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期末復習知識清單
第一章地球和地圖
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1)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直覺猜想(天圓地方)推測(根據太陽和月亮的形
狀)一實踐證明(麥哲倫環球航行)一精確證實(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進入太空觀察,
并拍攝照片)
(2)形狀:地球是一個不規則的球體。
(3)大?。浩骄霃揭?371千米(諧音“廬山起義”);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坐
地日行八萬里”);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
南極
(4)地球是個球體的證據:①海岸觀船②登高望遠③月食時地球的影子④麥哲倫環球
航行⑤衛星照片
2.地球的模型一地球儀
地軸----地球自轉的假想軸。
北極一一地軸與地表北端的交點,是地球最北的點,北極點四周都是_?方,。
南極一一地軸與地表南端的交點,是地球最南的點,南極點四周都是北方。
3.經線與緯線(“橫緯豎經”)
緯線經線
指示方向東西方向南北方向
形狀圓(除南北極點外)半圓
長度分布長度不相等。赤道(0。緯線)長度相等
最長,長度越向兩極越短
緯度越低線越長
度數變化度數從赤道(0。緯線)分別向度數從本初子午線(0。經線)
第1頁共15頁
兩極越來越大,最大為90。分別向東向西越來越大,東西
(0°~90°)最大為180°(0°~180°;
經緯度的劃分赤道以北為北緯(N),以南0。經線以東為東經(E),以
為南緯(S)o度數北增北西為西經(W)。度數東增
緯,南增南緯東經,西增西經(180°相反)
半球劃分南北半球:赤道東西半球:2(TW和160°Eo
判定方法:赤道以北為北半判定方法:“小東愛吃大西瓜”
球、以南為南半球
條數無數條無數條
0°經線以東是東經,以西是西經;180°經線以東是西經,以西是東經。
西經(W)?東經(E),
1800120°60°I0°60°120°?180°
西半球------.<-------東半球——>'--------->西半球
20°\V160°E
兩條相對的經線構成一個經線圈,特點是:度數之和為180°;方向相反(東西經各一
條)。如150°E和30°W組成一個經線圈。
4.低、中、高緯度地區的劃分
低緯度:0°~30°N/S,中緯度是30。~60。用5,高緯度是60。~90。用5。
特殊緯線:①0°緯線:赤道②南北回歸線:23.5小和23SS③南北極圈:66.5°N
和66fS④極點:90°N>fn90°So
5.經緯網
準確描述一個地點的地理位置,例如北京:(40°N,116°E)
注意:除南北極點外,任何位置的描述都由一經一緯組成,且要注明東西經(E/W)和
南北緯(N/S)(0。緯線、0。經線、180。經線不需要標注。)
【例題】讀經緯網圖,回答下列問題。
(1)A點的經緯度是;B點的經緯度是。
(2)從南北半球看,A點屬于半球;從東西半球看,B點屬于半球。
(3)A點位于B點的方向;按低、中、高緯度劃分,B點位于緯度。
第2頁共15頁
第二節地球的運動
1,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及其產生的地理現象
地球自轉地球公轉
方向
自西向東(在南北極上空看:北逆南順)自西向東
周期一天(約24小時)一年
繞轉中心地軸太陽
1晝.夜交替1.四季變化(南北半球季節相反)
地理意義2.時間差異(東邊時間早)2晝.夜長短變化
3.日月星辰東升西落3.五帶形成
(1)地球自轉
?卡辛
側面3上空RW上空
1.③的經緯度_______,②在③的________方向
2.⑤的經緯度_______,⑥在⑤的________方向
(2)地球公轉與四季變化
界分
3月21H前后人、
?
