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課標】統編版一上第5單元(第6課時)大小多少(2)課件+大單元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
第6課大小多少(2)
課題:大小多少(2)
內容分析:《大小多少》是一首兒歌,用對比的方式說明不同大小、不同數量的事物要用恰當的量詞來表示。
核心素養目標:1.通過聽讀、聯系生活、借助圖片等方法,識記“只、邊"2個生字。2.能夠認識一個新的筆畫“豎折折鉤”。3.能夠在田字格中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牛、鳥、果"。4.能夠通過圖文結合,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不同數量的事物要用恰當的量詞來表示。5.能夠在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嘗試背誦課文。
重、難點:1.通過聽讀、聯系生活、借助圖片等方法,識記“只、邊”2個生字。2.能夠認識一個新的筆畫“豎折折鉤"。3.能夠在田字格中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牛、鳥、果”。4.能夠通過圖文結合,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不同數量的事物要用恰當的量詞來表示。5.能夠在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嘗試背誦課文。
活動流程:
教學設計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環節一:復習導入
教師播放課件,呈現任務要求和圖片,要求學生看課件,完成復習任務。任務1:看課件,拼音節,讀生字,說詞語。任務2:看圖片,根據課文內容補充句子。學生看課件,完成復習任務。
活動意圖:復習上一節課的核心內容,鞏固知識,并引出本課的學習內容。
環節二:探索發現
一、觀看視頻教師播放課件,呈現任務要求和視頻,點擊播放視頻,要求學生看視頻,找出課文中提到的八種事物的量詞。二、觀察發現教師播放課件,呈現任務要求、音節、會認的字和詞語,要求學生看課件,拼讀音節,說出詞語,找出還未學習的那個生字。三、快樂朗讀教師播放課件,呈現任務要求、課文內容和圖片,要求學生帶著對課文的理解,有感情、有節奏感地朗讀課文內容。四、小結歸納教師播放課件,呈現任務要求和思維導圖的框架,要求學生回顧剛剛學過的內容,補充思維導圖。學生看視頻,找出課文中提到的八種事物的量詞。學生看課件,拼讀音節,說出詞語,找出還未學習的那個生字。學生帶著對課文的理解,有感情、有節奏感地朗讀課文內容。學生回顧剛剛學過的內容,補充思維導圖。
活動意圖:首先,在“觀看視頻"環節,能夠圖文結合,進一步了解課文內容,懂得不同數量的事物要用恰當的量詞來表示;然后,在“觀察發現”環節,解決本課的最后一個會認的字;緊接著,在“深情朗讀"環節,帶著對課文的理解,有感情、有節奏感地朗讀課文內容;最后,在“小結歸納”環節,利用思維導圖歸納重點內容,提高思維能力與知識鞏固能力。
環節三:練習鞏固
教師播放課件,呈現任務要求,要求學生看課件,嘗試背誦課文內容,補充填空。學生看課件,嘗試背誦課文內容,補充填空。
活動意圖:借助練習任務,鞏固新學的內容。
環節四:練寫漢字
教師播放課件,呈現任務要求,要求學生看課件,觀察漢字,了解筆順,練寫漢字。任務1:了解生字“牛"的筆順,練寫漢字。任務2:了解生字“果”的筆順,練寫漢字。任務3:了解生字“鳥"的筆順,練寫漢字。學生看課件,觀察漢字,了解筆順,練寫漢字。
活動意圖:在“練字”環節,循序漸進,先觀察漢字,再了解筆順,最后練習寫字。
作業:1.兩人一組,互相指讀本課的12個“會認的字"。2.給2個新學的“會認的字”組詞,每個口頭組詞2個。3.豎折折鉤、“牛、果、鳥"的“四字二詞”各2行。4.背誦課文,預習第8課《小書包》。
板書:第五單元第6課大小多少(2)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
第五單元
第6課
大小多少(2)
復習導入
任務1:看課件,拼音節,讀生字,說詞語。
duō
shǎo
huánɡ
niú
多
少
黃
牛
多少
少見
黃色
黃牛
yā
pínɡ
ɡuǒ
xìnɡ
鴨
蘋
果
杏
鴨子
蘋果
果實
杏子
māo
貓
小貓
táo
桃
桃子
復習導入
任務2:看圖片,根據課文內容補充句子。
一個(),一個(),一頭黃牛一只貓。
大
小
復習導入
任務2:看圖片,根據課文內容補充句子。
一邊(),一邊(),一群鴨子一只鳥。
多
少
復習導入
任務2:看圖片,根據課文內容補充句子。
一個大,一個小,一個()()一顆棗。
蘋
果
復習導入
任務2:看圖片,根據課文內容補充句子。
一邊多,一邊少,一堆()子一個()。
杏
桃
觀看視頻
看視頻,找出課文中提到的八種事物的量詞。
觀看視頻
看視頻,找出課文中提到的八種事物的量詞。
一()黃牛
一()貓
頭
只
為什么黃牛的量詞用了“頭”,而貓的量詞用了“只”?
