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4 古今中外思想解放運動(課件) 中考歷史二輪復習講練測_第1頁
專題04 古今中外思想解放運動(課件) 中考歷史二輪復習講練測_第2頁
專題04 古今中外思想解放運動(課件) 中考歷史二輪復習講練測_第3頁
專題04 古今中外思想解放運動(課件) 中考歷史二輪復習講練測_第4頁
專題04 古今中外思想解放運動(課件) 中考歷史二輪復習講練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GREEN

BUSINESS專題04古今中外思想解放運動目錄CONTENTS01考情透視目標導航知識導圖思維引航0203核心精講探究預測01考情透視目標導航知識導圖思維引航0203核心精講探究預測02考點要求課標要求命題預測中國古代思想思想解放推動社會進步。“解放”是因為“束縛”,一場深刻的社會革命或變革需要有長期而深刻的思想理論作準備,思想解放運動有的興起于革命前奏中,吹響了新社會產生的號角;有的出現于急風驟雨的改革動員時,所以它又是社會變革的先聲(唯物史觀、歷史解釋、史料實證、家國情懷)本專題主要梳理了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歷程及其復興、世界近現代史上的思想解放運動,旨在說明思想解放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古今中外無數的史實證明:思想解放促進社會發展進步,狹隘保守阻礙社會發展落后。明清的八股取士、閉關自守導致國家的落后,拜占庭帝國的封閉自我也致使千年帝國被一步步蠶食。近代西方文藝復興運動、啟蒙運動及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傳播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縱觀近年來全國各省市的中考,以中外歷史重大事件為切入點,考查不同時期的思想對社會產生的重大影響成為中考的一項重要考點。一般會通過時空線索,對中外思想進行對比、甄別,以選擇題和材料【研析】題等形式出現。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中國現代思想解放運動世界三大思想解放潮流古今中外思想解放運動中國古代的思想中國近現代的思想解放運動戊戌變法————“君主立憲”辛亥革命————“三民主義”新文化運動———“科學”“民主”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鄧小平“南方談話”————發展才是硬道理世界三大思想解放潮流文藝復興————人文主義啟蒙運動————理性主義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百家爭鳴”、思想控制考點1中國古代思想考點2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考點3中國現代思想解放運動考點4世界三大思想解放潮流考點一中國古代思想1.【學科素養·史料實證】(2024·山東日照·中考真題)荀子認為:人生而有欲求,而可供享用物質資料不足,因此需要制定禮儀,明確人們貧、富、貴、賤的分別,使社會有秩序發展。這表明荀子(

)A.推崇仁政 B.強調禮法并用 C.主張禮治 D.追求精神自由C真題研析考點1中國古代思想【研析】根據材料“需要制定禮儀,明確人們貧、富、貴、賤的分別,使社會有秩序發展”和所學知識可知,戰國時期的荀子,主張實行禮治,明確尊卑等級,以維系社會秩序,C項正確;孟子主張“仁政”,即要求統治者不要過分盤剝人民,排除A項;材料強調主張禮治,而沒提及“法”的作用,排除B項;莊子主張追求精神自由,保持人格獨立,荀子的思想并不側重于追求精神自由,而是更注重社會秩序和規范,他主張通過禮來教化人民,通過法來約束行為,以達到社會的和諧與秩序,排除D項。故選C項。2.【學科素養·歷史解釋】(2022·山東東營·中考真題)清朝統治者為了鞏固統治,從思想領域嚴密控制知識分子而推行的是A.焚書坑儒 B.尊崇儒術 C.八股取士 D.文字獄D【研析】清朝統治者非常注重從思想領域嚴密控制知識分子。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經常從知識分子的文章、詩詞中摘取只言片語,加以歪曲解釋,再借題發揮,羅織罪狀,制造了大批冤獄,很多人因此被處死,連親屬、師友都受到迫害。人們把這種做法稱為“文字獄”,D項正確;秦朝實行焚書坑儒,漢武帝尊崇儒術,排除AB項;明清時期采用八股取士,它是用排偶文體闡發經義的科舉考試之法,排除C項。故選D項。真題研析考點1中國古代思想學派思想家時期主要思想現實意義儒家孔子春秋核心思想是“仁”,提倡“仁者”“愛人”;反對苛政,主張以德治國。有利于構建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孟子戰國“仁政”“民貴君輕”,“反對一切非正義戰爭”。荀子戰國主張實行“禮治”明確尊卑等級。墨家墨子戰國主張“兼愛”“非攻”“選賢”“節儉”道家老子春秋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主張“順應自然”“無為而治”有利于構建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莊子戰國主張順應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法家韓非戰國提倡以法治國,提出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治“法治”精神值得借鑒核心精講考點1中國古代思想——“百家爭鳴”01焚書坑儒秦朝:“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02罷黜百家,尊崇儒術西漢:“罷黜百家,尊崇儒術”,儒學居于主導地位,為歷代王朝所推崇03八股取士明朝:八股取士,有利于加強君權,摧殘了文化,禁錮了思想04清朝文字獄清朝:大興文字獄,鉗制了人們的思想,嚴重阻礙了思想學術的發展與進步思想控制的實質:思想文化專制核心精講考點1中國古代思想——思想控制

