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樓梯設計施工課件_第1頁
預制樓梯設計施工課件_第2頁
預制樓梯設計施工課件_第3頁
預制樓梯設計施工課件_第4頁
預制樓梯設計施工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預制樓梯設計施工

目錄CONTENTS板式樓梯的類型板式樓梯施工圖制圖規(guī)則板式樓梯連接構造疊合板構造要求01020304疊合板施工工藝05板式樓梯的類型01疊合板結構

|疊合板鋼筋設計|疊合板受力設計

|疊合板構造要求|疊合板施工工藝

6.1預制混凝土樓梯基本設計疊合板結構

|疊合板鋼筋設計|疊合板受力設計

|疊合板構造要求|疊合板施工工藝6.2.1預制樓梯的表示方法預制樓梯施工圖包括按標準層繪制的平面圖、剖面圖、預制梯段板的連接節(jié)點、預制樓板構件表等內(nèi)容。疊合板鋼筋設計Designofsteelbaroflaminatedplate02板的受力情況4.2預制混凝土板鋼筋設計對于周邊與梁整體連接的雙向板,由于支座的約束,導致周邊支承梁對板產(chǎn)生水平推力,使整塊平板內(nèi)形成了拱作用,這樣板內(nèi)彎矩將大大減小。因此,截面設計時所采用的彎矩,必須考慮這一有利因素,即將計算所得的彎矩值根據(jù)規(guī)定予以減少,折減系數(shù)一般為0.8對于邊區(qū)格各板,它們?nèi)吪c梁澆筑在一起,角區(qū)格板僅兩相鄰邊與梁澆筑,故彎矩一律不予折減疊合板結構

|

疊合板鋼筋設計

|疊合板受力設計

|疊合板構造要求|疊合板施工工藝4.2預制混凝土板鋼筋設計彎起式配筋具有錨固和整體性好,節(jié)約鋼筋等優(yōu)點,但施工復雜,一般用于板厚h≥120mm及經(jīng)常承受動荷載的板。分離式配筋是指板支座和跨中截面的鋼筋全部各自獨立配置。具有設計施工簡單的優(yōu)點,但鋼筋錨固差且用鋼量大。適用于不受震動和較薄的板,實際工程中應用較多。彎起式配筋是將跨中一部分正彎矩鋼筋在距支座邊ln/6處彎起,以承受支座上的負彎矩,若數(shù)量不足則可另加直的負鋼筋。疊合板結構

|

疊合板鋼筋設計

|疊合板受力設計

|疊合板構造要求|疊合板施工工藝4.2預制混凝土板鋼筋設計桁架鋼筋布置桁架鋼筋的主要作用是將后澆筑的混凝土層與預制底板形成整體,并在制作和安裝過程中提供剛度。伸出預制混凝土層的桁架鋼筋和粗糙的混凝土表面保證了疊合樓板預制部分與現(xiàn)澆部分能有效結合成整體。疊合板結構

|

疊合板鋼筋設計

|疊合板受力設計

|疊合板構造要求|疊合板施工工藝4.2預制混凝土板鋼筋設計支座處外伸的縱向鋼筋設計板端支座處,預制板內(nèi)的縱向受力鋼筋宜從板端伸出并錨入支承梁或墻的后澆混凝土中,錨固長度不應小于5d,且宜伸入支座中心線;當板底分布鋼筋不伸入支座時,宜在緊鄰預制板頂部的后澆混凝土疊合層中設置附加鋼筋,附加鋼筋截面面積不宜小于預制板內(nèi)的同方向鋼筋面積,間距不宜大于600mm,在板的后澆混凝土疊合層內(nèi)錨固長度不應小于15d(d為附加鋼筋直徑)且宜伸過支座中心線疊合板結構

|

疊合板鋼筋設計

|疊合板受力設計

|疊合板構造要求|疊合板施工工藝4.2預制混凝土板鋼筋設計存在的問題問題:不外伸的情況下:影響樓蓋整體性和降低板端承載力;伸入鋼筋的情況下:預制構件的制作及安裝均會存在問題,例如構件的側模要留孔且難以機械化流水制作。構件安裝時板底縱筋將會與其支座的箍筋碰撞、當其支座的縱筋先安裝時預制板將難以安裝等;疊合板結構

