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墻基礎單側加固方案_第1頁
圍墻基礎單側加固方案_第2頁
圍墻基礎單側加固方案_第3頁
圍墻基礎單側加固方案_第4頁
圍墻基礎單側加固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圍墻基礎單側加固方案?一、工程概況(一)圍墻現狀本圍墻位于[具體地點],建成于[建設時間],全長[圍墻長度]米。圍墻為磚砌結構,基礎采用[基礎形式],埋深[基礎埋深]米。近年來,由于周邊環境變化及使用過程中的各種因素影響,圍墻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壞,主要表現為部分墻體開裂、傾斜,基礎局部下沉等情況。經現場勘查,圍墻單側(具體描述單側范圍)損壞情況較為嚴重,已對圍墻的整體穩定性構成威脅,需要進行加固處理。

(二)加固目的本次加固的目的是通過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提高圍墻基礎的承載能力,修復損壞的墻體,增強圍墻的整體穩定性,確保圍墻在后續使用過程中能夠安全可靠地抵御各種外力作用,保障周邊區域的安全。

二、編制依據1.《建筑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準》(GB500682018)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2015年版)3.《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2011)4.《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5.《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2016年版)6.現場勘查資料及相關設計圖紙

三、加固設計原則1.安全性原則:加固后的圍墻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能夠滿足正常使用和抵抗可能出現的各種不利荷載的要求,確保人員和財產的安全。2.可靠性原則:加固方案應基于可靠的理論和方法,采用經過實踐檢驗的材料和工藝,保證加固效果的可靠性和耐久性。3.經濟性原則:在滿足加固要求的前提下,綜合考慮加固成本,優化加固方案,選用合適的材料和施工方法,力求做到經濟合理。4.可操作性原則:加固方案應便于施工操作,盡量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施工過程中應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確保施工安全。

四、現狀評估(一)圍墻墻體檢測1.外觀檢查對圍墻墻體進行全面的外觀檢查,發現部分墻體出現豎向裂縫,裂縫寬度最大處達[裂縫最大寬度]mm,長度約為[裂縫長度]m;部分墻體存在水平裂縫,主要集中在墻體頂部和底部,裂縫寬度較小,一般在[水平裂縫寬度范圍]mm之間。墻體表面還存在局部剝落、掉塊現象,影響了圍墻的美觀和結構完整性。2.墻體強度檢測采用回彈儀對圍墻墻體進行混凝土強度檢測,選取有代表性的部位進行多點檢測,檢測結果表明,部分墻體混凝土強度推定值低于設計強度等級,平均強度等級約為[實測平均強度等級],離散性較大。3.墻體穩定性檢測通過全站儀對圍墻的傾斜度進行測量,發現圍墻單側存在明顯的傾斜現象,最大傾斜率為[最大傾斜率],超過了規范允許的范圍,說明圍墻的穩定性較差。

(二)圍墻基礎檢測1.基礎外觀檢查對圍墻基礎進行開挖檢查,發現基礎局部存在露筋、混凝土剝落等現象,基礎底面出現不均勻沉降,沉降差最大處達[沉降差最大值]mm。基礎周邊土體存在局部塌陷,表明基礎的側向約束不足。2.基礎承載力檢測采用靜力觸探試驗對基礎下臥層土體的承載力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顯示,基礎下臥層土體承載力特征值為[實測承載力特征值]kPa,低于設計要求的[設計承載力特征值]kPa,說明基礎承載力不足是導致圍墻損壞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加固方案設計(一)基礎加固1.增設鋼筋混凝土灌注樁設計參數根據基礎承載力計算結果及現場實際情況,在圍墻基礎單側(具體位置)增設[灌注樁數量]根鋼筋混凝土灌注樁。灌注樁直徑為[樁徑]mm,樁長為[樁長]m,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混凝土強度等級],鋼筋籠采用HRB400級鋼筋,主筋直徑為[主筋直徑]mm,箍筋直徑為[箍筋直徑]mm。施工工藝采用泥漿護壁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首先進行場地平整,測量放線確定樁位;然后安裝鉆機,調整鉆桿垂直度,開始鉆孔,鉆孔過程中及時注入泥漿護壁,控制泥漿比重和孔內水位;鉆孔達到設計深度后,進行清孔,確保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要求;接著下放鋼筋籠,鋼筋籠應焊接牢固,保證其垂直度和位置準確;最后澆筑混凝土,混凝土應連續澆筑,確保樁身質量。作用原理增設的鋼筋混凝土灌注樁能夠有效地提高基礎的承載能力,將上部荷載傳遞到深層堅實的土層中,減少基礎的沉降量。同時,灌注樁與原基礎形成一個整體,增強了基礎的整體性和穩定性,改善了基礎的受力性能。2.基礎擴大設計參數對于基礎局部損壞嚴重的部位,將基礎底面尺寸擴大[擴大尺寸]。擴大后的基礎采用C[混凝土強度等級]鋼筋混凝土澆筑,厚度為[基礎厚度]mm,配筋采用HRB400級鋼筋,主筋直徑為[主筋直徑]mm,間距為[主筋間距]mm,箍筋直徑為[箍筋直徑]mm,間距為[箍筋間距]mm。施工工藝首先拆除基礎周邊損壞的混凝土和土體,清理干凈基礎底面;然后按照設計要求支設模板,模板應牢固可靠,尺寸準確;接著綁扎鋼筋,鋼筋的規格、數量和間距應符合設計要求;最后澆筑混凝土,混凝土應分層振搗密實,確保基礎的強度和整體性。作用原理基礎擴大增加了基礎的底面積,從而降低了基底壓力,提高了基礎的承載能力。同時,新澆筑的鋼筋混凝土與原基礎緊密結合,進一步增強了基礎的穩定性,減少了基礎的不均勻沉降。

