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課 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 課件高一下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1頁
第13課 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 課件高一下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2頁
第13課 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 課件高一下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3頁
第13課 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 課件高一下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4頁
第13課 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 課件高一下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形成過程第六單元

世界殖民體系與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第13課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課程標準】

通過了解亞非拉人民的抗爭,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獨立運動對世界歷史發展的影響。古馬里清真寺遺跡提拉克孫中山圣馬丁玻利瓦爾概念解析民族民主革命反對殖民主義反對帝國主義民族獨立國家解放反對封建專制爭取政治民主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壓迫民族反對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爭取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的革命。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獨立運動孕育這次革命的重要因素,是人民大眾遭受不可忍受的殖民壓迫……在這次革命以前,印第安人、黑奴、混血種人和土生白人分立主義者已發動無數次的起義和反抗。

——李春輝《拉丁美洲史稿》到18世紀后半葉,(拉丁美洲)各殖民地的農業發展很快……在城市和集鎮出現許多手工作坊。工商業的發展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繁榮,各地相繼出現了商業中心。到18世紀末,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已在殖民地封建社會內部孕育成長。——王斯德主編《世界通史》18世紀中葉以后,拉丁美洲與外界接觸日趨頻繁。歐洲的近代科學、文學和法國唯物主義哲學,通過多種方式,不斷傳入。盧梭、伏爾泰、孟德斯鳩、狄德羅等人的一部分重要著作,在殖民地廣泛傳頌。

——許海山主編《美洲歷史》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對拉丁美洲民族獨立運動起了推動作用……1807年葡萄牙和西班牙被迫參加了拿破侖的大陸封鎖體系后,英國加強了對兩國海岸的控制,宗主國與殖民地的交通聯系被中斷。隨后,兩國本土也被法國侵占。——王斯德主編《世界通史》1.背景:探究:據材料及教材,歸納拉丁美洲民族獨立運動爆發的背景。歷史因素:歐洲殖民者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剝削,埋下獨立火種。經濟因素:到18世紀末19世紀初,拉丁美洲經濟有了一定發展。思想因素:啟蒙思想的傳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識日益增長。外部條件:法國大革命削弱殖民力量;美國獨立戰爭的影響。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獨立運動2.過程(第1階段):①法屬海地:1804年獨立,揭開了拉美獨立運動的序幕②西屬拉美:在玻利瓦爾和圣馬丁等人領導下,

1826年西屬拉美殖民地基本獨立③葡屬巴西:1822年獨立,建立君主制玻利瓦爾:委內瑞拉國父被譽為“南美洲的解放者”圣馬丁:阿根廷國父被譽為“南美洲的解放者”特點:趕走殖民者,獲得民族獨立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獨立運動3.獨立后的狀況:獨立后的拉美各國(除巴西外)都建立了議會制共和國,……各國普遍出現了軍事獨裁者(考迪羅:軍官或地主集團首領)的統治。……他們依靠軍隊和教會(大地產所有者),任意修改憲法,實行軍事管制,隨意搜刮民財,搶劫國庫。……考迪羅奪權的方式就是發動軍事政變,如墨西哥在1824-1848年間發動了250次政變,更換了31個總統,其中在1841-1848年7年內更換了21個總統。……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考迪羅們經常以出賣國家主權和利益換取歐洲國家和美國的借款,從而為外國資本的滲入和政治干涉大開方便之門。……總之,考迪羅制只能使國家和人民經常陷于苦難和不安之中。獨立以后仍然盛行大地產制,殖民地時期絕大多數克列奧地主的大地產不僅原封未動,而且他們又利用獨立后掌權的條件,霸占從殖民者那里沒收來的大量地產。這些大地產克列奧地主的大莊園,基本上仍保持中世紀的剝削方式。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統治崩潰后,歐美列強主要是英美法德等國的勢力便伸向了拉丁美洲。許多拉美國家在經濟上已成為英國的附庸;美國利用其有利的地理條件以武力攫取歐美國家尤其是墨西哥的大片領土,同時對拉美各國在政治上加強控制,諸如提出了泛美主義,建立泛美同盟等;從19世紀80年代起,德國也加緊了對拉丁美洲的經濟滲透。