“頭"用于體積大的動物
“只”用于體積較小的動物
觀看視頻
看視頻,找出課文中提到的八種事物的量詞。
只
zhī
整體認讀音節翹舌音
(一只)(三只)
“口"加兩筆變成(只)(加一加)
“只”常用于描述體積較小的動物,例如:一只雞、一只鴨、一只蝸牛、一只貓……
觀看視頻
看視頻,找出課文中提到的八種事物的量詞。
一()鴨子
一()鳥
群
只
為什么鴨子的量詞用了“群”,而鳥的量詞用了“只”?
因為鴨子的數量多,所以用“群"。
鳥只有一只,數量少,所以用“只”。
觀看視頻
看視頻,找出課文中提到的八種事物的量詞。
一()蘋果
一()棗
個
顆
為什么蘋果的量詞用了“個”,而棗的量詞用了“顆”?
“顆"用于較小的物體。
比如:一顆紐扣、一顆種子
觀看視頻
看視頻,找出課文中提到的八種事物的量詞。
一()杏子
一()桃
堆
個
小朋友,你發現了嗎?較小的單個水果的量詞用“顆”,較大的單個水果的量詞用“個”,數量多的水果的量詞用“堆”。
觀看視頻
看視頻,找出課文中提到的八種事物的量詞。
接下來,就讓我們讀一讀,記一記這些包含量詞的詞語吧!
一頭牛
一只貓
一群鴨子
一顆棗
qún
kē
zǎo
一個桃
一堆杏子
duī
觀察發現
duō
shǎo
huánɡ
niú
多
少
黃
牛
多少
少見
黃色
黃牛
yā
pínɡ
ɡuǒ
xìnɡ
鴨
蘋
果
杏
鴨子
蘋果
果實
杏子
zhī
只
一只
táo
桃
桃子
看課件,拼讀音節,說出詞語,找出還未學習的那個生字。
māo
貓
小貓
biān
邊
一邊
觀察發現
看課件,拼讀音節,說出詞語,找出還未學習的那個生字。
邊
biān
三拼音節前鼻音
(一邊)(左邊)(右邊)
辶+力=(邊)(加一加)
你還知道哪些包含“辶"的字呢?
遠
近
還
快樂朗讀
帶著對課文的理解,有感情、有節奏感地朗讀課文內容。
7大小多少
一個大,一個小,一頭黃牛一只貓。
一邊多,一邊少,一群鴨子一只鳥。
一個大,一個小,一個蘋果一顆棗。
一邊多,一邊少,一堆杏子一個桃。
小結歸納
回顧剛剛學過的內容,補充思維導圖。
較大用“頭”
動物
大小多少(2)
水果
較小用“只"
較多用“___”
群
較大用“個"
較小用“顆”
較多用“___"
堆
量詞
練習鞏固
看課件,嘗試背誦課文內容,補充填空。
一個大,(),一頭黃牛()。
一邊多,(),一群鴨子()。
一個大,(),一個蘋果()。
一邊多,(),一堆杏子()。
一個小
一只貓
一邊少
一只鳥
一個小
一顆棗
一邊少
一個桃
練寫漢字
任務1:了解生字“牛”的筆順,練寫漢字。
牛
“牛"的筆順是:
看課件,觀察漢字,了解筆順,練寫漢字。
niú
(4)
(小牛)(水牛)
書寫提示:
撇不宜過長,
下橫宜長托住上面,
豎在豎中線上。
練寫漢字
任務2:了解生字“果”的筆順,練寫漢字。
果
“果"的筆順是:
看課件,觀察漢字,了解筆順,練寫漢字。
ɡuǒ
(8)
(水果)(果子)
書寫提示:
第五筆橫寫在橫中線,第六筆豎特別長,要穿插到上面的“曰”中間。
練寫漢字
任務3:了解生字“鳥"的筆順,練寫漢字。
鳥
“鳥”的筆順是:
看課件,觀察漢字,了解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兒童用藥及計量的正確與安全性
- 幼兒園小班教案《勤勞的蚯蚓》
- 2025年吉林省電工證考試試卷帶解析及答案(易錯題)
- 2025年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語文測試題庫
- 相關方現場培訓
- 監理基坑安全培訓
- 護理培訓學習報告
- 護理人文關懷
- 療養院護理工作概論講課
- 塑料包裝培訓
- 2023年德陽市旌陽區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小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啟蒙課件PPT
- 鉆井安全操作規范
- 焊接工藝評定氬弧焊
- 食用菌生產技術 大球蓋菇栽培技術課件
- 益生菌產品項目產品開發與流程管理
- 花城版小學二年級音樂(下)全冊教案
- 小班語言課《水果歌》PPT
- (外研社)新編進出口英語函電答案-Unit-2-11-包含部分test-yourself
- 電動汽車充電站新建工程項目施工安全管理及風險控方案
- JJF 1959-2021 通用角度尺校準規范(高清最新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