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語文復習古代詩歌閱讀
《詩經》作品專題練習合集
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后面的問題。
擊鼓
《詩經?鄴風》
擊鼓其錢,踴躍用兵。土國城漕①,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②,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③居爰處,爰喪其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注】①土國:為國家興土功。城漕:在漕地筑城。②孫子仲:即公孫文仲,
字子仲,衛國將領。③爰(yuGn):于何。④活:町,恬”,相會。⑤洵:遠。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全詩五章,節奏鮮明,音韻和諧,征人的感情一步步深化。
B.第一章中的“獨”字不僅指“我”行動上的孤單,也指“我”精神上的孤獨。
C.第三章將“我”擔憂的情形具體化,與第二章的“憂心有忡”相呼應。
D.第四章寫“我”“南行”之前與妻子離別時的誓言,表達了“我''喜悅的心
情,與下文的感嘆形成了對比。
2.本詩抒發了“我”怎樣的思想感情?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詩經?風雨
風雨凄凄,雞鳴喈喈①C
既見君子,云胡不夷'氣
風雨瀟瀟,雞鳴膠膠③。
既見君子,云胡不疼久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注]①喈(jie)喈:雞鳴聲。②夷:平,指心中平靜。③膠膠:雞鳴聲。④
W(chou):病愈,此處指愁思縈懷的心病消除。
3.下列對這首詩的相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情境的選擇上,本詩既寫未見之前綿綿無盡的相思之苦,也寫相見
之后載笑載言的歡聚之樂,更是重章渲染"既見”之時的喜出望外之情。
B.這首詩通過變換三個表心理狀態的動詞——“夷”“疹”“喜”來表現思婦
情感的變化。
C.每章首兩句,都以風雨、雞鳴起興,這些兼有賦景意味的興句,重筆
描繪出一幅寒冷陰喑、雞鳴四起的圖景。
D.這首詩的寫景用詞十分講究,如“瀟瀟”從聽覺寫出夜雨驟急,“如晦”
從視覺展現眼前的景象。
4.這首詩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有何表達作用?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問題。
四月上
《詩經?小雅》
四牡①,周道倭遲②。豈不懷歸?王事靡蹙③,我心傷悲。
四牡,嘩嘩④駱⑤馬。豈不懷歸?王事靡蹙,不遑啟處。
翩翩者雕⑥,我飛載下,集于苞⑦栩⑧。王事靡蹙,不遑將父。
翩翩者,我飛載止,集于苞杞。王事靡蹙,不遑將母。
駕彼四駱,載驟駿駿⑨。豈不懷歸?是用作歌,將母來論⑩。
【注】①(但i):馬行走不停的樣子。②倭遲:道路迂回遙遠的樣子。③靡
蹙(gu):征役沒有休止。④彈(tan)嘩:喘息的樣子。⑤駱:白毛黑鬣的
馬。⑥雕(zhuT):鶉鵑。⑦苞:草木從生。⑧胡:樹木名稱。⑨駁(qTn)
駁:馬快速奔跑的樣子。⑩論(shEn):思念。
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章為全詩定下了感情基調,在“王事靡豌'’與"豈不懷歸'’的矛盾中展
現了人物‘我心傷悲”的感情世界。
B.馬兒氣喘吁吁地在迂回遙遠的道路上奔跑是緣于“王事靡蹙”,我的“傷
悲”和“不遑啟處”也是因為“王事靡蹙
C.鴉鵑鳥自由自在地上下翻飛和隨意棲止,與“我''和“我”的馬兒不停奔
波形成對比,增加了“我”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D.詩歌沒有采用賦的手法,而是借景抒情,用鶉鴿鳥的自由自在與馬的
累形成鮮明的對照,從而襯托出人的疲勞煩惱。
6.有人說這首詩的關鍵詩句是“我心傷悲”,也有人說是“將母來途你認為
是哪一句并簡要說明原因。
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各題。
十畝之間
《詩經?魏風》
十畝之間兮,桑者閑閑兮。行與子還兮。
十畝之外兮,桑者泄泄①今。行與子逝兮。
【注】①泄(yi)泄:和樂的樣子。
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前三句描繪姑娘們在一片桑園里悠閑自在地采桑,勾畫出一派清
新恬淡的田園風光。
B.詩中每句后面都用了語氣詞“兮”字,這就自然地拖長語調,表現出舒
緩而輕松的心情。
C.本詩與《琴首》都運用了《詩經》中重章疊唱,回環往復的表現手法,
音韻優美令人神往。
D.本詩與《茶莒》都細膩生動地描繪了勞動的過程,充滿詩情畫意,體
現快樂幸福的生活。
8.《十畝之間)《紫苜》都是《詩經》中寫勞動的詩篇,它們刻畫的勞動場
景有所不同,但表達的情感卻相似,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二者的不同與相似
之處。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列小題。
陟帖①
《詩經?魏風》
陟彼帖今,瞻望父兮。父日: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上②慎旃③哉,猶來
無止!
陟彼此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無寐。上慎旃哉,猶來無
棄!
陟彼岡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猶來無
死!