(二)墻體加固1.裂縫修補表面修補法對于寬度小于[表面修補法適用裂縫寬度]mm的裂縫,采用表面修補法。首先用鋼絲刷將裂縫表面清理干凈,然后用環氧樹脂膠泥或水泥砂漿對裂縫進行涂抹封閉,涂抹厚度為[涂抹厚度]mm,涂抹應均勻,確保填滿裂縫。壓力灌漿法對于寬度大于[壓力灌漿法適用裂縫寬度]mm的裂縫,采用壓力灌漿法。先在裂縫兩側鉆灌漿孔,孔距為[灌漿孔孔距]mm,孔徑為[灌漿孔孔徑]mm,然后用壓力灌漿設備將環氧樹脂漿液或水泥漿液注入裂縫中,灌漿壓力控制在[灌漿壓力范圍]MPa,直至漿液從相鄰孔中溢出為止。最后用水泥砂漿將灌漿孔封堵密實。作用原理裂縫修補能夠阻止外界有害物質進入墻體內部,防止裂縫進一步擴展,恢復墻體的整體性和耐久性,提高墻體的承載能力。2.增設構造柱設計參數在圍墻墻體單側(具體位置)每隔[構造柱間距]m增設一根構造柱。構造柱截面尺寸為[構造柱截面尺寸]mm×[構造柱截面尺寸]mm,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混凝土強度等級],配筋采用HRB400級鋼筋,主筋直徑為[主筋直徑]mm,箍筋直徑為[箍筋直徑]mm,間距為[箍筋間距]mm。構造柱應與墻體可靠連接,在墻體上每隔[連接間距]mm預留馬牙槎,馬牙槎高度為[馬牙槎高度]mm。施工工藝首先在墻體上按照設計位置進行放線,確定構造柱的位置;然后綁扎構造柱鋼筋,鋼筋應與墻體預留鋼筋可靠連接;接著支設構造柱模板,模板應牢固可靠,尺寸準確;最后澆筑混凝土,混凝土應分層振搗密實,確保構造柱的質量。作用原理增設的構造柱能夠增強墻體的抗剪能力和整體性,提高墻體的穩定性。構造柱與墻體形成一個整體,在墻體受到外力作用時,能夠有效地約束墻體的變形,減少墻體裂縫的產生和擴展。3.增設圈梁設計參數在圍墻墻體頂部和底部增設圈梁。頂部圈梁截面尺寸為[頂部圈梁截面尺寸]mm×[頂部圈梁截面尺寸]mm,底部圈梁截面尺寸為[底部圈梁截面尺寸]mm×[底部圈梁截面尺寸]mm,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混凝土強度等級],配筋采用HRB400級鋼筋,主筋直徑為[主筋直徑]mm,箍筋直徑為[箍筋直徑]mm,間距為[箍筋間距]mm。圈梁應與構造柱可靠連接,形成一個封閉的框架體系。施工工藝首先在墻體頂部和底部按照設計位置進行放線,確定圈梁的位置;然后綁扎圈梁鋼筋,鋼筋應與構造柱鋼筋可靠連接;接著支設圈梁模板,模板應牢固可靠,尺寸準確;最后澆筑混凝土,混凝土應分層振搗密實,確保圈梁的質量。作用原理增設的圈梁能夠增強墻體的整體性和空間剛度,提高墻體的抗側力能力。圈梁與構造柱共同作用,形成一個空間框架,有效地約束墻體的變形,提高圍墻的穩定性,減少墻體裂縫的產生和擴展。

