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電力系統同步相量測量裝置技術條件_第1頁
2022電力系統同步相量測量裝置技術條件_第2頁
2022電力系統同步相量測量裝置技術條件_第3頁
2022電力系統同步相量測量裝置技術條件_第4頁
2022電力系統同步相量測量裝置技術條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電力系統同步相量測量裝置通用技術條件PAGE\*ROMANPAGE\*ROMANIPAGE\*ROMANPAGE\*ROMANIV目次前言 V1范引文件 1語定義 24.總則 2步量量元要求 3境件 3工條件 3試條件 3定氣數 3直電源 3交信輸回路 3步量量元功能 3同測功能 3動數記功能 4連錄記功能 4低振監功能 4次/超步蕩功能 4通功能 4信模及信務 4人接功能 6時狀標功能 6間步測能 6常警能 7恢措施 7要術求 7采率圍 7交電信輸路 8發機角量法 8實顯示 8動數幀錄 8連續波 9低頻蕩警 9次/超步蕩警 9裝通信 9鐘步 9量件準度 9穩性能 15流源響 15率耗 15緣能 15濕性能 15電兼容性 15射磁抗度 15快瞬脈抗擾度 15蕩抗度 15電電擾度 15涌沖)度 15頻場擾度 15尼蕩場度 15機性能 15連通電 15結、外及全計 16箱插的寸 16殼護 16氣隙爬離 16火險護 16全志 16量據中技求 16境件 16工條件 16PAGE\*ROMANPAGE\*ROMANIIIPAGE\*ROMANPAGE\*ROMANIV試條件 16定氣數 16量據中的能 16實通功能 16動數記功能 16離數召功能 17相數集器模型通服務 17時同監功能 17要術求 17實通信 17動數記錄 17流源響 18率耗 18緣能 18濕性能 18磁容性 18輻電場擾度 18電速變沖抗擾度 18振波擾度 18靜放抗度 18浪(擊抗度 18工磁抗度 18阻振磁抗度 18機性能 18連通電 18結、外及全計 19箱插的寸 19殼護 19氣隙爬離 19火險護 19全志 19志包、輸存 19819附錄A資性錄)同步量基性質 20附錄B資性錄)發電輔信的量求 22附錄C資性錄)次/同振分檢法 23次/同振檢型 23次/同振分測算法 23次/同振分名規范 23據幀STAT態擴展 23次/同振測命名范 24附錄D規性錄)發電同電相及角直測方法 25要集信號 25電鍵脈信號 25組子置量原理 25附錄E資性錄)連續波件展約 26離數傳命命令明 26擴的令數定義 26主召連錄明 27附錄F(料附)秒的理法 28附錄G(料附)帶寬濾器 29力統號頻成分 29譜疊象 29波器 29態量帶寬 30附錄H資性錄)裝置型 31輯備模 31輯點模 32據集 35警模 35據述 35PAGEPAGE13PAGEPAGE10電力系統同步相量測量裝置通用技術條件(GB/T19391-2003全球定位系統(GPS)術語及定義GB2900.1-1992電工術語基本術語GB/T2900.17電工術語電氣繼電器(eqvIEC50(446))GB/T2900.25-2008電工術語旋轉電機(idtIEC60050(411):1996)GB/T2900.49電工術語電力系統保護(idtIEC60050(448):1995)GB4208-2008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GB16836-2003GB/T3047.444.45mmGB/T15153.1-199821(idtIEC870-2-1:1995)GB/T15153.2-200022()(idtIEC60870-2-2:1996)GB/T17626.2-2006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idtIEC61000-4-2:2001)GB/T17626.3-2006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idt61000-4-3:2002)GB/T17626.4-2008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idtIEC61000-4-4:2004)GB/T17626.5-2008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浪涌()抗擾度試驗(idtIEC61000-4-5:2005)GB/T762.