【注】①陟帖:登上有草木的山。②上:通“尚”,希望。卷旃:語助詞。
9.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予季”意為“我的小兒子”,從詩中另外兩個稱謂看,它并沒有獨特的
價值。
B.此詩寫登高念親,卻從對面設想,寫父母兄長對自己的掛念與叮囑,
深切動人。
C.全詩一共三章,都使用了賦的手法,敘寫了抒情主人公登上高山的行
為與心理。
D.本詩人物語言極具個性,寫出了父親的曠達、母親的牽掛和兄弟的手
足深情等。
10.本詩的章法有怎樣的藝術效果?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王風?中谷有/①
《詩經》
中谷有雍,噪②其干矣。有女優離,啜其嘆矣。啜其嘆矣,遇人之艱難矣!
中谷有箱,噗其脩③矣。有女優離,條④其赦⑤矣。條其款矣,遇人之不淑
矣!
中谷有瓶,膜其逼⑥矣。有女他離,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氓(節選)
《詩經》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其!于嗟女兮,無與土耽!士
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
也不爽,上貳其行。上也罔極,二三其德。
【注】①蒲luT:益母草,古人認為其有益于婦女養生育子。②咦暄n:干枯、
枯萎的樣子。③脩:干枯、敗壞。④條:深長。⑤歌:同“嘯”。⑥濕:將要
曬干的樣子。
II.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谷有雅》是自哀自悼的怨歌,女主人公既遭丈夫拋棄,又遇兇年
饑作,悲嘆命運凄慘。
B.《中谷有盜》每節都以益母草開頭,以棄婦的慨嘆作結,回環往復,
一唱三嘆,這是''賦”的寫法。
C.《氓》中的衛國女子被棄后既有對男主人公負德變心的憤慨和控訴,
也有對愛情的深刻領悟。
D.和《氓》中的女子一樣,《中谷有推》中的棄婦面對悲苦的命運,既
怨天尤人,也深刻反省。
12.《詩經》善用“比興”表情達意,請結合具體內容分析“比興”手法在兩詩中
的運用。
詩經?周頌?清廟①
於穆清廟②,肅雄顯相③。
濟濟多士,秉文之德。
對越在天,駿奔走在廟④。
不顯不承⑤,無射于人斯!
【注釋】①這首詩是“周頌''的第一篇,寫的是周人祭祀周文王的場景。②於
穆,猶“穆穆”。③雕,同“雍”。④駿,通“逡”。⑤不,通“丕”;承,通“烝”。
1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頌,是宗廟的樂歌。這首詩表現了周人對周文王的敬艮之情。
B.只有秉承文王的功德,才能有充足的人才儲備從而鞏固統治。
C.第五句意指祭祀祖先要誠心誠意,才能報答文工的在天之靈。
D.祭祀宗廟和祖先不僅是形式,而是要通過這種方式告誡后人。
14.孔子曾說:“《清廟》,王德也,至矣!敬宗廟之禮,以為其本;秉文之
德,以為其弟。(節選自《戰國楚竹書?孔子詩論》)你對他的比喻有什么
理解?請結合詩句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鶴鳴
《詩經?小雅》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魚潛在淵,或在于渚。樂彼之園,愛⑴有樹檀⑵,
其下維蔣【3】。它山之石,可以為錯卬。
鶴鳴于九皋,聲間于天。魚在于渚,或潛在淵。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
維轂⑸。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注釋:【1】爰:發語詞。【2】檀:檀樹,高大且是貴重木材。【3】停:低矮
的樹?!?】錯:磨物工具?!?】毅:楮樹,其樹皮可作造紙原料。
15.下列對本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野,,與,,天,,既寫出“九皋,,的闊大,也表現出鶴鳴之聲的遼遠。
B.本詩從園內寫到園外,以情感變化為序,表達了詩人徜徉園中的感受。
C.鶴鳴之聲,魚游之狀,高低錯落的樹木,構成了一幅有聲有色的畫面。
D.本詩重章疊句,音韻和諧,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富于藝術感染力。
16.“魚在于渚,或潛在淵”描繪了魚游的情狀,下面詩句沒有描繪魚游情狀
的一項是()
A.魚行潭樹下,猿掛島藤間。(孟浩然《萬山潭作》)
B.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杜甫《水檻遣心二首》)
C.妒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趙嘏《長安晚秋》)
D.野鳥游魚信往還,此身同寄水云間。(蘇軾《秋興三首》)
17.對這首詩的結尾兩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歷來有不同理解。有人認
為是“諷(周)宣王求賢由林也“,有人則不認同,請結合詩句內容談談你對
結尾兩句的理解。
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一)
桃之夭天,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黃①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暴藁⑵。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詩經?周南?桃天》
(二)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之子于歸,百兩③御之。
