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課+現代醫療衛生體系與社會生活+練習 高二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2經濟與社會生活_第1頁
第15課+現代醫療衛生體系與社會生活+練習 高二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2經濟與社會生活_第2頁
第15課+現代醫療衛生體系與社會生活+練習 高二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2經濟與社會生活_第3頁
第15課+現代醫療衛生體系與社會生活+練習 高二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2經濟與社會生活_第4頁
第15課+現代醫療衛生體系與社會生活+練習 高二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2經濟與社會生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5課現代醫療衛生體系與社會生活練習一、單選題1.我國于20世紀50年代便已控制了鼠疫,20世紀60年代基本消滅了天花,20世紀70年代末在整體上基本控制了血吸蟲病,其他傳染性疾病如霍亂、瘧疾等的防治也取得了顯著成效。以上重大成就表明(

)A.中國已經完全消滅了各類傳染病B.中國醫療衛生水平位居世界前列C.中國已建立健全完善的醫療衛生體系D.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人民生命健康安全2.英國國家臨床評價鑒定機構向腰痛患者正式推薦針灸療法。該機構說:有證據表明針灸比昂貴的X射線治療或注射治療更有效,遭受腰痛困擾超過6周的患者可以嘗試一下這種治療方法。據此可知(

)A.中醫藥技術得到世界的歡迎 B.針灸已經得到英國社會認可C.傳統中醫技術遠勝現代科技 D.針灸只擅長醫治腰痛類疾病3.1998年12月,國務院《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指出,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務是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即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根據財政、企業和個人承受能力,建立保障職工基本醫療需求的社會醫療保險制度。其出臺表明我國(

)A.建立了社會福利制度體系 B.城鄉醫療差別進一步擴大C.著力改善了社會民生問題 D.社會保險完全商業市場化4.1952年6月,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上海《文匯報》連載了42篇關于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反對美帝國主義細菌戰的主題漫畫,同年7月又開辟了愛國衛生運動的科普專欄。這表明當時(

)A.國家重視社會輿論的作用 B.國民經濟得到全面恢復C.社會主義改造的成效顯著 D.醫療機構職能日益擴大5.撒切爾夫人執政期間,英國衛生部每年以招標的形式采購醫療服務,公立或私立醫療機構、社區全科醫生都可以投標,并規定不同醫療單位之間的醫療服務都要貨幣化購買轉賬。這反映出當時英國(

)A.社會力量成為醫療慈善事業主力B.公共服務事業引入市場機制C.醫療服務注重強化行業盈利優勢D.完備的現代醫療體系已形成6.二戰結束后,美國總統杜魯門呼吁對羅斯福新政時期的《社會保障法》進行修訂,修訂方案包括增加由聯邦政府強制推行的、覆蓋全民的醫療保障條款。該方案被指帶有“社會主義”色彩,因而遭到抨擊。1950年修訂完成的《社會保險法》,并未增加相關醫保條款。這反映出美國(

)A.總統權力遭到嚴重削弱 B.民眾抵制強制醫保方案C.醫療改革受到冷戰影響 D.社會保障事業止步不前7.下表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制定的衛生工作方針。這反映出(

)1950年第一屆全國衛生會議確定衛生工作“面向工農兵”“預防為主”“團結中西醫”三大方針1952年第二屆全國衛生會議增加“衛生工作與群眾運動相結合”這一原則1991年七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提出“貫徹預防為主,依靠科技進步,動員全社會參與,中西醫并重,為人民健康服務”的衛生工作方針2016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新時期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并重,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A.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 B.中國現代醫療衛生體系逐步建立C.中西醫結合是衛生工作的出發點 D.黨和政府堅持衛生事業的人民性8.1934年3月22日,《紅色中華》報道了瑞金九堡區的防疫衛生工作,肯定了瑞金九堡區的防疫舉措,如召開討論衛生的專門會議,設立鄉、村兩級衛生機構,成立衛生消毒隊、掩埋隊、宣傳隊等,地方的黨團員在這些工作中“起了積極的領導作用”。該報道反映了(