-00dtC6100-48:20GB/T17626.10-1998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阻尼振蕩磁場抗擾度試驗(idtIEC61000-4-10:1993)GB/T762.1199dtC6100-412:99GBT17626.7-2017器導則GB/T26865.2-20XX電力系統實時動態監測系統第2部分:數據傳輸協議GB/T14598.118-1—20XX/IEC/IEEE60255-118-1:2018118-1DL/T478-2001靜態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通用技術條件DL/T630-1997交流采樣遠動終端技術條件DL/T1405.1-2015智能變電站的同步相量測量裝置第1部分:通信接口規范DL/T1405.2-2018智能變電站的同步相量測量裝置第2部分:技術規范GB/T19391、GB/T2900.1、GB/T2900.17、GB/T2900.25GB/T2900.493.1同步相量synchrophasor以協調世界時間為參照系的相量。注:同步相量的時標是計算窗口第一個采樣點對應的協調世界時間,同步相量的基本性質參見附錄A。3.2同步相量測量裝置synchrophasormeasurementdevice用于進行同步相量的測量、傳輸和記錄的裝置總稱,包括同步相量測量單元和相量數據集中器。3.3PhasorMeasurementUnit,PMU用于進行同步相量的測量、記錄和傳輸的單元。3.4相量數據集中器PhasorDataConcentrator,PDC用于數據接收和轉發的通信單元。能夠同時接收多個同步相量測量單元的數據,并能實時向多個通道轉發測量數據,簡稱數據集中器。3.5發電機功角powerangle發電機同步電勢基波相量和機端電壓基波正序相量之間的相位差。4.總則電力系統實時動態監測系統由位于調控中心的WAMS主站、位于發電廠/變電站/直流換流站/新能源廠站等的廠站端同步相量測量裝置和調度數據通信網絡構成,系統架構如圖1所示。電力調度數據網電力調度數據網PDCPDCPDC……PMU … PMUPMU … PMUPMU … PMU廠站端同步相量測量裝置廠站端同步相量測量裝置廠站端同步相量測量裝置WAMS主站圖1電力系統實時動態監測系統架構圖圖1(PMU)(PDC),其中同WAMS同步相量測量單元的采樣方式支持數字化和模擬式采樣兩種方式。工作條件1;70kPa~106kPa表1工作場所環境溫度和濕度分級級別環境溫度濕度使用場所范圍/°C最大變化率/°C/h相對濕度/%最大絕對濕度/g/m2C0-5~+45205~9528室內C1-25~+55205~10028遮蔽場所C2-40~+70205~10028戶外CX待定與用戶協商試驗條件a)環境溫度:+15C~+35C;b)相對濕度:45%~75%;c)大氣壓力:86kPa~106kPa。直流電源220V、110V,b)20%~+15%;c)紋波系數:≤5%。交流信號輸入回路3a)流壓:100/ V、100V;b)流流:1A、5A;3c)額定頻率:50Hz。同步測量功能(b)應計算三相電壓基波相量、三相電流基波相量、正序電壓基波相量、正序電流基波相量、頻率、頻率變化率和功率等。每一組ABC三相電壓都應計算一個頻率和一個頻率變化率;c) d)宜測量發電機調節和控制系統的部分信號,參見附錄B。動態數據記錄功能——頻率越限;——電壓相量幅值和電流相量幅值越上限;——電壓幅值越下限;——有功功率振蕩;——收到繼電保護、安全自動裝置跳閘輸出信號;——收到人工啟動記錄命令。——不應因直流電源中斷而丟失已記錄的數據;——不應因外部訪問而刪除記錄數據;——不應提供人工刪除和修改記錄數據的功能。連續錄波記錄功能同步相量測量單元應具備連續錄波功能,應連續記錄原始采樣數據到非易失存儲器中。低頻振蕩監測功能次/超同步振蕩監測功能同步相量測量單元應具備次/超同步振蕩監測功能。/超同步振蕩檢測算法,采用瞬時功率檢測時,將次/超同步振蕩主導分量的振蕩功率幅值、振蕩頻率上送調度主站;采用電流檢測時,將次/超同步振蕩主導分量的電流振蕩幅值、振蕩頻率上送調度主站。當電力系統發生次/次/超同步振蕩檢測算法模型見附錄C。通信功能信息模型及通信服務同步相量測量單元建模及通信服務應遵循DL/T860的要求,具體建模方式宜參考附錄H執行。