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股東股權質押與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關系實證研究》11000字(論文)_第1頁
《控股股東股權質押與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關系實證研究》11000字(論文)_第2頁
《控股股東股權質押與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關系實證研究》11000字(論文)_第3頁
《控股股東股權質押與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關系實證研究》11000字(論文)_第4頁
《控股股東股權質押與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關系實證研究》11000字(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控股股東股權質押與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關系實證研究TOC\o"1-3"\h\u267511引言 5238642文獻綜述 595352.1股權質押的動機 5155552.2股權質押的經濟后果 5166072.3內部控制的影響因素 6184962.4股權質押與內部控制有效性 7235372.5文獻評述 7134613研究假設 7317283.1控股股東股權質押與內控有效性 7196423.2控股股東股權質押程度與內控有效性 8219473.3企業產權性質、股權質押與內控有效性 8145414研究設計 812234.1樣本選取與數據來源 8130484.2變量設計 9238024.2.1解釋變量 9164814.2.2被解釋變量 9133964.2.3控制變量 9303934.3回歸模型選擇 10109475實證分析與檢驗 11233345.1描述性統計 11271105.2相關性分析 1234855.3回歸分析 13254745.3.1控股股東股權質押與企業內控有效性 13194305.3.2控股股東股權質押程度與企業內控有效性 1433135.3.3企業產權性質、股權質押與內控有效性 15291486研究結論和建議 16181456.1研究結論 1622266.2研究建議 17摘要:近幾年來,以樂視網為首的多家上市公司相繼發生股權質押爆倉現象,持股股東利用股份權實施利益侵害的情況也不少見。為了進一步了解股權質押是否會對上市公司產生不利影響,同時由于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可以反映上司公司的運營狀況。因此,本文以2017-2019年的3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為對象,采用多元線性回歸的方法使用EXCEL和SPSS軟件進行實證分析。驗證持股股東的股票質權設定和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關系。研究結果表明,持股股東進行股份的質權設定對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產生負面影響,隨著股權質押比例的上升和規模的擴大,這種負面影響進一步加深。關鍵詞:控股股東;股權質押;內部控制有效性1引言股權質押指股東以出質人的身份質押其所擁有的股份。內部控制有效性是指為了實現企業內部的目標而提供的保證程度。由于股權質押會影響到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因此,近年來國內外眾多學者對二者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分析,但目前相關文獻卻很稀少。近年來,股權質押成為資本市場上興起的一項融資業務。在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的情況下,企業融資需求處于上升勢態,股權質押的規模也在逐年擴大。而在股權質押交易頻繁的同時,也出現了許多隱患,比如以樂視網為代表的多家上市公司陸續出現爆倉現象,進而引發了人們的思考,股權質押是否會對上市公司產生不利影響?基于本文研究結論,股權質押是一種預示企業內部控制的信號。通過研究二者之間的關系有助于規范股權質押制度,同時可以幫助上市公司加強內控。2文獻綜述2.1股權質押的動機王斌,蔡安輝和馮洋(2013)指出股權質押的目的獲得資金,并且保持原有的持股地位,避免大股東失去控制權,并且將其作為一種債務融資工具和財務杠桿REF_Ref1289\r\h[1]。同時,謝仁德,鄭登津和崔宸瑜(2016)提出股票的質權設定比其他融資程序更快,更容易被股東接受REF_Ref2694\r\h[2]。因此,股權質押的動機主要有以下兩點:第一,獲得財務資金,滿足融資需求。