|

疊合板鋼筋設計

|疊合板受力設計

|疊合板構造要求|疊合板施工工藝疊合板受力設計Force-bearingdesignoflaminatedplate03規(guī)范GB50010規(guī)定:對于板本身只需按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由于板的寬度較大,一般不需要進行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正截面受彎承載力按現(xiàn)澆結構形式處理;針對接縫連接處,疊合樓蓋板主要承受豎向荷載,因此,支座處的板端主要承受負彎矩和剪力,負彎矩由后澆層內(nèi)板面鋼筋受拉和預制底板受壓所抵抗,故板底鋼筋是否外伸對板端截面的受彎承載力影響不大。但是,此時板端將有可能發(fā)生受剪破壞,并且有三種破壞模式,分別為板端斜截面受剪破壞(Ⅰ)、板端直剪破壞(Ⅱ)和板端水平疊合面受剪破壞(Ⅲ)疊合板結構

|疊合板鋼筋設計|疊合板受力設計

|疊合板構造要求|疊合板施工工藝1.4.3預制混凝土板承載力計算板端的斜截面受剪承載力根據(jù)規(guī)范GB50010,對不配置箍筋和彎起鋼筋的一般板類受彎構件,其斜截面的剪力設計值V符合下列規(guī)定:0.7ft(h2-as)≥β{rGrC(h1+h2)+rQqk}bl式中:ft為混凝土抗拉強度設計值;b為單位板寬:ho為截面的有效高度;as為板面鋼筋中心到疊合板底部邊緣的距離;簡支或連續(xù)板板端的剪力設計值為:V=β{rGrC(h1+h2)+rQqk}bl式中:按連續(xù)板的系數(shù)β取0.6;rG為持久荷載分項系數(shù);rQ為活荷載分項系數(shù);rC為鋼筋混凝土容量;qk為活荷載標準值;l為疊合板計算跨度對預制底板板底縱筋未伸入支座的板端,其斜截面受剪承載力應滿足:V≤0.7ft(h2-as)=0.7ftbho1、當板跨不超過3m,且樓面活荷載不超過14.0時2、當板跨大于3m且不超過4m,樓面活荷載不超過9.0時;3、當板跨大于4m且不超過6m,且樓面活荷載不超過5.0時;4、當板跨大于6m且不超過9m,且樓面活荷載不超過2.0時;不需伸入支座即可滿足板端斜截面受剪承載力的情況(h1=60mm):疊合板結構

|疊合板鋼筋設計|疊合板受力設計

|疊合板構造要求|疊合板施工工藝1.4.3預制混凝土板承載力計算板端部的直剪承載力V≤0.83ftbho斜截面受剪承載力滿足要求,則板端的直剪承載力也滿足要求疊合面受剪承載力(不配抗剪鋼筋)0.4ftbho≥β{rGrC(h1+h2)+rQqk}bl1、規(guī)程JGJ1規(guī)定,當單向疊合板跨度不大于4.0m時,其預制板與疊合板之間可不設置抗剪構造鋼筋;2、對跨度不超過4.0m的疊合梁且其樓面活荷載不超過2.0,當后澆層厚度超過60mm時,不會發(fā)生疊合面剪切破壞;3、當跨度超過4m或樓面荷載超過2.0時,后澆層厚度需要通過計算確定;通過調(diào)整后澆層厚度以及疊合板鋼筋,來保證板端的斜截面受剪承載力、直剪承載力和疊合面受剪承載力能力;只要板端具有足夠的受剪承載力,板底板底縱筋變可不伸入支座。結論疊合板結構

|疊合板鋼筋設計|疊合板受力設計

|疊合板構造要求|疊合板施工工藝疊合板構造要求Structuralrequirementsforlaminatedplates045.1.5疊合樓蓋施工圖制圖規(guī)則疊合樓蓋施工圖的表示方法疊合樓蓋現(xiàn)澆層標注預制底板標注疊合樓蓋是預制底板與現(xiàn)澆混凝土疊合的樓蓋。該疊合樓蓋的制圖規(guī)則適用于以剪力墻、梁為支座的疊合樓(屋)面板施工圖設計。疊合板結構

|疊合板鋼筋設計|疊合板受力設計

|疊合板構造要求|疊合板施工工藝5.1.5.1疊合樓蓋施工圖的表示方法疊合板結構

|疊合板鋼筋設計|疊合板受力設計

|疊合板構造要求|疊合板施工工藝疊合板編號:由疊合板代號和序號組成。疊合板類型代號序號疊合樓面板DLBxx疊合屋面板DWBxx疊合懸挑板DXBxx注:序號可為數(shù)字,或數(shù)字加字母。疊合板結構

|疊合板鋼筋設計|疊合板受力設計

|疊合板構造要求|疊合板施工工藝5.1.5.2疊合樓蓋現(xiàn)澆層標注疊合樓蓋現(xiàn)澆層注寫方法與《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現(xiàn)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梁、板)》(16G101-1)的“有梁樓蓋板平法施工圖的表示方法”相同。同時應標注疊合板編號。疊合板結構

