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第十單元教案_第1頁
三年級數學第十單元教案_第2頁
三年級數學第十單元教案_第3頁
三年級數學第十單元教案_第4頁
三年級數學第十單元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元厚中心小學三年級數學學科教學設計

課題時、分、秒的復習設計者黃天會送審2015.10.26

時間

審閱人執教者執教時間

1、通過復習,加深學4三對時間單,立的認識,會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

增強學生的時間觀念。

2、通過對時、分、秒f為整理云口復習,使所學的知識條理化、系統化,提

教學目標高計算的熟練程度。

3、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走亞,學會歸;納、整理和應用。

重點:對各知識點的知識的整理與復習。

教學重點

難點:正確計算經歷的時間

難點

教師教法引導法

《根據實際設計)

回憶法體驗法實踐法總結法

學生學法

課前準備鐘而練習題卡

課時安排一課時

個性修

教學過程

一、創設復習情境

回憶梳理、構建網絡。

時分秒我們主要學習了哪些內容呢

二、出示復習目標

對時、分、秒的整理和復習,使所學的知識條理化、系統化,提高計算的

熟練程度。

三、小組合作概括

知識結構:

1、鐘面上有3根針,它們是(時針)、(分針)、(秒針),其中走得

最快的是(秒針),走得最慢的是(時針)。

2、分針走1小格,秒針正好走⑴圈,秒針走1圈是(60)秒,也就是C)

分鐘。

3、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1小時)。分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

(5分鐘)。秒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5秒鐘)o

4、鐘面上時針和分針正好成直角的時間有:(9點整)、(3點整)。

5、鐘面上有(12)個數字,(12)個大格,(60)個小格;每兩個數間是(1)個

大格,也就是(5)個小格。

6、時針走1大格是(1)小時;分針走1大格是(5)分鐘,走1小格是(!)

分鐘;秒針走1大格是⑸秒鐘,走1小格是⑴秒鐘。

7、時針走1大格,分針正好走(1)圈,分針走1圈是(60)分,也就是(:)

小時。時針走1圈,分針要走(12)圈。

8、進率。

1時=60分1分=60秒半時=30分

60分=1時60秒=1分30分;半時

四、學生展示成果

將上面總結的知識同桌相互的消化,比一比誰記得牢

五、教師精講

鐘面上時針和分針正好成直角的時間有:(9點整)、(3點整)

進率。

1時=60分1分二60秒半時=30分

60分=1時60秒=1分30分=半時

六、鞏固應用及拓展

1、在()里填上“〉,,“<"或”“二,,

9分()90秒3時()100分5時()500分150秒()

2分

2、填寫合適的時間單位。

(1)一節課的時間是40()0

(2)看一場電影要2()o

(3)小明跑100米要用16()。

(4)工人叔叔每天要工作8()。

(5)張勤洗兩塊手始要用10()0

(6)李勇做50道口算題要用5()。

三、知識應用、能力拓展。

(一)判斷題(對的在括號里打“J”,錯的打“X”)(每題2分)

1、分針走一圈經過的時間是60秒。()

2、時針走一圈經過的時間是12小時。()

3、媽媽上午7:30上班,11:30下班,她上午工作了4小時。()

(二)選擇題(把正確答案的字母填在括號里)(每題2分)

1、分針從一個數字走到下一個數字,經過的時間是()

A.1分鐘B.5分鐘C.1小時

2、秒針走一圈經過的時間是()。A.1秒B.1分C.1小時

3、小紅1分鐘寫5個字,6分鐘可以寫()個字。

A.6B.5C.30

(三)解決問題

教學反思

(自寫)

元厚中心小學三年級數學學科教學設計

復習方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課題設計者黃天會送審2015.10.26

時間

審閱人執教者執教時間

1、復習萬以內數加減法的有關知識。

2、讓學生進一步理解驗算的意義,能熟練地進行加減法的驗算,養成檢查和驗算的

習慣。

復習目標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

4、培養學生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正確計算三位數加三位數連續進位和三位數減三位數連續退位的計

算。

復習重點

難點難點:熟練地進行加減法的驗算。

教師教法引導法點撥法

(根據實際設計)

概括歸納總結鞏固

學生學法

課前準備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個性修改

一、創設復習情境

提問:誰能說出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以及驗算方法

二、出示復習目標

復習萬以內數加減法的有關知識

三、小組合作整理

筆算加減法的運算法則:

①列豎式時相同數位一定要對齊;

②從個位算起;

③加法時,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

減法時,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從前一位退1作10;