艾大力和王斌(2012)通過分析股東的行為,發現滿足融資需求是股東進行股權質押的重要原因REF_Ref5055\r\h[3]。呂長江和肖成民(2006)認為商業資金籌措的方法很多,但是公司CEO更傾向于股票的擔保REF_Ref6037\r\h[4]。李洪濤(2017)認為股票的質權設定是試圖降股票轉換成現金流,從而有利于上市公司的資金流通REF_Ref6795\r\h[5]。第二,實現控股股東的個人利益,通過股權質押來剝削公司利益。Mitton和Friedman(2003)認為,股票價格的操作和相關交易等行為都是大股東維持支配權的手段REF_Ref9071\r\h[6]。王斌,蔡安輝和馮洋(2013)指出,大股東的公司控制權的穩定性和持股比例有關,持股比例越低,大股東越可能失去對公司的支配權REF_Ref9927\r\h[1]。2.2股權質押的經濟后果股票的質權設定像“雙刃劍”一樣,給上市公司帶來不同的影響。一方面,一些學者認為股權質押會改善公司的管理,從而對公司的業績和財務狀況產生積極的影響。王斌,蔡安輝和馮洋(2013)認為,大股東將積極改善公司的表現,以通過對股份的質權設定來控制轉移風險,保留控股權REF_Ref9927\r\h[1]。譚燕和吳靜(2013)認為,大股東的債務代理成本,例如受股票質權行為等因素的影響,起到降低債務成本的作用REF_Ref10792\r\h[7]。王雄元,歐陽才越和史震陽(2018)認為,在討論回避稅款時,股權的質權設定行為為企業業績提供了有利條件REF_Ref11609\r\h[8]。李常青和幸偉(2018)指出上市公司的財務政策和股權質押呈正比例變化,同時使得公司現金水平呈非線性變化;當股權質押比例超出某一臨界值時,控股股東會要求公司提高現金持有水平以防控制權轉移REF_Ref11795\r\h[9]。另一方面,如果股份的質權設定是為了掏空公司,則該行為嚴重侵犯公司或中小股東的利益,對公司的業績、價值等產生負面影響。鄭國堅,林東杰和林斌(2014)指出,股票被質權設定時,很容易發生大股東的占資行為,但是這樣的占資行為不受內外力量的限制,會影響公司的業績REF_Ref13199\r\h[11]。陳澤藝,李常青和黃忠煌(2018)通過實證分析得出同樣結論,質權設定行為提高了企業資金占用的可能性REF_Ref14286\r\h[12]。張陶勇和陳焰華(2014)發現從持股股東那里提供擔保的傾向越大,對公司的業績會產生惡劣影響。REF_Ref14851\r\h[13]。馬德水(2016)提出了股權質押容易給公司施加下行壓力,尤其是股價下降到無法自行挽救的地步,公司的股價會進一步下跌REF_Ref15661\r\h[14]。李常青和幸偉(2017)發現披露信息的行為在存在股東質權設定時很容易發生REF_Ref12572\r\h[10]。黎來芳和陳占燎(2018)認為,企業在進行信息披露時,很容易受到股權質押行為的制約,同時信息的不對稱性也會增加REF_Ref16768\r\h[15]。2.3內部控制的影響因素目前對內部控制的影響因素的研究主要圍繞董事會、管理層、審計委員會、權益結構、公司的發展狀況五個層面進行。從董事會的角度看,雷輝和劉嬋妮(2014)發現董事會的相關特征影響企業內部控制的質量,董事會規模越大或會議頻率越大,對內部控制有較強的抑制作用REF_Ref18078\r\h[16]。趙息和許寧寧(2013)發現在內部控制信息的公開過程中,隱藏內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和管理層權利呈現正比例REF_Ref20164\r\h[17]。劉啟亮,羅樂,張雅曼和陳漢文(2013)也發現董事長與總經理的關系容易產生共謀,對企業內部控制產生消極影響,這樣一來,內部控制的品質就會下降REF_Ref21317\r\h[18]。從管理層的角度看,池國華,楊金和鄒威(2014)提出內控會受到高管的特征的影響REF_Ref22551\r\h[19]。李端生和周虹(2017)提出高管教育水平與內部檢舉有關,年齡和工作時間與內部控制有著負面關系,性別因素在女性比例較高的企業中呈正關系,在比例較低的企業中有著負面關系REF_Ref23446\r\h[20]。桂萍和王婷(2018)發現再公司高管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容易提供財務造假,從而對內部控制產生負面影響REF_Ref24795\r\h[21]。從審計委員會的角度看,黃嘉誠(2018)發現,會議的召開頻率、了解獨立事物等有利于提高內部控制的有效性REF_Ref25804\r\h[22]。李越冬,張冬和劉偉偉(2014)發現了企業內部控制和外部審計的重復區間,隨著審計費用的增加,內部控制產生重大缺陷的可能性越高,在國有企業中就越顯著REF_Ref27404\r\h[23]。從權益結構的角度看,吳益兵,廖義剛和林波(2009)認為,集中或分散股權份額對加強內控沒有作用,同時,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高于非國有REF_Ref29177\r\h[25]。邵春燕,王配配和周愈博(2015)發現內控的缺陷與控股股東控制企業的程度有關,和現金流有關,并且隨著兩權分離的程度越來越嚴重REF_Ref29866\r\h[26]。