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測試指南 硬粒小麥 編制說明_第1頁
植物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測試指南 硬粒小麥 編制說明_第2頁
植物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測試指南 硬粒小麥 編制說明_第3頁
植物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測試指南 硬粒小麥 編制說明_第4頁
植物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測試指南 硬粒小麥 編制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植物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測試指南硬粒小麥》(草案)編制說明業科學院農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項目編對申請審定、登記、保護的品種進行特異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穩定性(Stability)測試種管理部門或育種家委托指定的測試機構或自主開展,運用相應植物審查測試技術與標準,將待測試品種與標準品種、近似品種一起栽培或室內分析,通過在試驗中觀察和測量其特征特性,進行數據分析處理,最終得出評價結論的過程。因此測試技術標準的制定和標準品種的選硬粒小麥(Triticumturgidumsubsp.durum)是禾durumDesf.,現定名Triticumturgidumsubsp.Durum1,染色體組為AABB。是世界小麥屬植物中種植面積和產量僅次于普通小麥占第二位的物種,在我國西南和西北地區春麥區有小面積種植。硬粒小麥面粉食味良好,便于貯藏與食用,是制作通心粉的唯一原料,也是我國為提高面粉品質而需要添加的配粉原以及耐旱、耐貧瘠,是普通小麥改良的重要種質資源之一。六十年代以來全世直有種植習慣,尤其是意大利,由于硬粒小麥是制作通心粉的唯一原料,種植先后組織全國十多家小麥育種單位協作攻關,20世紀80年代中期,育成了如產優質品系。近二十年來,由于硬粒小麥具有優質、抗病等特性,不僅在普通小麥育種中作為親本廣泛應用,同時硬粒小麥優質、抗病等遺傳機理也被深入UPOV)TGP文件的理解更加深入,該標準部分描述已不符合《植物新品種特異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新疆農業科學院農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新姓名所在單位分工余毅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種質資源中心)標準首席專家,全程指導標準的制定毛強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種質田間試驗采集、文本修改、處理及撰寫資源中心)張浙峰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種質資源中心)試驗數據分析張凱淅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標準文本格式校正和試驗結果驗證王威新疆農業科學院農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資料收集,田間種植試驗、重復性和再現性比對驗證王帆新疆農業科學院農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田間試驗及數據采集處理胡祿貴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種質資源中心)田間試驗及數據采集羅俊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種質資源中心)田間試驗及數據采集劉澤厚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種質資源中心)資源收集顏國榮新疆農業科學院農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田間試驗及數據采集處理李從美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種質資源中心)田間試驗及數據采集萬洪深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種質資源中心)資源收集張金波