如果前一位是0,則再從前一位退1。。上有點當做9。

驗算方法。

(1)交換加數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不是相同。

(2)用和減去其中的一個加數,看結果是不是等于另一

個加數。

(1)用差加減數,看和是不是等于被減數。

(2)用被減數減去差,看得數是不是等于減數。

四、學生展示復習成果

熟練的記住自己整理的方法及驗算法則

五、教師精講

估算:結合實際,把試題中的數分別看作與它接近的整

百或幾百幾十的數,再用口算確定它們的得數范圍。

六、鞏固應用及拓展

1、口算下面各題

24+9=17+8=88+2=15+65=

9+58=15+55=

23+17=66+32=

50+60=40+56=18+45=56+23=

2、列豎式計算(后面兩題要驗算)。

467+354563+761158+280365+918816-347

400-109

3、估算:

98+25憶376+28"517—348?500—185%

獨自完成同步PU的第5題

七、全課小結

解決問題。

(1)電影院一共有406個座位。一年級有197個學生,二年級有208個學

生。他們要一起看電影,能坐下嗎?

(2)科技園上午有游客852人,中午有265人離去。下午又來了403位游

客,這時園內有多少游客?全天園內一共來了多少游

(3)商店運來410千克雞蛋,上午賣出152千克,下午賣出174千克,還

作業設計

剩多少千克?(兩種方法解決)。

(自編)(4)張大爺養了兩頭大豬,其中有一頭重189千克,另一頭重174千克,

這兩頭豬一共重多少千克?

(5)商店買來上午運來1048袋面粉。下午運來2809袋,下午比上午多運了

多少袋?

(6)李老板買來500條金魚,送給員工236條,還剩下多少條金魚?

筆算加減法的運算法則:

①列豎式時相同數位一定要對齊;

②從個位算起;

③加法時,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

減法時,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從前一位退1作10;

如果前一位是0,則再從前一位退1。0上有點當做9。

板書設計加法的驗算步驟::

(1)交換加數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不是相同。

(自編)

(2)用和減去其中的一個加數,看結果是不是等于另一個加數。

減法的驗算一::

(1)用差加減數,看和是不是等于被減數。

(2)用被減數減去差,看得數是不是等于減數。

估第:結合實際,把試題中的數分別看作與它接近的整百或幾百幾十的數,

再用口算確定它們的得數范圍。

教學反思

(自寫)

元厚中心小學三年級數學學科教學設計

復習測量

課題設計者黃天會送審2015.10.26

時間

審閱人執教者執教時間

1、讓學生進一步認識?!氏度單位亳米、千米和質量單位噸,牢記單位之間

的進率。

2、能聯系生活,理解土L活中處處存在這些數學知識。

教學目標

3、培養學生學會觀察匕V活的能力。

重點:能聯系生活,說出生活中的數學

教學重點

難點:牢記單位之間的進率。

難點

教師教法引導法點撥法

(根據實際設計)

概括歸納總結鞏固

學生學法

課前準備

課時安排一課時

個性修

教學過程

一、創設教學情境

二、出示教學目標

復習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

三、小組合作學習

復習長度單位

1、量比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單位;

量比較長的物體,常用(米)做單位;

量比較長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單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長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長度(相等),都是(1)亳米.

3、1枚1分的硬石、尺子、磁卡、小紐扣、鑰匙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4、在計算長度時,只有相同的長度單位才能相加減。

5、長度單位的進率有:

①進率是10: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二10毫米

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

②進率是100:

1米=100厘米1分米二100毫米:00厘米二1米100毫米=1

分米

③進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1000米二1千米1000米二1

公里

復習質量單位

1、當我們表示物體有多重時,通常要用到(質量單位)。

在生活中,稱比較輕的物品的質量,可以用(克)做單位;

稱一般物品的質量,常用(千克)做單位;

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做單位。

2、相鄰兩個質量單位進率是1000c

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1噸1000克=1千克

四、學生展示學習成果

消化以上總結的知識點,并在后面練習中運用。

五、教師精講

①進率是10:

1米二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二10亳米

10分米=1米10厘米二1分米10亳米二1厘米

②進率是100:

1米=100厘米1分米二100亳米100座米米100亳米二1

分米

③進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1

公里

換算長度單位時,把大單位換成小單位就在數字的末尾添加0(關系式

中有幾個0,就添幾個0);把小單位換成大單位就在數字的末尾去掉0(關系

式中有幾個0,就去掉幾個0)。

相鄰兩個質量單位進率是1000。

1噸;loooT克1T克=1000克

1000千克二1噸1000克=1千克

換算小技巧:

