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理工大學中環信息學院《中國區域地質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_第1頁
天津理工大學中環信息學院《中國區域地質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_第2頁
天津理工大學中環信息學院《中國區域地質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_第3頁
天津理工大學中環信息學院《中國區域地質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_第4頁
天津理工大學中環信息學院《中國區域地質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裝訂線裝訂線PAGE2第1頁,共3頁天津理工大學中環信息學院《中國區域地質學》

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院(系)_______班級_______學號_______姓名_______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得分批閱人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在研究地球的演化歷史時,太古宙時期的地球環境與現在有很大的不同。以下關于太古宙地球環境的描述,哪一項是正確的?()A.大氣中氧氣含量豐富B.地表溫度較低C.生命已經廣泛存在D.海洋面積較小2、在地質勘探中,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被廣泛應用。重力勘探是通過測量重力異常來推斷地下地質情況的,以下哪種地質體可能會引起重力正異常?()A.低密度的巖石B.高密度的巖石C.空洞D.含水層3、在研究風化作用時,物理風化、化學風化和生物風化都會使巖石發生變化。在干旱地區,哪種風化作用相對較為突出?()A.物理風化B.化學風化C.生物風化D.三者同樣重要4、地球化學方法在地質學研究中得到廣泛應用。關于地球化學勘查的原理和應用,以下哪一項表述不準確?()A.通過分析元素在巖石、土壤和水樣中的分布,可以尋找礦產資源B.地球化學異常可以指示地下可能存在的礦化體C.地球化學方法只能用于金屬礦產的勘查,對非金屬礦產不適用D.地球化學勘查需要結合地質、地球物理等多方面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5、在分析地層接觸關系時,整合接觸、平行不整合接觸和角度不整合接觸反映了不同的地質演化過程。以下哪種接觸關系表明地層曾經歷過強烈的構造運動?()A.整合接觸B.平行不整合接觸C.角度不整合接觸D.以上都不是6、板塊構造學說對于解釋地球的地質現象具有重要意義。當兩個板塊相互碰撞時,以下哪種地質現象可能會發生?()A.海溝的形成B.火山活動C.山脈的隆起D.以上都可能7、在研究火山活動時,火山噴發的類型有多種。基性巖漿噴發通常會形成哪種類型的火山?()A.盾狀火山B.錐狀火山C.復式火山D.死火山8、板塊構造學說對于解釋地球表面的許多地質現象具有重要意義。以下哪個地區位于板塊的生長邊界?()A.喜馬拉雅山脈B.紅海C.安第斯山脈D.馬里亞納海溝9、關于地質圖的編制方法和原則,對于野外地質調查、數據采集、圖形繪制和圖例編制等環節,以下描述不準確的是()A.野外地質調查是地質圖編制的基礎B.數據采集要準確、全面C.圖形繪制要符合地質規律和規范D.地質圖的編制不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和標準10、在研究地質災害時,滑坡是一種常見的現象。以下哪種因素是導致滑坡發生的主要內在因素?()A.暴雨B.地震C.巖土體的性質D.人類活動11、在研究地質歷史時期的生物滅絕事件時,恐龍的滅絕是備受關注的。以下哪種假說被廣泛認為是恐龍滅絕的主要原因?()A.氣候變化B.小行星撞擊C.火山噴發D.疾病傳播12、在研究火山活動時,火山噴發的類型包括中心式噴發和裂隙式噴發。以下哪種火山的噴發類型通常為裂隙式噴發?()A.富士山B.維蘇威火山C.冰島火山D.圣海倫斯火山13、在研究地質歷史時期的生物滅絕事件時,白堊紀末期的生物大滅絕導致了許多物種的消失。以下哪種生物在這次滅絕事件中受到了重創?()A.三葉蟲B.恐龍C.菊石D.筆石14、對于風化殼的形成和特征,以下關于不同氣候條件下風化物的類型和厚度,哪一項是恰當的?()A.炎熱潮濕氣候下風化物以化學風化產物為主,風化殼厚;寒冷干燥氣候下風化物以物理風化產物為主,風化殼薄B.風化殼的形成和氣候條件無關,在任何氣候下都相同C.所有氣候條件下風化殼的厚度都一樣,風化物的類型也相同D.風化殼只在山區形成,平原地區沒有風化殼15、在研究變質巖時,片麻巖具有明顯的片麻狀構造。這種構造的形成與哪種變質作用過程相關?()A.接觸變質作用B.區域變質作用C.動力變質作用D.氣液變質作用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有多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生物礁主要由()、()等生物建造而成,其形成與()環境密切相關,在地質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層對比意義。2、礦物的光學性質包括顏色、透明度、光澤和()等,顏色是礦物最直觀的光學特征,透明度則反映了礦物允許光線透過的程度,光澤是礦物表面對光線的()方式。3、巖石圈板塊的運動是地球表面地質現象的重要驅動力,板塊的運動速度通常每年在()之間,板塊運動的驅動力主要來自()和()。4、礦床是指在地殼中由地質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礦物資源的()和()在一定的經濟技術條件下能被()利用的地質體,礦床的分類方法有多種,常見的有()、()和()等。5、在沉積巖的研究中,通過對()、()和()等的分析,可以了解沉積環境的變化和古地理格局。6、海洋中的濁流是一種特殊的重力流,其形成和運動與()、()、()和()等因素密切相關。7、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全球巖石圈分為()大板塊,板塊邊界可分為()、()和()三種類型。其中,()邊界常常形成巨大的山脈,()邊界多發生地震和火山活動,()邊界則表現為板塊的相對錯動。8、斷層的識別標志包括地層的重復與缺失、斷層破碎帶、擦痕和階步、牽引現象和派生構造等,地層的重復與缺失是由于()造成的,斷層破碎帶中常含有()。9、地壘和地塹是斷層組合的兩種常見形式,地壘是由兩條或兩組走向大致平行的正斷層組合而成,中間巖塊相對(),而地塹則是中間巖塊相對()。10、地球的外部圈層包括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大氣圈的主要成分是()、()和(),水圈包括()、()和(),生物圈是指()。三、論述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共25分)1、(本題5分)分析地質科學在地質災害監測中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如無人機遙感、InSAR技術,論述其在災害預警和評估中的應用效果。2、(本題5分)分析地質學在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科技創新品牌建設中的作用,討論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科技創新品牌建設的主要策略和措施。3、(本題5分)分析地質野外調查的方法、步驟及注意事項,探討野外調查在地質學研究中的重要性。4、(本題5分)論述地質學在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可持續發展評價中的作用,分析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可持續發展評價的主要內容和方法。5、(本題5分)深入探討地質過程中的風化作用與土壤形成的關系,分析不同氣候條件下風化物的性質和土壤類型,以及對農業和生態的影響。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個小題,共40分)1、(本題10分)簡述地質數據庫的建設和管理,分析地質數據的存儲、檢索和分析方法,以及地質數據庫在地質信息共享和綜合研究中的重要性。2、(本題10分)詳細分析巖石的抗剪強度和抗拉強度的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