)A.抗日根據地的斗爭得到有力保障B.新聞媒體在疫病防治中發揮關鍵作用C.蘇維埃政府重視維護民眾的利益D.長征勝利后中共醫療衛生意識的增強9.1965年毛澤東提出“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當時無固定薪金、半農半醫的鄉村醫生大量涌現,形成了深入每個村鎮的醫療網。這表明(

)A.我國已經建立起非常完善的醫療保障體系B.我國農村醫療水平落后面貌發生根本改變C.中國衛生事業創造了世界醫療史上的奇跡D.鄉村醫生為農村醫療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10.中國自2016年國家醫保局成立以來,連續開展醫保藥品目錄動態調整,過去用不起的新藥好藥相繼進入目錄,至2023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內藥品總數已增至3088種,疊加其它多重因素累計為群眾減負超7000億元。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的變化(

)①有利于改善人民健康狀況

②有利于提升人民的生活質量③推動了醫療保障體系建設

④說明藥品供應體系初步建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國每個農民每年的平均醫療開支為7美元,遠低于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但平均壽命遠高于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民在30年內平均期望壽命增加了27.7歲,而美國則花費了80年時間使平均期望壽命增加了24歲。這說明當時我國醫療建設(

)A.發展水平超越了美國 B.將農村列為發展的重心C.縮小了城鄉醫療差距 D.獲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12.據歐美國家實驗證明,醫療健康領域通過AI技術,醫療診斷系統能夠實時分析患者的病歷、醫學影像等數據,提供精準的診斷建議和治療方案。AI輔助診斷系統能夠自動識別和分析醫學影像中的異常區域,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和效率。這說明人工智能技術(

)A.推動了醫療服務體系完善 B.解決了人類的健康保障問題C.有助于改善人們生活質量 D.在歐美國家運用并取得成效13.1932年3月到1934年3月底,中國共產黨領導了3次中央蘇區的衛生防疫運動,其要求如下表。此類活動的開展(

)類別要求個人衛生飯前飯后洗手;勤洗衣被,消滅臭蟲、虱、蚤;禁喝冷水和食用病豬、牛、雞、鴨肉;不準隨地吐痰和大小便家庭衛生不在居處養豬,建立專門豬欄;清潔日常用具、天井、水溝、水渠;等等公共衛生所有圩場、村落及公共房屋,定期舉行大掃除A.反映出蘇區人民衛生習慣良好 B.增強了民眾對蘇區政府的信心C.旨在提高蘇區人民的健康水平 D.意在改善蘇區人民的生活條件14.1953年10月,衛生部黨組向中央報告,確定衛生工作的重點首先是要加強工礦衛生和城市醫療工作,使農村衛生工作和互助合作運動密切結合,并繼續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防治對人民危害性最大的疾病。這一舉措的施行(

)A.加速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B.保障了國家工業化戰略的實施C.使農村醫療衛生工作開始興起D.促進國家經濟建設的順利開展15.合作醫療是我國農民自己創造的互助共濟的醫療保障制度。1976年,我國有90%的行政村參加了農村合作醫療,1985年則銳減到5%;2003年,國家推行由農民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008年我國91.5%的農民參加了新農合。這一變化反映了(

)A.農村經濟結構發生轉變 B.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C.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 D.醫療衛生體系逐步建立16.麥克尼爾在《人類之網》中說,1900年,地球養著16億人口,到2000年達到60多億,印度、中國、拉美和非洲成為人口增長最快的地區,這一人口迅速膨脹浪潮基本發生在1950年以后,約在1970年左右,世界人口增長率達到頂峰。人口這一驚心增長的原因主要是(