把噸換算成千克,是在數字的末尾加上3個0;

把千克換算成噸,是在數字的末尾去掉3個0。

六、鞏固應用及拓展

1、3厘米;()毫米6千米二()米9000千克二()噸

1米-3分米二()分米6噸-2000千克=()千克

2、在下面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單位。

課桌高)。

機場跑道長約3()085(

大頭針長約22()0卡車載直8()。

一個雞蛋約重60()0

3、判斷對錯。

(1)一支鉛筆長18米。()

(2)數學書寬約17厘米。()

(3)一座三層樓房高約10分米。()

(4)一輛汽車的載重量是8千米。()

(5)小玲體重31千克。()

(6)1千克的棉花比1千克鐵重。()

4、在()里填上“二"、"V”、

2噸()960千克4千米()4200米100毫米()1分米

2050克()2049千克15噸()15千克

獨自完成同步PU1的第1、2、4、11、12題

作業設計

(自編)

換算長度單位時,把大單位換成小單位就在數字的末尾添加0(關系式中

有幾個0,就添幾個0);把小單位換成大單位就在數字的末尾去掉0(關系式

中有幾個0,就去掉幾個0)。

相鄰兩個質量單位進率是lOODo

板書設計

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自編)

1000千克;1噸1000克=1千克

換算小技巧:

把噸換算成千克,是在數字的末尾加上3個0;

把千克換算成噸,是在數字的末尾去掉3個0。

教學反思

(自寫)

元厚中心小學三年級數學學科教學設計

復習四邊形、長方形、正

課題設計者黃天會送審2015.10.26

方形

時間

審閱人執教者執教時間

1、通過復習,使學生能正確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并學會初步的

運用。

2、通過對四邊形周長的整理和復習,使所學的知識條理化、系統化,提

教學目標高知識的熟練程度。

3、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學會歸納、整理和應用。

重點:對周長知識的整理與復習

教學重點

難點:使所學的知識條理化、系統化

難點

教師教法引導法點撥法

(根據實際設計)

概括歸納總結鞏固

學生學法

課前準備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個性修改

一、創設教學情境

二、出示教學目標

熟練地掌握四邊形的定義、特點、及周長計算

三、小組合作學習

1、有4條直的邊和4個角的封閉圖形我們叫它四邊形。

2、四邊形的特點:有四條直的邊,有四個角。

四邊形包括:不規則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梯形、平

行四邊形、菱形等。

如果把四邊形當做一個集合,這個集合里面有

()O

長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3、長方形的特點:長方形有兩條長,兩條寬,四個直角,對

邊相等。

4、正方形的特點:有4個直角,4條邊相等。

5、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①對邊相等、對角相等。

②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三角形不容易變形)

6、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周長

7、相關公式:

長方形的周長二(長十寬)X2正方形的周長二邊長X4

四、學生展示學習成果

「長方形:對邊相等,四個直角。

[四邊形J

四〔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四個直四邊形

邊J

川r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周長。

1周長,長方形周長=(長+寬)X2

1正方形周長=邊長X4

五、教師精講

出示公式:

長方形的長二周長+2一寬正方形的邊長;周長+4

長方形的寬=周長+2—長

六、鞏固應用及拓展

1、四邊形有幾個邊(),幾個()角,四個邊是怎樣

的()。

2、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條邊,()個角。

3、四邊形有哪三個特點()o

4、長方形()邊相等,四個角都是()o

5、正方形的四條邊(),四個角都是()0

6、你認識的四邊形有()、()、()等圖形。

7、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這個圖形的()。

8、一個長方形長4厘米,寬2厘米,它的周長是()0

9、邊長4分米的正方形相框,它的周長是()o

10、生活中長度大約是1分米的物體有()、

()o

(二)、判斷:

(1)四個角都是直角的四邊形一定是正方形。()

(2)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

(3)長方形的周長一定比正方形的周長大。()

(4)用一根長12厘米的鐵絲圍成一個長方形,只有一種圍法。

()

(三)、反復比較,慎重選擇(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1、下面三個圖形中,()不是四邊形。

OOO

2、教室里黑板長大約是4()。

①厘米②分米③米

3、平行四邊形的()相等。

①四條邊②四個角③對邊和對角

4、長8厘米,周長20厘米的長方形,它的寬是()。

①12厘米②2厘米③4厘米

5、|||1|左圖甲的周長和乙的周長比,

()o

①甲〉乙②甲=乙③無法比較

6、下列3個圖形中,每個小正方形都一樣大,那么()圖

形的周長最長。

獨自完成同步PU1的第11、12題

作業設計

(自編)