馮友孝、蔣雨彤和蔡艷輝(2016)發現,股票制衡度越高,持股越集中,內部控制越有性,在持股股東是國有企業的情況下,設定持股的質權時,會對內部控制產生抑制作用REF_Ref30872\r\h[27]。李越冬和嚴青(2017)發現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越高,企業內部控制缺陷的概率越低REF_Ref28348\r\h[24]。楊俠和馬忠(2020)發現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隨著機構投資者的調查活動而提高REF_Ref32368\r\h[28]。從公司發展狀況的角度看,StevenMaijoor(2000)建議企業在生活周期不同階段制定不同的經營戰略和內部控制機制REF_Ref4338\r\h[29]。SARAHC.RICE

DAVIDP.WEBER(2012)研究發現企業規模將提升內控有效性REF_Ref5648\r\h[30]。2.4股權質押與內部控制有效性現在,研究持股的質權設定和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的文獻很少,只有少數學者以A股的上市公司為對象,得出了初步的結論。控股股東的股權質押行為對內控造成消極影響,同時,富鈺媛,苑澤明和李田(2019)提出當質押比重增大、頻次增加時,該效應愈加嚴重REF_Ref6049\r\h[31]。現有文獻中,將內部控制作為調整變量,討論了股份的質權設定對上市公司的風險負擔水平(周蕾,鄧沛,何恩,2019)REF_Ref7411\r\h[32]、商業信用融資(潘臨,張龍平,歐陽才越,2018)REF_Ref8567\r\h[34]、審查員風險對應(魯俊,2018)REF_Ref7894\r\h[33]的影響。2.5文獻評述綜上所述,關于股權質押經濟結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司的業績、價值和信息的公開等方面,關于內部控制的影響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董事會、管理層、審計委員會、權益結構、公司的發展狀況等方面。但是將股權質押和內控有效性放在一起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本文基于控股股東的特殊地位和股權質押的相關特征,探究股權質押對內控有效性的影響,并選擇股權質押行為本身、質押比例和質押規模三個方面對二者的相關性進行實證研究。3研究假設3.1控股股東股權質押與內控有效性基于上述理論基礎,可以說明持股股東采用消極戰略的動機及其可行性。關于動機,持股股東的現金流動權和支配權不對等。在面對與中小股利益的沖突時,大股東會損害小股東的利益,隨著兩權分離程度的加深,大小股東之間的共享利益減少,隨著持股股東閑暇時間變多,出現內控質量缺陷的可能性也變高。關于可行性,控股股東在公司經營中發揮主導作用,期待獲得個人收益的同時,為了防止控制權喪失,采取損害公司利益的措施,有損內部控制的效果。股權質押的消極效果反映在內部控制的5個要素中。在內部控制環境中,股權集中會造成凌駕于管理層之上的一系列行為,造成監督缺陷。黎來芳和陳占燎(2018)指出在信息和溝通方面,控制股東有選擇地公開信息,關鍵信息無法公開,有可能對信息交流產生消極影響REF_Ref16768\r\h[15]。張俊瑞,余思佳和程子健(2017)指出在風險評估中,股權質押提高了公司管理的難度,增加了財務風險REF_Ref11327\r\h[35]。在內部監督上,控股股東持股比例大,幾乎掌握投票決定權,從而使監督獲得失靈。綜上,本文提出假設:H1:股權質押行為會降低企業內控有效性。3.2控股股東股權質押程度與內控有效性股權質押比例越高、質押規模越大時,控股股東的兩權分離程度加深,風險加大,與小股東之間的共享利益減少,更可能采取消極策略。大股東進行股份的質權設定,想要奪取小股東的利益的情況下,股份權設定已經成為大股東的現金化的工具,大股東進行高比例質權設定時,說明公司的經營發生了問題高比例質權的設定已經成為公司經營惡化的信號。綜上,本文提出假設:H2:隨著股權質押比例的提高,其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的抑制程度變高。H3:隨著股權質押規模的提高,其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的抑制程度變高。3.3企業產權性質、股權質押與內控有效性中國大部分上市公司由國企改制而來,國有企業的規模一般較大,擁有更多的經濟管理權和財政自主權,競爭力也更強。與非國有上市公司相比,國有企業在承擔更多責任的,另外代理人更重視自己的政治前途,為了維持企業良好形象,通過股權質押,尋求經濟效益的可能性變低。非國有上市企業的統治者更加重視個人利益,對外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較低。因此,非國有企業為了實際利益而最大化,并且由于股票的質權設定有可能損害中小股東的利益。