)①公共衛生體系的建立

②生物技術的進步③城市化進程的加快

④化石能源的廣泛使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二、非選擇題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殖民醫學視域下非洲瘟疫史的研究是探討西方生物醫學和非洲傳統醫學在健康、疾病和公共衛生觀念,病菌學說和疫苗接種理論等問題。在醫學史日漸勃興的研究背景下,殖民醫學視域下的非洲瘟疫史研究呈現出多元開放的局面,受到昆蟲學、化學、歷史學等不同領域學者的關注。20世紀中期以來,微生物學、繪制基因組圖譜的歐洲專家以英屬和法屬非洲殖民地為主要研究對象,在大力宣揚西方醫學的積極影響和救助非洲原住居民的典型事例的同時,貶低非洲傳統醫學。20世紀60年代,以尼日利亞、坦桑尼亞達為代表的民族主義歷史學派,肯定非洲傳統醫學在抵御瘟疫方面的貢獻,力圖掙脫殖民主義史學的枷鎖。相關研究主要從瘟疫的流行、治療和預防,瘟疫界定與殖民醫學話語的塑造,以及非洲傳統醫學等方面展開論述,既展現了非洲不同群體針對瘟疫如何進行身心治療,又反映了西方生物醫學和非洲傳統醫學對抗與融合的過程。——摘編自高藝航《殖民醫學視域下非洲瘟疫史發展與研究述評》(1)根據材料,概括20世紀中期以來非洲瘟疫史研究的基本特征。(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20世紀中期以來非洲瘟疫史研究局面形成的原因。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53年以來,隨著農業合作化的發展,中國農村出現了一批由農村生產合作社舉辦的保健站。在這些保健站最先建立起了合作醫療保健制度。具體辦法是:在鄉政府領導下,由農業生產合作社、農民群眾和醫生共同出資建立保健站;堅持自愿原則,每個農民每年繳納2角錢的保健費,就可免費享受預防保健服務,患者接受治療免收掛號費、出診費等;保健站負責所屬村民的衛生預防和醫療工作;保健站的經費來源于農民繳納的保健費、農業社公益金提取15-20%、醫療業務收入;保健站醫生的報酬,一般通過記工分和發現金相結合的辦法解決。這種“合醫合防不合藥”的醫療制度,得到了衛生部的肯定和推廣,并被譽為“無病早防、有病早治、省工省錢、方便可靠”的初級衛生保健制度。——摘編自宋士云《新中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結構與變遷(1949-2002)》(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新中國成立初期農村合作醫療保健制度建立的背景。(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新中國成立初期農村合作醫療保健制度建立的意義。19.【公共衛生與國家治理】材料一

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痹癥。1916年紐約市遭受了脊髓灰質炎大流行,據不完全統計,全美在此次疫病中至少有29000例病例,6000人不幸死亡。疫病流行受到多方面的影響。20世紀初紐約市迅速發展,貧民窟也增加至4.3萬個,貧民窟惡劣的環境導致鼠疫、霍亂、傷寒、白喉等傳染病四處蔓延,威脅著人們的健康與生命。長期以來,人們認為脊髓灰質炎基于蟲媒傳播,要求大量滅殺蚊蟲,也有人認為該病的傳播與街道和住所灰塵有關,更有甚者將脊髓灰質炎傳播途徑歸咎于食物,多樣而矛盾的認知延誤了阻斷病毒的最佳時機。早期脊髓灰質炎癥狀并不明顯,當時的診斷技術極易造成誤診。脊髓灰質炎患者,醫生采取對癥治療方法,但并未取得預期療效。疫病流行之初,政府并未重視,紐約市衛生局有時也錯誤估計疫情發展速度,給予了不當防控意見。——摘編自韓家炳、朱仲睿《1916年紐約市脊髓灰質炎大流行的原因、防治及影響》材料二

二戰后,美國的公共衛生服務被納入社會福利事業范疇,由聯邦政府的衛生機構負責。地方政府在醫療應急管理制度上的差異、地方保護主義風氣等因素塑造了“公共衛生聯邦主義”,即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配合聯邦政府來解決醫療補助、健康教育、衛生規劃等方面的事務,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護本地區利益為由拒絕配合聯邦政策。20世紀80年代,美國公共衛生從“政府統治”向“多元治理”邁進,政府依靠市場機制,利用多元主體提供公共衛生服務。但依賴市場制度的弊病是,公共衛生資源和服務質量會因社會的貧富差距出現分化。同時,美國種族主義根深蒂固,有色人種難以享受與白人等同的及時治療、低價消費處方藥等衛生服務權利。衛生不公平的“痼疾”使得美國公共衛生治理困難重重。——摘編自王聰悅《美國公共衛生治理:沿革、經驗與困境》等(1)根據材料一、分析1916年紐約市脊髓灰質炎大流行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評析20世紀80年代美國公共衛生治理政策的變化。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59-1961年,我國的國民經濟遭受嚴重困難,江西省累計外調糧食43.5億斤,是當時全國外調糧食最多的兩個省份之一。周恩來總理盛贊“老表的風格高”,中央領導和兄弟省市曾多次盛贊江西的義舉。——摘編自周明學等主編《江西歷史》材料二