月2311版
北半球:3、4、5川----春季;6、7、8〃----夏季;
9、10、11/——秋季;12、1、2月——冬季。(南北半球季節相反)
(2)地球公轉與太陽直射點的移動
第3頁共15頁
節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日期3月21日前后6月22日前后9月23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
直射點赤道北回歸線23.5°N赤道南回歸線23.5°S
北半球
全球晝夜等長晝最長,夜最短全球晝夜等長晝最短,夜最長
晝夜長短
極晝極夜無北極圈極晝無北極圈極夜
規律:
一晝奏---------北回歸線
1.太陽直射哪個半
/\秋分(9.23)北半球夏半年
球哪個半球晝長夜
太陽直射
/--------------------赤道短:
點移動春分(3.21)\/春分
\/北半球冬半年2.太陽直射點向哪
冬至(12.22)個半球移動哪個半
球就晝變長,夜變短
一年中,南北同歸線之間(包括赤道)太陽直射2"次,回歸線上直射]_次,回歸線以外無陽
光直射
(3)地球公轉與五帶劃分
人們根據地球案面不同緯度地區獲得太陽熱量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劃分為五個溫度帶。
無極建收真現,
xmjtaiw%*
因季分,
物陽光直射現象
無陽光直胃理,
四季分,
何收41他夜現?1
【例題】讀經緯網圖(圖甲)和地球公轉運動的一分一至圖(圖乙),回答下列各題。
第4頁共15頁
圖甲圖乙
(I)圖甲中A點的經度是,圖中A、B、C、D四點中,位于E點西南方向的是一點。
(2)圖甲中,當A地為一年中的7月時,D地為一月,A、D兩地同一時期季節相反,是
由于地球的—轉運動造成的。
⑶在圖乙的公轉軌道上,標出地球公轉運動的方向。
(4)圖乙①②③④四個位置中,太陽直射南緯23.5。的是(填序號),此時,成都市的
晝夜K短情況是o
(5)當太陽直射點在圖甲中C點所在的緯線上,并且向北移動時,則地球處在圖乙公轉軌道
上的處附近。(填序號)
第三節地圖的閱讀
1.地圖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圖例
(1)比例尺二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數字式、文字式、線段式三種表示方式)
?比例尺的大小與范圍和內容詳略之間的關系:
同樣大小的地圖:
比例尺越小一表示范圍越大—內容越簡單.(中國地圖)
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成都市地圖)
?比例尺換算技巧:記?。?千米=100000厘米(厘米換算成千米要去掉5個0)
(2)方向: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東。②指向標法:按指向標判讀方向(指
向標指示正北方)。③經緯網定向法: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3)圖例:
識記P18圖1.25一些常用圖例:鐵路國界1111,山峰▲
根據需要選擇適用的地圖:導游圖、交通圖、地形圖、政區圖等。選擇比例尺合適的
地圖:想看的越詳細,就要選擇比例尺越大的地圖。在電子地圖上將地圖放大,代表
把比例尺放大,使顯示內容更詳細。
第5頁共15頁
第四節地形圖的判讀
1.等高線地形圖:用等高線(海拔相等的線)表
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圖。
(1)海拔: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
離。(等高線地形圖上標注的都是海拔高度)
(2)相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
直距離。例:甲地海拔1500m,乙地海拔500m,
則兩地相對高度是項Qm。
(3)等高距:相鄰兩條等高線的高差叫等高距
(4)等高線的特征:同線等高、同圖等距、線密坡陡,線疏坡緩
(5)根據等高線判讀五種地形部位:
①山頂:也叫山峰,等高線團合且中間海拔高,四周海拔低,用▲表示。
②鞍部:兩個山峰之間的低地。
③山脊: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低處凸出(凸低為脊),常形成分水嶺。
③山谷: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高處凸出(“凸高為谷”),常發育河流,且河流流向與
等高線彎曲方向相反
④陡崖:等高線重疊。陡崖可進行攀巖、蹦極,河流經過陡崖形成瀑布。
2.分層設色地形圖:
分層設色地形圖上,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黃色表示低山丘陵、褐色表示高山
高原、白色表示冰川。例如:青藏高原用褐色表示
【陸地表面的五種地形類型】
①平原:平坦開闊,海拔低,200米以下
②高原:內部平坦,邊緣陡峭,海拔高,500米以上
③山地:起伏大,海拔高,500米以上
④丘陵:起伏一般,海拔在200?500米
⑤盆地:四周高中間低
3.地形剖面圖:能更直觀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勢的草伏和坡度的陡緩。