羅黨論、唐清泉(2008)提出,在非國有上市公司中,隨著兩權分離的加深,損害中小股東利益的行為激化,企業的實際支配者是國有企業的情況下,這個關聯不顯著REF_Ref17306\r\h[36]。因此,產權性質為非國有的情況下,管理者容易采取消極措施,影響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綜上,本文提出假設:H4:非國有企業比國有企業的股權質押行為對內控有效性有更強的抑制作用。4研究設計4.1樣本選取與數據來源為了保證檢查結果的合理性和準確性,本論文將2017-2019年3年的數據作為樣本數據進行選擇,研究對象是我國滬深A股上市公司。另外,為了保證數據的有效性,對樣本進行了以下處理。(1)剔除ST和*ST類上市公司,因為經常出現這種標志的公司財務狀況存在重大異常,股價變動較大,影響實證分析。(2)考慮到股權質押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關系,本文將剔除與金融業相關的上市公司。(3)為了消除極端數值引起的偏差,對連續變量在1%的分位水平上實施wisorize縮尾處理。經過篩選,得到了5439個樣本數據。這些上市公司的相關財務報告數據和指標來自該花順數據庫和國泰安數據庫。4.2變量設計4.2.1解釋變量本文的研究對象是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的股權質押行為,并選擇三個指標作為解釋變量,分別是:控股股東是否進行股權質押(Pledge_dum)。因為該變量是虛擬變量,因此假設1表示控股股東存在股權質押行為,0表示不存在股權質押行為控股股東股權質押比例(Pledge_ratio)。該變量根據控股股東股權質押總數與持股總數的比值得出,控股股東股權質押比例越高,則質押程度越深。控股股東股權質押規模(Pledge_scale)。該變量根據控股股東股權質押總數與被質押上市公司流通股數的比值得出,控股股東股權質押規模越大,則質押程度越深。4.2.2被解釋變量本文的被解釋變量是上市公司內控指數(CI),該指數是迪博公司考慮了內控五要素并且結合內控缺陷對內控基本指數進行了修正的結果。4.2.3控制變量本論文將上市公司規模(Size)、凈利潤(Profiit)、成長性(Growth)、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Jgtzz)、持股股東性質(Ownner)、資產負債率(Lev)、企業屬性(SOE)的8個指標以及年度變量和行業變量作為控制變量進行選擇。(1)公司規模(Size)。公司規模越大,持續經營時間越長,表明內部控制系統相對完善。本文采用資產總額計量公司的規模,采取自然對數。(2)凈利潤(Profiit)。企業保留利潤的高低對下一年度的發展計劃產生重大影響,并帶來不同的內部控制實施情況。本文采用自然對數。(3)成長性(Glowth)。成長快的公司容易暴露公司內部控制的實質性缺陷。本文采用公司當年收入額增長率的衡量成長性。(4)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Jgtzz)。“壓力抵抗型”機構投資者在提高內部控制質量方面的作用比“壓力敏感型”投資者顯著。本論文采用了機構投資者的持有股份總數和上市公司的總股份數的比率。(5)持股股東性質(Owner)。法人在決定質權時,考慮到更多利益相關者的因素,產生不同的質權設定動機。由于該變量是虛擬變量,1表示持有股份的股東是自然人,0表示法人。(6)資產負債率(Lev)。公司的經營成績越差,在同行中內部控制越有可能成為問題。(7)企業屬性(SOE)。我國很多上市公司的前身是國有企業,國有企業的所有權不是個人,所以很容易發生內部控制問題。這個變量是虛擬變量,1表示企業是國有企業,0表示非國有企業。(8)年變量(Year)。本論文研究年為2017-2019年,以2017為基準設定3個啞變量。(9)行業變量(Industry)。不同行業的內部控制程度不同。為了提高實證的準確性,控制行業變量。本文將樣本按所屬證券監督會行業名稱分為19種,剔除金融業,設立18個行業啞變量。表4.1變量定義表類型名稱符號定義被解釋變量內控有效性CI迪博DIB內控指數/100解釋變量控股股東是否進行股權質押Pledge_dum1表示控股股東存在股權質押行為,0表示不存在股權質押行為控股股東股權質押比例Pledge_ratio控股股東股權質押總數/持股總數控股股東股權質押規模Pledge_scale控股股東股權質押總數/被質押上市公司流通股數控制變量成長性Growth本年營收凈增量/上年營收總額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Jgtzz機構投資者持股總數/上市公司總股數控股股東性質Owner1表示控股股東為自然人,0表示法人資產負債率Lev年末負債額/年末資產額企業屬性SOE1表示企業是國有企業,0表示非國有企業凈利潤Profit年末凈利潤,取自然對數公司規模Size年末資產總額,取自然對數年度變量Year啞變量行業變量Industry啞變量4.3回歸模型選擇本文構建以下三個模型:模型一:IC=+Pledge_dum+Size+Profit+Lev+Growth+Jgtzz+SOE+Ownerr+++(4-1)模型二:IC=+Pledge_ratio+Size+Profit+Lev+Growth+Jgtzz+SOE+Ownerr+++(4-2)模型三:IC=+Pledge_scale+Size+Profit+Lev+Growth+Jgtzz+SOE+Ownerr+++(4-3)模型1主要研究是否進行股權質押對企業內控有效性的影響;模型2主要研究質押比例對企業有內控有效性的影響;模型3主要研究質押規模對內控有效性的影響。