認識:我國應正確對待儒家思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以德治國。春秋:孔子提出“仁”的學說,主張“仁者愛人”、“為政以德”戰國:孟子提出“仁政”治國秦朝:焚書坑儒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明朝:八股取士北洋軍閥:尊孔復古新文化運動:對傳統文化展開猛烈進攻,全盤否定儒家思想知識拓展核心精講考點1中國古代思想——儒家思想的發展歷程社會大動蕩:各諸侯國林立紛爭,諸侯爭霸。社會大變革:各諸侯國改革變法,舊有制度逐步消亡,新的社會制度正在形成;文化大繁榮:從“學在官府”到“學在民間”。私學興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識淵博和閱歷豐富的士。結合戰國時期的時代背景,分析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原因(試從經濟、政治、文化三個方面分析),以及百家爭鳴帶來的影響。百家爭鳴促進了思想和學術的繁榮,成為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考點1中國古代思想核心精講核心素養-唯物史觀1.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講話中經常引經據典。他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講到:“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他引用的這一觀點出自于(

)A.墨子 B.孔子 C.老子 D.韓非子2.“身無分文,心憂天下”是古代讀書人憂國憂民的真實寫照,但在清朝時期,更多的讀書人卻噤若寒蟬,遠離現實政治,埋頭于故紙堆中。這一變化是因為清政府(

)A.設立“三司” B.設立錦衣衛 C.設立軍機處 D.大興文字獄AD命題預測考點1中國古代思想【新考法】新情景——結合時政熱點考查先秦思想【新考法】新素養——結合史料考查清朝控制思想考點二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真題研析考點2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1.【學科素養·歷史解釋】(2024·山東青島·中考真題)“甲午以后,康有為領導的變法運動的主旨是要變更舊的政治制度,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以期民族精神及維新事業的充分發揮和推進。”材料中新的政治制度是(

)A.王位世襲制 B.中央集權制 C.君主立憲制 D.民主共和制C【研析】根據材料“甲午以后,康有為領導的變法運動的主旨是要變更舊的政治制度,建立新的政治制度”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甲午戰后,民族危機空前嚴重,以康有為為首的維新派主張興民權、設議院,建立君主立憲制度,故C項正確;王位世襲與材料“甲午以后”及“要變更舊的政治制度,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不符,排除A項;新的政治制度指的是君主立憲制,與中央集權體制無關,排除B項;新的政治制度指的是君主立憲制,不是共和政治體制,排除D項。故選C項。2.【學科素養·史料實證】(2024·山東泰安·中考真題)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曾將《卿云歌》定為國歌,其中的歌詞有“時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這反映了(

)A.民主共和成為潮流 B.戊戌變法順利開展C.洋務運動逐步深入 D.新文化運動興起【研析】結合所學可知,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大總統,標志著亞洲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的誕生,中華民國的誕生在政治上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國,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成為潮流,A項正確;1898年戊戌變法已經失敗,排除B項;1895年洋務運動已經破產,排除C項;新文化運動興起是在1915年,與題干時間信息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A真題研析考點2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真題研析考點2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3.【學科素養·歷史解釋】(2023·山東濟南·中考真題)胡適在《文學改良芻議》中提出,“今日之中國,當造今日之文學”“白話文學為中國文學之正宗”,并批判了一些舊文學技巧,代之以新技巧。由此可見,他倡導(