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資源收集、田間試驗及數據采集徐宇恒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種質資源中心)田間試驗及數據采集蔣昌云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種質資源中心)田間試驗及數據采集覃智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種質資源中心)田間試驗及數據采集劉寧新疆農業科學院農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田間試驗及數據采集蠟粉極少等標準品種的情形,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利用引自國際玉米小麥類型株系,通過對這些株系的觀測,應用、驗證GB/T19557.3-2004,2009-2012年補充采集部分品系相關圖像、數據資料,為指南修訂奠定技術基UPOV硬粒小麥測試指南(tg_1204proj_3)于2012年修訂,起草組同期2022年4月,修訂組完成指南修訂版草案撰寫,并上報全國植物新品種為了使本文件對我國的硬粒小麥品種能夠充分描述,修訂123456789敘Xapbkobcka46Ee3eHuYKcka139Berk-p178117-3-kar-s家在昆明召開國家標準專家審查會對該送審稿進草單位的匯報,經質詢和討論,對指南文本進行原文本標準章節號1);2);性和穩定性測試和結果判定,圓錐小麥34行,不少于100個穗行?!?株部分)時,采用1%的群體標準和95%的接受概率,最多允許3個異型判定穗行或植株部分一致性時,采用1%定時,一個穗行中有一個及以上異型株69);););789性狀名稱改為:籽粒:顏色深淺;表達狀態描述描述調整為:淺、中、深B.3.8、B.3.9、二、國家標準編制原則、主要內容及其確定依據,修訂國家標準時,還包括14、附錄C(規范性)硬粒小麥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測試技術本文件主要內容中性狀的選擇、性狀的描述、分級、代碼的確定、標準品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審查及性狀統[2]UPOVTGP/7DEVELOPMENTOFTESTGUIDELINES(測試指南的研或測試品種的變異度不超過近似品種在該性狀上的的群體標準參考育種水平更高,育種活躍度更高,品種數量更多的普通小麥設序號修訂稿征求意見稿性狀GB/T19557.3-2004性狀異同1芽鞘:花青苷顯色強度QL變為QN,分級由1、9調整為123452*植株:生長習性性狀名稱由幼苗習性調整為植株生長習性,分級由9級調整為5級(按TGP7:兩端固定的數量性狀分級)3植株:旗葉下披比率性狀名稱編輯性修改4*抽穗期性狀名稱編輯性修改5旗葉:葉耳花青苷顯色強度新增6*旗葉:葉鞘蠟粉性狀名稱編輯性修改7性狀名稱編輯性修改8旗葉:長度新增9旗葉:寬度新增*莖桿:穗頸蠟粉性狀名稱編輯性修改*穗:蠟粉性狀名稱編輯性修改植株:穗下莖長度新增*植株:高度性狀名稱編輯性修改穗:芒類型表達狀態及描述修改短芒、長芒為半芒、全芒,與tg120一致。僅適用于有芒品種:芒:花青苷顯色性狀名稱編輯性修改*僅適用于有芒品種:穗:頂部小穗芒與穗的相對長度性狀名稱編輯性修改護穎:形狀性狀名稱編輯性修改*護穎:穎肩形狀性狀名稱編輯性修改護穎:穎肩寬度減少分級,由9級調整為3級20護穎:喙長度減少分級,由9級調整為5級21護穎:喙彎曲程度修改性狀名稱為彎曲程度,分級更改22*護穎:表面茸毛減少分級,由9級調整為5級23減少分級,由9級調整為5級24*僅適用于有芒品種:芒:顏色性狀名稱增加限制性用語,表達狀態與tg120一致,增加中等褐色25穗:基部穗軸節茸毛減少分級為5級26*穗:護穎顏色將性狀描述“棕色”拆分為“淺黃褐色”和“中等黃褐色”。增加性狀描述“黑色”。27穗:形狀性狀名稱編輯性修改28*穗:長度新增29穗:小穗數新增30*穗:密度性狀名稱編輯性修改31穗:粒數新增32籽粒:形狀性狀名稱編輯性修改33籽粒:顏色深淺新增34籽粒:千粒重性狀名稱編輯性修改35*籽粒:冠毛長度表達狀態描述由茸毛數量少、中、多調整為短、中、長,性狀本身無實質變化。36強度色性狀名稱進行編輯性修改37*冬春性一致38莖稈:穗下節茸毛觀測難度大,同時是tg120性狀,估保留并調整為選測性狀39穗:頂部小穗芒長度新增40籽粒:長度新增41籽粒:寬度新增2、第一葉花青甙顯色與芽鞘色存在相關性,刪除。