5實證分析與檢驗5.1描述性統計下表給出了2017-2019年的3年時間中,全部變量的描述性分析。表5.1變量描述性統計N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標準差迪博內控指數54392.0469.9546.886100.738688控股股東是否質押5439010.450.498控股股東股權質押比例54390.0001.0000.264300.355236控股股東股權質押規模54390.0009.2680.205150.504459資產負債率54390.0070.9410.466340.195193成長性5439-0.953251.2110.263583.345597公司規模543919.05728.63622.773941.417134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54390.0000.9210.442000.213703凈利潤543912.90425.73819.497711.599040企業屬性5439010.590.493控股股東性質5439010.080.277在被解釋的變量中,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IC)的最大值是9.954,最小值為2.046,平均值為6.88610,標準偏差為0.738688,由于內部控制指數是從原來的數值除以100得到的,可以看出我國不同的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內控質量相差很大。在解釋變量中,持股股東是否進行質權設定(Pledge_dum)的平均值為0.45,說明了在樣本中,持股股東進行股份的質權設定的比例為45%,表明持股的質權設定是普遍的。持股股東質權設定比例(Pledge_ratio)的平均值是0.26430,但是最高比率是100%,說明了不同上司公司的持股股東的質權設定的狀況相差很大。持股股東質權設定規模(Pledge_scale)的平均值是0.2515,最高值是9.268,也顯示了不同公司的持股股東的質權設定狀況的相差很大。在控制變量中,凈利潤(Profiit)的平均值是19.49771,標準偏差是1.559040,最大值是25.718,最小值是12.904,說明上市公司收益水平相差很大。公司規模平均值為22.77394,最大值為28.636,最小值為19.057,表明上市公司規模之間存在一定差異。持股股東性質(Owner)的平均值為0.08,在8%的上市公司中表示持股股東是自然人,法人壓倒性占絕大多數。資產負債率(Lev)的標準偏差為0.95193,最大值為0.941,最小值為0.007,表明我國上市公司融資限制的差距很大。機構投資者的持股比例(Jgtzz)的平均值為0.44200,表明機構投資者在持股結構中占有一定比例,對企業有制約效果。公司性質(SOE)是虛擬變量,平均值為0.59,表示59%的企業是國有企業,41%的企業是非國有企業。5.2相關性分析為了判斷變量的相關性,檢查變量可以得到以下結果:表5-2變量相關性統計迪博內控指數是否質押質押比例質押規模資產負債率成長性公司規模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股權制衡度凈利潤企業屬性控股股東性質迪博內控指數皮爾遜相關性1-.096**-.117**-.068**.150**.040**.320**.120**-.018.429**.076**-.060**Sig.(雙尾).000.000.000.000.001.000.000.121.000.000.000控股股東是否質押皮爾遜相關性-.096**1.816**.260**.010.022.055**-.013.035**.037**-.147**.069**Sig.(雙尾).000.000.000.412.066.000.262.003.002.000.000控股股東股權質押比例皮爾遜相關性-.117**.816**1.334**.035**.007.018-.017.027*-.002-.183**.009Sig.(雙尾).000.000.000.004.521.883.000.428控股股東股權質押規模皮爾遜相關性-.068**.260**.334**1-.008.016-.082**-.065**-.031**-.084**-.006-.018Sig.