【世界地形之最】
第6頁共15頁
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第二章陸地與海洋
第一節大洲和大洋
1.海陸分布
(I)海陸比例: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陸地。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2)海陸分布特點: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從南、北半球看,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
球,海洋主要集中在能遜;從東、西半球看,陸地主要集中在東半球,海洋主要集中
在西半球。但無論如何劃分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
北極點周圍是海洋(北冰洋);南極點周圍是陸地(南極洲)。
世界上最大的半島是阿拉伯半島(位于亞洲);最大的島嶼是格陵蘭島(位于北美洲)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況
(1)七大洲:按面積大小排序: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亞洲(面積最大、跨緯度
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南極洲(跨經度最廣、緯度最高的大洲、世界上唯一沒
有定居居民的大洲)
(2)四大洋:按面積大小排序:太大印北,四洋貫通。北冰洋是跨經度最廣的大洋
(3)大洲分界線:
相鄰大洲分界線
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
亞洲、歐洲
III脈、黑海、土耳其海峽(“烏烏里大
黑土”)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馬運河(“巴兩美”)
亞洲、非洲蘇伊士運河(“蘇菲亞”)
亞洲、北美洲白令海峽(“白亞美”)
歐洲、非洲直布羅陀海峽
【例題】讀圖,填出字母和序號所代表的大洲和大洋,并識別出大洲分界線。
第7頁共15頁
3.分界線:①和②:
③和④:___________
①和③:___________
①和⑥:___________
第二節海陸變遷
1.海陸變遷的原因:(1)地殼運動:喜馬拉雅山發現海洋生物化石;(2)海平面升
降:臺灣海峽海底發現人類活動遺跡;(3)人類活動:荷蘭填海造陸。
2.大陸漂移說: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證據:①南美洲和非洲輪廓的可拼合性;②
南美洲和非洲動物的相似性;③南美洲和非洲古老地層的相似性;④南極洲發現煤炭
3.板塊構造學說
地球巖石圈由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南極洲板塊、美洲板塊
六人板塊及若干小板塊組成,而且板塊在不斷運動著。板塊內部地殼穩定,板塊交界處
地殼活躍。(注意: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雖然在亞洲,但屬于印度洋板塊)
作
洲
板
塊
-------板坎邊界<一<—板塊運動力向
第8頁共15頁
4.板塊運動形式:①碰撞擠壓:-一形成山脈、海洋消亡②張裂、拉伸:-一形成
裂谷、新海洋
5.由板塊運動引起的兩大火山地震帶是:地中海一喜馬拉雅地震帶;環太平洋地?帶。
6.運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現象:
(1)喜馬拉雅山脈:由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如上圖A);
(2)阿爾卑斯山:由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碰撞擠壓形成(如.上圖B):
(3)地中海變小甚至將消失:位于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的碰撞擠壓地帶(如上圖C);
(4)紅海擴大、東非大裂谷:位于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張裂地帶(如上圖D);
(5)日本多地震的原因;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地帶,即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地殼比較活躍,所以多火山地震(如上圖E)。
第三章天氣與氣候
第一節多變的天氣
1.區別天氣和氣候:
天氣:短時,陰晴雨雪冷熱風,它是時刻在變化的。
氣候:多年平均狀況,春夏和秋冬,一般變化不大。
2.衛星云圖的識別:綠色表示陸地;籃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區
白色越白,代表云層越厚,降水就會越多。
3.天氣符號的識別與判斷。P49圖3.5
北風(8級)
注意:
西北風東北風
7/
(6級)
4風向:風吹來的方向
IHI\/z.n
西風一(Fl*■東風風力:風強弱的級別。
X
1根風尾代表風力二級,
東南風
西南風.