維鵲有巢,維鳩方④之。之子于歸,百兩將⑤之。
維鵲有巢,維鳩盈之。之子于歸,百兩成之。
一《詩經?召南?鵲巢》
[注]①黃(fen):果實很多的樣子。②榛榛(zhEn):樹葉茂盛的樣子。③兩:
通“輛④方:并,比,此指占據。⑤將:送。
18.下列關于這兩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桃天》巧用怒放的桃花比喻嬌媚的新娘,寫出了人面桃花兩相輝映
的韻味,既寫景又寫情景交融,烘托了歡樂熱烈的氣氛。
B.《桃天》全詩語言精練優美,不僅巧妙地將“室家”變化為各種同義詞,
而且反復用一“宜''字,贊美新娘與家人和I?相處的美好品德。
C.《鵲巢》這首詩以華麗的語言寫成婚的過程,雖沒有如《桃天》里以
桃花來襯托新娘的容貌,卻也能從熱鬧的婚典場面中想象到新娘的美麗。
D.兩首詩中“之子于歸”一句都點出新娘這一主角,而另一位主角新郎則
隱在詩中場景的幕后,他是否來迎親,就留給讀者去想象了。
19.《詩經》是中華文明的源頭,其作品多具有音樂性,如《無衣》《兼葭》
等。請結合所學知識,在《桃天》和《鵲巢》中住讀:苜,試賞析其音樂之
美。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小題。
蠢斯①
《詩經?周南》
盤斯羽,詵詵②兮。宜爾子孫,振振③兮。
蠡斯羽,薨薨④兮。宜爾子孫,繩繩⑤兮。
蠡斯羽,揖揖⑥兮。宜爾子孫,婺蟄⑦兮。
【注】①注(zhong)斯:有時也被稱為蛔蛔,外表像飛蝗。②詵(shen)詵:
眾多的樣子。③振振:盛多的樣子。④薨薨:象聲詞,指眾蟲齊飛聲。⑤繩
(min)繩:綿延不絕。⑥揖揖:會聚貌,眾多貌。⑦蟄蟄:群聚歡樂。
20.下列對這首詩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三句“宜爾子孫''可以看出,這是一首頌祝夫妻多子多孫、子嗣興旺
的祝福詩。
B.全詩分三章,每章四句。其中每章的前兩句都在描寫蠡斯的特征,后
兩句都在祝頌。
C.全詩詩意并列呈現,首章側重子孫興旺:次章側重時代昌盛;末章側
重聚集歡樂。
D.在遠古,物質資源匱乏,天災人禍不斷,本詩反映了華夏先民多子多
福的傳統觀念。
21.下列對這首詩內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詩以蟲作比,因嘴斯”的繁殖能力強,所以用它來比喻人的繁衍能
力,詩歌既在詠物又在詠人。
B.本詩注重細節刻畫,尤寫蠡斯的震翅與鳴叫。詩中通過三次形象的細
節特征描寫來引出詩人的祝愿。
C.本詩用詞富有變化,置詞、擬聲詞、語氣詞的使用不僅使語言富有節
奏韻律之美,還使語言更活潑。
D.本詩采用重章疊句的手法,《詩經?米甘》和本詩一樣都只在每章一三
句采用此手法以達到回環往復的效果。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伯兮①
《詩經?衛風》
伯兮竭②兮,邦之桀③兮!伯也執殳④,為王前驅。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其雨其雨,呆果⑤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諼草⑥?言樹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痞⑦。
【注】①伯:這里指丈夫。②揭(q位):勇武。③桀:同“杰”,杰出的人。
④殳(shu):古兵器。⑤杲(gao):明亮的樣子。⑥諼(xuan)草:萱草,
忘憂草。⑦海(mei):憂思成病。
22.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詩共四章,每章四句,全篇以思婦的口吻敘事、抒情,藝術感染
力強。
B.“伯”英武威風,才能杰出,是王的先鋒,女子想起他,內心充滿自豪
感。
C.詩歌中畫橫線句子與《氓》中“桑之未落,其葉沃若”都使用了比興手
法。
D.詩歌緊扣“思”字行文,塑造了一個溫婉的思婦形象,她內心哀愁但并
無怨怒。
23.詩歌中的女子思念丈夫有哪些體現?請根據后三章的內容簡要概括。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各題。
伐植
坎坎伐檀①兮,置之河之千②兮,河水清且漣漪。不稼不嵇,胡取禾三
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③於④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輻兮,置之河之側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稽,胡取禾三百億
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特⑤兮?彼君子今,不素食兮!
坎坎伐輪兮,置之河之滔⑥兮。河水清且淪猗。不稼不嵇,胡取禾三百
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鶉兮?彼君子今,不素恭⑦兮!
【注】①檀:檀樹。②干:岸。③縣:通“懸”,懸掛。④經(huan):獸
名,狗貓子。皮可制表。⑤特:三歲的獸,泛指大獸。⑥潘(chun):水邊。
⑦維(sun):熟食,此泛指吃飯。
碩鼠
碩鼠碩鼠,無①食我參!三歲貫女,莫我肯顧②。逝將去③女,適彼樂
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④。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
國樂國,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英我肯勞。逝將去女,適彼樂郊。樂
郊樂郊,誰之永號?