——改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近代史編下卷》內憂:①政治上:政局動蕩,軍事獨裁統治。內憂:②經濟上:大地產所有制,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外患:英美等國的政治滲透、經濟侵略和武力干涉1823年門羅主義出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20世紀初:“金元外交”+“大棒政策”名義上獨立,實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獨立運動4.過程(第2階段):(1)巴西:1889年,巴西廢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國。(2)墨西哥:1910年,墨西哥爆發資產階級革命

1917年,墨西哥頒布了資產階級憲法。特點:推動民主改革,鞏固獨立成果,

促進國家的進步和發展。5.性質:拉丁美洲獨立運動既是民族解放運動,也是資產階級革命。體現資產階級民主原則,為進一步爭取民主和進步奠定了基礎。1910~1917年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的重要成果是(

)A.頒布了資產階級憲法

B.粉碎了外國勢力的干涉C.徹底廢除大地產制度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務1810年9月16日,墨西哥獨立戰爭的領導人伊達爾戈在一座教堂前問數千名印第安人:“你們愿意成為自由人嗎?”人群振臂高呼:“絞死這些西班牙強盜!”“美洲萬歲!”這一事件反映的主題是(

)A.改良主義運動 B.思想解放運動C.民族獨立運動 D.社會主義運動鞏固練習AC拉開拉丁美洲民族獨立運動序幕的是(

)A.1775-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B.1804年海地擺脫了法國殖民統治C.1822年巴西擺脫葡萄牙統治D.1917年墨西哥頒布資產階級憲法由于拉丁美洲居民的種族成分多種多樣,他們的斗爭錯綜復雜,有種族壓迫,也有階級壓迫,斗爭具有雙重性,二者交織在一起。這說明拉丁美洲民族獨立運動的任務是()A.反帝反封建 B.反對殖民主義侵略C.發展資本主義 D.反對封建專制統治鞏固練習BA1823年,美國總統門羅向國會提出咨文,宣稱:“今后歐洲任何列強不得把美洲大陸已經獨立自由的國家當作將來殖民的對象。”他又稱,美國不干涉歐洲列強的內部事務,也不容許歐洲列強干預美洲的事務。這說明美國(

)A.開始謀求世界霸主地位 B.意在加強對拉美地區的控制C.支持拉美國家獨立運動 D.與歐洲國家的外交關系破裂這一原則反對歐洲列強對美洲殖民地的干涉與擴張,對拉美獨立后的國家是一個很大的支持;但也潛伏著美國與歐洲列強爭奪整個美洲控制權的斗爭。這一原則是(

)A.大棒政策 B.門戶開放政策C.門羅宣言 D.金元外交鞏固練習BC拉丁美洲獨立后直至19世紀末20世紀初,經濟發展一直落后,其深層原因是(

)A.英美等國經濟滲透

B.原宗主國政治經濟制度殘余影響C.未受啟蒙思想影響

D.原宗主國天主教神學觀念的制約早在19世紀初很多拉美國家就獲得了獨立,但是拉美的資產階級卻成為了國際資本主義的單純工具,成為給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帶來創傷的這臺世界機器上的得力部件。地主是資產階級的同伙,他們對解決“土地問題”漠不關心。這反映了拉美(

)A.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務艱巨 B.受到美國武力干涉C.資本主義共和國方案失敗 D.社會經濟發生衰退鞏固練習BA1921—1925年,墨西哥石油平均年產量居世界第二位,僅次于美國。1929年,墨西哥石油工業的投資總額為十億多比索,其中美國投資達六億多比索,英國投資三億多比索。這反映出(