南風
4.空氣質量的高低可用空氣質量指數來表示??諝赓|量指數越大,空氣污染越嚴重。
5.改善空氣質量的有效措施:禁止焚燒秸稈;綠色出行;節能減排;植樹造林;發展
新能源等。(至少記住三條)
第二節氣溫的變化與分布
第9頁共15頁
1.氣溫:大氣的溫度。氣溫的單位是℃。測量氣溫的儀器是百葉箱(溫度計測量)。
?氣溫在時間上的變化用氣溫曲線圖表示
(1)日變化:一天中最高氣溫:午后2時左右(14時);最低氣溫:日出前后。
氣溫日較差二日最高氣溫一FI最低氣溫
(“早穿皮襖,午穿紗”表示氣溫日較差大)北半球最熱月最冷月
陸地7月1月
(2)年變化:北半球年最高和最低氣溫(南半球相反)
海洋8月2月
氣溫年較差:最高月平均氣溫值一最低月平均氣溫值
?氣溫在空間上的分布差異用笠遍線圖表示
2.世界氣溫的分布規律:P56圖3.17
①氣溫從赤道向兩極遞減。(緯度因素影響)
②同緯度,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陸地氣溫低,海洋氣溫高。(海陸因素)
③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6℃。(地形因素)
第三節降水的變化與分布
1.降水=降雨+降雪+降冰雹,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降水量單位是mm。測量降水量的儀器是畫量盎。
?降水在時間上的變化用降水量柱狀圖表示。
世界“雨極印度的乞拉朋齊;世界“千極南美洲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
?降水在空間上的分布用等降水量線圖表示。
2.世界降水分布規律。P60圖3.24“四多四少”:
①赤道附近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緯度因素)
②南北回歸線兩側,大陪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③中緯度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海陸因素)
④在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地形因素)
第四節世界的氣候
1.氣候的兩大要素:氣溫+降水
2.氣候特征的描述:時間(“全年”“夏季”“冬季”)+氣溫+降水(讀氣溫曲線和
降水量柱狀圖,歸納氣候特點)
①在氣溫曲線圖中,月平均氣溫>20℃,用“高溫”或“炎熱”描述,氣溫在0℃?20℃,用
第10頁共15頁
“溫和''描述;氣溫<0℃,用“寒冷”描述。
②在降水量柱狀圖中,月降水量用“多雨”描述;月降水量在5()~100mm,用“濕
潤”描述;月降水量V50mm,用“少雨”描述。
3.世界主要氣候類型:(“以高定球”—“以溫定帶”f“以水定型”)
溫度帶判斷依據氣候類型分布特征
熱帶雨林氣候
赤道附近全年高溫多雨
(年雨型)
熱帶草原氣候
熱帶雨林南北兩側全年高溫,降水分土迎兩季
最冷月氣溫(夏雨型)
熱帶大于15℃熱帶季風氣候亞洲的印度半島和
全年高溫,降水分旱雨兩季
(夏雨型)中南半島
熱帶沙漠氣候南北回歸線附近大
全年高溫少雨
(少雨型)陸內部和西岸
亞熱帶季風氣候
30。-40。大陸東岸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最冷月氣溫(夏雨型)
亞熱帶
0?15c地中海氣候
30。-40。大陸西岸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
(冬雨型)
最冷月氣溫溫帶海洋性氣候
40。-60。大陸西岸全年溫和濕潤
0~15C(年雨型)
溫帶大陸性氣候
溫帶40。-60。大陸內部夏熱冬冷,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最冷月氣溫(少雨型)
小于0C溫帶季風氣候
亞洲東部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夏雨型)
最熱月氣溫寒帶氣候
寒帶南北極圈以內地區終年寒冷干燥
小于10℃(少雨型)
高原和高山
高原山地氣候高原高山地區氣候隨高度的增加而變化
地區
4.影響氣候的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
【例題】1.右圖是7月某區域氣溫圖,判斷AB中,人是_
----------------------J20紜
B是_________。(填“陸地”或“海洋”)
第11頁共15頁
2.根據氣溫曲線與降水審柱狀圖,判斷下列各地的氣候類型,并描述氣候特征。