「長方形:對邊相等,四個直角。

r四邊形J

【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四個直四邊形

板書設計

形「封閉圖形周的長度叫周K。

(自編)

1周長《長方形周長=(長+寬)X2

1正方形周長=邊長X4

教學反思

(自寫)

元厚中心小學三年級數學學科教學設計

復習多位數乘一位數

課題設計者黃天會送審2015.10.26

時間

審閱人執教者執教時間

1、對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乘/七進行問顧和整理,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較為系統的

數學認知結構,以提升學生又由本單元知識的掌握水平。

2、對多位數乘一位數斗電法的計算方法及其應用進行復習鞏固,進一步培養

學生的計算能力,增強學生£立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目標

重點:對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進行回顧和整理,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較為系

統的數學認知結構,以提升學生對本單元知識的掌握水平。

教學重點

難點難點:對多位數乘一位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及其應用進行復習鞏固,鼓勵學生獨

立思考與發散思維,體驗算法多樣化,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增強學生應

用數學的意識。

教師教法引導法點撥法

(根據實際設計)

概括歸納總結鞏固

學生學法

課前準備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教學情境

我們學習多位數乘一位這個單元具體包括那些內容?

二、出示教學目標

學生回顧歸納本單元知識點,回答交流后歸納概括一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

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及估算。

三、小組合作學習

(1)多位數乘一位數乘法的筆算方法是什么?

(2)一個因數中間有0怎么辦?

(3)一個因數末尾有0怎么辦?

四、學生展示學習成果

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筆算

24176876數位對齊,從個位乘起;

X39X324X324用下一數乘上一數的每一位,

2167043504在對應數位上寫得數;如果某一

仁相乘滿幾十,就向前一住進位:算到前一傳時要加上進過來的數

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筆算

604280400

X.8X93X9

48328403600

五、教師精講

你認為本單元那些較難?或易出錯?請學生指出并說出有什么好辦法避免錯誤

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筆算

六、鞏固應用及拓展

鞏固練習。

(一)填一填。

1、3X5X7X9X1XO=()

2、估算398X3時這樣想:第一個因數約等于(),所以398X3-()

3、每只小兔吃9個蘿卜,69只小兔,630個蘿卜夠不夠?(填夠或不夠)

4、一部電話816元,買7部一共大約花()元0

(二)判斷。(打3,錯的打“X”)

1、1X2X3X4X5X0的積比0+1+2+3+4+5的和大。.....()

2、0X9+8=17..........................................................................()

3、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可能是二位數或三位數。........()

4、任何數與1相乘都得1。..........................()

5、0與任何數相加都得0。........................()

6、300X5的積的末尾有3個0。....................()

7、在乘法里,積一定比其中一個因數大。............()

8、400X8的積的末尾有3個0。....................()

9、一個三位數乘1,所得的積還是三位數。..........()

(三)估算。

69X3309X5901X2

615X87X23497X4

(三)豎式計算。

482X74X77506X6830X5

獨自完成同步P111的第6、7、8、9題

解決問題。

玩具機器人汽車洋娃娃玩具狗

單價32元21元13元23元

作業設計

1、買4個機器人需要多少錢?

(自編)2、買3只玩具狗需要多少錢?

3、老師帶了80元錢,夠買4輛玩具汽車嗎?

板書設計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多位數乘一位

(自編)

數的筆算及估算。

教學反思

(自寫)

元厚中心小學三年級數學學科教學設計

課題設計者黃天會送審

復習分數的初步認識2015.10.26

時間

審閱人執教者執教時間

1、進一步鞏固對分數的初步認識,理解含義,并能使學生正確、熟練地

計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

、使學生能用分數與他人交流,并能對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分數發表自己的

教學目標2

觀點

重點:能應用分數表達自己的見解,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難點:能應用分數表達自己的見解,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難點

教師教法引導法點撥法

(根據實際設計)

概括歸納總結鞏固

學生學法

課前準備

課時安排一課時

個性修

教學過程

一、創設教學情境

談話導入:

這學期我們學會了分數的哪些知識?

讀、寫分數、比較大小、簡單的分數加、減法

二、出示教學目標

鞏固對分數的初步認識,理解含義,并能使學生正確、熟練地計算簡

單的分數加減法。

三、小組合作學習

復習梳理。

1、意義:

把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兒份就是這個物體或圖形的幾分

之幾。

把一些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幾份就是這些物體或圖形的幾分

之幾。

2、把一個整體平均分得的份數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數就越小。

3、比較大小:

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數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