(雙尾).000.000.000.515.170.000.000.010.000.604.135資產負債率皮爾遜相關性.150**.010.035**-.0081.039**.508**.113**-.072**.210**.146**-.196**Sig.(雙尾).000.412.004.515.001.000.000.000.000.000.000成長性皮爾遜相關性.040**.022.007.016.039**1.029*-.051**.019.032**-.025*.008Sig.(雙尾).001.066.533.170.001.016.000.113.006.033.505公司規模皮爾遜相關性.320**.055**.018-.082**.508**.029*1.267**-.030*.817**.184**-.184**Sig.(雙尾).000.000.125.000.000.016.000.013.000.000.000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皮爾遜相關性.120**-.013-.017-.065**.113**-.051**.267**1-.161**.274**.233**-.426**Sig.(雙尾).000.262.164.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凈利潤皮爾遜相關性.429**.037**-.002-.084**.210**.032**.817**.274**.0041.084**-.120**Sig.(雙尾).000.002.883.000.000.006.000.000.766.000.000企業屬性皮爾遜相關性.076**-.147**-.183**-.006.146**-.025*.184**.233**-.260**.084**1-.349**Sig.(雙尾).000.000.000.604.000.033.000.000.000.000.000控股股東性質皮爾遜相關性-.060**.069**.009-.018-.196**.008-.184**-.426**.241**-.120**-.349**1Sig.(雙尾).000.000.428.135.000.505.000.000.000.000.000注:**、*分別表示在1%和5%水平相關性顯著。其中,變量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有效性(IC)與解釋變量是否質押、質權比例、質權規模均呈現負相關,相關系數分別為-0.096、-0.17、-0.068,均在1%的水平上顯著,與假設1、假設2、假設3一致。上市公司規模(Size)、凈利潤(Profiit)、成長性(Growth)、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Jgtzz)、持股股東性質(Owner)、資產負債率(Lev)、企業屬性(SOE)都與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有著顯著關聯,顯示了控制變量設定的合理性。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均小于0.5,初步證明了不存在重的多重共線性問題,并確保了實證結果的科學可靠性。5.3回歸分析5.3.1控股股東股權質押與企業內控有效性本文將控股股東是否進行股權質押作為回歸方程的解釋變量,將上市公司內控有效性作為被解釋變量,其他因素作為控制變量,根據模型(4-1)對全樣本進行多元線性回歸檢驗,結果如圖表5-3所示。表5-3回歸結果模型一未標準化系數標準化系數t顯著性共線性統計B標準錯誤Beta容差VIF1(常量)4.139.14328.942.000控股股東是否質押-.151.016-.102-9.476.000.9681.033資產負債率.548.051.14510.673.000.6061.650成長性.005.002.0252.338.019.9931.007公司規模-.125.012-.241-10.378.000.2074.827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007.042.002.158.875.7581.319凈利潤.276.009.59729.243.000.2683.737企業屬性.061.017.0403.481.001.8271.208控股股東性質.047.033.0181.434.152.7371.357年度控制行業控制N5439R-squared0.214F239.769顯著性.000根據回歸結果,為0.215,說明模型具有一定的擬合度和解釋力度。該模型任意變量的膨脹系數(VIF)均未超過10,表明多重線性并未出現。控股股東是否進行股權質押與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回歸系數是-0.102,t值為-9.476,呈現顯著負相關,說明進行股權質押會對內控有效性產生消極影響,假設1成立。5.3.2控股股東股權質押程度與企業內控有效性本文將控股股東股權質押比例和規模作為回歸方程的解釋變量,將上市公司內控有效性作為被解釋變量,其他因素作為控制變量,根據模型(4-2)和模型(4-3)對全樣本進行多元線性回歸檢驗,結果如表5-4所示。