六、施工組織設計(一)施工準備1.技術準備組織施工人員熟悉施工圖紙和加固方案,進行技術交底,使施工人員了解施工工藝、質量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項。對施工人員進行培訓,使其掌握相關的施工技能和操作規程。2.材料準備根據加固設計要求,準備好所需的各種材料,如鋼筋、水泥、砂石、混凝土外加劑、環氧樹脂等。材料應具有質量合格證明文件,并按規定進行檢驗和試驗,確保材料質量符合要求。3.機械設備準備配備齊全的施工機械設備,如鉆機、混凝土攪拌機、混凝土輸送泵、電焊機、壓力灌漿設備等。對機械設備進行檢查和調試,確保其性能良好,能夠正常運行。4.現場準備清理施工現場,拆除障礙物,平整場地,做好排水措施。搭建臨時施工設施,如材料堆放場地、機械設備停放場地、臨時辦公區和生活區等。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確保施工安全。

(二)施工順序1.基礎加固施工順序測量放線,確定灌注樁和基礎擴大的位置。進行灌注樁施工,包括鉆孔、清孔、下放鋼筋籠、澆筑混凝土等。拆除基礎周邊損壞的混凝土和土體,清理基礎底面。支設基礎擴大模板,綁扎鋼筋。澆筑基礎擴大混凝土。2.墻體加固施工順序對墻體裂縫進行修補,先進行表面修補,后進行壓力灌漿修補。測量放線,確定構造柱和圈梁的位置。綁扎構造柱和圈梁鋼筋,支設模板。澆筑構造柱和圈梁混凝土。

(三)施工進度計劃根據工程規模和施工難度,制定詳細的施工進度計劃。本工程計劃總工期為[總工期天數]天,具體施工進度安排如下:1.基礎加固階段:[開始時間1][結束時間1],共[基礎加固工期天數]天,完成灌注樁施工和基礎擴大施工。2.墻體加固階段:[開始時間2][結束時間2],共[墻體加固工期天數]天,完成墻體裂縫修補、構造柱和圈梁施工。3.養護及驗收階段:[開始時間3][結束時間3],共[養護及驗收工期天數]天,對加固后的圍墻進行養護,并組織相關部門進行驗收。

(四)施工質量保證措施1.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明確質量目標和質量責任,加強質量管理。2.嚴格按照施工圖紙和加固方案進行施工,確保施工質量符合設計要求。3.加強原材料和構配件的檢驗和試驗,確保其質量符合要求。4.嚴格執行施工質量檢驗制度,每道工序完成后,必須進行質量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5.加強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對關鍵工序和特殊過程應進行重點監控,確保施工質量。6.做好質量記錄和資料整理工作,及時歸檔,為工程質量驗收提供依據。

(五)施工安全保證措施1.建立安全管理體系,明確安全目標和安全責任,加強安全管理。2.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提高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3.施工現場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配備必要的安全防護用品和消防器材。4.加強施工現場的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5.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確保施工安全。6.做好安全記錄和資料整理工作,及時歸檔,為工程安全管理提供依據。

七、工程驗收(一)驗收標準1.加固后的圍墻應符合設計要求,墻體無明顯裂縫,基礎無明顯沉降。2.構造柱和圈梁的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鋼筋的規格、數量和間距應符合設計規定。3.灌注樁的樁身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樁的承載力應滿足設計要求。4.基礎擴大的尺寸、混凝土強度和配筋應符合設計要求。5.裂縫修補應牢固可靠,無滲漏現象。

(二)驗收程序1.施工單位在完成加固工程后,應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向建設單位提交工程驗收報告。2.建設單位收到驗收報告后,應組織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和施工單位等相關人員進行工程驗收。3.驗收人員應按照驗收標準對加固工程進行現場檢查和資料審查,對驗收中發現的問題,施工單位應及時進行整改,整改合格后重新組織驗收。4.工程驗收合格后,各方應簽署工程驗收報告,作為工程質量的證明文件。

八、維護與管理(一)定期檢查加固后的圍墻應定期進行檢查,檢查周期為[檢查周期時間]。檢查內容包括圍墻墻體是否出現新的裂縫、基礎是否有沉降現象、構造柱和圈梁是否完好等。發現問題應及時進行處理,確保圍墻的安全使用。

(二)日常維護加強對圍墻的日常維護,保持圍墻表面清潔,避免堆放重物或對圍墻造成碰撞。如發現圍墻表面有損壞或脫落現象,應及時進行修復,防止損壞進一步擴大。

(三)檔案管理建立圍墻加固工程檔案,檔案內容包括工程設計文件、施工記錄、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