)A.墨西哥工業現代化進程緩慢

B.卡德納斯石油改革措施必要性不足C.墨西哥石油生產供求矛盾尖銳

D.外國壟斷資本威脅墨西哥經濟安全有位詩人寫過這樣一首詩:“圣馬丁無私、善良的手,輕輕揩干美洲母親的淚水,給母親帶來自由與民主、獨立與歡樂,消除了母親三百余年的痛苦與傷悲!勝利誰能比配?……”該詩贊頌圣馬丁主要是因為他A.使海地成為最早獨立的拉美國家B.領導西屬拉丁美洲實現了獨立C.領導制訂了墨西哥資產階級憲法D.率領巴西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鞏固練習DB二、亞洲的覺醒亞洲的覺醒是指亞洲各國民族憂患意識和民主改革意識的覺醒和抗爭。……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進一步加深了亞洲各國的民族危機;亞洲的封建經濟進一步解體,民族資本主義不斷發展,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民族民主意識也不斷發展......終于形成了列寧所說的“亞洲的覺醒”的新局面。

——徐藍主編《世界近現代史》1.背景:19世紀末列強在亞洲的殖民地政治:亞洲各國的民族危機加深經濟:封建經濟進一步解體,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思想:民族憂患意識和民主改革意識覺醒性質: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民族民主革命二、亞洲的覺醒2.概況:①印度民族解放運動(1905——1908)1885年,印度民族資產階級成立國大黨,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1905年,反英斗爭出現新高潮,提拉克領導國大黨激進派主張民族獨立。1908年,孟買10多萬工人政治總罷工,成為20世紀初印度人民反英斗爭的高潮,

表明印度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斗爭的舞臺。②伊朗立憲革命(1905——1911)制定了伊朗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規定伊朗為君主立憲制國家打擊了封建主義和外國勢力,傳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③中國辛亥革命(1911)

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國。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開了中國進步的閘門,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共性斗爭目標:民族獨立、民主政治領導力量:資產階級失敗依據:沒有完成民族民主革命任務19世紀70年代,印度全國有61家印度人經營的棉紡織廠,19世紀80年代增至156家。1894年產業工人已達35萬人。據此可知,這一時期的印度(

)A.民族危機不斷加深 B.獨立運動掀起了新高潮C.民主意識逐步覺醒 D.資本主義得到一定發展近代英國在征服印度的過程中,把英語和英國的法律體系、政府體制、文官制度等移植過來。在這種背景下,受到英式教育的近代印度精英(

)A.借助歐洲的意識建立聯邦制共和國B.主張建立專制集權政治體制C.利用啟蒙思想來反抗英國殖民統治D.積極學習西方實行君主立憲鞏固練習DC“這不僅指亞洲人民掀起反帝反封建斗爭,資產階級民族民主意識的覺醒,更是指亞洲資產階級從改良走上革命,走上由資產階級領導的、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與材料相關的事件是A.伊朗的立憲運動 B.埃及的抗英斗爭C.蘇丹馬赫迪起義 D.印尼民族大起義1908年6月23日,英國殖民當局以“陰謀推翻女王政權”的罪名悍然逮捕了印度國大黨的激進派領袖提拉克,而且不顧全國人民的抗議,判處他六年監禁。殖民者的罪行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憤慨,遂引發了十多萬人參加的孟買工人大罷工。這一事件說明了(

)A.國大黨綱領深入人心 B.英國暴行激起了人民的反抗C.印度民族意識已覺醒 D.印度開始淪為英國的殖民地鞏固練習AC19世紀末20世紀初亞洲開始覺醒,下列關于這一時期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主要內容是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運動B.各國新興的民族資產階級紛紛建立了革命團體或政黨,提出了自己的斗爭綱領C.亞洲各國人民已作為一支反對帝國主義的強大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斗爭的舞臺D.沉重打擊了殖民主義,增強了民族意識《亞洲的覺醒》一文評價道;“亞洲的覺醒和歐洲先進無產階級奪取政權斗爭的開始,標志著20世紀初所開創的全世界歷史的一個新階段。”文中的“新階段”的含義是(

)A.開啟了社會主義革命時代 B.帝國主義的統治體系受到沖擊C.馬克思主義政黨普遍建立 D.第一次嘗試建立無產階級政權鞏固練習BB林承節在《論二十世紀初亞洲的覺醒》一文中指出,20世紀初亞洲革命雖告失敗,但它所體現的“亞洲覺醒卻是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對亞洲、對世界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這里“不可估量的意義”主要是指(