2019年武漢新冠疫情爆發后,江西省支援隨州市。隨州,距離武漢市200公里。截至2020年2月,江西已累計派出3批醫療隊,共計389人對口支援湖北隨州疫情防治工作。此外,江西省也再次向隨州捐贈當前急需的醫療防控和生活物資。2月19日,11輛滿載著江西人民深厚情誼的貨運卡車抵達隨州,這批總價值約1000萬元的捐贈物資包括10萬件隔離衣、20萬只醫用外科口罩、3000個N95口罩以及60噸糧油和40噸蔬菜等。——摘編自2020年2月央視新聞根據材料以“江西的國家貢獻”為主題,結合中國近現代史實,論述一則江西的國家記憶。(要求體現國家意義,觀點正確,史論結合,邏輯嚴謹)參考答案題號12345678910答案DBCABCDCDA題號111213141516答案DCCDBB1.D【詳解】根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本質題。根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世紀50-70年代的中國。根據材料概括可知:由材料可知,我國已基本控制天花、血吸蟲病和其他傳染性疾病,這是在國家的統籌治理下取得的成果,這說明黨和政府十分重視開展群眾的衛生運動,以預防和減少疾病,保護人民健康,D項正確;“完全消滅了”的表述過于絕對,與史實不符,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與其他國家醫療衛生水平比較的信息,無法得出中國醫療衛生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的結論,排除B項;改革開放前中國基本的醫療衛生體系才逐漸建立,排除C項。故選D項。2.B【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當代英國。由材料可知,英國國家臨床評價鑒定機構向腰痛患者推薦針灸療法,這表明中國的針灸已經得到英國社會的認可,B項正確;中醫藥技術得到世界的歡迎,說法過于夸大,排除A項;材料中沒有涉及對比信息,無法判定傳統中醫技術是否遠勝現代科技,排除C項;針灸只擅長醫治腰痛類疾病,對材料解讀過于片面,排除D項。故選B項。3.C【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98年(中國)。根據材料“國務院《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指出,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務是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即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根據財政、企業和個人承受能力”結合所學可知,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保障了職工的基本醫療需求,這對于職工來說是與民生密切相關的事情,所以可以看出改善了社會民生問題,C項正確;材料重點強調的是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以保障職工基本醫療需求,并非建立社會福利體系,社會福利體系范圍更廣,排除A項;題干主要圍繞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展開,未提及城鄉醫療差別進一步擴大相關內容,排除B項;材料明確說的是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是社會保險范疇,且是為保障職工基本醫療需求,并非完全商業化,排除D項。故選C項。4.A【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52年(中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上海《文匯報》連載了42篇關于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反對美帝國主義細菌戰的主題漫畫,同年7月又開辟了愛國衛生運動的科普專欄,這表明當時國家重視社會輿論的作用,A項正確;因“國民經濟得到全面恢復”是在1952年底,與本題時間信息不一致,排除B項;本題材料沒有體現社會主義改造及其成效,且兩者時間不符,排除C項;本題材料反映的是社會輿論宣傳愛國衛生運動,與醫療機構職能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5.B【詳解】據本題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二戰后的英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西方“福利國家”政策的影響下,完全免費醫療給政府財政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撒切爾執政期間,通過“招標”“投標”等形式,將市場機制引入公共醫療體系之中,這有利于通過市場化的競爭機制優化醫療資源,一定程度上利于緩解財政危機和優化醫療服務能力,B項正確;題干中主要強調的是通過招標采購醫療服務以及醫療單位之間服務貨幣化購買轉賬等市場行為,并未提及醫療慈善事業,也沒有表明社會力量在醫療慈善事業中的地位,排除A項;引入市場機制的目的是緩解財政危機,而非追求經濟利益與強化盈利優勢,排除C項;僅從衛生部招標采購醫療服務和醫療單位間的貨幣化交易等內容,無法得出英國完備的現代醫療體系已經形成的結論,這只是醫療體系中的部分運行方式的改變,不能代表整個醫療體系已經完備,排除D項。