注:①無,毋,不要。②三歲,多年。貫,侍奉。莫我肯顧,不肯照顧
我。③逝,通“誓去,離開。④所,處所。
24.對本詩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這兩首詩反映了《詩經》“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現實主義創作
精神。
B.《碩鼠》是四言詩,排列整齊,感情強烈、直露;《伐檀》句式長短不
齊,用“兮”字舒緩語氣,感情含蓄,語帶諷刺。
C.這兩首詩俱以“賦”“比”“興”為主要表現手法,在結構上采用“重章疊句”
的形式,在技巧上有很多的共性。
D.這兩首詩都表現了奴隸對不平等的社會現象的感嘆,標志著奴隸們清
醒的認識和覺醒C
25.請分析這兩首詩的主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尸鳥鳩①
《詩經?曹風》
尸鳥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分。其儀一今,心如結兮。
鳩鳩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帶伊②絲。其帶伊絲,其弁③伊騏。
尸鳥雞在桑,其子在棘。淑人君子,其儀不忒④。其儀不忒,正⑤是四國。
鳴鳩在桑,其子在榛。淑人君子,正是國人。正是國人,胡不萬年?
【注】①鳴鳩:布谷鳥。此鳥催春耕,喂養小鳥不偏私。②伊:是。③弁:
皮帽。騏:青黑色。④忒:差誤。⑤正:法則。
26.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詩共四章,一詠三嘆,形成回旋往復的音韻旋律,體現出《詩經》
重章疊句的結構特點,每章四五句完全重復,又有自己的特色。?
B.這首詩題為“鳴鳩\寄予美好寓意,因為鳴鳩仁慈,“布谷處處催春
耕“,又喂養眾多小鳥,平均如一無偏私,值得人們尊重與贊美。
C.小鳥們“在梅”“在棘”“在榛”,行蹤游移不定,與始終“在桑”筑巢的鳴
鳩,形成鮮明比照,目的是勸諭“國人”應保持操守不變。
D.每章開頭均由鳴鳩起筆,再觸發詩興文思,引出后文的淑人君子,《詩
經》中許多詩篇都采用了這種起興手法,如《關雎】兼葭》等。
27.這是一首贊美理想中的君子之作,作者從哪些角度突出了君子之“儀”?
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漢樂府,完成下面小題。
上山采蔗蕪①
上山采麻蕪,下山逢故夫。
長跪問故夫,新人復何如?
新人雖言好,未若故人姝。
顏色類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從門入,故人從②去。
新人工織綠③,故人工織素。
織綠日一匹,織素五丈余。
將綠來比素,新人不如故。
注釋:①藤蕪(miwG:一種香草,葉子風干可以做香料。古人相信靡蕪可
使婦人多子。(ge):旁門,小門。③綠(jian),素?.都是絹。素色潔白,
繚色帶黃,素貴綠賤。
28.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敘事詩采用對話形式,人物對答富有情感與個性,生活氣息濃郁。
B.故夫對新人與故人做了多方面比較,并對他當初的休妻行為表示道歉。
C.女子重提當年“新人從門入,舊人從^去”之事,對被遺棄難以釋懷。
D.女子的婚姻不幸讓人同情,她的遭際與《孔雀東南飛》的劉蘭芝相似。
29.請簡要分析《上山采靡蕪》中的女主人公與《詩經?氓》中的女主人公形
象的異同。
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完成各題。
短歌行
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斠钥叮瑧n思難忘。何
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
食野之羊。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
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熱,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
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子衿
《詩經?鄭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鬧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注】《詩經?鄭風?子衿》是一首愛情詩,寫女子對情人的思念與埋怨,
青衿,讀書人穿的衣服。又,鄭玄曰:“禮,父母在,衣純以青。”意為父母
健在,應著純青色衣服以示孝敬。
30.下列對《短歌行》一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全詩四句一節,共八節。開頭兩句抒發對時光易逝的感慨,蘊藏著及
時努力之意。
B.三、四節引古喻今,突出了他求賢而不得時的朝思暮想和求得賢才后
的恭敬熱情。
C.五、六節承接上文,進一步抒發詩人渴望賢才的情懷,時憂時喜,感
情有起伏。
D.最后兩節運用借代和引用的手法,深化詩人渴求賢才的熱望和統一天
卜,的雄心。
31.曹操《短歌行》對《子衿》篇的化用有何深意?
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完成各題。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問遺①君,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②之。
聞君有他心,拉雜③摧燒之。摧燒之,當風揚其灰!從今以往,勿復相思,
相思與君絕!
雞鳴狗吠,兄嫂當知之。妃呼?、埽∏镲L肅肅晨風颶⑤,東方須臾高⑥知之!