,MMSAccessPointMMSS1)(G1)SVM1);S12LD(LD0)LD(CTRL)G11GOOSELDPIGO01、PIGO02M11SVLDPISV01、PISV02…);LLN0、LPHD、GGIO1 2 341 2 341 2 34PMUPDCPMUPMU智能終端、合并單元圖2數字化采樣同步相量測量裝置通信服務說明:①以太網多播GOOSE服務,傳輸開關量;②以太網多播SV服務,傳輸間隔電流電壓采樣數據;③MMS服務,傳輸裝置自檢信息、運行狀態并實現時間同步管理功能;④B/T286500H5.3.7.3模擬量采樣的同步相量測量單元通信服務1212121212PMUPDCPMUPMU感器圖3模擬量采樣同步相量測量裝置通信服務說明:①MMS服務,傳輸裝置自檢信息、運行狀態并實現時間同步管理功能;②GBT2665.10H人機接口功能時間狀態標識功能應對數據的時間同步狀態進行標識。時間同步監測功能時間同步狀態在線監測協議配置應滿足如下要求:NTPDL/T860表。表2不同規約信息點設備類型對象類型狀態名裝置對時狀態對時信號狀態對時服務狀態時間跳變偵測狀態在時間同步對時偏差-3ms~3ms范圍內,不應產生告警。對時狀態測量合格判據見表3。表3對時狀態測量功能合格判據模擬偏差合格判據0ms偏差測量值的30次平均值<±3ms,測試持續期間無告警3ms偏差測量值的30次平均值>+3ms,產生告警-3ms偏差測量值的30次平均值<-3ms,產生告警裝置應具有時間監測狀態自檢功能,具體應滿足表4、表5和表6要求。表4對時信號自檢功能合格判據場景合格判據拔下或不連接對時電纜/光纖產生對時接口狀態告警對時信號質量標志無效產生對時接口狀態告警對時信號校驗錯產生對時接口狀態告警插入或連接對時電纜/光纖且對時信號質量標志有效且校驗正確對時接口狀態告警返回表5對時服務自檢功能合格判據場景合格判據拔掉對時信號線,調整外部信號與本地時間偏差超過3600s,恢復對時信號線對時服務狀態告警拔掉對時信號線,調整外部信號與本地時間偏差不超過3600s,恢復對時信號線對時服務狀態復歸對時信號狀態動作對時服務狀態告警對時信號狀態復歸對時服務狀態復歸對時跳變偵測狀態動作對時服務狀態告警對時跳變偵測狀態復歸對時服務狀態復歸表6對時跳變偵測自檢功能合格判據場景合格判據對時信號年跳變增加1產生時間跳變偵測狀態告警,裝置守時對時信號年跳變減少1產生時間跳變偵測狀態告警,裝置守時對時信號月跳變增加1產生時間跳變偵測狀態告警,裝置守時對時信號月跳變減少1產生時間跳變偵測狀態告警,裝置守時對時信號日跳變增加1產生時間跳變偵測狀態告警,裝置守時對時信號日跳變減少1產生時間跳變偵測狀態告警,裝置守時對時信號時跳變增加1產生時間跳變偵測狀態告警,裝置守時對時信號時跳變減少1產生時間跳變偵測狀態告警,裝置守時對時信號分跳變增加1產生時間跳變偵測狀態告警,裝置守時對時信號分跳變減少1產生時間跳變偵測狀態告警,裝置守時對時信號秒跳變增加1產生時間跳變偵測狀態告警,裝置守時對時信號秒跳變減少1產生時間跳變偵測狀態告警,裝置守時閏秒不產生時間跳變偵測狀態告警,裝置正常同步恢復變化前正常信號時間跳變偵測狀態告警返回,裝置正常同步異常告警功能PT/CT(。自恢復措施應有自恢復電路,能通過自恢復電路自動恢復正常工作。采樣率范圍a)模擬式采樣的裝置宜采用表7或表8所規定的采樣頻率進行同步采樣;b)數字式采樣的裝置,應采用表7的采樣頻率。表7采樣頻率標準一每周期采樣點數采樣頻率(Hz)(電網額定頻率50Hz)24120032160048240064320096480012864001929600256128003841920051225600表8采樣頻率標準二每周期采樣點數采樣頻率(Hz)(電網額定頻率50Hz)2010003216004020005025006432008040001005000128640016080002001000025612800320160004002000064032000800400001600800003200160000交流電流信號輸入回路裝置應接入測量CT回路。發電機功角測量方法D實時顯示2s;動態數據幀記錄1102550100在最大數據量和最高記錄密度條件下,裝置動態數據幀的保存時間應不少于十四天。4.3.2b)當4.3.2b)1s當4.3.2b)1s1s連續錄波裝置的連續錄波功能應滿足以下技術要求:GB/T223861000Hz;c)3天;d)連續錄波文件召取協議應滿足附錄E的要求。低頻振蕩告警裝置的低頻振蕩告警應滿足以下要求:0.1Hz~2.5Hz;N1PoscN1次/超同步振蕩告警裝置的次/超同步振蕩告警應滿足以下要求:次/60Hz~95Hz;次//PssoN2Psso與N2數裝置通信300ms(100Hz。a)實時傳送速率可以整定,應至少具有每秒1幀、10幀、25幀、50幀、100幀的可選速率;b)執行主站的召喚歷史數據命令時,不應影響實時幀傳送速率。時鐘同步基準時鐘源的時間準確度:優于±1μs。;IRIG-Bc)當出現閏秒時,宜參見附錄F處理。60min1°(測量元件的準確度基波電壓、電流相量測量準確度應滿足如下要求:AmArAb表9及表10(1)AmArAb幅值測量誤差=