故選B項。6.C【詳解】 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二戰后冷戰初期的美國。根據材料“該方案被指帶有‘社會主義’色彩,因而遭到抨擊,1950年修訂完成的《社會保險法》,并未增加相關醫保條款”可知,在冷戰背景下,美國對社會主義存在敵對和警惕心理,任何帶有“社會主義”色彩的政策都會遭到抵制。杜魯門總統提出的增加全民醫療保障條款的方案,因被指帶有“社會主義”色彩而無法通過,這說明醫療改革受到了冷戰的影響,C項正確;根據材料,材料主要講述的是杜魯門總統關于《社會保障法》修訂方案中醫療保障條款的相關情況,并沒有涉及總統權力遭到嚴重削弱的內容,總統提出修訂方案,只是方案因被指帶有“社會主義”色彩而遭到抨擊,不能由此得出總統權力被嚴重削弱的結論,排除A項;根據材料,文中提到方案被指帶有“社會主義”色彩而遭到抨擊,但并沒有明確指出是民眾抵制強制醫保方案,有可能是其他政治勢力或利益集團出于冷戰意識形態等原因進行抵制,所以不能得出民眾抵制強制醫保方案的結論,排除B項;根據材料,雖然1950年修訂完成的《社會保險法》沒有增加全民醫療保障條款,但不能就此說明美國社會保障事業止步不前,材料只是針對這一特定的醫保條款修訂情況進行描述,不能以偏概全地否定整個社會保障事業的發展,在其他方面美國的社會保障事業可能仍在推進和發展,排除D項。故選C項。7.D【詳解】據本題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新中國成立以后。根據從1950年確定“面向工農兵”,到1952年增加“衛生工作與群眾運動相結合”,再到1991年提出“為人民健康服務”,以及2016年“人民共建共享”等,這些方針內容都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在衛生工作中始終把人民放在首位,堅持衛生事業是為人民服務的,突出了衛生事業的人民性,D項正確;雖然我國經歷了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但材料中衛生工作方針主要圍繞衛生事業的服務對象、原則和重點等方面,沒有直接體現經濟體制轉變相關內容,排除A項;材料重點在于衛生工作方針的變化,雖方針與醫療衛生體系建設相關,但主要強調的是方針中對人民的關注,而非體系逐步建立的過程,排除B項;衛生工作的出發點是保障人民健康,“中西醫并重”只是衛生工作方針中的一個具體內容,不能說是出發點。排除C項。故選D項。8.C【詳解】本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34年(中國)。據題干《紅色中華》報道了瑞金九堡區的防疫衛生工作,肯定了瑞金九堡區的防疫舉措,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國共十年對峙時期,瑞金是蘇區的首都,蘇區政府展開各種防疫工作,體現了對民眾利益的重視,C項正確;題干涉及的是國共十年對峙時期蘇區不是抗日根據地,排除A項;材料強調地方的黨團員在防疫工作中起了積極的領導作用,不是新聞媒體在疫病防治中發揮關鍵作用,新聞媒體起輿論宣傳作用,排除B項;長征是1934年10月開始的,排除D項。故選C項。9.D【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65年(中國)。根據“時無固定薪金、半農半醫的鄉村醫生大量涌現,形成了深入每個村鎮的醫療網”可知,鄉村醫生適應了農村缺醫少藥的情況,彌補了我國醫療能力的不足,有利于保障農村人民的生命健康,為農村醫療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D項正確;鄉村醫生的出現適應了農村缺醫少藥的情況,“建立起非常完善的醫療保障體系”說法夸大了鄉村醫生的作用,排除A項;B項中的“根本改變”說法絕對,排除B項;材料沒有關于中國衛生事業世界影響的相關敘述,不能體現“創造了世界醫療史上的奇跡”,且夸大其詞,排除C項。故選D項。10.A【詳解】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時空是當代中國。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的變化說明國家納入醫保范圍內的藥品增多,對人民的保障加強,所以這一變化有利于改善人民健康狀況、提升人民的生活質量和推動醫療保障體系建設,①②③正確,A項正確;“初步建立”的說法不符合史實,我國的藥品供應體系在2016年之前就已經建立,④說法有誤,排除包含④的BCD項。