表5-4回歸結果①②變量BetaVIFBetaVIF控股股東股權質押比例-.1111.043控股股東股權質押規模-.0381.013資產負債率.1501.650.1491.650成長性.0231.007.0241.007公司規模-.2464.809-.2614.804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0001.319-.0031.323凈利潤.5963.736.6043.730企業屬性.0331.231.0571.183控股股東性質.0081.358.0121.359年度控制控制行業控制控制N54395439R-squared0.2150.205F242.225227.624根據回歸結果,①表示模型(4-2)的回歸結果,為0.215,說明模型具有一定的擬合度和解釋力度。該模型任意變量的膨脹系數(VIF)均未超過10,表明多重線性并未出現。控股股東股權質押比例與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回歸系數是-0.111,t值為-10.269呈現顯著負相關,說明股權質押比例會對內控有效性產生消極影響,假設2成立。②表示模型(4-3)的回歸結果,為0.205,說明模型具有一定的擬合度和解釋力度。該模型任意變量的膨脹系數(VIF)均未超過10,表明多重線性并未出現。控股股東股權質押規模與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回歸系數是-0.038,t值為-3.525,呈現顯著負相關,說明股權質押規模會對內控有效性產生消極影響,假設3成立。5.3.3企業產權性質、股權質押與內控有效性按照企業產權性質不同,將上市公司分為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總樣本數為5439,國有企業樣本數為2527,非國有企業樣本數為2912。按照模型(4-1)、(4-2)和(4-3)進行多元線性回歸,結果如表5-5、5-6所示。表5-5回歸結果①全樣本國企非國企變量BetaBetaBeta控股股東是否質押-.107-.061-.144資產負債率.144.150.157成長性.024.042.035公司規模-.228-.154-.353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006-.026.050凈利潤.588.582.588控股股東性質.007-.004.035年度控制控制控制行業控制控制控制N543925272912R-squared0.2120.2440.183F271.862190.25093.248表5-6回歸結果②③全樣本國企非國企全樣本國企非國企變量BetaBetaBetaBetaBetaBeta控股股東股權質押比例-.117-.070-.145控股股東股權質押規模-.038-.021-.049資產負債率.48.153.164成長性.023.043.031.022.041.033公司規模-.237-.159-.360-.244-.162-.393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003-.027.047.002-.029.041凈利潤.589.584.586.593.584.607控股股東性質-.001-.004.016-.004-.002.019年度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行業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N543925272912543925272912R-squared0.2140.2450.1830.2020.2400.165F275.461191.48493.410255.879186.95282.465根據表5-5,①表示模型(5-1)的回歸結果,國有企業控股股東股權質押對內控有效性顯著相關,相關系數為-0.061;非國有企業相關系數為-0.144,呈現顯著相關性,而且比國有樣本的系數絕對值更大,顯著性更強。根據表5-6,②表示模型(5-2)的回歸結果,國有企業控股股東股權質押比例對內控有效性呈顯著負相關,相關系數為-0.070;非國有企業相關系數為-0.145,呈現顯著相關性,而且比國有樣本的系數絕對值更大,顯著性更強。③表示模型(5-3)的回歸結果,國有企業控股股東股權質押規模對內控有效性呈顯著負相關,相關系數為-0.021;非國有企業相關系數為-0.049,呈現顯著相關性,而且比國有樣本的系數絕對值更大,顯著性更強。說明控股股東股權質押行為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有效性的抑制作用在非國有企業中更加顯著,假設4得到驗證。