【注】①問遺(w6i):饋贈。②紹繚:纏繞。③拉雜:折斷,打碎。④妃呼
軸(xT):嘆息聲,或乂為表聲文字。⑤晨風颼(sT):晨風,鳥名,或以為雉;
颼,急風。⑥高(hao):同“皓”,白。
氓
詩經衛風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匪
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城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爾
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迂。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甚!于嗟女兮,無與土耽!士
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柒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芮。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
也不爽,士冢,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風興夜麻,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
弟不知,喳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
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32.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氓》描繪了一對戀人婚前婚后的變化,呈現的是一個令人唏噓的悲
劇故事,表達的是女子的反思和覺醒。
B.《有所思》寫女子思念愛人,大海阻絕不了她的相思。她想贈禮物表
達愛意,就在玳瑁簪上系以雙珠,再用美玉裝飾之,從中可見主人公非
常用心,十分珍視愛情。
C.“拉雜”“摧燒”“揚”等一系列動詞,形象地表現了女子在遭遇男子變心
后的情感態度。
D.“雞鳴狗吠,兄嫂當知之“寫男子用情不專、偷雞摸狗,兄嫂發現后,
準備好好教訓負心漢。
33.本詩中的女主人公與《詩經?氓》中的女主人公,在遭遇男子變心之后有
著不同的情感態度,請結合兩首詩歌簡要概括。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詩經?郵風?殍女》
靜女其妹①,俟我于城隅。愛②而不見,搔自跌斷。
靜女其孌③,貽我彤管。彤管有煒④,說怪⑤女美。
自牧歸⑥葭,洵⑦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注】①姝:容顏美好。②愛:隱臧。③孌:(lu4n)年輕美麗。④煒:鮮紅
透亮。⑤說怪:喜愛。⑥歸:通"饋⑦洵:誠然,確實。
3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詩基調歡快而富有情趣,敘寫了一對青年男女約會的過程。
B.“愛而不見,搔首蹦蹦”惟妙惟肖地描繪了小伙子當時那種焦灼不安的
情態。
C.無論贈彤管,還是贈萸草,都發生在同一天,可見這對青年男女的戀
情已到極致。
D.這首詩除了細節描寫外,還運用了雙關及移情手法,生動活潑,富有
情趣。
35.這首詩運用了《詩經》中的哪一種藝術手法?請結合詩的內容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無衣
《詩經?秦風》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36.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章是全詩的總領。為了“同仇”這個目標,所以才能“同袍”“同澤”“同
堂”
衣0
B.這首詩表達了同心協力、共同對敵的決心。反問句的使用,語氣強烈,
增強了詩句的藝術感染力。
C.或同穿一“袍”,或同穿一“澤”,或同穿一“裳”,這說明百姓們從軍時
貧窮“無衣”,表達了他們悲憤哀怨、無可奈何的感情。
D.全詩敘寫了出征前戰友相互勉勵的情形,抒發了團結友愛、共御外侮
的壯志豪情。
37.《詩經》主要運用賦、比、興的表現手法,這首詩主要運用了其中的哪
種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未營
《詩經?周南》
采采米莒,薄言采之。采采米莒,薄言有之。
采采米莒,薄言掇之。采采米營,薄言捋之。
采采未營,薄言秸之。采采茉莒,薄言襤之。
鄉村四月
[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38.下面對詩歌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兩詩均描寫了“勞動”的景象,畫面生動鮮明,寫出了勞動的歡快與繁
忙。
B.《米莒》在六個動詞的變化中,表現了越采越多直到滿載而歸的勞動
過程。
C.《鄉村四月》前兩句是靜景,描寫了山原河水、杜鵑鳴叫、煙雨飄飄
的初夏風光。
D.”才了蠶桑又強出”,未必就是實寫,而是化繁為簡,勾畫鄉村的忙碌
情景。
39.兩首詩在寫勞動場景和鄉村景象時,運用的手法及作用有何不同,請簡
要分析。
閱讀下面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君子于役
《詩經?王風》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①至哉?雞棲于如嚴。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
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倍③?雞棲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久
君子于役,茍無饑渴?
【注】①曷:何時。②冊:雞舍。下文“桀”是指雞棲的木樁。③有恬:相會。
④括:會合。
40.下列對作品詞句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兩章開頭的幾句,均以“獨白”的口吻來反映居家人的期待。
B.“不知其期”與“不日不月”,都表明君子已經是久役未歸。
C.“雞棲于冊”兒句,以日常的不堪來反映居家人內心的憤怒。
D.兩章結尾的感嘆和疑問,包含著對“君子于役''狀況的無奈。
41.全詩二章結構相似,采用—的藝術形式來推進抒情,第一章側重抒發
之情,第二章側重抒發之情。
42.結合詩歌內容分析,作品是如何通過寫鄉村晚景來表達人的內心感受
的?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題。
木瓜
《詩經?衛風》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理。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43.下列對詩歌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對方送給抒情主人公的是果子,“我”卻回贈的是美玉,回報的要比受
贈的昂貴得多,雙方都得到心靈的滿足。
B.“投”有拋、擲意,沒有輕佻之嫌卻有俏皮之趣;“報”有回報意,因美
玉之貴更顯篤誠,,不夠含蓄卻很雋永。
C.詩中人物之間互贈信物不斷變化,又是“木瓜”又是“木桃”,又是“瓊瑤”
又是“瓊玖”,感情飄忽不定。
D.從章句結構上看,本詩重章疊句的形式,一唱三嘆的詠唱,造成一種
跌宕有致的韻味,極有音樂美感。
44.孔子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請就其中一個方
面結合本詩談談你的理解。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米首①
采采米莒,薄言②采之。采采米莒,薄言有③之。
采采米莒,薄言掇④之。采采米莒,薄言捋⑤之。
采采米莒,薄言桔⑥之。采采米莒,薄言襁⑦之。
注釋:①選自《詩經?周南》,這是婦女們采集野菜時唱的民歌。茗苜(珀yi):
車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語助詞,無實意。③有:得到。④掇
(duo):摘取、拾取。⑤捋(luo):成把地握取。⑥秸(jie):手持衣角盛物。
⑦擷(xie):把衣襟掖在腰帶間裝物。
4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全詩六個連續變化的動詞表現了野菜越采越多直到滿載而歸的過程。
B.這首詩重章疊唱,回環往復,簡單明快,一唱三嘆,富于音樂感。
C.詩中完全沒有寫采紫甘的人,但她們的情緒在詩歌的音樂節奏中傳達
了出來。
D.“賦、比、興”是《詩經》使用的手法,這首詩采用“比”的手法。
46.這首詩描寫了怎樣的景象?表現了怎樣的情感?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詩經?唐風?鴇①羽
肅肅鴇羽,集于苞栩②。王事靡蹙,不能藝稷黍。父母何怙③?悠悠蒼天!曷
其有所?