)A.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代的到來B.無產階級開始承擔領導革命的責任C.啟發了廣大民眾民族民主意識D.亞洲國家相互配合聯合斗爭的精神甘地曾說:“使用曼徹斯特布,我們還只是損失了金錢,但如果在印度也產生了一個曼徹斯特……我們生存的道德基礎就要被摧毀了。”由此可知甘地(

)A.主張抵制西方的工業產品 B.反對西方資本控制印度C.主張用道德力量治理國家 D.反對印度走工業化道路鞏固練習AD三、非洲的抗爭國家殖民國動員手段斗爭形式結果埃及1882蘇丹1881埃塞俄比亞1894英國英國意大利政黨組織宗教宣傳皇帝號召武裝斗爭抵抗失敗,英國占領埃及失敗,但沉重打擊侵略者英國控制蘇丹1896年打敗侵埃意軍保持了國家獨立特點:①武裝斗爭是反對殖民主義的主要形式;②領導力量多樣③宗教發揮了重要作用;④出現了反殖民的政黨組織。探究:19世紀末20世紀初,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有何異同?同:①都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推動民族獨立。②亞洲和拉美的民族民主運動,削弱封建勢力,促進社會進步。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大多數遭到了失敗。異:亞洲:由于各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民族解放運動進入了

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階段①出現了民族資產階級政黨的領導,如中國的同盟會和印度國大黨;②舊式的農民起義逐漸被資產階級領導的民族民主運動代替,宗教的旗幟被民族主義、民主主義的旗幟代替;③新的階級力量參加了斗爭,如1908年印度孟買工人大罷工。朝鮮的甲午農民戰爭、中國義和團運動,還屬于傳統的運動模式,但不占主流。非洲:斗爭水平總體上相對落后(舊式民族運動),只有埃及出現了非洲

第一個政黨(祖國黨)。拉美:主要是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

在民族獨立后還面臨著民主革命的任務。原因:各個地區、國家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程度很不平衡。在19世紀末非洲人民的反帝斗爭中,打敗侵略者并成功堆護了民族獨立的國家是(

)A.埃及 B.蘇丹 C.摩洛哥 D.埃塞俄比亞1890年,埃塞俄比亞派出青年學生留學西歐、俄國,學習先進技術;1905年,出現第一家現代銀行——阿比西尼亞銀行;1908年,該國建立第一所現代化學校——孟尼利克二世學校。據此可知(

)A.第三世界民主意識開始覺醒B.世界殖民體系已經崩潰C.埃塞俄比亞現代化有所發展D.非洲國家實現了工業化鞏固練習DC當意大利發出最后通諜時,孟尼利克二世向全國頒布了《告人民書》:“敵人從海外入侵,……危及我們的國家和人民。我已忍無可忍!我要采取行動捍衛國家,抗擊敵人。”其目的是(

)A.喚醒民族意識 B.維護國家統一C.支持民族經濟 D.加強軍隊建設1879年,在反對英國的侵略中,埃及祖國黨提出了“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號。此舉意在(

)A.推動亞洲的民族解放運動B.表達非洲普遍的排外情緒C.喚起埃及人民的民族意識D.成功擺脫法國的殖民統治鞏固練習AC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中,亞洲和拉丁美洲民族解放運動表現為新式的民族民主運動,而非洲則是舊式的反帝斗爭。其主要原因是(

)A.文明發展的程度不同 B.領導階級構成不同C.民族和宗教傳統不同 D.列強侵略方式不同某同學撰寫的歷史小論文關鍵詞有“海地獨立”“墨西哥資產階級憲法”“伊朗立憲革命”“中國辛亥革命”“埃塞俄比亞獨立”。據此推斷,他研究的主題是A.動蕩不安的國際局勢 B.拉美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C.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 D.列強加快瓜分非洲的進程鞏固練習AC隨著資本主義的不斷發展,歐洲列強的海外殖民活動愈演愈烈。到20世紀初,資本主義列強已經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絕大部分人口和土地。如表是資本主義列強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空前激化的表現。據此推斷,如表反映的主題是(

A.殖民體系的最終形成 B.資產階級革命的開展C.國際工人運動的高漲 D.民族獨立運動的發展鞏固練習D地區時間國家表現拉丁美洲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