|疊合板鋼筋設計|疊合板受力設計

|疊合板構造要求|疊合板施工工藝5.1.5.3預制底板標注預制底板平面布置圖中需要標注疊合板編號、預制底板編號、各塊預制底板尺寸和定位。當選用標準圖集中的預制底板時,可直接在板塊上標注標準圖集中的底板編號;當自行設計預制底板時,可參照標準圖集的編號規(guī)定進行編號。疊合板結構

|疊合板鋼筋設計|疊合板受力設計

|疊合板構造要求|疊合板施工工藝但應注意:所有疊合板板塊應逐一編號,相同編號的板塊可擇其一做集中標注,其他僅注寫置于圓圈內(nèi)的板編號,當板面標高不同時,在板編號的斜線下標注標高高差,下降為負(-)。疊合板結構

|疊合板鋼筋設計|疊合板受力設計

|疊合板構造要求|疊合板施工工藝5.2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板的構造要求5.2.1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板的制圖規(guī)則適用于底板厚度均為60mm,后澆混凝土疊合層厚度為70mm、80mm、90mm三種。疊合板結構

|疊合板鋼筋設計|疊合板受力設計

|疊合板構造要求|疊合板施工工藝25.2.2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板的底板編號疊合板結構

|疊合板鋼筋設計|疊合板受力設計

|疊合板構造要求|疊合板施工工藝PAGE40標志寬度(mm)12001500180020002400實際寬度(mm)12001500180020002400單向板底板寬度標志跨度(mm)270030003300360039004200實際跨度(mm)252028203120342037204020單向板底板跨度疊合板結構

|疊合板鋼筋設計|疊合板受力設計

|疊合板構造要求|疊合板施工工藝2單向板底板鋼筋編號表代號1234受力鋼筋規(guī)格及間距8@2008@15010@20010@150分布鋼筋規(guī)格及間距6@2006@2006@2006@200疊合板結構

|疊合板鋼筋設計|疊合板受力設計

|疊合板構造要求|疊合板施工工藝例:底板編號DBD67-3324-2表示為單向受力疊合板用底板,預制底板厚度為60mm,后澆疊合層厚度為70mm,預制底板的標志跨度為3300mm,預制底板的標志寬度2400mm,底板跨度方向配筋為8@150。疊合板結構

|疊合板鋼筋設計|疊合板受力設計

|疊合板構造要求|疊合板施工工藝疊合板結構

|疊合板鋼筋設計|疊合板受力設計

|疊合板構造要求|疊合板施工工藝PAGE44標志寬度(mm)12001500180020002400邊板實際寬度(mm)9601260156017602160中板實際寬度(mm)9001200150017002100雙向板底板寬度標志跨度(mm)300033003600390042004500實際跨度(mm)282031203420372040204320標志跨度(mm)48005100540057006000實際跨度(mm)46204920522055205820雙向板底板跨度疊合板結構

|疊合板鋼筋設計|疊合板受力設計

|疊合板構造要求|疊合板施工工藝雙向板底板跨度、寬度方向鋼筋代號組合表跨度方向鋼筋

編號寬度方向鋼筋8@2008@15010@20010@1508@200112131418@150-2232428@100---43疊合板結構

|疊合板鋼筋設計|疊合板受力設計

|疊合板構造要求|疊合板施工工藝例:底板編號DBS1-67-3924-22:表示為雙向受力疊合板用底板,拼裝位置為邊板,預制底板厚度為60mm,后澆疊合層厚度為70mm,預制底板的標志跨度為3900mm,預制底板的標志寬度2400mm,底板跨度方向、寬度配筋均為8@150。疊合板結構

|疊合板鋼筋設計|疊合板受力設計

|疊合板構造要求|疊合板施工工藝5.2.3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板構造要求桁架鋼筋距板邊不應大于300mm,間距不宜大于600mm;桁架鋼筋弦桿鋼筋直徑不宜小于8mm,腹桿鋼筋直徑不應小于4mm;桁架鋼筋弦桿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15mm。桁架鋼筋應沿主要受力方向布置;《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1-2014中規(guī)定:6.6.7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板應滿足下列要求:疊合板結構

|疊合板鋼筋設計|疊合板受力設計

|疊合板構造要求|疊合板施工工藝5.2.4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板的節(jié)點構造雙向板拼縫圖一雙向板支座處擱置長度10mm。疊合板結構

|疊合板鋼筋設計|疊合板受力設計

|疊合板構造要求|疊合板施工工藝單向板拼縫圖一單向板側邊支座處擱置長度0-10mm疊合板結構

|疊合板鋼筋設計|疊合板受力設計

|疊合板構造要求|疊合板施工工藝疊合層中,順桁架方向的鋼筋在下,垂直桁架方向的鋼筋在上。疊合板結構

|疊合板鋼筋設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