肅肅鴇翼,集于苞棘。王事靡鞭,不能藝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蒼天!曷其
有極?
肅肅鴇行,集于苞桑。王事靡蹙,不能藝稻粱。父母何嘗?悠悠蒼天!曷其
有常?
【注】①鴇(bao):鳥名,似雁而大,群居水草地區,本性不喜棲木。
②苞栩;叢密的柞樹。③怙:依靠,憑恃。
47.下列對詩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詩從鴇飛翔棲于樹上寫起,以這種反常行為引發下文對百姓不能正
常生活的敘述,是《詩經》“比興”的藝術手法的典型表現。
B.“肅肅?”是鳥扇動翅膀的聲音,帶有蕭殺、凄厲之感,為全詩渲染了一
種悲涼壓抑的氛圍。
C.“王事靡鞭”一句批判了統治者窮兵默武、連年發動戰爭對百姓日常生
活的破壞和傷害C
D.本詩以鴇鳥迫飛,不得其所的生活狀態,照應當時百姓服役、無以歸
耕的社會現實。
48.本詩重章疊句,反復吟詠,一唱三嘆,有評價云:“民情至此,咨怨極矣「
請結合此結構特點,歸納詩中主人公抒發了哪幾個層面的具體情感。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列小題。
葛生
葛生蒙楚⑴,薇蔓⑵于野。予美亡比,誰與?獨處。
葛生蒙棘,藪蔓于域。予美亡此,誰與?獨息。
角枕粲兮,錦衾爛兮。予美亡此,誰與?獨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歲之后,歸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歲之后,歸于其室。
河廣
誰謂河廣?一葦杭⑶之。誰謂宋遠?跋予望之。
誰謂河廣?曾不容刀⑷。誰謂宋遠?曾不崇朝⑸。
【注】【1】葛:葛藤。蒙,覆蓋。楚:荊棘?!?】藪蔓:蔓延。【3】杭:通
“航",渡?!?】刀:通“助”,小船?!?】崇朝:從天亮到早飯之間。比喻時
間短促。
49.下列對詩歌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獨處”“獨息”和“獨旦”三個表達都寫出了逝者長眠地下后的孤單。
B.”錦衾爛兮”寫錦緞制成的被子己經破爛不堪,可以想見逝者去世之久。
C.《河廣》最后兩句,以反問語氣寫出了對故國的強烈懷念和思歸之心
切。
D.兩詩章法結構上都有重章疊唱的特點,反復詠唱,層層推進,情感強
烈。
50.“誰謂河廣?曾不容刀運用了夸張的手法,下列詩句采用這一手法的一
項是()
A.手如柔葭,朕如凝脂,領如蛾蟒,齒如瓠犀。(《詩經?衛風?碩人》)
B.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C.歌罷海動色,詩成天改容。(陸游《航?!罚?/p>
D.唯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劉放《新晴》)
51.《葛生》詩中兩次出現“夏之日”“冬之夜”,請結合具體詩句進行賞析。
答案:
1.D2.全詩抒發了“我”對家中愛人的思念之情,表現了“我''不得歸的苦悶
和對戰爭的厭棄與怨恨。
【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等的綜合
賞析能力。
D.”表達了,我,喜悅的心情”錯。第四章是“我”“南行”之前與妻子離別時的誓言,
是“我''的美好愿望,然而這樣的愿望卻是在死生這樣的大背景下提出的,由此可
知第四章表達了“我”對戰爭的控訴。
故選D。
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容,鑒賞詩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本詩五章,前三章征人自述出征情景,承接綿密。后兩章轉寫夫妻離別的誓言,
上下緊扣,感情激烈。第一章,以“擊鼓其鏤”寫即將遠征。第二章,敘寫這場戰
爭的緣由,征人離家遠行,滿滿的愁緒已爬上心頭。第四、五章筆鋒一轉,寫征
人回憶當日與妻子執手相誓、以期偕老之事,抒發了“我''對家中愛人的思念之情。
而“怨”是本詩的總體格調與思想傾向。從正面言,征人怨戰爭的降臨,怨無歸期,
怨戰爭中與已息息相關的點滴幸福的缺失,甚至整個生命的丟失。從反而言,詩
作在個體心理、行為與集體要求的不斷背離中,在個體生命存在與國家戰事的不
斷抗衡中,流露出一份從心底而來的厭戰情緒,表現了“我”不得歸的苦悶和對戰
爭的厭棄與怨恨。
3.A4.這首詩主要運用了比、興的表現手法,渲染了一種凄涼的氛圍,烘
托了主人公的相思、惆悵之情。
【解析1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及分析概括詩人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的能力。