100%

(1)式中:Am——幅值測量值;Ar——幅值實際值;Ab——幅值基準值。注:相電壓幅值的基準值為57.5V的1.2倍,電流幅值的基準值為1A或5A的1.2倍。在額定頻率時基波電壓、電流相量相角、頻率及頻率變化率測量準確度應滿足表19及表20的規定;相角、頻率和頻率變化率的測量誤差按公式(2)計算。Vr

(2)式中:Vm——Vr——

表9基波電壓相量測量準確度要求輸入電壓0.1Un≤U<0.5Un0.5Un≤U<1.2Un1.2Un≤U<2Un幅值測量誤差極限0.2%0.2%0.2%相角測量誤差極限0.5°0.2°0.5°頻率誤差極限0.002Hz0.002Hz0.002Hz頻率變化率誤差極限0.01Hz/s0.01Hz/s0.01Hz/s注:U為電壓相量幅值,Un為電壓的額定值。表10基波電流相量測量準確度要求輸入電流0.1In≤I<0.2In0.2In≤I<0.5In0.5In≤I<2In幅值測量誤差極限0.2%0.2%0.2%相角測量誤差極限1°0.5°0.5°注:I為電流相量幅值,In為電流的額定值。基波頻率偏離額定值時,基波電壓、電流相量相角、頻率及頻率變化率測量準確度應滿足表11的規定。表11頻率偏移測量準確度要求頻率偏移量49Hz≤Hz<51Hz45Hz≤Hz<49Hz,51Hz<Hz≤55Hz,電壓、電流幅值測量誤差極限0.2%0.2%電壓相角測量誤差極限0.2°0.5°電流相角測量誤差極限0.5°1°頻率誤差極限0.002Hz0.002Hz頻率變化率誤差極限0.01Hz/s0.01Hz/s三相不平衡測量準確度應滿足如下要求:表表表12三相不平衡0.1Un≤U<0.5Un0.5Un≤U<1.2Un0.1In≤I<0.2In0.2I≤I<1.2In幅值測量誤差極限0.2%0.2%0.2%0.2%相角測量誤差極限0.5°0.2°1°0.5°頻率誤差極限0.002Hz0.002Hz0.002Hz0.002Hz頻率變化率誤差極限0.01Hz/s0.01Hz/s0.01Hz/s0.01Hz/s表13三相相角不平衡0°≤∠<180°電壓、電流幅值測量誤差極限0.2%電壓相角測量誤差極限0.2°電流相角測量誤差極限0.5°頻率誤差極限0.002Hz頻率變化率誤差極限0.01Hz/s49.5Hz~50.5Hz10%225表14表14諧波影響測量準確度要求基波疊加幅值為10%的2次至25次諧波49.5Hz≤f≤50.5Hz,幅值測量誤差極限0.4%相角測量誤差極限0.4°頻率誤差極限0.004Hz頻率變化率誤差極限0.02Hz/s裝置在功率因數、頻率變化時,裝置有功功率、無功功率測量準確度見表20的規定。功率測量誤差按公式(3)計算,其中功率的基準值為3倍的電壓基準值乘以電流基準值。P -P式中:

m r100%(3)PbPm————

表15有功、無功功率測量準確度要求輸入量49Hz≤f≤51Hz,0≤)≤1有功、無功功率測量誤差極限0.5%裝置輸入不大于10%的帶外信號,裝置幅值、相角、頻率測量準確度見表16的規定。表16帶外信號干擾下電壓、電流等測量準確度要求輸入電壓傳輸速率100次/秒幅值測量誤差極限0.5%相角測量誤差極限1°頻率誤差極限0.025Hz10%100.0.0.2H0.Hz,表17表18。表17幅值階躍響應時間要求(ms)幅值階躍傳輸速率100次/秒傳輸速率50次/秒傳輸速率25次/秒幅值響應時間極限70140280相角響應時間極限70140280頻率響應時間極限280280560頻率變化率響應時間極限280280560表18相角階躍響應時間要求(ms)輸入電壓傳輸速率100次/秒傳輸速率50次/秒傳輸速率25次/秒幅值響應時間極限70140280相角響應時間極限70140280頻率響應時間極限280280560頻率變化率響應時間極限280280560測試波形計算方法如公式(4)所示:式中:

x(t)

2(XmXdcos(2fata))cos(2ft0)

(4)Xm——相量幅值;f——0——fa——a——調制部分初相角。裝置基波電壓、電流相量相角、頻率及頻率變化率測量準確度見表19。表19幅值調制測量準確度要求幅值調制49.5Hz≤f≤50.5Hz,0.1Hz≤fa≤5.0Hz,0≤Xd≤10%,Xm=Un幅值測量誤差極限0.2%相角測量誤差極限0.3°頻率誤差極限0.025Hz頻率變化率誤差極限0.1Hz/s注:Un為電壓的額定值。測試波形計算方法如公式(5)所示:式中:

x(t)

2Xmcos(2ftXkcos(2fata)0)

