砂石的比熱容比水的比熱容大
【答案】A
【解析】A.酒精燃燒過程中越來越少,所以質量減少,燃料的熱值只與燃料的種類有關,
與質量無關,所以熱值不變,故A正確;
B.鐵塊很難被壓縮,是因為鐵塊被壓縮時,分子間距變小,由于分子間存在相互的斥力,
致使鐵塊很難被壓縮,故B錯誤;
C.內燃機在做功沖程中,氣缸內氣體對活塞做功,內能減小,故C錯誤;
D.內陸地區和沿海地區相比,內陸地區砂石的比熱容小,在相同的吸放熱條件下,砂石的
溫度變化大,故D錯誤。
故選A。
34.(2024·江蘇連云港)下列關于燃料的熱值說法正確的是()
A.燃料燃燒越充分,其熱值越大
B.燃料的熱值越小,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越少
C.一瓶酒精用去三分之一,剩余酒精的熱值將減小
D.焦炭的熱值是3.0107J/kg,完全燃燒1kg焦炭能放出3.0107J的熱量
【答案】D
【解析】A.燃料的熱值僅與燃料的種類有關,而與燃料的燃燒程度無關,故A錯誤;
B.根據Q=mq可知,放出的熱量與熱值、質量有關,故B錯誤;
C.一瓶酒精用去三分之一后,質量變化、熱值不變,故C錯誤;
D.焦炭的熱值是3.0×107J/kg,它表示的意思是1kg的焦炭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是
3.0×107J,故D正確。
故選D。
35.(2024·新疆)2024年5月3日,搭載嫦娥六號探測器的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在中國
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
(1)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的燃料為煤油、液態氫和液態氧,發射前加注燃料時,應在
(填“低溫”或“高溫”)環境中進行。為防止燃料汽化導致燃料貯箱內氣壓過高,應先加注
(填“煤油”“液態氫”或“液態氧”)。氫在(填“液”或“氣”)態時氫分子無規則運動更劇
烈;
(2)火箭加速升空時,嫦娥六號探測器的機械能的增加量(填“大于”或“小于”)其
動能的增加量。探測器在月球上(填“具有”或“沒有”)慣性。已知氫的熱值為
1.4108J/kg,則質量為1t的氫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為J。
【答案】低溫煤油氣大于具有1.4×1011
【解析】(1)[1]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的燃料為煤油、液態氫和液態氧,因為液態氫和液
態氧的沸點較低,所以發射前加注燃料時,應在低溫環境中進行。
[2]為防止燃料汽化導致燃料貯箱內氣壓過高,應先加注沸點較高的煤油。
[3]氣態的氫溫度相對較高,溫度越高,分子無規則運動越劇烈,因此氫在氣態時氫分子無
規則運動更劇烈。
(2)[4]火箭加速升空時,嫦娥六號探測器的質量不變,速度變大,動能變大,高度增加,
重力勢能變大,因機械能等于動能與重力勢能之和,所以機械能的增加量大于其動能的增加
量。
[5]慣性是物體本身的一種性質,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探測器在月球上也具有慣性。
[6]質量為1t的氫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為
811
Q放qm1.410Jkg1000kg1.410J
36.(2024·四川達州)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小明用天然氣灶將質量1kg的水,從20℃加
熱到沸騰,水吸收的熱量是J。他家天然氣熱水器的熱效率是70%,他某次洗澡,
耗水20kg,熱水器進水溫度是22℃,出水溫度是42℃,他這次洗澡消耗天然氣m3。
3
已知水的比熱容是4.210J/kg℃,天然氣的熱值是3.2107J/m3。
【答案】3.36×1050.075
【解析】[1]水吸收的熱量
3℃℃℃5
Q吸cmtt04.210J/kg1kg100203.3610J[2]洗澡時水吸收的熱
量
Q
''3℃℃℃6吸
Q吸cmtt04.210J/kg20kg42221.6810J由得,天然氣
Q放
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
'6
Q吸1.6810J6
Q放2.410J由Q放=Vq得,需要天然氣的體積
70%
6
Q放2.410J
V0.075m3
q3.2107J/m3
37.(2024·山西)山西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暑假期間小明一家從平遙古城自駕前往五
臺山,進行古建筑研學旅行。平遙古城到五臺山全程約360km,駕車前往大約需要4h。(汽
油的熱值q取4.5×107J/kg,汽油的密度ρ取0.8×103kg/m3)
(1)求汽車的平均速度。
(2)汽車全程消耗汽油25L,求汽油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Q。
(3)若汽車發動機全程的平均功率為25kW,求汽車發動機的效率。
【答案】(1)90km/h;(2)9×108J;(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洗滌劑用4A沸石合作協議書
- 農村新型生態農業模式開發合作協議
- 產品代理銷售合同附加條款及條件
- 農村基礎設施改造及維護合同書
- 金融科技產業創新發展合作合同
- 精密機械制造項目采購合同
- 2025年非調質鋼合作協議書
- 農村新型經營主體培育與推進協議
- 公文處理的效果評估試題及答案
- 企業經營戰略合作協議書
- 蓉城小史官考試試題及答案
- GA∕T 1622-2019 法庭科學 生物檢材中沙蠶毒素、殺蟲雙、殺蟲環和殺螟丹檢驗 氣相色譜、氣相色譜-質譜和液相色譜-質譜法
- 國際商事仲裁法
- 區域電力系統規劃設計開題報告
- 汽車維修管理制度管理辦法匯編
- 半剛性路面基層材料培訓資料
- 02-新版3合1及50430內審檢查表
-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畢業生就業協議書(填寫模板)
- ERP生產管理系統用戶手冊(共51頁)
- 封條模板(A3紙)
- 無機化學 第18章 氫和稀有氣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