A.“既寫未見之前綿綿無盡的相思之苦,也寫相見之后我笑我言的歡聚之樂”錯
誤,詩中并沒有刻畫未見之前的相思之苦,也沒有描寫相見之后我笑我言的歡聚
之樂。
故選Ao
4.本題考查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
“風雨凄凄,雞鳴喈喈”“風雨瀟瀟,雞鳴膠膠”“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每章首二
句,都以風雨、雞鳴起興,這些兼有賦景意味的興句,重筆描繪出一幅寒冷陰暗、
雞聲四起的背景,渲染了一種潴瑟凄清的氛圍。而在這個風雨交加,天色昏暗,
群雞亂叫的時候,這位女子正在思念她的“君子環境愈是凄涼,相思之苦愈是
濃厚。
5.D6.①“我心傷悲'’是全詩的關鍵句,②首章奠定傷悲的基調,其余四章
都是對“傷悲”情緒的具體補充。③無論是“懷歸”還是“將母來論''都是"傷悲''的具
體表現。(或:“將母來途”,篇末揭旨,是全詩的關鍵句,是詩人“懷歸”和“傷悲”
的最根本原因。)
【分析】5.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容及手法的能力。
D.“詩歌沒有采用賦的手法”理解有誤,全詩采用了“賦”的手法,鋪陳了我的“悲
傷”和“懷歸”之情。
故選D。
6.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解析這兩句在詩中有一定的聯系,但側重點各不相同,只要在尊重詩歌內容的基
礎上,有理有據地分析都可以。如認為關鍵詩句是“我心傷悲”為例來分析詩歌內
容。
《小雅?四牡》為行役詩,全詩五章,基本上都采用賦的手法。從謀篇布局來看,
在“王事靡蹙”與“豈不懷歸”一對矛盾中詩歌展現了人物“我心傷悲”的感情世界。
首章“我心傷悲”是定調,具體來分析,以下各章內容都是對“傷悲”情緒的具休補
充,全詩滲透著一種傷感色彩。二章“啟處”是安居樂業盡孝的基礎,三、四章寫
父、母,“父天母地”是古人的觀念,次序不能移易。全詩有三章寫到馬,因為馬
是載客的主體?!八鸟R辨腓,周道倭遲”,馬兒跑得快,跑得累,而道路又是那么
曲折悠遠,漫無盡頭。風塵仆仆的小官吏知道馬主跑得越快,離故鄉和親人就越
遠。他腦子里不是想那神圣的“王事”差使,他只在想一件事:“歸卻又用"豈
不懷歸”那樣吞吐含蓄的反問句式來表達,表現了豐富細膩一言難盡的思想感情。
接下來詩歌又用“雒'’的閑與馬的累形成鮮明的對照。而寫馬的苦和累,其正意是
襯托出人的疲勞煩惱??傮w來看,就是“我心傷悲'’的原因。
如“將母來詒”,三、四章寫父、母,末章念母,是承四章而來,以母概父。全詩
層次井然。末章結句”是用作歌,將母來諭“,是篇末揭旨,道出不能盡孝的悲哀。
7.D8.(1)①勞動場景不同:《米甘》主要表現姑娘們采摘時的勞動場景
及她們嫻熟的采摘技藝;《十畝之間》側重表現采摘后從桑園歸家的場景。②情
感相似:情感都流露出歡樂、欣喜之情?!蹲细省吠ㄟ^一系列動詞的變換,表現
緊張、熱烈的勞動過程體現喜悅、歡快的心情;《十畝之間》描寫了婦女采摘將
結束的畫面,突顯的是收獲后的滿足、輕松、和樂的閑情。
【分析】7.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賞析詩歌內容、思想情感、表現手法等的能力。
D.”都細膩生動地描繪了勞動的過程”錯誤,本詩描寫了采桑人輕松愉快的勞動場
景,但沒有細膩生動地描繪勞動的過程。
故選D。
8.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容和情感的能力。
勞動場景不同:
《茶苜》寫“薄言采之……薄言有之?!⊙远拗?。……薄言捋之?!⊙?/p>
祐之?!⊙詳X之”,主要表現的是姑娘們采摘時的勞動場景及她們嫻熟的采
摘技能;
《十畝之間》寫“桑者閑閑兮。行與子還兮。……桑者泄泄兮。行與子逝兮”,側
重表現采摘后從桑園回家的場景。
情感相似:情感都流露出歡樂、欣喜之情。
“米甘”全詩“采采”共出現六次,一再贊美米莒種子(果實)外殼的光彩注目,逗人
喜愛,因而婦女們一邊高興地歌唱贊嘆,一邊動手采摘。通過一系列動詞的變換,
表現緊張、熱烈的勞動過程,體現喜悅、歡快的心情。
《十畝之間》描寫夕任西下,暮色欲上,牛羊歸欄,炊煙漸起。夕陽斜暉,透過
碧綠的桑葉照進一片寬大的桑園。忙碌了一天的采桑女,準備回家了。頓時,桑
園里響起一片呼伴喚友的聲音。人漸漸走遠了,她們的說笑聲和歌聲卻仿佛仍裊
裊不絕地在桑園里回旋。全詩描寫婦女采摘將結束的畫面,突顯的是收獲后的滿
足、輕松、和樂的閑情。
9.A10.①結構方面:上下句和上下段的結構基本相同,具有整齊、和諧
的形式美。
②內容情感:反復書寫登高望鄉的形象和勸慰之語,強化其思鄉念親之情。
③閱讀效果:三章反復詠唱,增強詩歌節奏和音樂感,產生了回環往復美。