故選A項。11.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中國)。據題干“每個農民每年的平均醫療開支為7美元……而美國則花費了80年時間使平均期望壽命增加了24歲”可知,雖然我國農村醫療投入少,但農民的平均壽命遠高于發展中國家,且農民平均期望壽命的增長率在單位時間內高于美國,這說明我國醫療建設取得的效果好,獲得較好的社會效益,D項正確;材料只是說我國醫療建設成就大,不等于其發展水平超越美國,A項排除;材料敘述的是農村醫療事業的進步,不涉及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側重點,B項排除;從材料看不出城市醫療水平發展情況,C項排除。故選D項。12.C【詳解】根據次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當今世界。根據材料“醫療診斷系統能夠實時分析患者的病歷、醫學影像等數據,提供精準的診斷建議和治療方案。AI輔助診斷系統能夠自動識別和分析醫學影像中的異常區域,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和效率”可知,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醫學影像,提供精準的診斷建議和治療方案,這有助于提高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有助于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C項正確;材料未涉及人工智能技術推動醫療服務體系完善的相關信息,排除A項;“解決了人類健康保障問題”的說法夸大了人工智能技術的作用,排除B項;材料僅是實驗證明的結果,無法得出人工智能技術在歐美國家運用并取得成效,排除D項。故選C項。13.C【詳解】根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目的的、影響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32年3月到1934年3月底的中國。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3次中央蘇區衛生防疫運動,其要求涉及個人衛生、家庭衛生和公共衛生,這些措施的直接目的是提高蘇區人民的健康水平,C項正確;材料并未直接反映蘇區人民的衛生習慣良好,排除A項;雖然衛生防疫運動可能間接增強民眾對蘇區政府的信心,但這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B項;衛生防疫運動主要關注健康問題,而非全面改善生活條件,排除D項。故選C項。14.D【詳解】據次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推斷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53年的中國。根據材料“1953年10月”“確定衛生工作的重點首先是要加強工礦衛生和城市醫療工作,使農村衛生工作和互助合作運動密切結合”及所學可知,新中國初期,衛生工作的重點與工業化建設、城市建設相適應,同時在農村中又與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相適應。此時我國已經開始了大規模工業化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任務,說明當時的衛生工作服務于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D項正確;1952年底,我國已經完成了國民經濟的恢復,排除A項;材料強調衛生政策與“經濟建設重點”的協同,“保障國家工業化戰略實施”的說法夸大了該政策的作用,排除B項;農村醫療衛生工作開始興起的說法不準確,排除C項。故選D項。15.B【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中國。根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1976年我國大部分行政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而到1985年銳減。這一時期我國正處于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階段;2003年國家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并取得良好效果,2008年大部分農民參加了新農合。