(5)Xm——相量幅值;f——基波頻率;0————Xk——fa——a——調制部分初相角。裝置基波電壓、電流相量相角、頻率及頻率變化率測量準確度見表20。表20相角調制測量準確度要求相角調制49.5Hz≤f≤50.5Hz,0.1Hz≤fa≤5.0Hz,0°≤Xk≤5°,Xm=Un幅值測量誤差極限0.2%相角測量誤差極限0.5°頻率誤差極限0.3Hz頻率變化率誤差極限3Hz/s注:Un為電壓的額定值。(6)式中:

x(t)

2(XmXdfata))ftXkfata)0)

(6)Xm——相量幅值;f——基波頻率;0——相量初相角;Xd——幅值調制深度;Xk——相角調制深度;fa——調制頻率;a——調制部分初相角。裝置基波電壓、電流相量相角、頻率及頻率變化率測量準確度見表21。表21幅值相角同時調制測量準確度要求幅值相角同時調制49.5Hz≤f≤50.5Hz,0.1Hz≤fa≤5.0Hz,0≤Xd≤10%,0°≤Xk≤5°,Xm=Un幅值測量誤差極限0.2%相角測量誤差極限0.5°頻率誤差極限0.3Hz頻率變化率誤差極限3Hz/s注:Un為電壓的額定值。測試波形計算方法如公式(7)所示。x(t)

2Xcos[2ftdft2]式中:

m 0

(7)Xm ——量值f ——波率;df/dt——頻率化;0 ——裝置基波電壓、電流相量相角、頻率及頻率變化率測量準確度見表22。表22頻率斜坡測量準確度要求頻率斜坡45Hz≤f≤55Hz,0Hz≤df/dt≤1.0Hz,Xm=Un幅值測量誤差極限0.2%相角測量誤差極限0.5°頻率誤差極限0.01Hz頻率變化率誤差極限0.2Hz/s注:Un為電壓的額定值。功角在48Hz~52Hz頻率范圍內,發電機同步電勢相位和功角的測量誤差應不大于1°。/在次/超同步振蕩檢測監視頻率范圍內,頻率測量誤差應不大于1Hz。1.2201s;交流電壓回路:1.2倍額定電壓,應連續工作;1.4倍額定電壓,允許10s;2倍額定電壓,允許1s。5.2.1功率消耗應遵照DL/T630-1997中4.5.5.1d)的要求。絕緣性能應遵照GB/T15153.1-1998中6的要求。耐濕熱性能應遵照GB/T15153.2-2000中3.3.2的要求。輻射電磁場抗擾度應能承受GB/T17626.3中規定的嚴酷等級為3級的輻射電磁場干擾試驗。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應能承受GB/T17626.4中規定的嚴酷等級為3級的電快速瞬變干擾試驗。振蕩波抗擾度應能承受GB/T17626.12中規定的嚴酷等級為3級的1MHz和100kHz的脈沖群干擾試驗。靜電放電抗擾度應能承受GB/T17626.2中規定的嚴酷等級為3級的靜電放電試驗。浪涌(沖擊)抗擾度應能承受GB/T17626.5中規定的試驗等級為3級的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工頻磁場抗擾度應能承受GB/T17626.8中規定的試驗等級為5級的工頻磁場抗擾度試驗。阻尼振蕩磁場抗擾度應能承受GB/T17626.10中規定的試驗等級為3級的阻尼振蕩磁場抗擾度試驗。機械影響因素中場所類型和運輸條件,以及有關正弦穩態振動、沖擊、自由跌落的參數等級詳見GB/T15153.2-2000中第4章規定。裝置在完成調試后,應進行時間為100h(常溫)或72h(+40°C)的連續通電試驗,試驗期間對裝置施加符合5.2.1規定的直流電源,裝置的性能及參數應符合5.4的規定。機箱、插件的尺寸GB/T3047.4外殼防護外殼防護等級應符合GB4208中規定的外殼防護等級IP20的要求(戶外使用的裝置應符合GB4208IP54。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的最小值應遵照GB16836-2003中5.3.4、5.3.5的規定。