【解析】9.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
A.”它并沒有獨特的價值”賞析不當。與另外兩個稱謂相比,“予季”突顯了母親的
愛憐之意。
故選Ao
10.本題考杳學生鑒賞詩歌藝術技巧的能力。
結構上,全詩三章,每章六句,重章疊唱,每章開首兩句"陟彼帖兮,瞻望父兮””陟
彼妃兮,瞻望母兮”“陟彼岡兮,瞻望兄兮“直接抒發思親之情;然后“父曰母
曰”“兄曰"從對面設想親人之念己之心。上下句和上下段的結構基本相同,句式
整齊,音韻和諧。
表達效果上,通過每章的重復出現,反復詠唱,從而起到強化音樂節拍,深化主
題、強化抒情的作用,形成回環往復的整齊和諧的音韻美。
內容上,全詩一共三章,都使用了賦的手法,敘寫了抒情主人公登上高山的行為
與心理?!摆毂颂?,瞻望父兮”“陟彼妃兮,瞻望母兮”“陟彼岡兮,瞻望兄兮''反
復書寫登高望鄉的形象,“父曰”“母曰兄曰''運用對寫手法,從對方角度,設想
親人的思念場景,反復書寫勸慰之語,強化其思鄉念親之情。
11.B12.①《中谷有雍》以“益母草”起興,益母草益于婦女養生育子,自
然地引起女主人公對婚姻的聯想,以益母草的枯萎比喻女子容顏的衰老,表達遇
人不淑、命運凄慘的痛苦與悲傷。
②《氓》以“桑樹”起興,采桑養蠶,是女主人公的日常勞動生活,以此起興,自
然真切。以桑葉的變化比喻女子容顏由光鮮美麗逐漸衰老憔悴,以斑鳩貪吃桑甚
喻女子沉溺愛情,含蓄地表達女主人公對愛情、婚姻不幸的悲嘆和領悟。
【解析】1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及分析概括詩人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的能力。
B.“這是,賦,的寫法錨全詩三章,每章的意思都差不多,反復吟詠,寫出女
子遇人不淑,最終痛苦、悲傷、憤怒。應是“重章疊句'’的手法。重章疊句即上下
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結構形式反復詠唱的一種表情達意的方法。
故選B。
12.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
《中谷有推》,詩歌每節開頭,都用山谷中的益母草起興。詩歌用益母草起興,
作用有一:一是這種植物與婦女關系密切,提起盜母草,可以使人聯想到婦女的
婚戀、生育、家庭、夫妻,由草及人,充分發揮詩歌聯想作用;二是益母草已經
干枯了,益母草曬干,可入藥。婦女被拋棄,入藥的益母草的意義在于:促進夫
妻感情和有益于生兒育女的藥草,與被離棄的婦女放在一起,對比強烈,給人的
感覺是這位婦女命運真的太悲慘。
《氓》第三、四兩章記述了男子對女主人公由熱戀到生厭的轉變。其中以桑葉未
落的“沃若”之狀,喻女子年輕貌美,婚姻生活和美幸福;以桑葉已落的“黃隕”之
態,喻女子年老色衰,婚姻生活出現裂縫,兩喻皆是興中有比。從桑葉青青到桑
葉黃落,不僅顯示了女子年齡、容貌的由盛到衰,而且暗示了時光的推移。
“于嗟鳩兮!無食桑甚”寫桑葉鮮嫩,告誡斑鳩不要貪吃桑甚。勸說女子不要與男
子沉迷于愛情。將女主人公的遭遇、命運,比較真實地反映出來。
13.B14.①孔子指出:祭祀祖先的禮儀是根本;秉承文王的功德是枝葉。
②“於穆清廟,肅雕顯相”“駿奔走在廟”都是“敬宗廟之禮”:恭敬肅穆,感念先人
的偉業。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美術技能裝飾畫課件圖片
- 紡織行業消防安全管理規定(試行)
- 安全風險大討論心得體會
- 安全技術管理論文
- 工程質量事故分析報告
- 配備專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 電力設施安全防范系統技術規范
- 安全生產管理建立什么機制
- 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紅頭文件
- 2025年高溫超導材料項目申請報告
- 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
- 煙葉烘烤調制理論考試試題
- DB23-T 3336-2022懸掛式單軌交通技術標準-(高清最新)
- 服刑人員心理健康教育課件
- 湖南省長郡中學“澄池”杯數學競賽初賽試題(掃描版含答案)
- DB32-T 2665-2014機動車維修費用結算規范-(高清現行)
- 外協(外委)單位作業安全管理制度(附安全告知書)
- 消防系統施工總進度計劃
- 【專項訓練】初二數學-全等三角形的綜合應用
- 2022年廣東省中山市紀念中學三鑫雙語學校小升初數學試卷
- (完整版)《市場營銷學》說課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