31、莖稈顏色(成熟期)偏態分布,可觀測時間短,刪除32、抗倒伏性無標準方法,刪除無標準方法,刪除無標準方法,刪除37、赤霉病抗性無標準方法,刪除34、粗蛋白含量無標準方法,刪除38、耐鹽性無標準方法,刪除39、耐旱性(全生育期)無標準方法,刪除40、耐寒性無標準方法,刪除三、試驗驗證的分析、綜述報告,技術經濟論證,預期的經濟效益、社會效兩次田間試驗,2022年和2023年分別在成都郫都區四川省農科院試驗基地和參考UPOV硬粒小麥測試指南(TG_120_4)以及我國家標準硬粒小麥指南圖1:旗葉長度、寬度等性狀數據分布圖表5:2012-2013年硬粒小麥數量性狀統計分析匯總表8922表6:2024年硬粒小麥數量性狀統計分析匯總表值差差差值差個個粒g表7部分性狀相關性分析結果11植株:長度(不含穗)穗不含芒)寬度14穗下節長度144穗抽16頂芒長度177穗:縱切面寬度27穗:長度(不含芒)28穗:小穗數29穗:基部不育小穗數1112株高(含穗不含芒)0.992**112旗葉:長度0.324**0.338**113旗葉:寬度0.135*0.135*0.423**114穗下節長度0.755**0.737**0.227**0.121*1144穗抽出度0.539**0.507**0.010.060.804**116頂芒長度0.030.000.302**0.100.172**0.091177穗:縱切面寬度-0.185**-0.211**0.158**0.337**0.02-0.010.200**127穗:長度(不含芒)0.194**0.291**0.242**0.070.04-0.136*-0.243**-0.266**128穗:小穗數0.418**0.420**0.212**0.212**0.334**0.254**0.020.030.10129穗:基部不育小穗數0.184**0.194**0.020.030.090.050.02-0.231**0.184**0.257**131穗:粒數0.070.07-0.050.010.219**0.279**0.050.155*-0.040.177**-0.051穗密度0.05-0.03-0.090.126*0.119*0.226**0.124*0.270**-0.740**0.492**0.000.091芒長/穗長無芒≥0.01≥0.21≥0.41≥0.61≥0.81≥1.01≥1.21≥1.41≥1.61≥1.81≥2.01≥2.21≥2.41品種數品種占比8643885843661112.621.971.313.934.2612.4627.8727.5411.803.281.970.330.330.33比率%圖2:芒長與穗長比值品種占比比率以及原始值對應圖示的性狀,根據最小差異顯著級差法采用9級或5級或3級。暫定選擇36個品種作為標準品種。除指南中所列出的標準品種外,可以指代該135IDYN-14Altar84fulao112pblundenArubaLahn/3/Gdovz469/AA//PG3sla-2ascon14舒??˙etriq5Mexicali755PI520092Chen/Altar84//FochaRissa6SUTurkMI82-8391CocoritShag147BuckcandisurDurakingShag228AlduraDurexSla984TK160-051.08DurfortSolga5PI113393eddieSwahen3Aldente23Erolia三臺棒棒蘭麥Aldura24Fulao1、UPOV于1988年頒布了“硬粒小麥特異性、一致性和物形態特征為主,未列出硬粒小麥的經濟性狀、抗逆頒布的《植物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測試指南硬粒小麥》主要參照的是1988年的UPOV“硬粒小麥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測試標準,在與TG/120/3相協調的基礎上,體現我國硬粒小麥生產和育種的色、高分子谷蛋白亞基類型等性狀,性狀解釋說明及圖版等與TG/120/4測試指南形態特征其他性狀合計UPOV1988年硬粒小麥測試指南TG/120/331-31GB/T19557.3-200432840UPOV2012年硬粒小麥測試指南TG/120/428-28歐盟植物品種局(CPVO)2014年硬粒小麥測試指南CPVO-TP/120/328-28日本農林水產省2018年硬粒小麥測試指南《マ34236修訂版GB/T19557.3-202X送審稿37441序號內容或性狀tg120內容或性狀序號異同第自花授粉植物,千粒重在25—50g之間,五一次測試用種約100g,2kg足夠20次測試章所用。章一致性判定標準:0.3%的群1芽鞘:花青苷顯色強度U1減少分級,由9級變為5級2*植株:生長習性U2減少分級,由9級變為5級3植株:旗葉下披比率U3一致4*抽穗期U4一致5旗葉:葉耳花青苷顯色強度U5一致6*旗葉:葉鞘蠟粉U6一致7*旗葉:葉片背面蠟粉U7一致8旗葉:長度新增9旗葉:寬度新增*莖桿:穗頸蠟粉U9一致*穗:蠟粉U10一致植株:穗下莖長度新增*植株:高度U11觀測部位調整為不含芒穗:芒類型U12一致僅適用于有芒品種:芒:花青苷顯色新增*僅適用于有芒品種: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