)A.政治革命 B.文學革命 C.軍事革命 D.科技革命B【研析】根據材料“‘今日之中國,當造今日之文學’”和所學可知,文學革命是新文化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1917年,胡適在《新青年》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一文,主張以白話文作為新文學的語言,強調寫文章“不摹仿古人”等,B項正確;題干強調的是文學革命,不涉及政治、軍事以及科技的內容,排除ACD項。故選B項。戊戌變法1.中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中國資本主義發展背景1898年6月11-9月21時間資產階級維新派階級派別變法圖強主張康有為、梁啟超代表人物裁撤冗員冗官,允許官民上書言事;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發展農、工、商業;改革財政,編制國家預算;廢除八股,改試策論,開辦新式學堂;裁減綠營,訓練新式軍隊等。主要內容失敗結果思想啟蒙作用意義核心精講考點2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核心精講考點2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辛亥革命2.清政府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背景1911年時間資產階級革命派階級派別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主張孫中山代表人物中國同盟會;三民主義武昌起義;中華民國成立主要內容失敗結果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意義新文化運動3.西方民主思想的傳入;袁世凱復辟帝制,掀起尊孔復古逆流背景1915年時間資產階級先進知識分子階級派別民主、科學主張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代表人物前期:宣傳民主、科學后期:宣傳馬克思主義主要內容轉向宣傳馬克思主義結果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意義核心精講考點2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核心精講考點2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時期代表人物思想主張影響鴉片戰爭時期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之一,開啟了解世界,向西方學習的潮流戊戌變法時期嚴復“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為維新運動提供了理論依據,在當時中國影響很大康有為、梁啟超主張維新變法、救亡圖存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為資產階級的思想傳播奠定了基礎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新文化運動時期陳獨秀、胡適、魯迅、李大釗①前期:提出“民主”“科學”②后期: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是我國歷史上的一次思想大解放運動,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與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歸納總結核心精講考點2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易混易錯2.陳獨秀是新文化運動的發起者;李大釗最早系統宣傳馬克思主義。新文化運動包含了思想革命和文學革命兩方面的內容。新文化運動在促進思想解放方面有著不可抹殺的歷史功績,但不可否認的是,它也存在著對東西方文化絕對否定和絕對肯定的傾向。1.三民主義是孫中山對同盟會政治綱領的闡述和完善,其中民族主義是前提,具有反對封建主義的進步意義,也在客觀上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利益;民權主義是核心,是民主革命的重要內容和目標;民生主義是補充和發展。小組討論核心精講考點2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核心素養-唯物史觀材料

新文化運動和學生愛國運動是互為因果的。新文化運動使青年們擺脫封建傳統思想的束縛,對國家危亡境遇的警覺,更使青年們認真考慮要以什么思想來救中國。通過五四運動,介紹、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成為不可抗拒的潮流。——《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探究:材料中“新文化運動的青年們以什么思想來救中國”。五四運動后傳播的新思想。探討你對思想解放的認識。思想:民主、科學。新思想:馬克思主義。認識:思想解放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量(或思想解放推動社會的發展進步);思想解放是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思想解放推動民族意識的覺醒;思想的解放挽救民族的危亡等。(任意一點言之有理即可)命題預測考點2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1.梁啟超說:“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變亦變,不變亦變。變而變者,變之權操諸己,可以保國,可以保種,可以保教。”為此,他參與領導了(

)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辛亥革命 D.護國戰爭2.脫離世界潮流幾百年的中國,終于再次回到了世界潮流之中。雖然未來的路途也并非一帆風順,我們學器物,失敗;學制度,也失敗;最終我們明白了要學思想。材料中的“學思想”(

)A.宣告了中國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 B.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C.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 D.標志著國共合作的正式建立BC【新考法】新素養——結合史料實證考查戊戌變法【新考法】新素養——結合歷史解釋考查新文化運動考點三中國現代思想解放運動1.【學科素養·史料實證】(2023·山東濟南·中考真題)《共和國之路》記載,各地就這一主題召開的討論會達70余次,發表文章650多篇。這場大討論,沖破了“兩個凡是”的嚴重束縛,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作了重要的思想準備。這反映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

)A.背景 B.內容 C.過程 D.意義A真題研析考點3中國現代思想解放運動【研析】根據材料“這場大討論……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作了重要的思想準備”和所學可知,1978年,思想理論界展開了一場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這是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它使人們認識到,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就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作了重要的思想準備,由此可知,材料在描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背景,A項正確;材料只是交代了大討論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作了重要的思想準備,沒有涉及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過程與意義,排除BCD三項。故選A項。真題研析考點3中國現代思想解放運動2.【學科素養·史料解釋】(2024·山東東營·中考真題)20世紀90年代初,姓“資”姓“社”問題引發激烈討論,有人對社會主義的前途缺乏信心,成為制約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思想瓶頸,為打破這一“思想瓶頸”指明方向的是(