著火危險防護應遵照GB16836-2003中5.5的規定。安全標志應遵照GB16836-2003中5.7.5、5.7.6的規定。工作條件1;70kPa~106kPa。試驗條件a) 15C~+35C;b) 45%~75%;c) 86kPa~106kPa。a) 220V、b) 20%~+15%;c) 5實時通信功能相量數據集中器實時通信功能要求如下:a)動態數據記錄功能相量數據集中器應連續記錄子站的動態數據。離線數據召喚功能相量數據集中器應具備動態數據記錄、連續錄波記錄的離線數據召喚功能。相量數據集中器信息模型及通信服務相量數據集中器建模及通信服務應遵循DL/T860的要求,具體建模方式宜參考附錄H執行。MMSS1;S1LDLD0.相量數據集中器應具備以下圖4所示的通信服務。11變電站監控系統23PMU PDCWAMS主站圖4相量數據集中器通信服務說明:①MMS服務,傳輸裝置自檢信息、運行狀態并實現時間同步管理功能;②B/T286500HGB/T26865.2100Hz時間同步監測功能相量數據集中器應具備滿足5.3.10要求的時間同步監測功能。實時通信相量數據集中器的實時通信功能應滿足以下要求:a)相量數據集中器轉發實時動態數據的延遲時間不大于200ms;b)相量數據集中器能接入的主站個數應不少于8個;相量數據集中器能接入的PMU8個;6動態數據記錄相量數據集中器的動態數據記錄功能應滿足以下要求:100次秒。146.2.1功率消耗應遵照DL/T630-1997中4.5.5.1d)的要求。絕緣性能應遵照GB/T15153.1-1998中6的要求。耐濕熱性能應遵照GB/T15153.2-2000中3.3.2的要求。輻射電磁場抗擾度應能承受GB/T17626.3中規定的嚴酷等級為3級的輻射電磁場干擾試驗。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應能承受GB/T17626.4中規定的嚴酷等級為3級的電快速瞬變干擾試驗。振蕩波抗擾度應能承受GB/T17626.12中規定的嚴酷等級為3級的1MHz和100kHz的脈沖群干擾試驗。靜電放電抗擾度應能承受GB/T17626.2中規定的嚴酷等級為3級的靜電放電試驗。浪涌(沖擊)抗擾度應能承受GB/T17626.5中規定的試驗等級為3級的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工頻磁場抗擾度應能承受GB/T17626.8中規定的試驗等級為5級的工頻磁場抗擾度試驗。阻尼振蕩磁場抗擾度應能承受GB/T17626.10中規定的試驗等級為3級的阻尼振蕩磁場抗擾度試驗。機械影響因素中場所類型和運輸條件,以及有關正弦穩態振動、沖擊、自由跌落的參數等級詳見GB/T15153.2-2000中第4章規定。裝置在完成調試后,應進行時間為100h(常溫)或72h(+40°C)的連續通電試驗,試驗期間對裝置施加符合6.2.1規定的直流電源,裝置的性能及參數應符合6.4的規定。機箱、插件的尺寸GB/T3047.4外殼防護外殼防護等級應符合GB4208中規定的外殼防護等級IP20的要求(戶外使用的裝置應符合GB4208IP54。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的最小值應遵照GB16836-2003中5.3.4、5.3.5的規定。著火危險防護應遵照GB16836-2003中5.5的規定。安全標志應遵照GB16836-2003中5.7.5、5.7.6的規定。應遵照DL/T478-2001中7的規定。應遵照DL/T478-2001中8的規定。附錄A(資料性附錄)同步相量的基本性質參考IEEEC37.118-2005的規定,標準余弦信號x(t)的瞬時值波形如公式A1,其對應相量X表達形式如公式A2。式中:Xm——余弦信號的方均根值ω——余弦信號的角頻率ф——余弦信號的初相位