(1)甲地:氣候,
特征:_____________
(2)乙地:氣候,
特征:_____________
特征:_____________
(4)丁地:氣候,
特征:_____________
讀圖,甲、乙、丙、丁四地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陽,完成下面小題。
氣溫(t)降水Ift(mn)氣溫(七)降水域(mm)氣溫(七)降水顯(mm)
306(.030
?u5CO
:J-4C0
一5,忻3(.()
L[|ffT2CO
1(0-45
A()ILLLLLLLLUln-60
147lO(jf)1471
甲
3.造成甲、丁兩地氣候差異的最主要因素是()
A.緯度因素B.海陸因素C.地形因素D.經度因素
4.關于四地氣候類型,正確的是()
A.甲地是溫帶海洋性氣候B.乙地是熱帶雨林氣候
C.內地是溫帶季風氣候D,丁地是地中海氣候
第四章居民與聚落
第一節人口與人種
1.世界人口的增長
(1)人口數:2022年II月15日,世界人口達80億。
(2)人口增長特點:18世紀以前,人口增長緩慢,工業革命后,增長速度大大加快,
二戰后,迅速增長。
(3)人口增長速度是由人口自然增長率決定,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一人口死亡
第12頁共15頁
率。發達國家人口增長慢,發展中國家增長快。
非洲人口增長速度最快,歐洲人口增長速度最慢。人口最多的是亞洲,最少的是大洋洲。
(4)人口自然增長率>0,表示人口增加;人口自然增長率=0表示人口不增不減;人
口自然增長率VO,表示人口減少(負增長)。
2.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可以用人口密度來表示。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內
居住的人口數。人口密度=人口總數+土地面積(單位:人/平方千米)
(2)人口稠密地區:中低緯度沿海的平原地區。(亞洲東、南部;歐洲西部;北美東
部)
人口稀疏地區: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氣候過于潮濕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
區或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過冷、熱、干、潮)
◎影響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1)自然囚素:地形平坦、氣候溫和、水源充足的地方,人口比較稠密
(2)社會經濟因素:工農業發達、交通便利的地方,人口比較稠密
2.人口問題
(1)人口增長過快的問題:住房擁擠、交通堵塞、就業困難、資源匱乏等
解決措施: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
(2)人口增長過慢或負增長的問題:人U老齡化、勞動力不足、國防兵力不足
解決措施:鼓勵生育(如法國給多子女家庭發放補貼)。
3.人種
人種分布既有大范圍的集中分布區,又有效范圍的零星分布。
(1)根據人類體質特征(膚色、頭發、面部特征、體毛等)可分為白種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精通行政事務的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衛生資格考試必考內容與試題答案
- 經濟法對經濟活動的影響試題及答案
- 執業護士備考信息化應用試題及答案
- 經濟法成功備考秘籍及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執業醫師考試必考知識試題及答案
- 支持性護理的重要性探討試題及答案
- 中國幽門螺桿菌的共識問題課件
- 中毒總論課件
- 第8節 二項分布、超幾何分布與正態分布
- HDI盲孔的可靠性設計分析
- 2022年四川綿竹高發投資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北京中考英語詞匯表(1600詞匯)
- 籃球比賽計分表word版
- 上古卷軸5所有任務代碼
- 固體制劑批包裝記錄模版
- 2000年40個部門投入產出表
- 高空作業安全會議記錄內容
- 00510秘書實務-自考整合版
- 護理研究中的偏倚及控制
- 小學生的齲齒預防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