6研究結論和建議6.1研究結論本論文以相關理論為基礎,以2017-2019年為樣本數據的選擇期間,以滬深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通過多元回歸實證驗證股權的質權設定行為與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之間的關系,分析企業所有權性質對兩者關系的影響。研究的結論如下:第一,股權的質權設定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產生抑制作用。持股股東的現金流動權移交給質權人,由于現金流動權和控制權不一致可能會導致持股股東采取消極策略。例如,侵占操作管理層、公司的資金等,企業內部控制透明度進一步下降,企業風險增加,經營環境惡化,對內部控制造成損害。第二,持股股東的質權設定比率越高,規模越大,質權設定行為對內部控制的抑制作用越大。隨著持股的質權設定程度的加深,持股股東面臨更大的支配權轉移的風險,兩權的分離程度也越來越深,促使持股股東采取消極的行動,通過內部控制帶來嚴重的損害。第三,國有企業股份的質權設定削弱了對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的抑制作用。由于國有企業的實際統治者更加重視自己的形象,愿意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因此可以更好地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而非國有企業就更加靈活,對外信息披露透明度更低,易于接受控股股東的操作,從而影響內部控制。6.2研究建議基于以上研究結論,為更好地約束持股股東的不正當行為,加強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本文將從完善持股質權設定信息公開制度,建立風險防范和抑制系統,完善外部監督機制從推進企業內部控制機制建設這四個方面提出建議:第一,完善股票的質權設定信息公開制度。雖然有及時相關的制度,但制度還不夠完善、全面,在實際操作中,上市公司只公布了質權設定的數量和比例等重要信息。因此,應當對信息公開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擴大信息公開的范圍。例如,金額、用途等。接著,將公開基準細分化,特別是提供質權設定用途的具體信息。最后,對信息披露不及時或未到位的持股股東,監督管理部門應當給予處罰。第二,構建和健全風險預防和控制系統。由于股票的質權設定信息不對稱,質權設定者處于弱勢,從而一旦股價下降,債權銀行將面臨無法收回擔保資金的可能性。因此,債權銀行應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預防意識和管理水平。一方面,加強對公司的前期審查。另一方面,對持股股東進行調查。第三,完善外部監督系統。現在,對于企業內存在的消極行為,一個主要原因是監督能力不足。因此,應該多方面地采取措施。一方面,監督管理部門必須強化對股東股權設定的處罰力度。另一方面,加強上市公司的外部監察。第四,推進企業內部控制機制的構建。首先,改善上市公司的委托代理關系。其次,調整企業統治結構,著力發揮獨立董事的作用。最后,優化企業的股權結構,建立多種股權控制機制。參考文獻王斌,蔡安輝,馮洋.大股東股權質押、控制權轉移風險與公司業績[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3,33(07):1762-1773.謝仁德,鄭登津,崔宸瑜.控股股東股權質押是潛在的“地雷”嗎?——基于股價崩盤風險視角的研究[J].管理世界,2016(05):128-140+188.艾大力,王斌.論大股東股權質押與上司公司財務:影響機理與市場反應[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報),2012,27(04):72-76.呂長江,肖成民.民營上市公司所有權安排與掏空行為[J].管理世界,2016(10):128-138.李洪濤,上市公司大股東股權質押對公司價值的影響——以華映科技為例[J].財務通訊,2017(05):64-68.EricFriedman,SimonJohnson,ToddMittonc.Proppingandtunneling:\o"Goto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onScienceDirect"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2003,31(04):732-750.譚燕,吳靜.股權質押具有治理效用嗎?——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會計研究,2013(02):45-53+95.王雄元,歐陽才越,史震陽.股權質押、控制權轉移風險與稅收規避[J].經濟研究,2018,5(01):138-152.李常青,幸偉.控股股東股權質押影響高管薪酬——業績敏感性嗎?[J].經濟管理,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