x(t)Xmt)

…………….…...……….…(A1)式中:XrXi——相量的虛部

XXrXiXm

2j (A2)A2XT0{X0,X1,X2,X3,…}。這個相量序列等價于以每個觀察時刻為起始時刻得到的相量序列。如果T0恰A.1。圖A.1以T0間隔觀察余弦信號得到的不同相位XXrjXiXm/2ej

…………….…...……….…(A3)Xm/

2cosjsinXA3它與0°,-90A.2。相量表達方式(0°)(-90°)x(t)PPS——秒脈沖圖A.2瞬時波形與同步相量相位的關系附錄B(資料性附錄)發電機輔助信號的測量要求為了增強對發電機動態性能的監測,安裝在發電廠的同步相量測量裝置可接入發電機調節和控制系統的輸出信號,見表B.1。表B.1 發機節控制統助號信號名稱測量信號類型測量誤差勵磁電壓直流4mA-20mA1%勵磁電流直流4mA-20mA1%氣門開度直流4mA-20mA1%導葉開度直流4mA-20mA1%PSS投退信號空接點AGC動作信號空接點附錄C(資料性附錄)次/超同步振蕩分量檢測算法/次/C.1PMU在進行常規相量計算的同時,對ADC輸出//PDC3U3IADC3U3IADC時鐘源sincosDFT正交系數同步采樣時鐘模擬低通濾波器測量相量次同步振蕩分量檢測告警標志、主導分量幅值及頻率相量計算數字濾波器PDC觸發告警圖C.1 次超同步振蕩檢測算法模型/次/FFTPRONYHilbert-Huang算法。次///PMUSTAT當PMU裝置檢測到次/超同步振蕩時,應設定狀態字STAT的Bit11和Bit3-0。表C.1 數據幀狀態字定義擴展字段長度(字節)說明STAT2Bit15-12:遵循原規范Bit11: 相量測量裝置觸發標志,次/超同步振蕩時應置位。Bits10–04:遵循原規范Bits03-00:觸發原因。1111-1010:保留待用1001:次/超同步振蕩 1000: 低頻振蕩0111:開關量 0110:線性組合0101:頻率變化率越限 0100: 頻率越限0011:相角差 0010:幅值越上限0001:幅值越下限0000: 手動/次/超同步振蕩采用瞬時功率進行檢測,其測量量包括次/超同步振蕩分量的幅值、振蕩頻率(模擬量)。次/超同步振蕩測量數據的尾綴命名應遵循表格C.2所示。表C.2 次超同步振蕩測量量命名規范數據類型數據名稱數據描述單位備注模擬量SSP次/超同步振蕩分量幅值MW模擬量SSF次/超同步振蕩分量頻率Hz附錄D(規范性附錄)發電機同步電勢相位及功角直接測量方法發電機鍵相脈沖信號、發電機端三相電壓和三相電流信號。TSI50Hz(1)25V~+25V3VRJαEγUδβα。0MW0βαβαγRJαEγUδβRJ——發電機轉子位置相量E——發電機同步電勢相量U——發電機機端電壓正序相量α——鍵相脈沖信號等效矢量的相位β——發電機同步電勢的相位γ——發電機轉子位置相位與發電機同步電勢相位的差δ——發電機功角圖D.1采集發電機轉子鍵相脈沖位置測量同步電勢及其功角附錄E()在GB/T26865.2-2011的基礎上對離線數據傳輸命令幀進行擴展,如表E.1所示。表E.1離線數據傳輸命令幀命令擴展說明編號命令命令傳輸方向命令參數類型低字節取值命令說明1CMD_LDFLOW主站子站CMD_PARAS_20x01傳送動態記錄數據文件2CMD_XFFILE主站子站CMD_PARAS_30x02主站下發文件3CMD_LDTRINDEX主站子站CMD_PARAS_20x03傳送事件標識數據(附事件信息)4CMD_LDFILEDES主站子站CMD_PARAS_20x04主站召喚子站的文件目錄5CMD_LDTR主站子站CMD_PARAS_20x05傳送暫態數據(按起止時刻索引)6CMD_LDTRET主站子站CMD_PARAS_20x06傳送暫態數據(按發生時刻索引)7CMD_LDFILE主站子站CMD_PARAS_30x07召喚子站文件8CMD_ACK主站子站CMD_PARAS_10x08確認幀9CMD_USEABLE主站子站CMD_PARAS_10x09當前空閑,接受傳輸請求10CMD_UNUSEABLE主站子站CMD_PARAS_10x0A當前狀態忙,不接受傳輸請求11CMD_CONTINUE主站子站CMD_PARAS_40x0B斷點續傳12CMD_LDRECFLOW主站子站CMD_PARAS_20x0C傳送連續錄波數據(按起止時刻索引)在GB/T26865.2-2011的基礎上對命令參數字段進行擴展,如表E.2所示。表E.2命令參數字段擴展說明編號命令參數字段參數字段定義1CMD_LDFLOWPARA132位無符號整數,查詢動態數據的起始時刻,以SOC表示。PARA232位無符號整數,查詢動態數據的終止時刻,以SOC表示。2CMD_XFFILEPARA1保留PARA2保留FILENAME文件名3CMD_LDTRINDEXPARA132位無符號整數,查詢事件標識的起始時刻,以SOC表示。PARA232位無符號整數,查詢事件標識的終止時刻,以SOC表示。4CMD_LDFILEDESPARA132位無符號整數,查詢暫態數據文件記錄數據的起始時刻,以SOC表示。PARA232位無符號整數,查詢暫態數據文件記錄數據的終止時刻,以SOC表示。5CMD_LDTRPARA132位無符號整數,查詢暫態數據的起始時刻,以SOC表示。PARA232位無符號整數,查詢暫態數據的終止時刻,以SOC表示。6CMD_LDTRETPARA132位無符號整數,事件發生時刻的SOC。PARA232位無符號整數,事件發生時刻的毫秒數(0~999)。7CMD_LDFILEPARA1保留PARA2保留FILENAME文件名8CMD_ACK無參數9CMD_USEABLE無參數10CMD_UNUSEABLE無參數11CMD_CONTINUEFILENAME64字節的ASCII字符串。無效位置0。PARA132位無符號整數,文件續傳的起點。12CMD_LDRECFLOWPARA132位無符號整數,查詢連續錄波數據的起始時刻,以SOC表示。PARA232位無符號整數,查詢連續錄波數據的終止時刻,以SOC表示。連續錄波儲存在PMU裝置中,主站召喚連續錄波時,將目標PMU的PMU_IDCODE填寫在命令幀中DC_IDCODE字段。兩個PDC不能同時招取同一個PMU的連續錄波文件。附錄F1s23:59:5923:59:6000:00:00;23:59:5800:00:007:59321970年1月10:0:01s附錄G(資料性附錄)測量帶寬和濾波器50Hz表G.1電力系統中的非工頻振蕩成分非工頻振蕩頻率范圍Hz軸系扭振5–100暫態轉矩5–50汽輪機葉片振蕩80–250快速母線切換1–1000控制器相互作用10–30諧波相互作用和諧振50–500鐵磁諧振1–1000網絡諧振10–250F1,則高于fs/2fs/2G2式中:fmaxs——最高頻率;fs——采樣頻率;