這一時期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B項正確;農村合作醫療的變化主要是受到經濟體制以及國家政策等因素的影響,雖然農村經濟結構的轉變可能對合作醫療有一定作用,但不是最主要的反映內容,排除A項;2008年新農合的廣泛參與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在民生領域的推進,但“全面推進”表述不準確,排除C項;材料重點強調合作醫療制度的變化,而非醫療衛生體系逐步建立,排除D項。故選B項。16.B【詳解】 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時空是:1950年以后的世界。根據材料,1950年以后世界人口迅速膨脹。根據所學知識,①公共衛生體系的建立降低了人口死亡率,促進了人口增長;②生物技術的進步提升了醫療水平,有利于人口增加;③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本身不是人口增長的直接原因;④化石能源的廣泛使用推動了經濟發展,為人口增長提供了物質基礎。綜上,人口增長的原因主要是①②④,B項正確;A項包含了錯誤的③,排除;C項包含了錯誤的③,排除;D項包含了錯誤的③,排除ACD項,故選B項。17.(1)特征:研究視域獨特(視角獨特且具有跨學科性);研究呈現出多元開放的局面;研究對象集中(以原英屬和法屬殖民地國家為主要研究對象);體現了民族獨立傾向;存在觀點分歧;體現出西方醫學與非洲傳統醫學的對抗與融合。(答出三點即可)(2)原因:醫學發展需求;殖民歷史影響;民族解放運動推動;新科技革命興起;非洲國家公共衛生意識提升。(答出四點即可)【詳解】(1)本題是特點題。時空是20世紀中期以來的非洲。由材料“殖民醫學視域下非洲瘟疫史的研究是探討西方生物醫學和非洲傳統醫學在健康、疾病和公共衛生觀念,病菌學說和疫苗接種理論等問題。”“受到昆蟲學、化學、歷史學等不同領域學者的關注”可得出研究視域獨特(視角獨特且具有跨學科性);由材料“殖民醫學視域下的非洲瘟疫史研究呈現出多元開放的局面”可得出研究呈現出多元開放的局面;由材料“20世紀中期以來,微生物學、繪制基因組圖譜的歐洲專家以英屬和法屬非洲殖民地為主要研究對象”可得出研究對象集中(以原英屬和法屬殖民地國家為主要研究對象);由材料“20世紀60年代,以尼日利亞、坦桑尼亞達為代表的民族主義歷史學派,肯定非洲傳統醫學在抵御瘟疫方面的貢獻,力圖掙脫殖民主義史學的枷鎖。”可得出體現了民族獨立傾向;由材料“在大力宣揚西方醫學的積極影響和救助非洲原住居民的典型事例的同時,貶低非洲傳統醫學”可得出存在觀點分歧;由材料“既展現了非洲不同群體針對瘟疫如何進行身心治療,又反映了西方生物醫學和非洲傳統醫學對抗與融合的過程。”可得出體現出西方醫學與非洲傳統醫學的對抗與融合。(2)本題是原因題。時空是20世紀中期以來的非洲。由材料“在醫學史日漸勃興的研究背景下,殖民醫學視域下的非洲瘟疫史研究呈現出多元開放的局面”可得出醫學發展需求;由材料“20世紀中期以來,微生物學、繪制基因組圖譜的歐洲專家以英屬和法屬非洲殖民地為主要研究對象”可得出殖民歷史影響;由材料“20世紀60年代,以尼日利亞、坦桑尼亞達為代表的民族主義歷史學派,肯定非洲傳統醫學在抵御瘟疫方面的貢獻,力圖掙脫殖民主義史學的枷鎖。”及所學可得出民族解放運動推動;由材料“相關研究主要從瘟疫的流行、治療和預防,瘟疫界定與殖民醫學話語的塑造,以及非洲傳統醫學等方面展開論述”及所學可得出非洲國家公共衛生意識提升;結合所學可得出新科技革命興起的影響。18.(1)背景:三大改造,尤其是農業合作化的順利進行;保健站紛紛在各地農村出現;國家十分重視農村醫療衛生工作。(2)意義:農民就醫有了基本的保障,農民的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維護;有利于創設和諧的社會環境;有利于大規模經濟建設的展開。【詳解】(1)本題是背景題。時空是1953年左右的新中國。根據材料“1953年以來,隨著農業合作化的發展,中國農村出現了一批由農村生產合作社舉辦的保健站。”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三大改造,尤其是農業合作化的順利進行,的推進為農村合作醫療保健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組織基礎;根據材料“在這些保健站最先建立起了合作醫療保健制度。”可得出隨著農業合作化的推進,各地農村開始設立保健站,初步形成了農村合作醫療保健制度的基礎。根據材料“這種‘合醫合防不合藥’的醫療制度,得到了衛生部的肯定和推廣,并被譽為‘無病早防、有病早治、省工省錢、方便可靠’的初級衛生保健制度。”可得出國家對農村醫療衛生工作的高度重視,推動了合作醫療保健制度的建立和發展。(2)本題是影響題。時空是1953年左右的新中國。根據材料“堅持自愿原則,每個農民每年繳納2角錢的保健費,就可免費享受預防保健服務,患者接受治療免收掛號費、出診費等;保健站負責所屬村民的衛生預防和醫療工作。”可得出農民就醫有了基本的保障,農民的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維護;根據材料“這種‘合醫合防不合藥’的醫療制度,得到了衛生部的肯定和推廣,并被譽為‘無病早防、有病早治、省工省錢、方便可靠’的初級衛生保健制度。”