)A.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 B.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C.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 D.鄧小平南方談話D【研析】根據題干“20世紀90年代初,姓‘資’姓‘社’問題引發激烈討論,有人對社會主義的前途缺乏信心,成為制約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思想瓶頸”和所學知識可知,1992年鄧小平到南方視察。在視察途中,他多次發表談話,強調黨的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要抓住時機發展自己,關鍵是發展經濟;發展才是硬道理。鄧小平的南方談話,解決了姓“社”姓“資”問題的困擾,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D項正確;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是1978年,時間上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是1978年,時間上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1981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召開,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勝利完成,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故選D項。改革開放開啟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使人們認識到,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主要內容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主要事件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理論指導。意義1978年時間核心精講考點3中國現代思想解放運動改革開放開啟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黨的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要抓住機遇,發展自己,關鍵是發展經濟;發展才是硬道理。主要內容南方講話主要事件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意義1992年初時間核心精講考點3中國現代思想解放運動知識拓展世界近代史思想對中國思想解放運動的影響(1)啟蒙思想促進了中國的思想解放,中國出現了三大思想解放潮流,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2)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為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創造了條件。(3)中國共產黨繼承和發展了馬列主義,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的理論成果。核心精講考點3中國現代思想解放運動材料經過一段時期的發展,計劃經濟模式出現了統得過多,忽視市場作用,嚴重挫傷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性等弊端。從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起,經濟建設是在“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思路指導下啟動和展開的。1985年起,逐步縮小了指令性計劃。1992年初,鄧小平發表了關于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等內容的南方談話。同年,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摘編自武力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等探究:鄧小平認為: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簡要說明。探究先進的思想理論對社會變革有何影響?核心素養-史料實證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并非是兩種制度的本質區別。先進的思想理論指導、促進社會變革。核心精講考點3中國現代思想解放運動命題預測考點3中國現代思想解放運動1.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刊登題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特約評論員文章,有人贊譽他是“東風第一枝”。這是因為這篇文章是針對當時哪一錯誤傾向而撰寫的?A.“浮夸風”現象 B.“共產風”現象C.階級斗爭為綱 D.“兩個凡是”的方針2.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不斷進行理論創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每一次理論創新,都深刻回答了不同時代面臨的重大課題。回答了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時代課題”的思想是(

)A.毛澤東思想B.鄧小平理論C.“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學發展觀DB【新考法】新情景——結合歷史報刊考查改革開放前思想的解放【新考法】新素養——結合歷史解釋考查鄧小平理論考點四

世界三大思想解放潮流真題研析考點4世界三大思想解放潮流1.【學科素養·歷史解釋】(2024·山東青島·中考真題)文藝復興時期,達·芬奇用畫作反映對人內心世界的探索;米開朗琪羅注重對人體的雄美及其所蘊含力量的表達;拉斐爾創作的許多圣母像都表現了人間女性的溫柔、甜美與幸福感。這說明文藝復興運動的核心思想是(

)A.人文主義 B.民主和科學 C.理性主義 D.馬克思主義A【研析】根據題干信息“達·芬奇用畫作反映對人內心世界的探索;米開朗琪羅注重對人體的雄美及其所蘊含力量的表達;拉斐爾創作的許多圣母像都表現了人間女性的溫柔、甜美與幸福感。”和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巨匠的這些繪畫體現了對人性的關注,突出了文藝復興運動中資產階級的主張,即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人文主義這一核心思想,都具有濃郁的人文主義氣息,A項正確;民主與科學是中國近代新文化運動的口號,排除B項;理性主義是啟蒙運動的核心思想,排除C項;馬克思主義誕生是在19世紀中葉,

與題干時間不一致,排除D項。故選A項。真題研析考點4世界三大思想解放潮流2.【學科素養·歷史解釋】(2024·山東日照·中考真題)馬克思的墓碑上刻著兩句話,其中一句是:“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體現馬克思“改變世界”的是(

)A.投身歐洲革命斗爭 B.發表《共產黨宣言》C.創辦報紙宣傳革命 D.撰寫《資本論》B【研析】根據所學知識,1848年,受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委托,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產黨宣言》,它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這為世界無產階級提供了最銳利的思想武器,有力的推動了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發展。從此國際工人運動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B項正確;馬克是投身歐洲革命斗爭,豐富了馬克思的革命斗爭經驗,與“改變世界”無直接聯系,排除A項;創辦報紙宣傳革命、《資本論》都與馬克思有關,但不是對“改變世界”發揮主要作用,排除CD項。故選B項。14世紀中葉時間人文主義核心思想是一場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采取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其中有繼承,更有創新。主要內容但丁:文藝復興的先驅,代表作《神曲》;達·芬奇:代表作《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亞:代表作《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代表人物促進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意義文藝復興1.核心精講考點4世界三大思想解放潮流啟蒙運動2.18世紀時間理性主義核心思想猛烈抨擊法國的封建制度,宣傳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對專制,提倡對民眾進行啟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驅散愚昧的黑暗。以法國為中心,波及歐洲其他國家。主要內容伏爾泰:啟蒙運動的旗手孟德斯鳩:最博學盧梭:主張公民參與國家管理代表人物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為法國大革命做出了重要的理論準備。意義核心精講考點4世界三大思想解放潮流馬克思主義的誕生3.1848年時間馬克思主義核心思想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馬克思主義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是人民的理論,是實踐的理論,是不斷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