fmaxfs/2

………………..……….……….(G1)式中:fouts——輸出信號的頻率;fs——采樣頻率;

foutnfsf1,

f1

fs/2 (G2)示例:以fs為25Hz對頻率分別為5Hz、20Hz和30Hz的正弦波采樣,采樣的結果都是頻率為5Hz的正弦波。應用模擬低通濾波器將信號的截止頻率限制在fs/2以內,然后再用數字濾波器對采樣后的離散數據濾波,以保證剩余的數字信號中各振蕩成分的幅值、相位和頻率均滿足準確度要求。m ny(k)bix(ki)ajy(kj) (G3)i0 式中:y——濾波器的輸出;k——當前時刻采樣點基數值;m——移動平均階數;x——濾波器的輸入;ai——輸出信號的自回歸參數;n——自回歸階數;bj——輸入信號的移動平均參數。數字濾波器通用公式如G3所示。當n>0n=0通常,測量帶寬為45Hz~55Hz表示對該范圍內的信號無衰減,對帶外(即低于45Hz和高于55Hz)通常情況下,由于帶外數據所占比重不大,同步相量測量裝置可不對帶外數據進行濾波處理。3幅值(dB)4020 25 30 35 40

50 55 60 65 70 75信號頻率(Hz)圖G.1濾波器的幅頻響應附錄H(資料性附錄)裝置模型IEDserverserverLD0,CTRL,PIGOPISVMUTVTRMUTVTRTCTRCTRLLD0PISVPIGO圖H.1相量測量單元模型H.1GOOSEGOOSESVM1,實現表H.1相量測量單元模型功能LDLNLN類M/O備注MMS/相量SV訪問點:S1基本邏輯節點LD0管理邏輯節點LLN0M包含復歸命令LD0物理設備邏輯節點LPHDM告警LD0通用輸入輸出邏輯節點GGIOMDO為Alm事件LD0通用事件邏輯節點GGIOMDO為Alm對時自檢LD0對時信號狀態LTSMMHostTPortAlarm對時服務狀態MHostTSrvAlarm時間跳變偵測狀態MHostContAlarm狀態監測LD0光強監視SCLIMLigIntes1~n電源電壓監視SPVTMVol1~2裝置溫度監視STMPMTmpPTLD0電壓互感器TVTROPTCTLD0電流互感器TCTROCT單點開入CTRL通用輸入輸出邏輯節點GGIOODO為Ind雙點開入CTRL通用輸入輸出邏輯節點GGIOODO為DPCSOGOOSE訪問點:G1GOOSE輸入虛端子PIGO通用輸入輸出邏輯節點GGIOODPCSOSPCSOSV訪問點:M1SV輸入虛端子PISV通用輸入輸出邏輯節點GGIOO邏輯節點前綴應為SVIN,DO為SvIn。數據集中器的建模方式如圖H.2。圖H.2數據集中器模型數據集中器對應的模型文件采用表H.2的方式進行描述。其中,MMS訪問點為S1,完成相量數據集中器裝置復歸、告警、事件、開入等功能。表H.2數據集中器模型功能LDLNLN類M/O備注MMS/相量SV訪問點:S1基本邏輯節點LD0管理邏輯節點LLN0M包含復歸命令LD0物理設備邏輯節點LPHDM告警LD0通用輸入輸出邏輯節點GGIOMDO為Alm事件LD0通用事件邏輯節點GGIOMDO為Alm對時自檢LD0對時信號狀態LTSMMHostTPortAlarm對時服務狀態MHostTSrvAlarm時間跳變偵測狀態MHostContAlarm狀態監測LD0光強監視SCLIOLigIntes1~n電源電壓監視SPVTMVol1~2裝置溫度監視STMPMTmpH.3GGIOH.4LTSMSCLIH.6SPVTH.7STMPH.8TVTRH.9TCTRH.10表H.3邏輯節點LLN0屬性名屬性類型全稱M/O中文語義屬性名屬性類型全稱M/O中文語義公用邏輯節點信息ModINCModeM模式BehINSBehaviou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