可得出合作醫療保健制度的實施有助于提高農民的健康水平,減少因病致貧的現象,有利于創設和諧的社會環境;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大力推進工業化建設,農村人口的健康狀況直接影響到勞動力的供給和生產力的提升。合作醫療保健制度的建立,提高了農民的健康水平,有利于國家大規模經濟建設的展開。19.(1)紐約市城市環境惡化;病毒傳播途徑不明,延誤阻斷時機;脊髓灰質炎檢測診斷水平低下;當時尚無治療脊髓灰質炎的有效手段;紐約市政府舉措失當。(任意4點即可)(2)變化:20世紀80年代,美國公共衛生治理政策由“政府統治”向“多元治理”改變,并強調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評析:這一變化對于減輕政府財政負擔,降低公共衛生治理成本,提升治理效率有一定促進作用;但是聯邦體制的政治架構、過于依靠市場機制以及種族不平等的社會現狀等,都極大地影響到治理成效。【詳解】(1)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美國。1916年紐約市脊髓灰質炎大流行的原因根據“20世紀初紐約市迅速發展,貧民窟也增加至4.3萬個,貧民窟惡劣的環境導致鼠疫、霍亂、傷寒、白喉等傳染病四處蔓延,威脅著人們的健康與生命”得出紐約市城市環境惡化;根據“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脊髓灰質炎基于蟲媒傳播,要求大量滅殺蚊蟲,也有人認為該病的傳播與街道和住所灰塵有關,更有甚者將脊髓灰質炎傳播途徑歸咎于食物,多樣而矛盾的認知延誤了阻斷病毒的最佳時機”得出病毒傳播途徑不明,延誤阻斷時機;根據“ 早期脊髓灰質炎癥狀并不明顯,當時的診斷技術極易造成誤診。脊髓灰質炎患者,醫生采取對癥治療方法,但并未取得預期療效”得出脊髓灰質炎檢測診斷水平低下;當時尚無治療脊髓灰質炎的有效手段;根據“ 疫病流行之初,政府并未重視,紐約市衛生局有時也錯誤估計疫情發展速度,給予了不當防控意見”得出紐約市政府舉措失當。(2)本題是對比類、認識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當代美國。20世紀80年代美國公共衛生治理政策的變化根據“20世紀80年代,美國公共衛生從“政府統治”向“多元治理”邁進,政府依靠市場機制,利用多元主體提供公共衛生服務”得出美國公共衛生治理政策由“政府統治”向“多元治理”改變,并強調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根據“但依賴市場制度的弊病是,公共衛生資源和服務質量會因社會的貧富差距出現分化。同時,美國種族主義根深蒂固,有色人種難以享受與白人等同的及時治療、低價消費處方藥等衛生服務權利。衛生不公平的“痼疾”使得美國公共衛生治理困難重重。”可知,這一變化對于減輕政府財政負擔,降低公共衛生治理成本,提升治理效率有一定促進作用;但是聯邦體制的政治架構、過于依靠市場機制以及種族不平等的社會現狀等,都極大地影響到治理成效。20.示例一民主革命時期:革命搖籃江西是一片充滿紅色記憶的紅土地,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第一槍,振奮了革命精神,成為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端,南昌也稱為“軍旗升起的地方”,南昌被譽為英雄城。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開辟走出工農武裝割據的革命新道路。1927年10月,毛澤東到達井岡山,發展武裝力量,開展土地革命,領導農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紅色政權,創立了黨領導下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一井岡山革命根據地,1929年1月,進軍贛南,創建贛南革命根據地。根據地革命蓬勃發展,中央建立蘇維埃中央政府。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在瑞金召開,選舉產生工農民主專政的新型政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江西瑞金成為共和國的搖籃。江西在近代民主革命時期為我們留下大量紅色文化遺址,留下寶貴的紅色文化基因,成為新時代激勵江西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江西的強大精神動力。示例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新中國成立之后,隨著政權的鞏固,國家對新解放區進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